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 公开课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活动名称:认识人民币(数学)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1.教具课件: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纸币。

2.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坐公交车、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幼:钱(人民币)。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幼: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学会使用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师: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葫芦,看看它们值多少钱?1.放映幻灯片,师读题: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2)师小结: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张5元等。

2.放映幻灯片,我用人民币还买了一些棒棒糖,师读题:一个棒棒糖1元钱,10个棒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课件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课件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颜色;如何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面值和颜色。

2. 培养孩子们辨别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能力,并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3.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学会辨别不同面值人民币,并能熟练进行简单的交易。

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面值和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课件、购物场景图片。

2. 学具:模拟人民币卡片、购物清单、小书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2. 讲解: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颜色,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分发模拟人民币卡片,让孩子们亲自体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4. 例题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5. 随堂练习: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邀请孩子们分享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培养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种类:纸币、硬币(2)人民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3)人民币的颜色: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紫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完成购物清单,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购物。

2. 答案:(1)见板书内容。

(2)购物清单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人民币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孩子们参观银行,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2024鲜版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2024鲜版

要点二
兑换业务办理流程
客户在银行办理兑换业务时,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 信息,如兑换金额、币种、收款人信息等。银行将根据市场 汇率和客户需求进行报价,客户确认报价后签订相关协议并 支付费用。银行在收到客户支付的费用后,将按照协议约定 办理兑换业务。
2024/3/27
14
跨境支付结算体系简介
• 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构成:跨境支付结算体系主要由国际支付系统、国内支付系统、外汇交易系统和监管系统等 组成。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等,为跨境支付提供信息传递服务;国内支付系统如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CNAPS)等,为境内支付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外汇交易系统则为跨境支付提供外汇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则 对跨境支付业务进行监管和管理。
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6
分组讨论
2024/3/27
讨论主题
零花钱的使用和管理。
讨论目标
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合理使用和管理零花钱的重要性,培养 其理财意识和能力。
讨论流程
分组、选定组长、讨论并记录、汇报与总结。
讨论评价
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其积极发言、 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引导其将讨论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3/27
15
04 人民币使用场景与功能拓展
2024/3/27
16
日常生活中使用场景举例
购物
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铺购物时, 通常需要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交通
餐饮
在餐厅、咖啡店、快餐店等餐饮场所消费时, 需要使用人民币支付餐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或打车 时,需要使用人民币支付车费。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的 识别、点数、找零等实 践活动。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精彩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精彩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第三节《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人民币的辅币和主币、人民币的面值、人民币的颜色及图案、人民币的数值读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数值读写。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面值换算,购物计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数值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

学具:人民币学习卡片、购物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让学生谈论在购物过程中用到的人民币,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辅币和主币,展示各种面值人民币,讲解其颜色、图案及数值读写。

3. 实践:分发人民币学习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面值识别、数值读写和换算练习。

4. 例题讲解:讲解人民币购物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设计购物场景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人民币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颜色及图案:1元绿色、5元黄色、10元蓝色、20元棕色、50元紫色、100元红色数值读写: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你所认识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描述其颜色和图案。

假设你有20元,请列举三种不同的购物组合,并计算总价。

如果你有5元,想买一个价值8元的玩具,你应该怎么付钱?2. 答案:作业题目1:答案略。

作业题目2:示例:购物组合1:铅笔3元、橡皮2元、尺子5元,总价10元;购物组合2:书本8元、笔袋5元、贴纸2元,总价15元;购物组合3:玩具车10元、漫画书8元、零食2元,总价20元。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及其使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找零等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找零计算。

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识别、面值及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人民币样图、购物场景图片、计算器。

2. 学具:人民币仿真钞、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购物时使用人民币的场景。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购物时要用什么支付吗?”2. 新课导入(15分钟)(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

(2)展示人民币样图,引导学生识别和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讲解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如购物、缴费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发放人民币仿真钞,让学生互相交换,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分组进行购物游戏,模拟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3)指导学生进行找零计算,巩固人民币的运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商品总价为18元,他给了收银员20元,请计算应收找零多少钱。

