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合集下载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 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

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

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

则: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

计算如下: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3、H.264压缩比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

视频监控传输带宽:“上行带宽”“下行带宽”上行带宽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视频监控传输带宽:“比特率”比特率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码流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视频监控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计算如下:(1)地方监控点:上行带宽=视频格式的比特率×摄像机的路数即:理论上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至少为20Mbps;1080P至少为40Mbps。

网络硬盘录像机码流和录像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网络硬盘录像机码流和录像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网络摄像机码流和录像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一:占用带宽换算计算公式::
3000kbps/8(1个字节8个字位)=375 KB/S=(即375千字节每秒)=3Mb/s 5000kbps/8(1个字节8个字位)=625 KB/S=(即625千字节每秒)=6Mb/s
二:占用的硬盘空间计算公式:
公式:码率÷8×时间×天数×监控点数÷1024=存储空间(MB)
3000kbps÷8×3600秒×24小时×30天÷1024=949218.75(MB) ÷1024=926.97(G) ÷1024=0.9(T)
4000kbps÷8×3600秒×24小时×30天÷1024=1265625(MB) ÷1024=1235.96
(G) ÷1024=1.2(T)
5000kbps÷8×3600秒×24小时×30天÷1024=1582031.25(MB) ÷1024=1544.952(G) ÷1024=1.5(T)
MB→GB→TB的换算都是除以1024.
综合所述:
100万和130万网络摄像机按3M码流计算24小时存储空间容量为:30G 一个
月就是:30G*30=900G=0.9T
200万网络摄像机按4M码流计算24小时存储空间容量为:51G
一个月就是:41G*30=1235.96G=1.2T
200万网络摄像机按5M码流计算24小时存储空间容量为:51G
一个月就是:51G*30=1530G=1.5T。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辨别率—帧率)(自己整理过的.)码流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掌握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辨别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楚,要求播放设施的解码力量也越高。

帧率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洁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 (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fps)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辨别率视频辨别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辨别率有352×288,176×144, 640×480, 1024×768o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搬为4:3.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χ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 (704x576)等几种辨别率。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 480i格式(525i) : 720×480 (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楚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χ576)D2: 480P格式(525p) : 720×480 (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l隔行扫描要清楚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D3: 108Oi格式(1125i) : 1920×1080 (水平1080线,隔行扫描),高清方式采纳最多的一种辨别率,辨别率为1920χ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D4: 720p格式(750p): 1280×720 (水平720线,逐行扫描),虽然辨别率较D3要低,但是由于逐行扫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觉相对于10801(实际逐次540线)视觉效果更加清楚。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 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 ,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 压缩) 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 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 ,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 路)1 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 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 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 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 (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 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彳带宽)即:采用CIF 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 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 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 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 ;即:比特率十8)X 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X 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X 30(保存的天数)X 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宁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 1GB=1024M;B1MB=1024KB)50 路存储30 天的CIF 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X 3600X 24X 30X 50-0.9=8789.1GB~ 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X 3600X 24X 30X 50-0.9=.2GB~ 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X 3600X 24X 30X 50-0.9=.3GB~ 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X 3600X 24X 30X 50-0.9=.5GB~69TB。

视频传输带宽换算

视频传输带宽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

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带宽及硬盘容量计算

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带宽及硬盘容量计算

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带宽及硬盘容量计算在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图像不流畅,最大的原因就是网络带宽不足,如何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

以下做些简单的计算示例: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每路图像占用多少带宽。

以常用的720P网络摄像机产品为例,正常的默认码率为4096Kb/s 那么它所占用网络的带宽为: 4096Kb/s除以8(1个字节8个字位) =512KB/s(即512千字节每秒)=4Mb/s同理1080P为: 8192Kb/s=1024KB/s=8Mb/s最简单的速记:D1的码流是2M/s,720P的码流是3M/s,960P 的是4M/s,1080P的是6-8M/s。

其次要弄清楚交换机的带宽容量,很多人认为:用百兆就可以完全的支持了,我们常用的交换机有百兆交换机、千兆交换机。

它们的实际带宽一般只有理论值的60~70% ,所以它们的总带宽容量大致是60Mbps或600Mbps。

从网络拓扑结构上来讲,一个局域网通常是两到三层结构。

接摄像机那端为接入层,一般用百兆交换机就够了,除非你在一个交换机上接了很多个摄像机。

汇集层、核心层则要按该交换机汇聚了多少路图像来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如果接720P的网络摄像机,一般15路图像以内,用百兆交换机,超过15路则用千兆交换机。

如果接1080P的高清网络摄像机,一般8路图像以内,用百兆交换机,超过8路则用千兆交换机.网络摄像机定时录像所占用的硬盘空间计算公式为:存储空间(MB)=码率÷8×时间×天数×监控点数÷1024 例:我们要计算720P 网络摄像机每小时每路所占硬盘空间:4096÷8×3600(秒)÷1024=1800MB≈1.76GB,比如我们计算16路720P网络摄像机存数1月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4096÷8×3600(秒)×24(小时)×30(天)×16(路摄像机)÷1024=20736000(MB)≈20250GB≈19.8TB,MB →GB→TB的换算都是除以1024。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上行带宽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视频监控传输带宽:“比特率”比特率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视频监控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计算如下:(1)地方监控点:上行带宽=视频格式的比特率×摄像机的路数即:理论上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至少为20Mbps;1080P至少为40Mbps。

