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radio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区别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69c718964bcf84b9d57b21.png)
对于无线电管理工作来说,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是产生通信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中,杂散发射测试是一个重要的必测项目。
被过滤广告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测量杂散发射的主要仪表是扫频式频谱分析仪。
因此要正确测量出待测设备的杂散发射分量必须深入了解扫频式频谱分析仪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参考杂散发射测试的相关标准,结合实际测试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提出了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杂散发射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T13622-92《无线电管理术语》中3.6.9条的描述,杂散发射指的是在必要带宽之外的某个或某些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输。
它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带外发射是在调制过程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杂散发射的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13421-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规定,杂散发射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电平表示法,它是以“mW”或“μW”表示的杂散发射的平均功率或波峰包络功率。
例如在GSM移动台的测试标准YD/T884-1996的8.2款中规定发射机在工作模式下在频段100 kHz~1 GHz的杂散限值为-36 dBm(相当于0.25 μW)。
另一种表示方法为相对电平表示法,它是以分贝表示的杂散发射平均功率或波峰包络功率相对于发射波峰包络功率的衰减量。
例如在调频无线电话机的测试标准GB/T15844.1-1995的5.2款中规定当发射机的载波功率大于等于25W时,基地台的杂散射频分量应小于等于70 dB。
杂散发射的测量条件和要求总的来说,测试时的交流供电电源、直流供电电源、环境条件、测试负载必须满足GB 13421-92中5.1.1款的规定。
具体实验中一般应注意满足以下几个重要条件:(1) 温度: 15℃~35℃;(2) 相对湿度: 45%~75%;(3) 大气压强: 86 kpa~106 kpa;(4) 电源: 直流电源电压为规定值±2%,交流电源电压为标称值±2%,交流电源频率为标称值±1%;(5) 测试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
![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50452f0912a21614792940.png)
1.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1.1.需考虑的干扰类型由于各系统需要共址建设,为了保证各系统间不至于互相影响,需要对各系统间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
从形成机理的角度,系统之间的干扰可以分为杂散辐射、接收机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由于一般系统之间的间隔频率可以大约工作带宽数倍,所以系统间一般不容易出现邻频干扰)。
1)杂散辐射(Spurious emissions)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滤波等器件工作特性非理想,会在工作带宽以外较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不包括带外辐射规定的频段),包括电子热运动产生的热噪声、各种谐波分量、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以及发射机互调等。
3GPP 将该部分信号通归为杂散辐射,因为其分布带宽很广,也有文献称为宽带噪声(Wideband Noise)。
邻频干扰和杂散辐射不同,邻频干扰中所考虑的干扰发射机泄漏信号指的是:被干扰接收机所处频段距离干扰发射机工作频段较近,但尚未达到杂散辐射的规定频段的情况;根据3GPP TS25.105,杂散辐射适用于指配带宽以外、有效工作带宽2.5倍以上的频段;当两系统的工作频段相差带宽2.5倍以上时,滤波器非理想性将主要表现为杂散干扰。
2)接收机互调干扰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TxIMD)、交叉调制(XMD)干扰3种。
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射频器件非线性,在两个以上干扰信号分量的强度比较高时,所产生的互调产物。
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是由于双工器滤波特性不理想,所引起的被干扰系统发射分量泄漏到接收端,从而与干扰源在非线性器件上形成互调。
交叉调制也是由于接收机非线性引起的,在非线性的接收器件上,被干扰系统的调幅发射信号,与靠近接收频段的窄带干扰信号相混合,将产生交叉调制。
3)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宽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功率太强,而将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LNA)推向饱和区,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浅析辐射杂散之测试影响因素
![浅析辐射杂散之测试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43edbe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c.png)
[2] 时雪岚.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J].科技信 息,2008(7):223-224.
