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

合集下载

子宫腺肌症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ppt课件

用就是阻止腺体向肌层内生长,而保持向空腔方向生长。因
此,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基底层内膜细胞增生、
侵入到肌层间质的结果。而关于引起内膜基底层和间质增生 的因素现有四种理论:①与遗传有关;②损伤,如刮宫和剖宫 产;③高雌激素血症;④病毒感染。其中,尤以高雌激素血症
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引人注目。已有实验和研究表明:雌激 素和/或孕激素加泌乳素或许是子宫腺肌病发生所必需的;溴 隐亭可能阻断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更近期的研究提示罹患子
宫腺肌病妇女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都合成雌激素,这些雌
激素可能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生长;子宫腺肌病肌层中芳香化酶
和雌酮硫酸酯酶的活性都对照组显著增强。
-
4
子宫腺肌病病理
1.巨检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呈球形,一般不超过12
周妊娠子宫大小。子宫肌层病灶有弥漫型及局限型两种。
一般多为弥漫性生长,且多累及后壁,故后壁常较前壁
4.知识缺乏 与缺乏子宫腺肌病的相关知识 5.睡眠形态紊乱 与担心术后康复,周围环
境改变有关。
6.疼痛 与术后创伤有关。
-
13
质是本病的镜下特征。因其他疾病切除的子宫作连续切
片检查,l0%~30%在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故
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确切侵袭深度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
-
5
病理改变
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 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 带,有暗红色出血点 或小区出现其中,很 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 可向浆膜层突出,组 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 腺体和间质。
-
11
治疗
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再有生育要求者,以全 子宫切除为好,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 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 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 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 药后希望能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 查时发现,应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子宫腺肌症的科普知识PPT

子宫腺肌症的科普知识PPT

总结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和提高生育机会。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子宫腺肌症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简介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总结
简介
简介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 要特征是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壁肌肉增 生和子宫腺体形成。 子宫腺肌症可能引起月经不调、盆腔疼 痛以及不孕等问题。
简介
本PPT将介绍子宫腺肌症的病因、症状 、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知识。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盆腔疼痛常常为周期性疼痛,可在月经 期前后加重。 不孕可能是由于子宫形态异常和子宫腺 肌症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导致。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通常依靠病史、体格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MRI等,可以观 察到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壁肌肉增生和 子宫腺体形成等特征。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什么是子源自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妇科疾病,其特征是 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壁肌肉增生和子宫 腺体形成。 子宫腺肌症常见于育龄妇女,其具体发 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 盆腔疼痛和不孕。 月经不调可以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过少 、经期延长或缩短等。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 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如口服 避孕药、黄体酮等,以调节内分泌和缓 解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 术,可以切除异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肌瘤 等病变组织。
总结
总结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 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有一定影响。 如果出现月经不调、盆腔疼痛和不孕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子宫腺肌症影响怀孕吗

子宫腺肌症影响怀孕吗

子宫腺肌症影响怀孕吗?北京卫人医院程亚辉主任告诉你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都是乖乖滴呆在子宫腔里的,有些比较调皮的,喜欢乱串的,会突然一不注意就溜到子宫肌层中去了,还在那里“安家落户”,而如果在子宫肌层里面分布广泛的话,它就变成了“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影响怀孕吗?程亚辉主任指出,轻微的腺肌症是不会影响到生育的,而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尤其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容易导致不孕。

这类病人子宫肥厚又容易有盆腔粘连情形,不利于排卵及胚胎着床,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治疗自然怀孕率就很低。

月经期符合这2个特征,可能是子宫腺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有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还是很多的。

程亚辉主任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下面这2个症状,要警惕子宫腺肌症,及时检查治疗!1、痛经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一种典型症状表现,患者在患病之后可诱发继发性的痛经症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痛经的疼痛感也会越来越剧烈。

2、月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常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子宫壁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子宫纤维的收缩,所以在月经期开放的时候会出现血窦无法关闭的情况,此时子宫内壁会不断增厚,并导致宫腔的面积增大,使女性朋友出现月经量增多的症状。

其实,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还是比较多的,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经量过多、经期长等。