(2)监控中心:下行带宽=视频格式的比特率×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即:理论上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至少为100Mbps;1080P至少为200Mbps。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 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就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比特率就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就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就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与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就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就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就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就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瞧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监控系统带宽如何计算

监控系统带宽如何计算

监控系统带宽如何计算监控系统带宽如何计算1.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监控系统带宽的计算方法。

监控系统带宽计算是为了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实际需求。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监控系统带宽,并提供相应的示例和计算公式。

2.监控系统带宽的概念2.1 带宽的定义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数据传输的能力,通常用位/秒(bit/s)或字节/秒(byte/s)作为单位。

在监控系统中,带宽指的是监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2.2 监控系统带宽的重要性监控系统带宽是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带宽规划能够确保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及时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3.监控系统带宽计算方法3.1 计算监控数据量监控数据量是指监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数据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监控数据量:监控数据量 = 每个监控点数据量×监控点数量3.2 计算带宽需求带宽需求是指监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传输监控数据所需要的带宽。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带宽需求:带宽需求 = 监控数据量 / 监控时间其中,监控时间指的是监控系统每次传输监控数据的时间。

4.示例与实践假设监控系统有100个监控点,每个监控点的数据量为1MB,监控时间为1小时(3600秒)。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该监控系统的带宽需求。

监控数据量 = 1MB × 100 = 100MB带宽需求 = 100MB / 3600s ≈ 27.78KB/s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该监控系统的带宽需求约为27.78KB/s。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监控系统带宽计算表格、示例数据和计算公式的详细说明。

6.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中,以下是一些常见名词的注释:- 带宽: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定义,带宽是指一个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传输数字信息的能力。

- 监控系统:指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指标、事件或行为的系统,以便产生有关监测对象的信息。

7.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带宽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了示例和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帧率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单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 (fps)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帧率、码流与分辨率之间关系公式:带宽 / (码流 * 8) = 同时在线人数文件大小 = 时间×码率/8比如优库一个视频文件的大小为5.86M,播放时长为3分7秒该文件对应的码流就是 5.86 * 1024 * 1024 * 8 / (3 * 60 + 7) = 262872.9565775410M独享带宽能支撑的同时在线人数10* 1024 * 1024 / 262872.95657754 = 39.889078498294支撑1000人同时在线的系统最少需要的带宽数为262872 * 1000 / (1024 * 1024) = 250.69427490234M一部电影90min,帧速25p每秒,像素1024*768,24bit,计算该视频文件的大小,单位为GB。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与传输带宽计算⽅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需求是与画⾯质量的⾼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关系。

下⾯对视频存储空间⼤⼩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法做以介绍。

⽐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特率越⾼,传送的数据越⼤。

⽐特率表⽰经过编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多少个⽐特来表⽰,⽽⽐特就是⼆进制⾥⾯最⼩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特率与⾳、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特率越⾼,⾳、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件就越⼤;如果⽐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件的码流越⼤,压缩⽐就越⼩,画⾯质量就越⾼。

上⾏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络上的带宽。

上⾏速率是指⽤户电脑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如⽤FTP上传⽂件到⽹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速率”。

下⾏带宽就是从⽹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速率是指⽤户电脑从⽹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从FTP服务器上⽂件下载到⽤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速率”。

传输带宽计算:⽐特率⼤⼩*摄像机的路数=⽹络带宽⾄少⼤⼩;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的最⼩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监控中⼼的带宽是要求下⾏的最⼩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各地⽅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计算如下:地⽅监控点: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带宽)即:采⽤D1视频格式各地⽅监控所需的⽹络上⾏带宽⾄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带宽)即:采⽤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监控所需的⽹络上⾏带宽⾄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带宽)即:采⽤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监控所需的⽹络上⾏带宽⾄少为40Mbps监控中⼼: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带宽)即:采⽤D1视频格式监控中⼼所需的⽹络下⾏带宽⾄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带宽)即:采⽤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所需的⽹络下⾏带宽⾄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带宽)即:采⽤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所需的⽹络下⾏带宽⾄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单位:kb/s;即:⽐特率/8)*3600(单位:秒;1⼩时的秒数)*24(单位:⼩时;⼀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注:存储单位换算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首先计算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国内PAL活动图像就是每秒传输25帧。

数字动态图像就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就是参考帧:可以认为就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

B帧与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就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

则: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与P 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

计算如下: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3、H、264压缩比H、264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就是MPEG-2的2倍以上,就是MPEG-4的1、5~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

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

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6、厂商情况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时,系统将以1Mbps或更高速率发送HD视频。

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动作”时,系统将以2Mbps或更高速率发送HD视频。

”宝利通对于“清晰度”与“动作”的定义:• 清晰度-图像将会很清晰,但在低呼叫速率下有中到大量动作时,可能导致丢失某些帧。

清晰度只能用于点对点H、263与H、264 呼叫。

• 动作-该设置用来显示人物或其它带有动作的视频。

经过计算与实际应用,1M带宽无法满足流畅的720P超高清动态应用。

超高清视频会议所需带宽分析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转】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就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比较。

比特率就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就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就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影响上传速度的就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载速度的就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与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就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就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就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就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1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瞧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4、3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68、66GB≈69T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