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愈发引人关注。
然而,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机构不足、信贷难题、利率市场化、金融知识普及、金融创新、风险管控等多个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足农村金融机构不足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和加强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信贷难题农村居民在申请贷款时常常遇到信贷难题。
由于农村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交易的不透明性,银行往往对农村居民的信用状况有所保留,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合适的贷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农村居民的信用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贷机会。
三、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利率市场化。
传统上,银行的利率由政府主导设定,导致利率过低或过高,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市场决定利率水平,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性,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四、金融知识普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知识匮乏的问题,导致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较为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力度,通过组织金融知识培训班、开展金融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能力。
五、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发展亟待进行金融创新,以满足农村经济的不同需求。
目前,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在农村地区得到应用,如农村供应链金融、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等。
为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创新的研发投入,提供更多的金融创新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
六、风险管控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控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金融涉及大量的小额贷款和小额存款,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 为其提供包括贷款、储蓄、支付结算、保险和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导致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普惠金融的问题出发, 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以期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员工队伍大多来自于城市, 缺乏对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乡村风土等方面的了解, 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节。
一些员工对于农村的信贷需求、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等并不了解, 这导致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不完善。
2.产品创新不足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大多受限于传统的金融产品, 缺乏创新, 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比如, 在农村, 劳务季节性性明显, 传统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农民的短期资金需求, 落实贷款难度大, 满足不了农民的真实需求。
3.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 过于看重拓展市场, 在风险管控方面较为疏忽, 从而容易造成坏账率的上升, 进而影响到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严重, 对于某些拥有土地、房产等财产的农民来说, 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权益, 也不了解金融产品, 这就需要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5.监管政策不够完善目前针对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 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规约束, 这容易造成不良竞争, 金融乱象。
二、对策建议1.深化人员培训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使他们深入到农村实地, 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理解农民的需求, 提高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认识。
同时, 也需要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增强其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2.加强产品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加强对产品的创新, 推出更多满足农村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尽管政府与银行业界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也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问题分析缺乏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如网络覆盖不足和银行网点数量不够等,许多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
这种情况导致农村居民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金融服务,这也使得金融服务效率相对较低。
农民金融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工具,农民的接受度和识别能力也相对较低。
因此,他们在金融服务上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避免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市场遇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稀缺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大量的农民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还难以获取长期资金。
这使得农村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进一步降低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农村金融服务缺乏特色在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缺乏创新和特色,难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需求。
而一些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也未能根据农村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改进。
对策建议加大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可以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进行推进。
例如,加速网络建设,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服务网点数量等。
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提高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度。
提高农民金融素质鼓励金融机构与政府共同组织关于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农民的金融素质。
同时,建立一些助农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更形象、实用的金融知识服务,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率。
重视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政府与金融机构应当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研究目标市场,针对性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例如,推出针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民合作,根据农民个性化需求开展金融服务。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成为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村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具体阐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
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仍然较窄,仅覆盖了部分地区和少数农户,多数农民还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对策一: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
应通过建立金融机构和服务点的缩进制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点的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以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问题二:农民金融意识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对金融的认识和利用意识较低,不愿意主动利用金融服务,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顺利。
对策二: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民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认识和利用意识。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针对农民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问题三:融资难融资贵。
目前,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农村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对策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低息贷款和贷款担保等方式,解决农村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农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度,降低融资成本。
问题四:风险管控不到位。
农村普惠金融业务涉及面广,风险较高,但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贷款违约等情况。
对策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普惠金融风险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
