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合集下载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最新资料推荐------------------------------------------------------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 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 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 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1/ 24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教授好课五标准

叶澜教授好课五标准

叶澜教授好课五标准讲座人:张胜杰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

叶澜教授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

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

叶澜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

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

在她看来,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题目: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理念和观点对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澜教授作为一位知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者,其教师观点被广泛关注和引用。

本文将以叶澜教授的教师观作为主题,分步骤解析其核心观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深入理解和评价叶澜教授的教师思想。

一、教师角色定位叶澜教授认为,教师是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人物,他们应该扮演着启发、指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

在叶澜的观点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伙伴和引路人。

他主张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和尊重的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教育,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潜能。

二、教育目标和过程叶澜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现实情境来设定教育目标。

他主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其综合素养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知识的堆砌。

在叶澜的观点中,教育过程应该是积极、有趣和有意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叶澜还主张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叶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他主张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叶澜的观点中,教师应该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和引领教育的变革,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此外,叶澜也主张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成长。

四、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估叶澜教授认为,教育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发现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他主张教育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多样化的,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注重发现学生的发展进步和潜在能力。

在叶澜的观点中,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分数和选拔,更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面了解。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回复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回复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回复标题: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探讨引言:教育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叶澜教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的教师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叶澜教授的教师观为主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重要性:叶澜教授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个人潜能: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特的天赋和潜能,通过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个人潜能。

2. 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3. 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方法:叶澜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以下将一一进行解读。

1. 技术与艺术结合:叶澜教授认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技术和艺术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技术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而艺术则赋予创新以美感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合技术和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思维。

2. 启发性教学:叶澜教授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

启发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设计实际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3. 实践与实验结合: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叶澜教授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实践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体验和发现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创新科研项目:叶澜教授主张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学科知识,锻炼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科研项目,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叶澜教育思想

叶澜教育思想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 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 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 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 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 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 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 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 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 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 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第二:教育改革要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精神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叶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叶澜从教育发展的 历史进程中领悟到教育改革不能不反映时代精神。“只要时代发生 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凡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和教育名著, 都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代言人,他们思想的光彩是时代精神 的独特折射。”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它将从哲 学家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包 括教育领域。时代精神集中地反映在叶澜所设计的理想新人形象中。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 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 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 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师教育工作建设成“融‘教育服务’、‘教育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的专业工作”是建设现代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研究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专业研究成果,而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教育理论总结。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示范,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41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曾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叶澜教授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

重点研究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领域,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等众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

一、叶澜的“教育生命”观在叶澜的心目中,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她认为创造,能够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因为从小受当教师的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叶澜对教师职业有一份特别的尊敬和羡慕。

高中毕业在大学报考志愿时一口气将六个志愿全填成师范大学,并且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作为第一志愿。

从那时起,叶澜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教育系的学生到教师,从青年教师到一个研究教育的著名学者,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40多年。

分享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

分享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这个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水平,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来说,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假如,没有效率,或者仅仅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水平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因为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水平提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局部,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很多新的东西。

所以,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假如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所以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我以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叶澜教授的

叶澜教授的

叶澜教授的“五条基本要求”我认为应更多从学生的学习接受和发展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而对那些琐碎的标准尽量简化。

评价标准宜粗而不宜细。

当然评价一堂课也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而这基本的要求,我以为叶澜教授的“五条基本要求”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的见解,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意义。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

叶教授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

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

叶教授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

叶教授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叶澜的教育学观点

叶澜的教育学观点

叶澜的教育学观点叶澜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她在教育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

叶澜的教育学观点是广受关注的话题,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步,叶澜关于素质教育的观点。

叶澜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

这是由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决定的。

在素质教育方面,叶澜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第二步,叶澜关于学生主体性的观点。

叶澜认为,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该做到“师出少年,知识为辅,能力为主”。

即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另外,学校也应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成长和发展。

第三步,叶澜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

叶澜认为,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家庭观念的塑造。

家长应该合理地引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健康、开放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第四步,叶澜关于教师素质的观点。

叶澜认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优秀的知识和教育艺术,同时还需要注重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第五步,叶澜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

叶澜认为,教育是社会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务,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教育的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合力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综合以上几点,叶澜的教育学观点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强调了家庭教育和教师素质,以及教育的社会性,这对于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第一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叶澜教授及其教师观二、叶澜教授对教师的理解1.教师角色的转变2.教师价值观的转变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1.教师观的背景和立场2.教师观的核心理念四、叶澜教授教师观的实践意义五、结论:总结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正文一、引言:介绍叶澜教授及其教师观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学家。

在近 30 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叶澜教授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

二、叶澜教授对教师的理解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叶澜教授看来,教师的角色应当从传统的“卫道士”、“牺牲者”和“传递者”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行为的规范者,而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伙伴。

2.教师价值观的转变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价值观应该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

教师不应仅仅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1.教师观的背景和立场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 21 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而提出的。

它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关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价值。

2.教师观的核心理念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四、叶澜教授教师观的实践意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提醒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结论:总结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总之,叶澜教授的教师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师角色和价值观的角度。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叶澜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教师,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观点。

以下将对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进行解读。

首先,叶澜教授强调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他认为,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关注。

教师应该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次,叶澜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他强调,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可教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叶澜教授还强调了教师的教育使命感。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他强调,教育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叶澜教授还强调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培养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叶澜教授认为,只有具备人文关怀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公民。

最后,叶澜教授还提倡教师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他认为,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寻找改进的途径。

教师要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影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拥有教育使命感,关注人文关怀,以及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

这些观点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

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

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摘要: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八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后,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

刚开始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的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的辐射范围、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一、“新基础教育”的由来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并还在继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性变革。

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且是社会重要构成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不断地变化着。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近期发展,取决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态,取决于成人世界中各种人的素质、行动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明天,无疑取决于今日的学校教育状态,取决于儿童、青少年世界中成长着的人的素质与精神面貌。

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
(教师必看)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观点一: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
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观点八: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九:模式问题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

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人。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

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观点十:课堂操作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什么做,这个创造空间应该还给教师,不用去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一些想法去做起。

我们不是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就在这里。

这种把丰富复杂、变化不居的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程序化的单一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它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智慧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不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受到压抑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观点十一:教师定位“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即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即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即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新基础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

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问题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发展空间,这需要的是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做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