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逐步聚合习题参考答案
2 习题参考答案word版本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简述逐步聚合和缩聚、缩合和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自缩聚和共缩聚的关系。
参考答案:2、略举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和不同官能团的单体类型5例。
参考答案: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羧基;羟基;氨基;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酚羟基。
羧基可以与羟基、氨基反应;羟基可以与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反应;氨基可以与羧基、酰氯基和异氰酸酯基反应。
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参考答案:己二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己二胺反应形成聚合物。
4、写出并描述下列缩聚反应所形成的聚酯结构,b-d聚酯结构与反应物配比有无关系?参考答案:a、HO—RCOOH以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
b、HOOCRCOOH+HOR’OH等摩尔比时得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
所得的数均聚合度X n 与两官能团摩尔数之比r(r≤1)和反应程度P之间有:关系。
c、HOOCRCOOH+R“(OH)3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d、HOOCRCOOH+HOR’OH+R“(OH)3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5、下列多对单体进行线型缩聚:己二酸和己二醇,己二酸和己二胺,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简明点出并比较缩聚物的性能特征。
参考答案: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酸和己二胺的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前者缩聚物之间没有氢键;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而且后者的乙二醇比己二醇的碳原子数小;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缩聚物比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有酰胺键,分子链间有氢键。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10分)答案: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
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
(10分)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
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
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答案:(1)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2)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2/2.387=0.838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0.99*3/(0.99*3+0.002*2) =0.999,基团比r=(0.99*3+0.002*2)/(1.5*2)=0.991,f=3则凝胶点=1/[0.991+0.991*0.999*(3-2)]1/2=0.71解题思路:(1)首先判断该体系是属于两基团数相等还是两基团数不等;(2)Carothers法:根据体系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平均官能度,进而计算出凝胶点;(3)Flory统计法:根据体系的类型,得到官能度f为多少(此处注意与平均官能度不是一个概念,官能度f为多官能度单体的官能度),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支化单元分率、基团比,进而计算出凝胶点。
高分子化学 第二章逐步聚合习题

习题与思考题1. 写出由下列单体经缩聚反应形成的聚酯结构:(1)HORCOOH ;(2)HOOCRCOOH + HOR 'OH ;(3)HOOCRCOOH + R ' (OH)3 ;(4)HOOCRCOOH + HOR ' OH + R'' (OH)3 ;(2)、(3)、(4)三例中聚合物的结构与反应物相对量有无关系?若有关系请说明之。
2. 苯酚~甲醛缩聚体系的平衡常数K 为1000,聚酯体系的K 仅为4~10。
如何从这两个数值来说明这两个缩聚体系生产条件的不同?3. 计算等物质量己二酸和己二胺在反应程度P 为0.500、0.800、0.900、0.950、0.970、0.980、0.990和0.995时的n X 及数均分子量。
4. 等物质量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于280℃进行缩聚反应。
已知平衡常数K =4.9。
如达平衡时所得聚酯的n X =30。
问此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分数为多少?若要求n X 达100,体系中残存小分子分数为多少?5. 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胺于某温度下在封闭体系中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 =400。
问该体系中产物的n X 最大能达多少?6. 1mol 的己二酸与1mol 的乙二醇进行聚酯化反应时,共分出水20g ,求反应程度和产物的n X 值。
7.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经外加酸催化缩聚,试证明P 从0.98到0.99所需时间与从开始到P =0.98所需的时间相近。
8. 由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15000,反应程度为0.995,试求原料比。
若分子量为19000,求原料比。
9. 等摩尔二元醇与二元酸缩聚,加入1.5mol%乙酸(以二元酸计),P =0.995或0.999时,聚酯的n X 为多少?加入1mol%乙酸时,结果又如何?10.尼龙1010是根据1010盐中过量的癸二酸控制分子量,如要求分子量为2万,问1010盐的酸值(以mgKOH/g 计)应为多少?11.等物质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反应时,画出P=0.990和0.995时的分子量数量分布曲线和重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数均聚合度和重均聚合度,比较两者的分子量分布宽度。
2习题参考详细标准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
1、 简述逐步聚合和缩聚、 缩合和缩聚、 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 自缩聚和共缩 聚地关系 .
参考答案:
2、 略举逐步聚合地反应基团类型和不同官能团地单体类型 5 例. 参考答案:
逐步聚合地反应基团类型:羧基;羟基;氨基;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 基;酚羟基 .
