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有害的干扰,同时也不受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问题变得愈加突出。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作为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环节之一,对电子设备的抗扰度能力进行评估和验证,对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子设备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电磁环境下工作,如电信网络、雷电场等,其抗扰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进行振铃波抗扰度试验可以有效评估设备在强电磁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为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振铃波抗扰度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测量技术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同时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为提高设备的抗扰度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振铃波抗扰度试验,可以为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当今电子设备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而这些设备之间往往会相互干扰,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作为电磁兼容试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主要是用来模拟电磁环境下设备的抗扰度能力。
通过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扰度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电磁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形式和程度,从而为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在电磁兼容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振铃波抗扰度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为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促进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验证振铃波抗扰度试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水平,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是电磁兼容性(EMC)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干扰下的抗扰度。
以下是关于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一般流程和技术:
1. 试验介绍:
-静电放电试验是模拟人体静电放电现象,通过给予设备定量的静电放电来评估设备对此种电磁干扰的抗扰度。
2. 试验设备:
-静电放电试验通常使用专门的试验设备,包括静电电源、人体模型(HBM)或机器模型(MM)、试验台等。
3. 试验参数:
-试验参数包括静电放电电压、放电极间距、放电次数等,这些参数通常根据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设置。
4. 试验环境:
-静电放电试验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5. 试验过程:
-试验前,需要对设备进行预试验,以确定设备的敏感性和适应
性。
-在试验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参数和序列进行静电放电,并记录设备在放电过程中的反应和性能变化。
6. 试验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的抗扰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静电放电试验通常根据相关标准或规范,将试验结果与预设的抗扰度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7. 报告和验证:
-完成试验后,生成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设备反应等信息。
-可以通过再次测试或其他验证手段,确认设备的抗扰度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静电放电试验应该由专业的测试机构或资质认证实验室进行,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抗扰度验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磁兼容测试方案
电磁兼容测试方案第1篇电磁兼容测试方案一、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电子设备在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电磁干扰(EMI),可能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EMC)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某项目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测试目的1. 验证被测设备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电磁干扰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验证被测设备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电磁抗干扰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确保被测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可靠地工作。
三、测试依据1. GB/T 3365-2018《电磁兼容通用测试方法》2. GB 9254-201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3. 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 GB/T 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5. GB/T 17626.6-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传导抗扰度试验》6. 项目技术要求及设备说明书四、测试项目及要求1. 无线电骚扰测试- 测试频率范围:30MHz~1GHz- 测试限值:参照GB 9254-2018标准- 测试方法:采用开阔场测试法、 TEM小室测试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2.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测试等级:参照GB/T 17626.2-2018标准- 测试方法:采用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方式对被测设备进行测试。
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 测试频率范围:80MHz~1GHz- 测试等级:参照GB/T 17626.3-2016标准- 测试方法:采用电场和磁场两种方式进行测试。
