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痢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痢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痢疾细目一:概述一、痢疾的概念及源流1.痢疾的概念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痢疾的源流《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
二、痢疾的临床特征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痢疾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
外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二、痢疾发生的病机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细目三:诊断痢疾的诊断要点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急性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慢性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有传染性的痢疾者,多伴有饮食不洁史;急性多发生在夏秋之交,慢性四季皆可发生。
细目四:辨证论治一、痢疾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1.辨虚实:一般来说,初痢及年轻体壮患痢者多实;久痢及年高体弱患痢者多虚。
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2.辨寒热: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口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二、痢疾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宜忌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三、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须牢记的架构图】1.湿热痢主症: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第三章脾胃系第八节痢疾
必要时可行X线钡剂,结肠 镜检查,有助于溃疡性结 肠炎,放射性肠炎的诊断, 亦可排除直肠肿瘤等似痢 非痢的病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景岳全书》:“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 此泻痢中最大关系。”
虚 病程 体质 年龄 腹痛 久痢 体弱 年高 实 初痢 体壮 年轻 脓血便 腹痛 里急后重 寒 热
应贯穿于治痢的全过程,久痢虚证,更应注意,切忌峻下攻伐伤正。忌分利
小便是指痢疾不仅便次增多而腹泻,尤其是便下脓血,易致伤阴,临床常见 阴液耗伤,若过用分利小便之法,更伤其阴,“分利其水,则津液越枯而滞 涩更甚”,故有治痢忌分利小便之说;若痢初湿邪偏重者,可暂行分利之法, 但要适可而止。
【临床资料】
大便排出 赤白,清 稀无臭
腹痛喜温
大便排出 脓血,粘 稠腥臭
腹痛喜凉
里急后重 感不明显
里急后重 感明显
腹痛绵绵, 腹痛胀满, 伴随症状 痛而喜按 痛而拒按 便后里急 后重不减, 坠胀加重 者 痛时窘迫 欲便,便 后里急后 重暂减轻
口渴喜冷 面色苍白, 饮,小便 形寒肢冷 黄或短赤 舌红苔黄 舌淡苔白, 腻,脉滑 脉沉细 数
(六)休息痢
1.症 状 : 主症: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发时大便次 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 兼症: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腹胀 食少,倦怠嗜卧; 舌脉: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2.证机概要: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3.治
法 :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党参15克,炮姜10克,炒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黄连6克,全当归12克,木香10克, 赤芍10克,炒山楂15克,地榆10克。
2.证机概要: 3.治 法:
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
中医内科学——痢疾
阴虚痢
2.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 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 日久因脾胃虚寒,化源 不足,累及肾阳 关门不固,下痢滑脱不禁,腰酸腹冷,表现虚寒征象
虚寒痢
3.痢疾失治,迁延日久 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
正虚邪恋
休息痢
四、病势
• 至于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
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 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 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 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来说,能食者 轻,不能食者重。因本病虽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 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 表现人口即吐,则称之为噤口痢,实属危象。下痢兼见发热不 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 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 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 证。
• 常 用 药: 藿香——芳香化湿 苍术、半夏、厚朴——运脾燥湿 炮姜、桂枝——温中散寒 陈皮、大枣、甘草——行气散满,健脾和中 木香、枳实——理气导滞
• 加 减: 痢下白中兼赤者——加当归、芍药调营和血; 脾虚纳呆者——加白术、神曲健脾开胃; 寒积内停,腹痛,痢下滞而不爽——加大黄、槟榔,配炮姜、 肉桂,温通导滞; 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 化湿止痢。
候。 3.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
痢疾 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
(二)病因病机:
1.《内经》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2.《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
中医内科学课件-痢疾
中医内科学
病理因素有湿热、疫毒、寒湿,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初期多实证, 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下痢鲜紫脓血,为疫毒痢;疫毒 上冲于胃,胃虚气逆,胃不纳食,称为噤口痢;外感湿热或湿热内 生,壅滞肠道,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则为湿热痢;寒湿邪气,内 困脾土,脾失健运,邪留肠中,则为下利白多赤少之寒湿痢。
(一)辨证要点
1.辨久暴
中医内科学
暴痢,起病急骤,病程短,多见于夏、秋之季,腹痛胀满,痛而拒 按,里急后重,便后得减,多属实证;久痢,起病缓慢,病程长, 反复发作,腹痛绵绵,痛而喜按,里急后重,便后不减,多属虚证 或虚中夹实证。
2.辨寒热
中医内科学
下痢脓血,色鲜红,或黄色,甚至紫黑,浓厚臭秽,腹痛,里急后 重明显,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热;下痢赤白清稀, 白多赤少,不甚臭秽,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舌淡苔白,脉 沉细,属寒。
痢
疾
【学习目标】
1.掌握痢疾的概念、诊断与病证鉴别、 辨证论治。
2.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3.了解痢疾的中医适宜技术。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 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年四季均 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
2.饮食不节
中医内科学