2/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合) a、氨基酸当 m=1 时,双分子成环;当 m=2 时不易成环,当 m=3 或 4 时易成环 . b、当 m=1 时易成环,其他情况下不易成环 . 7、 简述线形缩聚地逐步机理,以及转化率和反应程度地关系 . 参考答案:
线形缩聚地逐步机理见 P20. 转化率和反应程度地关系不大 .
羧基可以与羟基、氨基反应; 羟基可以与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反应; 氨基可以与羧基、酰氯基和异氰酸酯基反应 . 3、 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 a、 乙醇; b、乙二醇; c、甘油; d、苯胺; e、己二胺 参考答案: 己二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己二胺反应形成聚合物 . 4、 写出并描述下列缩聚反应所形成地聚酯结构, b-d 聚酯结构与反应物配比
1/9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当羧
基远大于羟基时, 得到羧端基地低聚物, 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 得到羟端基地低
聚物 .p1EanqFDPw d、 HOOCRCOOH + HOR’OH+ R“(OH) 3 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 得到羧端基地低聚物, 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 得到羟端基 地低聚物 . 5、下列多对单体进行线型缩聚:己二酸和己二醇,己二酸和己二胺,己二醇和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 简明点出并比较缩聚 物地性能特征 .DXDiTa9E3d 参考答案: 己二酸和己二醇 地缩聚物比 己二酸和己二胺 地缩聚物地熔点低, 强度小,其原因 是前者缩聚物之间没有氢键; 己二酸和己二醇 地缩聚物比 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缩聚物地熔点低, 强度小,其原 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 己二酸和己二醇 地缩聚物比 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缩聚物地熔点低, 强度小,其原 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而且后者地乙二醇比己二醇地碳原子数小;
高分子化学 第二章逐步聚合习题

习题与思考题1. 写出由下列单体经缩聚反应形成的聚酯结构:(1)HORCOOH ;(2)HOOCRCOOH + HOR 'OH ;(3)HOOCRCOOH + R ' (OH)3 ;(4)HOOCRCOOH + HOR ' OH + R'' (OH)3 ;(2)、(3)、(4)三例中聚合物的结构与反应物相对量有无关系?若有关系请说明之。
2. 苯酚~甲醛缩聚体系的平衡常数K 为1000,聚酯体系的K 仅为4~10。
如何从这两个数值来说明这两个缩聚体系生产条件的不同?3. 计算等物质量己二酸和己二胺在反应程度P 为0.500、0.800、0.900、0.950、0.970、0.980、0.990和0.995时的n X 及数均分子量。
4. 等物质量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于280℃进行缩聚反应。
已知平衡常数K =4.9。
如达平衡时所得聚酯的n X =30。
问此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分数为多少?若要求n X 达100,体系中残存小分子分数为多少?5. 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胺于某温度下在封闭体系中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 =400。
问该体系中产物的n X 最大能达多少?6. 1mol 的己二酸与1mol 的乙二醇进行聚酯化反应时,共分出水20g ,求反应程度和产物的n X 值。
7.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经外加酸催化缩聚,试证明P 从0.98到0.99所需时间与从开始到P =0.98所需的时间相近。
8. 由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15000,反应程度为0.995,试求原料比。
若分子量为19000,求原料比。
9. 等摩尔二元醇与二元酸缩聚,加入1.5mol%乙酸(以二元酸计),P =0.995或0.999时,聚酯的n X 为多少?加入1mol%乙酸时,结果又如何?10.尼龙1010是根据1010盐中过量的癸二酸控制分子量,如要求分子量为2万,问1010盐的酸值(以mgKOH/g 计)应为多少?11.等物质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反应时,画出P=0.990和0.995时的分子量数量分布曲线和重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数均聚合度和重均聚合度,比较两者的分子量分布宽度。
第2章逐步聚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习题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逐步聚合;缩合聚合;官能团等活性;线型缩聚;体型缩聚;凝胶点;转化率;反应程度。
答:逐步聚合——单体转变成高分子是逐步进行的,即单体官能团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缩合聚合——由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
官能团等活性——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官能团活性与聚合物分子量大小无关。
线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都含有两个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到线型缩聚物的一类反应。
体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且体系平均官能度大于2,反应中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的这类反应。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反应程度——参与反应的基团数占起始基团的分数。
3.由己二元酸和己二胺等摩尔合成尼龙—6,6。
已知聚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432,如果要合成聚合度在200的缩聚物,计算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多少?解:n X =n X =200,K=432代入此式可得: 224320.0108200w n K n X === 答: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0.0108 mol/L.4.计算等摩尔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体系,在下列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
0.500,0.800,0.900,0.950,0.995。
解: 等物质量条件下,有PX -=11,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M 0=192。
11n X p=-,n o n X M M ⨯=,因此各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见下表:7.氨基己酸进行缩聚反应时,如在体系中加入0.2mol%的醋酸,求当反应程度P 分别达到0.950,0.980,0.990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量。
