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加强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戴建明林婧

舆情信息是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舆情信息工作是对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和反馈,是关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党委了解社会动态、分析形势任务、掌握工作全局的重要渠道。通过抓好舆情信息工作来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凝聚民心,为全面完成各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跨越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深化思想认识,明确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1、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和我国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的重大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接受程度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起来,需要各级各部门不断提高把握形势、驾驭全局、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实情、广聚民智,有效应对和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发展上的阻力。做好舆情信息工作能使我们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民心所向、基层所需、群众所想,进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决策依据。

2、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是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根本手段。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必须以全面了解和深刻洞察意识形态领域为前提,当前我国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敌对势力的渗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多元,对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势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重大课题。只有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建立灵敏高效的舆情信息反馈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准确地了解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掌控社会动向,作出科学决策,牢牢掌握思想领域的主动权。

3、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的重要职责,只有把握群众的思想意愿、心理情绪,做到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有的放矢,才能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前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的新形势下,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尤显重要,通过舆情信息工作就能更好地了解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分析社会心理和群众心态的原因和走向,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同时,舆情信息工作还能及时地把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反映出来,有利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结提升。舆情信息工作已成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舆情信息工作的主动性。1、在服务大局中积极作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大局就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大局。”舆情信息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科学判断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立足海西建设大局,充分发挥“前锋、基地、枢纽、

支撑”的作用,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发展、注重运作、凝聚合力、弘扬正气”总要求为指导,围绕“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快状’推进、连片发展”和“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发展思路,收集报送、分析研究舆情信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和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环境带动战略的实施,及时反映广大干群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举措的贯彻情况和存在的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大局畅通民情渠道,提供决策依据。

2、在服务决策中主动融入。领导科学决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正确的决策离不开准确全面地把握舆情。分析舆情站位要高,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中找位置,善于从换位的角度,用逆向的思维来思考和看问题。善于突出发展、服务全局、“心为帅谋”,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主动关注广大干群的思想动态,积极探索重大决策部署引起的社会舆情反映,及时了解和正确把握领导的意图等方面,进而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对策和建议,努力做到为科学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使信息成为领导决策“用得上、离不开”的思想库、智囊团。

3、在服务基层中增进实效。掌握社情民意,反映人民意愿,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信息的收集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出台之前,积极开展专题性的社会舆情调研,及时听取群众对这些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具体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为制定改革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政策和措施实施以后,及时了解群众的反馈意见,作为评价、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充分利用舆情信息工作这个服务基层的工作平台,把群众需求和领导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收集上报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前瞻性的问题,时刻不忘群众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准确把握重点,提高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1、围绕要点持续运作。把握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全年舆情信息需求要点,结合实际,明确各阶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中心和工作重心,及时制定下发舆情信息需求要点,确保信息报得对、报得准、报得好、报得有用有效。重点关注涉及党和国家全局、宣传舆论或意识形态领域全局的舆情信息,关注事关当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舆情信息,统筹舆情信息报送的整体布局,不断提高舆情信息的内在价值。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反映干部群众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的成果,及时收集报送干部群众对海西建设、发挥三明前锋作用等方面的社会舆情,不断提升舆情信息的功效。围绕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提示和要求,着力挖掘有深度、有分析、有研判的信息,为工作的加强与改进、创新与发展提供服务。

2、掌握要领提升水平。善于寻求舆情信息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掌握舆情信息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紧紧围绕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不断提升舆情信息工作水平,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跟踪热点,找准难点,准确把握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舆情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全面掌握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提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的思想反映,心理情绪,有针对性地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使宣传思想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充分展示各地在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新成就、新风貌,充分展示各级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围绕大事、大势、大局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的成效和成果,使舆情信息工作成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有效工作途径。

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及时捕捉亮点,在挖掘特色信息上下功夫,善于利用丰富的宣传文化资源来找信息、挖信息、出信息、报信息,注重把地方的特色与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采写信息、报道信息,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角度,突出“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宗亲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强这方面的信息采写与挖掘,不断增强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注重总结提升、归纳提炼,注重从全局着眼、从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载体和工作内涵着力,把领导的关注度、基层的认可度与工作的推进度相结合,围绕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典型宣传、对外宣传等方面挖掘特色和亮点、提炼新典型、新载体,拓展舆情信息采编的角度和思路,通过提升采编舆情信息质量,提高舆情信息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四、创新方法机制,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规律性。1、把建好工作队伍作为根本。高度重视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建设,把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举措,进一步建立市、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各乡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舆情信息网络。切实把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的同志安排到舆情信息工作岗位,保证有一支在总量和质量上都有保证的队伍,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舆情信息工作覆盖,努力形成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重点抓、信息员具体落实、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将经常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举办舆情信息员培训班,定期召开舆情信息工作分析会,邀请专家讲座授课,选派信息员参加省、市跟班学习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工作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把构建网络平台作为关键。抓好网络舆情始终是信息工作的主渠道,只有构筑起强大的舆情信息网络,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最基层群众当中去,才能反映最真实的情况,把舆情信息工作做好。充分发挥各级舆情信息工作平台的作用,加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联系。通过构建灵敏高效的网络平台,使广大信息员能借助平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更加全面广泛地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舆情走向和当前热点,交流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做法、经验,了解各地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思辩能力和业务水平。利用工作平台的方便快捷,及时传达各级下发舆情工作相关文件要求、舆情综述、舆情报送要点以及舆情预测方向,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设立专用邮箱等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密切沟通,强化指导和监督,以此推动舆情信息工作发展。

3、把推动制度建设作为保障。良好的机制和制度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工作延续性、持久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把加强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建立完善舆情信息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责任落实制度、任务分解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沟通交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办好各级宣传信息刊物推动舆情信息工作,保证信息工作的经常性、时效性,使信息刊物成为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工作情况、展示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指导工作实践、

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平台。强化舆情信息工作督促考评,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运行落实机制,推动舆情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