(2)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

(2)人民币的识别、使用场景。

(3)找零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熟悉的人民币面值及其颜色、图案。

2. 答案:(1)1元:红色,毛泽东头像;5元:黄色,周恩来头像;10元:蓝色,邓小平头像;20元:绿色,毛泽东头像。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人民币的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人民币的兴趣,培养幼儿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学会识别和计算人民币。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人民币模型、购物小道具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简单的小商店,放置各种商品和人民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民币,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人民币(1)观察人民币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观察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我们平时说人民币的时候,会用到一些单位,比如元、角、分。

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师: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1元的人民币,再找出10张1角的人民币,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3)人民币的用途师:我们用人民币可以买很多的东西,比如玩具、衣服、零食等。

现在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想想你们想用它买什么?3.识别和计算人民币(1)人民币的识别师:请你们拿出一张人民币,看看它的面额是多少?然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人民币的计算师:现在请你们用你们手中的人民币,算一算你们可以买到哪些商品?4.购物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购物游戏,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人民币,你们可以用这些钱去商店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

不过,你们要注意,购买商品的钱不能超过你们手中的钱哦!(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师:好,现在请你们开始购物吧!记得要算好钱哦!师: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识别和计算人民币,还进行了一个购物游戏。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第三节《认识人民币》。

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颜色、图案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特征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区分不同面值。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购物意识,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颜色、图案的认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购物场景图、幻灯片、教学课件。

学具:人民币模拟纸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购物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的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新课(10分钟)(2)讲解人民币的面值、颜色、图案等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支付10元,他有哪些支付方式?(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找出所有可能的支付方式。

(3)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人民币模拟纸币和购物清单,让学生模拟购物找零。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购物经验。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复杂的购物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特征:面值、颜色、图案。

(2)人民币的使用方法:购物、找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学过的人民币面值,并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支付12元,请给出至少3种不同的支付方式。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

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

教学过程: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

看,它是谁?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

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

(播放音乐)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

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

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

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

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币值、面额、图案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币值、面额、图案,了解人民币的基本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购物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练习题。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人民币,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新课导入:(1)教师发放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人民币的面额、颜色、图案等。

(2)教师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 实践操作:(1)教师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

(2)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个3元的铅笔,他还剩下多少钱?”(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题,并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币值、面额、图案(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3)购物活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并说出它们的面额、颜色、图案。

(3)小华有10元,他想买一个价值6元5角的玩具,他还剩下多少钱?2. 答案:(1)略(2)5元3角=53角,4元6角=46角,7元2角=72角(3)小华还剩下3元5角。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一、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与购物》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兑换、以及简单购物场景中的人民币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掌握其兑换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在不同购物场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计算器、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纸币和硬币的分类、面值等。

3.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认识。

4. 兑换关系:讲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并进行例题讲解。

5. 购物场景实践:设置简单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发放购物清单,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a.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b.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c. 人民币的兑换关系d. 购物场景中的人民币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出你所认识的所有人民币面值。

b. 小明有10元,他想买一本5元的笔记本和一支3元的笔,他还剩多少钱?c. 请你设计一个购物场景,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2. 答案:a. 略b. 2元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币,提高购物计算能力。

但在兑换关系部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实际购物,运用所学知识,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教案: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即1元、1角、1分;2.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即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 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购物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金钱观念,懂得珍惜和合理使用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交易;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卡片、购物场景模型;2. 学具:人民币卡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购物场景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购物过程中人民币的使用情况;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教师出示人民币实物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1元、1角、1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交易,教师巡回指导;4. 举例讲解:教师出示一组购物题目,如“一件玩具25元,应该如何支付?”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7. 课后拓展: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民币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 = 10角1角 = 10分1元 = 100分2. 板书购物实例:一件玩具25元,应该如何支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元等于_____角,1角等于_____分,1元等于_____分;A. 1元=10角,1角=100分B. 1元=10角,1角=10分C. 1元=100角,1角=10分(3)应用题:妈妈给了你20元,你想要买一个价值15元的玩具,你应该怎么支付?2. 答案:(1)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1元等于100分;(2)B. 1元=10角,1角=10分;(3)妈妈给了你20元,你想要买一个价值15元的玩具,你应该支付15元,并找回5元。

