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存储分辨率

合集下载

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面分辨率选择

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面分辨率选择

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面分辨率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防监控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参数就是监控面的分辨率选择。

本文将探讨在安防监控系统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控面分辨率,以提高监控效果和保障安全。

一、什么是监控面分辨率监控面分辨率是指图像在监控屏幕上的清晰度和细腻程度。

它通常通过像素来表示,表示屏幕上单位面积内所包含的像素数量。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多的像素,图像细节更加清晰。

而在安防监控系统中,选择合适的监控面分辨率对于正确识别人员和物体,以及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视频非常重要。

二、选择合适的监控面分辨率的因素在选择合适的监控面分辨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监控距离:监控距离是指监控摄像机与被监控区域的距离。

通常来说,监控距离较远时,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才能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以确保人员和物体能够被准确识别。

2. 监控目标:不同的监控目标对于监控面分辨率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如果是监控公共区域的行人活动,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已经足够;而如果是监控金融机构的安全区域,较高的分辨率将更为重要,以便准确识别人员和物体。

3. 存储和带宽要求:高分辨率的监控面意味着更多的数据需要存储和传输,这就对存储和带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选择监控面分辨率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存储和带宽的能力。

三、常见的监控面分辨率选择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控面分辨率。

1. CIF分辨率(352x288):CIF分辨率是最低的监控面分辨率之一,适用于一些对图像清晰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由于其像素较少,无法显示更多的细节。

2. D1分辨率(704x576):D1分辨率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分辨率之一。

它提供了较高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适用于多种场景,尤其是要求较高的监控目标。

3. HD分辨率(1280x720或1920x1080):高清分辨率(HD)在安防监控系统中越来越受欢迎。

常见监控摄像头专业术语(码流、分辨率、帧率)详解

常见监控摄像头专业术语(码流、分辨率、帧率)详解

常见监控摄像头专业术语(码流、分辨率、帧率)详解 在⽹络摄像机(IPC)的参数设置中,有关下⾯的⼀些参数设置,可能不知道这些参数的具体意思,下⾯就⼀些常见的参数(编码模式、分辨率、帧率、码流控制、I帧间隔等)解释⼀下所表述的意思。

⼀、编码模式(CODING MODE): 1、H.264 H.264是继MPEG-1、MPEG-2 和MPEG-4之后的⼀个⾼度压缩视频编解码器标准,在同等图形质量下的压缩效率⽐MPEG-2提⾼了2倍 2、H.265 H.265是ITU-T 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使编码最优。

3、MJPEG Montion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即运动静⽌图像(或逐帧)压缩技术 4、MPEG-4 MPEG-4是MPEG-2发展的格式,⽤于在低速传输时传送视频数据 5、SVAC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是解决安全防范监控⾏业独特要求的技术标准 ⼆、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包括显⽰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

显⽰分辨率指单位⾯积显⽰像素的数量;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每英⼨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

1、D1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格式的标准。

2、720P 720P是在逐⾏扫描下达到1280×720的分辨率的显⽰格式。

数字720表⽰垂直⽅向有720条⽔平扫描线,字母P(Progressive scan)表⽰逐⾏扫描。

3、960P 960P是在逐⾏扫描下达到1280×960的分辨率的显⽰格式。

数字960表⽰垂直⽅向有960条⽔平扫描线,字母P(Progressive scan)表⽰逐⾏扫描。

4、1080P 1080P是在逐⾏扫描下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的显⽰格式。

录像机CIF、D1、720P、960P、1080P分辨率及硬盘所占空间

录像机CIF、D1、720P、960P、1080P分辨率及硬盘所占空间

一、监控录像机主要录像格式及相应分辨率目前DVR硬盘录像机的主要录像格式为CIF、D1;NVR硬盘录像机的主要录像格式为720P、960P、1080PCIF即前几年用的最多的一种格式,现在市场也占有很大份额,分辨率为352*288D1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标清40万像素,分辨率为704*576720P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高清100万像素,分辨率为1280*720960P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高清130万像素,分辨率为1280*9601080P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高清200万像素,分辨率为1920*1080二、主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设置及所占硬盘空间大小1、计算的时候有几路图像乘以几就可以了。