4. 射频场传导抗扰度测试- 测试频率范围:150kHz~80MHz- 测试等级:参照GB/T 17626.6-2017标准- 测试方法:采用AM调制信号进行测试。
电磁兼容_试验和测量技术_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气体放电管
工作原理:气体放电管采用陶瓷密闭封装,内部由两个或 数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充以惰性气体(氩气或氖气)构 成。当加到两电极端的电压达到使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击 穿时,气体放电管便开始放电,并由高阻变成低阻,使电 极两端的电压不超过击穿电压。 优点:通流量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寄生电容 小,一般小于2pf 缺点:响应时间长,反应慢(=<100ns),残压高,动作 电压精度低,有持续电流 主要参数: 反应时间、功率容量、电容量指、直流击穿电压、温 度范围、绝缘电阻
试验引用标准与等级
试验标准: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 试验等级表
等级 1 2 3 4 X 开路试验电压(±10%)KV 0.5 1.0 2.0 4.0 待定
注:X可以是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等级之间的任何等级。 该等级可以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来选择 所有较低试验等级的电压也应得到满足
嵌位二极管(TVS)
工作原理:当TVS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器件迅速导通,从而将浪涌能量 泄放掉,并将浪涌电压幅值限制在一定幅度。 优点: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1ns),无跟随电流(续流), 嵌位电容低。 缺点:耐流能力差,通流容量小,一般只有几百安培。 7项主要参数: VRWV:指 TVS 管最大连续工作的直流或脉冲电压、 IPP:指 TVS 管允许流过的最大浪涌电流、 VBR: 在指定测试电流下 TVS 管发生雪崩击穿时的电压、 VC:指 TVS 管流过最大浪涌电流(峰值为 IPP )时其端电压由 VRWM 上升到一 定值后保持不变的电压值、 IR:指在最大反向工作电压下流过 TVS 管的最大漏电流、 IT:指 TVS 的 测试电流、 电容量 C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其工作环境中,既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有害的电磁干扰,也能抵抗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是评估电子设备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的一种重要测试。
静电放电是指人体或其他物体在与电子设备接触或靠近时,由于静电荷积累而发生放电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损坏。
因此,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可以评估设备在面对静电放电时的表现和稳定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试验设备准备:确保测试设备和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静电发生器、接地装置等。
2. 设备连接:将待测试设备与静电发生器和接地装置连接好,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3. 放电过程: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静电发生器向设备施加静电放电,模拟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静电放电情况。
4. 测量和评估:测试过程中记录设备的反应、性能以及任何异常情
况,评估设备的抗静电放电能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设备的抗静电放电性能,确定是否需要改进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提高设备的抗扰度。
通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可以帮助电子设备制造商评估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不受静电放电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IEC 61000-4-5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第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分部分浪涌本标准是系列国家标准的之一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测量仪器导则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本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本标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本标准主要起草前言国际电工各个国家电工技术国家委员会的世界性的标准化其宗旨是在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内促进所有与标准化问题有关的国活动之还出版国际其制定工作由各技术所讨论内容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这项工有联络的国府和非政府机构也参与制定工与国际标准个组织间的协议密切有关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定或协议是由技术委员会作出委员会代表了对这一问题有特别兴趣的所有国家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这些决定或协议报告或指南的形式推荐形式供国际使在此意义上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为促进国际上国家委员会同意尽国际标准为它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在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应明确指出与相应标准之间的任何不国际第技术业过程测量和控分统本标准第部分的第具有基础电磁兼容出版物的地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表决报告关于投票批准这个标准的全部资料可以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是本标准的一个组成仅作为参引言本标准是构成如下第一部分综述综合本定语第二部分环境环境的描述环境的分类兼容性电平第三部分限值发射限值抗扰度委员会的责任第四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测量技术试验技术第五部分安装和减缓导则安装导则减缓方法和装置第九部分其他每一部分被进一步分成标准或技术报告本分部分是一个国际出了与冲击流有关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对由开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要方法和推荐的试验等级定了几个与不同环境和安装状态有关的试验等出的要求适用于电气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定设备在遭受来自电力线和互连线上高能量骚扰时的性本标准规定了试验等级试验设备试验配置试验程在试验室试验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在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由开关或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