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精选.)

合集下载

必修三文言文及字词

必修三文言文及字词

离骚(默写为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背的不熟指南录后续(字词即可)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笔记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篇一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二、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用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如:用心一也9、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

如:蟹六跪而二螯10、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二)动词的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2、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3、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1、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一)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局部〔字词句〕梳理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应〕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快乐〕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膜,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区分〕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尝一肉〔同“脔〞,切成块状的肉〕雍水暴益.〔同“溢〞,涨水〕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2、一词多义〔例〕使:使.北营〔出使〕会使.辙交驰〔使者〕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来者读之〔让〕使.臣奉璧〔派〕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不如因此厚遇之,使.归赵〔让〕间:得间.奔真州〔时机〕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盛: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隆、旺盛〕呜呼,亦盛.矣哉!〔浩大隆重的事〕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大方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下:虑壅蔽那么虚心以纳下.〔臣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那么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载:载.舟覆舟〔乘载,装载〕载.歌载舞〔又〕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盖:克终者盖.寡〔表示不非常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因为〕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谋〕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抱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抱歉和告辞之意〕假设:望洋向假设..而叹〔海神名,北海假设〕以为莫己假设..者〔比得上〕闻: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始.吾弗信〔开场〕法: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犹假设不可法.〔效法,取法〕时:有要于时.也〔当时〕时.不与法俱至〔时代〕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那么幸.得脱矣〔幸运〕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犯〕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根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那么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那么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致..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以.益所见〔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缺乏道者〔连词,表承接〕那么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那么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岂取之.易〔天下〕择善而从之.〔它〕代百司之.职〔的〕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董之.以严刑〔人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早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那么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3、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非常,极〕 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指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承天景.命〔古:大;今:风光〕 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的快速猛闯〕 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构造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 既得志,那么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 乐盘游,那么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分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不如因此..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开展〕 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获得成效〕 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 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 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 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 王必.无人〔古:果真,假如;今:一定,必然〕 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恳求你……〕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局部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4、词类活用〔例〕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那么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既东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郑,又欲肆其西封边境〕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当〕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好〕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遵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那么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那么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5、文言句式〔例〕1〕判断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理在学习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课文的时候应该将重点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文言文更深一步的学习。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文言句式:1、判断句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被动句为天下笑者,何也?3、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省略句(1) 省略主语(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2) 省略宾语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3) 省略介词聚之(于)咸阳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今:没有)(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 今:表示因果关系)(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今:道路,道德)3.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师道也(动词,学习)(2)“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3)“于”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4)“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5)“从”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6)“所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实词1、通假字:(读本字音)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合纵)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威震四海(通震,震慑)始皇既没(通殁,死)2、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②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⑤形容词作名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⑥形容词作动词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⑦形容词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以愚黔首(愚:使……愚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⑧形容词作动词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古典、正式、简洁正式:文言文的语言风格较为庄重,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文字间带有一种隆重的气氛。

简洁:文言文倾向于用简洁的表达方式,往往只用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意思。

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结构:主谓宾结构为主,以及主谓补、呼应句、倒装句、把字句等。

主谓宾结构: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句型是主谓宾结构,主语放在句首,谓语动词放在句中,宾语放在句末。

主谓补结构:文言文中常常用主谓补结构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常见的结构有主谓宾结构+补语、主谓双宾结构等。

呼应句:文言文中的呼应句是指前后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的意思相呼应,如正反加以呼应、先后加以呼应等。

倒装句: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倒装结构来强调句子的一些成分,在倒装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换。

把字句:文言文中的把字句是指使用“把”字来引出后面的宾语,表示把事交给别人或者承担一些责任。

3.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喻: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通过比较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以产生其中一种效果,比如夸张形容容貌的好坏、美丑。

象征:用一些事物代表另外一个事物,通过象征来传达其中一种含义。

排比:将一系列相关的事物并列起来,增强修辞的效果。

对偶:通过两个意义相对立的内容来强调其中一种表达方式,达到修辞的效果。

反问:通过质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讽刺:通过讽刺来揭示其中一种问题或者现象的不足之处。

4.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兴: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

借代:用一些词语来替代另外一个词语,以增强修辞的效果。

叠词:通过多次重复同一个词语,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拟声:通过文字模拟出一种声音的效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假借:通过将一个词语的意义转换为另外一个词语的意义,以形成一种修辞效果。

衬托:通过将一个事物放在另一个相对突出的事物之前,以起到突出和衬托的作用。

总之,《文言文选读》是高一语文必修的一本教材,通过学习这本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言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修辞能力。

