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铅污染【精选】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铅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铅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减少铅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铅环境污染的成因铅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铅化合物排放是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金属冶炼、电炉操作、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随着排放物的释放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引发铅环境污染。
2. 科技电子产品: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电子产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铅物质。
如果这些废弃电子产品被处理不当,其中的铅元素就会进入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3. 汽车尾气:由于铅对汽油的增加抗爆性能有一定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尾气中铅的含量较高。
虽然如今汽车尾气的铅含量已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高铅汽油使用的问题。
二、铅环境污染的危害铅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1. 人体健康:长期接触铅污染环境会导致人们吸收过量的铅。
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它会累积在人体内部,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和肝脏等器官,引发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智力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2. 生态破坏:铅对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铅进入土壤后,容易被吸附在植物的根部,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铅也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水生生物和陆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三、减少铅环境污染的措施为了减少铅环境污染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控制: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科技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以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铅污染。
2. 促进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工艺和技术,减少产生铅废料的过程。
3. 提倡循环利用:对于废弃的电子产品,应大力推广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有效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避免废弃电子产品成为铅环境污染的源头。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
铅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15]。德国铅和锌冶炼厂周围5km之内吃草的马和牛发生铅中毒,动物消瘦,关节肿胀并疼痛,有的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神经)麻痹,动物有特殊的马嘶
声和马喘鸣症,并伴随有呼吸短促[16]。中国鲎的卵径发育大小随铅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胚胎孵化率随着水体中铅离子浓度的提高而下降,铅离子浓度提高至1.6mg/L时,胚胎致畸率高达50%[17]。人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铅,进入呼吸道铅约20%~40%留在了人体里。据估计,空气中1μg/m3浓
度的铅可使血管中铅的浓度达到1~2μg/dL。不论摄入的途径如何,儿童比成人对铅化合物敏感得多,某些数据表明,摄取率高达50%,相当于5倍成人的吸收量。铅严重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Peter Baghurst领导的澳大利亚研究者发现,幼年期间的血铅含量为10~30μg/dL的7岁儿童,其智商比低血铅含量的同龄儿童低5%,更有甚者,先前暴露于铅的较大孩子似乎连中学毕业都有困难。
[3]薛美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j].广东化工,2007,34(172):73-75.
[4]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等.沈阳市城区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3):300-304.
[5] Ruby M V, DavisA, Kemp ton JH, etal Lead bioavailability:dissolution kinetics under simulated gastric conditions [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1992, 26 ( 6) .
土壤中铅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研究探讨土壤中铅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陈世川(沈阳工学院辽宁沈阳113122)[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推进,大量含铅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当中,造成了土壤的铅污染,也导致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导致农作物减耕减产。
因土匕,预防和治理铅污染,减轻铅对土壤的危害,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壤污染铅污染土壤修复固化稳定化学淋洗前言铅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质地较软,熔点较低,因此容易冶炼。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各种铅板铅管电镀品、电缆、电池、颜料油漆印染涂料、化妆品、汽油等均使用或添加了铅作为原料。
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工业、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量含铅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当中,造成了土壤的铅污染,也导致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使得农作物减耕减产。
因此,预防和治理铅污染,减轻铅对土壤的危害,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同时,对土壤铅污染的探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来源1.1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铅80%来自汽车尾气,汽车是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截至2020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7亿辆,一辆汽车平均一年排放2.5kg铅。
铅锌矿企业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含铅气体粉尘,其经自然沉降积集和降水进入土壤中,造成土壤铅污染。
大气中的铅还有_些来自于火山爆发烟尘、飞扬的地面尘粒、森林火灾烟尘及海盐、气溶胶等自然现象。
1.2自然来源土壤中铅的自然来源,含铅量与成土母质有关。
据资料统计,岩浆岩、沉积岩等含铅量在10-50mg/kg之间,平均为16mg/kg o岩浆岩的含铅量一般高于沉积岩和变质岩。
发育于冰川雪原沉积物、深度埋藏黄土等成土母质的土壤含铅量较高。
古河流沉积物中的含铅量要比现代河流活性沉积物髙。
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本底值含铅量较高,因为土壤中原有的含铅矿物风化形成含铅土壤如方铅矿、闪锌矿、铅锌矿等[11o].3城市污水灌溉土地这里的城市污水一般指使用未经过处理或仅进行过一级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田地。