有一定危害电平反本标准不对绝缘物耐高压的能力进行本标准不考虑直击本标准不对特殊设备或系统的试验作出规目的是为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基本依专业标准化技术用户和设备制造商设备选择合适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等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本标准出版版本均为有所有标准都会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电磁兼容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脉冲技术和设备第一部分脉冲术语和定义概述开关瞬态系统开关瞬态与以下内容有关主电源系统切换如电容器组的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配电系统内在仪器附近的轻微开关动作或者负荷变与开关装置有关的谐振电各种系统如对设备组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雷电瞬态雷电产生主要原理如下直接雷击于外部电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在建筑物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的间接雷之间或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种雷击产生电磁场附近直接对地放电的雷电入地电流耦合到设备组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当保护装置动作流可能发生迅速变可能耦合到内部电瞬态的模拟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应尽可能地模拟上述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在同一线路如在电源网络接耦发生器在受试设备的端口能够模拟一个低阻抗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不在同一线路接耦发生器能够模拟一个高阻抗定义除非另有说述定义以及中的定义适用于平衡线一对被对称激励的导差模到共模的转换损失小于耦合网络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去耦网络用于防止施加到上冲击其他不作试验的或系统的电持续时间规定波形或特征存在或持续受波前时间冲击前时间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值和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的图冲击流的波前时间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值和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的图抗扰度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见电气设备组用来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或多种目的并有协调特性的一组有关电气互连线包括入输出线路通信线平衡第一级保护防止大部分能量超越指定界面传播的上升时间脉冲瞬时值首次从给定下限值上升到给定上限值所经历见注除特别指明外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定为脉冲幅值的第二级保护抑制从第一级保护让通的能量的它可以是一个特可以是固有的特注是指有或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地通过冲击沿线路传送的电或功率的瞬态其特性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注以下简称系统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来达到特定目相互依赖部分组成的集注系统被认为用一假想的界面将其与环境和其他外部系统分离该界面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通过这些联系统受到环境和外部系统的影响或者系统本身对环境和外部系统产生半峰值时间浪涌的半峰值是一个虚拟参定义为虚拟起点到半峰值时的时间间瞬态在两相邻稳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见试验等级优先选择的试验等级范围如表表试验等级等级开路试验电压特定注为开放等级可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装类别在附录的中给较低的试验等级也应得到对不同界面的试验等级的选择见附录试验设备组合发生图为组合波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选择不同元的值以使信号发生器产生路状态的电流路时信号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为为方便起义浪涌信号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为开路输出电压峰值与短路输出电流峰值之能产生开路电压波短路电流波形的信号发生器被称为组合波浪涌信号发生混合信号发生注电压和电流波形是输入阻抗的函数当浪涌加至设备时由于安装的保护装置的适当没有保护装置或保护装置不动作而导致飞弧或击穿的输入阻抗可能发生变因此当负载瞬间变化时从同一试验信号发生器必须能输出负载瞬间变化所需的电压波和电流本标准中描述的组合波信号发生器与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混合信号发生器相组合波信号发生器的特征与性能开路输出电压至少在范围内能输出浪涌电压波形见图和表开路输出电压容短路输出电流至少在范围内能输浪涌电流波形见图和表短路输出电流容极性相位偏移随交流电源相角在重复率每分钟至少一应该使用输出端浮地的信号发生对于专门的试验条第章和附录加或增加要求的等效源这时和耦合去耦网络相连的开路电压波和短路电流波不再分别是和合波形信号发生器特性的校验为了比较不同信号发生器的试验结校验信号发生器的特按下述程序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最基本特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应与有足够带宽和电压量程的测量系统连便监视波形的特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应在充电电压相同时于开载大于或等于载小于或等于校注与开路电压对应的短路电流最小为路电压对应的短路电流最小为符合的试验信号发生器图为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选择不同元使信号发生器产生注组织的简称其中文名称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信号发生器的特征与性能开路输出电压至少在范围内能输出浪涌电压波形见图和表开路输出电压容短路输出电流至少在范围内能输浪涌电流波形见表短路输出电流容极性重复率每分钟至少一应该使用输出端浮地的信号发生信号发生器特性的校验信号发生器的校验状态同除外注与开路电压对应的短路电流最小为路电压对应的短路电流最小为耦耦网络耦合耦网络不应明显影响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例如开路路电应在规定的容差范围例外用气体放电管耦注电感损耗材料会减轻耦合耦网络应满足以下要用于交直流电源线的耦去耦网适用于组合波信号发生电压和电流的波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应分别在开路情况下和短路情况下校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或其耦合网络应与有足够带宽和电压量程的测量系统连接以便监视开路电压波用电流互感器测量短路电流波将耦合网络输出端子之间的短路连线穿过电流互感器的穿孔即在耦耦网络的输出端有波形参数和信号发生器的其他性能参数应与中规定的相同就如同在信号发生器本身输出的一注当信号发生器阻抗根据试验配置要求从增加到或时耦合网络输出的试验脉冲持续时间可能会明显变用于电源线的电容耦合在接入电源去耦网络以通过电容耦合将试验电压按线线或线地方式加单相电源系统试验配置如图和图电源系统试验配置如图和图耦合耦网络的额定参耦合电容或试验电源去耦当没有与去耦