2、此估算并不包括:后期如果接IPSAN的硬盘热备和RAID等的硬盘容量估算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计算器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录像机所需磁盘空间计算工具,输入码流、通道数、天数和时间即可开始计算,欢迎下载体验。

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316 GB。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码流大小÷8×3600÷1024 单位:MB/小时 1G = 1024M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 CIF:512Kbps DCIF:768KbpsHalf_D1:768Kbps 4CIF:1536Kbps Full_D1:2048Kbps 720P:3096Kbps1080P:10240Kbps一般CIF格式一路一小时 225MB,D1格式的一路一小时900MB,720P格式的一路一小时1360MB1080P格式的一路一小时4500MB录像硬盘容量与天数与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录像方式、画面质量、是否带音频等有关根据码率计算公式先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1 , 单位MByte。

监控图象_存储容量计算方法

监控图象_存储容量计算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公式:码流÷8/1024×3600×24×30=MB这是一个月录像存储容量的计算方式,其实分辨率大小和录像存储容量大小没关系,主要的参数还是码流,无论DVR、DVS对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比如CIF、QCIF、DCIF、D1等都有对应的码流范围,那C IF来说,码流200K左右,就算你把码流设的再高也没用,图像质量都不会有明显变化。

就你的问题D1分辨率码流范围在1.5~2M之间,按最大存储容量就用2M来算,码流就是2048K,公式上码流÷8是比特和字节之间的转换,之后的你自己算吧。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公式能解决的,要看你的录像方式,24小时录像还是移动侦测录像?用CIF格式还是D1格式?还有每路图像的变化程度。

每种存储格式都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数据流量.带宽匹配及存储空间计算1、数据流量的计算及网络带宽匹配举正达网络数字摄像机以320×240格式传输为例:在320×240工作时,网络数字摄像机码流为8-2 0Kbps,即每秒每帧8-20Kbit,25帧即为8×25=200Kbits,20×25=500Kbits,即网络数字摄像机每秒输出码流为200Kbit-500Kbit之间。

对于“一点看多点“来讲,如果远程巡视监看中心的局域网出口下行带宽为10M,则设计时按摄像机最大流量计算,10M出口带宽允许10000/500=20路25帧视频数据流通过,总帧数为20×25=500帧,假设远程巡视监看中心同时需要远程监看巡视40路远程摄像机,则远程巡视监看中心可巡视监看的每路帧数降为500/40=12.5帧,即12帧,各局域网的远程多媒体网关将局域网上广域网的码流调节到12帧,即2 40Kbit/路。

2、局域网录像空间计算机方法因局域网上广域网的摄像机数据流量由远程多媒体网关调节,不影响前端摄像机的工作和局域网内的视频数据流传输,因此局域网内的监看和录像仍然是按25帧进行,因此局域网的录像空间最大为500Kbit s×3600s/8=225000KB=225M/小时,80G硬盘可录14.8天。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区别高清的发展必然趋势得到绝大多数安防界企业的认同,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大大小小的企业试图挤入百万高清领域,这些企业有原先的模拟摄像机厂家、传统"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厂商、DVR背景研发厂家,甚至还有非安防企业与非视频监控厂家。

什么是高清?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将“高清”定义为720p(1280×720,逐行)、1080i(1920×1080,隔行)与1080p(1920×1080,逐行)三种标准形式。

高清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它涉及到监控系统的颇多环节,从前端摄像机到传输,再到记录存贮和显示设备,为了到达“高清”指标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要一个环节满足不了要求,就达不到系统的“高清”要求。

一些厂家在宣传高清时主要针对的是前端摄像设备,诚然,高清的视频效果首先来源于高清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前端高清视频采集,无法谈及后端的高清效果。

但是,只能拍摄高清的图像是不够的,这些图像只有通过传输设备到达存储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才有意义。

以传输设备为例,安防监控系统中采用的视频有线传输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同轴调制传输、光缆传输、双绞线传输、IP网络传输等几种传输方式。

以上这几种传输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光缆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那在高清监控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表现又如何呢?什么是标清?标清,英文为“Standard Defini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摄像机的录像分辨率设置

摄像机的录像分辨率设置

摄像机的录像分辨率设置在摄像机的应用中,录像分辨率设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所录制视频的质量和文件大小。

