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永宁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2 编制范围本合同段招标范围内所有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涵洞工程及路基挡护、排水工程等。
3 编制原则3.1 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2 优质高效的原则根据我公司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3.3 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
3.4 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
3.5 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相应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不挪用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人力、财力、物力、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二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2 设计标准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80 公里/小时。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梁建筑宽度:桥梁比路基窄0.5m(两侧各窄0.25m)整体式路基:0.5+10.75+0.6=11.85m(半幅路基)分离式路基:0.5+11.00+0.5=12.00m(半幅路基)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3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
表2-1主要工程数表4 自然条件4.1 地形、地貌本工程所经区域属闽浙~浙东侵蚀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至沿海地区展为平原,地貌形态明显受华夏和新华夏系构造制约,山脉和盆地呈北东、北北东排列。
永宁高速公路A1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依据1、业主下发的国家高速公路泉州至南宁横线福建省境内永安至宁化(闽赣界)高速公路A14合同段(K114+300~K121+768.27)施工招标文件。
2、永宁高速公路A14合同段施工合同。
3、永宁高速公路A14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4、交通部颁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预算定额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国家现行各项法律、法规及规定。
6、当地的气候条件、施工环境及施工现场调查的资料。
7、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装备、队伍素质、机械装备、财务实力及多年来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福建省境内永安至宁化(闽赣界)高速公路A14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14+300~K121+768.27,路线长7.47KM。
采用交通部颁发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6米,分离式路基宽度单幅13米,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本合同段位于三明市宁化县境内,路线起于石壁镇南田村,路线从K114+300整体式向北延伸,经南田村、大富坑村、洋家府村,设南田大桥、大富坑大桥、洋家府大桥,于洋家府村跨越307省道,从K118+280开始改为分离式路基,在田背村跨越307省道,设置田背村中桥紧接淮土隧道,隧道出口设置五福亭特大桥,第三次跨越省道,并于K119+100变为整体式路基,其后设置五福亭1号大桥、五福亭2号大桥,然后路线延伸至本合同段终点闽赣交界处。
本项目路线位于戴云山以西,穿越的地貌单元较复杂。
地貌上属闽西低山-重丘-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山体较多陡峻。
其中中低山地貌,海拔标高一般在500~1300米,相对高差150~420米,山间河谷深切,V型谷发育,丘陵地貌区一般丘顶浑圆,相对高差50~250米,河谷低平。
山间盆地地形较为平缓,多为村镇或垦为农田。
三明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8.9~19.4℃;年平均降雨量1544~1620mm,全年雨日160~176天,3~4月为春雨季,雨量约占全年23-24%;5-6月为梅雨季,雨量约占全年36-37%;7-9月为台风、雷雨季,约占全年20%;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期,约占全年20%;降雨分布不均,变化很大。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 施工组织设计第1 章编制说明根据建设单位标前会和答疑会精神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市政道路、立交桥等类似市政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
1.1 编制依据(1) 《XXX施工招标文件》。
( 2 )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省部级规范和标准。
(3)XXX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宁镇公路立交图纸。
1.2 编制原则( 1 )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 3)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 4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5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1.3 编制目的在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全优,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第2 章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及范围2.1.1 工程位置XXX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南起宁镇公路与宁栖路交叉口,北止于纬一路,全长3.78km。
其中本标段A主线331.502m, B主线335.252 m及其他支线道桥。
如附录1所示。
2.1.2 工程范围(1)道路部分:A主线自A0+000〜A0+184.902;B 主线自B0+000〜B0+214.952。
(2)桥梁部分:A 主线自A0(A0+184.902)〜A6(A0+331.502);B 主线自B0(B0+214.952)〜B5(B0+335.252)。
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01)二、工程范围及施工单位的分布,施工管理机构的组成 (01)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02)四、施工总目标 (03)五、总体施工布置 (04)六、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05)七、质量保证措施 (26)八、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29)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31)十、附表 (40)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依照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等。
2、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沿线各种资源、施工环境调查资料。
