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会考试题讲课教案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88c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2.png)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
教案主题:《色彩的魔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色轮、色彩的三属性以及色彩的搭配原则。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色彩的魅力,提高色彩运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色彩理论基础:色轮的认识,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2. 色彩实践:通过调色练习和创作小品,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变化和应用。
3. 作品分析:分析名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学习如何借鉴和吸收。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组合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色彩给人的感受和影响。
2. 讲解色彩理论:系统地介绍色轮和色彩的三属性,通过图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色彩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调色练习,让他们自由搭配色彩,创作出自己的色彩小品。
4. 作品分析:选取几幅名家的画作,分析其色彩运用的特点和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作品中运用色彩。
5. 课堂小结:总结色彩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大胆尝试和探索。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互动和体验。
在讲解理论的同时,穿插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评价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作品和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高中美术试讲课程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课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de58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8.png)
一、课程名称:《美术鉴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难点: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和审美。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3. 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地位。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哪些了解?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a. 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b. 注重意境和表现手法;c. 强调笔墨情趣和构图布局。
2.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a. 先秦时期:以壁画和陶俑为代表;b.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兴起;c.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开始形成;d. 唐宋时期: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全面发展;e.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盛行,注重笔墨情趣。
3. 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a. 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如《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等;b. 提问:这些作品表现了哪些特点?有何艺术价值?c.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和讨论;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鉴赏心得;3. 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提问: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收获?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布置作业1.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并撰写鉴赏心得;2.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鉴赏成果。
六、板书设计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一、基本特点1. 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2. 注重意境和表现手法3. 强调笔墨情趣和构图布局二、发展历程1. 先秦时期:壁画、陶俑2.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3.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4. 唐宋时期: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5.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2.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6946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a.png)
一、课题:《印象派绘画艺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对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运用美术术语对印象派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3. 教科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印象派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对印象派绘画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印象派绘画艺术》。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播放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特点。
2. 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如:- 光影变化:印象派画家注重捕捉光影变化,以明暗对比和色彩渐变表现画面。
- 色彩运用:印象派画家大胆运用色彩,突破传统绘画的束缚,追求色彩的鲜明和丰富。
- 画面构图:印象派画家注重画面构图的自然和谐,强调画面与环境的融合。
3. 结合具体作品,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对印象派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运用美术术语对其进行评价和解读。
2. 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强调印象派绘画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六、作业布置:1. 收集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尝试运用印象派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绘画作品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对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高三美术艺考教案范文模板
![高三美术艺考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c0517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5.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构图原则,学会运用光影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物体形态、质感、空间关系的把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素描静物的构图技巧。
2. 光影变化在表现物体立体感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对物体质感的表现。
2. 空间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组优秀素描静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作品的构图、光影、质感等特点。
2. 提问:什么是素描静物?它在美术考试中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讲授1. 讲解素描静物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平衡对称、对比和谐等。
2. 分析光影变化对物体立体感的表现作用,介绍不同光源下物体的光影效果。
3. 举例说明质感的表现方法,如线条、明暗、肌理等。
三、示范演示1. 教师现场绘制素描静物,边画边讲解构图、光影、质感等技巧。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表现手法,并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选择静物进行素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构图、光影、质感等知识点。
2. 总结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深入讲解1. 讲解质感的表现方法,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过渡、肌理的创造等。
2. 分析空间关系的处理技巧,如透视、比例、构图等。
三、示范演示1.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示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上一节课的素描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更高要求。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完成一幅完整的素描静物作品,要求构图合理、光影和谐、质感丰富、空间感强。
