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5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1、标本的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____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____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45’C____%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标本采集各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工作,提高采集标本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采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采集标本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科研机构、野外调查等各个领域的标本采集工作。
三、责任人员1. 采集标本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执行工作。
2. 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采集标本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采集技能和专业知识。
3. 监督单位应当对采集标本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 采集人员应当了解所要采集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标本的种类、数量、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
2. 对于特殊标本的采集,采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采集工具、保护装备等。
3. 采集人员应当了解采集地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做好防护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五、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1. 采集人员应当在采集前做好标本采集计划,包括采集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工具和装备准备等。
2. 在采集标本时,采集人员应当根据标本的性质和种类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集。
3. 在采集标本时,应当做好标本的标注和记录工作,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采集结束后,采集人员应当对采集工具和采集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不留下任何污染物。
六、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 在野外采集标本时,采集人员应当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遵守野外保护规定,不得随意捕捉和采集受保护物种。
2. 采集人员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得违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3. 采集标本时,应当尊重采集对象的生存权和生态环境,不得过度采集或破坏生态系统。
4. 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应当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包括做好防晒、防寒、防虫等工作。
七、标本采集后的处理1. 采集人员应当将采集的标本及时送达指定的处置地点,并根据要求进行处理和保存。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检查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实施情况;(三)协调解决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组织培训和考核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人员;(五)定期评估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二)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防止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三)及时、准确地将标本送达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四)参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培训和考核;(五)报告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标本采集与运送第八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操作规程进行。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一、引言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标本采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范和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标本质量,为研究、实验和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标本采集的科研、实验和临床工作人员。
涉及的标本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组织、细胞等。
三、标本采集的流程和操作规范1. 标本采集前准备a. 确认采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
b. 检查标本采集器具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c. 检验采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2. 标本采集过程a. 采集前向被采集对象介绍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b. 采集时注意个人卫生,戴好手套等防护措施。
c. 根据具体要求采集相应的样本,遵循标准采集方法。
d. 标本采集完毕后,确认标本的质量和数量。
3. 标本保管和运输a. 标本采集完毕后,及时将标本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按照要求进行标注。
b. 标本保管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并确保标本的隐私和机密性。
c. 标本运输时要采取合适的包装和保护措施,避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和污染。
四、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1. 检验标本质量的评价指标a. 外观和容量:标本的颜色、透明度和外观是否正常,标本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b. 标本的保存状况:冷冻、冷藏和室温保存是否符合要求。
c. 标本的标识和记录:标本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并与记录相符。
2. 质量控制措施a. 建立标本采集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明确采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b. 定期开展标本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及时处理并记录。
c. 加强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标本采集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3. 质量评价a. 定期进行标本采集工作的评估和总结,查找问题和改进措施。
b. 进行标本采集工作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认证,确保标本采集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安全管理措施1. 采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个人保护a. 采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培训,了解和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医院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医院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保证医院标本采集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进行,确保标本的质量和信息的准确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标本采集工作人员,涉及医院内所有科室的标本采集。
三、管理程序1.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标本采集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医院应定期组织标本采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采样技术和操作能力。
2.标本采集设备的管理(1)医院应提供适用的标本采集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检修。
(2)标本采集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其安全、有效和准确。
3.标本采集的流程和要求(1)标本采集应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包括患者信息确认、采样工具准备、采样操作、标本存储等环节。
(2)标本采集人员应遵守相关的采样操作要求,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采用无菌技术、遵循采集流程等。
4.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1)医院应建立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定期评估标本采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规范。
