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保护规划》文本
屯溪老街旅游设施项目建议书
屯溪老街旅游设施项目建议书黄山市屯溪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九年十月目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市场分析和预测五、主要工程方案六、建设条件七、安全消防和环境保护八、项目财务分析九、结论屯溪老街旅游设施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屯溪老街旅游设施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屯溪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项目建设地址:屯溪区老街办事处4、项目总投资:101100万元二、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一)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背景及价值1、二江汇聚的地理环境屯溪老街北依华山,南临新安江,处新安江上游两大支流率水与横江的交汇处,形成了三江汇聚的地理环境。
率水,又名南港,发源于休宁县冯村六股尖的东北坡,为新安江正源之水。
横江,又名黟水、漳水、东港,发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
南流经黟县县城,到渔亭镇折向东流。
率水与横江在屯溪汇合后,称新安江。
2、沧桑岁月说老街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解放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老街。
屯溪老街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屯溪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徽州商品经济的活跃密切相关的。
屯溪,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位置,驿道通畅,更因新安江舟楫便捷,向为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
屯溪老街上百年老店比比皆是,“老翼农”药号开创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紫云馆”改建于清咸丰年间,“同德仁”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郑景昌”的前身“大昌”开设于清同治年间。
清朝末期,屯溪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的繁荣市场了。
现存的屯溪老街核心保护地段,路面全用赭红石板铺筑,街道蜿蜒弯曲。
老街两侧有武举巷、珠塘巷、祁红巷、渔池巷、海底巷、李洪巷、劳动巷、新河巷、立新巷、榆林巷、还淳巷、永新巷、凤林巷、梧岗巷、德仁巷、地盘巷、枫树巷、青春巷共18条巷弄,它们和上、中、下三条马路把老街和山水相沟通,呈鱼骨式结构形态。
2024年安徽屯溪老街的导游词(3篇)
2024年安徽屯溪老街的导游词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率水。
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____米,宽5~____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
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
元末清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____所店铺;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
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
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
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
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如今老街恢复了原有的老字号店铺。
如“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公元____年)开设的药店,至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开辟了古董一条街、文房四宝一条街。
“徽州四雕”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等随处可见。
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展现着它耀眼的光彩,老街的魅力倾倒了国内外的旅游者和影视界,老街成为天然摄影棚。
俗称老街。
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镇海桥,东止牌坊碑记,全长____米,宽4.8--____米。
历史街区保护文献综述
例如,意大利政府从 1997 年开始,在每年 5 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
遗产周”活动。免费开放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包括国家博物馆、考古 博物馆、艺术画廊、文物古迹、著名别墅和建筑。
一、国际新动向 一、静态理念向动态理念的转变。
在西方的一些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中,谈到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过去常用保 护、保存、修复等词,着眼于被动式的保护;而后来多用再循环、适应性再利用、 建筑再生等词,着眼于主动式的再利用,这些着眼于再利用的观念则为城市发展中 保持建筑文化遗产的连续性提供思路和方法。在对旧城改造的认识上,西方强调 了旧城保护中的延续性与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动态的观点。历史街区保护中动 态性的涵义:1.街区硬件更新的动态性。2.历史建筑使用中的动态性。3.保护规 划编制中的动态性。4.价值网络中的动态性[08]
历史街区保护是一种对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方式,由历史文物建筑保护 发展而来。历史街区保护跳脱出了单纯对于历史文物建筑单体的关注,而开始关 注更宏观的历史区域,更注重对整个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的研究,保护 以及延续。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保留下关于这个片区较多较完整原始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这个街区甚至这个城市发展的印证,不仅如此,它甚至能够指 导这个区域的未来发展,使其在发展中对当地特色文脉有所传承。
历史街区保护文献综述
——1997 年至 2005 年国际新动向与国内经验引进
2014—2015 学年 第一学期《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屯溪老街
目录一、简介 (1)(一) 建筑风格 (1)(二) 历史 (1)(三) 老街景点 (2)二、定位:在“徽”字上做文章 (3)三、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3)(一) 老街的文化名片 (3)(二) 利益主体的共赢 (4)四、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4)(一)定位 (4)(二)亮点建设工程 (4)(三)千年古埠码头 (5)(四)老街临江区域改造工程 (5)五、创新管理——打造流动“平安点” (6)六、关于屯溪老街的评论和研究文章 (7)一、简介屯溪老街俗称老街。
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镇海桥,东止牌坊碑记,全长1273米,宽4.8--7米。
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
保存完好,店铺鳞次栉比,房屋檐口挑出80--100厘米,可避雨遮阳。
这里全是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别致,热闹繁华,显示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别有情趣。
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在专辟的一段“古代街”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
屯溪老街作为唯一的“国家历史保护街区”,每年吸引了近600万的国内外游客,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
街面建筑大都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2009年6月10日,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屯溪老街和北京市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等共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一)建筑风格屯溪老街起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徽州物资集散中心。
老街店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
建筑高仅两三层,多为木穿榫式结构,石础、砖砌、马头墙、小青瓦、徽派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
屯溪老街调研报告
屯溪老街调研报告
屯溪老街调研报告
CONTENTS
chapter1
概述
chapter2
屯溪老街的历史脉络
chapter3
屯溪老街的交通布局及整体 规划
1
屯溪老街调研报告
CONTENTS
chapter4
屯溪老街的建筑特征
chapter5
屯溪老街的文化底蕴
chapter6
屯溪老街的旅游资源优势
2
屯溪老街调研报告
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清代著名思想家、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戴震,是屯溪隆阜人,位于屯溪老街立 新巷1号的戴震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陈列和收藏戴震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 的纪念馆。整条老街店铺300余家,其中历史悠久的就有60多家,“同德仁”“茂槐”“老福春 ”“汲古轩”“艺林阁”“徽宝斋”等老店,都挂有“老字号”牌匾。老街店家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和 土特产品。这里有徽墨、歙砚、徽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祁红”“屯绿”“黄 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的名茶。屯溪老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 ,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特征的徽派建筑文化,以同德仁药店为 代表的新安医学文化,以书画、匾额、楹联为代表的新安书画文化,以老街一楼、老徽 馆为代表的徽菜文化,以歙砚徽墨为代表的文房四宝文化,以三味茶馆等为代表的徽州 茶文化,以及以馆藏器物和工艺品为代表的民间器物文化,构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 闲街区。屯溪老街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徽州传统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展示、销售中心。
