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和3篇优秀考场作文(附点评指导意见)
2024届广东省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
2024年广东一模作文评分细则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
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
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解析】一、命题特点(一)注重教考衔接:材料选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考察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
(二)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
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选材聚焦中国科学家精神,体现了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的命题导向,紧扣时代主题、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语文考试试题——作文 样卷分析、名师评语、评分参考
评语: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即切入主题,将这“一课”的“独特”解读为“医护与患者相互鞠躬的小课”与“神州大地万众一心抗疫的大课”两个层次,由“小”及“大”,紧贴时代背景,揭示材料深意。
其后引出“别样收获”的两个层面:“医护与患者的相互尊重”,“生命之间的相互关怀”。
第二段,提出观点“生命关怀,尽在一鞠一躬之间”,过渡自然,简练生动。
文章由此展开次序井然的论述。
第三、四两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有形的“鞠躬之礼”写到无形的“人道关怀”。
引用古今事例,热情讴歌“医护与患者的尊重传承百年”和“生命最本真、最纯粹的关怀”。
尤其第四段,结合时代背景,细数抗疫中令国人动情的每一个“瞬间”。
第五、六段,作者的眼光从线上小课堂转向社会大课堂,针对新时代的青年提出传承“生命关怀”的热望与畅想。
情感充沛,升华主题。
这篇文章,以小大之辨剖开材料的内涵,以虚实之形揭示“鞠躬”的深意,由课堂教学扩展到社会时代,由医患关系引申至生命关怀,线索多而不杂,层次繁而不乱,构思匠心独具。
笔触涉及古今,目光聚焦当下,语言颇具功力。
但也正因考场作文之故,文章有不尽人意之处。
第二段直言“在征文中”,为完成写作任务,稍显生硬。
第四段论及无形的鞠躬,是本文的亮点,本可联系医护人员离开疫区时患者的感谢与归家时人们的迎接,让“有形”到“无形”的“鞠躬”之意转接更加流畅,文章虚实比例有些失衡,有扣材料不紧之嫌。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18+19+19=562 号文评语: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直入征文主题,“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紧接着具体阐述这一课的“独特”之处,结合抗疫背景巧妙地叙述了图片的由来和内容。
既准确揭示了材料的含义,又自然引出自己的别样收获——“不变的人文情怀”。
文章主体部分由三、四、五段构成。
第三段由图片写到当下抗击疫情中的感人瞬间,详尽论述了图片中医患互相鞠躬所包含的人文情怀;第四段论及这种人文情怀的由来——中华文化数千年“仁礼”的滋养;第五段为人文情怀的传承、白衣天使的奉献而热情讴歌。
(准)2020广东一模英语作文评分细则-
2020广东一模英语作文评分细则一、作文内容:假定你是李华,曾在你校工作的外教Peter得知你们最近搬迁到新校区学习,来信询问新校区的情况,请你给他回复邮件,内容1.介绍新校区(地理位置,建筑布局,设施设备等)2.邀请他闲时来访。
二、作文评卷要求:1. 内容要包含以上所有信息(1.地理位置,2.建筑布局,3.设施设备,4. 邀请闲时来访)遗漏信息点要降档。
3.少于80词扣2分,多于120词,如果是表达的需要则不扣分。
如果是为了凑字数且表达问题较多,还是要扣2分。
以下附高考评分标准高考英语作文评分细则三、范文分析:Dear Peter,I am really glad to hear from you. Things have changed quite a lot since you were last at our school. The biggest change is probably our new campus which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to know more about. (写信背景、写信目的)The new campus is more conveniently situated,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of the city center. As a result, now we have easier access to public facilities than before.(要点1.地理位置:主题句+拓展句)On campus, area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scientifically laid out, with the modern teaching block standing in the middle, surrounded by other functional areas like the library, the gym and the stadium, etc. In all four corners of the campus lie beautiful gardens of different themes. Above all, equipped with a computer and a smart screen, the spacious classrooms help create an ideal atmosphere for our daily study.(要点2、3:建筑布局、设施设备)Do remember to drop by when you have time! Our new campus is well worth a visit.(要点4:邀请闲时来访。
广东省佛山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作文审题立意和佳作欣赏话题体育锻炼
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一模高三语文作文导写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
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
文章中“国力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