网络连接时在未加浪涌线路上的残余浪涌电压不应超过最大可施加电压的网络没有与去耦网络连接去耦网络电源输入端上的残余浪涌电压不应超过所施加试验电压的电源电压峰值的两者中取较上述单接地特性对三相线和保护样有用于电源线的电感耦合用于电源线的电感耦合正在考虑用于互连线的耦耦网络应根据线路功能和运行状态来选择耦合的方产品技术要求中应对此作出规耦合方法的示例如下电容耦合用气体放电管耦对端口试验时以下各条中规定的不同配置可能给不出可比较的结在产品技术要求和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注图中的为电感的电阻部分电阻值的大小取决于传输信号所允许的衰减程用于互连线的电容耦合对非屏蔽不平衡线路当电容耦合对该线上的通信功能没有影响用此方其应用如图线线耦合和线耦电容耦去耦网络的额定参数耦合电容去耦电感有补偿电流注应考虑信号电流容量它取决于受试用气体放电管耦合对非屏蔽平衡用气体放电管耦合如图本方法也可用在因功能问题而不能使用电容耦合的场该功能问题是由将电容接至而引图就多芯电缆中的感应电压而合网络还具有调节浪涌电流分布的任因合网络中的电阻芯电示上信号发生值约为应超过用气体放电管进行的耦合可以通过并联电容来示例当线路传输信号频率在频率较高时不使耦合耦网络的额定参数为耦合电阻气体放电去耦电感型磁芯电流注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功能原因需使用启动电压较高的气体放电管当运行状态不受太大影响时可使用气体放电管以外的其他元件其他耦合方法其他耦合方法正在考虑试验配置试验设备下述设备是试验配置的一部分受辅助电定的类型和长耦合或气体放电信号发生波信号发生信号发生器去耦网和附加的电源试验的配置浪涌经电容耦合网络加电源端图和图为了避免对由同一电源供电的非受试设备产生不利要使用去耦网便为浪涌波提供足够的去耦得能在受试线路上形成规定的波如果没有其他规和耦合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为更为模拟典型耦合某些情况必须使用附加的规定说明见注某些美对交流电源要求按图和图配置但使用阻抗进行试验尽管这是一个更严格的试验一般要求是用非屏蔽不对称工作互连线试验的配置一般而图用电容向线路施加耦网络对受试线路的规定功能状态不应产生影图给出了另一个试验气体放电管耦具有较高信号传输频率的线路使根据传输频率下的容性负载来选择耦合方如果没有其他规和耦合耦网络之间的互连线长度为更非屏蔽对称工作互连线信线试验的对于平衡互信常不能使用电容耦合方此时耦合是由气体放电管来完成推荐标准不能对气体放电管触发气体放电管约为级作规定二级保护没有气体放电管的情况注应考虑两种试验布置对仅在有第二级保护的设备级抗扰度试验配置用较低的试验等级如或对有第一级保护的系统级抗扰度试验配置用较高的试验等级如或如没有其他规和耦耦网络之间的互连线长度为更屏蔽线试验的配置对于屏蔽合去耦网络不再适应根据图将浪涌施加属外线的屏蔽层对于屏蔽线一端接地的图进为了对安全地线去使用安全隔离正常情况使用规定的最长屏蔽电根据浪涌的频谱特使用长的规定屏蔽电考虑到电缆长度的原该电缆按非电感性的结构给屏蔽线施加浪涌的规则两端接地的屏蔽应按图给屏蔽层施加一端接地的屏蔽按图进行试验为电缆对地电容电容量的大小可按计如没有其他规为其典型在屏蔽层上施加的试验电平线地值施加电位差的试验配置如必须施加电位差来模拟在系统中可能出现对使用屏蔽线的系统可按图进行对非屏蔽线或屏蔽线仅在一端接地的系统按图进行其他试验配置如果试验配置中规定的某一种耦合方法由于功能原因不能使在专门的产品标准中应规定可替代的方合于特殊试验条件试验时的工作状态和安装情况应与产品技术要求一两个方面试验布试验程试验程序实验室条件为了使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在和规定的气候和电磁环境基准条件下进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注在产品技术条件中可以规定其他数应在预期的气候条件下工在试验报告中应记录温度和相对湿电磁环境实验室的电磁环境不应影响试验结在实验室内施加浪涌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和性能应满足和的规定信号发生器的校验应按和进试验应根据试验方案进方案中应规定以下内容并参见附录信号发生器和其他使试验等电压电信号发生器的源浪涌的极性信号发生器的触发试验次数在选定点上至少加五次正极性和五次负极重复率最快为每分钟一注大多数常用的保护装置的平均功率容量较低尽管它们的峰值功率或峰值能量容量能承受较大的电因此最大重复次浪涌之间的时间和恢复决于内部的受试的输入端和输出注在有几个相同线路的情况下只需选择一定数量的线路进行典型的典型工作向线路施加浪涌的顺交流电源时的相角实际安装如交流中线直流模拟实际接地中给出了关于试验方式的如果没有其他规在交流和零值和峰值的电压相位处同步加应按线线和线地方式施加进行线地没有其他规必须依次地加到每根线和地注当使用组合波信号发生器对两根或多根信地进行试验时试验脉冲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减少试验程序还应考虑受试设备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特因只能由低等级逐步增加到产品标准或试验方案中规定的试验等所有较低等选择的试验等应满足要第二级保护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应增加到第一级保护的最低电压击穿通如果没有实际工作信号源提供可以对其进级决不可超出产品技术要试验应按试验方案进为找到设备工作周期内的所有关键施加足够次数的极性于验收使用以前未曾加过则应替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本章给出了与本标准有关的试验结果的评定和试验报告的指导性原由于受试设备和系统种类繁异很得确定浪涌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的任务变得比较困除非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产品技术规范给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否则试验结果应按受试设备的工作情况和技术规范进行如下分在技术规范内性能正常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因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自行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设备不应由于应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而出现危险或不安全的对于验收在专门的产品标准中规定试验程序和对试验结果的说一般地如果设备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出其抗扰度并且在试验结束以后满足技术规范中的功能要表明试验合技术规范可以确定一些产生了影响但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而是可以接受的效确认设备在试验结束后能自动恢复其工作能力应记录设备性能完全丧失这些对试验结果的最后评定是有约束力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状态和试验结高压充储能持续时间形成电阻阻抗匹配升时间形成电感图组合波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表波形参数的规定规定根据根据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注在现行出版物中和波形通常按规定如图和图所示其他的推荐标准按规定波形如表所示本标准两种规定都是有效的但所指的是同一信号发生器波前半峰值时间图开路电压波的波形规波前半峰值时间图短路电流波的波形规高压充储能脉冲持续时间形成匹配上升时间形成用外部匹配电阻时开关合上图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第九表波形参数的规定规定根据蓝皮书第九卷根据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注在现行和出版物中波形通常按规定如图所示其他的推荐标准按规定波形如表所示本标准两种规定都是有效的但所指的是同一信号发生器波前半峰值时间图开路电压波的波形规图交上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示例线线耦图交上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示例线地耦图交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示例线耦开关地置开