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换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合集下载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增强金融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教学难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10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张纸币吗?它是多少元?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张纸币是100元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2.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2.1 教师出示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吗?2.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元、角、分。

3. 学习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1 教师讲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换算练习,加深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4.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4.1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如:2元 3元=5元,5角5角=1元。

4.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5.2 教师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民币兑换教案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教材简析:教材提供了两个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教学目的: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教学难点: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时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1、世界各国钱币的价值都不同,使用时经常要进行兑换。

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板题:人民币兑换)下面请看几种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情况(投影72页中国银行2005年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2.师读第一条: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1.04元,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港币)(师解释:因为1港币可以换1.04元人民币)3.师读第二条: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问: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美元)(同学解释: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师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现在1美元兑换人民币6.83元,人民币比2005年升值了15.6%)。

3、生齐读第三条:1欧元兑换人民币10.07元。

问:谁的价值高?(同理类推欧元价值更高。

)4、生齐读第四条:100泰国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人民币)二、探究新知。

(一)求积的近似值。

1、出示第一个问题: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6.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多少元?2、生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

生汇报:我的列式是8.09×6.7,因为一美元兑换8.09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8.09,所以用8.09×6.73、生试计算,一名板演。

4、小组讨论:结果是54.20元。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带领大家了解我设计的这节数学课——人民币的兑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货币与经济》,具体涉及第100页至102页的“人民币的兑换”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方法,以及兑换过程中涉及的基本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概念,掌握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正确进行兑换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兑换计算。

难点则是理解兑换过程中涉及的比例关系和换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人民币兑换情景,引发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的兴趣。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详细讲解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方法,以及兑换过程中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兑换方法、计算公式等关键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2. 妈妈给了你200元,你想去文具店买一本35元的书,请问你还需要找回多少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课程的开始,我选择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建立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人民币的兑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货币与经济活动》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人民币的兑换。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了解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以及练习人民币的兑换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知道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各种面额的认识,人民币的兑换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人民币兑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课件、练习题。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装有人民币的红包,问学生们:“你们猜一猜,这个红包里有多少钱?它们分别是哪些面额的人民币?”2. 新课导入(1)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额,让学生认识并熟悉。

(2)讲解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如:100元兑换成10张10元,10元兑换成10张1元等。

(3)举例说明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如:200元兑换成20张10元,100元兑换成10张10元,那么200元兑换100元需要找回多少钱?答案是:200元 100元 = 100元,所以需要找回100元。

3. 随堂练习(1)请学生们用纸币进行实际兑换,感受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例如:100元兑换成哪些面额的人民币?50元兑换成哪些面额的人民币?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0元,他用了30元买了一本书,剩下的钱是多少?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知道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还练习了人民币的兑换计算。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人民币兑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兑换100元 = 10张10元10元 = 10张1元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纸币进行实际兑换,并记录兑换过程。

1.4人民币兑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1.4 人民币兑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货币意识和经济观念。

教学重点:1. 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兑换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况?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导入1. 讲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样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3. 讲解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1欧元兑换多少人民币等。

三、案例分析1. 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人民币兑换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正确的兑换结果。

3.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人民币兑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人民币兑换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人民币兑换,还有哪些货币兑换问题?3.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货币兑换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货币意识和经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货币兑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国际货币的兑换问题,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人民币兑换知识的关键。

《人民币兑换》教案

《人民币兑换》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在不同国家,汇率波动对兑换有哪些影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兑换计算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汇率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计算兑换金额,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货币知识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数学抽象:通过对外币的认识,提高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汇率背后的数学关系。
《人民币兑换》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人民币兑换》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外币: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美元、欧元、日元等常见外币的图案、面额及兑换关系。
2.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学习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方法,掌握汇率的概念,并能运用汇率进行简单的兑换计算。
举例:在讲解人民币与外币兑换方法时,重点强调汇率的计算公式,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兑换计算。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在教授人民币兑换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17页作为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例1和做一做。

