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人类社会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发展阶段:
(3)生产关系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管理组织:氏族议会制度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附加)
3. 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劳动发生变化:氏族:共同劳动----家庭:个体劳动;生产资料:氏族公有----家庭私有
(2)私有制确立标志:最早生产工具和牲畜家庭私有。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3)原始社会的解体:贫富差距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
4.阶级含义:
(1)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团体
(2)形成: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阶级:奴隶和奴隶主
5.国家
(1)产生: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2)含义:国阶级矛盾吧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标志:建立了军队、法庭等暴力机关
5.奴隶社会:
(1)产生: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2)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4)评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被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第二节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产生:
(2)生产力表现:A.铁制农具B.耕作技术C.水利事业D.手工业E.商业和城市生产关系特点:①内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意义:p5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3)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4)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5)阶级斗争及表现: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2.资本主义社会
(1)产生:
(2)生产关系:①特点: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建立基本条件:A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B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③过程: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3)(资产阶级革命)形成、确立标志及意义: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经显示出很大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经济危机:
①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②原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③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为什么?)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
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①内容:看到资本主义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的诉求
②空想社会主义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但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他只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所以只能是空想。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P12。
①伴随者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生存和发展(P11)。
②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p12),无产阶级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p13)。
A.意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
①产生: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揭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美好社会的最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③意义:赢得了世界历史性意义
(2)剩余价值学说
①产生: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②内容: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3)意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3.共产党宣言
(1)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附加)
(2)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