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公开课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学习用分币换五分和一角。
2、复习10以内加减活动准备:教具:开百货店的物品(如:铅笔,本子,球,米等,上面标有价格)学具:幼儿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币和两枚五角硬币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出示一元以内货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代表多少吗?”“这些钱都是中国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学习用角币兑换元币“请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换成几个一角,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如何兑换的,然后请幼儿再兑换一次。
(3)“开商店”“今天商店里有许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现在我们来玩商店的游戏,老师当售货员阿姨,小朋友当顾客,你来买东西时要说清楚买什么?要给多少钱?如果要找钱还要你算清找多少钱?”2、活动评价“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能说出不同数目的钱,还会用他们来兑换。
买东西时不仅知道要付多少钱,还能算出要找多少钱。
”活动内容:智力游戏——《与昆虫有约》1、组织幼儿翻阅昆虫资料,小组讨论:发现哪些昆虫的秘密。
2、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哪些昆虫的秘密。
激发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
3、师展示捕捉来的昆虫请幼儿分辨、观察、讨论:它叫什么?长什么样?资料书里有吗?吃什么?怎样照顾它?人民币的认识篇二教学目的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元、角、分。
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
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人民币的组成。
2.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方法,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和组成。
难点:学会简单的购物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购物小票、商品图片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设置货架、收银台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是什么吗?生:钱!师: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你们知道人民币长什么样子吗?2.认识人民币(1)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是1元,这是5元,这是10元……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值多少钱吗?生:1元、5元、10元……(2)讲解人民币的组成。
师: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硬币有1元、5角、1角等,纸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
你们知道这些人民币是如何组成的吗?生:1元硬币=10个1角硬币;5元纸币=5个1元纸币……3.学习购物方法(1)讲解购物流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超市购物需要哪些步骤吗?生:挑选商品、拿购物车、排队结账……(2)模拟购物。
师:现在,我们就来模拟一下购物的过程。
你们每人都有10元钱,去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然后到收银台结账。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组成,还学会了简单的购物方法。
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吗?生:是的!(2)反思教学过程。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们觉得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生1:我觉得我们购物的时候很认真,没有乱跑乱闹。
生2: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购物的时候,更加关注商品的价格,避免超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民币。
2.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购物,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反思: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发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购物环节,很多孩子对价格没有概念,容易超支。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货币与购物》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图案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 理解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面额的识别和区分。
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
2. 学具:人民币仿真纸币、购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场景中出现的物品,进而引出人民币。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等知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人民币仿真纸币,组织幼儿进行识别和区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人民币有哪些面额?b. 如何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c. 人民币的颜色和图案有哪些特点?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a. 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和图案b. 不同面额人民币的识别和区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记录其特点。
b. 填写购物清单,使用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
2. 答案:a. 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点如下:1元:红色,毛泽东头像,国徽5元:黄色,毛泽东头像,长城10元:蓝色,毛泽东头像,天安门20元:绿色,毛泽东头像,桂林山水50元:紫色,毛泽东头像,长江三峡100元:棕色,毛泽东头像,人民大会堂b. 购物清单示例:物品:苹果、牛奶、面包价格:5元、10元、3元付款:20元找零:2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幼儿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二、认识人民币(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二)、取钱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
(幼儿操作)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
(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三、制作计划表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目标学生将学习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能够识别和正确读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
学生将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元、角、分等概念。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识别人民币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模拟购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基本技能。
激发学生对货币和购物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本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人民币,并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导入课题: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个非常熟悉又重要的东西——人民币。
大家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东西都需要用到它。
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吗?这些单位又有哪些面值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人民币的奥秘吧!知识点讲解:老师会向孩子们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包括元、角、分。
通过展示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孩子们直观了解各个单位的大小。
重点讲解每个单位下的不同面值,例如元单位下有一元、二元、五元、十元等多种面值;角单位下有五角、一元等;分则常用在更小额的交易中。
互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比如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张一元纸币长什么样吗?”或者“谁能告诉我五角的硬币是怎样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回答加深对人民币面值的认识。
也可以让孩子们展示他们手中的人民币,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识别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
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对人民币的单位和面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人民币的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人民币的兴趣,培养幼儿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学会识别和计算人民币。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人民币模型、购物小道具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简单的小商店,放置各种商品和人民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民币,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人民币(1)观察人民币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观察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我们平时说人民币的时候,会用到一些单位,比如元、角、分。
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师: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1元的人民币,再找出10张1角的人民币,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3)人民币的用途师:我们用人民币可以买很多的东西,比如玩具、衣服、零食等。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想想你们想用它买什么?3.识别和计算人民币(1)人民币的识别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看看它的面额是多少?然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人民币的计算师:现在请你们用你们手中的人民币,算一算你们可以买到哪些商品?4.购物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购物游戏,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人民币,你们可以用这些钱去商店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