15%-30%的人会痛经;30%-40%的人会出现经量过多、经期过长。

当然,也有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对于这些人,可不予治疗。

但是如果有症状,一定不能硬扛。

总之,子宫腺肌症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甚至贫血、不孕,并且会带来并发症,因此提醒女性,出现痛经、经量过多等症状时,做个B超检查,以排除此病。

确诊子宫腺肌症,如何治疗呢?程亚辉主任介绍,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针对每一位女性不同的情况,处理方案也不同,不能全部用子宫切除这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所有问题。

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法有:1、药物治疗:常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前期治疗。

(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2)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随着科学技术的快
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这对于我们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 新的要求。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我们自 身的安全。
THANKS FOR YOUR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诱导学说]
[遗传学说]
[免疫调节学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
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
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
病灶局部反复出血和缓慢吸收 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 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 最后 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
性结节或形成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部位
-
痛经和慢性盆腔痛: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不孕 月经异常 急腹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本病最佳
处理方法 • 手术+药物联合治疗
手术配合指导
• 监督手术人员正确的无菌操作
• 术中注意各种导线的保护
• 污染器械分区放置
手术配合指导
• 提前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及将器械安装成备用状态
- 慢性子宫内膜炎
- 高雌激素的刺激 子宫内膜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层, 即弥漫型和局限型。
弥漫型腺肌症: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入 侵范围和深浅可不同; 局限型腺肌症:异位内膜仅侵入其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 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
• 继发性、渐进性痛经 •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 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结节,质硬, 压痛
1、卵巢 最容易被异位内膜侵犯

子宫腺肌症的产科管理和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产科管理和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产科管理和治疗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肌壁内,导致子宫增大、月经不规律、疼痛等
症状。

对于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孕妇,产科管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子宫腺肌症的产科管理和治疗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患者
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产科管理
孕妇患有子宫腺肌症时,需要进行密切的产科管理,以确保母婴的
安全。

首先,定期产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彩超、血常规、尿常
规等常规检查项目。

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
措施。

此外,孕妇在孕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
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同时,定期咨询产科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做好相关的治疗准备。

治疗方法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等,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
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
不能根治疾病。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能够有效去除病
变组织,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子宫腺肌症的产科管理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孕妇患有子宫腺肌症时,除了及时就诊,还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子宫腺肌症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子宫腺肌病名词解释

子宫腺肌病名词解释

子宫腺肌病名词解释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一种妇科病,指的是子宫内膜
细胞向子宫肌层生长和侵入的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一层位于子宫腔内的组织,它会周期性地增厚和脱落,导致月经的来潮和结束。

然而,在子宫腺肌病中,部分子宫内膜细胞会向子宫肌层生长,并且继续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增生和脱落。

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可能会引发子宫肌层的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出现。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30-50岁的女
性中。

它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雌激素水平、子宫创伤以及炎症等。

子宫腺肌病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1. 月经周期不规律:例如月经过多、延长或者提前。

2. 疼痛:在盆腔和腰部的疼痛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疼痛可能会在月经期加重,也可能伴有痛经。

3. 不孕:子宫腺肌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异常,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发育。

确诊子宫腺肌病通常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波、磁共振成像(MRI)和宫腔镜检查。

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等,以减轻疼痛和控制月经不规律。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动脉介入等,在严重病例中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妇科疾病,它指的是子宫内膜细胞向子宫肌层生长和侵入的情况。

其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疼痛和不孕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闭 经-------程宇宏总结_360doc个人图书馆

闭 经-------程宇宏总结_360doc个人图书馆

闭经-------程宇宏总结_360doc个人图书馆痛闭经验方此方是我临床常用的一个验方,疗效肯定,凡女子痛经,闭经,月经不调,赶前错后7-15天,有大小不等瘀块,带下,白,黄,腥臭等症。

中医药方:熟地80克,秦归30克,益母草90克,土鳖虫40克,川芎20克,穿山甲30克,红花30克,白芍40克,泽兰40克,黄芪60克,桃仁60克,五灵脂40克,蒲黄40克,三棱50克,文术50克,香附40克,青皮40克,柴胡30克,川丹参60克,制乳没40克,刘寄奴60克,元胡60克,川元60克白带加乌贼骨60克,金樱子50克,芡实50克,黄带加黄芩40克,黄柏50克,苦参60克共研面为丸,每次5-10克,每天3次,3-10天见效,痛经,带下,明显减轻或消失,来月经时没有瘀块,各症30天痊愈。

