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9T15:32:35.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3期作者:全海燕

[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新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进行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痛经评分(0.23±0.03)分、月经量(19.81±1.43)ml、子宫内膜厚度(5.32±0.76)mm、子宫体积(124.32±3.78)cm3、血清CA125(28.86±2.18)U/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min(9.07±0.82)cm/s、Vmax

(20.57±1.94)cm/s、RI(0.8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

关键词:子宫;曼月乐;节育环;子宫腺肌症;血流动力学

子宫腺肌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症状有痛经、子宫增大、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加上该病的特点为难根治、易复发,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本文旨在研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中年龄24-50岁,平均(28.76±5.1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83±0.47)y,产次1-4次,平均(2.54±0.46)次;研究组中年龄25-48岁,平均(28.74±5.1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4±0.48)y,产次1-5次,平均(2.56±0.45)次;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均先进行相关妇科检查,以确认子宫的大小与位置,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mg*1片)治疗,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25mg,持续用药3个月;研究组实施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于月经周期开始7日内在子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术前嘱咐患者需将膀胱排净,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宫颈、阴道及外阴部进行常规消毒,用探针对宫腔进行深度测量,暴露宫颈,将曼月乐环尾丝放开,明确横臂在水平位置上,将尾丝拉动,收拢双臂,然后固定尾丝,拉动滑块,再次确认水平位置,设置定位块位置时需参考宫腔的深度,将放置器缓慢推入,直到定位块距离宫颈1.5-2.0cm处,放置妥当后在宫颈处留1.5-2.0cm尾丝,以便后期取出。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包括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5个指标;同时记录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Vmin、RI及Vmax3项。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单位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x±s)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各项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曼月乐使用说明

说明书如下:【曼月乐药品名称】商品名:曼月乐通用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成份】曼月乐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曼月乐药物分类】其它避孕药和用品【曼月乐性状】曼月乐为白色至类白色筒状物,架在T状体上,外罩不透明的套管。T状体的一端上有一小环,小环上系有取出尾丝,另一端为两臂。曼月乐应无异物。【曼月乐药理作用】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在妇科学上有多种用

途:如用作口服避孕药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孕激素成分,或单独用于避孕的仅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及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也可通过宫内释放系统在宫腔内给药。这样,由于激素直接释放进入靶器官,就可以使用很低的日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宫腔内主要发挥局部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的高左炔诺孕酮浓度抑制了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合成,使子宫内膜对血循环中的雌二醇失去敏感性,从而

发挥强力的内膜增生拮抗作用。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期间,可以观察到内膜的形态学变化和微弱的局部异物反应。宫颈粘液变为粘稠阻止了精子通过宫颈管。子宫和输卵管的局部内环境抑制了精子的活动与功能,防止了受精。在某些妇女中,排卵亦受到抑制。对其避孕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各种含铜宫内节育器进行比较。迄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使用达13000妇女1

年,总的妊娠率为0.16/100妇女年。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不影响以后的生育力。约有80%希望妊娠的妇女在取出系统后12个月内受孕。月经类型是左炔诺孕酮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的结果,而并不反映卵巢的周期。出血类型不同的妇女在卵泡发育、排卵或雌二醇和孕酮产生方面并无明显的不同。在对抗子宫内膜增生的过程中,使用的最初几个月可能出现点滴出血的初始性增加。然后,在左炔诺孕酮

