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增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合集下载

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1.引言1.1 概述鱼类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业之一,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鱼类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鱼类养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饲料投喂不均匀、饲料成分不合理等,这导致鱼类的生长发育不均衡,影响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被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

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是指根据鱼类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精确计算和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实现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均衡和高效利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同时还可以改善鱼类的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

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构建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鱼类的营养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和比例;二是开发适合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确保饲料能够准确地满足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在构建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深入研究鱼类的生理代谢规律和饵料成分的营养转化机制,根据这些知识来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饵料利用率和鱼类的生长速度。

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产业化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方面,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精准营养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鱼类的产品质量,提高鱼类的食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

鉴于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鱼类的营养需求分析和精准营养技术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展望其在海水养殖鱼类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将为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提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会对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进行概述,介绍海水养殖鱼类养殖的背景和重要性。

中科院海洋所研发出智慧渔业平台“智慧大脑”提高水产养殖效率

中科院海洋所研发出智慧渔业平台“智慧大脑”提高水产养殖效率

体系启动建设。

该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世界先进水平的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预计2020年投入启用。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将重点实现收集与保藏、产业与生态服务、种质保存技术研发、交流与共享和科普展示5大功能。

项目建成后,将以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储藏、研发与利用为目的,填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研究的空白领域,建成国内种类最多、容量最大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功能完备的海洋渔业科学研究综合服务技术平台和信息最全面的海洋渔业资源科技共享中心;将收集保存我国不同种类、不同水域、不同年代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有效保护我国优良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以及濒危的海洋渔业生物物种,同时通过鉴定与评估,开发一批养殖新品种。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促进我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的开工建设将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实施和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实保障,有利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同时将对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必要支撑。

(来源:中国渔业报,作者:王青,推荐:徐承旭)中科院海洋所研发出智慧渔业平台“智慧大脑”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对养殖户来说,养殖池的溶解氧、水温等信息直接关系鱼虾的生存;而对消费者来说,如果能知道自己购买的水产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吃起来就更放心。

这一切,如今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智慧渔业平台上就能实现。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对虾良种选育与高效生产体系产业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中心项目课题“对虾智能化养殖技术与装备开发与示范”中关于“智能化养殖装备及智慧渔业平台开发”成果通过了现场验收。

研发出多款智能物联网设备据介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养殖户最关心的就是溶解氧、水温和pH等环境指标。

因为有很多养殖户无法准确把控这些参数,每年都会造成多起鱼、虾、蟹泛塘和死亡事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6•【字号】闽政办〔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1〕21号沿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4月26日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海上养殖转型升级,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在全省沿海地区集中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至2023年底,全面淘汰养殖用泡沫浮球,将传统养殖渔排升级为塑胶养殖渔排或深水大网箱,将筏式养殖泡沫浮球升级为塑胶浮球;同时,分步组织实施深远海养殖,福州市先行试点推广,沿海其他地区逐步发展;全省养殖海域水质和景观明显改善,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水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深远海养殖形成一定规模,“渔旅结合”全面发展,建成更加清洁美丽富饶的“海上田园”。

二、主要任务(一)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沿海各地要严格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和绿色发展要求,全面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要结合港湾和近海养殖容量情况,调减近岸、港湾小网箱养殖规模和密度,增加网箱养殖的深度,积极引导发展深远海养殖,开辟我省外海养殖新空间。