【精品推荐】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小编希望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铅污染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
那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土壤中的铅来自天然和人为污染。
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 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如瑞典中部市区的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市区的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其中细微颗粒的铅通过风的作用,从工。
土壤污染案例
土壤污染案例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造成土壤功能丧失或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案例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1. 铅污染案例。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由于长期工业生产和不当的废弃物处理,土壤中铅含量超标严重。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
铅污染的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铅还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2. 石油污染案例。
石油污染通常是由于石油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意外泄漏或排放导致的。
一旦土壤被石油污染,将会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从而破坏土壤的生态功能。
石油污染还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导致土壤贫瘠,无法种植作物。
同时,石油污染还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威胁,引发水资源污染。
3. 农药污染案例。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
农药污染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死亡,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同时,农药还会残留在农作物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污染还会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造成破坏,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工业废弃物污染案例。
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
工业废弃物中的重金属会在土壤中积累,对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造成破坏。
有机物质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导致土壤贫瘠。
工业废弃物污染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案例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土壤污染,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的监管,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来源及分布特征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来源及分布特征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铅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农业污染、人为活动污染等。
其中,工业活动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冶炼、制造、化工等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
交通污染也是重要的铅污染来源,公路和船运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在填埋、处理、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释放出铅。
此外,农业活动也是重要的铅污染来源,如土壤改良剂、农药等,可能含有铅等重金属物质。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厦门、福州等市区土壤铅含量较高,平均超过了最高阈值限制。
据福建省环保厅数据,福建沿海地区土壤铅污染严重,超标率高达50%以上。
福州市区土壤中, 铅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其东南方向,而且铅的
含量有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分布。
平潭的表层土壤中,多个蔬菜种植区和与之相邻的果树种植区的铅含量显著高于示范区,且显著超标,其中有的蔬菜等农产品超标倍数达到几十倍。
总之,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铅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例如加强工业企业治理、推广清洁能源,规范农业用地转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培训等措施。
同时,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
铅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
铅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一、引言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其毒性较大,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也很严重。
铅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过程是研究铅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铅在土壤中的来源、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铅在土壤中的来源1.自然来源:地壳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通过自然风化和侵蚀作用,会将铅释放到土壤中。
2.人为来源: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土壤中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燃烧含铅物质的燃料、工业生产排放废气、使用含有铅材料等。
三、铅在土壤中的形态1.可交换态:指与土壤颗粒表面吸附力较小,容易被水溶解或其他离子竞争替代出来的形态。
2.固定态:指与土壤颗粒表面吸附力较强,不容易被水溶解或其他离子竞争替代出来的形态。
3.有机态:指与土壤有机质结合形成的形态。
4.残渣态:指铅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难溶性沉淀物。
四、铅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1.吸附作用:铅在土壤中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会与土壤颗粒表面吸附作用,使其难以被植物吸收和迁移。
2.离子交换作用:当土壤中存在其他离子时,会与可交换态的铅发生竞争作用,使其脱离土壤颗粒表面进入水溶液中。
3.氧化还原作用:在还原条件下,铅可以从固定态转化为可交换态;在氧化条件下,可交换态的铅可以被氧化为固定态。
4.生物转化作用:植物根系分泌出来的有机酸可以将固定态的铅转化为可交换态,并促进其吸收和迁移。
同时,微生物也能够将有机态或残渣态的铅转化为可交换态。
五、影响因素1.土壤pH值:酸性环境下,铅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迁移;而碱性环境下,铅更容易形成固定态。
2.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铅的可交换态越少,固定态越多。
3.土壤类型:不同种类的土壤对铅的吸附能力不同,例如粘性土壤比砂质土壤对铅的吸附能力更强。
4.水分条件:干旱条件下,铅更容易形成固定态;而湿润条件下,铅更容易形成可交换态。
六、防治措施1.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气排放、限制工业生产中使用含有铅材料等。
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方法
