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 行书知识与赏析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九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九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九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行书书写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行书书写比楷书快捷,灵活,同时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是当前手写汉字应用最多的一种字体。

学生们有大量的作业要写,有各种书写的需求,因此能够提高书写能力非常适合学生现在的需要。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在于传授行书点画书写的基本方法和行书结构的一般规律。

难点是理解行书的章法的特点:正中求欹,静中见动。

行书行气的领会。

4教学过程
4.1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
教学活动
1【导入】简单介绍行书基本特点
行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字体,它重情势,写性情,书法家在这个领域可尽情挥洒,历代书家,无不以行书见长,千多年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为我们学习行书提供了丰富可贵的资料。

在用笔和点画形态方面,各家表现不同,所以行书的笔画没有一成不变的书家方法,也不可能用一种笼统的模式来概括所有行书笔画的写法,今天这节课主要以王羲之的《兰亭序》来介绍行书基本用笔。

2【活动】行书书定的基本笔画。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兰亭集序》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觉得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不美观宇宙之年夜,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分歧,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伤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痕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前人云:“死生亦年夜矣”,岂不痛哉!每览前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

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吹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酣畅论说幽深内藏的激情了。

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不美观览到宇宙的浩荡,俯看察看年夜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伸展视力眼光,坦荡襟怀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其实很欢愉。

人与人的交往,很快就渡过了生平,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理想襟怀胸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快乐喜爱的事物,依靠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纵容无羁地糊口。

行书赏析

行书赏析

4.元代:崇尚“二王”,力追晋唐
代表人及作品:赵孟頫 《赤壁赋》、《定武兰亭十三跋》、《韦苏州诗帖》
5.明代:行书成就最高,名家辈出
代表人及作品:文征明:《腾王阁序》、《行草书词翰册》、《咏花杂 诗》……. 董其昌:《琵琶行》、《古诗十九首》、《李太白诗》、《书杜甫 诗醉歌行》……
《 快 雪 时 晴 贴 》 王 羲 之
4.《黄州寒食诗帖》苏轼(宋)——“苏书第一” 诗、情、书融为一体 5.《蜀素帖》米芾(宋)——宋代书法“尚意”的代表 6.董其昌行书卷(明)—为他人撰写墓志铭 7.王铎行书条幅(明)—用笔淋漓尽致、夸张字形、新奇豪放 8.何绍基行书中堂(清)—奇崛苍老
五、行书的笔画特点:解散楷法
省变笔画 笔意萦带 字势连绵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
-----行书赏析
制作人: 时宁军 2016 年 5 月 2 日
赵孟頫
《 三门记》
《丧乱帖》王羲之
一、行书的产生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文字也不断地 演变、革新、发展 着,各种书体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进行着,由繁趋简的演变,如殷商卜 辞、两周的金文、战国的大篆、秦代的小篆、汉朝的隶书...相 继产生。 汉隶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隶书的产生不但为楷书、 行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了草书(章草)的先声。
二、行书的特点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楷书之工稳和草书之率意,具有使用 价值和审美价值。
◆技法上:比楷书稍显放纵随意,书写时更强调运笔的流畅和点画之 间的连带;
◆结字时:根据字的笔画多少、结构形状,呈现大小、长扁、聚散、 正欹的姿态变化; ◆章法上:讲究行气的纵向连贯,具有轻重虚实、快慢节奏的变化。
六、行书的布局方法:错落大小、调整轻重、上下贯通、力求和谐 七、总结对比:

行书的潇洒之美

行书的潇洒之美

行书的潇洒之美行书,一种将楷书的书写节奏融入草书奔放、随意、挥洒之风的字体,它既保留了楷书的端庄雄伟,又呈现出草书的自由奔放,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书体,因其便捷的书写方式、流畅的书写节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行书的潇洒之美。

一、笔画之妙行书的笔画以楷书为基础,笔画转折处多有留白,使笔画更加灵动,有飞白之美。

行书在书写时,笔画之间的连贯性也十分重要,一笔下去,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同时,行书注重笔画的节奏感,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流动的美感。

在书写过程中,笔锋的运用也是行书的一大特点,或藏或露,或方或圆,变化多端,使得笔画更加丰富多姿。

二、章法之美行书的章法之美在于它的疏密有致、错落有致。

在布局上,行书讲究留白和布局的统一性,注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使整个篇章看起来气势连贯、浑然一体。

在字的大小、形状、方向上也有变化,使得整个篇章不呆板,富有动态之美。

此外,行书的章法还注重字距和行距的调整,使整个篇章看起来更加和谐自然。

三、风格之独特行书的风格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自由奔放、随意挥洒。

行书是一种不受拘束的书体,书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自由发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