[3] 浅谈动态范围对杂散发射测试的影响[J].信息管理化,2012(6):57. [4] 熊宇飞,张辉.毫米波频段辐射杂散发射测试研究[J].现代电信科 技 ,2017(2):1-6. [5] 钱永鑫,周海贝,孙玉萍.电波暗室测试桌对辐射骚扰测量的影响 [J].上海计量测试,2017(4):33-35.
1.4 测试方法 测试结果不仅受到检测环境条件、试验布置、设备稳定性 的影响,同时也受测试方法所影响。测试方法由测试人员的技 术能力所决定,包括对测量原理的理解程度和测试设备的使用 方法熟练度等。一个资深的技术人员并不仅仅是简单进行软件 操作,而要懂得测试技术参数的设置,包括带宽RBW/VBW的 大小、滤波器的类型、扫图模式、扫描时间、扫描点数等,这 些都必须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设置,而不是凭个人经验来[5]。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射频技术的广泛应用,随处可见的无线电
台基站、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无线电干扰也日益增多。对于 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无线产品研发工程师而言,必须对各种无 线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辐射 杂散是通信产品国际、国内认证中比较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 也是国家质检部门抽查时最主要的测试指标之一。那么,如何 正确测试辐射杂散、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呢?
1 辐射杂散影响因素分析 杂散发射可在两种模式下测量,一种是传导发射,另一种
是辐射发射。辐射杂散是指与非辐射性纯阻负载相连接或者在接 收机状态时,由移动台产生或放大的通过移动台机壳、电源、控 制设备等电缆辐射的工作频率外的发射。辐射杂散主要是通过无 线空间传播的,在测试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检测条 件、试验布置、测试方法、设备稳定性等因素干扰[1]。本文旨在 针对蓝牙产品辐射杂散测量结果干扰因素分析。
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
![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25df0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c.png)
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所有的测量接收机应具有平均值和峰值的加权功能。
2.1.2分辨带宽resolutionbandwidth(rbw)通常的原则就是,测量接收机辨别频宽(末级中频滤波器的3db频宽)应当等同于参照频宽。
但为了提升测量的精确性、灵敏度和效率,辨别频宽可以不同于参照频宽。
比如,在测量紧邻中心频率的升空分量时,有时就须要使用狭窄的辨别频宽。
当辨别频宽大于参照频宽时,测量结果应属参照频宽内各分量的总和(其和应属功率议和,除非特别建议杂散信号按照电压议和,或是按多值法辨别,见注1)。
当辨别频宽大于参照频宽时,宽带杂散升空的测量结果应当按频宽比例展开归一化。
但对于线性(窄带)杂散产物,无法使用归一化。
辨别频宽的修正因子须要由测试接收机的实际辨别频宽(例如:-6db辨别频宽)和被测杂散升空信号特征而的定(例如:脉冲信号或高斯噪声)。
备注1:多值辨别法――当使用pep(峰纸盒功率)法测量杂散升空,且辨别频宽大于参照频宽时,所测出的总功率可能将不精确。
如果不晓得议和法则,那么在参照频宽内所测出的总的杂散发射功率应当按照功率制备法和电压制备法分别求出。
在每次测量中,如果用电压制备法求出的杂散升空值高于规定的限值,则满足要求;如果用功率制备法求出的杂散升空值低于规定的限值,则不满足要求。
2.1.3视频带宽videobandwidth(vbw)视频频宽至少与辨别频宽相同,最出色为辨别频宽的3至5倍。
vbw充分反映的就是测量接收机中坐落于包络检波器和模数转换器之间的视频放大器的频宽。
发生改变vbw的设置,可以增大噪声峰-峰值的变化量,提升较低信噪比信号测量的分辨率和Cadours率为,不易辨认出暗藏在噪声中的小信号。
2.1.4测量接收机滤波器的形状因子shapefactor形状因子就是叙述远距滤波器选择性的一个参数,通常定义为阻带和通带频宽的比值。
理想滤波器的比值为1。
但是,实际上滤波器具备滚降膨胀特性,远达没理想状态。
xmradio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区别
![xmradio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3b0921352d380eb62946dd9.png)
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区别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ut-of-band emission and spurious emission原创作者:xmradio同事在实际中有一个经验数据: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两倍处或以外的发射都认为是杂散发射,以内为带外发射,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依据,见下文:一、按照GB 13421-19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1.杂散发射: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1)变频产物:在形成载频或特征频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杂散频率的发射其内不包括载频和特征频率的谐波及整数倍频率(2)谐波发射:频率为占用频带内频率的整数倍的杂散发射。
2.带外发射:由于调制过程而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二、按照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站钱宁铁《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Spurious Emissions:1.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杂散发射是在必要带宽外某个或某些频率上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但不影响相应信息传递。
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一般来说,落在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250%倍处或以外的发射都认为是杂散发射。