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 CYP2C9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CYP2C9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霍梅1, 刘春1, 杨超2, 李体远3, 龚亮4 摘要: [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细胞色素P4502C9 ( CYP2C9) 基因CYP2C9*1、CYP2C9*2、CYP2C9*3 多态性的特点。[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 RFLP) 检测151 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CYP2C9 基因CYP2C9*1、CYP2C9*2、CYP2C9*3 的多态性。[ 结果] 151 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中未检测出CYP2C9*2 等位基因, CYP2C9*1、CYP2C9*3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2.7%和7.3%,CYP2C9*1*1、CYP2C9*1*3、CYP2C9*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4% (129) 、14.6% (22) 、0 (0) 。[ 结论] 深圳地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中存在CYP2C9*3 突变基因, 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检测患者CYP2C9 的基因型。 关键词: 华法林; 抗凝; 基因; 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2C9 STUDY ON THE GENETIC POL YMORPHISM OF CYTOCHROME P450 ( CYP2C9) IN PA- TIENTS WITH W 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HUO Mei, LIU Chun, YANG Chao,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feature of CYP2C9*1, CYP2C9*2, CYP2C9*3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tochrome P450 ( CYP2C9) in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Shenzhen area. [ Methods] The CYP2C9*1,CYP2C9*2, CYP2C9*3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tochrome P450 (CYP2C9) were analyzed in 151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 RFLP). [Results] Therewere no CYP2C9*2 allele in 151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CYP2C9*1, CYP2C9*3were 92.7% and 7.3% respectively.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CYP2C9*1*1, CYP2C9*1*3, CYP2C9*3*3 were 85.4%(129) , 14.6% (22) , 0 (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YP2C9*3 mutant is present in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Shenzhen area. CYP2C9 genotype should be analyzed when using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Key words: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Gene; Polymorphism; Cytochrome P4502C9 华法林( warfarin) 是香豆素的衍生物, 它通过抑制维生 素K (Vit K) 环氧化还原酶活性, 阻止Vit K 循环利用, 并使 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无法激活, 从而发挥抗 凝作用 [1] , 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口服抗凝药, 存在S- 华法 林( 左旋华法林) 和R- 华法林( 右旋华法林) , S- 华法林是消 旋华法林片剂的主要成分, 人类对华法林的药物代谢也主要针