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民金融意识较低、融资难融资贵和风险管控不到位等。
应通过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服务是金融行业的基本特征,也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服务已成为金融机构赢得客户、占据市场的竞争焦点,各种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各项服务品牌纷纷出笼,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服务功能的齐全日益成为凝聚客户的决定性因素;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地域环境限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致使服务功能难以与其它商业银行相媲美,服务质量更是大步滞后,服务的落后与不健全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金融服务竞争格局,打造好“服务”品牌,用服务吸引客户,用服务赢得利益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位信合人的深思;一、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的现状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依靠其网点多和人员多的优势,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拓宽支农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效能,存贷款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支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现;如泰和县联社以全县20%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县97%的农业贷款,各类贷款客户达2.72万户,存款客户达26.3万户,存款客户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近一半;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是服务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广泛吸收农民的闲散资金,大力开展组织资金工作,各项存款增长很快;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加大了贷款投放,在做大做强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等传统信贷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办了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贷款新品种;如泰和县联社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额的比重高达82%,贷款业务已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业务,成为影响经营利润的最主要的因素;三农民借贷和投资理财等金融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利好政策,农民的金融意识明显增强,逐渐明白了“借鸡生蛋”、“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道理,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往来越来越密切,借款购车、购房、消费、进城务工经商的现象越来越多,对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工具的认识也从无到有,农民金融意识的提高也反映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泰和县联社为农户授信达8.21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3%;与在信用社有业务往来关系的农户有2.4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强;二、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员工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一是员工习惯于按上级下达的任务办事,主动服务的理念和意识欠缺;二是员工固步自守、安于现状的思想严重,坐等客户上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员工日常工作只习惯于办理传统的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对新产品、新业务不够熟悉和了解,缺乏为客户提供理财方面服务的意识;二员工服务水平与商业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多,对客户提出的服务疑问解答不到位,影响了客户办理业务的满意度;二是员工临柜业务流程掌握不熟练,办理业务用时过长,效率不高,延长了客户的等候时间;三是员工办理业务时文明服务用语使用不规范,影响了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四是员工掌握的知识面不宽,为客户提供临柜业务之外的附加服务的能力较弱;三客户维护工作做得不够;一是对现有客户的结构、层次、对象等情况进行的调查和分析不够,导致对客户情况掌握不够,进而影响营销方案和服务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对优质客户进行重点维护不到位,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不多,导致部分优质客户流失;三是对客户的服务需求全方位的调查了解不细,导致各项服务措施和产品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四竞争力强的服务品牌比较单一;一是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从自身的风险防范和业务流程上考虑较多,对客户的需要和方便考虑少,现有产品针对性不强;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多集中于资产和负债业务,在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方面基本空白,难以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产品,现有产品多元化不够;三是对金融产品的发展前景和客户服务需求分析不多,现有产品持续性不足;五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有所欠缺;一是服务手段落后,组合手段运用较差,仅限于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等肤浅服务,没有深入的调研和周密的服务策划;二是客户服务只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领域,服务功能局限的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三是缺乏有效的客户识别技能,导致对客户的需求不能全方位、立体的掌握;四是科技支持有待提升;“百福卡”业务虽有一定规模,转账电话也在推进,中间业务也有一定发展,但与商业银行相比,还未开通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服务高端客户的手段和措施不多,难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服务;六专业素质高的服务团队还未建立;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在操作上偏重于传统的存贷和结算业务,缺乏既有长期的、综合的工作经验,又熟知现代金融和新兴业务知识的实用性人才;尤其是具有系统的市场营销知识和市场预测、分析能力、市场开拓意识的人才更是缺乏;三、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工作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一是环境有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步推进,全民创业新热潮的掀起,林权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政策有利;随着国家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及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启动,将进一步拉动和活跃内需,也将促进农村信用社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筛选和争取更多优质客户;三是基础有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企业形象、服务水平和硬软件手段都大为提升,特别是各项电子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潜力巨大,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农业银行回归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定位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赖以生存的农村领地和发展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和挤压;二是客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广;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人们理财观念的变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居民对银行的依赖性减弱,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青睐,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三是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期望越来越高;当前,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增强信贷服务和其它金融服务的期待很高,而我们的产品创新、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离这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四、改进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理念;一是在服务观念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手段,杜绝“重业务、轻服务”的片面发展观,做到既抓业务,又抓服务,持之以恒、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服务;二是在服务意识上,树立“同质化很高的竞争年代,竞争的关键是服务和客户”的忧患和先行意识,把优质服务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抓好抓实;三是在服务态度上,坚持快乐服务、微笑服务、真诚服务、主动服务,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二加强市场调研,创新服务产品;农村信用社要利用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客户最新的服务需求,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和设计金融服务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一是在风险可控、保证效益的前提下,稳步开办应收账款、高速公路收费权、水电费收费权、移动和电信话费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新品种,不断扩大抵押担保范围,丰富贷款担保方式,提升信贷产品竞争力;二是大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在做好“百福卡”、转账电话推广工作的同时,尽快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业务,以适应客户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三是大力研发金融理财等业务新工具,争取获得与有关基金和证券公司合作的市场准入资格,代理基金发行、赎回,代销理财产品;四是主动加强与财政、税务、教育、医疗、水电等公共部门和公用产业的联系沟通,大力开办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学杂费、代发工资、代理国家助学贷款等业务;五是逐步开展支票、本票、汇票、委托收款业务,扩大银行票据业务范围,为企业跨地区经营、走向全国市场提供多渠道的票据融资服务;三整合资源优势,改进服务手段;一