2.带外发射out-of-band emission带外发射是在紧靠必要带宽的外侧,由调制过程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一般来说,落在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250%倍处以内的无用发射都认为是带外发射。
但对于必要带宽很窄或很宽的情况,这种划分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方法并不适合。
杂散发射限值
![杂散发射限值](https://img.taocdn.com/s3/m/868560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7.png)
杂散发射限值杂散发射限值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而这种技术会产生电磁波辐射,从而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因此,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出台了杂散发射限制标准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杂散发射的概念、作用、测试方法、以及限制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
一、杂散发射的概念杂散发射一般定义为电磁设备在正常工作时,除了预期的无线电信号外,还会产生无效的电磁放射能量。
这种无用的放射能量有可能会对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甚至会妨碍或破坏其他设备。
二、杂散发射的作用杂散发射会引起电磁干扰,首先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这种干扰也可能影响到人的健康,从而引起身体不适和疾病。
由于这种干扰的危害较大,因此杂散发射必须被限制。
三、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杂散发射限制是指对电磁干扰的能量强度设置上限。
由于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杂散发射测试方法也有所不同。
基本上,测试方法包括室内及室外测试。
所谓室内测试是指在标准设备附近进行测试,而室外测试则是指在真实环境中获取杂散发射数据。
四、限制标准的制定制定限制标准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确保电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标准。
例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的限制标准是由以前的类别A、类别B转变为了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具体限制。
此外,欧盟和亚洲地区也都制定了限制标准。
总之,杂散发射是一种电磁干扰,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妨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严格的标准来限制杂散发射,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如何准确地测试和评估杂散发射的影响也是现代科技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杂散发射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杂散发射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bea28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f.png)
杂散发射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杂散发射是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现象。
电磁辐射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因此,减少和控制杂散发射对于保证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杂散发射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产生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杂散发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杂散发射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减少方法,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本文的背景介绍部分,我们将会介绍杂散发射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现象,旨在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杂散发射的定义和产生原理,从物理角度解释杂散发射的机制。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杂散发射的影响因素,包括电路设计、材料选择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杂散发射对设备和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减少杂散发射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优化电路设计、改进材料选择和加强防护措施等。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杂散发射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杂散发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了解如何减少和控制杂散发射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相信本文将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基本框架,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架构。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杂散发射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杂散发射的定义和原理,并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则是论述杂散发射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背景介绍、杂散发射的定义和原理以及杂散发射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背景介绍部分可以对杂散发射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概述,引发读者的兴趣。