高中艺考美术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艺考美术讲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45e3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a.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高考辅导教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色彩表现物体的质感、体积和空间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技法。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2. 物体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色彩静物写生》基本技法演示。
2. 实物静物:水果、蔬菜、陶瓷、玻璃等。
3. 色彩颜料:油画棒、水彩、丙烯等。
4. 教学工具:画板、画笔、调色板、橡皮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静物写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色彩静物写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二、新课讲解1. 讲解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技法:a.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b. 色彩的冷暖关系。
c. 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d. 光影的表现。
2. 展示教学课件,演示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a. 观察静物,确定构图。
b. 起稿,确定物体的轮廓。
c. 涂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光影的处理。
d. 调整,完善画面。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静物进行写生。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技法。
2. 强调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在色彩静物写生中,如何表现物体的质感?二、新课讲解1. 讲解物体质感的表现方法:a. 光影的运用。
b. 色彩的冷暖对比。
c. 笔触的运用。
2. 展示教学课件,演示物体质感的表现技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继续完成色彩静物写生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物体质感的表现。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物体质感的表现方法。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尝试和创新。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76a5c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5.png)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鉴赏》-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安排:40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试讲,使学生了解西方艺术流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1. 教学内容:介绍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教学重点:各艺术流派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色。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不同艺术流派的代表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
- 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流派之间的异同。
- 利用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著名画作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系统介绍各个艺术流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3.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艺术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简短的汇报。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尝试模仿某一艺术流派的风格,创作一幅简单的画作。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各艺术流派的核心价值。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西方艺术作品,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作品背景、艺术特点、个人感受等方面。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 可以画出简单的时间线,标注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时期。
- 列出每个艺术流派的关键词和代表作品。
七、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试讲的有效性,包括教学内容是否吸引学生、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高中美术试讲辅导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辅导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49d9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png)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2.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创新与创作,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1)讲解美术基本知识,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介绍美术作品的分类、风格、技法等。
3. 作品欣赏(1)展示多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分析作品的特点、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学会评价美术作品。
4. 实践练习(1)布置美术实践作业,如绘画、设计等。
(2)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3.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美术教材、图片、视频等。
2. 美术工具、材料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4.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以下为具体教学环节的示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
2. 提问: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简要描述。
二、知识讲解1. 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
2. 讲解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素描、油画等。
三、作品欣赏1. 展示多幅不同风格、技法的美术作品,如《清明上河图》、《自由引导人民》等。
高中美术试讲真题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真题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130c7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c.png)
课题:《复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尝试进行复色的调配,调动学生进行色彩表现和技法探索的勇气和积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绘画色彩表现的多样性,启发学生对绘画的艺术境界的体味与追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色彩调配的练习,培养创造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学习复色的调配。
2. 教学难点:把握颜色整体和谐的基础上进行色彩调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展示四幅梵高《向日葵》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哪一幅用的是原色?哪一幅用的是间色?”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课题《复色》。
二、新课教学1. 感受新知a. 运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色、生活物象,各类美术品迷人的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与兴趣。
b.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原色有几种?间色有几种?我们是如何将客观存在的色彩调配出来的?”c.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得出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它们之间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的颜色。
2. 认识复色a. 教师讲解复色的概念,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b.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复色的调配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复色的调配方法。
3. 色彩调配练习a. 分组进行色彩调配练习,让学生尝试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b. 引导学生观察调配出的颜色,讨论如何把握颜色整体和谐。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调配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色彩调配。