要全面优化养殖产业结构,引导发展名贵鱼类网箱养殖,大力发展贝藻类养殖,积极发展碳汇渔业。

责任单位:沿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海洋渔业局、自然资源厅。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温海深:加大科研投入走好海鲈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温海深:加大科研投入走好海鲈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温海 深 :
加大科研投入 走好海鲈产业发展之路
温 海深
理 学博 士 ,中国海洋 大学教 授 、博 士生导 师。 现任 国家 海水鱼 产业 园体 系海鲈种质 资源 鱼 品 种 改 良岗位 科学 家 ,海水养殖 教育部 重点 实验 室鱼 类繁殖 生理 与种 子工程 实验 室 负责人 。主 要从 事鱼 类繁殖 生理 、鱼类 生殖 调控 与品种 改 良研 究 ,为鱼类 育种 和人工 繁殖 技术 的建 立和 优化 提供科 学依 据。
福建 、浙江 、广 两等地 。值得注 意的 是 , 种质退 化 、病 害增 多 ,活鱼价 格偏低 等严
从 l999年 开 始 ,广 东珠 海 斗门珠 汀 口池 蕾挑 战
塘 养殖海 鲈模式 取得 突破性 进展 .至 今养
殖 产 量与单产 水平 均为 全同第一
加 大 科研 投入 ,注重 行业 规 范
暖 鲈 是我 同跨 越 南北 养殖 圈重
温 海 深 指 出 ,我 国黄 渤 海 鲈 鱼 种 质
要 的海 水经 济 鱼类 一近 口, 优 良 ,深 受 口本 秆l韩 同企 业 欢 迎 ,据
中同海洋大 学教授 温海 深指 出 ,海 鲈产 业 完 全统 计 ,每 年从 我 同进 口鲈 鱼 苗 种 约
产 业链 条 完整 ,面 临 系列挑 战
“让 高科 技 确 保 鲈 鱼苗 种 成 活 率 、
品种抗病 抗逆性 和肌 肉品质 : 海 鲈 值 种 绍 ,由于野生鲈 鱼亲 鱼种群数 世年际 波动
质资源 、福建 浙汀苗 种 繁育 、广 东成 位养 较 大 ,亲鱼 繁殖性能 与野生苗 种数量 降低 .
同 和 日本 外 ,大部 分 运 输 到 青 岛 和 上 海 等地 =

我国主要海水养殖生物的BLUP育种技术体系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主要海水养殖生物的BLUP育种技术体系取得重要突破
维普资讯
科技新闻
中国科协 召 开 第十届年会专题论坛 工 作会议
3 月 6 Et , 中国科协调研 宣 传部 召 开 第十 届 年 会 专题 论 坛 工 作 会
议 , 研究部署 2 0 0 8 年第十 届 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调研 和 论 坛 相关事宜 。
中国科协 调 研 宣 传部 、 中 国科 协学 会 服 务 中心 有 关 同 志 参 加 了会 议 ,
会议 由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 王 春法主持 。
2 0 0 8 年年会专题论 坛将继续充分发挥 中国科协学科齐全 、 人才 荟
萃 、
智 力密集 、
联 系广泛 、
地 位超 脱 、
组织 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 ,
按照
“ 大 科普 、 学 科交 叉 、 为举 办 地 服 务 ” 的 年会定 位 , 以 “ 地 方 关注 、 科
城 市科学研 究会 、 中国科学学 与科技政 策研 究 会 、 中国老 科学 技 术工 作
者协会等相关单位 负责人 纷 纷表 示 , 将 积极 支持 中国科 协做 好论 坛 工
作 , 选好专家 , 不断提高年会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的质量 与水平 。
物 的 B L U P 育种技术 体 系取得重 要 突破
应用分子 育种技术 细胞工 程技术结合 、
B L U P 家系选育技术大大加快 了鲆鲽鱼类的育种 进程 , 保障 了海水鱼养殖业 的健康可 持续发展 。 应用 B L U P 育种技术建立 了鲆鲽鱼的现 代育种体 系 , 完成 了鲆鲽 鱼 不 同生 长阶段的遗传参数测定 工 作 , 提 出 了 3 种 育种模式 , 有效地指导 了鲆鲽 鱼 良种 的快速选 育工 作 , 选 育品 系 的生 长性状和 抗 逆性 状改 良显 著 , 生长 速率 比对 照提高 2 1 % , 成活率达到 6 0 % , 比国际 先进水平 ( 1 7 % 成活 率 ) 提高了 3 3 % 以上 。

海鱼养殖技术

海鱼养殖技术

海鱼养殖技术海鱼养殖技术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养殖海水鱼类的一种技术。

随着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海鱼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海鱼养殖的选择、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对于海鱼养殖来说,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种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鱼种时,需要考虑鱼种的生长特性、耐受性、市场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海鱼养殖鱼种有黄鳍金枪鱼、鲈鱼、鲷鱼等。