3、本单位隧道施工生产能力和经验。
二、工程范围及施工班组的分布,施工管理机构的组成1、工程范围**隧道:LJXK1+940~LJXK2+828段开挖、支护、二次衬砌和路面混凝土等全部工程内容。
2、施工管理机构工区主任和技术负责人直接全面负责该隧道现场施工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及监控。
3、施工单位的分布和任务划分现场施工负责人陈能武,技术负责人熊浩,测量、质检工程师吴吴世光,专职安全员张文义。
承担此隧道工程开挖、出渣任务的为隧道一班组(25人):支护由二班组承担支护施工(15人),洞身二衬、混凝土钢筋制安和仰拱混凝土回填由三班组承担施工(20人):型钢、格栅拱架制作由四班组承担(6人)。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我施工队的总体安排,实行工点负责制,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着有利于现场施工的原则,我队建立如下的施工组织机构: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工程概况**隧道按二级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40KM/H ,建筑宽度0.75+0.25+2*3.75+0.25+0.75=9.5米,建筑高度5.0米,最宽宽度是80米紧急停车带10.2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隧道全长888米,明洞10米(进出口分别为5米),878米暗洞。
地形地貌:隧址位于思南县思塘镇**村境内,隧道轴线走向方位角58度,属于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25—50º,隧道范围内中线地面高程447—568米,最大相对高差121米,隧道区思塘洞口处有省道S203通过,思塘端洞口东北130处有省道S304通过,交通条件较好。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施工组织设计第1 章编制说明根据建设单位标前会和答疑会精神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市政道路、立交桥等类似市政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
1.1 编制依据(1)《xxx施工招标文件》。
(2)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省部级规范和标准。
(3)xxx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宁镇公路立交图纸。
1.2 编制原则(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3)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4)“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5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1.3 编制目的在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全优,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第2 章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及范围2.1.1 工程位置xxx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南起宁镇公路与宁栖路交叉口,北止于纬一路,全长3.78km。
其中本标段A 主线331.502m,B 主线335.252 m 及其他支线道桥。
如附录1 所示。
2.1.2 工程范围(1)道路部分:A 主线自A0+000~A0+184.902;B 主线自B0+000~B0+214.952。
(2)桥梁部分:A 主线自A0(A0+184.902)~A6(A0+331.502);B 主线自B0(B0+214.952)~B5(B0+335.252)。
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 - 4 - 1 总体施工组织部署及规划 .......................................................................................... - 6 -1.1 各阶段对应的人员投入情况........................................................................... - 6 -1.1.1 施工组织机构 ......................................................................................... - 6 -1.1.2 施工队伍安排 ......................................................................................... - 7 -1.1.3 各阶段对应的人员投入计划 ................................................................. - 7 -1.2 各阶段对应的设备投入情况........................................................................... - 8 -1.3 各实施措施涉及的资金投入计划................................................................. - 10 -1.3.1 资金投入计划 ...................................................................................... - 10 -1.3.2 资金保证措施 ....................................................................................... - 11 -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 .......................................................... - 11 -2.1 施工准备 ........................................................................................................... - 11 -2.1.1 临时设施布置 ........................................................................................ - 11 -2.1.2 技术准备 ............................................................................................... - 12 -2.2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 13 -2.2.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 - 13 -2.2.2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 - 13 -2.2.3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2.2.4 路面工程施工方法2.3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 16 -2.3.1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 - 17 -2.3.2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 - 18 -2.4 对重点和难点的工作方法 .............................................................................. - 35 -2.4.1 岩溶地段施工 ....................................................................................... - 35 -2.4.2 断层破碎带施工 ................................................................................... - 