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25种疾病
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内容。
一、针灸类1. 针刺针刺是通过插入针具刺激穴位,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2. 艾灸艾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上或沿经络走向进行灸治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3. 刮痧刮痧是用刮板在皮肤表面按摩或刮拭,以达到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4. 拔罐拔罐是将玻璃或塑料杯吸附在皮肤表面,以产生负压刺激穴位,达到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二、推拿类5. 经络按摩经络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以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6. 推拿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身体表面组织,以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颈肩腰腿疼痛、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7. 足底按摩足底按摩是通过按摩足底反射区,以调节身体各个部位功能和治疗相关部位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三、中药类8.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将中草药制成颗粒或粉末,用水冲服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9. 中药浴中药浴是将中草药加入温水中,进行全身浸泡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皮肤瘙痒、风湿骨痛等方面的疾病。
10. 中药贴敷中药贴敷是将中草药制成贴剂,贴在患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皮肤瘙痒等方面的疾病。
11. 中成药中成药是以多种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固定剂量和规格,易于服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推拿科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清单
电针
内、妇、儿科相关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麻痹、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等
24
刮痧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25
(TDP)特定电磁波
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滑囊、滑膜、肌腱炎、术后伤口恢复、小儿腹泻等。
26
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衰弱、脑损伤性疾病、小儿脑瘫、偏头痛、癫痫、
37
吞咽障碍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各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38
脑功能障碍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衰弱、脑损伤性疾病、小儿脑瘫、偏头痛
39
中药离子导入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股性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盆腔炎、不孕症、
8
游走罐
颈椎病、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慢性疲劳综合症及内科适宜症等
9
穴位敷贴
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早期、小儿腹泻、过敏性鼻炎、亚健康等。
10
“三伏”灸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等。
肌肉、韧带、肌腱的扭挫伤等慢性疲劳综合征
16
梅花针
落枕、失眠、头痛、痛经、斑秃、带状疱疹及各种痛症等
17
小针刀
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症、膝关节病变、跟痛症等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
18
经络通治疗仪
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病、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炎、术后粘连、瘢痕增生等。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阴道出血、乳 房肿大·······
病理: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围产期:孕28周~7天
-
42
❖ 三、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生理:生长最快······ 病理:脾胃——外感 合理喂养(断奶-添加辅食)
-
43
❖ 四、幼儿期 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 生理:心智发育快-- 病理:外感—— 脾胃- 合理喂养(营养)
—
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月、飞经走
气、按弦搓摩、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猿猴摘果、擦
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点头、凤凰展翅、按肩井
等。
-
11
3、 张汉臣推拿流派 该流派选用的穴位有70多个,但常用的仅10
余个。手法有推、揉、运、分、捏等。在辨证 上该流派注重扶正,祛邪亦不忘扶正,认为小 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主要表现 ❖脾常不足 ❖肺常不足 ❖肾常虚
-
29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学说: “阴”指机体的精、 血、津液、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
肤等有形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
种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
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
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年龄越小这一
特点越明显。
载了捏脊治疗小儿腹痛、厌食等疾病,1000
多年前唐朝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记载:
“小儿虽无病,早期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
甚辟风寒。”治疗小儿鼻塞流涕、腹痛等疾
病。
-
3
❖ 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 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明代小儿推拿学 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摘要: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颈椎疾病症状与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社会经济负担。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方法、疗效及其操作流程。
概述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部疼痛、颈肩部僵硬、上肢麻木、活动受限等。