这些鱼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能够在海洋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海鱼养殖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海洋环境与淡水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鱼种的需求来搭建合适的养殖场地。

一般来说,海鱼养殖需要选择水质清澈、海水温度适宜、水流充足的地点进行养殖。

同时,还需要注意养殖场地的防风、防浪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养殖管理是海鱼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养殖管理包括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在饲料管理方面,需要根据鱼种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控制饲料投喂的量和频次,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

在水质管理方面,需要控制水质的温度、盐度、氧气含量等参数,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疾病防控是海鱼养殖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影响养殖效果。

海鱼养殖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尽量采取生物防治和生态养殖的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鱼粪等有机肥料,避免对周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海鱼养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海鱼养殖中,包括远程监控、智能控制、水质检测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并能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和鱼类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

海鱼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需要在鱼种选择、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合理安排。

海水养殖河鲀的养殖产品加工技术与开发

海水养殖河鲀的养殖产品加工技术与开发

海水养殖河鲀的养殖产品加工技术与开发海水养殖河鲀是一种高产值和高经济效益的养殖品种。

它的肉质鲜美,富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提高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养殖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开发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海水养殖河鲀的养殖产品加工技术与开发。

首先,了解河鲀的生长特点是进行养殖产品加工技术和开发的基础。

河鲀是一种生长快、适应力强的鱼类,适合在海水养殖设施中饲养。

它通常需要较高的水温和盐度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好水温和盐度,以确保河鲀能够健康成长。

此外,河鲀对饲料的要求也较高,需要提供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其次,对于河鲀养殖产品的加工技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鲜活河鲀的加工,我们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杀青和清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其次是加工成河鲀片或刺身等产品。

对于这些产品的加工,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杀菌和保鲜技术,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和质量保证。

此外,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河鲀制品,如河鲀肉饺子、河鲀鱼翅等。

这些制品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加工技术,养殖产品的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发方面,我们可以考虑推出不同口味和包装的河鲀制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可以开发出麻辣味、蒜香味等不同口味的河鲀制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河鲀制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烟熏、腌制等,使产品更加多样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养殖产品加工技术和开发过程中,品质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控制。

这包括生长环境的控制、饲料的选择和健康监测等。

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此外,在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和废料需要有效处理,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fish met扩增的标准

fish met扩增的标准

fish met扩增的标准Fish Meta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Standards for Meta-Extending一、引言随着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鱼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鱼类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即fish metagenomics。

本文将介绍fish metagenome扩增的标准和方法。

二、样本采集与处理1. 样本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鱼类样本,如从不同水域、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的鱼类中采集样本。

2. 样本处理:在采集样本后,需要进行样品保存和处理,以保持微生物群落的完整性。

通常需要将样本置于无菌容器中,并进行低温保存。

在实验前,需要将样本进行破碎和离心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细胞成分。

三、测序平台与数据质量控制1. 测序平台:选择高通量测序平台,如二代测序(Illumina)或三代测序(PacBio)等。

2.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关注序列质量、序列长度、GC含量、序列分类等方面。

通过使用质量控制软件(如FastQC)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宏基因组数据组装与基因预测1. 数据组装: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以获得完整的基因序列。

常用的组装软件包括但不限于 SOAPdenovo、SPAdes 等。

2. 基因预测:根据组装结果,使用基因预测软件(如Genemark)进行基因预测。

通常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和参数,以获得准确的基因预测结果。

五、微生物群落分析1. 物种鉴定:对预测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物种鉴定,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如 BLAST)进行比对和分析。

2. 多样性分析: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包括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

可以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

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

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06期技术概述: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

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

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频发,不得不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物,最终造成养殖水产品药残超标等现象。

因此,要推广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模式,加强科学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从而解决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使养殖鱼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选择优良的苗种和优质饲料,能够使鱼生长快速,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降30%~50%,养殖成本降低12%左右。