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方法土壤铅污染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 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 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 mg/kg 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 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 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 000 mg/kg 含铅汽油含铅400~1 000 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是一种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污染物。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应对铅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铅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技术分为稳定固化法、物理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1稳定固化法:土壤重金属污染解决方案,利用重金属博士开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方案。
此法通过向土壤中针对性的投加科创重金属稳化剂,利用稳化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使重金属颗粒矿化,失去与外界反应的条件,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浓度。
此法对土壤进行原位修复,节约了搬运费用和储存场地费用;环境污染小、对环境破坏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
是目前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中重金属危害的有效方法。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较慢的特点,将含有重金属铅的土壤转移出去的一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客土翻土法客土法:就是除去表层的污染土壤后再客土20 cm(添加无污染的新土)加入新鲜的土以降低土壤中铅的浓度,从而降低铅污染土壤对植物的毒性。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生物方法;以植物修复法为代表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的作用机制,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它以费用低不破坏场地结构净化环境等优点成为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热门技术具体地说,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污染物转化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和脱毒的能力,利用植物根系圈特殊的生态条件,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显著提高根系圈微环境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潜能,从而提高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作用的能力,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积累与固定能力,去除土壤中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但能利用的植物不是很多,所以就造成了治理的局限性。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土壤修复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一份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铅、镉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在实施土壤修复和管理工作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1.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煤、冶炼、电镀等活动会释放大量的铅和镉,进入土壤中。
1.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壤中铅、镉的积累。
1.3 废弃物堆放:不当处理或堆放废弃物,尤其是含有铅和镉的废弃物,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二、土壤铅、镉的危害2.1 环境影响:土壤中的铅和镉可以通过水循环、植物吸收等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造成污染。
2.2 健康风险: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土壤中的铅和镉,会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导致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癌症等疾病。
2.3 农产品安全:土壤中的铅和镉会被农作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
三、土壤铅、镉修复和管理措施3.1 修复技术:采用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如土壤剥离、化学稳定化、植物修复等,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铅和镉含量。
3.2 污染防控:加强废弃物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避免进一步污染土壤。
3.3 农业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污染。
四、土壤铅、镉监测和评估4.1 监测方法:采用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定期对土壤中的铅和镉进行监测。
4.2 监测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土壤中铅和镉的安全标准,评估土壤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4.3 评估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土壤铅、镉的评估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参考。
五、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使用5.1 编制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程序和要求。
5.2 使用范围: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土壤修复、农业管理、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工作。
铅污染土壤稳定化试验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铅污染状况日益严峻。
铅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布较广、具强蓄积性的环境污染物。
土壤中铅的天然来源是风化岩石中的矿物。
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已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随着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加工、IT制造、生活污水排放、污水灌溉、污泥使用以及含铅汽油的使用,铅已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如何避免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妥善经济地处理含铅土壤是当下环境问题的一个热点。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以及三峡油漆厂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了油漆生产过程中铅的流动过程以及铅对环境和人的危害。
研究过程中采用试验方式寻求找到一种最佳化学稳定剂配比方式。
在试验过程中采用了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铵三种药品,分别进行了相同质量单种稳定剂、同种土壤中加入不同质量单种稳定剂、不同土壤加入不同搭配的稳定剂的稳定试验。
选取单种稳定剂时,磷酸氢二钾的试验效果最佳。
当加入不同质量单种稳定剂时,得出当稳定剂质量与含铅量为3:5时试验效果最佳。
加入混合稳定剂时,三种稳定剂共同使用效果最佳。
