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培训试卷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卷(附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卷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职业病指(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2.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
A. 职业病危害B. 职业危害C. 职业危害因素D. 职业卫生危害3.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 粉尘、物理、放射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4.(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 职业病病人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 接触矽尘工人5.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警示说明D. 警示语言6.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间断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D. 职业病病名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9、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C.满足生产要求10、使用含甲苯等溶剂成分的胶水作业时应佩戴( )。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1、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属于职业病的范畴?A. 矽肺B. 高血压C. 脑梗塞D. 肺炎2. 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C. 治疗职业病D. 检查员工的身体健康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有害物质?A. 粉尘B. 化学品C. 噪声D. 氧气4. 哪项措施不属于职业健康防护措施?A. 佩戴防尘口罩B. 佩戴防毒面具C. 定期进行体检D. 提高工资待遇5. 下列哪个职业危害因素与听力损失有关?A. 噪声B. 粉尘C. 化学品D. 紫外线6. 哪项措施可以预防职业性皮肤病?A. 佩戴防护手套B. 改善工作环境C.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D. 所有以上选项7. 下列哪种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肺癌?A. 粉尘B. 化学品C. 噪声D. 紫外线8. 哪个部门负责我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A. 卫生健康部门B. 工信部门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D. 环保部门9. 下列哪个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慢性中毒?A. 一氧化碳B. 粉尘C. 噪声D. 紫外线10. 哪项措施可以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A.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B. 采用自动化设备C. 提高防护设施的效能D. 所有以上选项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
()2. 职业健康检查可以代替常规体检。
()3. 佩戴防尘口罩可以完全防止粉尘的危害。
()4. 噪声越小,对听力的影响越小。
()5. 职业危害因素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6. 员工在发现职业病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用人单位。
()7. 企业应当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8. 职业健康监管部门的职责不包括对企业的处罚。
()9. 员工在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0.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一、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禁忌: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3、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我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⑴、化学有害因素:硫化氢、氢氧化钠、二氧化氮、氨、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甲醇、二氧化硫、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其他粉尘、石灰石粉尘和糠醛共16种。
⑵、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共3种。
4、职业病防护设施:⑴. 防尘:集尘风罩、过滤设备(滤芯)、电除尘器、湿法除尘器、洒水器⑵. 防毒:隔离栏杆、防护罩、集毒风罩、过滤设备、排风扇(送风通风排毒)、燃烧净化装置、吸收和吸附净化装置⑶. 防噪声、振动:隔音罩、隔音墙、减振器⑷. 防暑降温、防寒、防潮:空调、风扇、暖炉、除湿机⑸. 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屏蔽网、罩⑹. 防电离辐射:屏蔽网、罩⑺. 防生物危害:防护网、杀虫设备5、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
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
尘肺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
6、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
7、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集锦10篇)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集锦10篇)篇1: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 )3.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 )5.通常所说的职业病是法定职业病。
( )6.高温工作时,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肾脏排出的水和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更重。
(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
通称为工业毒物。
(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听力损伤、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
(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要多吃高热量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 )14、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是急性中毒。
(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并在一定条件下,损害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的,称为中毒。
( )16.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叫做毒药。
(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
( )19、工人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病变称为职业中毒。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答案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空。
)1.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5.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二、单选题(共计20题,每题1.5分。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4.( 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6.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B )。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 B )进行。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3 3B.1 3(正确答案)C.1 2D.1 42.根据2022年9月20日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时间是()A.2022年11月1日-2024年10月31日(正确答案)B.2022年9月1日-2024年10月31日C.2022年11月1日-2024年9月31日D.2022年11月1日-2024年11月31日3.下列属于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A.石棉纤维粉尘(正确答案)B.Ⅲ类射线装置C.Ⅳ类和Ⅴ类密封源D.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4.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根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 )等指标判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A.接触浓度B.接触人数(正确答案)C.检测频次D.接触时间5.用人单位通过职业卫生管理自查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分为A级(90-100分)、B级(70-89分)、C级()A.70分以下(正确答案)B.65分以下C.60分以下D.55分以下6.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标识牌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A.每1年B.每半年(正确答案)C.每季度D.每月7.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内更新。
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应在工艺变更完成后7日内补充完善相应的公告内容与警示标识。
A.15日内B.5日内C.30日内D.7日内(正确答案)8.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三种。