技术要点:1. 建厂地址育苗厂应建在风小浪微、水质清新的沿海,既要考虑有充足的无工业污染的海水水源,又要有锅炉、饵料加工、生活用水等所需的淡水水源。

2. 建池池应建为圆形或方形圆角,使水流能完全循环、不留死角;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应向中心有5%的坡度,使用中央排污方式,便于污物排出,使池底保持清洁,适于鱼类栖息,并使养殖池的水质免受池底污物的污染。

3. 苗种及放养养殖生产所需苗种应来源于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育苗期不用违禁药物,所用药物浓度严格控制。

苗种要求鱼体完整,色泽正常,有活力,健康无病,质量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从异地购苗种时即进行检疫,严防异地病原生物传播。

苗种运输前停食一天,长途运输水温温差小于5℃。

当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放养苗种。

鱼苗入池水温和运输水温温差在±2℃以内,盐度差在5以内。

4. 科学调控养殖环境保持水深在35~80厘米。

氨氮含量小于0.2毫克/升,溶氧大于5毫克/升,保持水质清新。

探索玉环县海水养殖新出路

探索玉环县海水养殖新出路

探索玉环县海水养殖新出路——从滩涂走向浅海发布时间:2011-11-11信息来源:海水养殖业是我县的传统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更是我县渔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各项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本就紧张的城市土地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只能通过围垦浅海和滩涂来扩展土地,因此我县海水养殖空间大为缩小。

同时,我县海水养殖业在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等方面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县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更好地去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理清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探索我县海水养殖新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玉环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水产养殖产量曾连续七年保持浙江省第一。

我县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紫菜养殖,70年代中期开始滩涂贝类养殖,80年代中期开始围塘对虾养殖,80年代末开始并积极发展浅海网箱养殖,90年代牡蛎养殖形成规模,期间围塘对虾养殖曾一度兴旺,后由于虾病爆发,围塘以综合利用为主。

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市场对名优海产品的需求和玉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开发、引进、示范、推广,在传统品种养殖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养殖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扩大养殖面积,初步形成浅海贝藻(即:牡蛎、紫菜、海带)、网箱,滩涂贝类(即:泥蚶、青蛤、缢蛏、泥螺),围塘鱼虾贝混养综合开发的生产模式。

近年来,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滩涂被围垦造地,促使海水养殖业逐步转向浅海和设施渔业。

截止2010年,我县海水养殖总面积达6674公顷,其中浅海1207公顷,滩涂465公顷,围塘685公顷,养殖品种22个,传统网箱4000只,专业养殖从业人数超过5500人。

2010年全县海水养殖产量8.80万吨,产值8.94亿元,拥有紫菜等海水养殖加工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产业链。

二、当前我县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问题仍较突出,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优良苗种缺乏、饵料供应不足、病灾害频发是制约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三大基础性难题。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名优品种的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
一、项目特点和技术指标
1.特点:
真鲷、高体狮、花尾胡椒鲷、卵形鲳参、大黄鱼、美国红鱼和斜带髭鲷是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海产食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苗种需求量日益增加,仅仅依靠天然苗种已远远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求,加上酷渔滥捕,导致自然海区苗源日趋枯竭。

因此,开发主要海水经济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育苗及养殖技术意义重大。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对真鲷、高体狮、花尾胡椒鲷、卵形鲳参、大黄鱼、美国红鱼和斜带髭鲷等主要海水经济鱼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该育苗及工厂化养殖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养殖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技术指标:
人工催产率达60%一80%;人工孵化率达70%~85%;育苗成活率达5%~30%,成鱼养殖成活率达80%以上。

二、技术成熟程度
在亲鱼选择、催产、授精孵化、人工育苗、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饲料培养、营养强化及工厂化养殖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和切实可行的育苗生产及养殖工艺技术。

