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 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解析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解析
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
肺容量及其组成
[影响因素] 肺容量随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而变化。
[临床意义]
一般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表达肺容量是否 正常,增减20%以上方视为异常。
肺容量的临床意义
1 潮气量(Tidal volume,VT)
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愈 小,就要求较高的呼吸频率才能保证足够的通气量, 如限制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潮气量偏小,呼吸频率偏 快。
2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
IC与吸气肌力量大小、胸肺弹性和气道通畅程度都有关 IC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
是一项简单的负荷试验,用以衡量肺组织的弹性、呼吸道阻 力、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
通常作为能否进行胸科手术的指标。
MVV的分级和应用
1 MVV%Pred<50胸科手术应慎重考虑或列为禁忌
≥80%预计值—— 正常
60-79% ——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2 计算通气储备量百分比VR,是反映肺通气储备能力的
指标
<70%为胸科手术禁忌
VR= MVV-VE ×100% ≥93正常

MVV
87-92% ——轻度降
73-86% ——中度降低
<73% ——重度降低
MVV的影响因素
引起最大通气量减低的常见的原因有: 气道阻力增加:如支气管哮喘等。 胸廓、胸膜疾病或神经肌肉病变:脊柱后侧凸、 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肺组织病变: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及大 面积肺实变等。
FEF50 FEF75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成人常规肺功能包括肺容积、通气功能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可以较完善地反映气道阻塞、胸肺组织病变及其他相关组织病变的存在、性质和严重程度。

由于环境条件、地域、个体因素等皆可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进行标准化校正和预计值计算。

常规肺功能测定时校正为生理条件(body temperature and ressure,saturated,BTPS),即正常体温、标准大气压及饱和水蒸气状态。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时相,若无特别说明,一般指呼气相的变化。

一、肺容积机体呼吸运动及其幅度的变化将导致肺容积的变化,包括4项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和4项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参数。

容积或容量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的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基础肺容积彼此互不重叠,包括潮气容积(tidal volume,VT)、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和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

基础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所组成,包括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FRC)和肺总量(total 1ung capacity,TLC)。

1.潮气容积:习惯上称为潮气量,指静息呼吸时,每次呼出的气量。

在安静状态下潮气容积大致是稳定的,约为10ml/kg。

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为了降低气流阻力,减少呼吸功,常代偿性采用深慢呼吸形式,潮气容积较大;但在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不仅气流阻力增加,FRC也显著增加,胸-肺组织的弹性阻力明显增大,即伴随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且可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此时机体无法代偿,常出现浅而略快的呼吸,潮气容积减小,PaCO2升高。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 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 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肺功能是评估肺部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来获得。

本文将探讨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方法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肺功能测试方法1. 呼吸功能测试呼吸功能测试主要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通气量等指标。

通过呼吸功能测试可以评估肺部的容积和弹性,反映肺活力和呼吸肌力的状态。

2. 肺强度测试肺强度测试是评估肺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指标,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最大负荷呼吸气流速度、咳嗽峰流速和咯痰肌力测试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呼吸肌肉和咳嗽功能的正常程度。

3. 气道通畅度测试气道通畅度测试是评估气道阻力和通畅度的指标,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峰流速、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和气道阻力指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气道是否狭窄或堵塞,并评估气道阻力的程度。

二、肺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1. 诊断肺疾病肺功能测试可以帮助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断支持,例如识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间质性肺病等肺部疾病。

通过评估肺功能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肺部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评估治疗效果肺功能测试在治疗后的评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响应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3. 术前评估对于即将接受肺部手术的患者,肺功能测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通过评估肺功能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肺功能是否符合手术的要求,并提前预测手术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

4. 评估职业病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吸入有害气体或尘埃的风险,肺功能测试可以帮助评估工人是否患有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例如尘肺、职业性哮喘等。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或治疗相关的职业病。