解: 方法1:2212 1.998'110.002a a ab b f N f N N N ⨯⨯===++++ 当p=0.950时,22202 1.9980.9502n X pf ==≈-⨯- 214010720=⨯=⨯=n o n X M M当p=0.980时,22482 1.9980.9802n X pf ==≈-⨯- 513610748=⨯=⨯=n o n X M M当p=0.990时,22912 1.9980.9902n X pf ==≈-⨯- 937910791=⨯=⨯=n o n X M M方法2:rp r r Xn 211-++=, NcNa Na r 2+==0.996 P=0.95, 20=XnP=0.98, 46=XnP=0.99, 83=Xn8.用Carothers 法计算下列聚合反应的凝胶点:(1)邻苯二甲酸酐+甘油,摩尔比3:2。
高分子第2章逐步聚合反应答案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1.要说明什么是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各举一例。
答: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称为均缩聚,如ε-氨基己酸的缩聚反应;由两种皆不能独自缩聚的具有不同功能基的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称为混缩聚,如己二胺与己二酸的反应;如在均缩聚中加入另一单体进行缩聚或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单体混缩聚,则称为共缩聚,如苯二甲酸、乙二醇、丙三醇的缩聚反应。
2. 解释下列名词:官能团等活性理论;(2)凝胶点;(3)反应程度和转化率;(4)平均官能度。
答:(1)不同大小的分子上的官能基具有相同的反应能力,这就是官能团等活性理论;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反应程度指反应了的官能团数与起始官能团数之比;转化率指反应了的单体分子数与起始单体分子数之比;平均官能度指体系中可能反应的官能团总数被体系分子总数所除而得。
3.胺和己二酸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15000,转化率99.5%,若己二胺过量,试计算原料比,产物端基是什么? 答: M 0 = (114 +112) / 2 =113, Xn =15000 /113 =132.7, P = 0.995 Xn = 1+r / (1+r-2rp ) r = 0.995 , 已知胺基过量,则己二胺和己二酸投料比为1:0.995, 端羧基数= Na (1-P ), 端胺基数= Nb- NaP =Na/r –NaP =Na(1/r-P ), 端胺基数/ 端羧基数= (1/r-P) / (1-P)= (1/0.995-0.995) /(1-0.995)=24.等摩尔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为原料于某温度下进行封管均相聚合,试问该产品最终的Xn 是多少?已知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为4。
答: K = p ×n / (1-p)2,在封管体系中,n = p , K = p 2 / (1-p)2 ,p = K 1/2 / (K 1/2+ 1)=0.67, Xn =1 / (1-p)=K 1/2 + 1 = 35.摩尔比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于220℃下进行缩聚反应,已知该温度下K 为365。
2 习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简述逐步聚合和缩聚、缩合和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自缩聚和共缩聚的关系。
参考答案:2、略举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和不同官能团的单体类型5例。
参考答案:逐步聚合的反应基团类型:羧基;羟基;氨基;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酚羟基。
羧基可以与羟基、氨基反应;羟基可以与酰氯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反应;氨基可以与羧基、酰氯基和异氰酸酯基反应。
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参考答案:己二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己二胺反应形成聚合物。
4、写出并描述下列缩聚反应所形成的聚酯结构,b-d聚酯结构与反应物配比有无关系?参考答案:a、HO—RCOOH以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
b、HOOCRCOOH+HOR’OH等摩尔比时得为重复单元的线形聚酯。
所得的数均聚合度X n 与两官能团摩尔数之比r(r≤1)和反应程度P之间有:关系。
c、HOOCRCOOH+R“(OH)3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d、HOOCRCOOH+HOR’OH+R“(OH)3两基团等摩尔比时可形成体型网状结构当羧基远大于羟基时,得到羧端基的低聚物,当羧基远小于羟基时,得到羟端基的低聚物。
5、下列多对单体进行线型缩聚:己二酸和己二醇,己二酸和己二胺,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简明点出并比较缩聚物的性能特征。
参考答案: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酸和己二胺的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前者缩聚物之间没有氢键;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己二酸和己二醇的缩聚物比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引入了苯环,而且后者的乙二醇比己二醇的碳原子数小;己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缩聚物比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缩聚物的熔点低,强度小,其原因是后者分子链中有酰胺键,分子链间有氢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习题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逐步聚合;缩合聚合;官能团等活性;线型缩聚;体型缩聚;凝胶点;转化率;反应程度。
答:
逐步聚合——单体转变成高分子是逐步进行的,即单体官能团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缩合聚合——由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
官能团等活性——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官能团活性与聚合物分子量大小无关。
线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都含有两个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
到线型缩聚物的一类反应。
体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且体系平均官能度
大于2,反应中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的这类反应。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
反应程度——参与反应的基团数占起始基团的分数。
3.由己二元酸和己二胺等摩尔合成尼龙—6,6。
已知聚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432,如果要合成聚合度在200的缩聚物,计算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多少?