超声介入治疗科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358753.html, 超声介入治疗科普 作者:朱兴兰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22-01 现代超声医学有一个较大的分水岭,便是超声介入技术的出现。超声介入技术最早是在1983年的哥本哈根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得到的确认,成为了一门新兴的技术,被广泛的用于当 前的医疗诊断中。超声介入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可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超声进行监视或者指导,让医护人员可以顺利地完成穿刺活检,抽吸,注药以及插管等等治疗的操作,可以避免患者进行部分的外科手术,并且能够达到和进行外科手术后相同的效果。 1 超声介入的优势 利用超声介入进行医疗检查与治疗的过程,有较为明显的以下几个优势。 1.1 创口小 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肿瘤时,可以不需要通过进行开腔剖肚的外科手术,便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1.2 耐受性提高 使用超声介入可以使患者的耐受性大大提升,因为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处于较差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不耐受手术的情况。 1.3 提高精准性 按照传统的手术情况,极易发生医生进行了手术,开腔之后也并不能发现肿瘤出现在哪里的情况,但是利用超声介入,便可以在之前进行检查的时候,便发现肿瘤的大概位置以及大小,可以通过利用超声技术的指导,利用细的穿刺针避开患者身体内的重要器官,直接命中肿瘤,提高精准性。 1.4 安全性有所提升 因为使用超生介入,不需要进行开刀,所以只需要局部的麻醉,而不需要进行全身性的麻醉,大大提升了安全。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恢复时间缩短,并且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的身体干扰较小,最大程度上对于患者正常的器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 【临床应用】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 1.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防治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包括骨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2.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如心房颤动伴肺栓塞的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辅助治疗。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肝脏微粒体内的羧基化酶能将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再与钙离子结合,才能发挥其凝血活性。本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对已经合成的上述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必须等待这些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后,才能发挥抗凝效应,所以本药起效缓慢,仅在体内有效,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抗凝作用才消失)。此外,本药尚能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物质,并使之释放入血,该物质抗原性与有关凝血因子相同,但并无凝血功能,反而具有抗凝血作用,并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因此,在本药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S和蛋白C合成减少,而“假凝血因子”亦即“维生素K拮抗药诱导蛋白质”增多,达到抗凝效应。 本药的药动学参数较稳定,优于其他口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只有当患者对本药不耐受时,才选用其他口服抗凝药。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时,本药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形成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疗效则优于本药(因肝素易通过胎盘)。 2.药动学本药由胃肠道迅速吸收(个体间差异很小),进食对吸收无影响,生物利用度为1 00%。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抗凝血的最大效应时间为72-96小时,抗血栓形成最大效应时间为6日。单次给药的持续时间为2-5日,多次给药则为4-5日。蛋白结合率为99.4%,分布容积为0.11-0.2L/kg。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有醇类(活性最小)、羟基类(无活性)。S-华法林表现出的抗凝血活性约为R-对映异构体的2-5倍。母药消除半衰期为20-60小时,R-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20-89小时,S-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18-43小时。急性病毒性肝炎不会影响本药的半衰期。本药可以无活性的形式通过乳汁排泄,对所喂养婴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9T15:32:35.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3期作者:全海燕 [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新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进行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痛经评分(0.23±0.03)分、月经量(19.81±1.43)ml、子宫内膜厚度(5.32±0.76)mm、子宫体积(124.32±3.78)cm3、血清CA125(28.86±2.18)U/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min(9.07±0.82)cm/s、Vmax (20.57±1.94)cm/s、RI(0.8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 关键词:子宫;曼月乐;节育环;子宫腺肌症;血流动力学 子宫腺肌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症状有痛经、子宫增大、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加上该病的特点为难根治、易复发,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本文旨在研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中年龄24-50岁,平均(28.76±5.1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83±0.47)y,产次1-4次,平均(2.54±0.46)次;研究组中年龄25-48岁,平均(28.74±5.1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4±0.48)y,产次1-5次,平均(2.56±0.45)次;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均先进行相关妇科检查,以确认子宫的大小与位置,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mg*1片)治疗,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25mg,持续用药3个月;研究组实施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于月经周期开始7日内在子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术前嘱咐患者需将膀胱排净,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宫颈、阴道及外阴部进行常规消毒,用探针对宫腔进行深度测量,暴露宫颈,将曼月乐环尾丝放开,明确横臂在水平位置上,将尾丝拉动,收拢双臂,然后固定尾丝,拉动滑块,再次确认水平位置,设置定位块位置时需参考宫腔的深度,将放置器缓慢推入,直到定位块距离宫颈1.5-2.0cm处,放置妥当后在宫颈处留1.5-2.0cm尾丝,以便后期取出。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包括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5个指标;同时记录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Vmin、RI及Vmax3项。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单位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x±s)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各项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剂量的预测) 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口服药物,但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约37%和6%的剂量差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8月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提示基因型检测有助于调整华法林给药剂量。2009年美国FDA再次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并根据患者VKORC1和CYP2C9基因型确定华法林起始剂量。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联合会(IWPC)收集了5700例来自4大洲9个国家的21个研究机构使用华法林达到稳定临床疗效的患者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对此数据库的筛选和验证,建立了IWPC模型,是目前涉及病例规模最大的模型,该模型可解释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47%。实践证明,依据患者基因型并结合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可明显提高华法林抗凝达标率,降低抗凝并发症,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因此,建议在使用华法林前进行CYP2C9*3和VKORC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指导华法林给药剂量。 该项目收费为800元,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药师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医院在用的华法林规格:

检测申请流程: 一、进入“检测申请单分类”项下“按检验科室分类”中“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二、单击“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可显示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如患者需要进行华法林基因检测,单击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提交即完成检测申请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二、子宫腺肌症能自愈吗*三、子宫腺肌症会变癌吗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1、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痰凝血瘀证 表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苔白腻, 脉沉滑。这种证候的形成,与平素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以致痰瘀互结有关。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 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 瘀点,脉弦涩。这类证候多因产后或术后,情志抑郁,肝气滞郁所致。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寒凝血瘀证 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疼痛剧烈拒按,但热敷后可减轻,是这 种证型的特点。月经量多但颜色紫黯,有块,同时伴有四肢凉和怕冷,舌质黯,脉沉紧。这种证候主要是因为产后或人流术后,感受 寒邪所致。 2、子宫腺肌症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的共识是因为子宫缺乏黏膜