在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颈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上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的药物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不同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其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成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材料与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病程在6个月以内,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和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组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如维生素B、硫酸软骨素片等,每天口服2次,每次1~2片。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采用常规的穴位,如风池、天柱、颈后等穴位,每次注射20分钟,每周治疗3次;推拿治疗分为颈椎放松按摩和上肢按摩,每周治疗3次,每次30分钟。
通过两组治疗的对比,对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研究。
结果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28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达到治愈标准;6例患者症状有所好转,达到有效标准;1例患者未见显著好转,达到无效标准。
而药物治疗组中,治愈标准仅有7例,有效标准有18例,无效标准10例。
讨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针灸推拿束脉通络,活血化瘀,可以消除颈椎病炎症,减轻疼痛症状,改善颈肩部的功能;另一方面,针灸推拿可以促进神经根的代谢,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摆动,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
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证。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肌。
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
肩痹。
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
痹证,腰痛。
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
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
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手法:用手或肢体的相关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手法”介质的使用一为起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效作用的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的双重治疗作用。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一览表
16
失眠
1.三部推拿结合耳穴疗法治疗技术
2.独穴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技术
3. 经颅磁脑治疗技术
17
小儿疳积
刺四缝技术
18
带状疱疹
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技术
19
肛门病术后
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
20
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高脂血症、冠心病技术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骨质疏松技术
治疗慢性肠炎、鼻炎技术
治疗哮喘、支气管炎技术
益气防衰老技术
34
扶阳罐
治疗阳痿、宫寒技术
治疗风湿、骨病技术
35
中药外敷结合神灯
治疗前列腺炎、盆腔炎技术
治疗关节炎、腱鞘炎技术
治疗颈椎病、腰腿痛技术
治疗痛经、月经不调技术
治疗软组织损伤技术
36
青少年近视
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一览表
序 号
病 种
技 术 名 称
1
肩痛
1.平衡针灸治疗技术
2.小针刀与康复结合治疗技术
2
女性尿道综合征
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技术
3
麦粒灸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技术
治疗慢性鼻炎,胃,肠炎技术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技术
治疗不孕症技术
4
踝扭伤
手法复位、中药外敷技术
5
哮喘
1.天灸防治技术
2.针刺清喘穴治疗技术
3.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
6
高血压病
耳尖放血治疗技术
7
头、颈、肩、腰腿痛
1.小针刀治疗技术
2.三通四联疗法(电针、放血、拔罐、刮痧)技术
8
偏头痛
国家中管局推荐46个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范文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5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宣传针灸广告词
针灸顾名思义包括了针和灸两大类针刺方法。
针刺用一种特制的针具把它扎在我们穴位上,通过穴位刺激来调动人体的经络,调节人体的经脉,最后达到治病或者防病的目的。
而灸法带着艾叶做的艾条或者艾柱,点燃之后,放在穴位上熏烤,通过温热的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方法。
所以叫针灸,针灸就是说的两种。
它也不局限于这两种,据现在不完全统计,也有40多种不同的方法,它的特点都是在一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从针灸治病的原理就可以看出针灸的适用非常看,针灸不像其他医疗手段,它就是物理的刺激,根本的原理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自身的抗病能力能够达到治愈的或者康复的疾病,都可以去治疗和调整,所以它给人们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非常宽的疾病谱。
通过机体自身的抗御和治愈的能力,能够起到康复和治疗作用的病症,针灸都可以调整和治疗,这是针灸非常鲜明的特征。
它因为不是外源性药物的干预,投入激发和调动机体内在的治愈能力和抗御的能力,目前倡导绿色健康的理念特别吻合,不会有异源性的伤害或者异源性的药物,表现两个比较鲜明的特征,一个是比较宽的疾病谱,一个比较绿色的健康理念,这符合了现在健康理念的转变。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针灸如今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
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针灸是和西医有不同的地方,西医主要是用药和手术,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调节人体的自我调节系统,刺激穴位以后人体对针刺的反应来达到调节人体自身调节系统。
通俗一点讲,就是给予人体针的刺激或艾灸的刺激达到治病的目的。
通过刺激调节人体的自身调节系统,人体自身调节系统是固有的,比如经络就是人的调节系统,在外周皮肤上会有穴位,但这个穴位是在经络上的穴位,和五脏六腑是相联络的。
通过刺激某个穴位,达到调节人体脏腑的目的。
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5例疗效观察
舒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调节局部免疫状态, 抑制生物活
性物质的释放, 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流, 减少脑神经细胞的
损害,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4]。Bobath 神经发育疗法作为治疗
脑瘫的主要现代康复疗法, 对医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且费时费