接着,通过解释杂散发射的定义和原理,读者可以了解到杂散发射的基本概念和机理。
最后,讨论杂散发射的影响因素,可以深入分析导致杂散发射产生的各种因素,并归纳总结对杂散发射的影响。
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
![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85c38a76eeaeaad1f330d4.png)
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作者:沈显照王群杰来源:《硅谷》2012年第03期摘要:介绍一种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抑制的方法,即在馈线系统中加装高功率带通滤波器组合,并且给出设计分析和各个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及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通过实际加工和测试,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发射机;带外杂散;滤波器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08-020 引言脉冲雷达发射机输出的射频频谱宽大于所需要的频谱,即产生了一定的带外杂散输出[1][2],形成了电磁频谱方面的污染。
随着我国雷达和通讯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雷达和通讯设备的密度和电磁频谱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对于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本文阐述的是一个S波段大功率脉冲式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方法。
该方法就是在原来雷达的馈线系统中加装高功率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为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的组合,通过该滤波器组合来抑制雷达发射机的带外杂散。
1 设计分析大功率脉冲式雷达发射机带外杂散的抑制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1)功率容量问题:发射机输出脉冲功率数百千瓦至兆瓦,因此设计的滤波器应具有大的功率容量。
2)通带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问题:通常大功率微波滤波器要求驻波和插损都很小,否则会引起发热、功率容量下降、系统性能变坏和缩短雷达的作用距离等。
3)阻带衰减和电压驻波比问题:滤波器应有大的阻带衰减以抑制带外杂散输出;阻带的驻波太大对功率放大管是有害的,当发射机的杂散输出较大时,发射机工作不稳定,甚至可能引起击穿。
4)振荡击穿:大多数微波发射机都有一定的寄生杂散,存在“带外输出”,如选用反射式滤波器,寄生杂散将被反射回发射机,从而可能产生振荡击穿。
大功率波导滤波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反射式和吸收式两大类型。
吸收式滤波器在通带和阻带都具有良好匹配,即具有较小的电压驻波比,通带插入损耗小,而且其阻带带宽很宽及阻带衰减大,功率容量大;而反射式滤波器在通带内有良好的匹配特性内,但其阻带衰减是由滤波器的反射产生的,且反射式滤波器在谐波频率上大多存在寄生通带,阻带带宽有限。
杂散发射Spurious与带外发射的区别
![杂散发射Spurious与带外发射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3e82ec87c1cfad6195fa73a.png)
杂散发射&带外发射&带内发射的区别1.相关概念1.1 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杂散发射是在必要带宽外某个或某些频率上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但不影响相应信息传递。
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一般来说,落在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2.5倍处或以外的发射都认为是杂散发射。
1.1.1杂散发射的类型杂散发射包含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发信机的杂散辐射是指用标准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1.传导型杂散辐射:指天线连接器处或电源引线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
2.辐射型杂散辐射:指由于机柜和设备的结构而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
移动台收信机的杂散辐射主要是由于天线连接器(传导性杂散辐射)或是由于设备机箱(辐射型杂散辐射或机箱辐射)而引起的。
对它的测量包括在对收信机杂散辐射的测量中。
基站的杂散辐射主要有三个来源:天线连接器的传导杂散辐射,机箱及设备结构引起的辐射型杂散辐射和传导型杂散进入电源线引起的杂散辐射。
对它的测量类似于对基站发信机杂散辐射的测量。
谐波指的是基波的整数倍的信号,根据法国数学家傅立叶(M.Fourier)分析原理证明,任何重复的波形都可以分解为含有基波频率和一系列为基波倍数的谐波的正弦波分量。
互调干扰是多个信号之间的干扰,由传输信道中非线性电路产生的,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入到非线性电路时,由于非线性器件的作用,会产生很多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其中与所需要的信号频率ω0相接近的组合频率分量会顺利通过接收机而形成干扰,这种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例如:三阶互调(Third Order Intermodulation 或3rd Order IMD)是指当两个信号在一个线性系统中,由于非线性因素存在使一个信号的二次谐波与另一个信号的基波产生差拍(混频)后所产生的寄生信号。
声发射的概念、技术和效应
![声发射的概念、技术和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25b97ae3b3567ec112d8a06.png)
• GB18182:检测由金属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 器壁、焊缝、装配的零部件等表面和内部产 生的声发射源,并确定声发射源的部位及划 分综合等级。
4 声发射技术的特点
声发射技术的优点 • (1) 声发射检测是一种动态检验方法; • (2) 声发射检测方法对线性缺陷较为敏感; • (3) 声发射检测在一次试验过程中能够整体