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字。
800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试题解析】本题目属于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两则材料角度不同,中心一致。
考生审题时,需要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第一则材料陈述小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是身体不好和性格内向、学业繁重所致。
很明显小李将不锻炼的结果都归于外因,没有正确理解体育的作用及体育与学业的关系。
考生分析问题时,只有回到小李自身才能完成任务指令,即“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材料第二段引用毛主席的两句名言,揭示体育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考生立意时可以综合理解,写体育对个人的作用、体育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等。
题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体育课”,如果考生围绕现实生活中体育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证,则会被视为偏题。
另外,文体限定为“书信”,考生需要正确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都要具备,还需注意对象关系,以同学的身份写信,行文风格、叙述口吻等细节也会影响文章的品质和阅读感受。
【立意参考】本题为带有交际语境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执笔:王汉文审阅:万宇平一、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
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亦作“一叶知秋〞,最早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原意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
〞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可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规范词典》与《成语词典》分别作如下解释:“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洞察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个别细微的现象,测知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一叶落〞比喻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知〞理解为预测、预知、推知;“天下秋〞比喻带有普遍性、本质性的趋向或结果;“?〞可以理解为设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
2.题意项评分标准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
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2020广州一模6篇标杆作文出炉 附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
2020广州一模6篇标杆作文出炉附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作文题评析及范文
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作文评析及范文一、作文题解读(1)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
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材料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两句话,但是含意非常丰富。
这一句话交代了写作的背景,设置了一个展开写作活动的情境。
这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游学”活动,就是开展旅游开展学习的活动。
活动有多个国家的高中学生参加,这暗示了写作对象,发言要面对的是参加这次游学活动的多国高中学生。
发言的主题应该是跟游学的主题“文化之旅•魅力中国”相关的。
这个活动主题,其实也有暗示作用,“魅力中国”,中国的魅力在哪里?是应该回答的一个问题。
第二句话交代了写作者的身份,名字叫“文佳”,是男性还是女性,没有限定,你可以自由选择。
他(她)参加了这次游学活动,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不是旁观者。
这句话还交代了写作目的,写这篇发言稿是要在活动结束的分享会上作发言用的,目的非常清楚。
这句话还交代了写作者为此次写作所做的准备,采访了小组里的成员,采访的结果就是下面接着的材料。
这些采访内容是要作为写作者写作的材料用的,这是写作者立意、发言的依据。
(2)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
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3)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
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4)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
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第2-4自然段都是“文佳”采访的结果。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欧洲的欧文。
关联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其思想内容,重点是要突出不同文化的融合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2020 广州一模作文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图文 并茂
理
解
材