在书写过程中,行书追求笔意的连贯和流畅,强调字形的变化和美感,使整个篇章呈现出一种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书写者的个性特征和文化修养。

四、艺术价值之丰富行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更是人们表达情感、展现个性的手段。

在行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书写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同时,行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行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总之,行书的潇洒之美体现在笔画之妙、章法之美、风格之独特以及艺术价值之丰富等多个方面。

兰亭集序书法赏析

兰亭集序书法赏析

兰亭集序书法赏析兰亭集序书法赏析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种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黄庭经》。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王献之合称为“王”。

书起源于楷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种书体,笔简洁,字体较放纵流动。

书法家王羲之所创作的《兰亭集序》是家喻户晓的佳作。

那么,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兰亭集序书法吧。

兰亭集序书法赏析1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书法赏析2《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作品的每一个细部。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有“韵”味的艺术美。

《兰亭序》不仅仅是极小空间中的“韵”美,整体上更是如此,总览全篇,错落有致,挥洒自如,变化多端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从容不迫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

王羲之的字内敛中不失含蓄,苍劲中不失秀美,而《兰亭序》通篇潇洒自然,大小参差,形态各异,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出于天然”。

兰亭集序赏析(精选12篇)

兰亭集序赏析(精选12篇)

兰亭集序赏析兰亭集序赏析(精选12篇)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兰亭集序赏析及主题思想,希望有所帮助!兰亭集序赏析篇1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

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

例如《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显然,这篇短文是桃花丛中欢宴的记实。

饮酒赋诗,自古为文人一大乐事,加之春风和煦,百芳争艳,怎不引发诗性大作。

故秉烛于桃花丛中,欢宴之余为从弟与其诗集作“序”。

这篇“序”,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炉,而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是全篇的主干。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开头慨叹天地万物,如匆匆过客,虽慨叹,但不悲观,在他看来,既然“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那么,只要“人生得意”,学古人“秉烛夜游”纵情欢乐,便无所遗憾。

文题中一“夜”字通贯全文,“及时行乐”连夜也不肯放过,今天看来不免产生人生消极之嫌,但作者似仙人之语,胸襟如此旷达,可为一叹。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里用“春”照应题目,在这“春夜”之际,“阳春”用她的“烟景”召唤我,“大块”(天地)把他的“文章”献给我,这是何等的快慰与陶醉。

所以,此句同他的“烟花三月”一样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吟诵不已。

作者借“烟景”,“序天伦之乐事”,“幽赏”助长“高谈”,快乐无比。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这是春宴的最高潮。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九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九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九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
指导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行书书写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行书书写比楷书快捷,灵活,同时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是当前手写汉字应用最多的一种字体。

学生们有大量的作业要写,有各种书写的需求,因此能够提高书写能力非常适合学生现在的需要。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在于传授行书点画书写的基本方法和行书结构的一般规律。

难点是理解行书的章法的特点:正中求欹,静中见动。

行书行气的领会。

4教学过程
4.1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书写指导
教学活动
1【导入】简单介绍行书基本特点
行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字体,它重情势,写性情,书法家在这个领域可尽情挥洒,历代书家,无不以行书见长,千多年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为我们学习行书提供了丰富可贵的资料。

在用笔和点画形态方面,各家表现不同,所以行书的笔画没有一成不变的书家方法,也不可能用一种笼统的模式来概括所有行书笔画的写法,今天这节课主要以王羲之的《兰亭序》来介绍行书基本用笔。

2【活动】行书书定的基本笔画
1、横画。

有露锋横,露锋起笔,敛锋收笔,简捷自然。

如:”大“。

搭锋横,承接上笔笔势,空际逆入,显出逆入的笔锋。

如“右”。

上挑横如“至”字最后一笔。

启下横,如“事”第一横。

高中美术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高中美术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1.点画或减或连。 简化了楷书点画,灵活 自如书写快捷。
2.结字规整中求变化。
3.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
注重组成部分之间的呼应、 列,讲究行气,注重字与字
平衡、避让、疏密,在整 上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
体协调中显示单个字的大 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整中
小、攲侧变化。
的率意与自然。
《祭侄文稿》笔法纯熟、情感自然,达到了心手两忘见真妙的书法 艺术最高境界;在墨法上“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处理,古今书坛绝 无仅有;作品的挥洒过程犹如血泪灌注,这一不可逆转的“时间性”其 成为“千古绝唱”。
你对机器人写书法有何感想?
行书又称“行狎 书”,是介于楷书和 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 形态。
《兰亭序》 王羲之 (东晋) 24.5*69.9cm (公元353年)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一改汉魏质朴书风,中锋与侧锋穿插变化,开创了妍美的 线条组合;结字大小、正侧、俯仰、前呼后应,顾盼生姿; 章法前松后紧, 在疏朗中加以开阖起伏,整体气韵生动。充分体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 逸遒美的书法风格,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
1.书者的生平经历 2.书作创作的背景 3.书法的艺术要素 4.书作的情绪情感众里寻他千,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涯路。1.行书的定义 2.行书的发展 3.行书的基本特征 4.行书的赏析方法