钱, 大多家庭不能承受这种经济负担, 所以在基层开展较少。
脑开窍、提神益智, 同时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激活休眠状态下
的脑 细 胞 。选 环 跳 、风 市、足三 里 、悬 钟 、太 溪、合谷 、外 关 、肾 俞
等肢体和躯干各穴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纠正畸形, 推拿
能 够 舒筋 通 络 、调 和 营卫 、益 气 活 血 、滑 利 关 节 、开 塞 通 闭 、开
窍提神, 并解痉。有学者研究, 推拿能够产生体表 - 内脏反射,
在脑, 应在四肢, 累及神志, 症状变化多样,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
诸阳之首, 内藏脑髓, 以统领全身, 是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所,
头针 疗 法 是中 国 传 统针 灸 学 与医 学 的发 展 形 成 的通 过 针 刺 头
部的特定区域, 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统方法。本研究
中选头针与体针相结合治疗脑瘫, 以百会、四神聪及头皮针醒
两 组 疗 效比 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
治疗组 25
6
17
2
92
对照组 15
2
9
4
73.3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X2=22.9,P< 0.05,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
著性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 论 :
小儿脑瘫当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是由于先
天不足, 后天失养, 五脏精气不能上荣元神之府所致, 其病位
25项中医适宜技术
25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瑰宝,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适宜技术。
下面将介绍25项中医适宜技术,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针刺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来调节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包括针灸、针刺艾灸等。
2. 中药疗法:中药草药配方根据病情调配,通过草药的天然成分来治疗疾病。
3. 艾灸疗法:用艾绒或艾条燃烧,通过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4.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气血,均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拔罐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施加真空力,促进气血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祛痰的作用。
6. 拔火罐疗法:在拔罐的基础上,加热罐底,通过罐中产生的负压和热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除风寒湿邪的目的。
7. 走罐疗法:将两个罐子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负压调理经络,消散寒湿。
8. 灸罐疗法:将中药炮制成灸条,点燃后放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艾热温通,祛除寒湿。
9. 拨罐疗法:将乳胶罐体刷油后,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拨动或旋转罐体来刺激穴位和经络。
10. 推拿刮痧疗法:用特定的刮痧板在患者身上刮拭,通过刮拭作用刺激皮肤,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11. 拳法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主要通过舒展肢体、调节呼吸、调整身心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12. 饮食调养:根据中医理论,合理选择食物搭配、烹调方法,达到调养身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13. 四季养生:根据四季变化的气候特点,适应气候变化,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4. 刷牙法:中医认为,牙齿与脏腑经络有关,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改善口腔气血循环,以及预防口腔疾病。
15. 贴敷疗法:在特定的穴位上贴上药物或用热敷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16. 手法疗法:包括脉搏诊断、舌诊等,通过触摸身体的相关部位,来判断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17. 水疗法: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来刺激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25种疾病
一、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基本治法:(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中医适宜技术25项
中医适宜技术25项1、针灸针刺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分类;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2) 针灸常用治疗颈椎、腰椎、肩周炎、骨关节炎等疾病3)针刺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2、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1)推拿常用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推法按法摩法拿法医揉法捏法颤法打法(从推拿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推拿、运动推拿和医疗推拿)。
2)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
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
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
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3)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
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一、针灸疗法1.温针疗法- 理论介绍:温针疗法是一种通过热能对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气血流通。
- 操作步骤:将温针插入穴位,并通过燃烧艾草或使用电热针的方式给予热能。
- 适用范围:适用于经络不通、气血不足、痛证等疾病。
2.灸法- 理论介绍:灸法是一种通过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疗法,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驱寒的作用。
- 操作步骤:将艾条点燃,将燃烧的艾条靠近穴位进行热灸。
- 适用范围: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痛证等疾病。
二、中药疗法1.方剂疗法- 理论介绍:方剂疗法是中医药特色疗法的核心,通过将多种中药组合成方剂来治疗疾病,具有综合调理、病因病机的作用。
- 操作步骤: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并按照剂量和用法进行服用。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方剂。
2.贴敷疗法- 理论介绍:贴敷疗法是将中药制成膏药或敷料,贴在相关穴位或患处,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