关置图交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示例耦发生器输出接地开关线地置线置开关置与不在相同的位为图非屏蔽互连线试验配置示线线地耦耦合开关线地置线置开关置与不在相同的位为图非屏蔽不对称工作线路试验配置示例线线地耦气体放电管耦合开关地置线线置根线依次使用信号发生计算例如使用发生计算内部匹配阻抗外部匹配阻抗代于个导等于或大于例如应超过传输信号频率在较高频率时不取决于传输信号所允许的衰图非屏蔽对称工作线路试验配置示线线地耦气体放电管耦合图屏蔽线施加电位配置示耦合图非屏蔽线和仅在一端接地的屏蔽和施加电位配置示耦合标准的附录信号发生器和试验等级的选择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使用表以及在附录给出的信息和示中类保护良好的电气在一间专用房间类有部分保护的电气类电缆隔离至短走线也隔离良好的电气类电缆平行敷设的电气类互连线按户外电缆沿电源电缆敷设并且这些电缆被作为电子和电气线路的电气类在非人口稠密区电子设备与通信电缆以及架空电力线路连接的电气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的特殊其他资料在附录的图中给为了证明系统级取与实际安装情况有关的其他如第一表试验等级的决于安装情况安装类别试验等级电源耦合方式不平衡工作电路线路耦合方式平衡工作电路线路耦合方式耦合方式线线线地线线线地线线线地线线线地距离从到最长有特别的结构并经过专门的布置对以下的互连电缆不做试验仅第二类适用取决于当地电力系统的等级通常带第一级保护进行试验注数据总线数据线短距离总线长距离总线不适用信号发生安装类别的关系如下类第类对电源线端口和短距离信号电路端口对长距离信号电端源阻抗应与各有关试验配置图中标明的一。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开发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电磁兼容性进行试验和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兼容性概述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各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各种电子设备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
二、电磁兼容试验技术1. 辐射发射试验:辐射发射试验是指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
通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对设备进行发射试验,可以评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程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开路辐射试验和传导辐射试验。
2. 抗干扰能力试验:抗干扰能力试验是指对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
通过模拟外界电磁干扰,如电磁波、电磁脉冲等,对设备进行试验,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抗辐射干扰试验和抗传导干扰试验。
3. 静电放电试验:静电放电试验是指对设备在静电放电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
通过模拟人体静电放电,对设备进行试验,评估设备的抗静电放电能力。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人体模拟静电放电试验和机器模拟静电放电试验。
三、电磁兼容测量技术1. 辐射发射测量:辐射发射测量是指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天线等测量设备,对设备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辐射进行测量,并评估辐射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2. 抗干扰能力测量:抗干扰能力测量是指对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等测量设备,模拟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进行测量,并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静电放电测量:静电放电测量是指对设备在静电放电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量。
IEC 61000-4-5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 谐间波的测量和
测量仪器导则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定义
除非另有说明 下述定义以及
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平衡线
一对被对称激励的导体 其差模到共模的转换损失小于
耦合网络
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
去耦网络
用于防止施加到
上的浪涌 冲击 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置 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持续时间
规定波形或特征存在或持续的时间
受试设备 波前时间 浪涌 冲击 电压的波前时间 是一个虚拟参数 定义为 峰值和 间间隔 的 倍 见图 浪涌 冲击 电流的波前时间 是一个虚拟参数 定义为 峰值和 间间隔 的 倍 见图 抗扰度 装置 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参见 电气设备组 用来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或多种目的并有协调特性的一组有关电气设备 互连线 包括
能
本标准规定了
试验等级
试验设备
试验配置
试验程序
在试验室试验的任务就是要找出
在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 对由开关或雷电作用所产生
的有一定危害电平的浪涌 冲击 电压的反应
本标准不对绝缘物耐高压的能力进行试验 本标准不考虑直击雷
本标准不对特殊设备或系统的试验作出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为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供一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抗扰度试
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一种对设备、系统或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抗扰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测试,用于评估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从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试验过程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系统或产品在电磁环境中不受外界电磁场辐射或内部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抗干扰性能测试、电磁场辐射测量、电磁场防护效能检测等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手段,来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重要性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射频电磁场辐射是目前电磁环境中最普遍和最强烈的一种电磁辐射,因此对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随着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射频电磁场辐射对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最后,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结果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市场准入和使用范围,因此对设备进行相关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三、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试验过程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通常分为试验前准备、试验环境建立、试验参数设置、试验设备布置、试验数据采集和试验结果分析等步骤。