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A.蓝色、黄色和绿色B.红色、黄色和橙色C.红色、黄色和绿色(正确答案)D.红色、白色和绿色9.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除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外,还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A.告知卡(正确答案)B.警示语C.防护板D.警戒线10.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防毒面具(正确答案)B.眼镜C.手套D.口罩二、多选题1.告知卡应当标明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及急救电话、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检测时间等A.名称(正确答案)B.理化特性(正确答案)C.健康危害(正确答案)D.接触限值(正确答案)2.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级结果综合评估,得出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分为()。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肿瘤D. 近视眼答案:D2. 职业卫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内容?A.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B. 职业健康监护C.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D. 职业病的临床治疗答案:D3.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检测周期一般为:A. 每年一次B. 每两年一次C. 每三年一次D. 每四年一次答案:A4. 劳动者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出现健康损害,需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A. 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 个人生活习惯调查答案:D5. 劳动者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出现健康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哪些?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2.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A. 改善工作环境B.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C.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D. 为劳动者提供健康教育答案:A、B、C、D3. 劳动者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出现健康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的依据包括哪些?A. 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A、B、C4. 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A.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B.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D.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答案:A、B、C5.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A. 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B.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C. 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D. 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满分10分)1.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定义要素?A. 由工作场所或工作条件引起的疾病B. 疾病与工作有因果关系C. 疾病有明确的临床治疗方法D. 疾病的发生与工种、工龄有关答案:C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害物质?A. 有毒气体B. 粉尘C. 噪声D. 辐射答案:D3. 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发现职业病B. 评估职业暴露水平C. 预防职业病D. 治疗职业病答案:C4.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防止化学性伤害?A. 防护眼镜B. 防护手套C. 防护口罩D. 防护服装答案:D5. 职业健康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A. 职业病诊断B.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职业病治疗答案:B6.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病?A. 肺尘埃沉着病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眼病D. 肺癌答案:D7.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职业病的诱因?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D8.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适用于高温作业?A. 防护眼镜B. 防护手套C. 防护服装D. 防护鞋答案:C9. 职业病诊断应当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法定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绝工作?A. 工作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B. 工作任务超负荷C. 工资待遇不公D. 领导态度恶劣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正确)2.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承担。
(正确)3.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劳动者承担。
(错误)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5.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
(正确)6.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业卫生培训考核试题(含标准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现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11年12月31日;B、2018年12月29日;C、2002年5月1日。
2、职业性尘肺病的主要致病因子(A)。
A、粉尘;B、高温;C、化学毒物。
3、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致病因子(A)。
A、超标的噪声;B、噪声;C、声音。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5、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C) dBAA、115;B、75;C、85。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7、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中常见的是(A)。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8、《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几类几种(B)。
A、九大类132种B、十大类132种C、十一大类128种D、十大类115种9、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10、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11、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 )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1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4、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姓名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3、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不正确的是(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患有职业病时隐瞒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 下风B. 上风C. 顺风D. 原地6、室温超过(A )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 30℃,80%B.35℃,80%C. 35℃,85%D. 30℃,85%7、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9、《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10、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
A 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12、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B )中毒。
A 铅B 硫化氢C 苯13、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单位: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空。
)1.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5.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二、单选题(共计20题,每题1.5分。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4.( 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6.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B )。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 B )进行。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一、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定义特点?A. 因工作环境引起的疾病B. 因工作性质引起的疾病C. 因工作强度引起的疾病D. 因个人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2. 下列哪种职业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A. 噪声B. 粉尘C. 高温D. 辐射3. 下列哪种职业危害因素属于物理因素?A. 一氧化碳B. 噪声C. 粉尘D. 有机溶剂4.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治疗为主,预防结合C. 重治轻防,防治结合D. 重防轻治,防治结合5. 以下哪个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尘肺病?A. 职业性哮喘B. 职业性皮肤病C. 矽肺D. 职业性耳聋7.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职业性肿瘤?A. 职业性皮肤病B. 职业性哮喘C. 苯中毒D. 矽肺8. 以下哪个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A. 用人单位B. 卫生部门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禁忌症?A. 对某种化学物质过敏B. 患有严重高血压C. 患有心脏病D. 患有职业性皮肤病10. 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应当由谁承担?A. 用人单位B. 从业人员C. 卫生部门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职业健康检查是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一种福利待遇。