(2)医院应定期进行标本质量的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5.标本采集的信息管理(1)标本采集人员必须按要求填写标本采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日期、采集位置等。
(2)标本采集记录应及时上传至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标本采集的风险管理(1)医院应制定标本采集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包括采样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采样工具的使用和消毒等。
(2)标本采集人员应及时报告采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事故,医院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7.标本采集人员的职业素养(1)标本采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等。
(2)标本采集人员应与其他医务人员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监督与检查五、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医院应通过多种途径向标本采集人员宣传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标本采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有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有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工作,确保标本质量,提高标本采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的各类标本采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唾液、组织、分泌物等标本的采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明确标本采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指导医务人员开展标本采集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标本采集质控制度,对每批标本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标本采集流程第六条标本采集工作应当在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前提下进行,确保标本不被污染。
第七条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进行相关解释,包括采集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第八条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当选择静脉穿刺或指尖采血的方式,并遵循相关规范操作,避免出现漏采或血栓形成等情况。
第九条采集尿液标本时,应当告知患者正确的采集方法,包括避免外界污染、采集容器选择等。
第十条采集其他类型标本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方法,并遵循相关规范操作,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第三章标本运输及存储第十一条标本采集完毕后,应当立即进行标本分类、包装,并填写相关信息标签,确保标本可追溯。
第十二条标本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实验室,并遵循相关运输规范,避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标本存储制度,对标本进行分类存储,并定期清理过期标本,确保标本的质量。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标本进行初检,检查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第四章标本处置及报告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及时对标本进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并及时将实验报告送达医务人员。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解释实验结果,引导患者进行治疗或健康管理,确保患者的权益。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标本采集工作流程,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适用于所有需要采集、保存和管理标本的机构或单位。
2. 负责部门和人员:(1) 标本采集负责人:负责制定标本采集工作计划、指导标本采集操作、进行标本质量评估等工作。
(2) 标本管理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登记、保存、分发和销毁等工作。
(3) 标本采集员:根据标本采集要求进行采集操作,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标本采集计划:标本采集负责人制定标本采集计划,包括标本采集时间、地点、标本类型、采集量等信息,并确保采集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标本采集操作:(1) 标本采集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和标本污染。
(2) 标本采集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以保护自身和标本的安全。
5. 标本登记和标识:(1) 标本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接收到的标本进行登记,并为每个标本分配唯一的标识码,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2) 标本登记表应包括标本类型、数量、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
6. 标本保存和分发:(1) 标本管理人员应将标本妥善保存,确保标本的质量不受损害,并根据需要进行冷藏、冷冻等特殊处理。
(2) 标本分发前应核对标本的标识码和相关信息,并记录标本的接收人和接收日期。
7. 标本销毁:标本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的保存期限,对过期的标本进行销毁,方式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标本的安全处理和环保。
8. 标本质量评估:标本采集负责人应根据需要进行标本质量评估,包括标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等方面的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9. 培训和教育:标本采集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标本采集培训和教育,提高标本采集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采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本质量。
10. 监督和检查:标本采集负责人和标本管理人员应互相配合,共同监督和检查标本采集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从事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等。
第三条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标本采集与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第二章标本采集第六条标本采集应选择适当的采集容器,并确保采集容器内无残留物。
第七条标本采集应按照标本采集要求进行,避免污染或损坏标本。
第八条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注意采血技术,避免造成血液混入或血管破裂。
第九条采集尿液标本时,应注意保持尿标本的新鲜度,避免细菌大量增殖。
第十条采集粪便标本时,应注意采样量,避免出现样本不足的情况。
第十一条采集组织标本时,应注意标本的保存和处理,避免组织坏死或脱水。
第三章标本保存与运输第十二条标本应按照标本保存要求进行保存,避免标本变质或污染。
第十三条标本保存时,应注意标本的正确位置和编号,避免标本混淆。
第十四条标本运输应采用专用运输箱和冷藏袋,保持标本的温度和湿度。
第十五条标本运输应避免剧烈摇晃和高温环境,避免标本变质或破损。
第四章标本处理与分析第十六条标本进入实验室后,应及时进行标本处理,避免标本损坏或变质。
第十七条标本分析时,应先进行标本质量检测,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标本分析时,应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出现分析误差。
第十九条标本分析结果应及时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条标本分析结果应进行科学解读,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确保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第五章废弃标本处置第二十一条废弃标本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十二条废弃标本应经过消毒处理,再进行封装和清理,避免污染其他物品。
第二十三条废弃标本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确保废弃标本不再被使用。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实验室标本的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本的有效利用。
2. 标本管理制度2.1 标本采集- 所有标本采集必须按照实验室标本采集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采集的标本符合质量要求和相关法规法律。
- 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采集者的个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标本采集后应妥善包装并标注相关信息,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追溯性。
2.2 标本存储- 标本存储应按照相应的储存条件和时限进行,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变质。