下层,因此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到子宫肌层,并伴以周围的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而形成了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由气滞、寒凝、热灼、气虚、肾虚导致瘀血阻滞冲任、胞宫,经行不畅则痛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为主要病机。 3、子宫腺肌症的症状表现 痛经: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表现了,临床上一般表现为 继发性,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肌腺症症,月经量往往会比较多,经期也会延长,往往是因为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子宫肌腺症患者也常常会有不孕的现象,可能50%的患者朋友都会无法怀孕。 性交疼痛:往往会发生在女性朋友的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肌腺症症,使得周围组织肿胀,因此就会影响到性生活。 子宫腺肌症能自愈吗如果从以下2个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自愈,但扔不能掉以轻心。 1、B超看不到腺肌症 对于没有手术切除的病理诊断,大多是通过B超进行诊断。所以,存在一种可能,在早期病变或轻度病变时候,B超提示有腺肌症,过几个月复查又看不到。给人印象,就是腺肌症自愈了。 其实,可能病变还存在,或者某一次的B超是有误差。

最新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许俊堂胡大一 1.作用机制 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华法林(coumadin)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环氧化物型)维生素K (V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氢醌型)VK,阻止VK的循环应用,干扰V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已经血栓的清除。 2.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min后血浓度达到高峰。消旋体的华法林半衰期36~42h,在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胎儿血药浓度接近母体值,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存在。 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楚,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华法林以原形从尿排出,因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关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抗凝作用一般发生在给药后的24小时以内,但抗凝作用的峰值可能延长至72~96小时,因此华法令不宜单独用于急性抗栓的情况。 急性抗栓应首先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两者交叉至少4日后才可停用肝素类(最好维持INR于治疗范围两日以上),以便停肝素后华法令能达到有效抗栓水平。 3.华法林的监测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是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III)与因子VII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X,活化的因子X(因子Xa)激活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因子IIa)。华法林影响外源性凝血因子VII的活性,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剂量。INR=PTRISI,其中ISI为国际敏感指数,代表凝血活酶的促凝活性(敏感性);PTR为受试者PT与正常血浆PT的比值。