综上,最终选取稳定剂质量与含铅量为3:5的混合稳定剂。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稳定化正交试验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lead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Lead is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strong accu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he natural sources of lead in soil minerals in the weathered rock. Over the years, although the emissions of the three wastes (waste gas, waste water, waste) has taken strict control measures, due to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as mining, metal refining and processing, IT manufacturing, discharge of sewage, wastewater irrigation, sludge use, and use of leaded gasoline, lea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soil pollution brought to people's lives, how to avoid lead hazards, and sound economic deal with leaded soil is a hot topic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issue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lead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Three Gorges paint, introduces lead in the paint production process, flow process and lead to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azards.The research process used in the trials seek to find a best chemical stabilizer ratio way. During the experiment using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di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diammonium three drugs were the single stabilizer of the same quality, different quality of single-stabilizer in the same kind of soil, different soil by adding different with the stabilizer of the stability test. Single stabilizer is selected, the test results of di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 When the different quality of single stabilizer, come to the best test results, when the quality of the lead content of the stabilizer of 3:5. To join the mixed stabilizer, three types of stabilizer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est results. In summary, the final select the quality of the lead content of the stabilizer of a 3:5 mixture of stabilizers.Keywords:Lead; Contaminated soil; Stabilization; Orthogonal testⅡ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1课题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主要研究内容 (5)1.4本章小结 (6)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7)2.1企业概况 (7)2.2生产原料 (7)2.3铅的毒理性 (9)2.4铅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10)3 铅稳定化试验 (11)3.1正交试验方法介绍 (11)3.1.1 正交试验 (11)3.1.2 正交表 (11)3.2试验器材、仪器和试验方案 (13)3.2.1 试验器材 (13)3.2.2 试验仪器 (13)3.2.3 试验原理 (14)3.2.3 试验方案 (14)4 试验结果分析 (21)4.1相同质量单种稳定剂 (21)4.2同种土壤中加入不同质量单种稳定剂 (21)4.3不同土壤加入不同搭配的稳定剂 (22)4.4本章小结 (23)5 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壤铅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土壤铅污染及其治理措施摘要:综述了铅污染土壤中铅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并分析了铅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希望政府能够对铅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关键词: 土壤铅污染,治理措施,生物修复铅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应对铅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其危害降到最低1 土壤铅污染1.1 土壤铅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 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 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 mg/kg 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 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 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 000 mg/kg 含铅汽油含铅400~1 000 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1.2 土壤铅污染的来源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如瑞典中部Falun 市区的铅污染[2],主要来自于市区的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其中细微颗粒的铅通过风的作用,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李波等以江苏省的宁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农产品为研究对象,认为交通铅污染是影响公路两侧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3]1.3 土壤铅污染现状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的铅约500 104t[4]比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铅量就有250 g/hm2 [5]在斯洛文尼亚,从居波加到扎各瑞波的公路两侧,铅除了分布在公路两侧以外,还受阶地地貌和盛行风的影响,高铅出现在低地,公路顺风一侧铅含量较高[6]据统计,我国约有1.3 104hm2耕地受到铅等重金属污染,致使粮食减产达1 000 104t[7]2003 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调查发现,53.8%的幼儿和56.1%小学生血中铅含量超过100g/L[8];郭平[9]等研究发现,长春市区土壤受铅污染较严重;郑袁明[10]等调查发现,北京市区已有部分公园存在铅污染问题;陈同斌[11]等研究发现,香港海拔800 m的人类活动很少的山上,土壤铅含量也可能受到人类活动排放铅的影响近几年,铅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如2006 年,甘肃省徽县和河南省卢氏县分别发生铅污染事件由于铅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所以铅污染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4 