料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 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 相似的瞬间。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 冠肺炎,治愈后出院。/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 躬时顺势回礼。/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 肩的真情。/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字为新闻 原图所有,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则整合自新闻图片的配文。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医患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和谐友善……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变化的是时间,而不变的是内心的感受,进而在精神、传 统等方面,引发对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进一步思考。100多年前,我们已经有这种和谐的、堪称典范的医 患关系,如果我们能赓续这一美好传统,一定能为医患关系的困境破局;也可以是:发掘历史上的资料与当下的 媒体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会对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改善现状有更深刻的启发。
写作角度切入
需紧紧贴合“课后”这个小背景和 “抗击疫情”这个时代大背景展开写作。
自选角度
2020广州一模作文讲评
•
全文紧扣材料,能抓住“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并能贴合
背景,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挖掘不够深刻,第四段有点游离
于主旨之外,思维上不够严谨。
•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 16+17+16=49
•
文章第一段描述画面内容,顺势引出分论点一:穿越百年,不变的是医者仁心。
整。
•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后半部分未能把视野拓展开去,升华主题,由医患关系看到
更深层的社会文化的内涵。
•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7+18+17=52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感恩与信任 ;对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 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等的真诚感谢和深情赞 美;对我国尊医重卫优良传统的延续……
②从医者鞠躬回礼的角度切入 ,可立意为:关爱、尊重
、平等;作为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施惠”的一方,医者 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患者的敬意,而是体现了“功成 不居”的大气,正是因为这种不以功自居、不以德自傲 的谦恭,成就了这一幅和谐的画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 看,正是医者对患者的真诚平等、热情相待、彼此尊重 ,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审题:三、读引导语(写作任务)
语引导语(写作任务):①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 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②请以该班同学身份, ③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④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 认识与思考。 1.主题: “独特一课,别样收获” 图片带来的思考、启迪 2.作者身份:高三一学生 3.写作场景:课后感 4.文体:公众号的征文稿件,议论文 5.读者:学校的学生、或关注公众号的人
2020的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
2020的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优秀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
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
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
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
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教育敲响警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正中痛点。
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
2020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儿童文学里几乎有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美好,它富有情感,富有思想辨析,富有哲学启明,令人愉快地把道德之微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儿童文学不是从来就有的,币是诞生于人类对于自己年幼生命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更人性和艺术的关怀、更恰当的故事和书籍给予之时人类成熟的儿童文学史总共也就二三百年让现代人在童年时阅读到儿童文学,是诗意文明、浪漫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实也含有对生命的实用意义童年时光会有许多内容陪伴,儿童文学是其中一个高级部分文学、艺术本是人的生命所创造,却常常被悬置,因为人更注重看得见的物质和利益,却不是如泰戈尔所说,更愿意把“无物”的诗握在手里巴金说,童话虽然讲的都像梦话,但是这些梦话里有新鲜空气,值得生活中的人进来呼吸拥有儿童文学阅读的童年,便有一生和文学亲近的可能,童年的接触和喜爱最有可能延长为终身记忆和习惯一个期望拥有高级趣味的人,是必须有文学阅读习惯的。
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高层次的学习。
这便是孩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篇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