三、应用范围
我国东、南沿海。

四、投产条件和预期经济效益
1.投产条件:
水质优良、无污染的沿海地区。

基建投资100万,流动资金约50万。

2.预期经济效益:
人工育苗投入产出比为l∶l-1.5。

人工养殖投入产出比为1∶1。

五、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联系地址;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
邮编:361021
联系人:陈昌生
电话:0592一6181420
传真:0592一6181420
E一mai1:scyjs@。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单分 拣 ,到粗 制 品 削 工 ,再 到 半 成 品加 工 ,再 到精 细加 工 的发 展 历 程 。 目前 已形 成 了 以精 深
加工 为 主 ,产 品 遍 布 食 品 、保 健 品 、药 品 及 医 药用 品 等领 域 ,精 细 化 、 自动 化 和 高 附 加 值 的
产业 发展 链条 。
1 O 0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2 0 1 3 年
第 6 期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孟庆 武
( 山东 社 会 科 学 院 海 洋 经 济研 究 所 青 岛 2 6 6 0 7 1 )

要 :科技创 新 的发展 已经 成 为海 水 增养 殖 和水 产 品精 深加 工行 业 发展 的核 心
人 类 社 会 持 续 发 展 所 面 临 的食 品 短 缺 、食 物 安全 、重 大疾 病 等 现 实 威 胁 ,使 得 海 洋 生 物 资源开 发 利 用 技 术 成 为 当前 主 要 沿 海 国家 优 先
殖 、生态养 殖 等 相 结 合 的多 种 养 殖 方 式 协 调 发
展的 局面 。水 产 品精 深 加 工 也 经 历 从 最 初 的 简
得 了重 要 的突破 和进 展 。伴 随着 这 些技 术 突 破 , 海 水增 养 殖 和水 产 品 精 深 加 工业 也 迎 来 了一 次 次 的技术 革 新 和 产 业 升 级 ,可 以说 ,海 洋 科 技
1 . 1 我 国海 水 增 养 殖 科 技创 新 现 状
我 国海水 增 养 殖 科 技 创 新 体 系建 设 起 步 较
向精 深 加 工 方 向发 展 。但 也 存 在 着 精 深 加 工 水
产 品 比例 较 小 、产 品技 术 含 量 较 低 、废 弃 物 综 合利 用水 平 不 高 、产 品质 量 安 全 问 题 较 多 、行 业标 准体 系 不 够 完 善 、管 理 监 督 机 制 不 健 全 等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推动海水鱼产业绿色发展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推动海水鱼产业绿色发展

2020年第3期 /23综合信息大黄鱼、海鲈、卵形鲳鲹是我国海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年产量占我国海水鱼养殖年产总量近30%,为我国优质蛋白供给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养殖生产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大黄鱼、卵形鲳鲹等海水鱼的主要养殖模式为传统网箱养殖。

由于抗风浪能力很差,简陋的小型木结构网箱只能拥挤在风浪较小的浅海内湾水域,致使近海养殖密度过大,并由此带来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产品质量下降、产业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在海水发展空间受限情况下,构建与海域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供应链以拓展养殖海水鱼价值空间,成为我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破解上述产业发展瓶颈,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与综合试验站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集成,为促进网箱养殖转型升级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推动海水鱼产业绿色发展研发出可替代传统网箱的新型网箱研制出可替代传统木质港湾渔排的HDPE 方形、圆形浮台式和钢制平台抗风浪新型环保网箱,单口网箱相当于传统木质鱼排网箱60个~130个,在养殖水体相同条件下,可大幅减少网箱布设数量,有效减轻近海养殖环境压力。

通过养殖示范基地使用验证,新型环保网箱表现出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在广西北海和福建宁德海域分别抵御了13级和14级台风等恶劣海况。

新型环保抗风浪网箱替代传统网箱的技术突破,不仅为近海网箱升级文/王琳 关长涛 徐永江改造提供了设施保障,而且增强渔业管理部门及养殖用户对新型网箱抗风浪能力的信心。

研发出网箱养殖配套设施与装备研制出钢结构起换洗网操作平台,通过集成液压起网、船尾推进、高压水流洗网以及加装上网滚筒等技术升级,降低了平台造价和维护成本,提高了其利用率和操作效率,目前已在南海海区多地的大型网箱养殖区应用;研发出可调节投料距离、物料喷射分散度广、范围大的自动投料船,船体饲料运输量35t ,投喂量可达到300kg/min ,粉化率低于1%,仅需1人~2人操作。