土壤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具有长期性和非移动性等特性[12],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会对作物农产品和地下水产生次级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13]铅及铅的化合物一般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但有机铅可被皮肤吸收铅对人体神经系统骨髓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及肾脏等造成危害,另外无机铅或有机铅均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性作用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毒物,对儿童的身体和智能危害更为严重[14],铅过量积累会导致染色体损伤肾脏疾病智力低下[15]等绝大部分进入人体的铅以不溶性磷酸盐形态储存在骨骼中,正常人血液中铅的含量平均为0.15mg/kg,当血液中铅含量达0.6~0.8mg/kg时,就会出现铅中毒症状,发生动脉内膜炎血管痉挛动脉硬化神经机能障碍绞痛精神呆滞[16]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道,现在每天进入人体的铅来自食物的约400 g 水10 g 城市空气26 g 铅急性中毒表现为流涎出汗恶心呕吐阵发性腹部绞痛便秘或腹泻头痛血压增高,严重者抽搐昏迷瘫痪循环衰竭而沉积在内脏器官及骨髓中的铅化合物由体内排除的速度极慢,逐渐形成慢性中毒,最初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体质变差等,并逐渐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意识不清肌肉痉挛和记忆力丧失[17]2 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措施目前,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较慢的特点,将含有重金属铅的土壤转移出去的一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隔离法淋滤法玻璃化法电化学法和吸附固定法等2.1.1 换土法换土法就是把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替换成未被污染的土壤,它又可分为翻土法换土法和客土法3种2.1.2 隔离法隔离法是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使土壤中的铅被固定住,防止因为铅的迁移而对附近土壤造成污染2.1.3 淋滤法淋滤法是使用淋洗剂清洗受污染的土壤,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它是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新方法2.1.4 玻璃化法玻璃化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之熔化,冷却后能形成稳定的玻璃态物质,受土壤中的污染物能有效地被固定2.1.5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阴阳2个电极,利用铅离子的带电性,将土壤中的铅离子去除,并且能达到回收的目的此方法是由美国路易斯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的2.1.6 吸附固定法吸附固定法是指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种材料,将土壤中有效态的铅离子吸附并且能够固定,以免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物理方法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上述方法劳动量比较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转移的含铅土壤的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改良剂与铅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对污染土壤中的铅进行固定分离提取[18]等,主要包括化学固定法螯合剂调节法土壤pH 控制法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和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等2.2.1 化学固定法化学固定法就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降低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迁移性,达到治理的目的,如周鸿[19]在含铅3 000 mg/kg的土壤上投加钙镁磷肥117 g/kg后,白菜心叶的含铅量由285 mg/kg降至76mg/k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2.2 螯合剂调节法螯合剂调节法是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螯合剂,螯合剂与土壤中的铅离子发生反应,增强了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2.2.3 土壤pH 控制法土壤pH控制法是通过调节土壤中的pH值来调节铅离子的有效性和迁移性2.2.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是基于土壤中存在的氧化物质和还原物质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所产生的电位值,通过调节电位值来改变铅离子在土壤中的活性2.2.5 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是通过土壤中某些无机态的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通过向土壤中加入一种对作物危害较轻的,且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元素,来抑制对铅离子的吸收化学方法对铅污染土壤治理效果要好于物理方法,但向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对土壤环境扰动较大花费很高,更重要的是极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2.3 生物方法生物修复技术是在20 世纪90 年代迅速发展的一种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治理技术,以其高效安全持久价廉等特点得到学者和政府的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生物修复主要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修复2.3.1 微生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或者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对重金属铅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从而降低土壤铅的毒性Czamowaka 等人测量出当土壤中铅的含量为170~180 mg/kg时,蚯蚓的富集系数为0.36[20];胡秀仁[21]发现,经蚯蚓处理后,垃圾的重金属的溶出量明显增加;Ireland[22]发现蚯蚓粪中水溶态铅比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增加了50%;Devliegher 和Verstraete[23]研究发现蚯蚓通过肠道消化和养分富集2 个过程可以提高土壤中植物养分和金属元素的有效性2.3.2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的作用机制,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它以费用低不破坏场地结构净化环境等优点成为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热门技术具体地说,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污染物转化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和脱毒的能力,利用植物根系圈特殊的生态条件,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显著提高根系圈微环境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潜能,从而提高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作用的能力,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积累与固定能力,去除土壤中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称为植物修复[24]Brooks[25]于1977 年提出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1983年,Chaney[26]又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想,从此以后,有关重金属植物与超积累植物的研究逐渐增多植物修复技术又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根际过滤和植物固定4 