母语最优美的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孩童若拥有丰富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更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
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以为日常运用。
幽默、谈谐是儿童文学的天然素质,是可爱、智慧人类的人格成分,是生活着的日子里优美的交往能力和呼吸中的香水味道幽默和谈谐很有可能来自天生,也有可能在成长中渐渐增添无论是先天已经具备还是后天渐渐生成,儿童文学阅读都具备唤醒和提供幽默谈谐的能力。
所以在儿童文学阅读中,要十分看中“笑起来”的效果,很多无端的“笑起来”有可能塑造一个人后来的明亮性格,使其处世豁达。
文学阅读给人积累高级故事记忆的机会,有文学故事的记忆和只有生活经历的记忆很不一样。
因为文学故事中有更大的人类世界、更开阔的自然天地阅读文学的人,可以拥有《小王子》的行走路线,不是只在自己星球,也可以到达别的世界;文学故事中的想象力是对有局限的个人想象力的增添和补充,合成为你现在和后来的想象力。
2020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 2 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题解】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
”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字为新闻原图所有,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则整合自新闻图片的配文。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阶段训练:作文题详析与评分细则(附满分作文及精彩点评)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阶段训练:作文题详析与评分细则(附满分作文及精彩点评)【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 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 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 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 年2 月23 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 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 月22 日,浙江绍兴,一位3 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2020 年,某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
上世纪初, 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对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
守护的使命。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
” 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字为新闻原图所有,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则整合自新闻图片的配文。
图片材料部分的一组两幅图和相关文字解说,向考生清楚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两个画面呈现的都是(小)患者和医护之间的友好致意,两幅照片的时间跨度是“一百年前”到“2020年” 。
文字材料部分再现了线上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境,由6 个小段落构成,可分为三层。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作文题评析及范文
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作文评析及范文一、作文题解读(1)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
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材料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两句话,但是含意非常丰富。
这一句话交代了写作的背景,设置了一个展开写作活动的情境。
这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游学”活动,就是开展旅游开展学习的活动。
活动有多个国家的高中学生参加,这暗示了写作对象,发言要面对的是参加这次游学活动的多国高中学生。
发言的主题应该是跟游学的主题“文化之旅•魅力中国”相关的。
这个活动主题,其实也有暗示作用,“魅力中国”,中国的魅力在哪里?是应该回答的一个问题。
第二句话交代了写作者的身份,名字叫“文佳”,是男性还是女性,没有限定,你可以自由选择。
他(她)参加了这次游学活动,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不是旁观者。
这句话还交代了写作目的,写这篇发言稿是要在活动结束的分享会上作发言用的,目的非常清楚。
这句话还交代了写作者为此次写作所做的准备,采访了小组里的成员,采访的结果就是下面接着的材料。
这些采访内容是要作为写作者写作的材料用的,这是写作者立意、发言的依据。
(2)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
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3)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
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4)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
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第2-4自然段都是“文佳”采访的结果。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欧洲的欧文。
关联的是敦煌的莫高窟,其思想内容,重点是要突出不同文化的融合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高三语文广东一模作文
高三语文广东一模作文高三语文广东一模作文1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每当我看到那个珍贵的百宝箱时,我的记忆就会拉回到二年级。
以前,我的同学都会送我一些很好的礼物,我都非常非常地喜欢,我都把它们集中在这个百宝箱里。