96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PPT课件
17
18
19
街巷设计:老街两侧有十几条小巷,呈鱼 骨状向纵深延长,是老街城市肌理和传统 风貌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加以保护。街 巷设计不只是保持其外貌特色的环境设计, 还包括巷内的功能设计和大量徽州民居的 保护、整治和利用。其中八号院、九号院 已修复完毕,辟为徽派建筑博物馆。
20
21
22
3
4
5
6
目前老街全长800多米,蜿蜒曲折,有3条 横街穿过,将江、城、街、山联系起来。 另外也将老街分成几个不同风貌特色的街 区。其中以一马路至三马路为精华部分, 其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装饰最具特色。
7
8
9
老街两侧店铺均为2层,总高8~9m,街宽5~6m , 街高宽比为1:1.5,尺度宜人。一般都为一开间, 底层较高,全部开敞;二楼较矮,全为木装修, 有檐口,二楼稍稍外挑,有栏杆。为防火两侧山 墙高出屋面,形成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老街 装修继承了徽派古建筑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传统,再加上黑底金字、名人书写的匾额、楹联, 使老街透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老街地区全部 为石板路面,下有排水暗沟;通过整治,移走电 杆明线,统一招幌、广告,使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环境协调区:包括原屯溪三镇及周边山水 14
15
三、城市设计
节点设计:包括东、西两个入口广场、两 个交叉路口以及滨江地带。节点设计主要 考虑三个方面:一要展示老街传统景观风 景;二要体现屯溪江、城、街、山的空间 联系;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 近年来对东入口广场的整治、滨江牌坊和 休息长廊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屯溪区城市规划(2030)
屯溪区城市规划(2030)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第⼀篇规划总则⼀、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总⾯积9807平⽅公⾥2、黄⼭市城市市区:由中⼼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棠城区组成。
城市规划区范围总⾯积约588平⽅公⾥,城市建设⽤地⾯积约85平⽅公⾥。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1)中⼼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政区域(徽杭⾼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速以东,南⾄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政区划边界,西南⾄四堂、汕头)以及商⼭乡部分⾏政区域(率⽔以北,合铜黄⾼速以东);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积约505平⽅公⾥。
(2)⽢棠城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棠城区规划建设⽤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
具体范围为东⾄五⾥塔、饶村、⽅家;南⾄黄碧潭⽔库、⼆龙桥、⼤坞⾥;西⾄⽵园⼆级⽔电站、谭家、肖黄⼭、彩虹桥;北⾄雾⼭、马家、弦瑞,总⾯积约83平⽅公⾥。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1、城市性质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旅游中⼼城市之⼀;皖浙赣省际中⼼城市。
四、城市规模1、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为51万⼈,远期2030年城市⼈⼝为85万⼈。
(1)中⼼城区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为41.5万⼈,远期2030年城市⼈⼝为70万⼈。
(2)⽢棠城区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为9.5万⼈,远期2030年为15万⼈。
2、城市建设⽤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公⾥,⼈均城市建设⽤地为107.5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公⾥,⼈均城市建设⽤地100平⽅⽶。
(1)中⼼城区建设⽤地规模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公⾥,⼈均城市建设⽤地为107.5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公⾥,⼈均城市建设⽤地100平⽅⽶。
试论屯溪商业老街的街区保护与发展_阮战峰
第23卷增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23№S1 2000年10月JOURN AL OF HEFEI U NIVERSITY OF T ECH NOLOGY Oct.2000试论屯溪商业老街的街区保护与发展阮战峰1, 万国庆2(1.黄山风景区规划土地局,安徽黄山 242709; 2.黄山市规划局,安徽黄山 245000)摘 要:屯溪商业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代表徽文化的重要体系,它适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艺术、建筑、饮食、方言等徽文化的典型特征。
文章通过屯溪老街的历史沿革及对其保护、整治的多个阶段,以老城中心街区改造实例就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适应现代商业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
其实际意义在于对徽文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屯溪老街;保护发展;现代商业模式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0)S1-0862-04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nx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RU AN Zhan-feng1, WAN Guo-qing2(1.Planning and Lan d Bureau of Hu angs han Scen ic Area,Huan gshan242709,C hina;2.Huangshan M unicipal Planning Bur eau,Huang-shan City,Hu angs han245000,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deals w ith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nxi Ancient Business Center(Tunxi Ancient Street located in Huang shan urban districts)which,w ith a long histo ry and rich culture,w as reno wned for its characteristrics in the field of ideolo gy,econo my,culture,art,architecture,local di-alect and custom in the M ing and Ching Dy nasty.In this article,T he causes o 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 unx 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 are analyzed,the rebuilding and r enovation of T unx i urban districts is taken as an ex ample to set forth the view that the Ancient Business Centr e sho uld adapt itself to modern comm ercial pattern.Som e new ideas about protection and dev elo pment m easur es for the A n-cient Business Center are presented with the aim o f pro tecting and utilizing ancient cultural r elics. Key words:traditio nal cultur e;T unx 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pro tection and dev elo pm ent;modern co mmercial patter n商业步行街因为比例为适中(小于1∶1)的空间,提供了人们在“限定”并“流动”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观赏、交往、购物活动的场所,在满足人们物质交往活动的同时,很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交往,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1,2]。
屯溪老街滨江方案
屯溪老街滨江方案介绍屯溪老街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中心地带,毗邻灵山景区,是黄山市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胜地。
为了提升屯溪老街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滨江方案的出台将为屯溪老街的开发和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
滨江方案的背景黄山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屯溪老街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黄山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缺乏与滨江地区的联系,屯溪老街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更好地利用滨江资源,提升屯溪老街的旅游价值,滨江方案的出台势在必行。