- 操作步骤:将中药膏药或敷料贴在患处,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取下。
- 适用范围:适用于痛证、肿胀等疾病。
三、推拿按摩疗法1.推拿疗法- 理论介绍:推拿疗法是通过手部的推、拿、揉、捏等技法对穴位或经络进行刺激的疗法,可以调理气血、改善病症。
- 操作步骤:按摩师通过各种手法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推拿治疗。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可以通过推拿调理身体的功能。
2.刮痧疗法- 理论介绍:刮痧疗法是通过使用刮痧板刮擦皮肤,通过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反射,起到疏通经络、解除病痛的作用。
- 操作步骤:用刮痧板在患者身体表面不同穴位进行刮擦。
- 适用范围:适用于风寒湿痹、疼痛等疾病。
附件:1.中医疗法常用穴位图2.中药膏药制作方法详解3.常用中医方剂介绍4.推拿按摩手法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法:我国颁布于2016年12月25日的法律,旨在规范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稿)概论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
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
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矾石”、“矾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矾石疗法”。
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说文解字》注目;“矾,以矾石刺病也。
”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
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
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将中医传统疗法列为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特点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
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针灸推拿培训小儿推拿班学习PPT课件
起,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
【次数】100次。
【功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
润燥结。
【配伍治病】一切热症、外感发热、内
热、潮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惊
风、口舌生疮、咳嗽、痰喘、编咽辑版痛pp等t 症。
17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二)发热
【推拿方法】
3.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医者用食中指指腹自上而 下做直推法,称为推脊。 【次数】推100次。 【功用】清热定惊。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便秘 等。
编辑版ppt
24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三)腹泻
【处理方法】
哪些腹泻需要止泻?哪些腹泻不能止泻?
编辑版ppt
25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三)腹泻
【推拿方法】
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逆时针摩腹100次,揉 足三里50次。
编辑版ppt
26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三)腹泻
【推拿方法】
1.脾经
【推拿方法】
4.膻中
【位置】在胸骨上,平第四肋间隙处,相当于
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属任脉。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手
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
用示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
膻中。用示指、中指指端自上而下点按胸肋关
节,称点膻中。
【次数】100〜300次。
【功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二)发热
疗程:每日推拿1次,直至病愈,若高热不退者可每日推 拿2次。 【预防与护理】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 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以免损伤脾胃。注意营 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此外 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针灸治疗男科疾病
疾病概述
西医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心理性ED、器质性ED。 根据轻重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 根据勃起能力:完全性阳痿、不完全性阳痿。 根据勃起硬度:国际公认的分为四级勃起硬
度,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 一级硬度是软豆腐,二级硬度是腌黄瓜, 三级硬度是熟香蕉,四级硬度是鲜黄瓜。
病因病机、病因病理
中医定义: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
疾病概述
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囊炎, 睾丸炎或包皮过长、包茎等疾患,造成以遗精 为主要症状者,均可成为中医本病。 临床资料统计:并不是所有的遗精都是病理状 态。遗精很少发生于12岁以下的男孩,到14岁 男孩遗精的发生率约为25%,城市和家庭经济状 况较优越的男性少年发生率高。16岁约为55%, 18岁为70%,20岁为75~80%,到45岁至少有90% 的男子在某一境遇下发生过遗精。“精满自 溢”。
命门火衰命门火衰配命门配命门志室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配心俞脾俞足三里足三里以补益心脾以补益心脾惊恐伤肾惊恐伤肾配百会神门命门以交通心肾配百会神门命门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安神定志湿热下注湿热下注配会阴阴陵泉配会阴阴陵泉阴陵泉透阳陵泉阴陵泉透阳陵泉曲骨曲骨以清利湿热以清利湿热肝气郁结肝气郁结配配太冲期门太冲期门以疏肝解郁以疏肝解郁操作方法
辨证要点与辨证分型
辨证要点:首先应辨明虚实,可从病之新久浅深辨
别;其次需审查脏腑病位。
辨证分型: 1.肾气不固:遗精、滑精频作,面色少华,头晕目
眩,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 沉细弱。 2.心脾两虚:遗精,思虑或劳倦而作,心悸怔忡, 面黄,四肢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3.阴虚火旺:梦遗,夜寐不宁,头昏头晕,心悸易 惊,或见尿少色黄,舌尖偏红、苔少,脉细数。 4.湿热下注:梦遗频作,尿后精液外流,小便短黄 混浊,热涩不爽,口苦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针灸科宣传材料
五、耳针及耳穴压豆
耳针及耳穴压豆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及耳穴压豆是较为独特的疗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特别是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
总之针灸、推拿、拔罐、梅花针叩刺以及耳针均属于中医“内病外治”的医疗范畴。通过对体表特定部位给予各种刺激来调动人体正气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每照射区
10.00
射频治疗
次
17.00
中频脉冲电治疗
次
8.50
低频脉冲电治疗
次
8.50
磁热疗法
次
15.00
静电治疗
次
12.00
颈椎病推拿治疗
次
45.00
落枕推拿治疗
次
20.00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
