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练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小狗为什么会喜欢啃骨头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狗为什么会喜欢啃骨头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狗啃骨头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狗啃骨头的原因,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骨头玩具、小狗玩具、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小狗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展示PPT,展示小狗啃骨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狗为什么会啃骨头。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探索小狗啃骨头的原因。
4.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小狗啃骨头的原因。
5. 实践:教师分发骨头玩具,让幼儿模拟小狗啃骨头的行为,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小狗的行为。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小狗啃骨头”的主题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3. 学科整合:结合语言、艺术等学科,让幼儿通过故事、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小狗啃骨头现象的认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狗啃骨头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狗啃骨头的原因,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七、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出示小狗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展示PPT,展示小狗啃骨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狗为什么会啃骨头。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探索小狗啃骨头的原因。
4.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小狗啃骨头的原因。
5. 实践:教师分发骨头玩具,让幼儿模拟小狗啃骨头的行为,体验探究的乐趣。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小狗啃骨头的图片,让幼儿培养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小班科学《小狗》教案(通用6篇)小班科学《小狗》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
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活动目标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懂得怎样和小狗相处,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小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难点: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1、小狗挂图一张。
2、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狗外形特征。
2、出示小狗,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狗,胆子大的可以抚摸小狗。
3、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
4、教师提问:①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②小狗的生活习性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③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个别提问)④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心里所想。
5、引导幼儿用简单动作表现小狗的形状和叫声。
6、让幼儿画小狗形状。
7、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1、幼儿对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
2、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很理解。
师幼互动不大协调。
3、课堂气氛较活跃。
材料准备充分。
4、基本达到教学目标5、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2活动目标:1、感知狗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狗有很多种品种,能为人们做不同的事。
活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调皮的小狗》《领域活动・科学・哈巴狗》《领域活动・科学・狼狗》《领域活动・科学・斑点狗》《领域活动・科学・沙皮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小狗拼图》;活动前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狗。
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上小狗的形态。
(1)引导幼儿说说:小狗的头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有几条腿?小狗的叫声是什么样的?(2)幼儿说的时候,教师指着挂图,验证幼儿的发现。
(3)小结:大家看到的小狗全身都是毛。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狗的身体结构,知道小狗有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小狗身体结构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实物小狗模型或图片。
2. 小狗身体结构图。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4. 小狗玩偶。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实物小狗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名字,并询问幼儿对小狗的了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小狗的身体结构,包括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
并结合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每个部位的特点。
3. 操作:让幼儿拿起小狗玩偶,亲身体验小狗的身体结构。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手触摸自己的相应部位,感受人体结构。
4. 绘画:给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画出小狗的身体结构。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狗身体结构的特点。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画的小狗身体结构。
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狗或图片上的小狗,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狗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小狗的相关图片、实物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狗故事分享、小狗歌舞表演等活动,丰富幼儿对小狗的了解。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卫生,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活动。
3.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4. 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小狗的身体结构图和解剖图,以及小狗的视频资料。
2. 活动开始: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狗的身体结构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狗的各个部位名称。