误食馒腐不洁的食物,或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留滞胃肠,气 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发为湿热痢疾。或因夏月恣食生冷瓜果, 损伤脾胃,寒湿内生,阻滞肠道,壅滞气血,化为白冻脓血,形成 寒湿痢疾。
中医内科学
痢疾的发生主要有外感及饮食两方面,二者常相互影响,内外合邪 而发病。其病机是邪蕴肠腑,气血壅滞,肠道脂膜血络受损。邪气 积滞于大肠,气机阻滞,不能正常传导糟粕,故出现腹痛和大便次 数增多;肠中滞而不通,闭塞滞下,故腹痛、里急后重;肠间脂膜 受损则下痢赤白。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可涉及肾。
最新中医内科学----痢疾
湿热、疫毒、饮食 壅滞于肠中,与气 血相搏,肠道传化 失司,脂膜血络受 伤,腐败化为脓血
湿邪内伤,脾虚湿 盛,运化失职,湿 浊内生,混杂合污 而下
大便次数虽多而 量少,排赤白脓 血便
大便溏薄,粪便 清稀,或如水, 或完谷不化,而 无赤白脓血便, 腹痛多伴肠鸣
里急后重 明显
少有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10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1.主症: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
2.兼症: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凶险,以儿童多见, 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 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 严重。
3.诱因:多有饮食不洁史,或疫疠患者接触史。
4.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
5.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非常重要。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
细菌培养等项目。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11
二、病证鉴别
痢疾与泄泻
痢疾 泄泻
共同点 病因病机
不同点 大便性状
多发于夏秋季 节,由外感时 邪内伤饮食而 发病,病位在 胃肠,主症以 大便次数增多 为特点。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22
(三)寒湿痢
2021/3/11
中医内科学
9
四、病势
至于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 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 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 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 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来说,能食者 轻,不能食者重。因本病虽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 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 表现人口即吐,则称之为噤口痢,实属危象。下痢兼见发热不 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 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 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 证。
中医内科学痢疾医学
白头翁汤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的功效,适用于湿热
痢和疫毒痢的治疗。
黄连阿胶汤
具有滋阴降火、除烦止 痢的作用,适用于阴虚
火旺型痢疾的治疗。
芍药汤
具有调和气血、清热解 毒的功效,可用于多种 类型痢疾的辅助治疗。
真人养脏汤
具有温中补虚、涩肠固脱的 作用,适用于久痢脱肛、脾
肾虚寒型痢疾的治疗。
预防保健策略
预防保健
未来痢疾防治将更加注重预防保健工作,通过加强健康教 育、改善环境卫生、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等措施,降低痢疾 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病因病机研究
现代中医认为痢疾主要由 湿热、疫毒等外邪入侵, 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辨证分型研究
根据临床表现和体质差异, 将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 痢、寒湿痢、阴虚痢等多 种类型。
治疗方法创新
在继承传统方剂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 研发出多种新型中药制剂 和治疗方法。
经典方剂与临床应用
06 临床实践案例分享与经验 总结
成功案例剖析
患者情况
一中年男性,因饮食不洁导致急性细 菌性痢疾,高热、腹痛、脓血便。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给予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的中药汤剂口服,并配合针 灸治疗。
治疗效果
患者症状迅速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大便逐渐转为正常,总疗程较短,无 并发症发生。
经验总结
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中医辨证论治 可取得良好疗效,关键在于准确辨证 和及时治疗。
失败案例反思及教训提炼
• 患者情况:一老年女性,慢性痢疾反复发作,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 治疗方法:曾尝试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求中医治疗。 •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反复发作,疗程较长。 • 教训提炼:对于慢性痢疾患者,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应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注重调整患者整体状态,提高机体
中医内科-课件-痢疾
治疗方法
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 等。
痢疾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过度进食生冷食 物,加强锻炼,增强 体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 专业医生。
调护: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劳累,遵医 嘱治疗,注意饮食调 理。
CHAPTER 03
痢疾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
根据痢疾的不同证型, 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
痢疾的症状
01
02
03
04
腹泻
频繁排便,大便呈水样或粘液 脓血状。
腹痛
腹部疼痛,多位于左下腹,呈 阵发性。
发热
体温升高,可伴有寒战。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 等。
痢疾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由志贺氏菌属引起,通过食物、水或接触患者粪便污染的物品传播。
病理
志贺氏菌侵入肠道后,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 溃疡,产生粘液和脓血便。
03
02
病史摘要:腹痛、腹泻1周,黏液脓血便伴 里急后重
04
治疗:抗阿米巴治疗,补液支持
结局:治愈
05
06
讨论:该患者为阿米巴痢疾,通过抗阿米 巴治疗有效缓解病情。
典型病例三
患者信息:男性,50岁,厨师
01
病史摘要:腹痛、腹泻2周,
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02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继发痢疾
03
治疗: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治
疗,补液支持
04
结局:缓解
05
讨论:该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
继发痢疾,病情较复杂,需综
合治疗控制病情。
06
CHAPTER 05
中医痢疾的名词解释
中医痢疾的名词解释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中医学中常称为“痢疾”。
它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中的痢疾杆菌感染人体而引起,其主要症状是腹泻,并伴有腹痛、发热和腹泻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
