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陶喜林冯军葛自强
【摘要】RFID技术以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领域,本文调研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国内外目前实施的情况,以及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在图书馆中推广RFID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际,预测随着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及RFID标准的制定,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必将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图书馆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键词】RFID技术;自动化管理;RFID标准
【作者单位】陶喜林,冯军;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葛自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RFID技术作为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的识别技术,相对于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这些应用广泛的识别技术而言,具有非接触、识别距离远、信息存贮空间大、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目前在物流、零售、交通等行业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而目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识别技术主要是条码技术,应用条码技术在图书借阅、清点、倒架等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应用RFID技术则可以节省许多重复的、大量的操作,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向数字资源的建设,无疑,这对于提升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水平、节省读者宝贵的时间、提高借阅量有重大的意义。
一、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也俗称电子标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二、RFID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现状
RFID技术是近年来图书馆界一个研究的热点,自2002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发布世界上首个全面部署RFID系统的图书馆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成为第一个实行RFID技术的图书馆,之后几年内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荷兰、丹麦、印度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馆也相继采用了此项技术,2006年3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率先实施了RFID系统,之后相继有深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国四十余个图书馆采用了RFID系统,对于全国一万余家图书馆而言,数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在信息化发达的美国,已有2%的图书馆采用了RFID系统,在国内,许多图书馆对于这项新技术比较谨慎,持观望态度。
三、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图书自助借还。现在的借阅模式是采用条码+磁条来完成,条码用来标识图书资料,而磁条是用来防盗。借书流程需要先身份识别,然后扫描条码,再消磁才能出馆,还书则直接扫描条码再充磁,整个过程需要图书管理人员的操作才能完成,而且做不到7*24小时连续工作。而采用RFID 技术则可省去充磁和消磁的过程,同时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读者只需将自己的借书证和需借阅的图书放在RFID系统的感应区上,系统可进行自动识别和扫描处理,从而解除电子标签中图书的安全信息并由打印机自动打印借阅清单由读者保存,此时读者可顺利通过监测门完成借书手续。
(二)图书盘点,包括顺架、倒架等。因为条码具有近距离、扫描光源直接照射、逐条读取的特点,所以传统的盘点工作必须闭馆,然后把书架上的书逐一取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给图书盘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RFID 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一次可读取多个标签的特点,可大大简化图书的盘点工作,无需闭馆,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整个过程只需用手持阅读器在书架上横扫一遍,即可读取全部在架图书信息,从而完成盘点和顺架等操作,同时可建立相关报表,与图书自动化系统中记录的已借出和归还的馆藏数据做比对和查询,从而对错架、图书缺失、读者阅读习惯等方面做分析统计。
(三)图书查找。当前许多读者在OPAC系统中可以查到图书信息,但根据图书的类别到书架上取书时,却经常找不到所要的图书,这种情况是由于图书没有按类别摆放或者不再书架上所导致的,通过将图书信息手工录入或者数据下载录入到RFID便携式查找终端可以快速的将所要查找的书找出或者确定不在书架上。
(四)图书防盗监测。目前图书馆采用的防盗监测方式是使用EAS(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系统来检测书本中的磁条是否触发声光报警从而判断图书是否为正常借阅实现的,但检测磁条存在盲区,容易造成图书丢失现象。而采用RFID技术的无线电波式防盗检测设备不光检测距离远,除声光报警功能外,还可触发摄影系统,记录下图书出馆
·
19
·
一种内外爆综合气枪的设计
□秦兆均刘习文
【摘要】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内外爆综合气枪,该气枪采用高压气体膨胀发声的原理,产生声脉冲,被用做油井液位深度测量时的井口发声装置。
【关键词】内外爆气枪;井口发声装置;高压气体膨胀
【作者单位】秦兆均,刘习文;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引言
油井动液位深度检测对提高采油效率和采油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井动液位深度检测主要采用的是回声定位法,而其声波是由井口发声装置所产生。目前井口发声装置大都采用火药子弹来产生爆炸波,这种方式在油田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本气枪采用高压气体膨胀发声,省去火药子弹,工作时安全可靠而且降低使用成本,不污染环境。
二、气枪的组成与结构设计特点
如图1所示,气枪主要由主阀体、连接体、气室、活塞、阀套、弹簧、进气口、节流阀组合、控制杆和先导电磁阀组成。其中活塞、弹簧和阀套是气枪的重要部件,它们组成气枪的动密封副。通过控制活塞两端的压差,实现活塞的来回运动,完成气枪的开启与关闭。
阀套、活塞和节流阀组合形成控制腔,通过充气口和先导电磁阀对其充放气改变其内部气压,用以来控制活塞的来回运动。
先导电磁阀装在主阀体上,开有放气孔连接控制腔和外部大气。先导电磁阀处在常闭状态,关闭放气孔。工作时,通过对其触发来打开放气孔,使控制腔与大气连通,从而改变控制腔内的气体压力。
节流阀组合由连接器、过滤塞和通孔塞组成。通孔塞上开有节流口,其直径远远小于先导电磁阀上的放气孔。
控制杆装在连接体上,用来控制A口、B口和P口的连
情况,确保图书万无一失。
四、RFID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一)自主研发能力不够。由于RFID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国家总体上投入还不足,芯片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人手里,国内能够自主研发的企业比较少;
(二)整体上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成本高,收益少,应用环境不成熟,特别是依赖于财政拨款的高校,这点显得尤为突出。
(三)标准不统一。目前,RFID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国际上,主要有五大标准制定组织:EPCglobal(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AIM global(全球自动识别和移动技术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UID(日本泛在技术核心组织)、IP-X。目前,五大组织在编码标准和通信协议(通讯接口)这类标准的核心问题上争夺激烈,各不相同。这给RFID 技术的全球范围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RFID标准,标准没确定,将影响产品的产业化,并影响各产品、系统的通用性,阻碍开放式系统应用的发展。
(四)管理者步子迈不开。由于使用RFID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RFID的应用将给管理者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很多管理者还习惯于人工的管理模式,一旦RFID在图书馆应用,将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
也将改变读者的借阅习惯,由于RFID在图书馆还是新生事物,因此担心其应用效果,很多有足够经费的图书馆还是持观望态度,这也制约了RFID的一部分发展。
五、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展望
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排头兵,目前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在自主研发能力上和标准上大踏步前进,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产品将更加成熟、廉价、多样,这势必将推动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随着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不断深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图书馆理念将逐步深入到管理者和读者的心田,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将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必将在图书馆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厚生,王启云.图书馆服务的无线技术—RFID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
2.秦志华.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应用的比较分析[J].现代情报,2011
3.王伯秋,黄辉,张明华.RFID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