- 标本存储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2.3 标本记录- 所有标本的相关信息应准确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标本编号、采集日期、采集者、标本类型等。
- 标本记录应以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并定期归档备份。
2.4 标本检索和调取- 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权检索和调取标本,但必须符合相关授权和权限管理制度。
- 标本检索和调取时应记录有关信息,并在使用后及时归还或处理。
2.5 标本销毁- 标本的销毁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标本销毁过程应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证明和备案。
3. 登记送检流程3.1 登记流程- 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并生成相应的标本编号。
- 登记内容包括标本来源、送检目的、接收日期等。
- 登记信息应准确记录,并及时更新。
3.2 送检流程- 标本送检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标本打包、填写送检单等。
- 送检单应包含标本编号、送检日期、送检项目等信息。
- 标本送检后应及时跟踪并记录送检结果。
3.3 结果反馈- 实验室收到送检结果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结果解读和分析。
- 结果反馈应及时、准确,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总结本文档规范了实验室标本的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对于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本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保证标本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标本采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标本采集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临床科室、护理部等相关工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1. 检验科负责制定标本采集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临床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标本采集工作,确保标本采集安全。
3. 护理部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安全培训,并监督实施。
4. 相关部门负责对标本采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四、标本采集安全要求1. 人员防护(1)标本采集人员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隔离衣、口罩、手套等。
(2)采集过程中,如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应佩戴双层手套。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脱下手套,并对双手进行消毒。
2. 采样点设置(1)采样点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流通。
(2)采样点应设置专用标本采集台,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点应配备充足的消毒液、纸巾等物品,方便操作。
3. 标本采集(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标本质量。
(2)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选用合适的采血管,并按医嘱要求采集。
(3)采集尿液、粪便等标本时,应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并确保容器清洁、干燥。
(4)采集过程中,如发现标本污染,应立即更换容器,并做好标记。
4. 标本运送(1)运送标本时,应使用密封容器,防止标本泄露。
(2)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荡和碰撞,确保标本完整。
(3)运送标本时,应遵守相关规定,防止病原体传播。
5. 标本储存(1)储存标本时,应按照标本类型、检验项目等分类存放。
(2)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3)储存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标本要求。
五、监督检查1. 检验科负责定期对标本采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临床科室、护理部等部门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检验科负责解释。
2024年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2024年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工作,保障标本的质量和有效性,确保科学研究的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标本采集范围与目的第二条标本采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动植物标本、地质标本、化石标本等。
第三条标本采集目的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教学展示和文化传承等。
第四条标本采集应秉持科学、合规、伦理、可持续原则第三章标本采集管理机构与人员第五条标本采集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标本采集工作。
第六条标本采集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并接受专门的标本采集培训。
第四章标本采集程序第七条标本采集前,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制定采集计划和安全预案。
第八条标本采集应当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确保采集过程中的安全。
第五章标本采集标准第九条标本采集应遵循专业标准,确保标本品质优良、鲜活完整、信息完备。
第十条标本采集应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对于珍稀物种的标本采集,应进行特殊审批,并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
第六章标本采集设备与工具第十二条标本采集应配备适当的设备和工具,保证采集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第十三条标本采集设备和工具的购买、维护和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七章标本采集记录与报告第十四条标本采集记录应详实准确,包括采集地点、时间、数量、环境等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标本采集后应及时编写标本采集报告,包括采集目的、方法、结果和可能的影响等。
第八章标本保护与利用第十六条标本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丢失或者劣化。
第十七条标本的利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并遵守知识共享的原则。
第九章标本采集违规处理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标本采集行为,应当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鉴于不同采集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止采集资格、撤销采集批准等。
第十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之前的相关制度。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标本采集管理机构所有。
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标本采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证标本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实验室人员等。
第三条标本采集工作的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
第四条各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标本采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五条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到标本采集工作的安全、全面、及时、规范。
第二章标本采集工作的管理第六条设立完善的标本采集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第七条对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操作规程,禁止违反规定进行标本采集工作。
第九条对标本采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归因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并加强管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第十条加强对标本采集工作流程的监督,确保标本采集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标本采集工作的安全保障措施第十一条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工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保障。
第十二条对标本采集工作的服用危险药品和有毒物质等特殊工作注意事项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对标本采集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做好标本采集工作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佩戴口罩、手套,遵守消毒规程等。