36 -2.5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 - 36 -2.5.1 冬季施工安排 ...................................................................................... - 37 -2.5.2 雨季施工安排 ...................................................................................... - 37 -3 工期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 - 38 -3.1 工期目标 .......................................................................................................... - 38 -3.3 施工顺序安排 .................................................................................................. - 41 -3.4 确保工期的措施 .............................................................................................. - 42 -3.4.1 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 - 42 -3.4.2 建立岗位责任制 ................................................................................... - 42 -3.4.3 调遣精兵强将,以最快的速度上场施工 ........................................... - 42 -3.4.4 合理资源配置,满足工期要求 ........................................................... - 42 -3.4.5 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 ........................................................... - 42 -3.4.6 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奖惩制 ............................................................... - 43 -3.4.7 强化安全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 - 43 -3.4.8 创造外部条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 43 -3.4.9 资金保证 ............................................................................................... - 43 -3.4.10 做好施工保障工作 ............................................................................. - 43 -4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 44 -4.1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 - 44 -4.1.1 质量目标 ............................................................................................... - 44 -4.1.2 质量保证体系 ....................................................................................... - 44 -4.1.3 质量管理 ............................................................................................... - 44 -4.1.4 质量控制 ............................................................................................... - 46 -4.1.5 质量保证措施 ....................................................................................... - 46 -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 47 -5.1 安全保证体系 ................................................................................................. - 47 -5.1.1 安全目标 .............................................................................................. - 48 -5.1.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 48 -5.1.3 安全管理措施 ...................................................................................... - 48 - 6环保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 - 51 -6.1 环保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 51 -6.1.1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 .......................................................................... - 51 -6.1.2环保、水保保证体系 .......................................................................... - 51 -6.2.1 环境保护措施 ........................................................................................ - 52 -6.2.2 水土保持措施 ...................................................................................... - 53 - 7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及保证措施........................................................... - 54 -7.1文明施工 ............................................................................................................. - 55 -7.1 .1 文明施工目标....................................................................................... - 55 -7.1 .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 55 -7.1. 