合理的分辨率选择可以在保证画面清晰度的同时,有效控制存储空间的占用。

本文将探讨摄像机录像分辨率设置的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正确选择合适的录像分辨率。

一、什么是录像分辨率录像分辨率是指录制视频时所采集的图像的细节程度,通常用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表示。

例如,一种常见的分辨率为1920x1080,即水平像素为1920,垂直像素为1080。

分辨率越高,图像的细节表现能力越好,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二、常见的录像分辨率1. 1080p(1920x1080)1080p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高清分辨率,它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图像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

1080p分辨率的视频在播放时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适合于大屏幕播放和高质量演示。

2. 720p(1280x720)720p分辨率相对于1080p来说,图像的细节表现能力稍逊一筹,但在很多应用场景下仍然足够。

由于720p分辨率的视频文件较1080p分辨率小,存储空间占用更低,适合于存储和传输速度有限的环境。

3. VGA(640x480)和QVGA(320x240)VGA和QVGA是常见的低分辨率选项,通常用于特殊应用场景或者要求较低的监控环境。

虽然相对于高分辨率来说,图像质量较差,但存储空间占用较小,适合于存储需求和带宽限制较高的场景。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录像分辨率在选择合适的录像分辨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应用场景根据摄像机的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录像分辨率。

如果是用于普通家庭监控或者个人使用,1080p或720p分辨率已经足够满足需求;而如果是用于安全监控或其他专业领域,可能需要更高的分辨率。

2. 存储空间高分辨率的视频文件通常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因此在存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存储空间有限,可以考虑降低分辨率以节省空间。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五大标准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五大标准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五大标准一、概述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摄像头和相关设备的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和记录特定区域的活动。

它在各种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商业、公共安全、交通等领域。

为了确保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高效运作和有效性,以下是五个标准,以确保其达到最佳性能。

二、视频质量标准1. 分辨率: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高分辨率,能够捕捉细节清晰的图象。

推荐的最低分辨率应为720p,以确保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2. 帧率: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高帧率,以确保监控画面的流畅性。

推荐的最低帧率应为25帧/秒。

3. 画面稳定性: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画面稳定性,以避免含糊、颤动或者干扰等问题。

这可以通过使用稳定的摄像头和设备、适当的安装和调整来实现。

三、存储和数据管理标准1. 存储容量: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以存储长期的监控录相。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使用硬盘录相机(DVR)或者网络视频录相机(NVR)等设备。

2. 数据备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提供数据备份功能,以确保监控录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推荐的备份方式包括云存储、外部硬盘或者网络存储设备等。

3. 数据管理: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提供有效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录相检索、分类和归档等。

这将有助于快速查找和回放所需的监控录相。

四、远程访问和监控标准1. 远程访问: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支持远程访问功能,以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或者挪移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监控画面。

这可以通过使用网络摄像头和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软件实现。

2. 多平台兼容性: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多平台兼容性,以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的使用。

这将确保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方便地访问和监控视频画面。

五、智能分析和报警标准1. 智能分析: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智能分析功能,以识别和分析监控画面中的特定事件或者行为。

这可以包括人员计数、入侵检测、车牌识别等功能,以提高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报警通知: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应具备报警通知功能,以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讲解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讲解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区别高清的发展必然趋势得到绝大多数安防界企业的认同,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大大小小的企业试图挤入百万高清领域,这些企业有原先的模拟摄像机厂家、传统"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厂商、DVR背景研发厂家,甚至还有非安防企业与非视频监控厂家。

什么是高清?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将“高清”定义为720p(1280×720,逐行)、1080i(1920×1080,隔行)与1080p(1920×1080,逐行)三种标准形式。

高清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它涉及到监控系统的颇多环节,从前端摄像机到传输,再到记录存贮和显示设备,为了到达“高清”指标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要一个环节满足不了要求,就达不到系统的“高清”要求。

一些厂家在宣传高清时主要针对的是前端摄像设备,诚然,高清的视频效果首先来源于高清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前端高清视频采集,无法谈及后端的高清效果。

但是,只能拍摄高清的图像是不够的,这些图像只有通过传输设备到达存储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才有意义。

以传输设备为例,安防监控系统中采用的视频有线传输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同轴调制传输、光缆传输、双绞线传输、IP网络传输等几种传输方式。