海水鱼类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示范通过专家现场验收

海水鱼类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示范通过专家现场验收

26水产科技情报2020,47(1)精子活力是反映精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统计精子活力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或计算机软件辅助分析精子中有活动能力精子的比例。

冷冻解冻后精子活力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冷冻对精子的损伤程度,但精子活力指标仅能反映解冻后精子的存活比例,无法判断存活的精子是否有授精能力。

因此有必要通过冷冻精子与卵子的授精试验来判断冷冻保存的效果。

由于棘头梅童鱼全人工繁殖目前尚未成功,因此无法获得人工养殖的棘头梅童鱼卵子,而野生棘头梅童鱼卵子的成熟度无法控制,人工授精的受精率极低,不能满足判断精子授精能力的要求。

因此,本试验选择了同属石首鱼科的黄姑鱼卵子与棘头梅童鱼冷冻精子进行杂交。

通过杂交试验可以看出,冻存3年的棘头梅童鱼精子仍有较强的授精能力,但冷冻精子的杂交受精率显著低于黄姑鱼新鲜精子的,且杂交胚畸形率较高。

由于黄姑鱼与棘头梅童鱼亲缘关系较远,成鱼体型相差较大,杂交受精率偏低和杂交胚畸形率较高的结果是否由冷冻损伤造成,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1]成庆泰,周才武.山东鱼类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19-320.[2]单乐州,邵鑫斌,谢起浪,等.棘头梅童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6,25(3):266-271.[3]陈林,周文玉,潘桂平.棘头梅童鱼人工授精方式和孵化盐度比较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2(6):299-301.[4]闫文罡,章龙珍,庄平.日本黄姑鱼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J].海洋渔业,2008,30(2):145-151.[5]肖志忠,陈雄芳,丁福红,等.大黄鱼精液的高效超低温保存[J].海洋科学,2007,31(4):1-5.[6]戴同仁.大黄鱼和鳗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D].温州:温州医学院,2012.[7]赵燕,季相山,陈松林.大菱鲜精子低温短期保存[J].海洋水产研究,2006,27(4):48-52.[8]陈松林.鱼类配子和胚胎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水产学报,2002,26(22):162-169.[9]彭亮跃,肖亚梅,刘筠.低温和超低温保存对中国大覲成熟精子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1,35(2):325-332.[10]叶霆,竺俊全,杨万喜,等.黑鯛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SCGE检测[J],动物学杂志,2009,30(2):151-157. [11]王小刚,骆剑,尹绍武,等.点带石斑鱼的精子活力及超低温冷冻前后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J].海洋水产研究.2013,37(2):70-75.[12]章龙珍,刘鹏,庄平,等.超低温冷冻对西伯利亚協精子形态结构损伤的观察[J].水产学报,2008,32(4):558-565.•-*-----1----F—I------1-----“+••--------1―-<-----1-----1-----1-----»-----1-----•-----f-----1-----1-----1-----1-----1-----1-----1-----1----------------1+-H-----1-----1-----1-----1-----------------------------------F—«-----1―-----1------------------1-------------1------1-----1-----1-----海水鱼类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示范通过专家现场验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邀请有关专家,分别于2019年12月14日在青岛贝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2月1日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新泗海水产养殖场,对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T7)池塘养殖岗位完成的“牙鲫工程化岩礁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和“海鲂工程化池塘精养技术示范”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现场验收。

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关键技术与应用(一)

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关键技术与应用(一)

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关键技术与应用(一)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关键技术与应用1. 增殖技术的重要性•捕捞压力增加使得渔业资源减少,增殖技术成为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的发展,为渔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 水产物种增殖技术•人工授精和育苗技术:–通过人工控制物种的繁殖过程,提高繁殖效率和幼苗存活率。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鱼类繁殖效率,促进大规模的水产物种增殖。

•人工孵化技术:–利用人工控制水温、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促进鱼类的卵和仔鱼孵化过程。

–通过优化孵化环境,提高孵化率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水平。

3. 水产养殖技术•海水养殖技术:–利用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进行鱼、虾、贝类等水产动物的养殖。

–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农田、池塘养殖技术:–利用农田、池塘等淡水资源,进行鱼类和虾蟹的养殖。