3 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 - 55 -7.1.3 现场管理 ................................................................................................. - 55 -7.1.4 现场机械管理 ......................................................................................... - 56 -7.1.5 路基文明施工措施 ................................................................................. - 56 -7.1.6 涵洞文明施工措施 ................................................................................. - 56 -7.1.7 隧道文明施工措施 ................................................................................. - 57 -7.1.8 生活营地绿化 ......................................................................................... - 58 -7.2 文物保护 ............................................................................................................ - 58 -7.2.1 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 - 58 -7.2.2 文物保护措施或方案 ............................................................................. - 58 -8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 - 58 -8. 1 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机构........................................................... - 59 -8.2 应急救援工作基本原则 ................................................................................... - 59 -8. 3 平时的应急准备 ........................................................................................... - 59 -8. 4 应急救援处理 ............................................................................................... - 59 -9 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 - 60 -9.1 “四新”成果在工程中应用与推广............................................................... - 60 -9.2 竣工文件的编制及工程移交......................................................................... - 60 -9.3 缺陷责任期的维修与回访 ............................................................................. - 61 -9.3.1 人员计划 .............................................................................................. - 61 -9.3.2 设备计划 .............................................................................................. - 61 -9.3.3 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措施.................................................................. - 61 -9.3.4 对缺陷责任期内维护的承诺.............................................................. - 62 -9.4 搞好友邻和地方关系 ..................................................................................... - 62 - 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 62 - 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 62 - 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 - 62 - 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 62 -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 62 - 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 62 - 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 - 63 - 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 - 64 - 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 - 64 - 附表十-图1 路基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 64 - 附表十-图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 64 - 附表十-图3 隧道施工工艺框图.................................................................................. - 64 -施工组织设计2XX年1月,国务院以《国务院关于推进XX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XX]3号)。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综合测绘及钻探资料分析确定,本隧道围岩共分为Ⅴ、Ⅳ、Ⅲ三个等级,确保开挖过程施工安全、质量是本隧道施工中的重点、难点。
对策: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
()坚持“随开挖、随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施工原则。
()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勘探
、施工组织机构
高速公路标段项目部成立第二工区,负责管理隧道的施工,工区下设隧道三队负责隧道施工,下设技术室、质检室、安环室、材料室、计划财务室、综合办公室等负责作业队的日常管理,包括技术人员人,安质人员人,施工员名;下设钢筋班、铁件班、机械班、开挖班、喷砼班、混凝土班、水电班,具体负责施工项目的实施。
组织机构见图。
.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作业队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表(表二)
人员或部门
主 要 管 理 职 责
施工队长
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各作业层的接口界面协调和内部考核,监督年、季、月施工计划执行。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洞内中间段照明亮度:
洞内卫生标准:纵向通风时,允许浓度:δ,烟雾允许浓度: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主要工程量汇总(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洞身长度(左)
复合防水层
洞身长度(左)
中埋止水带
土石方开挖
φ打孔塑料盲沟
φ锚杆
φ打孔波纹管
φ中空锚杆
塑料盲沟
无缝钢管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国家高速公路至横线省至(闽赣界)高速公路合同段隧道掘进开挖、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竖井 高速公路外线工程)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竖井高速公路外线工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重点关注竖井和高速公路外线工程的施工组织策略。