以上这几种传输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光缆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那在高清监控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表现又如何呢?什么是标清?标清,英文为“Standard Defini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监控摄像机参数

监控摄像机参数

监控摄像机参数1. 引言监控摄像机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安防领域的设备,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录制场景中的图像和视频。

在选择购买监控摄像机时,了解摄像机的重要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监控摄像机的一些关键参数,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摄像机。

2.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摄像机能够获取的图像或视频的清晰度。

它是由像素数量表示的,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

常见的监控摄像机分辨率包括720p(1280x720像素)、1080p(1920x1080像素)和4K(3840x2160像素)等。

较高的分辨率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在识别人脸或车牌等细节时非常重要。

3. 感光度摄像机的感光度可以影响在弱光条件下的图像质量。

感光度常以“lux”为单位表示,数值越小表示摄像机在低光照环境下的表现越好。

在光照较暗的场景中,选择具有较低感光度的摄像机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4. 视野摄像机的视野决定了它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视野通常以水平度量,如60度或120度。

较宽的视野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但可能会导致图像的细节损失。

选择适合实际需求的视野范围是很重要的。

5. 变焦功能一些监控摄像机具有变焦功能,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放大或缩小远离摄像机的区域。

变焦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细节,并清晰地观察感兴趣的对象。

在需要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观察时,变焦功能非常有用。

6. 存储和录制监控摄像机通常具有存储和录制功能,可以将图像和视频保存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设备上。

存储容量和录制模式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保存更多的录像片段,而不同的录制模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连续录制、报警触发录制或移动侦测录制等。

7. 网络连接现代监控摄像机通常具有网络连接功能,可以通过以太网或Wi-Fi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网络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查看、远程控制和实时警报等功能。

选择具有可靠网络连接功能的摄像机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监控系统管理。

8. 防护等级监控摄像机通常需要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环境中,因此其防护等级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视频监控带宽及存储容量的计算

视频监控带宽及存储容量的计算

视频监控中所需带宽及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一、比特率、字节、码流(码率)、帧率及分辨率比特=bit=b,字节=Byte=B,比特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bps=b/s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帧率概念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单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 (fps)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码流概念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分辨率概念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服务商带宽常识1、电信、铁通、长宽、广电、网通等2、不对称宽带:2Mbps=2Mb/s=256KB/s(实际80KB/s----220KB/s),4Mbps=4Mb/s=512KB/S(实际200KB/s----440KB/s),10Mbps=10Mb/s=1.25MB/s(实际500KB/s----1024KB/s),上行带宽都是512kbps=512kb/s1Byte=8bit1B/s=8b/s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3、交换机上端口带宽:10Mbps/100Mbps/1000Mbps二、监控所需带宽的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区别‎高清的发展‎必然趋势得‎到绝大多数‎安防界企业‎的认同,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大大‎小小的企业‎试图挤入百‎万高清领域‎,这些企业有‎原先的模拟‎摄像机厂家‎、传统"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厂商、DVR背景‎研发厂家,甚至还有非‎安防企业与‎非视频监控‎厂家。

什么是高清‎?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将“高清”定义为72‎0p(1280×720,逐行)、1080i‎(1920×1080,隔行)与1080‎p(1920×1080,逐行)三种标准形‎式。

高清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它涉及到监‎控系统的颇‎多环节,从前端摄像‎机到传输,再到记录存‎贮和显示设‎备,为了到达“高清”指标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要一个环‎节满足不了‎要求,就达不到系‎统的“高清”要求。

一些厂家在‎宣传高清时‎主要针对的‎是前端摄像‎设备,诚然,高清的视频‎效果首先来‎源于高清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前‎端高清视频‎采集,无法谈及后‎端的高清效‎果。

但是,只能拍摄高‎清的图像是‎不够的,这些图像只‎有通过传输‎设备到达存‎储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才‎有意义。

以传输设备‎为例,安防监控系‎统中采用的‎视频有线传‎输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同轴调制传‎输、光缆传输、双绞线传输‎、IP网络传‎输等几种传‎输方式。

以上这几种‎传输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光缆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那在高清监‎控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表‎现又如何呢‎?什么是标清‎?标清,英文为“Stand‎a rd Defin‎i 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视频监控常用分辨率