()1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1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给予治疗、康复和妥善安置。
()1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业卫生检测培训试卷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试卷单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枯燥器内〔B〕h以上。
2.一个厂房内有8台同类产尘设备进展生产,应选择〔B〕个采样点。
3.我国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立工程分为以下三类,其中不包括〔C〕A.职业病危害轻微建立工程B.职业病危害一般建立工程C.职业病危害较大建立工程D.职业病危害严重建立工程4.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B〕A.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肌损伤B.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C.结膜刺激病症D.过敏症5.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D〕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6.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B〕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社会监视、科学防治7. 以下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D〕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8.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哪个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D〕A.国家标准制定委员会B.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部门C.全国总工会D.国务院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9.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D〕A.>60CB. >200C8C. >250CD.≥250C10.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B〕小时。
A.6B.8C.10D.1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职业病病人主要有以下哪些待遇?〔ABD〕A.工伤医疗和伤残待遇B.因公死亡待遇C.精神损害赔偿D.职业康复待遇2.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ABC〕A.化学成分B.浓度C.分散度D.质量3. 局部排尘系统失效的原因是〔ABD〕A.吸尘罩设计不当B.管道漏风C.风量大D.风量小4.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ABCD 〕A.报警装置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C.冲洗设备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5.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AB〕A.警示标识B.中文警示说明C.戒备线D.隔离6. 建立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立工程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ABC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预算7.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ABCD〕A. 评价检测B. 日常检测C.监视检测D.事故检测8. 职业卫生监测的根本要求〔AB〕A.采样满足GBZ159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160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D.全程质量控制9.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ABD〕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C.随机的工作地点D.呼吸带10.接触矽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有〔ABCD〕A.活动性肺结核病B.慢性阻塞性肺病C.慢性间质性肺病D.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三.简答〔60分,每题10分〕1.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什么?其可以分为哪几类?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安康、平安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第一篇: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2、职业病指()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2、国家规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D、71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2、职业病指()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2、国家规定每年( )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D、71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1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姓名:岗位:培训日期: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2. 职业病是指C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 ..A. 职业病危害B. 职业危害C. 职业危害因素D. 职业卫生危害4.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 粉尘、物理、放射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5.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 职业病病人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 接触矽尘工人6.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A.呼吸道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7.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 C 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B.当地卫生院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D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9.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警示说明D. 警示语言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 A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黄色的含义是 C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安监部门的规定; 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间断1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D. 职业病病名1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D 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D.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15.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 D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D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16.国家规定每年 B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A. 2 月B.4月C.3月D.5月17.依据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B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C、县局以上劳动保障部门D、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1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9. 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20.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21.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B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22. C 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企业B、工会组织C、用人单位2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 A 档案..A、劳动者健康监护B、工资C、人事24. 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A、企业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C、用人单位2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A 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A、醒目位置B、厂长办公室C、厂区内26.用人单位的 B 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B、负责人C、安全技术人员2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 承担..