• (2) 声发射检测,一般需要适当的加载程序。多数 情况下,可利用现成的加载条件,但有时,还需要 特作准备;
• (3) 声发射检测目前只能给出声发射源的部位、活 性和强度,不能给出声发射源内缺陷的性质和大小, 仍需依赖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复验。
5 声发射检测方法和其它常规无
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对比
第三节 材料弹性和塑性变形
大量位错运动的结果将导致材料产生如下的结果: • 滑移 • 屈服 • 留德尔斯线(钢) • 裂纹尖端塑性区 • 空隙增长和聚结 • 韧性斯裂
第三节 材料弹性和塑性变形
孪生变形 • 孪生产生较高幅值的声发射,孪生发生在锡、锌、钛中,但
不发生在钢与铝中。
第三节 材料弹性和塑性变形
第五节 波的传播
• 波——就是材料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运动(振动) 在材料中的传播。
• 纵波(压缩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 方向平行,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中传播。
横波(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表面波(瑞利波)——质点的振动轨迹呈椭圆形,沿 深度约为1~2个波长的固体近表面传播,波的能量随 传播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弱。
声发射检测技术——用仪器探测、记录、分 析声发射信号和利用声发射信号推断声发射 源的技术称为声发射技术 。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50633d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简述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无线电中波广播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电广播方式,它的频率范围在530 kHz到1700 kHz 之间。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中波广播在一些地区已经逐渐被其他无线电传输方式所取代,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
无线电中波广播也会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无线电中波广播的波长比较长,传播距离远,因此会对其他频段的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由于其传播距离远,广播信号往往会穿透建筑物,进入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段内,从而造成干扰。
特别是在城市等高密度人口居住区域,由于建筑物密集,无线电中波广播信号更容易渗透到其他通信系统的频段内,对其造成干扰。
无线电中波广播会产生杂散辐射,也会对周围的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杂散辐射指的是无线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的电磁波辐射。
由于无线电中波广播的信号较为强大,因此在其工作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杂散辐射,这些辐射可能会对周围的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无线电中波广播的天线高度较高,也容易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产生干扰。
由于无线电中波广播的天线一般设置在较高的建筑物或者塔顶,因此其信号也容易对其他天线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
特别是在天线高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干扰可能会更加明显。
无线电中波广播的信号强度相对较大,也容易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产生屏蔽作用。
当无线电中波广播的信号强度很大时,会使其周围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变得较为微弱,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完全被屏蔽。
这种屏蔽作用使得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对其造成干扰。
无线电中波广播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穿透建筑物产生干扰、产生杂散辐射对周围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容易干扰其他系统的天线、对其他信号产生屏蔽作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无线电中波广播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减轻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基站放大器驻波、杂散、互调的测试方法
![基站放大器驻波、杂散、互调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233d52ad02de80d4d84069.png)
一、杂散发射1.1 定义杂散发射是指除去工作载频以及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的频率上的辐射。
1.2指标要求测试项目指标备注9kHz~1GHz ≤-36dBm,1GHz~12.75GHz ≤-30dBm,885~915MHz ≤-103dBm, GSM接收频段825~835MHz ≤-47dBm,870~880MHz ≤-47dBm,1.8~1.92GHz ≤-47dBm,3.4-3.53GHz ≤-47dBm,1.3 测量方法图1:杂散发射测量框图1.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2.被测机输入端TX IN接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对应的TX OUT端,其它端口接负载。
3.信号发生器设置为基站放大器工作频带范围内的中心频率;4.信号发生器的电平设置为20W,使基站放大器输出功率达到指标要求;5.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杂散信号,其测试值加10dB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6.将信号发生器接被测机的另一输入端TX IN,输出端接对应的 TX OUT端,其它端口接负载。