一、教学内容:例1讲述了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如何计算兑换后的总金额。

做一做则提供了几个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兑换,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人民币作为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纸和笔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实际的人民币,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张100元的人民币,你想要兑换成10元一张的人民币,你应该如何计算?”2. 例题讲解: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向他们讲解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的计算方法,并解释了兑换后的总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4. 做一做:我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题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民币兑换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点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并写在一张纸上。

2. 请学生找出一些实际的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民币兑换的问题,并将解答写在纸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人民币兑换》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 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景,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与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和现实生活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师:哦,有的同学去过香港,有的同学去过泰国,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大家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老师这里有幅图片(出示课件)。

师:这是哪儿呢?同学们想去吗?老师也想去!我们国家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他国家用的什么钱币呢?学生回答:日本用日元,泰国用泰铢,法国用欧元。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

可是,老师遇到一个难题,如果想去美国旅游,我们能拿着人民币直接进行消费吗?该怎么办?生:不能,应该先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板书课题:人民币兑换)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汇率。

师:要想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必须知道什么?生:汇率。

(课件:出示汇率表)师: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了解这个汇率的含义吗?师:那“1美元兑换人民币6.97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97元。

师:那2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生:2个6.97元,所以是2×6.97。

师:3美元呢?生:3个6.97,所以是3×6.97。

师:汇率就是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美元兑换人民币(积的近似数)。

出示情境图。

(美国小朋友玛丽给笑笑寄来一本价值6.70美元的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师:这道题让我们算什么?生: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师:那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演乘法算式)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请同学们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学生汇报:a. 6.70×6.97=46.699(元)b.6.70×6.97=46.699≈44.70(元)师:你是怎样得到44.70元的?生: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钱币的结果我们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主要介绍了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法以及汇率的概念。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为人民币的种类及兑换,第二课时为汇率及其计算。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兑换的方法,以及认识汇率,会进行简单的汇率计算。

教材以问题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以及汇率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兑换的方法,理解汇率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汇率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关注经济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币的种类,人民币兑换的方法,汇率的概念,简单的汇率计算。

2.教学难点:汇率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汇率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兑换方法。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途径,自主探究人民币兑换和汇率计算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民币兑换和汇率计算的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实物、幻灯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人民币模型,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回顾人民币的种类。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如何兑换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课件,向学生介绍人民币兑换的方法和汇率的概念。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通过检查他们的课后作业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够正确解答作业中的问题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计算能力、应用能力、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人民币兑换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人民币兑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货币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民币兑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人民币兑换、是否能够正确解答测试题等。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1.4《人民币兑换》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主要涉及人民币的兑换,具体包括货币的单位换算,以及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计算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要购买一件200元的商品,我们应该如何支付?2. 知识讲解: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通过PPT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3. 例题讲解:我给学生讲解了一个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并掌握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4. 随堂练习: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了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六、板书设计货币单位换算:1元 = 10角1角 = 10分人民币与外币兑换:1元人民币 = 10角人民币1角人民币 = 10分人民币1元外币 = 10角外币1角外币 = 10分外币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帮忙找一些实际的人民币和外币,让学生尝试进行兑换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于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上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会再次强调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并通过更多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货币兑换的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兑换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兑换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兑换引言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

本教案旨在通过人民币兑换这一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计算。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一些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黑板或白板。

•计算器(可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入话题:谈论日常生活中兑换货币的经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引导问题:如何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第二步:引入人民币兑换的概念1.定义人民币兑换:将一种面额的人民币换算成另一种面额的人民币的过程。

2.解释人民币与角、分的关系:1元=10角=100分。

第三步:简单兑换计算1.示范计算:例如,将5元换算成角和分。

2.练习计算: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换算成角和分。

第四步:实际问题应用1.提出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去商店买了一个商品,价格是7元5角,他给了10元,该店主要找零多少钱给他?2.学生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点出人民币换算的步骤,例如:–这是一个找零的问题,我们要计算需要找回多少钱。