第十五条对标本采集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做到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章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第十六条制定标本采集工作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七条对标本采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化解。
第十八条对标本采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理,并做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1.1 标本采集人员需具备专业资格和培训检验科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质量控制、生物安全及应急预案等。
1.2 制定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制定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量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容器和添加剂。
1.3 核对患者信息在采集标本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1.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采集标本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采集后,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5 特殊标本采集管理对于特殊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采集。
同时,加强对特殊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运送管理制度2.1 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迅速和准确。
同时,加强对运送通道的管理,防止标本遗失、污染和损坏。
2.2 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培养液、染色体标本等,应采用特殊的运送容器和措施。
2.3 标本运送人员培训和管理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了解标本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加强对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4 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标本运送时间、运送途径、运送人员等信息。
在标本运送过程中,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5 应急预案针对标本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标本遗失、损坏、污染等,制定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部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处理等全过程。
1.3 检验科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同意。
2.2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正确选择采集部位、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确保标本质量。
2.3 医护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采集容器,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添加适当的抗凝剂或固定剂。
2.4 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2.5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需暂时存放,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存放。
三、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标本运送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运送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运送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3.3 运送人员应在运送过程中保持与检验科的密切联系,确保标本及时送达。
3.4 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3.5 运送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接,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四、标本接收4.1 检验科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进行接收,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数量、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 检验科人员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拒收,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3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4.4 检验科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五、标本保存5.1 检验科应根据不同标本类型和保存条件要求,设置相应的标本保存区域。
5.2 检验科人员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正确存放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5.3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4 检验科人员应对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物安全。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规范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院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检验标本的管理,保证检验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室对各类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储存、处理和使用的管理。
第三条医院检验标本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检验标本管理组织,负责检验标本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标本的采集第五条标本的采集应当遵循相关检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进行。
第六条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前,应当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相符。
第七条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时,应当向患者说明采集标本的必要性、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第八条采集标本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并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标记。
第九条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遵守医疗伦理规范。
第十条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一条采集涉及生物制品的标本,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标本的运输第十二条标本的运输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标本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标本损坏、污染或丢失。
第十四条标本的运输应当使用专用的标本运输箱或容器,避免与其他物品混装。
第十五条标本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标本受到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影响。
第四章标本的储存第十六条医院应当为检验标本设立专门的储存场所,确保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标本的储存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检验项目的储存要求,避免错误的储存方式导致检验结果失准。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建立标本储存记录制度,记录标本的储存时间、温度、湿度等信息。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工作质量,规范标本采集与管理流程,提高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二、标本采集与管理的基本原则1. 确保样本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2. 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 责任的明确和分工的合理4. 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三、标本采集与管理的主要内容1. 标本采集1.1 标本采集人员的要求1.1.1 必须是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并通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1.1.2 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