本设计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高效、安全,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2. 工程概述2.1 工程地点所设计的隧道位于高速公路的特定区段,施工包括竖井和高速公路外线工程。
2.2 工程目标- 实现隧道施工的高效、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 施工组织设计3.1 施工流程本项目的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 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勘察、临时设施搭建等;2.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采购材料、调配机械设备等;3. 竖井施工:包括竖井开挖、支护、封闭等;4. 高速公路外线工程施工:包括路基土方、路面铺装、交通标志等;5. 施工验收:包括工程质量检查、安全评估等;6. 后期清理: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撤离临时设施等。
3.2 安全措施- 严格遵守职业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 准备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建立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提高等。
3.3 交通管理- 在施工期间,采取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确保对现有交通的干扰最小化;- 针对施工现场附近的交通路段,设置交通标志、限速设施等,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4. 施工资源4.1 人力资源- 依据工程规模、施工计划和安全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施工操作符合标准和要求。
4.2 设备资源- 根据施工需要,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4.3 材料资源-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5. 监管与验收5.1 监管机构- 指定专门的监理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管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2 施工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验收;- 执行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高速铁路某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工程概况 (3)2编制依据 (8)3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8)4施工进度计划 (35)5各项资源需用计划表 (36)6工场面平面布置 (36)7质量计划 (46)8质量目标 (50)9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 (50)10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3)11环境保护措施 (81)12文明施工措施 (85)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点及施工范围1.1.1工程地点本工程地处新建铁路xx至xx第十一标段(DK117+845)1.1.2施工范围:DK117+890~DK119+3101.2主要工程数量1.2.3出口段1420m及出口工程详见下页主要工程数量表1.3工程地质、水文、交通、建材等1.3.1工程地质A 隧道所在地区属第四系堆积分布有零星坡残、坡洪积人工填筑层,基岩大多裸露,主要有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下统珍珠冲组、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地层。
B 不良地及特殊地质隧道区内主要有复兴隆二井、和平煤矿和二岩煤矿的采空区;隧道穿过T3Xj含煤地层,须家河组地层层数较多,厚度小,一般煤层厚度为0.2~0.5m,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为低瓦斯隧道。
1.3.2 工程水文本隧道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A.孔隙潜水隧道范围内基岩普遍出露,覆盖层薄,第四系孔隙水贫乏。
B.基岩裂隙水:温塘峡背斜轴部张开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同时也为地下水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核部地层为须家沟砂、页岩夹煤层、煤线、砂岩透水性强,而页岩及煤层透水性差,具有阻水作用,因此在阻水附近有可能发育较丰富的地下水。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作项目名称 单位数量备注出口工程开挖 土石土m 3 509 软石/次坚石m 3 1108挡(冀)墙 浆砌片石/砼 m 3137 洞门端墙 砼 m 3 66 钢筋砼 m 3 20MnSi 钢 kgQ235钢kg 路基面铺砌 浆砌片石 m 3 16 天沟及边仰坡防护 浆砌片石 m 3 95 污水处理池开挖次坚石m 3 30 圬工浆砌片石 m 3 14 沟墙基础开挖 土石土m 3 1531 挡墙 浆砌片石 m 3 4283 水沟浆砌片石 m 3 277 弃渣量/运距 m 3/m 197250/1100用地 亩 28 绿化/复耕m 210672/8000洞身工程洞身开挖Ⅴ级C25钢筋砼m3 17803 Ⅳ级C20钢筋砼 m383379Ⅴ级 C25砼 m3 7594(气密性)Ⅴ级 C20砼 m3 1726 衬砌圬工Ⅳ级20MnSi 钢筋 kg Ⅳ级Q235钢筋 kgⅣ级 C25砼 m3 22753(气密性)Ⅳ级 C20砼 m3 5811喷砼C20m3 7748(气密性)喷微纤维砼m37748主要工程数量表工作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喷气密性微纤维砼m3 2708微纤维kg 2437系统支护钢筋网Q235 kg 130711锚杆φ22径向锚杆m/根58920/19640锚杆φ25中空锚杆m/根78210/26896加强超前支护格栅钢架20MnSi钢kg 178105Q235钢kg 40980连接件用钢kg 79018砼垫块m3 42超前支付φ25中空锚杆m/根加强超前支护φ42钢管m/根17758/5074BHW270钢带kg 102721预注浆水泥注浆m3 840外加剂YBGT气密剂kg 1602808压浆充填压浆或拱部注浆Ⅳ级围岩m3 1180 Ⅴ级围岩m3 210防排水系统30×70带状透水盲管m 5704止水带LB300×6 m 102798 瓦斯CW3-600/320瓦斯隔离板m2 83364基底处理注浆φ75钢管m 4598φ75钢管m 606φ89钻孔m 4598水泥沙浆m3 412 换填C20砼m3 1800 清除土石m3 1800 回填C20砼m3 250拱部及边墙加强处理格栅钢架20MnSi钢kg 70850Q235钢kg 21837连接件用钢kg 33638砼垫块m3 8 预注浆水泥沙浆m3 480主要工程数量表工作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3.3 工程交通西山坪隧道可利用北碚到明家沟的公路及xx到河川高速公路西山坪隧道的一段便道,故交通十分方便。
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51页)

.主要材料计划表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高速公路信丰至定南段施工招标文件。
.××高速公路××至××段×标段《隧道设计图》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关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况
××隧道是标段重点控制工程,隧道为双线分离式,其中左隧道全长,右隧道全长,左、右隧道起讫里程分别为:(左)~,(右)~。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行车道最大宽度为,拱顶最大高度,最大埋深约。
隧道设计地震烈度不小于级。
隧道左洞施工条件
长度
()
里程桩号
围岩结构
围岩
类别
施工条件
支护类型
以块状砌体结构、块状镶嵌结构为主,破碎带为碎块状镶嵌结构