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1. 引言1.1 课题背景及意义在我国,货币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使用,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题,旨在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货币的基本概念,理解货币的价值,并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组成、面值和图案等;二是通过模拟购物场景,使孩子们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三是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与示范、小组讨论与分享、模拟购物实践活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教学内容2.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2.1.1 人民币的组成人民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民币的组成主要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

纸币以其不同的颜色和大小来区分不同的面值,而硬币则通过图案和材质来区分。

人民币纸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六种面额,每种面额纸币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图案。

硬币则有1角、5角和1元三种面额,其中1角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5角硬币为钢芯镀铜,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

人民币的图案设计融合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和民族文化等元素,体现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

例如,100元纸币上印有毛泽东头像和北京的人民大会堂,50元纸币上则有布达拉宫图案。

2.1.2 人民币的面值及图案人民币的面值设计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从1角到100元,共有九种面额。

每种面额的人民币都有其独特的图案设计,这些设计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精彩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精彩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精彩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货币的认识与运用》,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面值,学会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培养其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换算及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币、PPT、黑板。

学具:人民币模拟币、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购物时,我们通常使用什么支付方式?人民币有哪些面值?2. 教学新课(15分钟)(1)展示人民币各种面值的真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各种面值之间的关系。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用模拟币进行单位换算。

(2)计算购物时所需支付的人民币。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人民币的各种面值: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5分、1分(3)人民币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苹果3元,香蕉2元,橘子1元5角,购买2个苹果、1串香蕉和3个橘子。

35角、70分、1元3角、4元6角2. 答案:(1)购物费用:7元5角(2)换算结果:35角 = 3元5角70分 = 7元1元3角 = 1元3角4元6角 = 4元6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及运用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激趣师:平时你跟妈妈逛商店时,最想买什么呀?生:我想买巧克力、玩具汽车师:你知道逛商店买东西要用什么呀?生:要用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揭题:人民币的认识)[评:“人民币”这名称,学生头脑中不一定有,教师拖长声音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出这一各称。

]二、认识面值1.同桌研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师:你认识的人民币有哪几种呢?生:1元、2元、10元、100元师:请同桌两人先来认一认桌上信封里的钱(信封里放的都是些10元及以下的人民币的面值,也称小面额人民币),把不认识的钱放在桌子上,等会儿拿到上面来。

[评:通过同桌相互认一认,把不认识的钱币拿到上面来,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摸清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起点,再把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作为教学的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

]2.利用起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陆续把不认识的钱币放到实物展示台上来。

师:谁能帮助他们来认一认呢?生:我知道,这是5角。

生:这是2元。

[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难点强化,巩固知识师:你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哪些人民币容易看错:请拿到上面来。

生:5元与5角纸币;生:2元与2角纸币。

师:请大家再认一认,找出区分的办法。

[评:难点突破中,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让他们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币票面。

]4.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师:你见过大面额的人民币吗?(取出来让全班同学都来认一认。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三章《货币与购物》第三节《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学习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纸币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含义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区分及其换算。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

学具:人民币模拟纸币、计算器、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民币,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

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等,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人民币模拟纸币。

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人民币的认一认、换一换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计算总价、找零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购物清单,让学生利用模拟人民币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2)人民币的换算(3)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及其颜色、图案。

商品1:铅笔,单价2元,数量3支商品2:橡皮,单价1元,数量5个商品3:笔记本,单价5元,数量2本(3)拓展题:了解一个你感兴趣的外国货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答案:(1)1元:绿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5元:黄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10元:蓝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20元:棕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50元:紫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100元:红色,图案为毛泽东头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材出示了购买书籍的情境图,让孩子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需要的东西。

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也会拿着人民币到商店里买东西,所以对于这节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也许在说自己的思维过程时会有困难,但希望通过小组交流等活动将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人民币有关的知识和加法计算解决和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3、让学生初步了解货币的历史。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尝试和罗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序的思考。

教学过程:
环节一:我是历史小达人
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以为魔法师。

看,它是谁?
生:小宠哥。

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吗?那得通过下面几关才行!认识它们吗?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是货币的一种。

而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其它东西当货币的。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小宠哥的朋友孝孝给我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

