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修订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新订教材的修订内容及理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新订教材的修订内容及理解秋季就要使用的一年级修订版教材,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如今总算是现了真身——大家在网上很容易搜得到了。
一、主要变化单元还是八个单元+入学教育单元,但是,八个单元有变化,识字单元还是两个,课文单元从四个变成了三个,并且名称变了,被冠名为“阅读”单元。
课文数相应的从原来的14篇变成了10篇,汉语拼音单元从原来的两个变成了三个。
再细致对比梳理,变化就更鲜明了。
入学教育单元,以往的目录中只有“我上学了”四个字,现在在下面列出了具体内容。
以往这个部分包括三课,现在加了一课《我爱我们的祖国》。
这是明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构共同的身份认同。
第一个识字单元从五篇课文减为四篇,原来的《日月水火》目录中改成了《日月山川》,题目改了两个字,“水火”变成“山川”,视野仿佛一下子开阔,胸怀也因之开阔了,时空感更强烈了。
第五课《对韵歌》调整到了第二个识字单元中。
从第一个识字单元中删了是不是更合适,我现在觉得更合适,因为这个单元主要是认识和学习象形字。
往后看,会发现,口语交际从教材目录中消失了,变成了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板块。
(虽然我特别重视听说的价值和教学,但是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和目标的编排设计对学生真实听说能力的发展有多大作用,我至今表示怀疑。
)拼音单元从两个分解成了三个单元,主要是将原来的第一个拼音单元分成了两个单元,原来的《i u ü y w》按照韵母和声母,分成了两课,《y w》放到了第二单元。
这有一定的道理。
原来的第一个课文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小小的船》改成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现在四篇课文就都顺理成章统一在“季节”主题之下了。
以往我们设计学习任务时,《小小的船》的确很难自自然然作为其中合情合理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这个变化很好。
第六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
删掉了《画》,换成了《对韵歌》。
删掉《画》,挺好的,毕竟“远近、有无、来去”这些字的识记,不比“大小多少”更简单容易,不大符合“由易到难”的设计编排规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范文(2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范文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____元____10角,1角____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____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时准备课(1)【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2)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二、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画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准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
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
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在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初步有了比较的思想基础,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
(2)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和教学活动中,学会源于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看课件,并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来突破重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2、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板书设计:1~5的认识课后反思:年月日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比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 ">" , "="号。
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 , ">" , "="课前准备:椅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创意增减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作业布置:1、练习四3、42、指导丛书P8板书设计:分与合课后反思:年月日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棒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创意增减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排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4、按顺序填数: 1()3()5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授1、教师在黑板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在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图下写数字,合起来是几?(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书,板书“”3、引导学生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边写“?”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集体备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中要求:能运用数及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就是说,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意识的加以培养。本单元设立了“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载体。
2.在解决问题中,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
例5是顺向思维思考问题,例6则是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这两个例题共同的地方都是用加法解决。通过这两个例题,使学生理解“将两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用加法计算”的道理。教学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尤其是例6的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将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或其他形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
(3)适度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函数思想
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如5+8,引导学生想8+5,既帮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又有意识渗透加法交换律;再如,P95页(2)和数学游戏,都能找到交换律的影子。再有,进行9加几、8加几等一系列的练习时,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不仅很快说出得数,而且通过算式中的规律,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难点突破建议
(一)让学生经历“凑十法”的过程,并达到熟练计算,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1.在具体情境中,体现算法多样化,突出“凑十法”
(1)创设“将盒装箱”的有趣情境学习“9加4”等于几的新知识。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可能采用“接着数”的办法解决,也可能先“放进1盒凑成10”的活动,再加上余下的3盒。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再重点围绕“凑十”的过程,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边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修订授课时间:第1 周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进行预防灾害,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老师非常高兴。
相信大家在假期里过得非常愉快。
现在开学了,老师想要讲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安全”。
新的学期,安全将时时伴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讲述:《自己周边发生的安全事故》同学们听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讨论发言)师:转瞬间,活生生的人就这样丧生了,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又必须面对的是安全, 只有安全的警钟常常响起,只有把安全落实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那么在我们身边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生讨论师总结)三、校园的安全隐患。
(生列举)1、学生在体育课、课间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校围墙存在的安全隐患。
3、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意外伤害的隐患。
师: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呢?四、学生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注意课间安全大课间、体育课以及参加集体活动时,前后左右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拥挤,不然容易踩脚、绊脚,容易摔倒。
在课间玩耍时要文明玩耍,不做剧烈的活动;走路靠右走,“右行礼让”;不在教室内打球、踢球、跳绳、踢毽。
严禁用扫帚、拖把、铅笔、石头等危险物品玩耍、投掷。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校园围墙的安全不要攀爬围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不要过去玩耍,更不能向围墙外面乱扔垃圾、石子等危险物品。
3、交通安全要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在上学、回家的路上应该走路右边行走,在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时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确认安全后方可。
第1单元 准备课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1单元准备课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
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符号、图形和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学符号:、-、×、÷、=、<、>、≤、≥2. 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3. 认识基本概念:数、数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4. 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5. 学习简单的分类和排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学符号、图形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掌握简单的分类和排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谈谈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介绍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认识数学符号(1)教师展示数学符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符号的名称。
(2)教师讲解每个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数学符号。
3. 认识图形(1)教师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讲解每个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3)学生练习绘制图形。
4. 认识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
(2)教师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
(3)学生练习进行简单的运算。
5. 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教师讲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2)学生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6. 学习简单的分类和排序(1)教师讲解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2)学生练习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数学学习的准备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单元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单元设计单元名称:数字认知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识别数字0-9。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0-9。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0-9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比较。