其中,试验前准备要求进行充分的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流程规划,以确保试验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环境建立要求在专门的试验室或试验场地内搭建符合要求的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试验参数设置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合理设置射频电磁场辐射的频率、功率、方向和持续时间等参数;试验设备布置要求将待测设备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布置到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试验数据采集要求利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待测设备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中的性能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试验结果分析要求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电磁兼容和测试技术》课件2-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4.电磁骚扰源分类及特性
雷电 NEMP
脉冲电路
无线通信
ESD
直流电机、变频调速器 感性负载通断
4.电磁骚扰源分类及特性
大气干扰
雷电干扰
宇宙干扰
自然 干扰源
热噪声 电气化铁路
无线电广播
电磁 干扰源
无线通信
功能性
人为 干扰源
非功能性
电视 雷达 导航
办公设备
输电线
点火系统
家用电器
工业、 医疗设备
4.电磁骚扰源分类及特性
电磁兼容性控制技术
传输通道抑制 空间分离 时间分隔 频谱管理 电气隔离 其他技术
6 电磁兼容的工程方法
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
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是采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将各种 电磁干扰特性、传输特性和敏感度特性用数学模型描述,并编制 成程序对潜在的电磁干扰进行计算。
• 数学模型
干扰源模型、传输损耗模型、接受器模型
• 系统法
从电子设备或系统设计开始就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方法。它在设备或 系统设计的全过程中贯彻始终,全面综合电磁耦合因素,不断进行电磁兼容 性分析、预测,对各阶段设计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措施。
6 电磁兼容的工程方法 EMC措施与费效比
6 电磁兼容的工程方法
为了实现系统内外的电磁兼容,需要技术上和组织上两方面采取措施。
Ea , Ha ;Eb , Hb
S
Va
V
J
a
,
J
m a
Sa
Va
J
b
,
J
m b
Sb
2. 传导耦合的基本原理
传导耦合按其耦合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方式: ①电路性耦合 ②电容性耦合 ③电感性耦合 实际工程中,这三种耦合方式同时存在、互相联系。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简介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简介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水平。
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1-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2-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GB/T.3-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GB/T.4-2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5-2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6-2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7-2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GB/T.8-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1-2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3-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GB/T.14-2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GB/T.17-2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GB/T.27-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不平衡抗扰度试验GB/T.28-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这些标准是评估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是否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重要指南。
军用电子模块电磁兼容要求与测量研究
军用电子模块电磁兼容要求与测量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4T02:24:29.37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期第5月作者:郑益民[导读] 军用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郑益民浙江诺益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军用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军用电磁兼容(EMC)技术关乎电子系统及其周围电子器件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未来战争一个重要的制胜手段是掌握信息和数据,多样化的电磁干扰手段对现代军事行动中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构成了巨大威胁,电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武器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强化电磁安全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保证电路之间、模块之间、系统内部的自兼容,另一个是顺利通过电磁兼容试验, 本文介绍了军用EMC测试方面的发展现状,测试标准,根据GJB151B《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标准,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关键词:标准化军工电磁兼容电磁辐射辐射抗扰度1、军工电磁兼容简述在当今信息社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中采用的电气及电子设备数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电子设备的频带日益加宽,灵敏度逐步提高,连接各种设备的电缆网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EMC(电磁兼容)技术在军工电子、无线通信、雷达探测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EMC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问题越来越突出。