终于,我已经不好意思收礼物了,于是我对我的那个朋友说:“你以后还是别给我带东西了,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没事,咱们都是兄弟吗!”我的朋友热情地说。
“呃,那么你送给我礼物,我就明天给你带一个我最喜欢的篮球明星布偶吧!”“好呀,好呀!”他那白晰的脸上,红嘟嘟的嘴角笑出了一个优美的弧度。
第二天,我到了学校,他一清早就来找我:“杜金泰,我的礼物呢?”“哦!糟了!我、我忘记拿了!”“哦!”他嘴角完美的弧度渐渐平了下来,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我想喊他,却终究一个字也没有喊出来。
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忘记呢?我明天一定要带上布偶给他。
晚上,我拿起放在书桌上的那个篮球明星布偶。
我一直望着它,我越看越喜欢,我都舍不得把它送出去了。
也许,明天,他就忘了这件事,或者,我和他商量一下,能不能送别的礼物给他。
我的心七上八下。
第二天早上,他一早就又来找我:“杜金泰,你的布偶带了吗!”“我……又……没带。
”我低着头说。
我发现他的脸上有“失望”两个大字!他又是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开了,我感觉头顶有一朵乌云,一直下着暴雨。
终于,到了第三天。
他不再来找我拿布偶了。
看着他和其他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交换礼物时的情景,我不禁感到惭愧起来。
我为什么要不讲诚信,不讲规则。
我们当初还拉了勾的,我们的友谊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吗?我们的友谊就比不上一个布偶吗?我真傻!如果你不讲诚信,你就会受到规则的处罚!此刻,我的心就被“失信”两个字重重划了一刀。
我期待着,明天,明天……高三语文广东一模作文2孟子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因为有了规则,社会才变得井然有序;因为有了规则,国家才变得繁荣富强。
高中作文:2020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范文
【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一)符合题意判断评卷员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要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指的是“照片/科技”,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的记忆/情感”,二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立意,“一个中心点”,主要是指“照片”,如果从“含意”的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也可以是指其他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簟子邮件。
但是谈科技和其他相似事物,都要从照片谈起,谈照片是一种科技,或照片与某种事物类似: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感。
1、符合题意: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符合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用与材料内容具有类比关联的论据或事例来展开写作,也是符合题意的。
如围绕“书信和电子邮件(快与慢)”或“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少于多、慢与快)”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就是具有材料内容的同类对比性。
要注意的是:仅仅指出“书信和电子邮件”和“黑白胶片的数码技术”相类似还不行,还要阐述“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达方式的关系或谈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开头、结果或文中其它部分提一下“照片/科技”,主体部分与“照片/科技”无关;或者仅仅谈“照片/科技”,没有联系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在三等给分。
3、偏离题意:离开“照片/科技”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属于偏离题意。
许多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则为偏离题意。
考生在写作这虽然引用了材料,但是另外引出其他一些不具有材料内涵的其他事物概念进行比较,视为偏离题意。
如,黄金与生铁(少于多,贵与贱)、乌龟与兔子(慢与快)等。
从“内容”与“含意”角度立意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即从“内容”角度立意与从“含意”角度立意均可。
广东省2020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展示及点评素材
2020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展示及点评【高考真题】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立意提示】①抓住“回到道路的起点”来立意。
其一是由于意外的变故被迫回到了起点,我们需要擦干眼泪、愈挫愈勇、不屈不挠的勇气,需要认清形势、调整策略、积蓄力量的智慧,如下岗工人再就业、企业破产调整策略再度崛起、汶川地震后重建园等等;其二是主动回到起点,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目的是升得更高、走得更远,是一种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大智慧。
例如现在有些干部本是草根出身,老百姓又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能有“回到原点”的思维,就会有执政为民的理念等。
②抓住“回到长河的源头”来立意。
这“长河”可以是历史长河,可以是文化长河,可以是人生长河,回到源头可以理解为一种回归和传承,比如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传承文化、尊老爱幼、坚守诚信、艰苦朴素、爱情忠贞、童年纯真、善良人性等,在现在这个目迷五色、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仍然需要我们坚持回到原点,把“根”留住。
③抓住“回到坐标的中心”来立意。
无论这“坐标”是人生坐标还是社会坐标,都倾向于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本真的自我,回归做人的本色。