解:
n X =n X =200,K=432代入此式可得: 224320.0108200
w n K n X === 答: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0.0108 mol/L.
4.计算等摩尔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体系,在下列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
0.500,0.800,0.900,0.950,0.995。
解: 等物质量条件下,有P
X -=11,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M 0=192。
11n X p
=-,n o n X M M ⨯=,因此各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见下表:
7.氨基己酸进行缩聚反应时,如在体系中加入0.2mol%的醋酸,求当反应程度P 分别达到0.950,0.980,0.990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量。
解: 方法1:
2212 1.998'110.002
a a a
b b f N f N N N ⨯⨯===++++ 当p=0.950时,22202 1.9980.9502n X pf =
=≈-⨯- 214010720=⨯=⨯=n o n X M M
当p=0.980时,22482 1.9980.980
2n X pf ==≈-⨯- 513610748=⨯=⨯=n o n X M M
当p=0.990时,22912 1.9980.9902n X pf ==≈-⨯- 937910791=⨯=⨯=n o n X M M
方法2:
rp r r Xn 211-++=
, Nc
Na Na r 2+==0.996 P=0.95, 20=Xn
P=0.98, 46=Xn
P=0.99, 83=Xn
8.用Carothers 法计算下列聚合反应的凝胶点:
(1)邻苯二甲酸酐+甘油,摩尔比3:2。
(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摩尔比3.00:1.95。
(3)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元醇,摩尔比3.00:1.95:0.002。
解:
(1) 两官能团等当量时,a a b b a b
f N f N N N +=+ 2332 2.432
f ⨯+⨯==+ 因为f >2,所以该体系可以发生交联。
凝胶点: 220.8332.4
c p f ==≈ (2)32 1.953⨯>⨯,邻苯二甲酸酐过量,两官能团等不当量。
223 1.95 2.363 1.95
b b a b f N f N N ⨯⨯⨯===++ 因为f >2,所以该体系可以发生交联。
凝胶点: 220.8462.36c p f
==≈ (3)多组分体系,在体系中加入少量乙二醇:
2()2(1.95320.002) 2.3643 1.950.002
a a c c a
b
c f N f N f N N N ⨯+⨯⨯+⨯==≈++++ 因为f >2,所以该体系可以发生交联。
凝胶点: 220.8462.36
c p f ==≈ 9.举例说明形成线型缩聚聚合物的条件。
答:
a-R-a ,b-R-b 体系或者a-R-b 体系形成线型缩聚物。
例如己二酸与己二胺缩聚成聚酰胺-66(尼龙-66)
10.举例说明如何形成体型聚合物,归纳说明产生凝胶的条件
答:
2-3、2-4、或3-3官能度体系形成体型缩聚物。
例如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或季戊四醇的反应。
产生凝胶条件:有多官能团单体存在,且体系平均官能度大于2,聚合过程中发生分
子链间的交联现象。
11.为什么缩聚高分子产物的分子量一般都不大,在实践中通过哪些手段可提高缩聚产物的分子量。
答:
(1)受反应平衡常数K及体系中残留小分子的影响;受单体纯度的影响;两官能团等物质量的影响;体系中单官能团小分子影响;反应程度的影响。
(2)提高分子量的措施:提高体系的反应程度;及时排除小分子副产物;控制原料摩尔比,使两官能团等物质量;提高单体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