2.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探索色彩调配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c5ac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6.png)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明确美术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性;2.认识和理解美术中的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力;3.能够理解和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和表现;4.提升学生观察、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条和色彩在美术中的应用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1.理解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2.掌握基本的色彩概念和调配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茶杯、调色板、颜料等;2.学生准备:纸张、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美术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线条,并讨论线条的表现力;2.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色彩,并讨论色彩的表现力。
步骤三:示范与实验(15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和形式的线条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线条的表现方式;2.引导学生使用铅笔在纸上进行线条的练习,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3.教师使用颜料和调色板示范色彩的调配方法,让学生经过实验并观察调配的效果;4.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彩色笔进行简单的色彩创作。
步骤四:创作与表现(20分钟)1.教师布置一个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2.学生按照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作品的绘制,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2.学生观赏并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教师也进行评价和点评。
六、教学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检查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线条和色彩的知识和表现方法,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以线条和色彩为主题,通过概念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与表现。
高中美术试讲通用模板教案
![高中美术试讲通用模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0c27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0.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2.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
2. 如何将美术鉴赏方法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具。
2. 美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美术作品创作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新课讲授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具,展示不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如从色彩、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3.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美术创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美术作品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和鉴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构成要素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水平。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2.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高中美术试讲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备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e5bb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1.png)
一、课题名称:《美术鉴赏与创作》二、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鉴赏方法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它是如何表现主题的?(二)新课讲授1. 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分析、评价等。
- 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细节到整体。
- 分析方法:分析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
- 评价方法: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等。
2. 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造型等。
- 构图技巧:平衡、对比、节奏等。
- 色彩技巧:色彩搭配、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等。
- 线条技巧:直线、曲线、折线等。
- 造型技巧:立体、平面、抽象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美术创作,要求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美术鉴赏与创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鉴赏和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鉴赏和创作的基本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创作水平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程度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著名美术作品、美术鉴赏方法、美术创作技巧等。
2. 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
3. 教学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美术鉴赏与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术试卷分析教案高中模板
![美术试卷分析教案高中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d6949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试卷的结构和题型,提高学生对美术试卷的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美术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分析。
2. 美术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试卷题型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这幅作品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2. 美术试卷结构分析(1)介绍美术试卷的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2)讲解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3. 美术作品分析(1)展示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2)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如透视、光影、构图法则等,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4. 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总结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5.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试卷结构和作品分析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美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水平。
五、课后作业1. 搜集一幅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2. 针对一道美术试卷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美术试卷结构和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
高中美术绘画真题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绘画真题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8d4ff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8.png)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美术绘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掌握绘画的基本构图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构图规律。