尤其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
还可以写个人迷失之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
④抓住“回到事物的根本”来立意。
我们重点强调的是不要被纷繁芜杂的表象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回到根本,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抒发自己对“回到原点”的独特感悟。
(范维胜根据有关材料编写)【优秀作文展示】回到原点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
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教室。
我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上面矫情的文字朝着我挤眉弄眼,空洞泛滥的描写令我的胃一阵翻江倒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写作】(60 分)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
近十年来,“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备受关注的群体。
某杂志撰文指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也有的空巢青年则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
该杂志社就此话题开辟了“时代与青年”专栏,向读者征集文稿。
请结合材料内容,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给该杂志投一篇稿件,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一、题目说明本作文题目将社会生活和宏大主题相结合,既贴近青年生活状态,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题目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文材料”,包括第一、二段,第一段阐释了“空巢青年”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群体的社会关注程度;第二段叙述了某杂志指出的三类空巢青年现象,可以归纳为享受型、奋斗型和逃避型,杂志社就此开辟征稿专栏“时代与青年”,专栏名称暗含了“时代与青年”的互动关系。
第二部分为“写作要求”,是第三段内容,要求考生选择三类空巢青年中的一类来阐述,因此,写作时必须针对性强,类别特点突出,不能泛泛而谈两类或三类;由于是给专栏投稿,因此,专栏主题“时代与青年”要有机融入到文稿之中,将某类空巢青年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阐述观点和思考,并有具体的希望与建议二、题意分析(一)关于三类“空巢青年”第一类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这种“主动享受”是为了工作需要,其行为和思想可以理解,但需要引导;对此类青年要有明确的希望和建议,关注事业和自我发展也不忘家庭亲人,工作之余兼顾亲情和友情。
第二类为“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将“空巢期”视为自己奋斗和成长的磨炼,反映出一种乐观上进的心态,值得鼓励和肯定。
第三类为“有的空巢青年则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这种“封闭”和“逃避”行为,流露出一种消极思想,应该批判并引导;对此类青年要有明确的希望和建议,就是让空巢青年关心家庭亲人,主动融入社会,承当时代赋予的责任。
综合来看,三类“空巢青年”的指向是有区别的,考生的认识和思考、希望和建议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二)关于专栏主题“时代与青年”这是一个关系型主题,隐含着一种互动关系,既指时代发展给青年提供成长舞台,即“时代的青年”,又指青年发展要迎合时代需要,即“青年的时代”。
题目说“该杂志社就此话题开辟了‘时代与青年’专栏”,意在表明,这个主题是分析和思考“空巢青年”现象的重要视角和价值维度,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类“空巢青年”,都要放在“时代与青年”这个宏大背景中去认识和思考。
因此,考生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还必须扣紧专栏主题来分析才符合征文要求。
(三)关于相关写作要求1.“结合材料内容,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针对三类“空巢青年”中的一类来阐述,当然,针对某一类,也可以提及其他几类,但阐述的针对性要强,某一类别特点突出,要有所侧重,不能泛泛而谈或平均论述两类或三类。
另起炉灶,脱离材料的,30 分以下。
2.“给该杂志投一篇稿件”是写作语境的预设,文章要符合专栏投稿要求,考生有关注读者意识,即面向社会公众的写作。
3.“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隐含了写作文体的要求,即以阐述观点为主的论述类文章,小说、诗歌或文学性散文则不符合这一要求。
如果选用了其他的应用文格式,比如书信、演讲稿,则要符合该文体的格式,否则扣 2 分。
4.“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考生要有这样的内容,“希望与建议”必须是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而提出的,可以是概述,也可以具体阐述。
三、评分标准1、根据今年高考平均分的情况,本次改卷平均分控制在45 分左右。
2、题意理解正确,其他问题不大,可以打 45 分;3、有亮点的,往高分打;4、发展等级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可以给高分,甚至满分。
5、力避打保险分,要有差异性,好作文分数要打上去;问题严重,也要给低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 分)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50 字扣1 分;每1 个错别字扣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1号文:擎星奋斗为本色,莫让空巢空了志青年,是时的的顶梁柱,是时代的希望。
当代的青年比以往迎接着更多机会,也面临更多困难与选择,有的青年为了不让父母担忧,选择了擎星奋斗的空巢生活;而有的青年却为了“自由”与放纵,在空巢中空了志气。
在“空巢”中放纵自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不可否认,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青年中,“独处”是一种最适应的生活常态。