不过,你们要注意,购买商品的钱不能超过你们手中的钱哦!(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师:好,现在请你们开始购物吧!记得要算好钱哦!师: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识别和计算人民币,还进行了一个购物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能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能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购物小票、购物袋、计算器等。
2.学具:人民币模型、画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用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展示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在桌上,让幼儿找出相同面值的人民币。
(2)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这是一张5元的人民币”。
4.学习购物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用人民币购物吧。
(1)讲解购物流程,如查看商品价格、选择商品、付款等。
(2)示范购物过程,让幼儿观看并模仿。
5.实践操作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看看谁最能干。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2)设置一个“小商店”,让幼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
(3)在购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的减少和商品的增多。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购物。
那么,你们觉得人民币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应该怎么爱护人民币呢?(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人民币的作用。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购物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
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
教学过程: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
看,它是谁?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
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
(播放音乐)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
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
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
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
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设计意图:数字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数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以猜数字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猜猜、找找、说说、玩玩、画画中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数字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和笔一、以猜数字的形式导入。
屏幕上一共有几个格子?一起来数一下!(1、2、3、4、5)好极了,在这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接下来,请你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请幼儿猜一猜,说说是数字几?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10个数字宝宝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这些数字中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二、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数量关系。
好的,小朋友把在格子里的数字都找出来了,接下好玩的数字要和你们玩游戏了,这些空格里面,都藏了一个数字,老师来出题,当你们知道答案以后,请举手告诉老师。
1、师:第一个空格里的数字是比1多1?2、师:它的数量和它下面开的花一样多?3、小狗叫几声,就是数字几?4、飞来了几只蝴蝶?这个的游戏我们先玩到这里,接下来如果老师要请你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你会怎么排?(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有从小到大的排法,也有从大到小的排法)好,来看看,好玩的数字接下来要来排队了。
1、来看看,咦,这条队伍里面少了数字几呢?好,你来说,(请几个幼儿说说)我们来看看,3和5的'空格里应该是数字几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条队伍里是有,那这条队伍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的?(从小到大)2、第二条队伍,这条队伍少了哪个数字?我们来读一读这条队伍,这条队伍有什么规律?(从大到小)还有呢,再看老师再给它怎么排了?瞧,我把数字宝排成了一个()再看老师还给它排成了什么形状(),顶上的数字是?最下面的数字是?对呀,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好,最难的一个来了,看仔细了,我又排了一种,你能猜猜剩下的数字是怎么排的吗?哦,左边是从小到大,右边是从大到小。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一、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认识、面值识别、使用场景及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人民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理财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识别、面值及其使用场景。
难点:人民币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
2. 学具:人民币识别卡片、购物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购物中的货币使用。
2. 新课: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等。
a. 展示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面值。
b. 讲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案特点和使用场景。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识别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讲解人民币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示范。
a. 展示例题:购买商品时如何使用人民币支付。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例题,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a. 人民币基本知识:面值、图案、使用场景。
b. 人民币计算方法。
c.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人民币面值,并描述其图案特点。
b. 小明去超市购物,花费37元,他用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支付?c. 小华有10元、5元、1元人民币各一张,请问她可以组合成多少种不同的金额?2. 答案:a. 略。
b. 10元、20元、5元、2元。
c. 16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易。
b. 家长辅助,让孩子在家中进行实际购物,体验人民币的使用。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人民币的产生和作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以及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产生和作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
难点: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币、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人民币模拟币、练习本、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真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名称,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产生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详细讲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例题,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和运用,让学生掌握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产生和作用各种面值基本单位和换算购物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①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②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③一张100元人民币等于10张10元人民币。
()(2)选择题:④下面哪个面值的人民币不存在?()A. 500元B. 1000元C. 200元(3)计算题:⑤小明有5张20元人民币,他想换成10元人民币,他需要换多少张10元人民币?()2. 答案:(1)①√ ②√ ③√(2)C(3)2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产生和作用;通过知识讲解,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课件
1.在购物活动中,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 2.通过购物活动,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积累购物经验。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笑笑买了一架飞机和一辆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20-15=5(元) 答:应找回 5 元。
淘气想买 1 个皮球,他有 3 张 1 元和 2 张 2 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付法一:2 张 2 元+ 1 张 1元 付法二:3 张 1 元 + 1 张 2 元
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
72 - 68 = 4(元) 答:足球比篮球贵 4 元。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1.求几种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计算。 2.求买商品后应找回多少钱或求一个商 品比另一个商品贵(或便宜)多少钱,用 减法计算。
1 解决问题
(1)笑笑有16元钱,买下面的哪几样东西可以把钱花完?(写出一种即可)
答: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支钢笔。(答案不唯一)
1 解决问题
(2) ①淘气买了1个布娃娃和1个不倒翁,共用去多少钱? ②1个不倒翁比1个玩具熊猫贵多少钱?