飘逸俊秀自然潇洒——杨志林作品鉴赏

飘逸俊秀自然潇洒——杨志林作品鉴赏

飘逸俊秀自然潇洒——杨志林作品鉴赏
杨志林,1973年出生,祖籍黑龙江省海伦市,多年来从事书法艺术,酷爱书法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习临古帖,又受到书法家王振民,张万忠多名老师的言传身教。

杨志林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势恢宏,自然潇洒、舒适醒目,深谙毛体之精髓,其笔画之神韵、结体之神态、章法之神气形成了自己书法文化独到的艺术风格,让观赏者过目不忘、动人心魄,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观赏的艺术价值,其作品多次获奖。

现任:
西安黄河书画院院士
海伦市书法协会理事
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鉴赏:。

清丽率真潇洒绝尘——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清丽率真潇洒绝尘——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

清丽率真潇洒绝尘——车本杰书法艺术赏析车本杰出生在鲁西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其父早年上过几年私塾,在村里同辈人中算个识字的人,逢年过节,乡亲们请他写春联,平时也不断有人请他写字。

少年时代的车本杰在父亲写字时,经常一旁观看,并时常研研墨、扯扯纸,时间长了,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并由此走上了漫长的学书之路。

车本杰从小学读到大学,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几十年一直在宣传、文化、教育系统工作,客观环境中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他,使他吸收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开阔了视野。

随着他对书法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书兴趣越来越浓,信心也越来越足。

现在,学习书法早已成为他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写字,下班回家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也不忘研习,节假日更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书法之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坚持如一。

因为长年写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刻苦精神令人称叹。

车本杰非常重视对书法理论的学习研究。

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订阅书法报刊杂志,还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碑帖等,经常翻阅。

他深入研究中国书法中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直至草书演变的过程及每种书体、流派及代表人物的特点、规律。

理论素养的不断丰富,使之在学习书法艺术道路上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努力方向的路子。

路子对了,不仅增强了信心,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车本杰十分注重向书法界前辈求教。

他从1980年第一次拜见当代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至今已近三十年,魏先生的多年教诲,使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在一次他向魏先生请教中,魏先生让他写一写汉简,并说王羲之父子都写过汉简。

于是,他一写就是近20年,并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终于写出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新面目。

2005年春节,他写的《翰墨情缘》被《书法导报》发表,文中记述了他向魏先生学习书法的经历和感受。

文章刊发前,八十多岁高龄的魏先生曾亲自审阅并给以赞许。

车本杰经常参观书法展览,细心观摩作品。

他游览名胜古迹,每遇名人墨迹、石刻,便驻足观看,仔细浏览。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赏析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赏析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赏析《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创作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作品赏析】【文学赏析】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兰亭集序》书法特点《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

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高潮,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书法特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特点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用笔方圆结合刚柔兼济既严谨又潇洒传为王羲之醉酒后的作品醒来后王又写多幅均无第一幅的神韵可以说至今无人可与之比肩兰亭序所代表的姿媚瘦硬的笔风在后世极为流行所谓“学书先学王”只在唐代颜真卿创肥壮的颜体以后这种风气才有所改变。

这里面的每个“之”字字体都不一样,《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和一些文人举行的“修契”宴会上,为他们诗写的序文手稿。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劲飘逸。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誉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千百年来成为书法家们心摹手追的经典范本。

|||最精辟的概括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兰亭集序的散文特点《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