3. 观察视频:教师播放小狗的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小狗的运动和身体结构。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狗的身体结构,了解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关爱,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小狗模型。
2. 小狗身体结构图。
3. 记录卡和笔。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狗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幼儿关注小狗的外形特征。
2. 观察小狗身体结构:教师展示小狗身体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狗的各个部位名称,如头、身体、四肢、尾巴等。
3. 描述小狗身体结构: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关注各个部位的功能。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小狗身体结构,并讨论各个部位的作用。
5. 记录与展示:给每组提供记录卡和笔,让幼儿将观察到的小狗身体结构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描述。
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狗或图片,记录下小狗身体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狗主题区域,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小狗的其他特点。
3. 科学小实验:邀请幼儿尝试制作小狗模型,了解小狗身体结构的构成。
六、教学资源:1. 小狗视频或图片素材。
2. 小狗身体结构图册。
3. 纸质小狗模型或小狗玩偶。
4.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5. 记录表(包含小狗各部位名称及功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小狗视频或展示小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谈论小狗的外形特征。
2. 认识小狗部位:展示小狗身体结构图册,带领幼儿一起认识小狗的各个部位,如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四肢、尾巴等。
3. 讲解部位功能:针对每个部位,简要讲解其功能,如耳朵用于听声音,眼睛用于看东西,四肢用于行走等。
4. 实践操作:让幼儿拿起纸质小狗模型或小狗玩偶,亲自触摸并感受小狗的身体部位。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引言小班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小班的孩子们对于周围的世界还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来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会分享一节小班科学课的教案和我的相关教学反思。
教案内容基本信息•教学内容:小狗•授课时间:60分钟•教学对象:小班学生•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课、小组讨论教学目标•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观察小狗的行为;•掌握小狗的基本饲养方法;•理解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活动•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介绍小狗;•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家中是否有宠物。
第二步:实验课•准备一只真正的小狗;•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给小狗穿上衣服、喂食、洗澡等;•让孩子们观察小狗的行为,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引导孩子们讨论,在照顾小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第三步:课堂讲授•引导孩子们了解小狗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通过图片或故事的形式讲解小狗的种类和特点;•教授小狗的基本饲养方法,并引导孩子们将它们归纳成简单的小。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枚小狗的图片;•让孩子们在小组中观察图片中的小狗,并讨论如何照顾小狗;•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学反思在我教授这节课时,我尝试了很多新的方法,比如通过实验课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照顾小狗,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课程中。
通过这些方法,我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不过,在实施这些新方法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实验课中孩子们有时候会过于热情,忽略了一些安全标准,导致了一些小事故。
综合来看,我认为通过这次课堂的教学反思,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耳朵听听教案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金鱼教案附教学反思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尝尝什么味道教案四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一小班科学活动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狗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
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活动目标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懂得怎样和小狗相处,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小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难点: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1、小狗挂图一张。
2、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狗外形特征。
2、出示小狗,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狗,胆子大的可以抚摸小狗。
3、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
4、教师提问:① 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② 小狗的生活习性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③ 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个别提问)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心里所想。
5、引导幼儿用简单动作表现小狗的形状和叫声。
6、让幼儿画小狗形状。
7、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1、幼儿对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
2、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很理解。
师幼互动不大协调。
3、课堂气氛较活跃。
材料准备充分。
4、基本达到教学目标5、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耳朵听听教案二小班科学活动小耳朵听一听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通过自制响罐,感受声音产生的有趣,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吧。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
3、课堂气氛较活跃。材料准备充分。
4、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5、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
活动目标:
1、感知狗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狗有很多种品种,能为人们做不同的事。
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调皮的小狗》 《领域活动·科学·哈巴狗》 《领域活动·科学·狼狗》 《领域活动·科学·斑点狗》 《领域活动·科学·沙皮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小狗拼图》 ;活动前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狗。