1.2 标本采集点的选择和准备1.2.1 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选择合适的采集点,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2.2 采集点必须保持清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1.3 标本采集操作1.3.1 标本采集前,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相关检查项目,并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
1.3.2 采集时必须佩戴消毒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1.3.3 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容器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避免造成样本的损失或污染。
1.3.4 采集时必须注意采集点的清洁和无菌操作,避免出现误差和感染。
1.3.5 采集后,必须正确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日期等,并及时送交实验室。
2. 标本运送与储存2.1 标本的运送2.1.1 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确保标本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2.1.2 运送人员必须熟悉标本的特性,避免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损伤或污染。
2.1.3 运送途中必须注意保持标本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尽量避免震动和振荡。
2.2 标本的储存2.2.1 标本必须储存在特定的标本室,确保温度、湿度和通风的适宜。
2.2.2 标本室必须做好防火、防爆和防虫等安全措施,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2.3 标本室必须有标本登记簿和标本管理系统,记录标本的存储位置和时间等信息,方便追溯和查询。
3. 标本分析与报告3.1 标本分析3.1.1 标本分析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避免出现分析错误和误诊。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范文
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范文标本采集与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本制度为确保标本采集与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保证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样品检验的准确度和效率,以此为目的制定。
二、相关术语定义1. 标本:指待进行检验、测定或研究的人体、动物体或物体的组织、细胞、体液和其他生物学材料。
2. 标本采集:指将标本从人体、动物体或物体中取得的过程,包括预处理、采集、运输等环节。
3. 标本管理:指对采集得到的标本进行登记、存储、分配、交接、销毁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三、采集操作规范1. 标本采集前准备1.1 采集器械准备:采集器械应事先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验、校准。
1.2 采集环境准备:采集环境应为清洁、安静、光线充足的专门采集室。
1.3 采集人员准备:采集人员应穿戴好专用工作服和手套,戴好帽子等防护用品。
2. 标本采集操作规范2.1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采集前应向被采集者解释采集目的与方法,获得其同意,并告知可能的不适症状及处理方法。
2.2 采集部位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进行采集。
2.3 采集操作技术:采集操作应遵循相应采集技术的规范,采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操作技巧。
2.4 标本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对标本进行标识和封装,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标本管理流程1. 标本登记与分类1.1 登记: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标本登记,记录标本的基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集人员、采集部位、标记号码等。
1.2 分类: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要求,将标本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存储和管理措施。
2. 标本存储与保管2.1 存储环境:各类标本应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的存储环境设置,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2.2 标本编号:标本在存储前应编写唯一的标本号码,并在标本容器上进行标识,确保标本的准确签收和归档。
2.3 存储记录:对于每一个标本,应建立相应的存储记录,包括标本基本信息、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等。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范本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标本采集工作,确保采集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采集标本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标本采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四条标本采集工作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标本采集工作应当进行规范记录和管理,采用现代化的标本管理系统。
第二章标本采集准备第六条标本采集工作之前,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采集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第七条标本采集工作之前,必须对所需材料进行准备和检查,确保采集的材料符合规范和要求。
第八条标本采集工作之前,必须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准备和检查,确保采集过程中的工具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九条标本采集工作之前,必须对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采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第十条标本采集工作之前,必须制定采集计划和分配采集任务,确保标本的及时采集和准确记录。
第十一条标本采集操作必须严格按照采集规程进行,确保采集的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标本采集操作必须采取洁净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三条标本采集操作必须使用符合规范和要求的采集工具和设备,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在标本采集操作中,必须采集足够的标本数量,确保后续实验和检测的需要。
第十五条标本采集操作必须记录和标记标本的相关信息,确保标本的追溯和管理。
第四章标本采集管理第十六条标本采集工作必须建立标本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采集的各类标本。
第十七条标本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方便标本的查询和共享。
第十八条标本管理系统必须设立专门的标本管理部门,负责标本的收集、存储、保管和销毁工作。
第十九条标本管理部门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二十条标本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标本管理规程,明确标本管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第二十一条标本采集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采集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三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标本采集工作,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标本采集的人员。
第三条标本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安全和隐私权;2.对标本进行正确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3.确保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4.合理使用标本。
第四条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
第五条标本采集工作应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
第六条标本采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
第七条标本采集应记录相关的信息。
第八条标本采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标本采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标本采集的管理流程第十条标本采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确定标本采集的目的和范围;2.制定标本采集计划;3.组织实施标本采集;4.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5.准备标本采集报告。
第十一条标本采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的目的、范围和标准;2.标本采集的方法和工具;3.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4.标本采集的人员配备;5.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标本采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采样前应仔细阅读标本采集说明书,并了解相关的流程和要求;2.采样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3.采样前应对工具和容器进行消毒和清洁;4.采样时应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确保采样量足够;5.采样后应及时将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运输。