除构造带部位外,顶壁相对较稳定,注意爆破力度应适度,以免危及顶壁稳定性。
φ锚杆,钢筋网,锚喷砼,钢格栅.
块状、大块状砌体结构
顶壁较稳定。
φ锚杆,钢筋网,锚喷砼
大块状、块状砌体结构为主,破碎带为碎块状镶嵌结构
除构造带外,顶壁较稳定。
φ锚杆,钢筋网,锚喷砼,钢格栅.
大块状,巨块状砌体结构
顶壁稳定,注意爆破力度。
φ锚杆,钢筋网,锚喷砼
块状,大块状砌体结构
顶壁较稳定。
φ锚杆,钢筋网,锚喷砼
块状砌体结构
顶壁相对较稳定,顶板遇弱风化带,注意质资料揭示,××隧道围岩岩类以红色细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隧道进口段属松散状结构,隧道洞身通过的Ⅴ类围岩左洞为、右洞为,地段合计长,占隧道总长的。
气候:赣南亚热带季风南缘,平均气温在℃,极端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为℃和℃,无霜期平均为天,年均降水量。
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地点某隧道为全线最长的隧道,进口位于某县某乡东水泉村,出口位于某乡某村。
第6B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左线为ZKll0+270~ZKll2+840,长2570m;右线为YKll0+200~YKll2+825,长2625m.二、地形地貌隧址区位于恒山山脉西段,属构造隆起上升区,侵蚀和剥蚀作用强烈,地形破碎,山坡北陡南缓,植被少,山势陡峻,属中山区,山高一般为1500~1800m,相对高差300~800m.沟梁大部呈北北西向展布,山梁较宽,沟谷多呈V形,沟底卵砾石堆积。
隧道出口地形现状见图2-1.三、气象隧址区属温带大陆型半干旱气候,春冬期节多风寒冷,夏秋季节雨量集中。
年平均气温15.4℃,最高月平均气温22.9℃(七月),最低月平均气温-8.5℃(一月),极端最高气温38.9℃(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4.5℃(1971年12月21日);年平均降水量445.6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七、八两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5%,最大年降水量673mm(1959年),最小年降水量219.3mm;年均蒸发量1817.4mm;年平均地面温度10.9℃:年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0m/s (1976年12月17日);无霜期172d.根据某县和某州气象台观测资料,隧道进口最大冻结深度130~150cm,隧道出口最大冻结深度98~120cm.四、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层岩性隧址区内广泛出露上太古界五台群会岗库组和店房台片麻岩组以及下古生界地层,五台期中酸性侵入岩余岗脑片麻岩组及吕梁期变质辉绿岩,辉绿岩墙分布其中。
新尘界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沿山前及沟谷零星分布。
太古界五台群金岗库组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含榴斜长角闪岩夹含榴角闪黑云变粒岩及两层磁铁石英岩和一层较稳定的含榴蓝晶二云斜长片麻岩。
店房台片麻岩组为一套中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
为隧道穿越的主要地层。
某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设计书

路线纵断面指标的采用情况见下表:
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2 自然地理特性
2.2.1 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北部,线路由东南至西北贯穿了北部地区,沿线属闽北山地丘陵区。地形由山岭、河谷、台地组成,地形起伏大。山地主要由武夷山脉的东脉组成。丘陵坡地主要分布在山脉的坡脚与河流阶地的交界处,其天然坡度为15—30度。一般海拔为小于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丘顶浑圆缓坡,天然山坡稳定。残积台地只要分布在邵武盆地。地形平缓,植被发育,残坡积层广布。
海西高速公路网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A3标段和顺1号(左洞ZK22+699~ZK24+773右洞YK22+695~YK24+760)。
2.1工程概述
本项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中的一条重要联络线,它的建设开辟了通往等陆省份的又一快速通道,有利于加强闽北地区与、抚州、资溪等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与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XX高速公路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书
1编制依据及围
1.1编制依据
⑴.国家交通部和省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⑵.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⑶.现行高速公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⑷.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⑸.已到位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⑹.其它相关依据。
1.2编制围
专注3辅助施工措施大管棚施工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28套拱施工拱脚试验全部大管棚完成孔施工注浆合格安无孔钢管施工完成设钻孔作业平台钻机就位沿孔口管钻至预定深度清孔成孔检查花钢管顶管分节段顶入分节加工节间丝扣连接清除管内杂物检查钢管仰角钢管口封堵注浆泵安孔口混合器注浆系统调试就位及注浆管路注浆充填砂浆水泥达结束标准记录与检查管棚采用108mm无缝钢管按节长6m环向间距50cm仰角不包括路线纵坡布设方向与路线中线平行
永宁一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永宁一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1.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柳州至南宁段、新建南宁至黎塘铁路工程招标文件。
1.2.永宁一号隧道设计文件与图纸。
1.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
1.4.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1.5.同类工程施工资料及相关工法。
1.6.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资料。
1.7.国家、行业及广西省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等。
第二章编制范围本项目部承建的湘桂铁路扩改工程柳南段和南黎铁路工程Ⅴ标,永宁一号隧道位于D1K724+551~D1K724+870。
第三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永宁一号隧道位于广西省南宁市境内,全长319m,进口里程为D1K724+551,出口里程D1K724+870,隧道位于曲线上,全隧处于纵坡为3‰的单面上坡段。
本隧道Ⅳ级围岩段长60m,Ⅴ级围岩段长226m。
围岩级别及开挖方法见表3.1 隧道最大埋深约68m。
隧道横穿粉砂岩夹页岩,地处低山丘陵地貌,起伏较大,地面高程90~190 m,最大高差100m。
植被发育,进口采用斜切式洞门、出口采用单压式洞门,边仰坡采用骨架护坡,洞身均采用复合衬砌结构。
表3.1 隧道围岩分级、开挖方法统计表3.2.主要工程数量永宁一号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2。
第四章施工总体安排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4.1.1.施工组织机构图及管理职责中铁十二局湘桂铁路扩改工程柳南段和南黎铁路工程Ⅴ标指挥部组织成立第二项目部负责永宁一号隧道的管理和施工。
组织机构见图4.1,管理职责见表4.14.1.2机构设置分项目部设施工负责人、书记、技术负责人各1人,管区负责人3人,技术科13人,测量队14人、试验室5人、安全质量科5人,计划科2人(兼调度)、财务科2人、物资(设备)科10人、办公室5人、司机6人、炊事员4人,共有人员72人。