中医学将痢疾归为“下痢”的范畴,下痢又分为多种类型,如实症痢、虚寒痢、湿热痢等,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实症痢是指由于饮食不洁或外感寒邪导致的痢疾,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脓血,伴有腹胀疼痛和口渴等症状。
中医将其归为“热闭痢”范畴,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利湿通便,如黄连解毒汤、消炎止痢丸等。
虚寒痢是由于脾胃功能虚弱,或久病、劳倦等原因引起的痢疾,其特点是大便稀溏、色白,伴有腹胀痛、不思饮食等症状。
中医将其归为“寒闭痢”范畴,治疗方法主要是温中散寒,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湿热痢是由于饮食不节、湿气侵袭等原因导致的痢疾,其特点是大便黄色,伴有腹胀疼痛、口苦口干等症状。
中医将其归为“热湿痢”范畴,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如茵陈蒿汤、荷叶石膏汤等。
针对痢疾的治疗,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类型,中医还针对不同病因病机制定了更为细致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痢疾症状较重、便血严重的患者,中医会使用一些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如紫草、蒲黄等,以达到止血、杀菌的效果。
对于湿热痢的患者,中医则会选择一些具有清热、利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等,以清除湿热,减轻腹痛腹泻的症状。
此外,中医在治疗痢疾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在饮食方面,中医提倡患者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
在生活方面,中医强调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总的来说,中医对于痢疾的治疗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情和机体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医能够有效地缓解痢疾的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内科学痢疾
辨证论治
湿热痢
症状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等;治法为清热利湿、调气行血;常用方剂为芍药汤。
寒湿痢
症状为腹痛拘急、里急后重、下痢粘液、无肛门灼热等; 治法为温中散寒、燥湿止痢;常用方剂为胃苓汤。
疫毒痢
症状为发病急骤、高热口渴、腹痛呕吐、下痢脓血等;治 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常用方剂为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
感染方式
痢疾感染方式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和间接接触感染,直接接触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 者的粪便、呕吐物等污染物传播,间接接触感染则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 传播。
流行病学
01
02
03
流行特点
痢疾在全年均可发病,但 夏秋季更容易流行,主要 与苍蝇活动和食物污染有 关。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 易感染痢疾。
痢疾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如粪便培养、抗原检测等。
0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痢疾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清除病因
针对痢疾的病因,如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消除病原体。
缓解症状
针对痢疾的症状,如腹泻、腹 痛、发热等进行对症治疗,以
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调节免疫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调节患 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疫苗接种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预防痢 疾的发生。
调护方法
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脱水。
饮食调理
在急性期应禁食或少食,以减轻肠 道负担,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 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
化为主。
A
B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痢疾【精品】
痢疾【定义】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
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多发于夏秋季节。
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
【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感时疫邪毒夏秋季节,暑湿秽浊、疫毒易于滋生。
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肠道,湿热郁蒸,气血与之搏结于肠之脂膜,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疫毒之邪侵及阳明气分,进而内窜营血,则进迫下焦厥阴、少阴,而致急重之疫毒痢。
2.内伤饮食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湿热毒邪,直趋肠道,则成湿热痢或疫毒痢。
若其人平素恣食生冷瓜果,伤及脾胃,中阳不足,寒湿内蕴,如再贪凉饮冷或食不洁之物,寒湿食积壅塞肠中,而成寒湿痢。
上述病因虽有外感时疫邪毒与内伤饮食之分,但两者常相互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二、病机痢疾的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脏,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
湿热、疫毒、寒湿、食积等内蕴肠腑,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滞,肠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本病的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可涉及肾。
痢疾基本病变在肠,因肠与胃密切相连,肠病及胃,故常曰在肠胃。
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且演变多端。
暴痢多属实证。
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或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或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胃气逆而不降,噤口不纳者,皆属实证、热证寒湿阴邪所致者为寒证。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
如疫毒热盛伤津,或湿热内郁不清,日久则伤气、伤阴,或素体阴虚邪恋,而成阴虚痢者;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者,而成噤口痢虚证;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或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日久化源不足,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形成虚寒痢;如痢疾迁延,邪恋正衰,脾气更虚,或治疗不当,收涩过早,关门留寇,则成久痢,或时愈时发的休息痢。
中医内科学——痢疾
中医内科学——痢疾中医内科学——痢疾细⽬⼀:概述⼀、痢疾的概念及源流1.痢疾的概念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以腹痛腹泻,⾥急后重,排⾚⽩脓⾎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痢疾的源流《内经》称本病为“肠澼”、“⾚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饮⾷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难经》称之为“⼤瘕泄”,指出“⼤瘕泄者,⾥急后重,数⾄圊⽽不能便”。