2、出示挂图《哈巴狗》 《狼狗》 《斑点狗》 《沙皮狗》,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大家看看这四只狗,它们和刚才那只调皮的小狗有什么不同?
3、说说狗。
(1)引导幼儿说说还见过哪些狗,有什么特征。
(2)引导幼儿说说狗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3)小结:小狗因为鼻子和耳朵很厉害,而且跑得很快,所以能为人们看家,能帮助警察叔叔抓坏人,还能帮助人们追捕猎物······
4、拼小狗。
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小狗拼图》
5、组织幼儿评价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各种狗的图片或讲的趣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小班科源自《小狗》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的小班科学《小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
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懂得怎样和小狗相处,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狗的身体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身体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简单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只玩具小狗,让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
2. 准备一张小狗的身体结构图,方便幼儿观察和理解。
3. 准备一些与小狗身体结构相关的词汇卡片,如:头、身体、四肢、尾巴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玩具小狗,引导幼儿注意小狗的身体结构。
2. 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让幼儿触摸小狗的身体,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身体结构名称,如:头、身体、四肢、尾巴等。
3. 学习小狗身体结构的知识:通过小狗身体结构图,让幼儿了解小狗身体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狗的身体结构,巩固幼儿对小狗身体结构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小狗,记录小狗的身体结构,并拍照到班级群,与同学们分享。
2. 科学探索:邀请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如:猫、狗、鸟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身体结构的特点。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狗身体结构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对小狗身体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狗的身体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并了解不同动物身体结构的特点。
七、活动步骤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玩具小狗,引导幼儿注意小狗的身体结构。
2. 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让幼儿触摸小狗的身体,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身体结构名称,如:头、身体、四肢、尾巴等。
3. 学习小狗身体结构的知识:通过小狗身体结构图,让幼儿了解小狗身体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一、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狗的基本特征、习性和情感。
2.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感知能力。
3.通过亲密接触小狗,让幼儿感受到爱和被爱的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自尊心。
二、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小狗的行为和特征,善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思考。
2.学生:理解简单的专业术语,具备基本动手能力。
3.环境:安全干净的活动场所,足够的空间和设备。
4.物料:小狗、图画、海绵、水盆、小球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让幼儿先看一张小狗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小狗的耳朵、眼睛、鼻子、爪子的形状和大小。
让幼儿自由发言,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问题和发现与其他朋友分享。
2. 探究环节引导幼儿亲身接触小狗,让他们观察小狗在什么情况下躲起来,尾巴对不同动作的反应,小狗舔自己的毛发是什么意思。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注意小狗的纹理、重量、体温等因素。
3. 实践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模仿小狗动作。
例如,让他们模仿小狗搬一块球或者用海绵擦洗小狗的泥土等。
4. 总结环节通过本次实现和探究,让幼儿重新审视小狗,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小狗的眼睛能干什么?”“小狗最喜欢干什么?”“小狗带给你什么感觉?”等等。
四、反思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了解具体的幼儿状态和表现,在引导孩子思考的同时,适时创造一些沟通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现场注意安全,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总之,幼儿的科学性学习需要我们知识广博和教育智慧的共同努力,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更好的成长。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
2. 帮助幼儿了解小狗的各个身体部位及其功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准备一只玩具小狗或真实的小狗作为观察对象。
2. 准备一张小狗的身体结构图,展示小狗的各个部位。
3. 准备一些小狗的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如耳朵、眼睛、尾巴等。
4. 准备一支彩色笔和一张白纸,供幼儿画图使用。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邀请幼儿观察玩具小狗或真实的小狗,引导幼儿注意小狗的身体结构。
2. 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腿、尾巴等部位,并说出每个部位的名称。
3. 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邀请幼儿用语言描述小狗的每个身体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4. 学习小狗的身体结构图:展示小狗的身体结构图,引导幼儿找出图中的各个部位,并matching them with the real dog.5. 制作小狗身体部位卡片:邀请幼儿用彩色笔和白纸制作小狗身体部位的卡片,如耳朵、眼睛、尾巴等,并剪下来。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和纸画出自己喜欢的小狗,并标注出小狗的身体部位。
2. 邀请幼儿扮演小狗,模仿小狗的动作和叫声,增强对小狗身体结构的理解。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一起观察和描述小狗的身体结构,增进亲子关系。
4. 设置一个小狗的角色扮演区,提供一些小狗的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创造。
注意: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活动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小狗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
2. 准备一张小狗的身体结构图,将图中的小狗身体部位用数字标注。
3.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小狗身体部位的卡片,卡片上的部位没有数字标注。
4. 邀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将卡片上的身体部位与图中的相应数字进行匹配。
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外形特征,了解小狗的身体结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小狗玩偶或图片2. 画纸、彩笔3. 音乐CD四、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小狗玩偶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名字和外形特征。