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秉承“客户永远是对的,如有疑问,请参照第一条”的服务理念,进行换位思考,用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伸服务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消除客户的陌生感,增强亲和力;二是增强服务功能;设立告示宣传牌及时告知客户各类金融信息,设立大堂经理指导和引导客户办理业务;增加便民服务设施,逐步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有条件的网点可分设现金区、低柜非现金区、自助业务区、VIP区等,努力为客户营造温馨的环境;三是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推行,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推行客户服务首问负责制、限时负责制等有效工作机制,尽量缩短客户等候时间,用快速准确的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四是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服务标兵”、“青年文明服务岗”等活动,办好优质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五是全面推行双层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城区精品网点,成立大客户贷款营销中心和特色贷款中心,提升为大客户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四强化客户细分,提升服务水平;据国外一项调查资料统计显示,银行获得1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如果一个银行能够将其客户流失率降低5%,其利润就可能增加25%以上;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通过有效的服务措施,积极维护和牢固客户关系;一是做好客户细分;利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对各类客户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细分为忠诚客户、黄金客户和一般客户三类;对忠诚客户,在重要节日及客户的特殊日子,及时进行走访慰问,融洽感情;对黄金和优质客户,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客户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切实改进服务,力争将其提升为忠诚客户;对一般客户,要加强各项业务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其经常在信用社办理业务,力争将其提升为黄金和优质客户;二是注重细节服务;坚持礼貌待人,文明对话,情系客户,认识到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经常送出一句亲切的问候,时刻保持一张灿烂的笑脸,必要时送给一杯暖暖的热茶,力求尽善尽美,以完美的服务回报客户,将细节服务坚持到底;三是实行差别化服务;银行业内的游戏规则之一是“80/20理论”,即20%的大客户为银行创造了80%的利润,80%的中小客户占用了银行20%的服务资源;对于服务对象主要面对“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来说,这种情况更甚;在城镇,对优质客户应采取主动上门、协助理财等互动双赢的服务措施;在农村地区,对种养殖大户采取送贷上门、送金融知识、送农业信息上门的等方式给予更多的优质金融服务;五强化员工培训,建立服务团队;一是加强临柜人员业务流程培训,使其能熟练地掌握存款、贷款、结算、代理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提升柜员临柜水平;二是加强对青年员工、特别是一线青年员工标准化服务培训,重点加强员工服务礼仪和服务技巧的培训,规范员工服务行为,全面推行文明服务用语,提升文明服务水平;三是举办点钞、计算机、业务操作等岗位练兵和比赛,提高柜员临柜业务素质和技能;四是加强客户经理对债券、股票、投资、保险、等新型理财工具知识的培训,提高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理财顾问的能力;六完善服务机制,激发营销活力;一是设立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把服务的评判权交由客户掌握,客户在办理完业务后只需占击“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按键中的一个,以此表达客户对柜员服务的真实满意度;二是完善投诉受理机制,设置意见簿,公布投诉电话,开通客户投诉渠道;三是建立客户需求调查制度,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主动查找服务差距,完善服务措施;四是建立柜员、客户经理星级评选机制;定期对各员工进行服务质量考核,设立24小时服务举报电话,对机构、员工实行服务计分管理,根据考核得分评选星级柜员、客户经理,并与绩效和升迁挂钩,促使全员乐于服务、精于服务;。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往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充足的贷款和信贷服务。
2. 贷款难度大:由于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农民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资金流动不畅,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
3. 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现有的金融产品往往不适应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无法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便捷且高效的金融服务。
对策建议:
1. 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用评估,提高信用环境,使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
3.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研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包括农业保险、农村小额贷款等,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
4. 加强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
5. 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和服务,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其目的是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服务覆盖范围不足目前,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的设立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2.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农村普惠金融的产品种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居民往往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而现有的产品创新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3.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容易受到农村居民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其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较难评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控制风险。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服务成本2. 加大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对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开展产品创新。
3.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了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对农村居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教育,提升其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降低违约风险。
4. 加强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机构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金融机构可以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农村贷款业务;可以与电商企业合作,开展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农村移动支付业务等,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2023-11-03•引言•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对策及建议目录•农村金融机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和方法02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资金不足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限制了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服务效率低下,客户体验不佳。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仍存在缺陷,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创新能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难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使得其难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增加了业务风险和不良贷款率。
服务定位不准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不够准确,往往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客户流失和服务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推动其发展和创新。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使得其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03农村金融机构对策及建议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利,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现状
近年来,乡村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金融产品和服 务创新不断涌现。
问题
尽管乡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等。
报告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剖析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乡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 展。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乡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为 乡村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强化监管
加强对乡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 保其合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
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针对乡村金融的税收、财政等优 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地 区的支持力度。