2. 教学难点:绘画中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教材、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这幅作品采用了哪些绘画技巧?构图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2.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构图规律。
三、绘画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题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点评作品,总结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构图规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绘画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绘画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规律。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高中美术绘画真题教案一、导入1. 欣赏绘画作品,提出问题2. 引出本节课主题二、新课讲授1. 讲解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2. 分析构图规律三、绘画实践1. 学生创作2. 教师指导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作品2. 教师点评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所学内容2. 分享收获和感悟3. 布置课后作业。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edf4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认识莫奈的艺术风格,学会欣赏印象派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欣赏莫奈的《睡莲》。
2. 教学难点: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莫奈的《睡莲》及印象派代表作品。
2. 多媒体课件:介绍印象派绘画、莫奈生平及艺术风格。
3. 教学用具:画板、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莫奈的《睡莲》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画面。
2. 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特点:a. 色彩鲜艳,光影变化丰富;b. 突出光和色的效果,强调瞬间的感觉;c. 画面构图简洁,注重细节描绘。
2. 介绍莫奈及其艺术风格:a.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画家之一,擅长描绘自然风光;b. 其作品色彩丰富,光影变化细腻,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
3. 分析《睡莲》:a. 作品以睡莲为主题,展现了水面、天空、花朵等元素;b. 色彩丰富,光影变化细腻,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c.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表现出睡莲的美丽与生命力。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人选择一幅印象派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2. 强调莫奈的《睡莲》在印象派绘画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1. 收集印象派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尝试创作一幅印象派风格的画作。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莫奈的《睡莲》,让学生了解了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高中美术试讲教学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f276d8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课题:《中国山水画的魅力》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 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山水画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色。
2.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初步感知山水画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山水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几种主要流派和代表画家,如:五代山水画、宋代山水画、元代山水画等。
3. 分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如:构图、笔墨、意境等。
三、欣赏与分析1. 教师展示多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幅作品的特色和艺术价值。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纠正错误,补充相关知识。
四、实践环节1. 教师指导学生尝试绘制一幅山水画,让学生体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应用到现代生活中?3. 布置课后作业: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撰写一篇鉴赏文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绘画实践情况。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山水画作品在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的表现。
3. 鉴赏能力:评价学生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中国山水画作品图片或实物。
2. 教学课件。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815f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e.png)
课题:《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欣赏》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与风格。
2. 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技法与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及相关资料。
2. 教学挂图:展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代表作品。
3. 绘画工具:画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哪些了解?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笔法等技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点。
三、课堂实践1. 教师示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如山水画的皴法、花鸟画的勾勒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风格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绘画创作水平。
3. 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3c15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某项美术技能或知识,如绘画技巧、设计理念、美术史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提供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展示美术技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参与美术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以故事、图片、音乐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2. 新课讲授:- 讲解美术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 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3. 实践环节:- 分组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 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拓展视野。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2. 美术教材、绘画工具、设计素材等。
3. 教学场地布置,如展示区、创作区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 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课题:素描静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技巧,掌握线条、明暗、质感等表现手法。
高中美术真题讲解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真题讲解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0b91a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美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真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真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2. 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新题型及解题思路。
2. 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1. 真题试卷及答案。
2.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大家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难题?今天,我们就通过真题讲解,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难题。
二、真题讲解1. 分析真题试卷中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a. 选择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b.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填写答案。