–先将10元换算成角和分。

–商品价格是7元5角,我们要计算差多少钱。

–最后将差的金额换算回元。

3.计算过程:学生根据思考的步骤,使用逐步列点法进行计算。

4.结果验证:学生核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第五步:巩固训练1.练习题1:同学们尝试解决其他实际兑换问题,例如换算成美元或欧元等。

2.练习题2:在班级中模拟购物环节,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进行实际兑换计算练习。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和练习,学生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货币兑换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1.4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境,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求积、商的近似值,探索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如何与除数和1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应的。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或商后,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时,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即可,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的近似值是生活中的需要。

同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和计算。

教科书呈现了中国银行2012年10月某日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这一情境是学生进行本节课问题研究的重要信息,并能由此引出所要解决的求积、商的问题。

由于解决此类问题时计算比较烦琐、教科书适时引人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取积、商的近似值。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真实有用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求出积、商的近似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掌握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新龟兔赛跑。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这是美国。

师:你们想去美国旅游吗?学生:想。

师:老师也想带大家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

中国使用的是人民币,美国用的是美元,货币不一样可怎么办呢?学生:可以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能让学生了解货币兑换的基本常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金融数学知识和参与经济生活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教材以“人民币兑换外币”和“外币兑换人民币”这两个实际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解决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具体的汇率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同时还涉及到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近似值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位数时,要考虑到货币的最小单位,人民币通常保留到“分”,也就是两位小数。

3.教材编写意图教材旨在通过人民币兑换这一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货币兑换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加深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包括小数的概念、读写、性质以及小数的四则运算。

特别是在小数除法方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计算。

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人民币兑换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2.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和接触,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部分学生可能也有过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对货币的价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体验和了解,对汇率的概念也比较陌生。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人民币的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 理解并应用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 实际操作教学准备:- 人民币纸币及硬币样本- 换算表- 练习题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面额。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额吗?这些面额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探究新知1. 基本单位介绍-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 举例说明1元=10角,1角=10分。

2. 换算练习- 分发换算表,让学生独立完成。

-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解释解题过程。

3.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币的兑换情况。

-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巩固练习- 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现场兑换练习。

- 指导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换算。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民币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金钱观,让他们明白金钱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银行,了解更多的货币知识。

重点细节: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即元、角、分之间的转换,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这一部分的理解和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货币认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单位换算的基本规则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其次是角和分。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钱币,你们都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与这些外币的兑换。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笑笑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她解决吗?一位美国小朋友寄来一本价值6.7美元的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请跟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一下,汇报时要说明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开始吧!
教师巡视、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帮助。

2、请一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我们的列式是6.31×6.7,因为一美元兑换6.31元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6.31,所以用6.31×6.7,结果是42.28元。

3、练一练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
请学生独立完成。

师:试一试,你们的结果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

四、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民币兑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人民币兑换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的数学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1.4章,人民币兑换。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兑换,以及如何计算兑换后的总金额。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概念,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2. 能够运用小数乘法和加法进行人民币兑换的计算;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人民币兑换的方法和计算,难点是如何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并准确计算出兑换后的总金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人民币的图片,以及一些兑换的例子。

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纸和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些人民币,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我告诉同学们,我要去商店买一些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我需要带多少钱,我需要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下。

2.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个例子,比如说我要买一个35元的物品,我给同学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带一张50元和一张10元,另一个是带四张10元和一张5元。

我让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下,哪一种方式更合适。

3. 随堂练习:我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比如说我要买一个47元的物品,我给同学们几个选择,让他们计算一下,哪一种方式更合适。

4. 人民币兑换的方法和计算:我告诉同学们,人民币兑换就是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交换,以达到我们需要的金额。

我解释了如何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兑换,以及如何计算兑换后的总金额。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民币兑换的步骤,包括确定所需金额、选择合适的兑换方式、计算兑换后的总金额。