子宫腺肌瘤的治疗方法.doc

子宫腺肌瘤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瘤通常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属于肿瘤中的一种,那么,应对子宫腺肌瘤有什么治疗方法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1、保守治疗:利用合理的用药,来抑制肌瘤的生长,但是在临床上效果不是很少。建议大家还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2、手术治疗:对于比较大的子宫肌瘤,可以采用肌瘤摘除术、子宫切除术,这种疗法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明显、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女性患者。这种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显效较快,但如果内分泌失调这一根本原因未能改变,子宫肌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3、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中医方法治疗子宫肌瘤。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能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宫肌瘤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上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主要是向子宫动脉里面打栓塞剂,使肌瘤的血管被栓塞,造成肌瘤内部缺血坏死。但是由于子宫的血供很丰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5、微创手术治疗:此治疗方法弥补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的不足,能够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同时手术治疗的风险也相对减小,由于是微创手术,伤口很小,能够满足女性的爱美心理。 二: 1、药物治疗:如果女性的子宫腺肌瘤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只能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对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是可以适用的。 2、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需要切除子宫,那么也就意味着,象征女性标志的器官丢失了,这项治疗对生育有要求的女性而言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从此之后就不能再生育了。 3、切除子宫腺肌瘤手术:这项是单纯的切除子宫腺肌瘤手术,在手术中患者会出现大出血的症状,因为腺肌瘤没有包膜,分界并不是很清晰,所以很难将自肌层切除,而且对女性的身体危害比较大。 4、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话,能够帮助患者保留子宫,并且能够清除病灶,减少了患者出血的几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其他组织结构的伤害,是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瘤首选的技术。 子宫腺肌瘤的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压迫周围脏器时,宜作手术切除肌瘤。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出血量多并出现贫血等并发症时,可以考虑手术根治(仅限于不再生育的妇女)。年龄大于45岁者宜保守治疗,度过更年期后,不治而愈(出血停止)。经期要慎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防出血量增加,饮食上也应以清淡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于近日发布在2013年52卷第1期《中华内科杂志》上。详细内容见下: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一直是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已经或即将上市,但是华法林作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物,包括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1。华法林在上述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患者在使用华法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研究荟萃分析显示[2],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在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3]。导致华法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华法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特殊的药理特性使得华法林的使用具有很多特殊性。国内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应用华法林存在很多顾虑和误区,例如,如何选择适应证、平衡获益和风险、剂量的选择与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如何处理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实际问题。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与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本共识,以推广和规范华法林的使用,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一、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需经过γ-羧化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而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K参与。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图1)[1]。羧基化能够促进凝血因子结合到磷脂表面,进而加速血液凝固;而华法林抑制羧基化过程。此外,华法林还因可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C和S的羧化作用而具促凝血作用。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能被维生素K1拮抗。香豆素类药物还可以干扰在骨组织中合成的谷氨酸残基的羧化作用,孕期服用华法林可能导致胎儿骨质异常。 二 .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及药代学 华法林是两种不同活性的消旋异构体R和S型异构体的混合物(图1)。华法林经胃肠道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服90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36~42小时,在血液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在肝脏中两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 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接治的7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 盲的设计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曼月乐环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月经量、子宫体积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后的月经量为(28.41±9.63)ml,子宫体积为(110.13±2.25)cm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曼月乐环;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51-01 子宫腺肌症(AM)是一种高发于30~50岁女性的妇科疑难病,主要临床表 现为性交痛、痛经、子宫体积增大等,严重时可致贫血、剧烈痛经,甚至癌变。 常用的根治方法为切除子宫,但多数女性患者处于育龄期,有生育需求,故需采 取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将36例AM患者应用曼月乐环治疗,现 作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接治的72例AM患者,按照随机、 平行、双盲的设计原则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年龄29~52岁,平均(39.87±5.06)岁。 对照组36例,年龄31~49岁,平均(40.13±4.52)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月经干净1w后置放曼月乐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阴道、宫颈 等部位消毒,对宫颈深度进行测量,下拉曼月环尾丝,使套管中的双臂处于回收 状态,依据子宫深度和屈度经宫颈将曼月乐环送至宫腔中,停留30s,张开双臂,置于宫底,抽出推杆和套管,于子宫颈口处3cm处将尾丝剪断。术后应用抗生素,并保持阴部卫生。对组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6片/盒(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25mg/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子宫体积等观察指标的变化。 1.3 疗效评定 当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月经量恢复正常或明显减少, 病灶和子宫缩小幅度超过50%时为显效;当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下降但下降幅 度不足20ml,病灶和子宫缩小幅度不足50%时为有效;当症状无好转,经量增多,病灶和子宫无缩小时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5%,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χ2=5.2578,P<0.05)。见表1。

超声诊断学试题库

超声诊断学试题库 1、超声多普勒效应 2、声阻抗 3、声晕 4、平行管道征 5、基本分辨力 6、双筒猎枪征 7、火海征 8、超声波 9、谐波成像 10、声影 11、部分容积效应12、振铃效应 13、后壁增强效应 14、侧壁失落效应 15、声源 16、折射 17、界面 18、图像分辨力 19、多普勒超声分辨力 20、衰减 21、彩色多普勒分辨力22、均质体 23、混响效应 24、慧星尾征 25、阻力指数(RI) 26、搏动指数(PI) 27、CVIQ技术 28、脉冲重复频率 29、尼奎斯特频率极限 30、伪彩 31、数字扫描转换器(DSC) 32、返流 33、分流 34、射流 36、每搏量 37、心输出量 38、心排血指数 39、射血分数 40、室壁增厚率 41、左室短轴缩短率 42、城墙波 43、SAM现象 44、主动脉骑跨率 45、WES征 46、超声莫非氏征 47、鼠尾征 48、脂液分层征 49、挖空现象 50、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51、羊水指数 51、胚囊 52、灰阶梯度递减区 53、室壁瘤 54、室壁运动指数 55、负性造影区 56、返流分数57、圆顶状运动 58、层流 59、湍流 60、涡流 61、频谱离散度 61、多彩相嵌图像 62、膜部间隔瘤 63、明亮肝 64、驼峰征 65、地图样肝脏 66、胆囊双边影67、声强 68、反射 69、全 、下列哪种组织传播超声的速度最快, A、血液 B、胆汁 C、骨骼 D、肺 E、反射 1 肝脏 2、声像图上区别门静脉和肝静脉的最好方法是: A、门静脉管壁较厚 B、肝静脉管径较粗 C、门静脉分支较多 D、追踪它们的发源处 E、肝静脉可有搏动 3、超声测量正常胆囊壁厚度的上限值为: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4、子宫内节育器后方的彗星尾征产生的原理为: A、部分容积效应 B、振铃效应 C、