推动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乡村金融产品和服 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乡村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 在国际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金融发 展模式,为全球乡村振兴贡献中国智慧。
THANKS
感谢观看
乡村金融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01
02
03
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 普及,乡村金融有望实现 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效 率和覆盖面。
产业链金融
依托乡村产业优势,发展 产业链金融,促进产融结 合,助力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发展
乡村金融应更加注重普惠 性,满足广大农民和乡村 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 求。
针对乡村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乡村金融发展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乡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乡村金融发展对策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农村普惠金融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灵活、实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而普惠金融的实施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普惠金融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可以让农村居民感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普惠金融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农村居民的创业创新活力,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的意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的意义在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包容性和融入感。
农村普惠金融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和地区的金融需求,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普惠金融还可以帮助提升农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促进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农村普惠金融的实施也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2. 正文2.1 缺乏金融服务渠道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金融服务渠道。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很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务机构的覆盖。
许多农村村民需要到县城或者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耗费时间和成本较高。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不便利性,使得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及时的金融支持。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农村信贷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农村支出依赖于地方财政投入,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信贷资源不足,难以保障农民获得快速、安全、灵活的利率低的信贷服务。
2、农村授信机制不完善。
农村的授信机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名义贷款模式,无法有效覆盖农村经济,农村贫困家庭和小微企业,无法实现精准投放贷款。
3、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农村普惠金融涉及范围广泛,风险较大,要求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风险防控,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缺乏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低。
二、对策
1、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加大农村银行数量和规模,增强农村金融技术、管理和服务能力,提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
2、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体系。
通过完善各类小额信贷体系,建立社会性金融机构网络,将小额贷款纳入金融机构的业务,建立覆盖全国的小额信贷体系。
3、积极推进金融技术创新。
利用国家信息化技术,建立金融信息共享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金融服务与产品、缺乏金融教育与意识、存在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以及缺乏金融机构和人才支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加强金融教育推广等对策来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只有在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下,农村金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金融教育是关键,可以提升农民的金融意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来增加收入和防范风险。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挑战、缺乏、有效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教育、意识、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人才、政府支持、金融体系、金融教育、推广。
1. 引言1.1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它承担着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功能,对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2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缺乏有效金融服务与产品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与服务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农村居民难以获得贷款、存款、保险等相关金融服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金融教育与意识在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率相对较低,农民对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不够,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损失。
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不完善,农民在融资、储蓄、投资等方面遇到了许多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融资难的方面。
由于农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抵押贷款的资产,并且农村信用体系相对薄弱,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意向农户提供贷款。
因此,政府应该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以增强农户的融资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融资渠道。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还表现在农村储蓄渠道不畅的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点,许多农民只能将储蓄转移到城市或者其他途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广农村电商和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储蓄渠道。
第三,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还表现在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特点的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往往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此,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注重研发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引入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最后,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保护。
由于农村地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风险较大的问题,许多农民在金融活动中容易受到不公正对待。
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机构投诉和维权渠道。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力度,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在金融活动中的自主选择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村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金融机构分布不均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市区,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薄弱。
农村居民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面临困难,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
3. 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效率低下。
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长期以来,这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4. 资金缺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资金储备较少,导致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难以有所作为。
这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当增加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
还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