闭经——调心汤证女,33岁,人流术后闭经半年。

患者既往月经正常,足月生产一胎,人工流产四次,末次为10月份,术后一直无月经,迄今业已半年。

上月曾在市某院妇科就诊,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萎缩。

自觉神疲乏力,心悸自汗,动则尤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带下,阴道干涩,性欲淡漠,胃纳好,大便秘,二三日始一行,喜叹息,多烦躁,面色如常。

舌淡红润,苔薄白,脉弦细,上鱼际。

子宫称奇恒之腑,属整体一部分,整体失调可直接引起月经之变化。

反之,子宫创伤亦可引起机体之变化,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故子宫损伤,可调节整体而得以修复改善。

《素问·评热病论》云:“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

”故协调整体,强心活血,为本案之治疗法则。

拟刘绍武先生调心汤:柴胡15g 黄芩10g 苏子30g 党参30g 甘草6g 川椒10g 丹参30g 郁金10g 瓜蒌15g 百合30g 乌药10g 牡蛎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红枣10枚服至40剂时,心悸、自汗基本消失,腰膝微觉酸软,阴道已不干涩,微有白带。

守方更服20余剂,月经始潮。

经B超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子宫腺肌症(疼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子宫腺肌症(疼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子宫腺肌症(疼经)的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目前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

以继发性与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不孕等为主要症状,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全切或用激素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虽然恶变几率很小,却给无数的妇女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西医认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

积数多年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加祖传配方,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的研究,指出传统中医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归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本着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当由此入手。

唯有“阴平阳秘”,气血经络循行畅达,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病症之发生,源于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手术等因素,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气机不畅。

而血液留经,瘀血留聚,则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发为痛经;瘀滞日久,积而成癥;影响胞宫脉络,冲任失调,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等证。

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本病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气滞型-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或两胁脘腹胀疼,拒按。

经前或经行少腹胀痛,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血行不畅,阻滞经络。

-治法以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2寒凝型-症见经前或经行少腹冷痛,喜温而拒按。

经血量少有块,块下痛减,手足不温,舌质紫黯,苔白,脉弦紧。

此因素体稟赋不足,或贪凉纳冷,或经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经,阻滞于络。

子宫腺肌病疾病详解

子宫腺肌病疾病详解

疾病名:子宫腺肌病英文名:adenomyosis缩写:别名: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Internal endometriosis疾病代码:ICD:N80.8概述: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

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

故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而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则称为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

许多学者都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疾病,其相同之处是二者均受卵巢激素的调节。

流行病学:一般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在绝经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以为 40~50 岁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

这主要是由于病理学诊断的标本均来源于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

而只有 40~50 岁年龄段的患者做子宫切除的机会相对较多。

曾有研究者对非患外科疾患死亡者进行尸检,发现 20~70 岁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为54%,未发现年龄与腺肌病发病率正相关。

而且即使对同一个子宫标本,由于取材部位和数目不同以及诊断标准差异就可能诊断不同,这会影响了发病率的统计。

曾有学者做过统计,对同一批标本,由于取材数目不同,则统计的发病率自 31%升到 62%,连续切片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

发病率差异与诊断标准不同也有关。

有的学者以在内膜基底层下 1 个高倍镜视野的宽度,有的以 2 个低倍镜视野的宽度见到内膜腺体和基质为标准。

总之,发病率报道的为 5%~ 70%,平均为20%~30%。

病因:子宫腺肌病的病因未明,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情况,有以下几种致病因素:1.子宫内膜从基底层直接向下生长引起子宫内膜向下生长的原因有:①机械因素:生育或诊刮导致内膜损伤;②慢性炎症损伤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界限有利于内膜向下生长。

2.年龄子宫腺肌病发病与年龄有关,大部分患者发病在40~60 岁。

3.生育状况子宫腺肌病在已生育过的妇女较未生育过的妇女多见。

故多认为妊娠和分娩时导致子宫壁的创伤使子宫内膜和间质能向肌层内生长,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