方案内容滨江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滨江景观提升通过对滨江地区的环境美化和景观提升,使其与屯溪老街相呼应,形成完美的旅游观光线路。
在滨江地区建设景观步道和观景平台,打造欣赏江景的理想场所,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
2. 建设滨江广场在屯溪老街与滨江地区的交界处,建设一个以滨江广场为核心的休闲娱乐区域。
滨江广场将成为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表演,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为屯溪老街带来更多的人气和活力。
3. 引进特色商业通过引进特色商业,为屯溪老街创造更多的商机和经济效益。
在滨江地区建设特色商业街区,聚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多样化的商业业态,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前来屯溪老街消费,推动屯溪老街的商业发展。
4. 推广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街,屯溪老街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滨江方案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推广和传承屯溪老街的传统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和体验。
方案的实施措施为了确保滨江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滨江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景观提升、滨江广场的建设和特色商业区的规划等。
确保规划设计与屯溪老街的整体风格和发展定位相符。
2. 资金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滨江方案的资金投入力度,包括景观提升、滨江广场的建设、设施和活动的开展等方面。
论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屯溪老街为例
四、结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通过引入微更新策 略,可以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屯溪老街的微 更新中,采取了保护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引入新功能、加强社区参与和制定 合理的开发强度
等策略。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保持老街的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同时改善居 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品质推动屯溪老街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经验可以为其他历史 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本次演示以屯溪老街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策略的应用。
二、屯溪老街概述
屯溪老街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该市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 条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众多的古建筑、古井、古桥等,被誉为 “活的博物馆”。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屯溪老街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 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屯溪老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 动等。然而,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不乐观。一方面,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 失传的危险,如徽墨制作、徽派建筑技艺等;另一方面,民俗活动的传承和发展 也受到现代生活
方式的冲击,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逐渐简化或被淡化。
2、修缮基础设施:在保持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老街的基础设施进行修 缮和更新。例如,对道路进行修复和拓宽,改善交通状况;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更 新,改善生活条件。
3、引入新功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引入新的功能满足现代城市 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老街上开设特色商店、餐馆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然而,目前屯溪老街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 努力解决。只有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确保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 可持续发展。
黄山市屯溪老街保护区保护管理办法
(一)对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开发建设;
(二)损坏和拆毁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或以可能构成火灾等严重隐患等不当方式装饰和使用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三)修建破坏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标牌广告等其他设施;
(四)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老街保护区内新建产生烟尘、噪声、异味、废水等污染物、以及与老街整体环境不相协调的生产项目;
第二章 保护规划要求
第十一条 老街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坚持保护、整治为主,适当更新的原则。对老街传统商业建筑、传统市镇风貌以及原有的山水环境加以保护,继承、维持传统的布局和格调。对老街保护区部分建筑质量、环境状况和基础设施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进行治理和调整。
第十二条 老街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内容:
(五)其他构成破坏性影响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老街保护区内房屋转让,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须经老街管委会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过户手续。
第二十五条 老街保护区内建筑的维修、改造,其沿街(巷)建筑的立面、屋顶、马头墙、地面一律按徽派建筑的传统手法设计;沿老街建筑高度与街宽的比例为1∶1,层数为2层,原有3层建筑予以保留,第一层层高3.3米左右,第二层层高2.5米至2.8米;沿巷民居建筑要保持巷道的延续性,不得随意开设门窗;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需要用现代结构和保护技术加固的,必须符合传统的砖木结构做法并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筑改造保持传统开间、高度,确需调整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第四章 市场、市容管理
第三十二条 老街保护区内市场经营应以旅游购物、宣传徽州文化为主,鼓励建设、经营、展示徽州地方文化的项目。对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项目和有特殊才能的民间艺人,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和引进。
安徽屯溪老街旅游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_姚启芳_陆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zhou University
Vol.36 Aug.,2014
安徽屯溪老街旅游开发条件 的 SWOT 分析及其对策*
姚启芳,陆 鹏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采用 SWOT 分析法对安徽屯溪老街现 有 的 旅 游 开 发 条 件 进 行 综 合 性 评 价 ,充 分 认 识 影 响 屯 溪 老 街 旅 游 开发利用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 出 相 应 的 对 策,为 合 理 规 划 屯 溪 老 街,科 学 开 发 屯 溪 老 街
屯溪老街被黄山人亲切地称为“老街”.它是黄山的近邻,位于山城——— 屯溪老城区的中心地带,是安徽省最 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街,自古就是皖南地区乃至安徽重要的旅游商品集散市场,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老街由红麻石铺就,全长1 273米,占地 21.3万平方米,其中步行街895米,宽6~8米,以浓烈的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屯 溪 老 街 的 发 展 是 和 黄 山 的 旅 游 发 展 分 不 开 的 .从 唐 玄 宗 李 隆 基 公 元 747 年 登 临 黄 山 ,开 创 黄 山 旅 游 的 神 学 价 值 开 始 ,到 1979 年 邓 小 平 视 察 黄 山 ,发 表 了 著 名 的 “黄 山 讲 话 ”:“黄 山 是 发 展 旅 游 的 好 地 方 ,要 有 点 雄 心 壮 志 ,把 黄 山 的 牌 子 打 出 去 !”肯 定 了 黄 山 旅 游 的 发 展 潜 力 .到 原 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 、国 家 主 席 、中 央 军 委主席江泽民,2001 年 5 月 17 日登临黄山,考察皖南古村落、花山迷窟、屯溪老街等,做出重要指 示:“如 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 代 传 下 去,让 它 永 远 屹 立 于 世 界 文 化 之 林”[6],肯 定 了 黄山旅游的文化价值.再到2013年9月12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屯溪老 街“回 家 乡 看 看”.屯 溪 老 街 的 发展变化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心之一.