2. 加大服务力度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扩大金融机构的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3. 引进先进技术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和教育,推动整个机构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 多渠道融资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缺乏的问题,可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例如引进境外投资,吸引社会资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储备,更好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三、结语农村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本文将从金融机构融资难、金融服务不足、金融风险防控、金融文化建设和金融法律法规落地难等五个方面展开,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金融机构融资难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融资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财务状况薄弱,许多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获得融资的困境。
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提供专项贷款。
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为其提供低利率专项贷款。
2. 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混合所有制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以解决融资难题。
二、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金融服务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民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
对策:1. 加强金融机构的农村网点建设。
政府可以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网点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率。
2. 发展移动金融服务。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金融风险防控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之一是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金融风险逐渐显现。
对策: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增加对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2. 加强金融教育与培训。
提升农村居民金融风险意识,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培养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四、金融文化建设农村金融文化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居民金融意识薄弱、不愿意接受金融知识,导致金融发展的空间有限。
对策:1. 强化金融文化宣传。
政府和金融机构可通过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开展金融产品展示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意识和接受金融知识的程度。
2. 建立良好的金融信用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一、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稀缺,覆盖率低。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分散,金融机构难以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服务网络。
其次,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
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提供信贷服务,对于农村农民的特殊需求缺乏有效的支持,无法满足其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缺乏创新性,缺乏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的效率低下。
最后,农村金融服务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持,无法提供质量高、效果好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原因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首先,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分散,给建设金融服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其次,传统金融机构未能充分挖掘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力,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缺乏创新性,缺乏引入新技术手段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最后,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多是一些小额、短期的金融需求,传统金融机构未能快速响应,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得到及时的金融支持。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络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传统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推出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
同时,要提高金融产品的可得性,降低农村居民使用金融服务的门槛。
此外,应促进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引入新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经验,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农村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应加强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管政府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浅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与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可以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着许多难点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难点之一。
农村居民相对集中,信息传递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信息获取也相对困难,无法充分了解农户的真实需求和风险状况。
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时,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难度。
2. 资金流通不畅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相对薄弱,资金流通不畅,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资金畅通问题成为困扰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3. 风险偏好较低传统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更愿意将资金投向城市地区的大型项目,这导致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农户在融资需求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4. 金融产品不匹配乡村振兴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匹配,针对性不强,影响了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持力度。
5. 缺乏专业人才乡村振兴需要有专业的金融人才来支持,而这方面的人才在农村地区相对稀缺,这导致了乡村振兴中金融支持的专业性不足。
1. 加强信息共享加强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金融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规范,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制定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政策力度,制定相应的财政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风险偏好。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其生产、生活和经营需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 金融资源不足: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 金融产品单一:农村普惠金融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 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分布不均,覆盖面窄,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无法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4. 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居民的信用状况难以评估,缺乏有效的信用体系,导致金融机构难以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5.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部风险的影响,无法有效应对金融市场变化。
二、对策1. 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资源投入,增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供给水平。
2. 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调研,推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多样化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3. 加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5. 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提高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自身努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实施,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1.金融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金融资源相对不足。
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偏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匮乏;老百姓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
2.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民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较高、效益不明显,难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进入农村金融服务行业。
3.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类型单一,并未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足。