但在“独处”中,蓬勃的青年应追求于专注工作,提高能力,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负责。
以“独处”的借口逃避他人的束缚,无节制地沉溺于暴饮暴食、影视游戏之中,逃避改变自我与努力奋斗的行为是极其不可取的。
在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状态下,只会滋养出阴沉孤僻,疾病缠身的青年,让人生在一时的快乐中失去长久的幸福与价值,是一种对自我极不负责的行为。
在“空巢”中放纵自我,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每一位青年都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部分青年宣称“逃避社会”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干扰不到他人,不应该受到非议与指正。
殊不知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自我放纵,何来让人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娱乐与饮食的电子产品及应用?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了封闭,何来当代中国在团结奋斗中实现的繁荣强大?对于这些得过且过的青年而言,他们能心安理得地逃避与他人的交往而享受生活,是因为其他人在替他们负重前行。
这种主动对束缚与社会角色的逃避,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当然,除了主动选择放纵而逃避社会的空巢青年,也有因社交能力不足或偏爱自我封闭而选择彻底孤独的空巢青年。
对于他们,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怨自艾的空间,提升交际能力,融入社会;对于主动选择放纵的空巢青年,我希望他们可以在其他青年的帮助和社会的引导下加入时代奋斗的队伍之中。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即使在选择孤独的青年中,也有人选择用另类的方式实现对社会的价值和创造。
无论如何,青年都是时代的力量与希望,我们应给予每一位青年帮助与力量,给予他们改变自我的勇气与机会。
擎星奋斗为本色,莫让空巢空了志。
作为新青年的一员,愿我们都在建设中创造人生的价值,实现对社会的奉献。
评语:本文选择第三类空巢青年进行深入论证,任务完成好,思想内容积极,态度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文章起笔阔大,从“青年是时代的顶梁柱,是时代的希望”入手,阐明了时代青年的特点,自然过渡到空巢青年的论述,第一段点明了写作任务和写作对象,情境意识强烈。
接着从自我和社会的角度分析逃避型空巢青年的特点、原因及影响,紧扣材料,内容丰富,思维辩证。
第四段分两种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议,思维缜密,态度积极。
结尾回扣前文,呼应标题,流畅有力。
评分:19+19+20=582号文:鸿鹄不耽巢,翔集向长天——致“空巢青年”的一封信空巢青年们:展信佳!我是一名与你们一样处于青春奋斗年华的高中生。
特借本次争青杂志社“时代与青年”专栏投稿的良机,我想与与你们分享我对“时代与青年”的认识与思考。
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你们选择成为空巢青年群体中的一员。
有人为工作所需,有人视空巢期为奋斗、自立的理想阶段,这固然值得肯定。
但是,却有一部分人将“空巢”当作摆脱束缚,隔绝社会的良机,其实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在此,我想说,立足时代的语境,身为青年的我们应心怀“争做时代新人”的鸿鹄之志,不念“空巢”之安逸,去迎接时代曙光,拥抱社会春风。
“机”遇险而生,自立自强“险”亦迎刃而解。
也许你们当中有部分人屡屡受制于现实的藩篱,经受不起奋斗路上遍布坎坷的现实考验,从而选择“空巢生活”。
殊不知,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束缚,避开考验,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培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静气,陶熔“一川难归水”的奋勇。
如鲁迅先生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
试问我们又怎能惧于束缚而消耗时代、社会所需的“生力”?踏出舒适圈,机遇不远矣。
如要自立自强以寻机,你们亦不可封闭自我,逃避社会。
孤独确实给了个人心境调试的机会,但一味孤独“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创造价值。
时代的洪流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考验,让逃避心理、封闭心理潜滋暗长。
但这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唯有融入集体,我们才能“做一名精神明亮的人”,且看抗疫队伍中青年志愿者们协同攻坚,大学生村官走访村民,奉献乡村振兴事业……他们都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到集体中,即使微薄却有意义。
因此,何妨以执着奋斗之精神展现自我,为集体、社会发光发热呢?时代、国家、青年是永恒的铁三角,是互推共进的浪涛。
马克思有言: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作为青年的我们,应与时代同频共振,身处空巢却不耽于巢,心怀“争做时代新人”的鸿鹄之志,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自立自强,投身社会实践,展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时代进步的责任与担当!愿我们能“摆脱冷气”,“始终保持元气淋漓的气象”,鸿鹄不耽巢,翔集向长天!此致敬礼一名高中生×年×月×日评语:作文的标题能够紧贴材料要求,同时表达出明确的态度观点,既扣题精准又文采斐然,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作文以书信体的形式,开篇迅速点名写作此文的缘由,然后集中对第三类“空巢青年”的“空巢”原因及问题进行阐释,针对性强,分析清楚,显示出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最后,紧扣专栏征稿主题“时代与青年”,提出青年在时代中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应有的态度与理想,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整篇行文任务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雅致,格调高昂,字迹清秀,格式准确,在考场作文中尤其显得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