屯溪隆阜老街规划保护方案
屯溪隆阜老街规划保护方案引言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屯溪隆阜老街是黄山市的一大瑰宝。
这条老街自古以来就是屯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隆阜老街的保护和传承遇到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提出一份屯溪隆阜老街规划保护方案,以确保其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实现商业和社区的发展。
1. 规划目标- 保护和恢复隆阜老街的历史建筑风貌,重塑其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 提升隆阜老街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和居住区的综合性街区;- 保护和传承屯溪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2. 规划原则- 传承与保护原则:尊重和保存历史建筑的原貌,保留历史风格和特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和恢复历史街区的同时,结合现代商业和社区的需求,提高利用率和产业可持续性;- 人本原则:以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和舒适度为出发点,提升街区的整体环境和空间布局;- 合作共赢原则: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多方合作,共同推进规划方案的实施。
3. 规划内容3.1 建筑保护与修复- 高度保留和恢复隆阜老街的历史建筑风貌,修复老街道和古建筑的基本设施设备,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鼓励居民和企业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保护历史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功能需求。
3.2 丰富的文化体验与旅游设施- 建立隆阜老街的解说和导览体系,提供全面的历史文化解读和导览服务;- 创设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如古代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吸引游客,增加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设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隆阜老街和屯溪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3.3 商业发展与产业支持- 鼓励有特色的小型文化创意产业进驻街区,如传统手工艺品店、古玩店等;- 支持开设餐饮、咖啡厅等休闲消费场所,并推动传统特色餐饮的传承和发展;- 培育文创品牌,开展文化产品研发和销售,提高街区的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3.4 社区参与与管理- 建立老街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协商机制,确保规划方案的广泛参与和实施;- 加强社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工作,加强居民对历史建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徽州历史文化街区屯溪老街功能复兴浅析
山 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2卷第5期2 0 2 1 年 3 月Vol. 42 Nc. 5Mar. 2021• 31 •文章编号:1009-0525 (2021) 05-0031-03徽州历史文化街区屯溪老街功能复兴浅析★王树清1雷秋慧1陈友志1周文军1李禨璋2毕忠松22*(•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徽州建筑研究中心,安徽黄山245041; 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 要:以屯溪老街为例,梳理了老街的变迁历史及其功能空间的利用现状,以此分析老街在保护及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功能复兴理念,从以功能空间维护为前提保护传统风貌、以街区安全为基础丰富功能业态、梳理公共空间节点等三个方面探讨屯溪老街功能复兴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复兴提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古徽州,历史文化街区,屯溪老街,功能复兴中图分类号:TUg^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对于一个现今城市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着浓郁的 历史文化氛围,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窗口。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屯溪老街是徽州文化及徽州传统建筑的缩影,亦 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和最具有南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被人们称其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老街上拥有 多处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其相对单一的街区功能越来越 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⑴,如何发掘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街区活力是当前屯溪老街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功能复兴”的概念,试图通过增加公共 空间等完善老街功能的途径增强老街的吸引力,进而增强老街活力,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复兴提出有益探索。
2屯溪老街历史变迁2.2 区域概况屯溪老街坐落于黄山市市区中心,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婺源县相邻,东南与浙江 省、开化、淳安接壤,东北侧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泾县交 界,西北与池州市的青阳、石台、东至县相邻。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
环境设计:包括老街铺地、照明、小品、 绿化以及沿街商店的牌匾、招幌、遮阳篷、 卷帘门、室内地面等,城市设计时都对环 境进行专项整治和设计。改造地下综合管 线、石板路面、排污管道、垃圾转运站和 旅游公厕,增设了路灯和环境小品等
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
───────案例分析
案例一:黄山屯溪老街
概况
屯溪老街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 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853米,宽5至8米。 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 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 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 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 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1] ,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 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 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保护整治规划
老街保护规划于1985年。保护方针是坚持 保护整治,适当更新,反对大拆大建。如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修建机场时,即避开老 街,在街后居住区中辟出一条新路—延安 街,从而保护了老街。在十年动乱中,市 民也纷纷自发起来保护老街店面装修不受 破坏。因此,1979年规划屯溪市时就明确 要保护老街。
环境协调区:包括原屯溪三镇及周边山水环境。 建筑高度控制在30m ,建筑风貌为新徽派建筑, 同周围山水相协调。
三、城市设计
节点设计:包括东、西两个入口广场、两 个交叉路口以及滨江地带。节点设计主要 考虑三个方面:一要展示老街传统景观风 景;二要体现屯溪江、城、街、山的空间 联系;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 近年来对东入口广场的整治、滨江牌坊和 休息长廊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街巷设计:老街两侧有十几条小巷,呈鱼 骨状向纵深延长,是老街城市肌理和传统 风貌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加以保护。街 巷设计不只是保持其外貌特色的环境设计, 还包括巷内的功能设计和大量徽州民居的 保护、整治和利用。其中八号院、九号院 已修复完毕,辟为徽派建筑博物馆。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说明书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3)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3)二、规划实施以来的回顾总结 (3)三、本次规划技术路线 (3)第一章老街历史文化价值 (3)一、屯溪—城市背景情况 (3)二、老街历史简述 (3)三、老街价值特色分析 (3)四、老街价值综述 (3)第二章现状分析 (3)一、现状人口、用地 (3)二、整体风貌环境 (3)三、街巷格局 (3)四、建筑环境评析 (3)五、基础设施 (3)六、居住环境 (3)七、传统文化 (3)八、旅游 (3)九、综述 (3)第三章规划准则 (3)一、规划依据 (3)二、指导思想 (3)三、规划方针 (3)四、规划原则 (3)五、规划内容与目标 (3)第四章保护整治规划 (3)一、保护区界界定 (3)二、建筑保护等级划分 (3)三、综合保护措施 (3)第五章老街更新规划 (3)一、民居的更新 (3)二、街巷系统的更新 (3)三、街区功能的更新 (3)四、基础设施的更新 (3)第五章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3)一、老街街区文化功能分区 (3)二、旅游线路规划 (3)第六章街区市政设施规划 (3)一、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3)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第七章政策性措施建议 (3)一、完善保护制度和管理机构 (3)二、制定老街各项整治措施 (3)三、修订老街保护管理办法 (3)四、积极筹集资金和实施 (3)五、严格产权控制 (3)六、限定老街经营内容 (3)七、旅游适度开发 (3)前言一、规划编制的背景1985年清华大学和屯溪市政府首次编制屯溪老街保护规划,1993年清华大学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订。