子宫腺肌症疾病查房PPT

子宫腺肌症疾病查房PPT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明显、治愈率高,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 间较长,可能影声、子 宫动脉栓塞等,这些方法属于微创治疗
范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将超声波聚集在病 灶部位,产生高温和机械效应,使病灶 组织坏死、凋亡;子宫动脉栓塞则是通 过栓塞子宫动脉来减少病灶血供,达到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疼 痛、慢性盆腔痛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等)进行诊断。其中,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可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部回声 等特征。
02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子宫腺肌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来缓解 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缓解症状的目的。
其他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较窄,对于特 定患者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在专
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03
子宫腺肌症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定期妇科检查
控制体重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子 宫腺肌症的早期症状,以便早期治疗 。
肥胖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腺肌症,保 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谢谢观看
特点
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主 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 多、子宫增大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次妊娠 、分娩、人工流产等宫腔手术操作有 关。
病理机制
子宫内膜在激素作用下向子宫肌层生 长,导致子宫肌层细胞增生肥大,同 时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子宫腺体 的增多。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患者自我管理
01

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

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

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子宫腺肌症得常见问题一、什么叫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就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得一种良性病变。

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得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

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分为弥漫型与局灶型二类, 后者又称为子宫腺肌瘤,不易与子宫肌瘤相鉴别。

根据病灶得浸润深度可分为三级:病灶仅浸润浅肌层、病灶浸润达中肌层、病灶浸润超过中肌层。

通俗地讲,就就是子宫得肌肉与腺体发生了毛病。

子宫由三层组织组成,里面就是子宫内膜,中间就是肌肉,外面就是一层与腹膜一样得浆膜。

正常情况,子宫内膜应在肌层下面,它们之间有界限。

假如子宫内膜与表浅得肌肉层受到损伤,如分娩、多次人工流产与刮宫等,子宫内膜将乘虚而入。

它们在子宫肌肉里生长发育,并刺激周围得肌细胞增生,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在肌肉里得子宫内膜可以与正常得子宫内膜一样,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充血、水肿甚至出血,会引起强烈子宫收缩而出现剧烈下腹痛、有时,子宫腺肌症只出现在子宫某一个部位,使局部子宫肌细胞明显增生形成肿块,这时称为子宫腺肌瘤。

但它实际上不就是真正得肿瘤,并不含瘤细胞,与周围没有明显得界限。

二、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真正得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损伤(如刮宫与剖宫产)、高雌激素血症、病毒感染有关。

通过对子宫腺肌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子宫肌层中得内膜病灶与宫腔面得子宫内膜有些就是直接相连得,故一般认为多次妊娠与分娩时子宫壁得创伤与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就是导致此病得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粘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故有人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得刺激有关。

将手术取下得肥大子宫切开观察,可以发现有新鲜或陈旧得子宫肌层出血,这就是异位得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造成得表现、有些在子宫肌层得异位内膜组织甚至会有增殖、分泌、蜕膜化等类似月经周期得变化、虽然对尸检及因病切除子宫得标本作连续切片检查,发现10~47%得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但其中仅70%有临床症状。

子宫腺肌病引发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子宫腺肌病引发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子宫腺肌病引发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陈紫均;沈宇杰;廖文静;杨红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1
【摘要】子宫腺肌病(AM)是一种良性子宫疾病,不仅引起育龄期女性的不孕,还会导致不良的产科并发症,但目前AM引发不孕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因此需要阐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以有效治疗AM引发的不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AM引发的不孕可能是由于子宫肌层结构功能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及子宫微环境因素而影响排卵、精子动员及胚胎植入所致。

目前AM合并不孕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最终需要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而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处理能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而目前介入及手术治疗不作为首选,其应用尚存在争议。