第十三条标本采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的目的和范围;2.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3.标本采集的方法和工具;4.标本采集的人员配备;5.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第三章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第十四条标本采集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十六条标本采集人员应严格遵守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标本采集人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十八条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标本采集工作。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一、前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是为保证标本采集质量,确保医学检验结果准确性,保障患者权益与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标本采集工作。
二、工作责任1.医疗机构要明确标本采集工作的责任人,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标本采集操作规范,确保标本采集质量。
2.检验科人员要对所接收到的标本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样本质量、采集时间是否合适等问题,为检验结果负责。
3.质管科要对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设备、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和确认,向上级汇报相关情况。
三、标本采集管理1.标本采集前必须进行严密的准备工作,医务人员要在采集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医疗史,以便进行正确的标本采集。
2.标本采集前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并告知患者所需的注意事项,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反应。
3.标本采集时必须遵循标本采集操作规范,确保标本采集的质量,如血液样本采集时,必须使用无菌药剂,在采集前进行清洗和消毒。
4.标本采集后,应按照标本处理规范采取措施,如血液样本要放入试管中,确保采集时间等信息确切无误。
5.所有医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标本采集操作规范,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方可进行标本采集工作。
四、设备管理1.医疗机构必须配备标本采集设备,如针头、试管、采血针、无菌注射器等,设备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同时要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2.医务人员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消毒、清洁等工作,以保证设备的卫生性。
3.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材料管理1.医疗机构必须采用规范的标本采集材料,如采血针、试管、无菌药剂等,严格按照材料使用指南进行使用。
2.医务人员必须对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常规检查材料的是否完好无损、标记清晰等问题。
3.采样盒、试剂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存放,避免造成材料的变质和污染。
六、安全措施1.标本采集前医务人员必须戴上口罩、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以保证标本采集的卫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2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1、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
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
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45’C10,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标本的送检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病房标本由各病区工人负责运送,门诊标本由我科工友运送,标本采集后均应及时送检。
运送过程中标本管口垂直朝上放置,避免振动、外溅。
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要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标本的签收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涉及标本处理的全过程均应按科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进行。
各室标本的接收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接收标本时须检查标本状态、核对标本管标识与检验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如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等,有不清新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核实。
工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的、标识不清的标本。
各室应根据检验目的对标本的
要求判断标本是否应该拒收,如血液凝固、严重溶血、标本量不足等,拒收标本时应及时
通知采样科室。
4、标本的检验各室应严格按所在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检验,保证检验质量,及时发放检验报告。
5、标本废弃物的处理按科室制定的相关规程处置。
addAd(ad_2)3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addAd(ad_3)
一、临床实验(检验、病理)部门应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对有条件的医院应推行条形码识别系统。
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
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
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
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
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
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4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采血前应逐条仔细核对检验单上的各项信息,有漏填、错填项目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2.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
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
3.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系统采集。
标本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垫。
4.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一分钟之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解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操作过程应注意避免污染、震荡和搞错标本。
5.严重溶血标本原则上不能使用,应通知临床重新采血送检或在化验单上注明“溶血”字样,提醒医生注意。
6.标本容器应注明样本编号和病人姓名。
7.标本采集后应在24小时内及时送检。
对不能在24小时内进行检测的标本,应在采血后8小时内尽快处理分离血清,加塞在-20oC保存。
8.标本检测后,应置于-70oC冷冻保存至少两年。
5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人员要求:筛查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有资质的人员承担;
2、产前筛查需按知情同意、孕妇自愿的原则:医务人员告知孕妇或其家属产前筛查的性质、目的以及与诊断性检查相比筛查的局限性,孕妇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筛查操作;
3、筛查孕妇资料登记要求所有参与产前筛查孕妇资料应按照产前筛查申请单内容逐项登记清楚,随血样一道送至产前筛查机构。
4、使用唯一编码编码要求准确、清楚,每位孕妇使用唯一编码,要求复读给孕妇听;编码操作者固定,做到三“三查七对”操作时三查:即查编码、查离心管、查血清管;
5、血样登记表与本人七对:即对姓名、年龄、对编码、对末次月经、对B超孕周、对地址、对通讯电话;
6、血清管编码的书写要求:编号要求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7、血样的处理要求:全血于室温放置2小时待血液完全凝集后再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时要仔细,避免溶血现象,他离出的血清用一次性吸管转入血清管中,血清管盖须拧紧,防止血清漏出,标本如能在7天内检测完毕,则置2--8?保存;如检测时间超过7天,则置-20?冰箱保存。
筛查结果的原始数据和血清标本必须保存至少一年,血清标本须保存于-70?,以备复查;
8、筛查时孕周计算尽可能按B超孕龄,如不能取得B超孕龄,则按末次月经推算,但如遇孕妇朋经不规则的或末次月经记不清楚,则必须进行B超孕龄测量,孕龄测量需精确到天数,早孕期统一以关臀长为准,中孕期统一以双顶径孕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