2. 观察小狗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头部、身体、四肢、尾巴等部位,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3. 创意画: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小狗,并重点描绘小狗的身体结构。
4. 音乐欣赏: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小狗的动作,感受小狗的可爱。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家中小狗的身体结构,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小狗乐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狗的生3. 科学探索:引导幼儿探究小狗的感官器官,了解小狗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六、活动名称:探究小狗的感觉器官七、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小狗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八、活动准备:1. 小狗玩偶或图片2. 各种感官器官的图片或实物(眼睛、耳朵、鼻子等)3. 记录表格4. 彩笔九、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小狗玩偶或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小狗身体结构。
2. 探究小狗的感觉器官:展示各种感官器官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狗的感觉器官名称。
3.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小狗是如何使用这些感觉器官感知世界的。
4. 记录与分享:请每组幼儿用彩笔在记录表格上填写小狗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并分享给其他组。
十、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家中小狗的感觉器官,并记录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小狗感官体验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狗的感觉器官。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
小班科学《小狗》教案1.1 设计缘起:1.1.1 针对小班幼儿对动物的天然好奇心和兴趣,通过观察和了解小狗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1.1.2 利用周围资源,让幼儿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小狗,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1.3 结合课程标准,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知识点讲解2.1 小狗的外形特征:2.1.1 解释小狗的毛发、耳朵、眼睛、鼻子和尾巴等外形特征。
2.1.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1.3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小狗,加深他们对小狗外形特征的理解。
2.2 小狗的生活习性:2.2.1 介绍小狗的饮食、睡眠、运动和排泄等生活习性。
2.2.2 通过观察和互动,让幼儿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和人类的不同。
2.2.3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与小狗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2.3 小狗的品种和特点:2.3.1 介绍常见的小狗品种,如:柴犬、泰迪、哈士奇等。
2.3.2 让幼儿了解不同品种的小狗的特点和习性。
2.3.3 引导幼儿尊重每一种小狗,不歧视和排斥不同的品种。
三、教学内容3.1 观察小狗:3.1.1 带幼儿去动物园或宠物店观察小狗,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小狗。
3.1.2 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外形特征,如:毛发、耳朵、眼睛等。
3.1.3 鼓励幼儿描述和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小狗的特点。
3.2 学习小狗的生活习性:3.2.1 通过观察和互动,让幼儿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等。
3.2.2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与小狗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3.2.3 设计小狗生活习性主题的活动,如:制作小狗食物、模拟小狗睡眠等。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如:毛发、耳朵、眼睛等。
4.1.2 认识常见的小狗品种,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4.1.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4.2 技能目标:4.2.1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和分享小狗的特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察看小狗的外貌特征,认得小狗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能够描述小狗的行为特点,探究小狗的一些生活习性。
3. 能够通过察看和感受小狗的皮毛、气味等感官特征,感受小狗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教学重点1. 认得小狗的外貌特征。
2. 探究小狗的行为特点。
3. 感受小狗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教学准备1. 小狗模型或图板。
2. 相关图片、录像、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料。
3. 花生酱、黄油等食材。
4. 空调、加湿器等环境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日的主题——小狗,并呈现一张小狗的图片或小狗模型。
询问同学他们知道关于小狗的一些有趣味的事情,以此激发孩子的古怪心和爱好。
2. 学习环节(1)认得小狗的外貌特征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小狗的模型或图板,引导孩子们认真察看小狗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外貌特征。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动去描述小狗的不同特点,如小狗耳朵、尾巴、牙齿等等。
(2)探究小狗的行为特点老师向孩子们播放小狗的视频或将小狗带到教室,让孩子们察看小狗的行为特点。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察看小狗吃东西、喝水、跑动时的姿势、活泼好动的性格等。
(3)感受小狗的生命力和活力老师激励孩子们亲近小狗,并与小狗进行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小狗的皮毛、气味,以及小狗带来的生命力和活力。
可以在环节中给孩子们准备食材,让他们以花生酱和黄油等食物喂小狗,并察看小狗的反应。
3. 总结环节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小狗的图片,再次回顾孩子们在学习环节中所学到的小狗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小狗也是属于动物的一种,需要我们用心保护。
五、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教案设定以小狗为主题,重要通过察看小狗的形态、探究小狗的行为习性和感受小狗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好和古怪心,同时也让孩子们加深对动物的认得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察看、叙述和感受小狗的不同特点,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狗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小狗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述小狗的特征和习性。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小狗特征和习性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小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小狗是什么动物?小狗有什么特征?小狗喜欢做什么?