三、结论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呼吸功能测试、肺强度测试和气道通畅度测试等测试方法,可以评估肺功能的不同方面,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手段,可应用于常规肺功能正常,舒张试验阴
性的患儿,达到确诊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1
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3
❖ 气道反应程度可依使FEV1.0下降20%的药物( 以组胺为例 )
剂量分为四级:
< 0.1μmol (0.03mg)为重度;
0.1~0.8μmol (0.03~0.24mg) 为中度;
0.9~3.2μmol (0.25~0.98mg) 为轻度;
3.3~7.8μmol (0.99~2.2mg) 为极轻度。
意义:大多数哮喘患者的PF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清晨和晚上最低,中午和下午最高。 结合
临床有助于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导其用药,
观察其转归。轻度异常 <20% 中度异常 20-30%
重度异常 >30%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5
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轻度损害: FEV1<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在79-60%正常预计值或FEV1/FVC在74--60%之间;
中度损害: FEV1 在59--40%正常预计值之间,或
FEV1/FVC在59--40%之间;


重度损害: FEV1<40%或FEV1/FVC<40%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下降意义同 MMEF,用力依赖性低
下降意义同 MMEF,更敏感,但个体差异 大。用力依赖性低。若 FVC、FEV1 及 FEV1%三者正常而 MMEF、FEF50%、 FEF75%三者中有二个低于 65%预计值、 可判断为小气道病变 简易通气指标,亦反映咳嗽能力,用力依 赖性强。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 碍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常用于判断可逆 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患者常于夜间 或凌晨时下降,PEFR>=5% 为阳性,对诊断和疗效判断有意义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UAO)病变。当 FEV1 接近正常而 FEF200-1200 明显下降 时提示 UAO,用力依赖性强 反映吸气能力。下降提示 UAO(尤其是 胸外型),用力依赖性强 意义同 FIF50%
检测当时的胸腔内气量
≈RVLeabharlann 定义 肺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静 态顺应性(Cst)在不同肺容量位 气道阻断状态下测得。动态顺应 性(Cdyn)在自主呼吸过程测得
正常参考值 Cst:0.2L/cm H2OCsdyn: 0.18L/cmH2O
胸廓扩张容积与所需压力之比
定义 环境温度(T)、环境压力(PB)、水蒸气饱和状 态
FEV1/FVC 比值 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肺活量 的 25%~75%区间的平均流速 50%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25%肺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75% 4.29L/sec 4.80L/sec 2.09L/sec
最 高 呼 气 流 速 用力呼气的最大流速 (PEF)
8.38L/sec
最高呼气流速变 PEFR=2*(PEF 最高值-PEF 最低 <15%
女性减少 6%。
肺功能指标
定义
正常参考值
用力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 4.13L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解析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解析
是一项简单的负荷试验,用以衡量肺组织的弹性、呼 吸道阻力、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
通常作为能否进行胸科手术的指标。
MVV的分级和应用
1 MVV%Pred<50胸科手术应慎重考虑或列为
禁忌

≥80%预计值—— 正常

60-79% ——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6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 气胸、胸腔积液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导致肺总量 减少;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可引起 肺总量增加。
临床上常用RV/TLC%来判断有无肺气肿以及肺 气肿的程度(需残气量绝对值增加)。
弥散功能:影响弥散的其他因素
体表面积 年龄 体位 运动 肺容量
屏气时间 吸氧浓度 吸烟 血红蛋白(请在申请
单上注明)
弥散功能:弥散检查的临床意义
1 DL增加,VA不变, DL / VA升高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世居高原的居民、运动 状态、左心衰、仰卧位及早期红细胞增多症。
5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容积改变常同时存在, 增加见于肺弹力减退或呼吸道阻力增加,如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容积减少见于肺组织 损害、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如肺间质纤维 化、肺切除术后。
临床上常以残气/肺总量(RV/TLC%)作为 考核指标。
3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 变动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二)、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4气道反应性测定:气道的收缩和扩张反应(激发与舒
张试验)
PEFR
三、肺的换气功能
换气功能的生理基础需 要三个步骤:
1. 气体分布
Distribution
2. 弥散Diffusion
3. 血液灌注 Perfusion
弥散功能
肺的弥散功能是指 氧和二氧化碳通过 肺泡及肺毛细血管 壁在肺内进行气体 交换的过程