12 + 9 = 21(元) 答:一共需要 21 元。
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
方案一
5 + 25 = 30(元) 答:30 元可以买1个魔方和1个玩具机器人。
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
方案二
9 + 18 = 27(元) 答:30 元可以买1辆玩具坦克和1座积木塔。
奇思付给售货员 20 元,想买一盒彩笔,应找回多少元?
如:买1个呼啦圈和1个排 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4+45=49(元) 答:一共需要49元。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以及简单的计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各种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和图案,能够正确识别各种人民币。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识别和计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及简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PPT、挂图、计算器。
学具:学生用的人民币仿真道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使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人民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人民币识别和计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抢答、接龙等游戏形式,检验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
2. 人民币的识别方法。
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认识的各种人民币,并注明其面值、颜色、图案。
① 一本书15元,买3本需要多少元?② 一支铅笔3元,一支钢笔10元,买2支铅笔和1支钢笔共需要多少元?作业答案:(1)略。
(2)① 15×3=45元② 3×2+10=16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计算还不是很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货币、网上支付等现代支付方式,拓宽知识面。
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1. 引言1.1 课题背景及意义在我国,货币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使用,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题,旨在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货币的基本概念,理解货币的价值,并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组成、面值和图案等;二是通过模拟购物场景,使孩子们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三是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与示范、小组讨论与分享、模拟购物实践活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教学内容2.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2.1.1 人民币的组成人民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民币的组成主要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
纸币以其不同的颜色和大小来区分不同的面值,而硬币则通过图案和材质来区分。
人民币纸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六种面额,每种面额纸币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图案。
硬币则有1角、5角和1元三种面额,其中1角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5角硬币为钢芯镀铜,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
人民币的图案设计融合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和民族文化等元素,体现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
例如,100元纸币上印有毛泽东头像和北京的人民大会堂,50元纸币上则有布达拉宫图案。
2.1.2 人民币的面值及图案人民币的面值设计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从1角到100元,共有九种面额。
每种面额的人民币都有其独特的图案设计,这些设计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具体涉及教材第六章“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将教授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了解人民币的用途,以及学会基本的货币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如一角、两角、五角和一元。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货币计算能力,如找零、计算总价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用途。
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模型、计算器。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人民币模型、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购物场景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中的商品和价格标签。
2. 讲解人民币: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如一角、两角、五角和一元,以及它们的用途。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
每组学生模拟购物场景,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找零。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如找零、计算总价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5.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册,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基本面额、用途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并描述购物过程。
例题1: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5角,他给了5元,请计算找零金额。
例题2:小红买了一瓶饮料,价格为3元,她给了5元,请计算找零金额。
答案:例题1:找零金额为4元5角。
例题2:找零金额为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用途,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计算。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找零金额的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知识竞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激趣师:平时你跟妈妈逛商店时,最想买什么呀?生:我想买巧克力、玩具汽车师:你知道逛商店买东西要用什么呀?生:要用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揭题:人民币的认识)[评:“人民币”这名称,学生头脑中不一定有,教师拖长声音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出这一各称。
]二、认识面值1.同桌研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师:你认识的人民币有哪几种呢?生:1元、2元、10元、100元师:请同桌两人先来认一认桌上信封里的钱(信封里放的都是些10元及以下的人民币的面值,也称小面额人民币),把不认识的钱放在桌子上,等会儿拿到上面来。
[评:通过同桌相互认一认,把不认识的钱币拿到上面来,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摸清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起点,再把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作为教学的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
]2.利用起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陆续把不认识的钱币放到实物展示台上来。
师:谁能帮助他们来认一认呢?生:我知道,这是5角。
生:这是2元。
[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难点强化,巩固知识师:你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哪些人民币容易看错:请拿到上面来。
生:5元与5角纸币;生:2元与2角纸币。
师:请大家再认一认,找出区分的办法。
[评:难点突破中,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让他们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币票面。
]4.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师:你见过大面额的人民币吗?(取出来让全班同学都来认一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
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
教学过程:
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
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
看,它是谁?