6. 作业设计:我给同学们留下了一道作业题,比如说我要买一个63元的物品,我让同学们计算一下,哪一种方式更合适。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大家分享我在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教学计划,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民币兑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人民币兑换”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兑换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主要是学生对于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如人民币的真币和图片,以及一些学具,如计算器、白纸、彩笔等,以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的生活场景为例,比如去国外旅游,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让学生们了解人民币兑换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进行人民币兑换的情景。

2. 假设你需要将1000元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请计算你需要兑换多少美元。

3. 在兑换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请列举出来,并思考如何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兑换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及练习十一部分习题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同题,并在解决实标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中呈现的是让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检验与反思这个解决问题的三步骤,为今后解决实问题积累经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现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略课程标准散素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精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小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突破:学生在上节课已经经历了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并会应用个规律去解一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却不能自觉地去使用这个规律。

教学中首先要带领学生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怎样去阅读与理解题意,怎样去分析思路,解答题目,最后去检验与反思,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的方便性。

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要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总结、学会反思。

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是应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在引人新课以后就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己在小尝试解决问题,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的思维,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提升。

最后,通过其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巩固刚才使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自我展示1.这些小数去掉小数点,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0. 7 0. 604 0. 562.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小刚同学准备去美国旅语。

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同学们看图。

(课件出示题目)L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信息?2.怎么样理解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 1563美元。

我知道了1元人民币可以换0∙ 1563美元,也就是1元人民和0.1563美元一样多,我们为了旅游中使用方便,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3.教师介绍汇率。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人民币可兑美元汇率为0. 1563美元,既1元人名币兑0. 1563美元。

4.小刚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三、共同交流,加深对小数点移动动律的认识1.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说说怎么兑换呢?(1):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XlOoOO1元人民币兑换0.1563美元,所以能换的也就是01563美元XlOO00。

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律来计算,乘IOOOO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得数就是1563美元。

(2): 1元人民币兑换0. 1563美元,1万元就是有1万个0.1563美元,也就是把0. 1563扩大IOOOO倍,根据昨天学习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就是把0.1563 的小数点向右移移动4位,得数就是1563美元。

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在小组交流时你们“动口动脑动笔”这三动”做得很好2.学会检验。

老师刚才看到一位同学计算出能兑换156. 3美元,这是怎么回事呢?O. 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才是156.3,说明扩大到IOOO倍,是兑换了IOoO元人名币的结果。

美元也可能是他移动小数点时出现了错误。

解绝这样的题目还真容易出错,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学习习惯,那怎样去检验答案是否是1563美元。

(I)IOOOO元人名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那么1元人名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也就是求1563美元缩小到的万分之一是多少?可以用算式1563÷10000,我们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就是0.1563。

和书中已知条件中的数字一样,说明我们算对了(2)兑换1563美元需要IooOo元人名币,那么兑换0. 1563 美元需要多少人名币?1563美元转换成0.1563美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4位,也就是把1563美元缩小到的万分之一, 所以兑换0. 1563美元需要多少人名币?也IOOOo元人名币缩小到万分之一,可以用算式IOOOo+ 10000 = 1元人名币,和书中已知条件中的数字一样,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巩固应用1. 45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H6、9题四、作业布置:课本练习十一7、8题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的学习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板书设计人名币兑换例3:1元人民币XlOOoO= IooOo元人民币0. 1563 美元XloOoO= 1563 (美元)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检验:1563÷ 10000= 0. 1563 (美元)答:10000元人民币可兑换1563美元。

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一)一一商大于1教学内容J 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4=416÷32=1380+15 =—.5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 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1)生:22. 4 千米=22400 米22400÷4=5600 米5600 米=5. 6 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追问:24表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咖些不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25.2÷634.5÷15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课后反思: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有研究的价值. 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二)--- 商小于1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一11 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O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1)22.4÷4(2)21.45÷15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1、教学例2: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 ,用。

来占位。

)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2. 4/3 7. 2/9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2、教学例3: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 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