时至今日,已有十年的时间未对老街的保护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了。这十年当中,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老街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老街的经营日益贫乏、单调、雷同,活力渐渐消失,老街的管理模式经过了数次变动,也出现了一些职能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综合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导致老街店铺改造更新速度加快,旧城改造逐渐“蚕食”老街,规划管理缺乏相应对策。老街规划编制的深度已显不够,老街保护规划亟需深化、细化。随着黄山市委提出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的口号,随着“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政策的逐步落实,随着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假日文化旅游的日益兴起,特别是去年江总书记视察屯溪老街时作出的大力弘扬徽州文化的指示精神,屯溪老街二次创业已提到了议事日程。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已明确将老街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文化休闲旅游商贸功能区,屯溪老街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将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新世纪的屯溪老街需要更科学、更深层次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进行指导保护与利用老街历史文化资源。二、规划实施以来的回顾总结1979年清华大学编制的屯溪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保护老街的概念。1985年,当时的屯溪市政府首次邀请清华大学编制屯溪老街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了老街“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指导思想,以及“修旧如旧”的保护整治原则,提出了“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和古朴的老城风貌、保护老街传统的格局及建筑风貌、保持老街商业繁荣、改善城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城市绿地和各项服务设施、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等七个规划目标,并具体划分了老街保护整治更新的三个层次。八十年代初期,屯溪市政府按照徽州行署提出的“旅、工、农”发展战略,着手进行老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恢复了老街商业和老字号,对老街商业建筑和环境进行了初步整治,使老街成为全国较为著名的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经过保护整治,老街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传统商业街的韵味更加浓厚,人们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老街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体现,老街的保护已得到一致的肯定。屯溪老街有了常设的管理机构和一般性的保护管理制度,市民意识普遍提高,老街的文化价值得到认同,老街街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已成为黄山市集中展示徽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进行保护整治更新,1993年清华大学再次对老街保护规划进行修订、调整,针对当时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层次的划分原则和不同层次的保护要求,探索建立“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方针、原则和方法。1993年的规划修订对老街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1996年国家建设部肯定了老街取得的成绩,向全国转发了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经验,推广屯溪老街的管理做法,将老街列为国家建设部历史文化保护区综合保护管理试点单位。但是限于当时的管理机制和条件,老街规划一直尚未形成法律性规范化文件,老街的保护管理尚处于初级的粗放式管理。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城市建设发展迅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商业利益带来的老城区地价上扬,旧城改造速度明显“加快”,“蚕食”老街已成为现实,改建建筑屡屡突破规划控制高度要求,保护范围日渐萎缩;老街店铺装潢日趋“现代化”,原本古朴淡雅的老街有变得“珠光宝气”的危险。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老街的管理体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法律的逐步健全,老街“粗放”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老街综合执法力度不够、管理不严、手段落后、依据不足,使人们认为老街每况愈下,底气不足。老街地区的过度开发与老街保护管理措施的落伍,使老街面临品质下降、声誉下降的危险,因此对老街保护规划进行修订已成为当务之急,老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问题日益突出。三、本次规划技术路线1.重新审视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老街进行准确定位;2.保持老街历史的延续性、生活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3.将老街作为弘扬徽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4.采取先进的GIS技术建立老街保护管理数据库;5.建立老街历史建筑模式库,统一和限定老街保护区建筑风格;6.着重研究老街的管理体制问题,为老街管理提供依据。第一章老街历史文化价值一、屯溪—城市背景情况屯溪是山青水秀的小山城,与山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屯溪老街是一条沿江有机增长、与环境有机结合的老街,它保持着传统的文化理念,保持着纯朴的生活方式。屯溪位于新安江上游,率水、横江汇合处,曾经是休宁县下辖的一个镇,现为黄山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屯溪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名胜颇多,风物宜人。屯溪历史上曾是皖南商业重镇,城市老区沿新安江自西向东呈带形发展;1966年公路新桥建成后,阳湖也得到发展,城市发展形成老区、黎阳、阳湖三片隔江相望的城区。1988年底,屯溪城区城建总用地已发展至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万人。城市建设多集中在新安江北岸,老城向东与火车站连接成一体,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集中在黄山路与新安路交叉口周围,以及火车站前的前园路两侧。黎阳与阳湖也有部分市级行政、文教等公共设施。2000年底,屯溪建成区总用地已发展至13.65平方公里,人口12.57万人。屯溪区面积249平方公里,是黄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吴主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进剿“山越”,屯兵于水上,故史称“屯溪”。屯溪老街北依华山,南临新安江,处新安江上游两大支流率水与横江的交汇处,形成了三江汇聚的地理环境。老街东起青春巷口,西至镇海桥(俗称老大桥),长832米,街宽5-7米不等。老街依山顺水,蜿蜒弯曲,风格突出。率水,发源于休宁县冯村六股尖,为新安江正源之水。率水由率山而得名,率水干流全长148.2公里,流域面积1522平方公里,按地势可分为三段:上溪口镇以上河段为上游,山势陡峭,河谷窄深,流水急浅多转折,具有深山幽涧特色,景色以幽静逸见长。上溪口镇到月潭乡河段为中游,地势相对平展,峡谷地区水深而流缓,有别于上游的险滩急流,景色秀丽怡人。月潭乡以下为下游,河面渐宽,间有河心沙洲,两岸多为低矮丘陵,颇具平阜之河气象。横江,又名黟水、漳水、东港,发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横江干流全长69.8公里,流域面积959平方公里,河道平顺,水流悠缓,河漫滩地发育较佳,两岸翠荫绵延,远山如黛,江水清澈见底,景色秀美,古代休宁县“海阳八景”多在沿江一线。另据清康熙《休宁县志》山川图标识,自下汶溪至屯溪河段为“汶江”。在休宁方言中“汶”与“横”同音,后遂讹为“横江”。率水与横江在屯溪汇合后称新安江,新安江在古代又名渐江、徽港,是钱塘江的主流,古代徽州连接杭州的重要水上通道,堪称徽州的母亲河,是徽州古代文明的摇篮。新安江全长242.31公里,流域面积5757.47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水库区入富春江。新安江以江流清澈妩媚著称于世,历代文人雅士留下过无数赞美诗篇。南朝梁代沈约的“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泻乔树,百丈见游鳞”;唐朝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诸诗句,都真切地道出了新安江的神韵。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屯溪夜泊》,更为三江汇聚的屯溪增色:“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二、老街历史简述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解放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老街。屯溪老街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屯溪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徽州商品经济的活跃密切相关的。屯溪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位置,驿道通畅,更因新安江舟揖便捷,向为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南宋时期,徽州木材多由新安江下泛至都城临安。