必修三文言文字词总结

必修三文言文字词总结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助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何,為什麼)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裡)
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之:
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助詞,的)
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駐軍、駐紮在函陵)
鄰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削弱)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動詞使動用法,使......亡)
越國以鄙遠(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闕秦以利晉(動詞使動用法,使......損害;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受益)
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古:臉向東;今:東邊)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這種情況下;臉;今:表示後一段緊接著前一段;面貌)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古:指修養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4、詞類活用
予分當引決(名詞作狀語,按名分,按道理)
詭蹤跡(形容詞作動詞,詭秘,隱蔽)
此其所以敗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連詞,表目的)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介詞,表憑借)
於是乘其厲聲以呵(連詞,表修飾)
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才)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介詞,用)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介詞,因為)
亦以明死生之大(連詞,表目的)
其疾病而死(連詞,表因果)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連詞,表承接)
則噪而相逐(連詞,表修飾)
而僕之(連詞,表承接)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連詞,表承接)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积累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积累
答案
⑦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 聪明智慧. 今义: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 ⑧国家无事 古义: 诸侯和大夫封地. 今义: 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⑨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 平常的人.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答案
2.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答案
④假舆马者 古义: 借助,利用. 今义: 与真相对. ⑤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 金银. ⑥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爪子和牙齿.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答案
⑦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蟹腿. 今义: 跪下. ⑧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容身,托身. 今义: 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答案
第三单元
文言知识归纳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答案
3古今异义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黄河. 今义: 泛指河流.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 凶恶,厉害.
答案
4.语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我是向他学习道,哪用得着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还要拜师求学;现在的 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答案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其为时止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余君(同“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缻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2、一词多义(例)间:得间奔真州(机会)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间至赵矣(抄小路)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发:有贤士大夫发五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兼词,于此,在这里)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代“毛一鹭”)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3、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分,极)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指从此以往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4、词类活用(例)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5、文言句式(例)1)判断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字词整理(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字词整理(最新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整理梁惠王曰:“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小国之君)、不谷(不善)等。

】之于【介词,对;“于”还可以表被动,如: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语气词,重叠试用,加重语气】。

河内【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这里是代词:这样;“然”也表示“正确”如“不以为然”。

】。

察【考察】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请允许我】以【用】战喻【作比喻】。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然鼓【敲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词】,兵【兵器,武器】刃既接【既:已经;接:接触;既接:已经接触,指战斗已经开始。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跑,这里指逃跑】,或【这里指有的人;“或”一词多义,如“所守或匪亲”“或”解释为“倘若”】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借】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怎么样】?”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直….耳,固定结构,译为“只不过……罢了”,同义词有“徒、唯、第、但”如“第半日耳”“但闻悲鸟号古木”】,,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无,通“毋”不要。

望,指望。

】民之多于【介词,比】邻国也【状语后置句】。

不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

数罟【数,cù密。

罟,gǔ网】不入洿wū【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斤,是锛子的意思。

】以时【按照时节】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丧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丧,是为动用法。

比如《乌有先生传》中“延邻医脉之”“脉”即是为动用法,译为“为….诊脉”】无憾【遗憾,不满意。

同时在古文中“憾”也有“恨”的意思,要结合语境理解。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下面是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5)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5、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2.其(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3.之(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4.焉(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5.然(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6.于(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1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尝一肉(同“脔”,切成块状的肉)雍水暴益(同“溢”,涨水)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2、一词多义(例)使:使北营(出使)会使辙交驰(使者)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来者读之(让)使臣奉璧(派)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得间奔真州(机会)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盛: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下: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载:载舟覆舟(乘载,装载)载歌载舞(又)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盖: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因为)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始吾弗信(开始)法: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犹若不可法(效法,取法)时:有要于时也(当时)时不与法俱至(时代)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以益所见(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岂取之易(天下)择善而从之(它)代百司之职(的)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董之以严刑(人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3、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请求你……)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4、词类活用(例)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5、文言句式(例)1)判断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精心整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一、实词2、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2)*漂橹(橹: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约从离衡(离,使….离散)⑧形容词作动词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4、一词多义(1)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压制、控制)规定、制定失去)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使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省略句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物)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间至赵矣(抄小路)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兼词,于此,在这里)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代“毛一鹭”)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3、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2)被动词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吾属今为之虏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省略句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亦以(之)明死生之大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则思三驱以(之)为度大王见臣(于)列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拔剑撞(之)而破之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从而誉之,谓之(为)义4)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在必修三语文课文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虚词1. “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3.省略句(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7) (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4.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复习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复习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复习导读:本文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复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重点语句翻译】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

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字词文言句式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字词文言句式整理

(一)暗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暗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放)。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②公叔病有如弗成讳,将奈社稷何?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

”(《史记·张释之列传》)——“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慨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庇护百姓吗?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二)暗示比力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暗示比力,用来暗示人或事物互比拟较的结果。

都可译为“跟……比力,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④救赵孰与勿救?(三)暗示反问的习惯用法1、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2、何(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何……之有可译为:“有……呢?”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梳理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2、一词多义使:使.北营(出使)会使.辙交驰(使者)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来者读之(让)使.臣奉璧(派)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间:得间.奔真州(机会)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盛: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下: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载:载.舟覆舟(乘载,装载)载.歌载舞(又)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盖: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因为)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始.吾弗信(开始)时:有要于时.也(当时)时.不与法俱至(时代)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以.益所见(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岂取之.易(天下)择善而从之.(它)代百司之.职(的)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董之.以严刑(人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3、古今异义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请求你……)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于是..(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4、词类活用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既东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郑,又欲肆其西封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5、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