1 MVV%Pred<50胸科手术应慎重考虑或列为
禁忌




≥80%预计值—— 正常 60-79% ——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2 计算通气储备量百分比VR,是反映肺通气储备 能力的指标 <70%为胸科手术禁忌 VR= MVV-VE ×100% ≥93正常 MVV 87-92% ——轻度 降低 <73% ——重度降低
时间肺活量曲线
容量(升)
TLC
a b
FEV1
FVC
MMEF = bc / ab c
RV
时间(秒)
0
1
2
3
4
5
流速容量环
Flow - Volume Loop
1s
FEV 1 FVC
流速容量环参数的定义
(FEF25%) (FEF50%)
(FEF75%)
TLC
RV
动态肺参数



FVC 用力肺活量 FEV1 一秒量 FEV1/FVC 一秒率 PEF 峰流速(最大呼气流量)
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
1、肺组织损害
如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巨大占位 性病变、肺水肿、肺肿瘤以及肺叶切除术后等等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讲课文档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讲课文档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六十一页。
MVV的分级和应用
1 MVV%Pred<50胸科手术应慎重考虑或列为禁忌
≥80%预计值—— 正常
60-79% ——轻度降低
40-59% ——中度降低
<40% ——重度降低
2 计算通气储备量百分比VR,是反映肺通气储备能力的
指标
<70%为胸科手术禁忌
VR= MVV-VE ×100% ≥93正常
现在十三页,总共六十一页。
3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变动 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
仰卧位因膈肌上抬、肺血容量增加,补呼气量较立位明显 减少。妊娠、肥胖、腹水和肠胀气等都可减少补呼气量。
细支气管在呼气相关闭使气体陷闭时,补呼气量降低, 见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六十一页。
肺泡通气量(VA)的临床意义
肺泡通气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为3—5.5 升。 肺泡通气量反映了有效通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降低或者死腔比例增加都可导致肺泡通气量不 足,从而可使肺泡PaO2 PaCO2
深慢呼吸的死腔比例较浅速呼吸为小,因此潮气量大, 呼吸频率小,对提高肺泡通气量有利。
四、肺功能评价、图形判读
五、气道反应性、气道阻力及临床意义 六、肺功能在外科领域的应用
现在六页,总共六十一页。
一、肺容量及其临床意义
肺容量(Lung volumes)是指肺内容 纳的气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量,反 映了外呼吸的空间。
现在七页,总共六十一页。
肺容量的组成
肺容量共有四个基础容积,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六十一页。
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 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

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

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

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

由潮气量(V 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

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

肺容量测定(静态肺容量)正常范围:潮气容量:500ML。

补吸气量:男2.16L左右;女:1.5L。

检查介绍: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进入肺内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临床意义:医学上以肺活量实际测定值占理论预计值百分比表示,低于80%为异常。

患有胸畸形、胸肺扩张受限、气道阻塞、肺损伤、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时,肺活量均降低。

如肺活量、肺总量同时降低,多表示通气量减少。

健康人随年龄增加肺泡老化,因弹性减退而扩张,残气、功能残气量相应增加。

如两者同时异常增加则表示气道阻塞性通气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正常范围:吸空气时为20mmHg;吸纯氧时低于70mmHg;儿童为5mmHg(0.66千帕);正常青年人平均为8mmHg(1.06千帕;)60~80岁可达24mmHg (3.2千帕);一般不超过30mmHg。

检查介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

此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

临床意义:显著增大表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

同时,氧分压明显减低,常低于60mmHg,一般由肺内短路所致,如肺不张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吸纯氧不能纠正。