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关键词:GJBI51A-97标准;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受测试设备;屏蔽;滤波0 引言近20年来,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军工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军工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军工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要求军工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能力已成为从事设备设计、生产、使用有关各方的共识。
为了考核军工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的军工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
因此,近年来有关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考核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验不仅要考核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核该设备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环境。
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双向性的试验,受测试设备(EUT,equipment under test)必须在承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不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两方面同时达标才算合格。
又因为电磁信号能够通过电路传导和空间辐射两种途径产生效应,所以,为使军工电子设备能够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标,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两方面协调采取措施。
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相对其他的例行环境试验来说更为复杂,达标也更不容易。
对从事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军用标准,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各项试验的物理含义及对试验测试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传导抗扰度
典型的试验布置
试验步骤
1. 被测设备应在预期的运行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2. 试验系统的校准,每次试验前应对试验系统进行校准,避免产生测试误差,确保系统满足必须
耦合/去耦合网络
1. 全部电源连接推荐使用耦合和去耦网络。而对于高功率(电流≥16A)和/或复杂电源 系统(多相或各种并联电源电压)可选择其它注入法。 --- CDN- M1用于仅有单线供电的电源端口。 --- CDN- M2用于有两线供电的电源端口。 --- CDN- M3用于有单相带地线的供电电源端口。 --- CDN- M4用于有三相供电的电源端口。
X类:X是由协商或产品规范和产品标准规定的开放等级。
试验等级
试验时,在耦合装置的EUT端口上设置的骚扰信号的试验电平,该信号使用 1 kHz 正弦波调 幅(80%调制度)来模拟实际骚扰影响。
未调制射频信号 试验等级1耦合装置EUT端口上开路电压波形
80% AM射频调制信号
试验等级
通常终止频率是80 MHz,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某些小尺寸(尺寸小于λ/4)设备,产品标准可能 规定将终止频率最高扩展到230 MHz。
试验设备
试验信号发生器的特性
输出阻抗 谐波和失真 幅1.5
在150 kHz ~ 80 MHz内,在耦合装置的EUT端口或直接在功率放大器输出端测得的 任何杂散信号应至少比载波电平低15 dB
内调制或外调制
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电磁兼容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维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发挥着关
键作用。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兼容试验技术
电磁兼容试验技术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评估其在
电磁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其中包括:
(1) 辐射发射试验:通过外部电磁波源在电磁环境下对待测设备的辐射
发射进行测试。
(2) 抗干扰试验:是针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承受外界电磁影响而采取的
试验措施。
(3) 静电放电试验:在模拟静电放电干扰环境下,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
测试,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2.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是指测量电磁环境下设备的电磁参数,以验证其符
合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
(1) 辐射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周围辐射场进行的测量,并对其辐射程度进行分析。
(2) 反射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所反射出来的信号进行的测量,可通过调整反射屏幕的结构改变设备的反射特性。
(3) 传导场测量:是对电子设备周围传导场强度的测量,以确定其对设备的影响。
3. 电磁兼容性评估
电磁兼容性评估是根据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的结果来对设备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包括:
(1) 辐射发射评估:通过对设备的辐射发射测试,评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干扰程度,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抗干扰评估:通过对设备的抗干扰试验和测量,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3) 辐射耐受性评估:根据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工作特性,对其所能接受的辐射程度进行评估,以确保设备能够在不同强度的辐射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和维护
通信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