4.1.3.施工队伍安排永宁一号隧道施工总体安排详见“表4.2隧道设计概况及施工总体安排表”表4.2永宁隧道设计情况及施工总体安排表4.2.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表4.3。
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地区的高速公路线路上,全长约10公里。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质量和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工程特点1.隧道全长较长,需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土质较为复杂,隧道内部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包括加固、防水等工程。
3.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
4.隧道附近有居民区和农田,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施工阶段划分根据工程的特点,将隧道施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体施工阶段、收尾工作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时间计划和质量要求都需要具体规划。
2.施工队伍组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难度,组织一支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经理、技术员、施工人员等。
同时,需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施工设备选型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包括钻机、挖掘机、铺装机等,以满足工程需求并提高施工效率。
4.施工工序安排根据地质、地形和工程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包括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混凝土浇筑、设备安装等工序。
5.环境保护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扩散,保护周边居民和农田的利益。
6.安全管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7.质量控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加强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8.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响应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总结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更好地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设计xx高速公路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施工合同、投标书、施工图纸,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包括技规、安规、行规、维规)、试验规程、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规范、企业贯标程序文件、管理办法,项目进场调查报告等。
2.编制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
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按照ISO9001(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3.总体设计思路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做到开工必优,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4.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横线xx省xx至xx(闽赣界)高速公路XX 合同段xx隧道掘进开挖、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第1章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1、工程概况1.1线路概况国家高速公路网—xx至xx,xx省xx至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本合同段路线位于xx市明溪、xx境内,线路起点位于xx镇xx(K31+860)接XX合同段终点,经xx进入xx县境内,穿梧地隧道,终于梧地萤石矿区附近(K40+800),路线全长8.703073公里,(断链一处K35+086=K35+322.927缩短236.927米)。
1.2.工程范围xx隧道位于xx市xx县境内,起讫里程左线ZK39+818~ZK40+068.5,长度为250.55米,右线YK39+685~YK40+049,长度为364米。
1.3地形地貌本隧道场址区属于低山-高丘陵地貌,山体海拔约430-560m,相对高差约130m,洞身最高点海拔564.8m,地形起伏大。
进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30-50度,自然山坡稳定,出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35-40度,自然山坡稳定性一般,沟堑不发育,洞身处地表水贫乏;沿线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林地。
1.4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隧道场区表层为少量的第四系坡积层,其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隧道区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坡积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沙土状全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全风化花岗岩,弱风化花岗岩。
隧道区未发现有明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迹象。
但隧道开挖时若支护不当,隧道进出口山坡自然坡度较陡,易产生滑坡或崩塌现象,洞身易产生崩塌现象。
隧道区未发现有断裂构造通过。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特征周期为0.35s,近期未发生过较大地震。
本隧道区地表水部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赋存于基岩的裂隙中,其富水性及导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向下游地下水或以泉的形式排出。
据勘察钻孔简易抽水试验资料分析,预计隧道双向总涌水量约75.19m3/d.。
根据本次勘察取水样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沿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四季较分明,春季阴寒细雨连绵,夏季炎热多大雨,秋季晴朗多雷阵雨,冬季寒冷有霜冻,山区多见短期积雪。
1.5地震基本烈度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省区划一览表及《xx至xx高速公路线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场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中硬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近期未发生过较大地震,为地震相对稳定区。
1.6施工条件主要交通用路为当地原有乡村道路和临时施工便道。
拟从xx采购水泥;从明溪采购河砂;从xx采购钢材;当地木材资源丰富,就地采购。
材料均由供应商送货上门,运费含在采购单价中。