2. 探究(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一只小狗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描述小狗的外形特征和动作
习性,并记录在纸上。
3. 分享(10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小狗的特征和习性分享给全班,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4. 练习(10分钟)
教师分发纸和铅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狗的了解,画一张小狗的图,并在图下方写
下描述小狗的特征和习性的一句话。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探究、分享、练习和总结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小狗的特征和习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培养。
另外,在分享环节中,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狗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主题:小狗一、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小狗这种常见的动物,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狗的外形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小狗的喜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小狗。
二、准备工作:1. 绘制一些小狗的图片,包括不同品种的小狗。
2. 准备一些小狗的模型或毛绒玩具,以便幼儿触摸和模仿。
3. 打印一些小狗的简单介绍,以便老师向幼儿介绍小狗的外形和习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你们家有小狗吗?”“你们见过小狗吗?”2. 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小狗的印象,可以让他们描述一下小狗的外形和习性。
步骤二:展示1. 老师出示绘制好的小狗图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小狗的外形特征,例如:小巧的身体、短尾巴、尖尖的耳朵等。
2. 逐个展示小狗的不同品种,并向幼儿简单介绍不同品种小狗的特点,例如:哈士奇有厚厚的毛发,金毛犬有金黄色的被毛等。
步骤三:触摸与模仿1. 老师将准备好的小狗模型或毛绒玩具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触摸和感受小狗的外形特征。
2. 老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狗的外貌和习性,如:“小狗的耳朵尖尖,像两只小三角形。
”“小狗的毛发柔软,摸起来很舒服。
”3.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描述,自己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小狗的特征。
步骤四:综合认知1.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小狗喜欢吃什么?”“小狗喜欢跑来跑去吗?”2. 鼓励幼儿互动,分享自己对小狗的认识和观察。
可以让每个幼儿都尝试描述一种小狗的品种或特点。
四、拓展活动:1. 观察小狗可以组织幼儿围绕小狗进行观察活动,例如:观察小狗的行为、喜欢的食物等。
可以带幼儿去宠物店或者安排家长带着他们去看朋友养的小狗。
2. 制作小狗手工可以组织幼儿用纸板和彩纸等材料来制作小狗的手工,让幼儿通过动手创作来加深对小狗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科学教案小狗狗
小班科学教案小狗狗小班科学教案:小狗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狗狗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增强他们对小狗狗的喜爱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1. 小狗狗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小狗狗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小狗狗的图片或实物。
2. 课件或黑板。
3. PPT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小狗狗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描述他们看到的小狗狗的外观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探究:“小狗狗是怎样的动物?它们有哪些特点和习性?”【探究】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给学生展示小狗狗的不同品种的图片,并简要介绍不同品种的特点。
2.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他们看到的不同品种小狗狗的外貌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狗狗有哪些生活习性?”学生可以围绕饮食、睡觉、运动等方面进行讨论。
【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狗狗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帮助他们归纳出规律和共性。
2. 学生通过课件、黑板或幻灯片等形式,整理出小狗狗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表格或图表。
【拓展】1. 教师提供一些小狗狗的有趣事实,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狗狗。
2. 学生可以自由绘制小狗狗的图片,或者编写关于小狗狗的短小故事。
【巩固】1. 学生分组进行小狗狗知识竞赛,每个小组设计相关问题,其他小组进行回答。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小狗狗的短文,并进行交流。
五、师生互动环节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小狗狗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可以在提问、回答和讨论中展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狗狗的兴趣很大,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表现出良好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引发学生兴趣、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的报
告,600字
小狗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教案,使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了解狗的外貌特征,能说出它的外形、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等各部位。
二、教学内容
1.先给孩子们讲解狗的简单知识,包括它的外形、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等各部位,让孩子了解狗的外貌特征。
2.让孩子们一起画出一只小狗的图片,包括它的眼睛、耳朵、
鼻子、牙齿等部位,用不同的颜色涂抹可以更加清晰看出小狗的样子。
3.播放一些关于狗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狗傍身的小故事和它
的表情,同时要让这些视频中的狗能够勾起孩子们对小狗的兴趣。
4.展示各式各样的小狗杂志和书籍,使孩子们更加了解小狗。
三、教学感受
本次教案显然让孩子们对小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看到的视频和杂志书籍中的小狗,都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了解了它的外形特征,最后还为它画了图画,可见孩子们对小狗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的期望。
教学反思
本次教案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孩子们也是十分投入,很好的
完成了活动,但是在下一次活动中,教师要更加认真准备,注重活动的细节,确保存更多的领悟和感受,让活动更加有趣。
小班科学活动小狗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狗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小狗的图片或实物。
2. 幼儿用书《小狗》。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狗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外形特征,如:小狗有长长的耳朵、尖尖的牙齿等。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小狗》,引导幼儿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如:小狗喜欢摇尾巴、喜欢骨头等。