种类型一般将前3种统称为去除过程,而将第4种称为稳定过程现在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提取技术植物提取技术又分为连续植物提取和诱导植物提取2种,前者依赖超积累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能够吸收转运和忍耐高含量重金属,后者是利用螯合剂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运输[27]目前已发现400 多种植物能超量积累土壤中CA Co Cn PbNi Se Mn 和Zn 等重金属[28],由于铅具有较高的负电性,被认为是弱酸,易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形成共价键,不易被植物吸收所以,目前已见报道的铅超积累植物并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在铅锌矿区发现的3 结语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在疯狂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把环境污染留给了自己,铅污染状况日益严峻在治理铅污染方面,尽管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技术有了一定进展,并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29],但费用昂贵难以用于大规模污染土壤的治理,而且常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等问题的发生[30],甚至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生物修复技术,从生态学原理的高度解决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1]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动物,在提高土壤肥力和活化铅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铅污染土壤,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最佳选择我们同样也清楚的看到,铅污染土壤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各学科的研究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土壤铅污染的治理
•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将含有重金属铅的土壤转移出 去的一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 隔离 法 淋滤法 玻璃化法 电化学法和吸附固定法 等
换土法
• 换土法就是把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替换成 未被污染的土壤
隔离法
• 隔离法是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使土壤中 的铅被固定住,防止因为铅的迁移而对附 近土壤造成污染
吸附固定法
• 吸附固定法是指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 种材料,将土壤中有效态的铅离子吸附并 且能够固定,以免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物理方法的优缺点
• 物理方法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 由于上述方法劳动量比较大,浪费大量的 人力 物力和财力,而且对转移的含铅土壤 的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淋滤法
• 淋滤法是使用淋洗剂清洗受污染的土壤, 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从而达 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它是修复污染土壤 的一种新方法
玻璃化法
• 玻璃化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之熔化, 冷却后能形成稳定的玻璃态物质,受土壤 中的污染物能有效地被固定
电化学法
• 电化学法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阴阳 2个 电极,利用铅离子的带电性,将土壤中的 铅离子去除,并且能达到回收的目的 此方 法是由美国路易斯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的.
试论土壤中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1.铅污染现状铅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用途多,我国的含铅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蓄电池、铅材等行业,被回收再利用的铅仅占总比例的约25%,剩余大部分铅都通过“三废”等不同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导致铅污染。
其中,土壤铅污染最普遍。
1.1 土壤中铅的形态土壤中铅的形态大致分矿物态、吸附态、水溶态和有机络合态四种。
矿物态的铅可分为方铅矿(PbS)、红铅矿(PbO2)、白铅矿(PbCO3)、硫酸铅矿(PbSO4)四种;吸附态以铁锰氧化钛为主;水溶态的铅离子很少。
而土壤中的大部分铅以Pb(OH)2、PbCO3、Pb(SO4)2等难溶沉淀形式存在,除了Pb(NO3)2 溶于水以外,其他铅盐均难溶或者不溶于水。
1.2 土壤中铅的来源土壤中的铅来自天然形成和人为污染。
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而人为活动作用才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水灌溉,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2.铅的毒性铅在自然条件下不会被降解,只会发生形态或者价态的变化。
大量的铅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长期存在着,随着人为活动逐步影响周边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且在食物链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最终铅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1 铅对人体的危害铅是污染物中毒性很大而且以神经毒性为主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元素。
作用于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主要伤及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
还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特别是对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危害较大。
铅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与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铅在人体内的半衰期长,对许多器官、系统和生理功能均能产生危害。
2.2 铅对植物的危害土壤中过量的铅对植物会造成一种胁迫,当胁迫超过植物本身的忍耐限度后,就会对植物产生伤害,且这种伤害可能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土壤铅、镉污染的扩散和危害,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铅、镉的来源与危害、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土壤铅、镉的防治措施、土壤铅、镉的修复技术,详细阐述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铅、镉的来源与危害:1.1 工业排放:重工业、冶炼、电镀等行业的废气、废水中含有大量铅、镉,通过排放进入土壤。
1.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使用、畜禽粪便中的铅、镉等也会进入土壤。
1.3 污水灌溉:污水中的铅、镉含量高,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将导致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升高。
二、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2.1 土壤采样:选择代表性样点,采集土壤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2 样品前处理: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筛分等处理,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2.3 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先进的分析方法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