《伤寒论》、《⾦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剂⽩头翁汤等⼀直为后世沿⽤。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有“天⾏毒⽓,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千⾦要⽅》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济⽣⽅》正式⽤“痢疾”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丹溪⼼法》进⼀步阐明痢疾具有流⾏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的治痢原则。
清代有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
⼆、痢疾的临床特征以腹痛腹泻,⾥急后重,排⾚⽩脓⾎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痢疾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节讨论的内容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巴痢疾为主,⽽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细⽬⼆:病因病机⼀、痢疾的常见病因内因:饮⾷不节。
外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痢疾发⽣的病机痢疾病位在⼤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成痢。
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
下痢⽇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熏灼肠道,耗伤⽓⾎,为疫毒痢。
如痢疾失治,迁延⽇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久难愈的休息痢。
三、暴痢与久痢的病理特点及转化本病初期多为暴痢,属湿热或寒湿壅滞,表现为湿热痢或寒湿痢。
⽇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伤阴,形成阴虚痢;脾胃素虚寒湿留滞肠中,则为虚寒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痢疾
细目一:概述
一、痢疾的概念及源流
1.痢疾的概念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痢疾的源流
《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清代有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
二、痢疾的临床特征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痢疾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节讨论的内容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而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痢疾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
外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
二、痢疾发生的病机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
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
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三、暴痢与久痢的病理特点及转化
本病初期多为暴痢,属湿热或寒湿壅滞,表现为湿热痢或寒湿痢。
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伤阴,形成阴虚痢;脾胃素虚寒湿留滞肠中,则为虚寒痢。
细目三:诊断
痢疾的诊断要点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急性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慢性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有传染性的痢疾者,多伴有饮食不洁史;急性多发生在夏秋之交,慢性四季皆可发生。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痢疾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
1.辨虚实:一般来说,初痢及年轻体壮患痢者多实;久痢及年高体弱患痢者多虚。
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2.辨寒热: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口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二、痢疾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宜忌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予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
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
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三、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1.湿热痢
主症: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2.疫毒痢
主症: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3.寒湿痢
主症: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4.阴虚痢
主症: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瓜蒌。
5.虚寒痢
主症: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6.休息痢
主症: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四、湿热痢和休息痢等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湿热痢初起,若兼见表证,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则用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若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属热重于湿者,则宜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若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可去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燥湿;若兼饮食积滞,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消食化滞;若食积化热,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泻热止痢。
休息痢,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用温脾汤加减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若久痢兼见肾阳虚衰,关门不固者,宜加肉桂、熟附子、吴茱萸、五味子、肉豆蔻以温肾暖脾,固肠止痢。
细目五:预防、转归及预后
一、痢疾的预防
1.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性及阿米巴痢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2.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
3.痢疾患者,须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二、痢疾的转归、预后
一般来说,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
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虽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入营血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