因此,寻找合适的针对AM合并不孕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6页(P87-92)
【作者】陈紫均;沈宇杰;廖文静;杨红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4
【相关文献】
1.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3.免疫性不孕症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4.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发病机制
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5.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04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患者适应证
药物治疗无效
经过长期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明 显改善,症状持续存在。
病情复发
患者曾接受过手术治疗,但术后病情复发 ,症状再次出现。
合并其他妇科疾病
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等其他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原则及优缺点比较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 完全切除病灶,避免复发。但术 后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更年
期提前等问题。
腺肌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保 留子宫,仅切除病灶部分。但术后 可能存在病灶残留、复发的风险。
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病灶萎缩。 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可 能出现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疗效评估指标
主要症状缓解程度、子宫体积缩小情 况、血清CA125水平等。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等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凝血பைடு நூலகம்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处理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02
子宫腺肌症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主要症状
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 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分型
根据病灶分布和子宫形态,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弥漫型表现为子宫均 匀增大,触诊时子宫呈球形或硬结;局限型表现为子宫不对称增大,局部隆起 ,质地较硬。
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子宫腺肌症综述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综述ppt课件
【用法】:患者每天服用2小袋药丸即可,可分2-3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
【妇炎丸的注意事项】:作为中药方,妇炎丸如何正确使用除了要按时按量 用药外,为了保证药效的更好发挥,患者朋友在用药期间还要做好饮食禁忌等 事项。具体有以下几点:
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发物、腥膻食物,如辣椒、鸡肉、鱼、牛肉、虾、 蟹、海鲜、牛奶、黄豆类产品以及蘑菇类都要忌口,当然烟酒也是要避免的。 做好这些忌口工作,可让药效更好的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反之则会延长治疗时间
病理
子宫肌层内膜多呈弥漫性生长,累积后壁占多数,因此子宫呈均匀增长,呈球形, 通常不会超过怀孕12周左右的妊娠子宫大小。剖面见子宫肌壁明显增厚,硬,无旋涡 状结构,于肌壁可见增厚肌纤维带及微囊腔,腔内偶见陈旧血。少部分腺肌病灶表现 为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又称子宫腺肌瘤,因局部反复出血, 引起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与周围肌层分离,手术时难以剥离。
③ 性交痛 。 ④ 经期之间的出血。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
无症状者有时与子宫肌瘤不易鉴别。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
可根据典型的进行性痛经和月经过多史、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 压痛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1、影像学检查
B超:阴道超生敏感性达80%,特异性达74%。子宫腺肌病时B超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回 声不均;子宫腺肌瘤时B超提示子宫不均匀增大,局部隆起,病灶内呈不均质高回声。
① 药物止痛治疗 对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在痛经时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消炎痛 或萘普生等对症处理。
② 激素治疗 对于明显痛经的患者可以用激素治疗,如左炔诺孕酮缓释的宫内节育器(曼物。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

子宫腺肌症管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管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精准医疗的应用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对子宫 腺肌症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生活质量。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制,研发新型药物,尤 其是能够缓解疼痛、减少月经量、改善生育功能 等药物。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其他肿瘤标志物
如CEA、AFP等,在子宫腺肌症中一 般无异常表现。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常用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
注意事项
遵医嘱规范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 症。
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术式选择
手术适应症
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 、疑似恶变等。
适用范围和目标人群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医生及相关医务人员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 治疗和管理。
目标人群
本指南主要面向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患者及其家属,为其提供科学、规范的 诊疗建议。同时,也可供医学研究者、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参考使用。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及分型
症状
子宫腺肌症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痛经等。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重点内容回顾
子宫腺肌症定义与分类
01
详细阐述了子宫腺肌症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提高了对该
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诊断标准与流程
02
明确了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表
现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规范了诊断流程。
治疗原则与方法
03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育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子宫腺肌症的常见问题一、什么叫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

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

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二类,后者又称为子宫腺肌瘤,不易与子宫肌瘤相鉴别。

根据病灶的浸润深度可分为三级:病灶仅浸润浅肌层、病灶浸润达中肌层、病灶浸润超过中肌层。

通俗地讲,就是子宫的肌肉和腺体发生了毛病。

子宫由三层组织组成,里面是子宫内膜,中间是肌肉,外面是一层和腹膜一样的浆膜。

正常情况,子宫内膜应在肌层下面,它们之间有界限。

假如子宫内膜和表浅的肌肉层受到损伤,如分娩、多次人工流产和刮宫等,子宫内膜将乘虚而入。

它们在子宫肌肉里生长发育,并刺激周围的肌细胞增生,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

在肌肉里的子宫内膜可以和正常的子宫内膜一样,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充血、水肿甚至出血,会引起强烈子宫收缩而出现剧烈下腹痛。

有时,子宫腺肌症只出现在子宫某一个部位,使局部子宫肌细胞明显增生形成肿块,这时称为子宫腺肌瘤。

但它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肿瘤,并不含瘤细胞,和周围没有明显的界限。

二、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真正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损伤(如刮宫和剖宫产)、高雌激素血症、病毒感染有关。