三、土壤铅、镉的防治措施:3.1 控制重金属排放: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减少工业废气、废水中的铅、镉排放。
3.2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3.3 建立农田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土壤铅、镉的修复技术:4.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良剂,提高土壤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
4.2 植物修复:选择具有铅、镉富集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吸收铅、镉,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4.3 微生物修复: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通过菌株的作用,将土壤中的铅、镉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五、结语: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铅、镉的来源与危害,掌握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修复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铅、镉污染的发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壤中铅的监测与修复方法
土壤中铅的监测与修复方法摘要本文概述了了土壤中铅的来源分布和危害,介绍了土壤中铅的监测和修复方法。
关键词土壤铅监测修复1 前言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铅污染,因其首先危害到胎儿,其次是幼儿,再其次才是成人和老人[1],更决定了我们不能忽视其监测与治理。
2 铅的来源与分布20世纪以来,工业生产向环境排放含铅污染物量急剧增多。
全世界每年铅消耗量约为400万吨,其中约有40%用于制造蓄电池,约25%以烷基铅的形式加入到汽油中作为防爆剂,其他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电缆外套、制造弹药等方面。
这些铅约1/4被重新回收利用,其余大部分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中含铅尘粒的降落、含铅废渣的堆放、含铅污水灌溉农田、含铅污泥作肥料使用等。
3铅的危害及表现一般进入土壤中的铅在土壤中易与有机物结合,极不易溶解,土壤铅大多发现在表土层,表土铅在土壤中几乎不向下移动。
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
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但多数集中在根部,茎秆次之,籽实中较少。
因此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的禾谷类茎秆不宜作饲料。
铅对动物的危害则是累积中毒。
人体中铅能与多种酶结合从而干扰有机体多方面的生理活动,导致对全身器官产生危害[2]。
由于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机体可通过食品、引水、吸烟、大气等途径摄入铅,但人体所摄入的铅主要来自于食品。
Kehoe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从食品中摄入的铅量约0.3mg。
从水中和其他饮料以及污染的大气中摄入的铅约0.1mg。
铅的摄入量取决于食物的摄入量和污染食物中铅的含量。
环境中的烷基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经消化道摄入的铅,约有5%~10%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经过肝脏后,部分随胆汁再次排入肠道中。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土壤中的铅、镉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对土壤和植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减少土壤中铅、镉的含量,制定一份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部份来详细阐述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和危害1.1 铅、镉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废弃电池、化肥、农药等。
1.2 铅、镉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1.3 铅、镉的富集途径: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食物链逐级富集。
二、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和标准2.1 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实验分析等。
2.2 土壤铅、镉的监测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确定土壤中铅、镉的安全阈值。
2.3 监测结果的解读: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土壤中铅、镉的含量是否超标。
三、土壤铅、镉的管理方法3.1 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
3.2 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铅、镉,减少其在土壤中的含量。
3.3 土壤管理措施:包括控制源头污染、合理施肥、选择适宜作物等。
四、土壤铅、镉的防控措施4.1 预防为主: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等预防措施。
4.2 管理为辅: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及时清除污染源。
4.3 定期检测:定期对土壤中的铅、镉含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土壤铅、镉的应急处理5.1 应急预案:制定土壤铅、镉污染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组织、物资准备等。
5.2 应急处置:一旦发生土壤铅、镉污染事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减少损失。
5.3 事后处理:对土壤污染事件进行事后处理,恢复土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对土壤铅、镉管理的一份重要文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管理和减少土壤中铅、镉的含量,保护土壤和植物生态环境。
土壤中的铅污染【精选】
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 所以从事铅作业的工人,每天吃少量大蒜比不吃大蒜的工 人铅中毒发生率减少60%。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 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
从我做起——食疗排铅
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 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至少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 已有铅中毒症状者需增至200毫克。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 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 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 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 含有维生素C。
从源出发——防备技术
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即铅冶炼生产工艺中能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以 及污染治理中国内外实际应用的技术。如,原料 贮存与备料工序采用封闭仓料技术;熔炼-还原工 序采用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发技术等。
二、污染治理技术 即用于冶炼工艺末端能够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 的实际应用的技术。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 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 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的废水 汽车尾气
此外!!!
镀锌管
PVC管(聚氯乙烯塑料) 硬化剂:硬酯酸铅
铅 有何危害?