华法林治疗的指南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华法林治疗指南概要 1.华法林的药理学 1.1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 华法林也可以干扰在骨中合成的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基化。孕期妇女接受华法林治疗可导致胎儿严重的骨骼发育异常,但尚无证据表明成人或儿童应用华法林会直接影响骨代谢。 1.2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华法林是一种消旋混合物,通过消化道迅速吸收,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此外,遗传学因素、各种药物、饮食的影响,以及合并的各种疾病都会干扰华法林的药效。 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受到药代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其吸收及代谢清除率。保泰松、磺吡酮、甲硝唑、甲氧苄啶-新诺明增强华法林的作用。胺碘酮可以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巴比妥类、利福平和卡马西平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药效学也受到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对华法林天然耐药的患者其肝脏受体与华法林的亲和力减弱,为达到理想的抗凝效应,通常需要应用常规剂量的5-20倍。 长期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对于饮食中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植物中的叶绿醌)的含量波动很敏感,许多食物中都含有叶绿醌。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青霉素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增加华法林相关出血的危险。红霉素和部分类固醇激素增强华法林的抗凝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磺胺类和几种广谱抗生素会通过清除患者体内菌群加剧维生素K的缺乏,从而增强华法林对饮食缺乏维生素K患者的抗凝效应。 1.3华法林的抗血栓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华法林的抗血栓作用源于抗凝效应,华法林通过减少4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而发挥其抗血栓效果。 2.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副作用及其处理 2.1监测抗凝强度 PT是用来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最常用试验,通过向含有枸橼酸盐的血浆中加入钙和凝血活酶进行检测。PT可反映出3种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X的减少,且减少程度与凝血因子的半衰期相关。Ⅶ因子的半衰期大约6小时,因此,在华法林开始治疗的最初几天,PT值主要反映了Ⅶ因子的减少,随后由于X因子和Ⅱ因子的减少,致使PT延长。 仅用PT比率(患者的PT值与正常对照组的PT值之比)监测华法林治疗不够精确,因为凝血活酶对华法林的敏感性变化较大。INR标准的应用提高了口服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并使监测简便易行。 2.2临床应用华法林的剂量及监测 华法林应用被分成了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两个时相。治疗开始后,INR需要经常被监测直到出现稳定的剂量效应曲线,此后,INR监测的频数可以减低。 开始口服华法林治疗后,根据给予的药物剂量,抗凝效应往往出现在2~7天。如果要获得快速作用,应该在口服华法林的同时给予肝素至少4天。一般没有必要给予华法林的负荷剂量,理论上,开始治疗即给予5mg/d维持量即可在4~5天后使INR≥2.0。一旦INR在治疗范围内2天即可停用肝素。如果不是急于抗凝(如慢性房颤)治疗可在院外给予华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修订稿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华法林 【临床应用】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 1.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防治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包括骨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2.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如心房颤动伴肺栓塞的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辅助治疗。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肝脏微粒体内的羧基化酶能将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再与钙离子结合,才能发挥其凝血活性。本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对已经合成的上述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必须等待这些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后,才能发挥抗凝效应,所以本药起效缓慢,仅在体内有效,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抗凝作用才消失)。此外,本药尚能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物质,并使之释放入血,该物质抗原性与有关凝血因子相同,但并无凝血功能,反而具有抗凝血作用,并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因此,在本药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S和蛋白C合成减少,而“假凝血因子”亦即“维生素K拮抗药诱导蛋白质”增多,达到抗凝效应。