次
45.00
其他推拿治疗
次
35.00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一、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腧穴等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基本治法:(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1.食积夹寒型(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
推300次;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3)推三关600次;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6)摩揉脐腹: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3)操作:1)清脾土: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300次;2)补脾土:先用“清脾土”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3)分推腹阴阳100次;4)推三关200次;5)退六腑600次;6)推四横纹:四横纹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
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7)揉外劳官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100次。
十七、小儿遗尿1.毫针刺并艾条温和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2.推拿治疗:(1)取穴:肾经、上马、三关、外劳宫、肾俞、八髎、龟尾、百会、丹田、三阴交(2)操作:1)患儿正坐位:补肾经200次,揉二人上马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2)患儿俯卧位:以掌擦两肾俞200次,擦八髎200次,拇指揉龟尾100次,按揉百会、三阴交各100次;3)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按丹田1min,再逆时针方向掌揉200次。
十八、肩周炎1.诊断(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左肩多于右肩。
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
(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
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
(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
(4)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
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1)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2)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常获良效。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
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3)推拿治疗十九、颈椎病1.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2)颈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颈后伸时加重;(3)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一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4)上肢肌力减弱,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放射异常;(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压顶试验阳性;(6)颈X片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7)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所致以上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的疾患;(8)症状、体征与X光片的异常所见在椎节上一致。
符合以上(1)(2)(5)(6)+(8)标准或(2)(6)(8)+其余一项者可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
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
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1.诊断(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2)有局限性压痛点;(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5)脊柱姿态的改变;(6)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7)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意1项即可诊断。
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 边刺边问患者感觉, 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0~3.0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3)推拿治疗二十一、腰肌劳损1.诊断(1)持续性腰部隐痛,易感疲乏,即使卧床休息,亦有腰部疲乏感;(2)经常反复急性发作;(3)查体见腰肌轻度痉挛,但活动受限不明显,局部有压痛。
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主穴:阿是穴、委中、昆仑配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操作方法:阿是穴合谷刺(一针多向透刺),用中强刺激;委中穴可直刺1.0~1.5寸,使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昆仑穴直刺,可透太溪或稍偏向外刺,深0.5~1.0寸,使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小趾扩散。
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针感为局部酸胀或向臀部放射。
留针20~30min。
(2)刮痧治疗:腰部(疼痛部位、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3)推拿治疗二十二、膝关节骨关节炎1.诊断(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3)晨僵<30min;(4)年龄≥38岁;(5)膝检查有骨性肥大;(6)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满足(1)(2)(3)(4)或(1)(2)(5)或(1)(4)(5)或(1)(6)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2.治疗方法(1)取穴: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阿是穴(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患膝关节腘窝处置一软物使膝关节屈曲,梁丘、血海穴直刺1.0~1.5寸,阳陵泉可向阴陵泉透刺,并使针感向下放射;鹤顶直刺0.8~1.2寸。
内、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温针灸,内、外膝眼向中心斜刺0.8~1.2寸,使针感向下扩散,阿是穴毫针刺入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2min,然后将2cm左右长的艾条置于上述穴位针柄上点燃,至燃尽后取下,更换另一段艾条,每次每穴灸3壮。
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二十三、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1.诊断(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