通过对子宫腺肌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子宫肌层中的内膜病灶与宫腔面的子宫内膜有些是直接相连的,故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粘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故有人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将手术取下的肥大子宫切开观察,可以发现有新鲜或陈旧的子宫肌层出血,这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造成的表现。

有些在子宫肌层的异位内膜组织甚至会有增殖、分泌、蜕膜化等类似月经周期的变化。

虽然对尸检及因病切除子宫的标本作连续切片检查,发现10~47%的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但其中仅70%有临床症状。

三、子宫腺肌症有何临床表现?以月经过多,进行性痛经为主要表现。

痛经程度严重,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感伴有恶心呕吐。

常导致不孕或贫血。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

表现为生孩子后数年开始出现月经期小腹痛,而且通常越来越重。

一般要用止痛药,不少病人需要打止痛针。

有的妇女疼得在地上打滚儿,打止痛针也不能完全止痛,久而久之,打止痛针效果也越来越差,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

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容易出现贫血,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

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多数为均匀增大,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质硬,有压痛。

少数患者可有结节状突起或表面不规则状。

在经期时子宫可增大,质地较平常时软,压痛可更为明显。

少数患者在行性生活时有疼痛感,面部生长痤疮、黄褐斑等。

四、如何诊断子宫腺肌症?中年生育期妇女,继发性、逐渐加重的痛经,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

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

B超检查最好在月经期或月经刚干净时,典型者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肌肉间有许多散在小囊腔反射。

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应与子宫肌瘤鉴别。

部分患者可做盆腔磁共振检查,以了解子宫肌层及病灶情况。

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五、子宫腺肌症患者能怀孕吗?子宫腺肌症常好发30至50岁的妇女,尤其是接进更年期的妇女。

通常这群病人多已完成生育任务,比较不用再担心不孕的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多次人流、刮宫患者的增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超过30岁仍未生育的女性患子宫腺肌症者亦并非少数。

对於这些患者来说,一旦得到子宫腺肌症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影响生育能力导致不孕? 一般普遍认为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尤其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容易导致不孕。

这类病人子宫肥厚又容易有盆腔粘连等,不利于排卵及胚胎著床,自然怀孕率就不高。

幸运的是,年轻妇女有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并不多见。

如果是轻微子宫腺肌症患者仍是有机会怀孕的。

此外,如果是得到局限性的肌腺瘤,可以手术切除肿瘤保住子宫,未来仍有机会可怀孕。

那么,如果长腺肌瘤的患者怀孕了,孕期是否会有流产的危险?长局限性的肌腺瘤者怀孕了,是否会增加流产率,目前没有足够的文献可以证明。

如果是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症,流产的机率可能比较高。

六、子宫腺肌症怎样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大类: 1. 保守治疗对於年轻还有生育需要的病人以及接近停经期的妇女,采用保守治疗尽量保住子宫免於全切除是首要考量。

近来,用于临床的缓释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商品名,曼月乐)可明显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和盆腔痛、月经过多等症状,为此类患者增加了一个治疗选择。

但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1) 非类固醇的抗炎症药物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如消炎痛、芬必得等止痛药。

(2) 口服避孕药也有效,周期服用不但可抑制排卵,有避孕作用,还可使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萎缩,使经量变少,痛经消失。

但是对更年期妇女长期使用并不适当。

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乳胀、突破性出血和体重增加等。

目前多用于未婚或暂无生育要求又痛经明显的轻度患者。

但停药后痛经多又复发。

(3) 丹那唑,可以阻断子宫腺肌症组织的芳香酵素活性,抑制下丘脑、垂体,且直接作用于卵巢,降低FSH、LH以及E、P水平,也可直接与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引起闭经,称假绝经疗法。

近年研究还证明,达那唑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内膜细胞的增生。

服药期间月经会暂停,因此不再痛经,持续吃药三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使子宫肌层变薄,子宫也变小。

副作用有低雌症状,如乳房变小,阴道干燥、出汗、潮热等。

此药为雄性激素衍生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声音低沉、青春痘、长胡子等副作用。

此外还可导致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受损,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保肝药并监测肝功。