本药的药动学参数较稳定,优于其他口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只有当患者对本药不耐受时,才选用其他口服抗凝药。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时,本药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形成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疗效则优于本药(因肝素易通过胎盘)。 2.药动学本药由胃肠道迅速吸收(个体间差异很小),进食对吸收无影响,生物利用度为100%。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抗凝血的最大效应时间为72-96小时,抗血栓形成最大效应时间为6日。单次给药的持续时间为2-5日,多次给药则为4-5日。蛋白结合率为%,分布容积为。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有醇类(活性最小)、羟基类(无活性)。S-华法林表现出的抗凝血活性约为R-对映异构体的2-5倍。母药消除半衰期为20-60小时,R-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20-89小时,S-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18-43小时。急性病毒性肝炎不会影响本药的半衰期。本药可以无活性的形式通过乳汁排泄,对所喂养婴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也可以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排泄入胆汁,再被重吸收,随尿排出。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本药可引起致死性的出血。出血多发生在用药的起始阶段和大剂量用药时[导致较高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度的抗凝作用(INR>,年龄大于等于65岁,高度变化的INR,有胃肠道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心脏疾病、贫血、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药物联用、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历史。用药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INR。

华法林药效的影响因素

华法林药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韩凌荣来源:维普更新时间:2009年08月24日 华法林(warfarin)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Wisconsin大学合成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因其疗效确切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抗凝治疗,如瓣膜置换、非瓣膜病性房颤、电复律、冠心病、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维生素K的还原形式KH:通过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X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1.羧化作用,使其具有生物活性,促进凝血因子结合于磷脂表面,加速凝血过程。而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维生素K还原形式KH:的形成,从而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预防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最终有利于血栓的清除。除此之外尚能抑制抗凝蛋白调制素C和S的羧化作用。它的抗凝作用能被低剂量的维生素K。拮抗。维生素K,在肝脏中的蓄积使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通过旁路起作用。应用大剂量的维生素K,治疗(通常>5mg),通过启动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旁路,能在1周内引起华法林抵抗。 华法林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临床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作为其抗凝监测指标。患者使用华法林疗效个体差异大,临床用药剂量可以相差20倍左右,又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血药浓度,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一反应变化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华法林,合理监测调整剂量,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 影璃药效的因素-遗传因素 华法林为消旋体化合物,S-华法林的活性是R-华法林的5~8倍,因此研究S.华法林的代谢更有临床意义。S-华法林主要由CYP2C9代谢。肝脏酶遗传多态性与低剂量使用华法林时高出血并发症有关。细胞色素P4502C(CYP2C)不但主导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成,而且是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作用靶点。CYP2C9等位基因(CYP2C9幸1,CYP2C9辜2,CYP2C9木3和cYP2C9幸4)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个体对华法林的敏感性,以及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出血的危险性¨。31。此外,与华法林的用药剂量密切相关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为CYP2C9木2,CYP2C枣3。致使s-华法林代谢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给药量应因人而异。有研究发现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l)启动子区.1639G>A的多态性与华法林临床用药剂量有关。载脂蛋白E(ApoE)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维生素K是从小肠中吸收,然后通过ApoE转运至肝脏中清除,ApoE在吸收脂溶性维生素K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份研究也说明了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疗效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剂量差异有关。大量的研究证实ApoE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这些研究之间也存在相互矛盾的结论,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多种族间的比较研究。此外还发现多药耐药基因(MDRI)、1一谷氨酰羧化酶(GGCX)、内质网伴侣蛋白(CALU)、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临床剂量有关。 华法林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涉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关基因,如CYP2C9、CYP2A6、MDRl、VKORCl、血浆蛋白等。而此相关性在临床治疗及不同人种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阐明。 因此华法林的剂量应因人而异,最低剂量和最佳剂量需要根据基因类型进行调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目前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的研发,相信不久华法林可以实现治疗学上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用药的飞跃。 影响药效的因零——药物的相互影响