当地水源较丰富,沿线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可由山间溪水提供,经化验,符合生产、生活需要。
施工用电计划在隧道出口段设置一台600KV A的变压器,并配备一台315KW发电机,可满足施工用电。
隧址区位于山间沟谷地段,通讯网络覆盖较差,已联系有关部门安装移动通讯信号塔,通讯条件比较便利。
1.7.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100km/h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侧向宽度为0.5+1米,两侧设检修道宽0.75+1米,净高5米,净宽10.75米。
行人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5米。
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隧道内最大纵坡:左洞+2.794%,右洞+2.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洞内中间段照明亮度:4.5cd/m2洞内卫生标准:纵向通风时,CO允许浓度:δ=300PPm,烟雾允许浓度:0.0065m-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1.8.主要工程量汇总(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1.9本隧道特点及重点1.9.1 工程特点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平均长度为307.25m。
隧道右线位于R=1700米、Ls=200米的圆曲线上,隧道左线位于R=1100米、Ls=200米的圆曲线上。
右洞进口桩号为YK39+685,设计标高为471.245米,出口桩号为YK40+049,设计标高为478.889米,长364米,纵坡采用+2.1%单向坡;左洞进口桩号为ZK39+818,设计标高为474.364米,出口桩号为ZK40+068.5,设计标高为481.20米,长250.5米,纵坡采用+2.794%单向坡。
综合测绘及钻探资料分析确定,本隧道围岩共分为Ⅴ、Ⅳ、Ⅲ三个等级,确保开挖过程施工安全、质量是本隧道施工中的重点、难点。
对策:(1)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2)坚持“随开挖、随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施工原则。
(3)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勘探2、施工组织机构xxxx高速公路XX标段项目部成立第二工区,负责管理xx隧道的施工,工区下设隧道三队负责xx隧道施工,下设技术室、质检室、安环室、材料室、计划财务室、综合办公室等负责作业队的日常管理,包括技术人员8人,安质人员2人,施工员6名;下设钢筋班、铁件班、机械班、开挖班、喷砼班、混凝土班、水电班,具体负责施工项目的实施。
组织机构见图2-1。
2.1.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作业队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表(表二)2.2总工期和质量要求工期开工日期:xx年6月16日竣工日期:xx年6月16日质量要求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5%,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优良工程标准,并力争省优及国优,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
2.3施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图一)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准备(1)(2)(3)(4)(5)xx400m设置为20cm5~10cm8 2:13#号便道从梧地隧道出口至景秀1号桥新建便道纵向拉通,长度约为1.7公里。
4#便道从3#号贯通K39+400处接到xx隧道右线入口出,新建便道约长0.8公里。
7#便道从景秀1#桥至景秀2#桥之间利用原有乡村通道作为施工便道,长约1公里。
所有便道现已全部贯通,可满足xx隧道材料进场需求。
在隧道出口端修建一座40m3高山水池,与隧道拱顶高差40m左右,并铺设φ100㎜钢管至用水面。
在附近山溪修筑蓄水池,铺设φ100㎜钢管至高山水池,用高扬程水泵抽水。
施工用电计划在隧道出口段设置一台600KVA的变压器,并配备一台315KW发电机,可满足施工用电。
隧址区位于山间沟谷地段,通讯网络覆盖较差,已联系通讯部门安装移动通讯信号塔,近期可以改善通讯条件。
3.2总体施工方案由于xx隧道长度为307.25m,属于短隧道,加之进出口均位于半坡,地势较陡,修建施工场地难度大,因此隧道施工采取从出口向进口方向单向掘进;自然通风,无轨运输出碴;右洞先行,左洞跟进的方案。
进出口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管棚施工过程中注意调查该段围岩的大致情况,并做好洞外边仰坡、截水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洞施工。
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无轨运碴,按照光面爆破设计。
Ⅳ级围岩采用半断面正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考虑到机械作业要求,暂定为40m,上半断面采用光面爆破,下半断面采用预裂爆破,以减少对初期支护的砼喷层的冲击。
Ⅴ级围岩采用中隔壁法开挖施工,每次开挖进尺不宜大于钢拱架或锚杆纵向间距的 1.5倍,主要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和挖掘机开挖,围岩较硬地段,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
仰拱跳槽开挖,采用施工栈桥方式施工,开挖后抓紧时间封闭,控制围岩变形。
xx隧道出口掘进口处在下坡,开挖过程中在距掌子面10m左右的位置设置临时集水井,将地下水、施工废水排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出洞外;随着开挖长度的增加,在洞内每隔30米设置一处集水井,间距视水泵功率而定,接力排除洞内水。
拱墙二衬施工前先行施作仰拱和防排水,并保持超前,防排水施工由人工使用移动式作业台架进行铺设,防水板采用热合焊机进行无钉铺设。
二次衬砌采用C25防水砼。
衬砌距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120米,二次衬砌原则上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条件后施作,但在围岩石质较差、净空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失稳造成坍塌。
在施作带仰拱的二次衬砌时,应先浇筑仰拱,再浇筑洞身墙拱衬砌砼。
隧道二次衬砌为全断面整体浇筑方式,采用整体衬砌模板台车,台车长度为12m,模板采用厚度10㎜的钢板制作,并涂脱模剂。
二衬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泵送入模。
模板台车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开始→安装防水设施→安装结构钢筋→精确测量放样→台车定位→灌注边墙及拱部砼→养护→脱模→修整台车→结束。
仰拱及填充混凝土采用大块曲面组合钢模板施作。
施工中采用地质素描、超前钻孔等手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加强地表和隧道内的监控量测工作,用以指导施工和调整支护参数。
4、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4.1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6月16日竣工日期:2011年6月16日4.2施工进度安排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先行施工洞口边仰坡、截水沟,施做超前大管棚支护后,右线先进洞,左线出口随现场情况及时进洞;开挖后二次衬砌及时跟进,危险地段先施做衬砌;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段不小于50m。
隧道开挖进度指标:Ⅲ级围岩5~7m/d,月进尺150~210m;Ⅳ级1.5~3m/d,月进尺45~90m;Ⅴ级0.7~1.4m/d,月进尺21~4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