重复步骤3至5。
TX IN/RX IN/RX OUTTX OUT TX OUTRX IN图2、基站放大器顶面图图3、主信号与杂散信号二、互调测试:2.1 指标要求2.1.1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载波工作时,设备产生的互调在工作频带内不大于-36 dBm(对于GSM900系统),或不大于-30 dBm(对于GSM1800系统)。
如互调信号落在带外,则必须满足杂散所要求的指标。
2.1.2当在设备输出端有低于发送信号30dB的干扰信号存在时,它们产生的任一互调都应大于70dBc。
2.2 测试方法:图4、基站放大器互调测试框图1. 按图3连接测试系统.2. 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1设置为基站放大器的中心频率,将干扰信号的频率f2设置为高于(或低于)f1 800kHz的频率,即f2=f1±800kHz3.设置f1的电平为20w, 同时设置f2的电平为2w。
4.利用频谱分析仪测试互调5.端口的连接方式同杂散发射测试的连接方式。
2021年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最新)之令狐采学创编
![2021年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最新)之令狐采学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178ae950ec3a87c24128c458.png)
A类题库欧阳光明(2021.03.07)卷面题数:30涉及题数:370 [题号]LK0001[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D]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题号]LK0002[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答案]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B]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C]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题号]LK0003[题目]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答案][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B]各级体育管理机构[C]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D]各地电信管理局[题号]LK0004[题目]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答案][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B]在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业余无线电协会[C]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和地方体育管理机构[D]国家和地方公安部门[题号]LK0005[题目]《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答案][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B]地方业余无线电协会或者类似组织机构[C]地市县(区)及以下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D]各地方与无线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无线电应用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题号]LK0011[题目]国家鼓励和支持业余无线电台开展下列活动:[答案][A]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普及活动以及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活动[B]休闲娱乐性交谈[C]机动车辆行车服务性通信活动[D]作为日常公益活动的通信工具[题号]LK0012[题目]关于业余电台管理的正确说法是:[答案][A]依法设置的业余无线电台受国家法律保护[B]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一切行为都受国家法律保护[C]通过法律手段限制业余无线电台的设置[D]在业余电台与其他业务电台遇到干扰纠纷时无条件优先保护其他业务电台[题号]LK0104[题目]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基本依据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出自于下列法律:[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题号]LK0007[题目]我国对无线电管理术语“业余业务”、“卫星业余业务”和“业余无线电台”做出具体定义的法规文件是[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D]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题号]LK0008[题目]业余电台的法定用途为:[答案][A]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B]供公民在业余时间进行与个人生活事务有关的通信[C]供公民在业余时间进行休闲娱乐[D]供私家车主或者相应组织作为行车安全保障和途中消遣工具[题号]LK0111[题目]无线电业余业务是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作下列用途的无线电通信业务:[答案][A]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B]救灾抢险、车队联络和技术学习[C]娱乐休闲、报告路况和公益服务[D]技术教学、民兵训练和公益通信[题号]LK0009[题目]业余无线电台供下列人群设置和使用:[答案][A]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其兴趣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利润[B]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任何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C]对无线电技术不感兴趣,但希望把业余无线电台用于业余消遣的公民[D]对用无线电台解决日常通信有实际需求的任何公民、社团和单位[题号]LK0051[题目]“我不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申请设置业余电台只是为了行车方便,不需要遵守业余无线电的规范”。
杂散发射的测试及抑制方法.