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
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
(播放音乐)
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
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
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
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
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
它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货币,一直使用到唐朝。
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不在使用五铢钱,而是铸通宝钱,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
到了宋代,商业发达起来,为了方便购买货物,人们希望出现携带方便的货币。
于是在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
这就是最初的纸币。
到了清朝,纸币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长得差不多了。
(设计意图: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
)
环节二:我是换购小达人
师:认识这种货币,那你会换算吗?
1元=()角30角=()元
1元5角=()角32角=()元()角
师:同学们真棒,小宠哥为了奖励大家来到了商场,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圆形气球每个2元,葫芦形状的每个3元2角,心型每个8角。
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买一个圆形一个心形要多少钱?
师:怎样解决?
生:2元+8角=2元8角
师:回答得真不错,送给你气球模型。
(设计意图:复习人民币的换算,为新课铺垫。
其次,通过气球商店购物让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效信息,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环节三:我是购物小达人
师:孝孝来到书店,准备购买书籍。
书店的书种类真多,真好看。
图书馆的阿姨给孝孝选了4种:《我是小学生》5元、《画报》6元、《卡通世界》8元、《连环画》7元。
可是孝孝只带了13元,这就给孝孝出了难题了: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上面哪两种杂志?请问你觉得哪些是关键字?
生:正好。
师:什么意思?
生:我想正好就是不多也不少。
师:还有什么关键字:
生:13元。
师:告诉我们只能用13元去买。
还有?
生:2种。
师:2种和2样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举例说说。
生:2种是买不一样的书。
2样可以一样,可以不一样。
师:回答得真不错,奖励你可爱的小羊。
那现在你能帮孝孝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选择《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生:选择《画报》、《连环画》。
师:你们回答真不错。
可是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
他随便选了两本书:《我是小学生》、《卡通世界》。
可是怎么算都不是13元,能帮助他吗?(黑板贴纸)
生:把其中一本换便宜点。
师:孝孝的朋友大牛也选了两本,加起来是12元,能帮助他吗?生:把其中一本换贵一点。
师:你们表现得真不错。
奖励每一组一片花瓣。
孝孝的姐姐也喜欢看书,特别是《我爱小学生》,那只有13元的孝孝还能选一本什么书?生:《卡通世界》,因为13元减去5元等于8元。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只会做加法。
他这样试的:(课件33出示)。
固定一本书,然后挨着从做到右分别加
起来,最后发现和《卡通世界》合起来正好13元。
那如果我们想买《画报》呢?怎样做?你能像孝孝这样做吗?拿出你们的学具袋,同桌合作完成。
师:请同学上台演示。
你怎样做的?
生:固定一本书,从左到右按照顺序试。
找得《画报》和《连环画》。
师:做得真好。
奖励你们可爱的小羊。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生:先随便选2本,2本书的价格合起来高了,把其中一本换成价格低的;如果价格低了,其中一本换成价格高的。
生:固定其中一本,然后用剩下的书依次去试。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小宠哥非常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休息。
(通过理解正好、两种,理清楚题目要求,再通过老师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货币的历史,吸引孩子注意力,导入新课。
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生活中有很多买东西的情景,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
例题比较简单,有些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答案。
找到题的答案不是目的,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正好”是什么意思,“两种”与“两本”的区别是什么,这样,学生在以后的
读题张才会慢慢变得善于思考,善于抓取关键词。
接着通过引导,动手合作,使学生理解,并初步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
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
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另外,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如:用总数减其中一个数的方法。
总之,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