南宋淳熙《新安志》载:“(休宁)山出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元末明初,屯溪率口人程维宗在屯溪建造店房47间,用以招徕商贾,囤居客货商物,此为老街之始,这是目前可见到的追溯屯溪老街形成的最早文字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见,屯溪老街的形成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明、清两朝,徽商崛起,雄震海内,屯溪作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刺激了屯溪老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屯溪镇海桥建成后,交通更为便捷,至明天启年间,屯溪即为休邑总市。镇海桥,又名屯溪桥,俗称老大桥,为六墩七孔拱圈石桥,跨于横江近江口处,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西镇街。桥身长133米,两端引桥各15米。拱圈高10米,拱洞桥基跨度15或13米不等。桥墩砌等腰三角形,墩顶端避水石石尖翘起,利于分水。拱脚、拱圈均用褐红色麻条石交错砌筑,拱内横向联系紧密,使全拱紧连一体。拱圈顶端条石,凿斧形投放。条石用糯米、猕猴桃藤汁灰浆胶结。中洞有“禁止取鱼”四楷书石刻。桥面桥栏,采用屯溪下游浙江省淳安县茶园镇(现已成为新安江库区)所产之“茶园青石”铺设,桥栏用大条石堆砌三层,并用铁梢卡锁,形成整体。旧时镇海桥上繁荣若市,将桥东、西两片商业区联成一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休宁县志》中称“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就是指称桥东、西之镇区。镇海桥横卧江上,桥下百舟竟发,桥上熙熙攘攘,加上景色秀丽的华山,形成了休宁县当时的海阳八景之一“屯浦归帆”。“屯浦归帆”反映的不仅仅是屯浦的自然特色,更重要的是“归帆”——交通运输的重要地位和商业繁华的景象,故屯溪民谚有“无船三百只”之说。清道光《休宁县志》中载有“屯浦归帆”咏景诗,诗云:碧水萦回最上游,垂杨夹岸舣归舟;渔歌远近从风递,帆影高低带月收;飞倦剧怜投树鸟,长闲终羡傍滩鸥;村烟起处楼台好,一片波澄万倾秋。”清咸丰、同治年间,徽州炒青绿茶集中在屯溪精制,创制出驰名中外的“屯绿”名茶。“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蜚声海外,经久不衰,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绿色的金子”。由于“屯绿”外销兴盛,故尔屯溪老街茶号林立,茶工云集。《清史稿》称屯溪为“茶务都会”,老街从八家栈沿江向东经鱼埠头、盐埠头蜿蜒下伸,至镇东阁,形成以正街为主,河街、后街为辅并以巷弄相通的商业街区。老街店面鳞次栉比,店店毗连,绸布、百货、南北货、中药、酱园等大店都开设在老街上。河街原是船民、簰工、卖柴炭农民会聚活动场所,以粮食、烟酒、小吃豆腐店为主,后街多为经商客户居家之所,横街则是灯红酒绿、妓女卖笑之处。屯溪老街上百年老店比比皆是,“石翼农”药号开创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紫云馆”改建于清咸丰年间,“同德仁”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郑景昌”的前身“大昌”开设于清同治年间。清朝末期,屯溪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的繁荣市场了。清宣统三年(1911),外资以经销、代销方式渗入屯溪,其中有代销英美烟公司的“刘紫记”、经销美孚公司、亚细亚公司煤油的“同义公”和“协和”,经销太古洋行食糖的“余福泰”。1920年,屯溪单是茶号就有109家,茶工数千人。1934年,屯溪共有商店417家,分60个行业,从业人员4300余人,多数都集中在屯溪老街。192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安徽贵池丁香树地方武装朱富润(朱老五),率部100余人,号称“天下第一军”,越大赤岭至祁门县,经渔亭下休宁县城,4月4日,朱老五部进驻屯溪,劫掠富商资产,纵火焚烧商会、公安局,东镇、西镇及河街三大商业中心区域悉遭焚毁,当时在屯溪街从业的黄秀秋,目睹这一惨状,特撰《屯溪浩劫记事诗》,诗中有句云:“山镇屯溪财赋雄,经营积累一朝空”。灾后,屯溪各界人士联合成立灾善后委员会,清理废墟,重建街市。1929年6月、10月,安徽省政府先后在两次会议上研究了屯溪市政测量队成立和屯溪市建筑图及纲要,很快按照原有风格重建了屯溪老街,只是道路比原先拓宽了近一倍。抗日战争期间,大量机关、难民涌入屯溪,屯溪附近区域人口达20余万,屯溪老街市面一度畸形繁荣。随着苏、浙商人的内迁,老街又兴盛起西药、钟表、眼镜、照相、鞋革诸行业,特别是官僚、政客、富商大贾据此为安乐窝,旅社、酒楼应运兴隆,“川菜”、“沪菜”、“徽菜”争奇斗艳。1941年,由西向东,修建上、中、下三条马路,横穿老街南北。抗日战争胜利后,机关迁走,难民返乡,屯溪人口锐减,商业萧条,仅1946年就有120家商号报歇,店面多改为民居。现存的屯溪老街核心地段,路面全用赭红石板铺筑,街道蜿蜒弯曲。老街两侧有武举巷、珠塘巷、祁红巷、渔池巷、海底巷、李洪巷、劳动巷、新河巷、立新巷、榆林巷、还淳巷、永新巷、凤林巷、梧岗巷、德仁巷、地盘巷、枫树巷、青春巷共18条巷弄,它们和上、中、下三条马路把老街和山水相沟通,呈鱼骨式结构形态。屯溪老街现有各类店铺227家,店铺进深大都在20米左右,总营业面积大约有14300平方米。老街经过解放初期的石板路改造,特别是八十年代政府对老街建筑的保护更新和环境整治。街面下面已铺设有完整的排水管,供水已普及,电力线、电讯线、照明线均从两侧店铺内穿越,保证了老街真实的传统风貌。老街南北侧各有滨江路和延安路分担了城市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流,保证了老街作为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地位和作用。老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恢复了商业生机,已成为黄山市举足轻重的旅游购物商业街。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立老街街区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延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虽然在上世纪初遭受劫难又再次重建,但是文化尚存、建筑风貌依旧、个性鲜明。三、老街价值特色分析老街街面宽为5-7米,用赭红色麻石铺地。两侧店铺大都为两层,一层用作商业、作坊或库房,二层为住宿,为典型的下店上住、前店后坊型制。店铺开间不大(约在3-5米之间),进深较大,有的如同德仁药店进深达50余米,用若干天井采光。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古朴典雅。沿街店铺开敞式经营,采用木质排门,木本色或漆栗壳色。二层栏杆大都用车圆木,栏板雕绘花鸟虫鱼等图案,大多数店家都请名家题写店名,采用黑底金字或白字横匾。街区两侧店铺古朴端庄,夹道而立,错落有致,一色的传统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保持着宋明清以来的徽州作坊和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老街的特色价值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景观特色1)山、城、街、水的空间结构屯溪老街的景观特色是依托于城市与自然(山与水)环境,有着很好的亲水特性,城市依山带水,老街又是城市最活跃的部分,小巷、马路将山水相沟通,并引入城市与老街。山、城、街、水呈平行的带状结构,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整体。老街建筑密度很高,以二层为主,依山就势,非常协调。近来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山、城、街、水的空间结构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老街却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2)老街的空间结构屯溪老街空间结构呈鱼骨式形态,纵向封闭完整,蜿蜒曲折,横向通过小巷、马路与山水相沟通。老街的空间尺度:老街——大多数为二层楼房,檐口高度为7米左右,街宽5-7米,街道空间比例为1:1,具有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马路——一、二、三马路是山与水最大最直接的联系通道,街道宽度大致为9-10米,二-三层楼房,檐口高度7-10米,空间比例为1:1-1.4之间。小巷——与老街空间尺度形成对比,给人以幽深、引人入胜的感觉,同时它作为一种半公共空间通过居民住宅在视觉上也沟通山与水以及与老街的关系。宽度大致为1.5-2米,建筑侧墙高度9-10米,空间比例为1:5左右。店铺——老街店铺上矮下高,上实下虚,首层层高为3.8-4.2米,是流动的半公共空间,二层楼高2.6-2.8米,是较封闭的私密空间。3)老街分段景观特点老街上两侧店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至今仍保留着商家“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的经营格局和特色。沿街店面大约有227家。从西面的老大桥到东面的牌坊,老街被三条近南北向的马路分成了四段。这四段的由于形成时间、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其体现出景观也有所差异。西入口—一马路:为老街的发源地,西端的屯溪镇海桥(俗名老大桥)已有400余年历史,此段空间变化跌宕,道路线性曲折有致,立面装修朴素,与前几段相比稍显破旧。既能直接通过小巷看到江边景色,又能领略到老街的幽深曲折。一马路—二马路:此段由于商业开发较晚,但仍然保持着较朴素的格调。二马路—三马路:此段是老街的精华,有许多老字号商铺,是较地道的徽派商业建筑,装修传统、地道,建筑布局由一进增加为两进,主要为一开间二层。从而形成了“前店后坊(宅)”的格局,其文化氛围也愈发浓厚。三马路—东入口:此段历史较短,房屋多新建或改建,建筑多为一进式,反映到店铺的形式上,均只是一个店面,而没有储货或居住的功能,翻修风格较杂,面宽较宽,东部层数三层居多,尺度较大。2.老街重要节点分析1)入口入口是老街景观与空间序列的起始点。●老街东入口:牌楼与照壁之间的小广场原是一个尺度较为合适的入口广场,但是近年旧城改造后使东入口数量增加,没有一定的空间和导入的处理,使老街东入口较隐蔽,改造后新建的石牌坊西移后,广场上牌坊与照壁之间又形成一个喇叭口状的导向性较强的老街主轴线,突出了老街入口,但是入口广场的品质有待提高。●老街西入口:老大桥桥头目前留出一个下沉式广场,并用二层过街楼做为西入口的标志,体现了老街相对封闭、内向的性格特征。2)交叉口老街与一、二、三马路的交叉口是老街景观与空间序列中的重要节点,它们使老街较为统一的景观空间增加了变化,丰富了老街的景观。滨江路与一、二、三马路的交叉口是江边景色重要而且是最好的引入口,使老街能更好地与山水沟通,增加了景观层次。3.建筑特征1)建筑布局商业街临街地段寸土寸金,使得店铺的加工、仓库及生活空间往纵向发展,因而形成了老街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宅的布局特点。●平面——老街商业建筑平面多为瘦长的矩型平面,是为适应沿街临河或前街后河的街坊而产生的。因沿街每户不能占街面太宽,所以平面只能与街道垂直,向纵深发展,侧墙均为实墙,不开窗,以便与邻户靠拢。老街的建筑平面多为小开间,大进深的布置,以一开间为主,少数为一大一小的两开间或均等的三开间。开间2.5-8米不等,多数在3~4米之间,店铺进深6-20米,个别店铺进深达80米。二层临街为三开间布局,中间为一大开间,两边为小开间。平面形式有沿街开敞式和内天井式,均设有堂和门户。二层围绕天井形成房间和走廊。根据1996年作的调研:一开间店面宽多在3-6米之间,占店面总数的80.9%;二开间占7.1%;三开间仅占2.5%。●立面——老街传统商业建筑的立面是构成老街商业空间和景观的重要元素,老街连续立面既富有生机不单调又统一协调不显零乱,老街立面的基本特点是:多为两层,少数三层或加一半层阁楼。