中度增加的低氧血症,一般吸入纯氧可望获得纠正,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由于通气不足造成的低氧血症,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正常,则提示基础病因多半不在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氧分压(PO2)正常范围:10.6~13.6千帕(80~100毫米汞柱)。

检查介绍:氧分压是表示溶解在血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因氧分压与细胞利用氧的情况有关。

临床意义:减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

血液中氧分压低于55 mmHg即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以下即有生命危险。

氧饱和度(SaO2)正常范围:91.9%~99%。

检查介绍: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结合量之比乘以10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压氧治疗。

减低:见于肺气肿等缺氧性肺疾病、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肺弥散功能测定正常范围:25~37MLCO/毫米汞柱/分。

检查介绍: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

临床意义:弥散功能减退多见于肺间质疾病,如肺纤维化、矽肺、石棉肺、因呼吸膜增厚而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阻滞、气体弥散受阻。

此外,肺气肿、肺炎,血气胸等因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量也降低。

二氧化碳总量(TCO2)正常范围:24~32mmol/L。

检查介绍:二氧化碳总量是指血浆中所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结合形式的。

临床意义:增高:①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肺纤维化、呼吸肌麻痹、支气管扩张、气胸、呼吸道阻塞)。

②代谢性碱中毒(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缺钾及服碱性药物过多)。

降低:①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休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严重腹泻及脱水)。

②呼吸性碱中毒(呼吸中枢兴奋及呼吸加快等)。

补吸气量(IRV)正常范围:男2.16L;女1.50L。

检查介绍:补吸气量为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

临床意义:补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功能残气量FRC正常范围:男2.27±0.81L;女1.86±0.55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肺纤维化,肺切除后等。

通气/血流(V/Q)比例测定正常范围:通气/血流=4/5(0.8)。

检查介绍: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

临床意义:通气/血流(V/Q)异常,无论升高或降低无疑均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

V/Q小于0. 8表明通气量显著减少,见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

V/Q大于0.8表明肺血流量明显减少,见于肺动脉梗塞,右心衰竭。

肺活量vc正常范围:男3.47L;女2.44L。

检查介绍:肺活量为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各种肺实质病变,肺气肿,胸膜病变,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等。

注意:肺活量受年龄、性别、身长、体表面积等的影响,故应以预计值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判断。

正常人群为100±20%,<80%为减少。

肺总量(TLC)正常范围:男5.09±0.87L;女4.00±0.83L。

检查介绍:肺总量为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即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老年肺,降低: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各种情况使肺总量明显降低。

注意:肺总量正常不一定代表肺功能正常,因肺活量和残气量的增减可互相弥补。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正常范围:男0.307;女0.29。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在过闭合等。

残气量及肺总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而增加,老年人可达0.50。

深吸气量IC正常范围:男2.6L;女1.9L。

检查介绍:深吸气量为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临床意义:深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通气贮量比正常范围:>0.93。

通气贮量比=(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检查介绍:通气贮量比为较好的通气贮备功能指标。

临床意义:<0.86为通气贮备不足。

常用于胸外手术前的肺功能评估及职业病患者的劳动力鉴定。

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比值正常范围:0.3~0.4。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临床意义:比值增加:表示有效通气量下降。

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VB正常范围:>0.80。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残气量FRC正常范围:男1.38±0.63L;女1.30±0.47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

残气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范围:男 4.7~6.4千帕(35~48毫米汞柱);女 4.3~6.0千帕(32~45毫米汞柱)。

检查介绍:又称二氧化碳张力,指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为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等。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但当达到7.31千帕(55毫米汞柱)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引起呼吸衰竭的危险降低:见于肺泡通气过度(呼吸快、深),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哮喘等。

气体分布正常范围:一次呼气(氮稀释)法<0.015;重复呼吸(氮清洗)法<0.025。

检查介绍:气体分布测定主要用于了解通气分布情况。

临床意义:由于气体分布异常可在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出现,故是较敏感的通气功能测量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