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进行金融投资和储蓄。
4.风险控制不到位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艰难险阻、风险大等特点,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控制风险。
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金融机构主任购买高风险的金融资产,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5.农村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农村居民金融意识薄弱,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金融管理和投资知识,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
农村金融服务教育普及程度不高,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二、对策建议1.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投入,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量。
2.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还需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
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
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
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
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
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
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
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
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
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
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
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
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
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网点。
农村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缺位、真空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金融网点收缩制约和影响了基础性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较为困难。
通常贷款都需要担保或抵押,而农民既无工资保障又无生产资料保障;既没有可以担保的物品,更缺乏可抵押品,加上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于抵押融资,因此在抵押以及抵押后的处置上存在诸多困难,农户在发展生产中往往因缺少合适的抵押担保物品而无法得到货款,农民即使能贷到款,也只是一些小额贷款,通常在3000-5000元之间,而5000元以上的大额贷款很困难,而且贷款手续也过于繁琐复杂,农民贷款陷入困境。
一些涉农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个别企业借贷信用缺失,成为资金供给瓶颈。
对策与建议一、加大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引导和规范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防止弃乡进城和“去农化”倾向,将商业银行的资金重新吸引回到农村金融市场。
要继续发挥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以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为补充的金融覆盖县(市)、乡(镇)、行政村的“多位一体”农村金融服务网。
巩固和稳定农业银行分支机构,扩大基层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能力。
农发行在加强原有业务的同时,拓展对“三农”的服务范围,往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础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发展。
邮政储蓄银行尽快调整业务范围,彻底改变只吸不贷的现象,增强服务“三农”功能。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或微型农村金融组织,增加农村贷款,增强对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
同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只有如此,才能让金融机构由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变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动机”。
二、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力度,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
金融服务是民生所系,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投身“三农”市场,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形成竞争创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被农民称为“自己的银行”、“身边的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
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拓展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站稳农村金融主战场。
广大农村是金融业发展的增长点,是金融业再上新台阶的广阔天地。
农村金融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重组盘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格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率先走好“服务”这步棋。
1、增设简易服务网点,单靠现在乡镇营业网点是难以满足农村企业和农民的需求,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重点村设立简易服务网点,实行每月定时定点服务,为农民打开金融服务的方便之门。
2、创办“流动银行”。
对深山僻壤、隔河渡水的农村,组织专班人员实行专车专人定期送金融服务下乡,延伸服务触角,变“等客上门”为“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流动的金融服务。
3、设立村级金融服务站。
对地处山高谷深、人烟稀少的山村,可就地聘请村干部(或有诚信的商户)开展代办业务,安装转帐电话、POS机,让偏远地区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办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支取、转帐汇款、小额取款、刷卡缴费、账户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
从而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个办法可覆盖所有边远山区行政村,以填补网点撤销后山区金融服务的空白,让更多的农民受惠。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为农民、农村企业融资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金融服务是农村企业、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因此,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需要国家有力支持,农村山区、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亏损大、收益率低,政1府要为建立农民金融服务体系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安排,合理补偿在支农业务的成本和损失。
如:免征营业费、企业所得税,实行定向费用补贴,财政贴息和转移支付帮扶等措施,确保农村企业、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开拓农村信贷领域创新,着力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农村金融机构要围绕“三农”“抵押担保难”和“贷款难”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缩短贷款时间,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重点开展抵押担保制度、服务模式和方式的创新,按照“金额可大可小、利率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的原则,在程序可简、条件可调、成本可算、利率可浮、风险可控、责任可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一系列更为快捷、方便的新型放贷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透明度。
1、担保方式创新。
①信誉担保贷款。
凡国家干部、公务员、公办老师、社会知名人士;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劳模、先进个人、文明户、科技户、种植户、养殖户、信用示范户、中*共**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直接给予最高授信且循环使用担保贷款。
②股东担保贷款,因为股东对担保的企业和农户情况了然于心,对银行来说是“零风险”。
③联保贷款,两个或两个以上诚信良好的商户联保的担保贷款。
④实行担保公司担保贷款。
⑤无抵押贷款,在“小额可控”的前提下,对无任何不良记录的农民可实行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2、服务产品创新。
为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林权、仓储、农户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法,还可适时开办留守妇女、农民工、青年、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和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推出联合贷款、联保贷款、社团贷款、龙头企业贷款等系列特色支农产品。
同时拓展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农民改进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3、企业融资创新。
地方政1府应充分利用公信力,发挥主导作用,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①提高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增强担保实力,扩大担保范围。
②积极尝试专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突破贷款担保方式约束。
③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和存贷、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专利权抵押业务和知识产权、股权等权利质押业务。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村企业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是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没有发达的经济更没有发达的金融。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农村金融体系组织不全、支农有限、资金外流、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让金融普惠千乡万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