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思考

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宏观生

态环境和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认真研究两者的生态关系,对于掌控社会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影响,有效限制其虚幻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生态社会的构建及发展特征

基本内涵。从实体维度上看,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契合。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内在于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内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自然层面,另一个是抽象自然层面。在物质自然层面,自然世界是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而存在的。在抽象层面上,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内在契合是指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从关系维度上看,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会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平等的关系结构。生态社会则是这种平等关系结构的现实体现。

发展特征。生态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社会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样式,也必须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有自己的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不过,它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特征表现为节约性的使用自然资源,建立循环型经济体制。生态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对自然所形成的道德态度,决定着他们对自然世界的道德活动。生态社会是和谐社会:当生态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时,所确认的是生态社会文明的制度性属性,该文明属性要求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次序,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明特征表现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生态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

的影响。当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等社会要素普遍形成并深入发展时,也就内在的要求人们透过社会各构成要素,去反思社会存在本身的合理性,并从社会存在方面探究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内在契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对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总体性的具有生态价值的认识。因此,现代社会之后的社会不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分裂的社会,而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这就是它的必要性。从意识形态的向度来看,由于古代社会的自然中心论和现代社会的人类中心论,多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对自然关系的不合理性,以及维护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性,因而意味着它们都需要被超越。也即是用构建新的

社会意识形态来否定之否定,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反对社会与自然的分裂,吸取前现代社会所确认的人和社会与自然具有的内置一致性;同时也反对人类社会屈从于自然世界的关系结构,坚持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关系的平等性。这种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

意识形态的有效掌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原理告诉我们,意识形态的教育也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人们的社会活动场所的影响: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活动内容必然要展现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场所中,而一定的社会活动场所又是体现、聚合、交融各种社会活动内容的必须条件。其中值得重视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社会活动场所是否与社会活动内容相关联的程度问题,而在于不同的社会活动场所体现、聚合、匹配和交融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内容的状况有什么区别的问题。第二,制度规约和政策施行的影响:制度形态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影响方式。它描述着对人们言行的一定要求和期望方向,它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法规要求、规章制度等,制度规约的一种重要表现是精神渗透,即通过一定制度所体现的某种精神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感召与规引。一般来说,好的制度可以给人以振奋和力量,而坏的制度则能消解人们的意志,侵蚀人们的品质。

但又存在着如下现象:同样一个制度由于其内在精神不同,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三,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的影响: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表达或传递着丰富的社会信息,这种社会信息包含利益、价值、情感、经验等成分,从而实现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乃至人们与社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沟通与交换,这种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又大量通过社会心理影响这种方式而发生或进行。于是,便发生了社会活动内容、社会活动场所、社会关系、社会心理与社会信息等几大要素的组合匹配关系。又由于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群体中,群体中又充盈着各种社会关系,由这些社会关系所表征的活动规范对人们构成了各种群体心

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着诸如感染、暗示、标准化等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效掌控:是指了解和熟悉社会意识形态运作的一般规律,将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作用的过程。可以认为,在社会意识形态生态系统中,发生着纵向与横向两方面的生态联系。从纵向生态联系看,主要存在着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及其所制约的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以及受到经济与政治两大主要生态因子所制约的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同时还有受到经济与政治两大主要生态因子所制约的社会心理

等因素构成的生态链。从横向生态链看,在社会意识形态中

存在着诸如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的不同形态及其运作也存在某种生态关系。它们或其中的一定内容如果没有成为人们信奉的指导思想,或者没有被统治阶级大力推崇并竭力灌输贯彻的话,还不属于某个共同体的意识形态或社会意识形态,而一旦它们或其中的一定内容成为人们或统治阶级高度信奉的对象并要求共同体中的全体成

员必须遵从的话,它们就至少已成为形式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司法政治、宗教政治、伦理政治、科技政治,乃至今天人们开始讨论的文化政治。从总体上看,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个诸意识形式高度协调整合的系统,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产生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社会意识形态规范引导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社会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引作用,是借助于高校教育这一载体得以实现的。首先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便让社会意识形态更好的规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把握方向,把握方向,指的是意识形态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引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体现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的为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任务服务。第二、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传播力量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发挥社会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引作用。利用网络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