檐口高度6-8米,临街一层为完全敞开的商业空间,以灵活装卸的木板门与老街分隔。二层向街道出挑0.6-0.8米,出挑部分或作为空廊、或作为房间使用。檐口向外出挑1米,相邻房屋以马头墙分隔,也有相临房屋共用一面马头墙的情况。老街的立面还呈现时间的连续性,因抗战时期,大量的上海、江浙一带人口避难迁入屯溪,造成屯溪的畸形繁荣,老街店铺留下了石库门和仿西洋的风格。各种不同时期的店面在老街共存,构成老街商业建筑立面的多样性,也记载着老街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特征。●剖面——首层房屋多用作店铺库房和作坊,层高为3.8-4.2米;二层房间用作居住管理,层高稍低,为2.6-2.8米。店铺进深较大,一般设一个或几个天井,上盖亮瓦天窗。天井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大进深房屋内部的通风采光;其次是将较长纵深的坡顶分隔成几个较小的坡顶,降低屋脊高度,增加屋脊下空间的利用;各家房屋靠在一起,因而不可能将屋面雨水组织成外排水形式,雨水都是在天井汇集后再通过地下管沟排到街道下面的雨水管沟中去,这是天井的第三个作用,民间谓之“四水归堂”,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聚财”之意。●结构——老街传统建筑为砖木结构,木构架承重,外包防火墙厚180MM。基础做法为:最下层灰土夯实,上铺80-100MM卵石,卵石层上再铺大块青石板。屯溪地区历史上较少地震发生,所以对基础的要求不是很高,卵石层可以阻止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防止潮气上升。承重柱与柱基间以薄铁件垫起,也是为了有利通风,防止石板的凝结水侵蚀木柱。木结构做法为皖南民居传统做法,以叠梁解决横向大跨度(5—6米)承重。木结构造型轻盈,整个构架整体性较好。老式砖的尺寸为60×160×320MM,所以马头墙厚多为180MM,为防潮和保护下部墙体,从基础到墙面以上0.9-1.2米处,均以条石砌成。。
屯溪老街运营方案
屯溪老街运营方案目前,屯溪老街的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然而,与此同时,屯溪老街也面临着一些经营问题和发展挑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屯溪老街的规划和运营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屯溪老街运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推动屯溪老街的发展,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提出一个全面的屯溪老街运营方案,包括目标定位、文化资源的挖掘、街区的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目标定位1. 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屯溪老街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应该在运营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举办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这里的独特魅力。
2. 打造旅游购物区在保留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购物需求,打造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能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型旅游购物区,提供各类特色商品和食品,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购物和消费体验。
3.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屯溪老街的规划和运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文化资源的挖掘1. 保护传统建筑屯溪老街的建筑大多都是当地传统的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做好维修、修复和改造,使这些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街区的整体规划当中。
2. 挖掘历史文化通过建立博物馆、资料库等方式,对屯溪老街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发掘更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建立相关的展览和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3. 举办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文化节日庆典、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游客的体验和参与感。
三、街区的规划设计1. 提升街区环境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建筑外立面的整体美观性和统一性,同时加强环境整治,提高市容市貌水平,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
黄山屯溪老街导游词(三篇)
黄山屯溪老街导游词屯溪老街历史悠久。
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这里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时,宋都大兴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运输和征调到杭州。
后来,这些工匠归返家乡后,便模似宋城的建筑风格建造店铺,所以这些沿袭宋代风格的建筑被称为"今日宋城"。
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和水运交通的发展,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的商业街。
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兴造了____所店铺,除部分自营业外其余作为客栈,招徕客商,存放货物,促进了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国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传统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
建筑体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朴。
即白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为了使街道与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环境相沟通,老街有一些宽窄不一与街道交叉的巷弄。
老街店屋多为单开门,一般为两层,少数三层,且都是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外实砌扁砖到顶,每座楼两旁都有高封火墙,墙上盖瓦;店面门楣上布满徽派木雕,戏剧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隐现;楼上临街木栏与裙板,并安置有各种花窗,十分典雅;建筑平面有沿街开敝式和内开天井式,即临街为可灵活装卸的排门,卸去排门,店堂全部展开,便于营业;内开天井即用天井采光,天井四周房顶的雨雪水均归落天中,谓“四水归堂”,是经商人图聚财之义而产生的。
老街街面的房屋均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
中联杯
屯溪老街改造——让老街“活”出精彩参赛单位:黄山学院参赛人员:指导老师:老街概况徽派古建整体具有小体量,小群体的概念,其功能,空间很难达到当地居住者的使用目的,更不能满足现今旅游发展的需求。
其交通更是处于极其无次序的状态我们为老街带来了什么······随着老街的走红,如何让这一历史文明旅游胜以更优雅的姿态来面对世人。
同时给当地使用者带来优良的居住环境。
这是我们的追求和目的。
总平面图建筑理念设计将徽州古建看成一个有机生命体,而一个个徽派古建就是组成这个有机生命体的细胞,通过将徽派古建的构造特点与细胞的组成一一对应,随之发散出进化变异等概念,意在展示徽派古建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环境·地理·人文的改变,其本身经将如何克隆原有的建筑信息,又将如何通过新的技术变异出新的功能,新的空间,已达到现在使用的目的。
新加的单体从形式上追求古建筑高低错落之美,功能上吸取古建筑之立意,运用新技术在构造上。
建筑功能安排根据不同使用的要求进行设计,尤其兼顾到了展览空间的采光以及活动办公空间的景观的要求改造后整座建筑共分为展览空间、大型商场、游客居住区,地下停车场,快餐短憩,与办公中心六大部分。
1cxw建筑功能整座建筑共分为展览空间、大型商场、游客居住区,地下停车场与办公中心五大部分。
参考的实例:建筑改造a)将滨江西路打造为“步行水街”。
以“水”为纽带,贯穿整条步行街,联系各个节点。
街区西高东低,水源布置在滨江西路西侧,流向东方,水渠宽3~4m,水深0.6~0.7m,全长约500m,蜿蜒曲折,在两侧曲折之处种植适当灌木以遮挡视线,增加河道的幽曲之感;水渠两岸的主要衔接处主要通过木桥或者石桥,桥宽2~3m;最后进入跌水,形成瀑布。
b)在三江汇合处左岸,上马路和老街街口与滨江西路位置,建造一个半径约60m的半圆形广场,部分悬挑出现状挡墙,是欣赏三江秀色的绝佳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文本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二OO三年八月项目名称: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编制单位:清华大学黄山市规划设计院设计证书:城市规划乙级 [皖]城规编022009工程主持人:朱自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梅一峰 (黄山市城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万国庆(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参加人员:保护规划——朱自煊(教授)万国庆(注册规划师)韩建予(注册规划师)何红玲(注册规划师)程刚(助理工程师)建筑专题——方必晖(注册建筑师)张承侠 (高级建筑师)钟舸(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袁牧(清华大学博士)历史专题——陈安生(徽学专家)交通专题——秦国元(注册规划师)黄宏跃(助理工程师)工程专题——江涛(工程师)图纸制作——程刚、方必晖、宋学友、黄宏跃、蒋明华、石中钰数据库专题——胡明星(东南大学博士副教授)数据库调查——韩建予、方必晖、何红玲、卢愫懿、顾维芬程刚、邹兵、王成志、宋学友、石中钰蒋明华、胡秀娟目录第一章老街价值综述 (5)第二章规划准则 (5)2.1规划依据 (5)2.2指导思想 (5)2.3规划方针 (6)2.4规划原则 (6)2.5规划内容与目标 (6)第三章保护整治规划 (7)3.1保护区界界定及保护整治措施 (7)3.1.1保护区 (7)3.1.2建设控制区 (7)3.1.3环境协调区 (8)3.2建筑保护等级划分 (8)3.3保护整治措施 (9)3.4综合保护措施 (9)3.4.1整体环境保护 (9)3.4.2街巷格局保护 (9)3.4.3建筑高度控制 (9)3.4.4重要节点整治 (10)3.4.4附属设施整治 (10)3.4.5建筑小品的整治措施 (10)3.4.6店铺陈设的整治 (11)3.4.7民居的保护与改善 (11)3.4.8传统文化保护 (11)第四章老街更新规划 (11)4.1民居的更新 (11)4.2街巷系统的更新 (11)4.3街区功能的更新 (12)第五章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12)5.1老街街区文化功能分区 (12)5.1.1徽商文化展示区(老街) (12)5.1.2徽文化展示研究区(海底巷、渔池巷和海底巷) (13)5.1.3休闲风情文化区 (13)5.1.4特色旅馆区 (13)5.2旅游线路规划 (13)5.2.1老街旅游线路组织 (13)5.2.2区域文化旅游线路组织 (14)第六章街区市政设施规划 (14)第一章老街价值综述屯溪老街是保持和延续明清时期传统风貌的商业步行老街,是保持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老街,它又是一个具有多时代特征、具有鲜明个性价值的老街,在古徽州同类型的老街中最具有代表性。