教学内容:1. 数字0-9的认识与识别。
2. 数字0-9的顺序排列。
3. 数字0-9的数数和比较。
教学活动:1. 数字认知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认知和识别。
2. 数字顺序排列:学生根据教师指示,将数字卡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3. 数字比大小: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比较大小并说出结果。
4. 数字数数游戏: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数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数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0-9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一张。
2. 游戏道具:用于数字数数游戏的物品,如小球、糖果等。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数字认知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2. 学生完成数字顺序排列的任务,教师评估他们的数字顺序排列能力。
3. 学生参与数字比大小和数字数数游戏,教师评估他们的数数和比较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数字卡片,进行更多的数字认知游戏。
2. 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单元以数字认知为主线,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
教师在评估中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字顺序排列和比较大小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和指导。
在教学延伸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延伸活动,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
总体而言,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良好,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及分类复习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及分类
复习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研究数学上册的内容,并对各单元进行分类复。
第一单元自然数
1.1 自然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自然数的定义和符号。
2. 能够用横杠表示法表示自然数。
教学重点
1. 自然数的定义和符号。
2. 横杠表示法表示自然数。
教学难点
如何用横杠表示法表示自然数。
1.2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的含义。
2. 能够辨别出数字中的基数和序数。
教学重点
1. 了解数的含义。
2. 能够辨别出数字中的基数和序数。
教学难点
如何辨别数字中的基数和序数。
第二单元有趣的加减法
2.1 认识加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加法的符号和用法。
2. 能够运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加法的符号和用法。
2. 运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2 认识减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减法的符号和用法。
2. 能够运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减法的符号和用法。
2. 运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本教案涵盖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各个单元,详细列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和掌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全册人教实验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数一数》备课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多数学生已有数数基础,教学时在这基础上,运用一些图片等直观教具,学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学校的花草树木,教育学生要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先学习数数,在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
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数数。
六、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1 节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朱艳香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比较教室花草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在入学前对各种物体的已经感知,对“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
本单元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为进一步学习比大小和以后数学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册数学教材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
2.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类。
3. 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 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数的比较和分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第一单元:认识数1. 研究内容- 数的认识及顺序- 认识和书写0-10数2. 教学方法- 利用数字卡片和数字图形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
- 利用数的图形、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认识和书写0-10数。
第二单元:数的比较与分类1. 研究内容- 数的比较- 数的分类2. 教学方法- 利用比较图形、数的图形和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和分类。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1. 研究内容- 数的加法2. 教学方法- 利用实物、数的图形等教具,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
第四单元:减法运算1. 研究内容- 数的减法2. 教学方法- 利用实物、数的图形等教具,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练,检查学生对数的认识和顺序的掌握情况。
2. 利用小测验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数的比较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3. 利用算术题和实际问题的解答,检查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周: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
2. 第二周:认识和书写0-10数。
3. 第三周:进行数的比较和分类。
4. 第四周:研究数的加法运算。
5. 第五周:研究数的减法运算。
七、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和数字图形展示教具。
2. 数的图形、实物等教具。
3. 算术题和实际问题。
以上是《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概要和教学安排。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置,以及实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单元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单元设计目标本教学单元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以下数学概念和技能:- 认识数字0-10- 能够用手指和物体进行简单的计数- 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理解并应用基本的数学术语和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字0-5-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数字0-5并能够用手指进行计数- 教学活动:- 使用数字卡片和手指示范,教授数字0-5的基本形状和读音- 让学生用手指进行计数,并配合数字卡片进行练- 制作数字卡片的手工活动,加深对数字0-5的认识第二课:数字6-10的认识和比较-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数字6-10,并能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 教学活动:- 使用数字卡片和物体进行示范,教授数字6-10的基本形状和读音- 让学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并判断哪个数量更多或更少- 制作数字卡片的手工活动,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比较能力第三课: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活动:- 使用数字卡片和物体进行示范,教授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使用手指和物体辅助计算- 制作加法和减法练的工作纸,强化加法和减法运算技能第四课:数学术语和概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基本的数学术语和概念- 教学活动:- 介绍基本的数学术语和概念,如大于、小于、相等等- 进行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和概念- 制作数学术语和概念的手工活动,加深对其理解和记忆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教学单元的掌握程度,可以使用以下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数字的识别、计数和运算的准确性- 给学生布置小作业,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技能- 进行小组或个别口头评估,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本教学单元相关的问题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 制作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如购物时计算物品的价格、统计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结束语通过本教学单元的设计和实施,一年级学生将能够在数学方面建立坚实的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分析及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分析及指导思想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分析及指导思想一、内容变动1.增强了准备性(主要表达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局部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理解“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理解分散编排。
理解图形原来包括: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增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理解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所以现在本册先理解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理解平面图形。
(2)只理解整时。
“理解钟表”原来包括:理解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理解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理解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理解“整时”。
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能够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增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三单元:1——5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单元课时安排:约21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5、6、整理和复习———————————————2课时7、8、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单元教学内容:认识钟表(第84页-------第87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
《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的时、分、秒,为以后学习的24时计时法做了铺垫。
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
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3)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4)能估计运算结果。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
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
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1、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