(4) 米非司酮,为人工合成的19-去甲睾酮衍生物,因与孕酮受体有强的结合力,而产生强抗孕酮作用,引起闭经,缓解疼痛。

早些年广泛用于抗早孕,近年来有作者试用于治疗内异症,证明有一定临床疗效。

停经3~6周后恢复正常月经,复发率高。

有学者报道100mg/d×3月,症状改善,但是病变依旧;50mg/d×6月,则症状与病灶均有好转。

国内试用低量长疗程治疗,月经第二天开始,10mg/d,连服6个月,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

(5) 孕三烯酮(内美通),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垂体FSH、LH分泌,与孕激素受体有强的结合能力,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能力弱,故有强抗孕激素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

小剂量治疗即可起到良好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内异症。

由于药物在血浆内半衰期长达24h,故用药方法为每周2次,每次2.5mg,月经第一天及第四天服用,以后每周服药时间固定不变,6个月为一疗程。

内美通治疗内异症优于达那唑,副作用较达那唑轻,复发率低,妊娠率高,且服法简便。

但价格较贵。

(6) GnRHa(诺雷得、达菲林等),是近年来治疗内异症安全有效的新药,为人工合成的天然GnRH类似物。

正常情况下,GnRH以微量脉冲式从下丘脑释放,与垂体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经内化运输到细胞内,刺激垂体释放LH和FSH。

人工合成的GnRHa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受体亲和力较正常GnRH 强100倍。

故用药后,开始阶段短期内,因绝大部分受体被占领和内化,血浆FSH、LH及E2一过性增加约持续1周左右。

药物持续作用大约10~15天左右之后,垂体表面受体量急剧减少,这种现象即为受体下调作用,从而LH水平显著下降,称药物性垂体切除,最终使卵巢类固醇激素减少。

由于GnRHa是一种缓释剂,可恒定向血液中释放GnRH,故有效地抑制垂体—卵巢系统,使血清E2的水平维持在绝经期后水平(给药后15天,E2<50pg/ml),使子宫内膜萎缩。

一般停药后75天排卵,90天恢复月经。

GnRHa治疗内异症疗效好,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病灶明显缩小。

GnRHa 治疗内异症改善率为85%~90%,腹腔镜下病灶改善率为50%~80%,妊娠率为40%~60%,复发率为16%~59%。

但该药价格昂贵。

GnRHa药物副作用少,主要是雌激素水平过低引起类似绝经期综合征表现及骨质丢失、乳房变小、阴道干燥、出汗、潮热、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患者均能耐受,多于停药后恢复。

该药无达那唑、内美通所引起的体重增加、痤疮、肝功损害等副反应。

长期应用GnRHa所致的严重低雌状态(E2<20pg/ml)可能引起钙代谢异常,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即可恢复。

对需要12个月或更长时间重复治疗的复发病例,为消除这一副作用,可采用反向添加治疗,即在GnRHa 应用的同时加用小剂量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替代疗法(HRT),使E2浓度维持在30~45pg/ml,既不刺激病灶生长,又可维持正常骨代谢,使血清中骨代谢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

从而可以维持治疗或延长治疗时间。

上述这些药物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一但停药一段时间,病灶会逐渐回复原状,没有任何药物能根治此病,且费用昂贵,因此只适用於年轻还有生育需要的病人。

2. 手术治疗对於局限性的肌腺瘤,只要手术将肌腺瘤切除即可,子宫可以保留,部分病例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的微创术式。

如果是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症,可以手术将子宫壁切薄,再给予术后药物治疗,是有机会受孕的,不过一段时间仍有复发的可能。

近年来,也有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并获得成功的报道。

以上这些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病患。

至於35岁以上、已完成生育任务、苦于严重痛经或经血过多影响生活品质的病人,手术切除子宫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治疗疗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用宫腔镜治疗子宫腺肌症,挖除子宫内膜后月经大大减少,有的不再来了,痛经也明显见好。

3. 怀孕孕期卵巢排卵被抑制,不来月经,对于子宫腺肌症病灶本身即具有治疗作用。

对于想生育的年轻病患,最好趁保守疗法仍有效未复发之际,赶快尝试受孕,仍有机会成功怀孕的。

有报道统计,腹腔镜下病灶挖出术+体外助孕,治愈率达到95%。

七、子宫腺肌症会癌变吗?子宫内膜异位症(EM)恶变的发生率以往认为0.7%%~1.0%,最近认为≥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