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B 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29.劳动者 C 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A. 可以B. 无权C. 有权30.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 C ;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A、停产B、组织疏散C、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3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 C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A、夜班作业B、高空作业C、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32.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A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C.满足生产要求33.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34.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B ..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35.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6.进行职业病诊断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C ..A.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37.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B 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A.病人的职业史B.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38. C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A.白内障B.红眼病C.电光性眼炎D.职业性听力损失39.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B ..A.行政复议B.再鉴定C.行政诉讼40.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A 提出赔偿要求..A用人单位 B企业负责人 C劳动保障部门 D安监部门41.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A防滑鞋 B空气呼吸器 C防毒面具42.急性甲苯中毒诊断分级以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划分..凡出现A列为重度中毒.. A昏迷者 B意识模糊 C嗜睡43.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B..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支气管哮喘C风湿性关节炎44.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B和致畸形物质..A 致病 B致癌 C损害45.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A 口、鼻、耳B 食物、衣服、水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46.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A的气体.A.腐臭蛋味B.刺激性味道C.臭味47.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C的损害..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48.在化学物质中;人们经常说的“三苯”是指CA.苯、苯酚、甲苯B.甲苯、苯胺、苯酚C.苯、甲苯、二甲苯4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A 下风B 上风C 顺风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三、多选题每题4分1、物理因素性职业病包括 ADA、中暑B、接触性皮炎C、航空病D、局部振动病2、生产性粉尘可产生于生产哪个环节ABCDA、打眼B、爆破C、采矿及破碎D、运输3、矽肺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系ABDA、二氧化硅含量高B、粉尘分散度大C、接尘工龄短D、防护措施差4、粉尘的危害有哪些 BCA、全身作用B、局部作用C、致癌作用D、感染作用5.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ABCD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A、病人的职业史B、职业危害接触史C、既往病史D、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BCD..A、治疗B、康复C、定期检查D、不定期检查7.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ABCD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8.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有ABCA、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B、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D、负责职业病病人的一切生活、医疗费用9.可燃性粉尘作业应当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 ABCDEA防尘口罩B防静电手套C防静电鞋D防静电服E棉布工作服10.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如果工作中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性苯中毒或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等职业病..主要分布在ABCD等行业..A制鞋B制箱包C橡胶D医药生产。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职业病指()。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答案:B2、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职业病危害B 职业危害C 职业卫生危害D 职业危害因素答案:A3、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 粉尘、物理、放射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答案:C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间断答案:B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D 职业病病名答案:C6、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 呼吸道B 皮肤C 消化道D 以上都是答案:D7、()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 职业病病人D 工伤职工答案:C8、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 卫生行政部门B 建设行政部门C 环境保护行政部门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答案:D9、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 职业健康监护B 职业安全卫生C 职业卫生D 职业健康答案:A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哪一年正式实施?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2、职业病指什么?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谁?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什么?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粉尘、物理、化学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什么?A、职业病危害因素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谁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什么?A、警示标识与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与消化道9、哪些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哪个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1、当您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什么?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2、国家规定每年哪个月的最后一周就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A、4B、5C、6D、71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什么时候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1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什么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待遇等D、职业病病名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职业病的定义及其危害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等方式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及答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培训考试卷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二、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弧内。
(每题2分,共20分)1.职业病防治法于(B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日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4.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5.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B )。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6.(C )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B、工会组织C、用人单位7.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A )档案。
A、劳动者健康监护B、工资C、人事8.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应(B )。