视频监控常用分辨率

(一) 监控行业常用分辨率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几种分辨率,CIF录像分辨率是主流分辨率,绝大部分产品都采用CIF分辨率。

目前市场接受CIF分辨率,主要理由有四点:1、目前数码监控要求视频码流不能太高;2、视频传输带宽也有限制;3、使用HALF D1、D1分辨率可以提高清晰度,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但是以高码流为代价的。

在现阶段,出现了众多D1的产品,但市场份额非常小;4、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在32db以上,一般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理想的视频图像质量。

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尝试用HALF D1来寻求CIF、D1之间的平衡。

但随着单块硬盘的容量达到750GB甚至1000GB,而国内的大部分DVR已经可以做到连接8块1000GB的硬盘,故D1逐渐会变成时常的主流。

DCIF分辨率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一种更为有效的监控视频编码分辨率(DCIF),其像素为528×384。

DCIF分辨率的是视频图像来历是将奇、偶两个HALF 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720*576),D1作边界处理,变成4CIF(704×576),4CIF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384.528×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704*288)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 CIF,简称DCIF。

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Half D1更加均衡。

为什么选用DCIF分辨率?数字化监控行业对数字监控产品提出两项要求:首先要求数据量低,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录像和稳定实时的网络传输;其次要求回放图像清晰度高,满足对细节的要求。

而DCIF分辨率在目前的软硬件平台上,能很好的满足以上两项要求。

Half D1分辨率已被部分产品采用,用来解决CIF清晰度不够高和D1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讲解

摄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讲解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区别高清的发展必然趋势得到绝大多数安防界企业的认同,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大大小小的企业试图挤入百万高清领域,这些企业有原先的模拟摄像机厂家、传统"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厂商、DVR背景研发厂家,甚至还有非安防企业与非视频监控厂家。

什么是高清?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将“高清”定义为720p(1280×720,逐行)、1080i(1920×1080,隔行)与1080p(1920×1080,逐行)三种标准形式。

高清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它涉及到监控系统的颇多环节,从前端摄像机到传输,再到记录存贮和显示设备,为了到达“高清”指标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要一个环节满足不了要求,就达不到系统的“高清”要求。

一些厂家在宣传高清时主要针对的是前端摄像设备,诚然,高清的视频效果首先来源于高清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前端高清视频采集,无法谈及后端的高清效果。

但是,只能拍摄高清的图像是不够的,这些图像只有通过传输设备到达存储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才有意义。

以传输设备为例,安防监控系统中采用的视频有线传输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同轴调制传输、光缆传输、双绞线传输、IP网络传输等几种传输方式。

以上这几种传输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光缆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那在高清监控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表现又如何呢?什么是标清?标清,英文为“Standard Defini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监控存储和图片计算

监控存储和图片计算

H.264按照视频采集设备清晰度的不同,200万像素(1920*1080)以(以H.264)4Mbps的实时码流存储,300万像素(2048*1536)以6Mbps的实时码流存储,800万像素(4096×1800)以12Mbps的实时码流存储。

单路实时视频的存储容量(TB)=(视频码流大小(Mb)×60秒×60分×24小时×存储周期/8)/1024/1024;以单路视频前端在15天、30天所需要的占用空间为例:以上存储容量为单路有效容量,实际容量应根据前端数量、存储设备和冗余策略进行计算。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单路图像信息存储1天的计算公式为:Σ(GB)=码流大小(Mbps)÷8×3600秒×24小时×1天÷1024。

高清1080P(1920*1080)格式按4Mbps存储码流计算,则存放1天的数据总量为:4Mbps÷8 ×3600秒×24小时×(1天)÷1024=42.2GB每辆车辆的号牌等动态数据信息为0.9KB/条,按单车道日均2000辆流量估算,每条车道的数据信息按不同存储时间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2000条×0.9KB/条×1车道×365天/年×N年/1024/1024/=**GB以下为不同车道数量和不同保存时间的数据存储容量计算:表1不同车道及时间下存储容量按照单车道日均2000辆流量估算,不同车道规模和不同保存时间情况下的信息记录条数为:表2不同车道规模情况下信息记录数1.1.图片存储车辆图片信息采用JPEG编码格式,符合ISO/IEC1544∶2000要求,压缩因子不高于70,320万高清摄像机输出单张照片文件平均大小为0.4MB,合成图片2张约0.8MB,(3+1)合成约1.5MB,驾驶人取证6张合成约2MB;900万高清摄像机输出单张照片文件平均大小为 1.2M,合成图片2张约 2.4MB,(3+1)合成约4.8MB,驾驶人取证6张合成约7.2MB。