屯溪老街是展示徽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老街。
由于老街有着独特历史风貌的传统商业空间及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徽文化特色,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
第二章规划准则2.1规划依据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1.3《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1990.6;2.1.4《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1.5《黄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2.1.6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文件规定。
2.2指导思想2.2.1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
2.2.2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遵循国家和国际有关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宪章和法律法规,并借鉴国内外的历史地段保护办法,总结老街规划实施以来的经验,使保护管理老街更为科学化、法制化,具有可操作性。
2.2.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应具有战略性思路,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2.2.4通过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资源,带动中心城区——屯溪城市特色的维护与发展。
2.2.5适应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精神,充分挖掘屯溪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带动黄山市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向高层次发展,取得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提高。
2.3规划方针采取“保护、整治、更新”的方针。
保护——是针对老街传统商业建筑和老街地区传统城市风貌以及原有的山水环境而言,是对具有价值的古建筑及其风貌环境采取的措施。
整治——则是对老街地区建筑质量环境情况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所进行的治理和改善,是对与风貌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环境采取的措施。
更新——则是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在商业活动和街市生活方面所进行的必要调整,是针对老街街区落后的生活环境采取的措施。
2.4规划原则2.4.1保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载体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原则。
2.4.2坚持“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原则。
●整体保护——不但要保护老街上的传统商业建筑和空间特色,还应包括老街周围地区传统城市风貌的控制,以及整个屯溪旧城区山水环境的协调。
还包括老街商业的繁荣、居住社区的稳定、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继承和发展。
●积极保护——把老街和城市看成统一的有机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新陈代谢,因此保护与更新相辅相成,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更新的辩证关系。
2.4.3规划从保护老街街面建筑外观,深入到进行一些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内部原貌的保护;从重点保护老街核心区,深入到老街背后两侧街区传统空间格局、肌理的保护。
2.5规划内容与目标2.5.1保护老街地区的空间实体,包括对老街核心区的保护,老街周边地区的建设控制和山水环境的景观协调;2.5.2保护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徽州地方文化;2.5.3保护居民的生活的稳定,维护社区的活力;2.5.4建立老街商业建筑数据库,指导保护、整治与更新;2.5.5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将老街街区建成集历史传统文化、旅游、餐饮、商业、娱乐、住宅为一体的特色街区;2.5.6逐步改善老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房屋质量和生活环境;2.5.7制订老街管理条例,实施老街保护管理规定。
第三章保护整治规划3.1保护区界界定及保护整治措施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划定三个层次: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3.1.1保护区范围:东至老街照壁,西至镇海桥西头,街区两侧按组成沿街店铺和民居建筑的完整院落确定纵深范围。
保护区全长900多米,面积约4公顷,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
规划要求:A.严格保护老街鱼骨状的街巷肌理,严格保护和恢复老街及巷弄的石板路面,保护现有的街巷空间界面和尺度。
严格限制巷弄两侧5米范围内的拆迁、改造。
B.保护区内建筑必须严格保护原有建筑风貌,修旧如旧,严格限制改建、新建建筑;C.老街商业建筑必须保持传统的小开间、大进深、内天井格局;D.沿老街建筑层高限定为两层(檐口高度约7米,屋脊和山墙高度不得超过9米),其后建筑高度以二层为主,局部不得超过三层,屋脊和山墙高度不得超过11米;E.老街商店内、外部装饰装修应古朴雅致,严禁使用现代装饰材料和手法;F.经鉴定为危险建筑,且修缮无法达到使用安全要求的,可以利用其建筑结构部件原地复建,必须保持传统的青瓦坡顶、马头墙等做法,切忌擅自增添部件和改变做法;G.保护区内应适当降低建筑密度,传统民居建筑应重点进行内部改造,更新设施;H.老街以文化、旅游、商业为主要功能。
3.1.2建设控制区范围:东至康乐路,南至滨江路,西至西镇街,北至华山和西杨梅山山脚。
建设控制区面积约60公顷。
规划要求:A.严格保护并加强一、二、三马路联系北部华山、老街和新安江水的山水景观视廊;B.重视强化滨水地区景观、延安路与华山的景观,以及老街东西入口周边景观;C.适当调整用地功能结构,满足老街文化旅游功能和城市道路交通需求;D.必须降低控制区的建筑密度,扩大广场和绿地,并尽可能开放公共空间;E.控制区内的建筑风貌必须与老街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建筑应继承传统建筑形式并可以适当淡化处理;F.控制区内建筑必须保持坡屋顶,屋脊和山墙高度根据与老街的距离关系形成梯度变化,控制在12-15米以内;G.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3.1.3环境协调区范围:东至江心洲和新安路,南至稽灵山,西到小龙山,北至华山和西杨梅山。
规划要求:A.保护老屯溪(黎阳、阳湖、屯溪三镇)秀丽山城水乡特有的景观特色和山、城、水融为一体的空间尺度;B.保持这一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环境,保护好山林植被和河川水质,保护山体轮廓线和主要的城市对景与借景;C.限制高大建筑和巨大构筑物的新建,建筑控制高度在30米以内,其体量、色彩、形式必须与山水环境相统一。
3.2建筑保护等级划分建筑等级分类确定分为五级:3.2.1一类建筑——完好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拟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建(构)筑物;3.2.2二类建筑——较完好的历史建筑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传统风貌完整、保存度完好、民国时期的建(构)筑物;3.2.3三类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一般,传统风貌保存不完整的民国时期的建(构)筑物;3.2.4四类建筑——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物与历史风貌协调,无冲突,50-70年代建设的建(构)筑物;3.2.5五类建筑――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物与历史风貌不协调,有冲突,80年代后建设的建(构)筑物;一、二、三类建筑均属保护建筑,四、五类建筑为整修和整治建筑。
3.3保护整治措施3.3.1一类建筑——保存(保存、维护、修复)建筑原有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3.3.2二类建筑——维护(保存、维护、修复)建筑原有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其他部分允许作改动;3.3.3三类建筑——修复(修复、维修、改善)建筑原有的立面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在保持原有结构体系的条件下允许作改动;3.3.4四类建筑——整修(保留、整修)在保持建筑主要立面的条件下,允许对建筑的非主要立面和内部作改动;3.3.5五类建筑――整治(整治、改造、拆除)采用拆除、重建、降层改造、综合整治等措施。
整饰外观立面形式、材料、色彩、屋面、门窗、建筑细部。
3.4综合保护措施3.4.1整体环境保护大环境保护包括环境协调区范围内的山场植被、水系和建筑环境,构成屯溪山城特点的华山、黎阳狮子山、阳湖嵇灵山以及横江、率水、新安江是屯溪老街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应该保持水土植被,净化水源、环境卫生。
3.4.2街巷格局保护保护鱼骨状的街巷肌理、保护老街现有的街巷空间界面和尺度。
严格限制巷弄两侧5米范围内的拆迁、改造。
保护的街巷包括:老街正街,武举巷、珠塘巷、祁红巷、渔池巷、海底巷、李洪巷、劳动巷、新河巷、立新巷、榆林巷、还淳巷、永新巷、凤林巷、梧岗巷、德仁巷、地盘巷、枫树巷、青春巷等18条巷弄,以及上、中、下三条横向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