A、按国家标准统一设置B、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C、根据生产规模设置9.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 )。
A、安全帽B、防护眼镜C、个人剂量计10.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C )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检测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 . 单选题(每题2分)1.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 B ) h 以上。
A.1hB.2hC.3hD.4h2.一个厂房内有 8 台同类产尘设备进行生产,应选择(B)个采样点。
A.1B.2C.3D.43.我国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下列三类,其中不包括(C)A.职业病危害轻微建设项目 B.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 C.职业病危害较大建设项目 D.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4.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 B )A.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肌损伤 B.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 C.结膜刺激症状 D.过敏症5.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A.颗粒直径> 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 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 10μm的颗粒6.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B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社会监督、科学防治7.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D)A.直径> 15μm B.直径 10μm-15μm C.直径 5μm-10μm D.直径< 5μm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哪个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D )A.国家标准制定委员会 B.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部门 C.全国总工会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9.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A. >60CB. >200 C 8 >250C D.C. ≥250C10.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 B )小时。
A.6B.8C.10D.12二 .多选题(每题 2 分)1.职业病病人主要有下列哪些待遇?( ABD )A.工伤医疗和伤残待遇B.因公死亡待遇 C.精神损害赔偿 D.职业康复待遇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3.局部排尘系统失效的原因是( ABD)A. 吸尘罩设计不当B. 管道漏风C. 风量大 D.风量小4.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ABCD )A. 报警装置B.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5.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AB )A. 警示标识B. 中文警示说明C. 警戒线D.隔离6.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ABC )A. 同时设计B. 同时施工 C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预算7.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 ABCD )A. 评价检测B. 日常检测C.监督检测D.事故检测8.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B )A. 采样满足 GBZ159B. 检测方法要依照 GBZ/T160C. 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D.全程质量控制9.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 ABD )A.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B.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C.随机的工作地点D. 呼吸带10.接触矽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有( ABCD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慢性间质性肺病 D.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三 .简答( 60 分,每题 10 分)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什么?其可以分为哪几类?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2、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10 大类:分别是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2.简述实验记录的内容要求?1、样品编号、名称、数量、形状和包装;2、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以及主要的仪器设备;3、样品的接收和检测日期;4、配制标准溶液使用的标准物质的名称、标准号、编号和有效期以及待测物浓度;5、特殊试剂的来源和配制;6、实验的全部数据(包括手记和仪器打印记录)、计算公式、步骤和结果;7、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分为哪几类?各适用于什么范围?1 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2 日常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3 监督监测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
4 事故性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
4.什么是个体采样?个体采样对象的选定原则是什么?1、个体采样 (Personal sampling) 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2、个体采样的原则:① 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③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5.个体采样中,采样对象的数量如何确定?1、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每种工作岗位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如下: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3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数量 3~5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2 人;劳动者数量 6~10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3 人;劳动者数量 10 名以上者,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4 人。
2、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如下: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6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数 6 名,采样对象至少 5 名;劳动者数量 7~ 9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6 人;劳动者数量10~14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7 人;劳动者数量 15~ 26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8 人;劳动者数量 27~50 名,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9 人;劳动者数量 50 名以上者,采样对象数量至少 11 人。
6.应用单位的注意事项。
(1)检测数据及其结果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禁用。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 mg/m3表示,即一立方米空气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毫克数。
(2)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过程中,若使用字母表示单位时,应注意字母大小写的物理意义和区别,如 m表示 10-3 ,而 M表示 106. 再如,千克应记为 kg 而非Kg。
(3)使用单位过程中,要注意格式统一,如不应将字母和汉子混合使用来表示单位。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 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L/min 的采样流量。
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 ?( 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 )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 ( 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 ) 的粉尘简称总尘。
12、粉尘浓度 >50mg/m3时,用直径 75mm的滤膜。
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的采样。
20、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21、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2、在工作场所用吸收管法采集空气样品时,需要做空白样品,在工作场所用固体吸附剂管采集空气样品时,可以不做空白样品。
(×)3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预分离器对直径为5μ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使用过氯乙烯滤膜和其他测尘滤膜,分析天平感量为0.01mg(√)4 将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作为样品收集器,当样品气流通过吸收液时,吸收液气泡中的有害物质分子迅速扩散入吸收液内,常用吸收管有: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
5 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分为( B )。
A .空气动力噪音和机械性噪音B.空气动力噪音、机械性噪音和电磁性噪音C.空气动力噪音和电磁性噪音D.空气动力性噪音、机械性噪音电磁性噪音和气体排放性噪音6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