视频监控设备技术参数

视频监控设备技术参数

视频监控设备技术参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各类安防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其中,视频监控设备成为了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一种安防设备。

在选购视频监控设备时,重要的技术参数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分辨率分辨率指的是图像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分辨率越高,视频显示效果越清晰。

常见的分辨率有720P、1080P和4K等级别。

其中,720P的分辨率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如果需要更高清晰度的图像,可以选择1080P或4K分辨率的视频监控设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分辨率越高,所需的带宽和存储空间就越大。

可见角度可见角度指的是摄像头可以拍摄到的区域。

通常情况下,可见角度越大,摄像头覆盖的视野就越广。

常见的可见角度有90度、120度和180度等级别。

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可见角度。

例如,如果需要监控室外区域,180度的可见角度可以覆盖更广的区域。

夜视能力夜视功能是视频监控设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特别是对于需要在夜间监控的场景。

其原理是通过红外光来实现夜视功能。

夜视能力越强,夜间监控效果就越好。

通常情况下,夜视距离越远,摄像头所需的功率也就越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夜视距离。

防尘防水级别视频监控设备通常需要在室外使用,因此,防尘防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防尘等级用IPxx数字表示,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能力,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能力。

例如,具有IP67级别防护的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存储能力存储能力是指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存储的视频容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存储能力越大,可以存储的视频数量也就越多。

存储能力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容量。

设备形态视频监控设备的形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视频监控设备一般应用于对固定区域进行监控,移动式视频监控设备则比较灵活,可以移动到需要监控的区域进行监控。

监控系统技术参数

监控系统技术参数

监控系统技术参数在当今社会,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保障安全、管理秩序和收集信息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企业单位还是家庭环境中,监控系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要了解一个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就需要关注其一系列的技术参数。

首先,我们来谈谈摄像头的分辨率。

这是衡量监控画面清晰度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分辨率有720p、1080p、2K 甚至4K 等。

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

比如在一个商场的监控中,如果需要清晰地辨认出人的面部特征或者商品的细节,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就显得至关重要。

帧率也是一个关键参数。

它指的是摄像头每秒拍摄的图像帧数。

一般来说,常见的帧率有 25 帧/秒、30 帧/秒等。

较高的帧率能够使监控画面更加流畅,特别是在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时,不会出现卡顿或模糊的情况。

想象一下在一个交通路口的监控中,如果帧率过低,可能会导致无法准确判断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轨迹。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监控的视野范围和拍摄距离。

短焦距的镜头能够提供广阔的视野,适合监控大面积的区域,比如停车场;而长焦距的镜头则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并清晰成像,适用于远距离监控,比如高速公路上的监控。

监控系统的存储容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监控录像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存储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录像的分辨率、帧率以及保存时间的长短。

为了满足长时间的存储需求,通常会采用硬盘录像机(DVR)或者网络视频录像机(NVR),并且可以通过增加硬盘的数量或者使用更大容量的硬盘来扩展存储空间。

再来说说夜视功能。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如夜晚或者没有灯光的室内,具备良好的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监控的连续性。

常见的夜视技术有红外夜视和低照度夜视。

红外夜视通过发射红外线来照亮物体并成像,而低照度夜视则依靠摄像头的高感光度传感器在微弱光线下捕捉图像。

网络连接方式也是监控系统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

有线网络连接通常更加稳定可靠,但在一些布线困难的场所,无线网络连接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危险物品储存区域的视频监控要求