3. 观察与讨论:邀请幼儿观察身边的小狗,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小狗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
4. 绘画活动: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狗,并描述小狗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画出喜欢的小狗,并分享小狗的知识。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狗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小狗相关游戏,如:小狗拼图、小狗排序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过程。
六、活动准备:1. 小狗模型或玩具。
2. 小狗相关视频或图片。
3. 记录卡片和笔。
4. 幼儿用书《小狗》。
5. 小狗声音道具。
七、活动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狗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尾巴、耳朵、眼睛等部位。
2. 观察与实践:展示小狗模型或玩具,邀请幼儿触摸、观察小狗,了解小狗的身体结构。
播放小狗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小狗,模仿小狗的动作、叫声等,增进幼儿对小狗的了解和喜爱。
4. 记录与分享:发给幼儿记录卡片和笔,邀请幼儿观察身边的小狗,记录下小狗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狗汪汪小班科学教案大全
小狗汪汪小班科学教案大全第一节:认识小狗1. 教学目标:a. 让幼儿认识小狗,了解小狗是什么样的动物。
b.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准备:a. 一只可爱的小狗模型。
b. 一些小狗的图片。
c. 一张海报,上面有小狗的照片和相关的信息。
3. 教学过程:a. 教师出示小狗模型,向幼儿们介绍小狗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b. 让每个幼儿都能触摸一下小狗模型,感受一下它的皮毛、眼睛和尾巴等部位。
c. 教师出示小狗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猜一猜小狗是什么样的动物。
d. 教师粘贴小狗的海报在黑板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照片和信息。
e. 教师引导幼儿们在班级里观察生活中的小狗,例如宠物店、公园等地方。
f. 教师鼓励幼儿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犬,并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的事情。
第二节:小狗的需求1. 教学目标:a. 让幼儿了解小狗的基本需求,培养幼儿关心小狗并照顾它们的意识。
b. 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准备:a. 一些小狗养护用品的图片。
b. 一些小狗的日常需求卡片。
c. 教师准备一些小狗养护用品的实物,例如狗粮、狗笼等。
3. 教学过程:a.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观看一段小狗的日常生活视频,让幼儿们了解小狗的基本需求。
b. 教师出示小狗养护用品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猜一猜这些用品的用途。
c. 教师将小狗的日常需求卡片分发给幼儿们,让他们按需求分类,并讨论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d. 教师引导幼儿们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小狗的养护计划,要求考虑到每个需求,并列出解决方案。
e.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养护计划,并与其他小组讨论改进意见。
f. 教师展示一些小狗养护用品的实物,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第三节:我和小狗1. 教学目标:a. 让幼儿了解与小狗互动的正确姿势,避免对小狗造成伤害。
b. 培养幼儿与小狗互动的责任心和友善意识。
2. 教学准备:a. 教师准备一只温顺的小狗和一些小狗互动的相关图片。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狗》知识点与教学目标知识点1.小狗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2.小狗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小狗的基本特征,能够简单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2.通过探究人类与小狗的关系,感受动物与人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小狗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2.小狗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小狗的一些知识,看看小狗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2.展示小狗图片,询问学生对小狗的看法。
学习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小狗的基本特征,如外貌、食物、生活习性等;2.引导学生讨论小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如宠物、看护、工作等;3.向学生讲解如何爱护小狗,如喂食、遛狗、保护等。
总结1.给学生普及小狗保护知识,如不吃人类的食物、不乱跑、不欺负其他小动物等;2.对于那些喜欢狗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在家自己做狗玩具。
教学反思教学亮点1.图片和视频展示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兴趣;2.通过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狗和人类的关系;3.引入小狗保护知识,使学生更加关注动物保护。
教学不足1.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追问狗如何交配之类问题,这个需要我们老师灵活调整课堂氛围;2.在探讨“小狗和人类的关系”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尴尬情绪,需要及时缓和和引导。
教学改进1.在学习小狗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宣传动物保护的信息,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2.在探讨“小狗和人类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意识,通过绘制画画等方式亲身体验和表达感受。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小狗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小狗保护的知识,并对动物保护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狗教案(附教学反
思)
小班科学活动小狗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狗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
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
3、懂得怎样和小狗相处,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小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难点: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小狗挂图一张。
2、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狗外形特征。
2、出示小狗,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狗,胆子大的可以抚摸小狗。
3、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
4、教师提问:
① 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
② 小狗的生活习性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
③ 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个别提问)
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心里所想。
5、引导幼儿用简单动作表现小狗的形状和叫声。
6、让幼儿画小狗形状。
7、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幼儿对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
2、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很理解。
师幼互动不大协调。
3、课堂气氛较活跃。
材料准备充分。
4、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5、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