–采用循环水养殖、水质调控等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

4. 水质监测与环境保护•检测技术:–借助水质监测仪器,进行水质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

–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渔业资源。

•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近海渔业资源所处生态系统的保护,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通过建设禁渔区、加强渔业管理等措施,维护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5. 遗传改良技术•遗传育种技术:–通过选择品质优良的个体进行配对繁殖,提高鱼类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遗传改良手段,改良鱼类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特性。

•转基因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向鱼类中导入外源基因。

–使得鱼类具备更强的生长能力、抗病能力等特性,提高养殖效益。

6. 技术推广与示范•技术培训和推广:–权威水产机构开展针对渔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增殖技术应用水平。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广先进的增殖技术知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水产增殖技术示范基地,展示增殖技术的应用效果。

–吸引相关从业人员参观学习,推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我国海水水产产量 养殖方式

我国海水水产产量 养殖方式

我国海水水产产量养殖方式
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产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养殖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目前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主要包括传统养殖方式和现代养殖方式两种。

传统养殖方式主要是靠人工抛撒鱼苗或捕捞幼鱼,放入海中养殖。

其中以浮式养殖和网箱养殖最为普遍。

浮式养殖是将鱼苗投放到海中的浮筏上进行养殖,网箱养殖则是在海中设置大小不一的网箱,将鱼苗放入养殖。

现代养殖方式则是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养殖,主要包括海水循环养殖和陆上循环养殖。

海水循环养殖是指将海水引入养殖池中,通过设备进行水质处理,形成循环的水流,供鱼类生长。

陆上循环养殖是指将海水引入陆地养殖场,通过设备进行水质处理,形成循环的水流,供鱼类生长。

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产量不断攀升,其中鲸鱼、海蟹、扇贝、龙虾等品种养殖规模较大。

同时,我国在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如水质监测、饲料配方、疾病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烟台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站长:杨志
7、青岛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青岛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站长:张和森
8、莱州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站长:翟介明
9、山东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站长:长:郭晓华
专用养殖网箱:关长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池塘养殖工程:柳学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深远海养殖、王鲁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3.营养与饲料研究

研究室主任:麦康森
营养与饲料: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
大黄鱼营养需求与饲料、艾庆辉、中国海洋大学
海鲈营养需求与饲料、张春晓、集美大学
河鲀营养需求与饲料、梁萌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
究所
军曹鱼卵形鲳鲹营养需求与饲料、李远友、华南农业大学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谭北平、广东海洋大学
4.疾病防控研究室
疾病防控:张元兴(华东理工大学)
病毒病防控、秦启伟、华南农业大学
环境胁迫性疾病与综合防控、陈新华、福建农林大学
寄生虫病防控、李安兴、中山大学
“十三五”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分布
9个主养品种(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大黄鱼、石斑鱼、海鲈、卵形鲳鲹、军曹鱼、河鲀)、6个研究室(遗传改良、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养殖与环境控制、加工、产业经济研究室)、29个岗位和19个综合试验站。
研究中心
功能研究室
岗位、科学家、所在单位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遗传改良研究室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海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温海深、中国海洋大学
河鲀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王秀利、大连海洋大学
军曹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陈刚广东海洋大学
卵形鲳鲹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张殿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石斑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刘晓春、中山大学
2、养殖与环境控制
研究室
研究室主任:倪琦
工厂化养殖设施设备:倪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站长:宋文平
2、河北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站长:赵振良
3、北戴河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站长:杨立更
4、辽宁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站长:赫崇波
5、葫芦岛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兴城龙运井盐水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站长:王宝义
首席科学家:关长涛
研究室主任:马爱军
大菱鲆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马爱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牙鲆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刘海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苗种繁育:李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半滑舌鳎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邵长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大黄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王志勇、集美大学
5.加工研究室
加工与质量控制:林洪(中国海洋大学)
保鲜与贮运、谢晶、上海海洋大学
副产物综合利用、沈清、浙江工商大学
鱼品加工、吴燕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6.产业经济研究室
产业经济:杨正勇(上海海洋大学)
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分综合试验站
依托单位/站长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1.天津综合试验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