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

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 芾 《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等 蔡 襄《自书诗卷》《尺牍书札》等
元明两代
绝大多数书法家都将主要精力花费在对前代大师及经典 作品技巧的学习模仿上。在这种情况下,书法的发展自然很 容易出现技巧程式化和面貌类似的倾向,只有少数书家够取 得超凡脱俗的成功。
赵孟頫《洛神赋》《定武兰亭十三跋》 《韦苏州诗帖》等
二、行书的发展
孕育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东晋, 盛极于唐宋,经元明清,繁衍至今。可谓 是高峰迭起,名家辈出。
东晋时期
从帝王显贵到普通文人,对书法的喜好都达到痴迷的程 度。通过这些人的倡导和实践,行书这种日常应用最广泛 的书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产生出一批行书名家和 经典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 《快雪时晴帖》 《散乱帖》等
“看”字一横以斜长方式安排,整个笔势走向,给人的感觉是: 好像有一个人在那里斜眼看东西似的。
“渡”字写成往右倾斜,把摆渡人用力撑船身体往一边倾斜的 样貌,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波”字的“水”部与“皮”部笔势,写成彼此呼应的走向, 明显的呈现出浪涛此波下去彼波又起的景象。
“携”字右部连笔写成,您看那字型,像不像一位母亲的手携着 小孩的手呢?
• 力求和谐——笔触、间白、
风格、字体 。“视”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由于是真迹传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更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
卷面字迹匆促,涂抹
删补之处时时可见。纵 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 溢于笔端,满纸都是对 叛贼的仇恨,对亲人的 痛悼。
起首的凝重,篇末的 忘情,无不是书者心绪 自然流露。真可谓以文 哭,以墨哭,血泪滴于 笔,浩气充于文。
文徽明《赤壁赋》《滕王阁序》等 董其昌《琵琶行》《古诗十九首》等
清代早期
强调在行书里柔和篆书、隶书、北碑的东西。
傅山《丹风阁记》 《集古梅花诗》等 王铎《行书诗册》《秋兴诗》
《拟山园帖》等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 开篇以行楷开头,字字独立, 规矩,笔墨时正时侧,错落 有致。通篇笔势纵横,意气 淋漓,如龙跳虎卧,浑然天 成。轻重疾徐,疏密斜正, 敛放揖让,承接呼应,无一 处不妥贴,无一处不潇洒。 纵有涂抹疏忽,亦无伤大雅。
此“竹”字的布局,斜直横随性的笔势,一眼看去,映进脑海里的 就是一片不规则生长的竹园画面。
“手”字拉长笔势的写法,一只修长手的画面,,将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 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 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 一种字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 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 “天下三大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 稿》 、苏轼《黄州寒食帖》
一、什么是行书
行书又称“行狎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 之间的一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平整方正,又较 楷书生动简便。既有草书的流畅便捷,且不像 草书放纵难认,行笔不滞,如行云流水,故名 行书。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过:“楷如立,行 如行,草如奔”。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可以说是楷 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结构特点分析
• 错落大小——大小,笔与
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 “纵有行,横无列”“顾盼 呼应。引、茂”
• 收放结合——短为收,长
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 展现字的神采,调整轻重。 “林”
• 疏密得体——上密下疏,左
密右疏,内密外疏。“流”
• 浓淡相融——动与静的结合
墨色浓淡相间,线条长细短粗, 轻重适宜。“流”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厚重处浑朴苍穆,细劲处筋骨凝练, 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绵延 处,笔圆意赅,愉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 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 奇趣横生。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 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
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 《二十九日帖》等
唐代
楷书的高度成熟和普及,为行书提供了持久和多样化 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实路中将楷书技法原则灵活适用并改造 发挥,使个人审美追求得到充分自然的流露,推动了行书艺 术的不断延续和创新。
颜真卿 《祭侄文稿》《争座位稿》 《告伯父稿》等
李邕 《麓山寺碑》《云麾李思训碑》 《法华寺帖》等
“闲”字的起笔、行笔、收笔,整个安排都是那么慵懒、轻柔,不带一 点刚气,把“闲”字写出像喝下午茶般的闲雅情境。
“追”字的走之底往前倾,把“追”的动感牵引出来,不就像 有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的画面吗?
“风”写成那种波动的气势,把起“风”的流动样貌,整个勾画出来。
“落”的三点水写成圆点状,恰似飘零的花瓣,而“各”部写成 弯弯曲曲,有水流的味道,落花流水的意境,不就浮现出来了吗?
杨凝式 《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等 李建中 《土母帖》《同年帖》等
宋代
宋代是行书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期。当时的书法家不仅人 人善写行书,就连写楷书也基本带有行书的意趣。宋代“尚 意书风”最高成就的代表要属“宋四家”。
苏 轼 《洞庭春色赋》《前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帖》等
黄庭坚《松风阁诗》《华严疏》 《伏波神祠卷》等
• 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波谲云诡,变化无 穷”,书法精美奇妙,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 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作者的风度、 气质、襟怀、情操,亦糅进了作品之中,标志着王羲之的 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 全文二十多个“之”字,七个“不”字,变化多姿,无一 雷同。真正达到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行书之美
清丽流便洒脱自然
—行书知识与赏析
“人”部笔画写得歪斜,一竖亦非挺直,故此“坐”字,给我们 的影像是:此人非正襟危坐,而是很随性的闲坐在那里。
路有大小之分,此“路”字之“各”部左右撇往两边拉宽,使角 度扩大,故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宽广的大“路”。
把“云”字的“云”部,写成弯曲状,这不就是云朵卷曲飘 行的样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