(播放音乐)
师: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货币是贝,这种贝是从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交换过来的。

到了商朝晚期,出现了用铜铸造的贝币。

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用铜铸币就成了潮流,主要代表就是刀币、布币,蚁鼻钱。

这就是布币,它的样子很像铲子。

一般认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

刀币分为“燕明刀”与“齐刀化”两大类型。

圜钱也
称圜金、环钱,是以后中国古代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是楚国流通的货币,又称鬼脸钱,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

后来,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嬴政,他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货币,推出了秦半两钱,我们可以看到币面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

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出五铢钱,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

它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货币,一直使用到唐朝。

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不在使用五铢钱,而是铸通宝钱,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

到了宋代,商业发达起来,为了方便购买货物,人们希望出现携带方便的货币。

于是在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钱铁流通。

这就是最初的纸币。

到了清朝,纸币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长得差不多了。

(设计意图: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


环节二:我是换购小达人
师:认识这种货币,那你会换算吗?
1元=()角30角=()元
1元5角=()角32角=()元()角
师:同学们真棒,小宠哥为了奖励大家来到了商场,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圆形气球每个2元,葫芦形状的每个3元2角,心型每个8角。

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买一个圆形一个心形要多少钱?
师:怎样解决?
生:2元+8角=2元8角
师:回答得真不错,送给你气球模型。

(设计意图:复习人民币的换算,为新课铺垫。

其次,通过气球商店购物让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效信息,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环节三:我是购物小达人
师:孝孝来到书店,准备购买书籍。

书店的书种类真多,真好看。

图书馆的阿姨给孝孝选了4种:《我是小学生》5元、《画报》6元、《卡通世界》8元、《连环画》7元。

可是孝孝只带了13元,这就给孝孝出了难题了: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上面哪两种杂志?请问你觉得哪些是关键字?
生:正好。

师:什么意思?
生:我想正好就是不多也不少。

师:还有什么关键字:
生:13元。

师:告诉我们只能用13元去买。

还有?
生:2种。

师:2种和2样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举例说说。

生:2种是买不一样的书。

2样可以一样,可以不一样。

师:回答得真不错,奖励你可爱的小羊。

那现在你能帮孝孝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选择《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生:选择《画报》、《连环画》。

师:你们回答真不错。

可是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

他随便选了两本书:《我是小学生》、《卡通世界》。

可是怎么算都不是13元,能帮助他吗?(黑板贴纸)
生:把其中一本换便宜点。

师:孝孝的朋友大牛也选了两本,加起来是12元,能帮助他吗?生:把其中一本换贵一点。

师:你们表现得真不错。

奖励每一组一片花瓣。

孝孝的姐姐也喜欢看书,特别是《我爱小学生》,那只有13元的孝孝还能选一本什么书?生:《卡通世界》,因为13元减去5元等于8元。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孝孝的计算能力不好,只会做加法。

他这样试的:(课件33出示)。

固定一本书,然后挨着从做到右分别加
起来,最后发现和《卡通世界》合起来正好13元。

那如果我们想买《画报》呢?怎样做?你能像孝孝这样做吗?拿出你们的学具袋,同桌合作完成。

师:请同学上台演示。

你怎样做的?
生:固定一本书,从左到右按照顺序试。

找得《画报》和《连环画》。

师:做得真好。

奖励你们可爱的小羊。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生:先随便选2本,2本书的价格合起来高了,把其中一本换成价格低的;如果价格低了,其中一本换成价格高的。

生:固定其中一本,然后用剩下的书依次去试。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小宠哥非常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休息。

(通过理解正好、两种,理清楚题目要求,再通过老师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注重罗列和尝试——调整的策略。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货币的历史,吸引孩子注意力,导入新课。

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生活中有很多买东西的情景,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

例题比较简单,有些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答案。

找到题的答案不是目的,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首先要使学生明白“正好”是什么意思,“两种”与“两本”的区别是什么,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读题张才会慢慢变得善于思考,善于抓取关键词。

接着通过引导,动手合作,使学生理解,并初步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

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

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另外,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解决此
类问题的策略,如:用总数减其中一个数的方法。

总之,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才是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