铅是人体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 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造成慢性铅中毒的主 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 克/100毫升时,就会引发中毒症状。长期接触微量铅的人, 积蓄的铅能阻碍血细胞的形成,导致人的智力下降,学习、 工作成绩低落;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出现精神障碍、 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有乏力、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 进入脑组织,损害小脑及大脑皮层,干扰代谢活动,使营 养物质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脑小毛细血管内皮层细胞肿 胀,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脑损伤。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
•相关推荐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
摘要:采用随机布点方法在成都平原采集了0~20cm耕层土样及20~40cm的底层土样共98个.分析了成都平原土壤铅含量状况,同时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并对污染土壤的分布规律以及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大多数农田土壤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在86个耕层土样中,只有20个样点没有受到铅污染.受铅污染的样点中,污染级别为1~4级,以1、2级为主,属无污染到中污染的过渡状态和中度污染.其中1级污染有33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8.4%),2级污染有30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4.9%).个别样点已接近或达到了强度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壤的分布与污染源的位置关系密切,与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铅主要累积在0~20cm的耕层土壤,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其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作者:谭婷王昌全李冰何鑫张隆伟杨娟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2005, 14(1) 分类号:关键词: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铅污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源出发——防备技术
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即铅冶炼生产工艺中能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以 及污染治理中国内外实际应用的技术。如,原料 贮存与备料工序采用封闭仓料技术;熔炼-还原工 序采用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发技术等。
二、污染治理技术 即用于冶炼工艺末端能够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 的实际应用的技术。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 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 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从我做起——食疗排铅
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 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至少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 已有铅中毒症状者需增至200毫克。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 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 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 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 含有维生素C。
的废水 汽车尾气
此外!!!
镀锌管
PVC管(聚氯乙烯塑料) 硬化剂:硬酯酸铅
铅 有何危害?
铅是人体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 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造成慢性铅中毒的主 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 克/100毫升时,就会引发中毒症状。长期接触微量铅的人, 积蓄的铅能阻碍血细胞的形成,导致人的智力下降,学习、 工作成绩低落;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出现精神障碍、 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有乏力、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 进入脑组织,损害小脑及大脑皮层,干扰代谢活动,使营 养物质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脑小毛细血管内皮层细胞肿 胀,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脑损伤。
眼下措施——国家政策
1.严格环境准入,新建涉铅的建设项目必须有明确的铅污染 物排放总量来源。
2.进一步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完善基础工作,严格企业环境监管。
3.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措施整治违法企业。 4.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 6.逐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7.加强宣传力度,把回收废铅蓄电池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
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 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 牛奶和瘦肉等,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则有菠菜、芹菜、 油菜、萝l、缨、苋菜、荠菜、番茄、柑桔、桃、李、杏、 菠萝和红枣等。
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 所以从事铅作业的工人,每天吃少量大蒜比不吃大蒜的工 人铅中毒发生率减少60%。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 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
自然来源是指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自然 现象释放到环境中的铅。
非自然来源是指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工业和 交通等方面的铅排放。铅的人为排放是造 成当今世界铅污染的主要原因。
主要人为来源
矿产开采、冶炼、加工排放的废气、废水、 废渣
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放的飘尘 电镀工业废水 塑料、电池、电子工业排放的废水 燃料、化工制革工业排
最近,台湾学者研究发现,长期铅暴露会使工人受孕率降 低。铅毒对儿童的影响更甚,儿童对铅的吸收量比成年人 要高几倍。当儿童的血铅浓度每100毫升达到60微克时, 就会由智力障碍引起行为异常。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 长、我国儿童铅问题专家吴宜群称,铅对儿童的伤害是直 接的而有些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铅 如何防治?
土 壤 中 的 铅 污 染
土壤中铅的主要存在形式
土壤中的铅主要以 Pb(OH)2、PbCO3、 PbSO4的固体形式 存在,土壤溶液中 可溶性铅含量很低, Pb2+也可以置换黏 土矿物质上吸附的 Ca2+,因此在土壤中 很少移动。
铅 从何而来?
土壤中的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自 然来源,二是非自然来源。
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