![杂散发射的测试及抑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21b139866fb84ae45c8d87.png)
关于杂散发射Auhq 2005-06-15杂散发射可以理解为谐波分量,比如GSM900的2次谐波分量在1.8G,3次谐波分量在2.7G,等等。
杂散发射的测量通常在0-6GHz之间测量,在1GHz到4GHz处应小于30dBm,GSM规范里有相应的规定。
杂散发射在两种模式下测量,一种是传导模式,一种是辐射模式。
而每一种模式下又分为信道模式(Traffic)和空闲模式(Idle),通常信道模式的值会大于空闲模式。
标准以下四张表是在四种模式下GSM标准规定的杂散发射功率限值:功率电平(dBm)频率范围GSM 900MHz DCS 1800MHz 100KHz~1GHz -36 -36 1GHz~12.75GHz -301000MHz ~1710MHz -301710MHz ~1785MHz -361785MHz ~12.75GHz -30图表 1 传导型杂散发射,MS被分配一个信道(Traffic,通常是62信道,902.4MHz)频率范围功率电平(dBm)100KHz~880MHz -57 880MHz~915MHz -59 915MHz~1000MHz -57 1000MHz ~1710MHz -471710MHz ~1785MHz -531785MHz ~12.75GHz -47图表 2 传导型杂散发射,MS处于空闲模式(Idle)功率电平(dBm)频率范围GSM 900MHz DCS 1800MHz 30MHz~1GHz -36 -361GHz~4GHz -301000MHz ~1710MHz -301710MHz ~1785MHz -361785MHz ~4GHz -30图表 3 辐射型杂散发射,MS被分配一个信道(Traffic,通常是62信道,902.4MHz)频率范围功率电平(dBm)30MHz~880MHz -57 880MHz~915MHz -59 915MHz~1000MHz -57 1000MHz ~1710MHz -471710MHz ~1785MHz -531785MHz ~4GHz -47图表 4 辐射型杂散发射,MS处于空闲模式(Idle)杂散发射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路Layout过程中EMC考虑不够(主要指射频部分);2.天线失配;3.PA不正常工作;4.结构设计造成的杂散过大。
杂散传导——精选推荐
![杂散传导——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af688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e.png)
杂散传导EMI方面:(1)辐射连续骚扰(RE)---测试标准:GB9254-1998(2)传导连续骚扰(CE)---测试标准:GB9254-1998(3)辐射杂散骚扰(SE(R))---测试标准:YD1032-2000中7.2(4)传导杂散骚扰(SE(C))---测试标准:YD1032-2000中7.1 EMS方面:(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GB/T 17626.4-1998(2)静电放电抗扰度(ESD)---测试标准:GB/T 17626.2-1998(3)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测试标准:GB/T 17626.5-1998(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GB/T 17626.6-1998(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GB/T 17626.3-1998(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DIP)---测试标准:GB/T 17626.11-1998辐射与传导的区别:辐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传导:通过某种实物连接而产生的能量传递。
连续骚扰:对一个特定设备的效应不能分解为一串能清晰可辨的效应的电磁骚扰。
辐射连续骚扰也可称为辐射骚扰或者辐射干扰即RE,其测试目的为判断手机自身所辐射出电磁能量的强度。
辐射骚扰超标的产品可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劣化或者对生物和非生物起不良反映。
传导连续骚扰也可称为传导骚扰或者传导干扰即CE。
一般来说此项测试目的在于检测连接到城市公共供电网络的手机对于公共电网的影响。
其中杂散(Spurious Emissions)项目是针对手机而特别提出的。
所谓杂散即必要带宽以外频率发射(并且不包括由调制过程产生的必要带宽以外频率的发射)。
杂散骚扰: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频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区别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ut-of-band emission and spurious emission
原创作者:xmradio
同事在实际中有一个经验数据: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两倍处或以外的发射都认为是杂散发射,以内为带外发射,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依据,见下文:
一、按照GB 13421-19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1.杂散发射:
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1)变频产物:
在形成载频或特征频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杂散频率的发射其内不包括载频和特征频率的谐波及整数倍频率
(2)谐波发射:
频率为占用频带内频率的整数倍的杂散发射。
2.带外发射:
由于调制过程而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二、按照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站钱宁铁《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Spurious Emissions:
1.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
杂散发射是在必要带宽外某个或某些频率上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但不影响相应信息传递。
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一般来说,落在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250%倍处或以外的发射都认为是杂散发射。
2.带外发射out-of-band emission
带外发射是在紧靠必要带宽的外侧,由调制过程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一般来说,落在中心频率两侧,必要带宽±250%倍处以内的无用发射都认为是带外发射。
但对于必要带宽很窄或很宽的情况,这种划分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的方法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