邓元琪:子宫腺肌症病情发展分三个阶段

被称为“不死癌症”的子宫腺肌症是现在影响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子宫腺肌症的存在是多少女性生活中的噩梦。在患者的问题中经常会听到她们问“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下面我们跟着邓元琪教授看看子宫腺肌症的病情发展阶段,看你自己属于哪个。 子宫腺肌症病情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患者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这个阶段患者出现的症状为月经周期没啥变化,,月经量也不是很大,经期稍微痛经,不严重等。此时大多患者都觉得不要紧,忍一忍就过了,或者没出现这类的症状,检查结果出来也是能拖就拖,不进行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第二阶段: 患者明显痛经,甚至剧烈疼痛,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月经量大,部分有贫血。 大多患者处于这个阶段,此阶段患者进入无法忍受的程度,四处求医问药,大多医院的医生对子宫腺肌症这一疑难病表示难治愈,他们都建议要最终治好只能切除子宫。但是对于不想失去子宫的姐妹们来说,就只能寻找缓解症状的方法,比如吃止痛药,上曼月乐环等等方法。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院的U形病灶挖除术可以保留子宫,只挖除病灶,治好子宫腺肌症。术后月经正常来,但是不会再痛经了。 第三阶段: 弥漫的病灶侵入整个子宫肌层,U手术都无法挖除,只能切除子宫,造成悲剧。 切除子宫的适应症:子宫和卵巢的恶性肿瘤,大的或多发性的子宫肌瘤,严重的子宫破裂、子宫积脓、子宫内翻、子宫脱垂,整个子宫都是病灶的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或宫颈的癌前病变等。 当然,截止到现在为止,我们医院还没有接收到U手术没有办法挖除病灶的患者。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早日进行治疗。早日摆脱痛苦。 因此,子宫腺肌症不治疗,不彻底治愈或者不控制病情,现有的病情会逐渐严重。如痛经程度加重,月经不调程度更严重,出血时间变长,出现贫血情况。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联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达菲林)、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拒绝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A组(28例)、B组(27例)和C组(27例)。A组患者给予曼月乐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曼月乐和达菲林进行治疗,C组患者给予曼月乐和优思明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脱环率为14.3%,B组为0,C组为14.8%,B组患者的脱环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脱环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痛经缓解率分别为96.4%、100.0%、100.0%;A、B、C三组患者月经改善率分别为96.4%、100%、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联合达菲林的效果更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屈螺酮炔雌醇片;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子宫内膜组织浸润生长到子宫肌层内,而其周围的肌层细胞发生增生和肥大。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痛经及不孕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包括: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口服避孕药和曼月乐宫内给药治疗,每一种治疗方案均有优缺点,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更显优势。本文为探讨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以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拒绝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和磁共振(MR)检查确诊,均拒绝手术治疗。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A组(28例)、B组(27例)和C组(27例)。A组患者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38.0±5.7)岁;B组患者年龄32~49岁,平均年龄(38.0±5.1)岁;C组患者年龄31~49岁,平均年龄(38.0±5.9)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检查,证实无放置曼月乐环的禁忌证,告知放置曼月乐的并发症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A组:在患者月经第2~7天内放置曼月乐环。B组:首先给予患者达菲林进行3个月的治疗,治疗方法为每28天注射1支3.75 mg剂量的达菲林,在第3针同时给予放置曼月乐。C组:在患者月经第2~7天内放置曼月乐环,然后给予患者口服优思明片(月经3~5 d),服用方法为1片/d,连用21 d,然后停药7 d,共6个月。所有患者放置曼月乐环后均行超声检查确定放置位置。然后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