危险物品储存区域的视频监控要求
预警报警:能够通过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危险物品储存区域进行预警和报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提高管理效率:能够提高危险物品储存区域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巡检等成本。
总结:危险物品储存 区域必须建立完善的 视频监控系统,确保 人员和财产安全。
监控设备要求:选 用高清、稳定、可 靠的监控设备,并 定期维护和更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控危险物品的进出和库存情况, 防止被盗或流失,保障财产安全。
提高危险物品储存区域的安全管理 水平和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损失。
记录追溯:为事故调查提供 证据,便于追溯和分析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提醒工作人 员注意安全,加强防范措施
保障人员安全:确保工作人 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报警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够与报警系统联动,实现自动化报警和智能化处理。
报警记录: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够记录报警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
PART THREE
添加项标题
防爆:对于易爆物品的储存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防爆功 能,能够承受爆炸产生的冲击和高温,并保持正常工作。
添加项标题
防水:对于潮湿或水浸的储存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防水 功能,能够防止水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定期备份录像资料,防止数据丢失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系统稳定 及时更新软件和硬件,提高系统性能 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状况
PART FIVE
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必须符合行业技术规范
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
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核,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及时更新和维护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定期检查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和清晰度,确保其满足监控需求 定期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处理,确保其安全性和保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IF:176X144
CIF:352X288
2CIF:704X288
DCIF:584X384
4CIF:704X576
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2CIF (704×288)、D1 (704×576)等几种分辨率
CIF: 352*288.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

具有如下特性:(1) 电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家用录像系统(Video Home System,VHS)的分辨率,即352×288。

(2) 使用非隔行扫描(non-interlaced scan)。

(3) 使用NTSC帧速率,电视图像的最大帧速率为30 000/1001≈29.97幅/秒。

(4) 使用1/2的PAL水平分辨率,即288线。

(5) 对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Y、Cb和Cr)分量分别进行编码,它们的取值范围同ITU-R BT.601。

即黑色=16,白色=235,色差的最大值等于240,最小值等于16。

下面为5种CIF 图像格式的参数说明。

参数次序为“图象格式亮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 亮度取样的行数 (dy) 色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2) 色度取样的行数(dy/2)”。

QCIF:是CIF的1/4.是QCIF = 176×144像素。

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Q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

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

2CIF:704×288,即HALF D1标准.
4CIF:即我们经常说的D1. 是720*576(PAL制) 720*480(NTSC制)
CIF录像分辨率是主流分辨率,绝大部分产品都采用CIF分辨率。

目前市场接受CIF分辨率,主要理由有四点:1、目前数码监控要求视频码流不能太高;
2、视频传输带宽也有限制;
3、使用HALF D1、D1分辨率可以提高清晰度,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但是以高码流为代价的。

4、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在32db
以上,一般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理想的视频图像质量。

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尝试用HALF D1来寻求CIF、D1之间的平衡。

但随着单块硬盘的容量达到750GB 甚至1000GB,而国内的大部分DVR已经可以做到连接8块1000GB的硬盘,故D1逐渐会变成时常的主流。

DCIF分辨率是什么?
经过研究发现一种更为有效的监控视频编码分辨率(DCIF),其像素为528×384。

DCIF分辨率的是视频图像来历是将奇、偶两个HALF 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720*576),D1作边界处理,变成4CIF(704×576),4CIF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384.528×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 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704*288)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 CIF,简称DCIF。

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2CIF更加均衡。

为什么选用DCIF分辨率?
数字化监控行业对数字监控产品提出两项要求:首先要求数据量低,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录像和稳定实时的网络传输;其次要求回放图像清晰度高,满足对细节的要求。

而DCIF分辨率在目前的软硬件平台上,能很好的满足以上两项要求。

公安部安防行业视频标准二级和三级项目的清晰度要求,满足绝大部分视频监控的要求。

什么是D1?
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一行久了,大家都以为D1是硬盘录像机显示、录像、回放的分辨率,实际上不是的,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
D1:480i格式(525i):720×480(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576)
D2:480P格式(525p):720×480(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1隔行扫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
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水平1080线,隔行扫描),高清放松采用最多的一种分辨率,分辨率为1920×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
D4:720p格式(750p):1280×72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虽然分辨率较D3要低,但是因为逐行扫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觉相对于 1080I(实际逐次540线)
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不过个人感觉来说,在最大分辨率达到1920×1080的情况下,D3要比D4感觉更加清晰,尤其是文字表现力上,分辨率为1280×720p/60Hz,行频为45kHz
D5:1080p格式(1125p):1920×1080(水平1080线,逐行扫描),目前民用高清视频的最高标准,分辨率为1920×1080P/60Hz,行频为67.5K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