c. 判断题:判断正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d. 简答题: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注意条理清晰。
e. 论述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四、巩固练习1. 发放真题试卷,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题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美术考试的相关信息。
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会考试题美术鉴赏试题1、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具象作品采用的是线条和随类敷彩来表现。
大部分( D中国)美术作品,如《簪花仕女图》也是如此。
但具象艺术还有其他的表现方法。
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油画《荷拉斯兄弟宣誓》就是另一番景象。
A希腊 B 印度 C法国 D中国《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荷拉斯兄弟宣誓》2、文艺复兴时期各类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绘画也摆脱了宗教的桎梏,空前繁荣。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涌现出一大批在绘画艺术上卓有建树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等大师都创造出个性鲜明、体现(C人文主义)精神的绘画精品。
《草地上的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杰出代表之一。
作者拉斐尔借助宗教主题表现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完美女性形象,以颂扬人性中的至善、之美,与中世纪圣像画及早期文艺复兴画家笔下的圣母像截然不同。
A现实主义 B英雄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想主义中世纪作品《草地上的圣母》3、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 A 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具象作品采用的是线条和随类敷彩来表现。
大部分中国美术作品,如《簪花仕女图》也是如此。
但具象艺术还有其他的表现方法。
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油画《荷拉斯兄弟宣誓》就是另一番景象。
A 具象艺术B 意象艺术C 抽象艺术D 现代艺术《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荷拉斯兄弟宣誓》4、五代时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属于( B.人物画)。
A.山水画 B.人物画 C.花鸟画 D.肖像画5、“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
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这是指( B金字塔)A法老塔 B金字塔 C巴别塔 D方尖碑6、“绘画种类之一,又称讽刺画。
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这是指(A 漫画)A漫画 B中国画 C版画 D油画7、“结构、投影、高光、空间、三大面、五大调”等术语是哪种画的术语?( B素描)A招贴画 B素描 C中国画 D版画8、“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一般认为,它是15世纪德国藏书家发明的。
”这是指( A藏书票)A藏书票 B邮票 C宣传册 D年画9、“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特定主题。
”这是指( B招贴画)A漫画 B招贴画 C卡通画 D油画10、“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这是指( B木版画)A国画 B木版画 C水彩画 D壁画11、“西洋画的一种,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松节油和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这是指(D油画)A水彩画 B中国画 C版画 D油画12、哪幅作品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丛竹图》?13、下列哪件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4、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不事雕琢,质朴雄浑。
下列哪件作品是霍去病墓前石雕?()15、下面几种字体中,哪种是隶书(中)16、下面几种字体中,哪种是草书()17、下面几种字体中,哪种是宋体(中)18、下面几种字体中,哪种是黑体(中《霍去病墓前石雕》19、下面几种字体中,哪种是行书()20、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朱文和白文(又称阳文和阴文)。
( A )A对 B不对21、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的作品很有特点,在下面各作品中,梵·高的作品是哪一幅?22、印象派的著名作品《日出·印象》是下面几幅作品中的哪一幅?()23、1874年,法国批评家看到印象主义第一次展览时,十分惊讶,选用了其中一幅作品的名字来称呼具有类似风格的艺术作品,这张作品是( B )A《睡莲》 B《日出·印象》 C《伦敦议会大厦》 D《运河上的船》24、最能体现印象主义绘画特征的作品《日出·印象》的作者是()A毕沙罗 B莫奈 C雷诺阿 D德加《日出·印象》25、下列哪幅作品是"冷抽象"作品?26、以下哪幅作品是野兽派作品?"冷抽象"作品《兽派作品》27、清初画家朱耷是明皇室后裔,因国破家亡,常含愤懑之情,故其作品中鱼、鸟体貌怪诞,神情奇特。
以下哪一件是朱耷的作品?朱耷的作品《鹌鹑》《开国大典》28、下面哪幅作品是《开国大典》?29、《洛神赋图》是魏晋时期( C. 顾恺之)的作品,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描绘了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动人故事。
A.石涛B. 张择端C. 顾恺之D.吴道子30、以下哪件作品是司母戊大方鼎?31、以下哪个建筑是泰姬陵(32、哪幅作品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司母戊大方鼎》《泰姬陵》33、以下作品哪一幅属于中国画中的工笔画?34、以下作品中哪幅作品属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作品?35、下面哪幅作品是罗中立的作品《父亲》?36、以下哪幅图片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溪山行旅图》工笔画《牡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古埃及壁画》《古埃及壁画》37、以下哪幅图片是典型的古埃及壁画?38、以下哪件作品是罗丹的《巴尔扎克》?39、以下作品哪件作品是《长信宫灯》?《巴尔扎克》《长信宫灯》40、颜色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B不对)(正确答案是红、黄、蓝)(A对 B不对41、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美,“虽由人造,宛如天开”。
( A )A对 B不对42、中国私家园林多表现出园主怡情山水的心态,苏州园林是典型的私家园林,下面哪座不是私家园林?(D承德避暑山庄)A拙政园 B留园 C网师园 D承德避暑山庄43、以下哪个园林是典型的欧式园林?44、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和流传的美术作品。
( A )A对 B不对45、剪纸的形式主要有单色、套色和染色三种。
( A )《欧式园林》—凡尔赛宫花园A对 B不对46、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不能表达画家的情感,只是一种随意的形式。
( B不对)A对 B不对47、拉斐尔擅长描绘女性形象,他描绘的圣母端庄、恬静、优雅、纯洁。
(A)A对 B不对48、《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A对 B不对49、“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器具。
主要产于夏商周三代。
”这是指(C青铜器)A彩陶 B铁器 C青铜器 D泥塑50、常年生活在农村,以农民和农村生活为主要题材,被人们誉为“农民画家”,代表作品有《拾穗》《牧羊女》的法国画家是(B米勒)。
A席里柯 B米勒 C达维特 D夏加尔51、法国画家米勒生活在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
他长期居住在农村,与农民一起劳动,深知农民《拾穗》的艰辛。
其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画风质朴、写实。
以下哪幅作品是米勒的作品?52、美术语言表达手段,在西方绘画中就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在中国画中就是笔墨、章法、( A皴法 )等。
A、皴法 B 纸砚 C 山水 D 人物53、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人物、( D )。
A.速写、水彩B.风俗、历史C.写意、水墨D.山水、花鸟54、齐白石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感动人心。
他的作品大多属于写意画,且以虾、草虫之类的( B 动物)画最为著名。
A 花鸟 B动物 C人物 D静物55、文艺复兴三杰为(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B.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罗丹C.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D.达·芬奇、梵·高、罗丹56、宋代名作《清明上河图》是( A .张择端)的作品。
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A.张择端B.徐渭C.齐白石D.徐悲鸿57、《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A对A对 B不对58、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有雕塑( A )、摩西像及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等。
A大卫 B断臂维纳斯 C 掷铁饼者 D拉奥孔59、《大卫》、《摩西像》、《掷铁饼者》都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 A对)A对 B不对60、《内战的预感》的作者是西班牙的达利。
( A )A对 B不对61、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 A )、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线 B 笔 C染 D 皴62、关于西方传统绘画的描绘正确的是( A 追求明暗和色彩变化)A 追求明暗和色彩变化B 多用散点透视 C重视笔墨情趣 D 多以线造型63、美术依据其艺术门类可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摄影、书法(篆刻)等六大类。
( A对 )A对 B不对64、( C超现实主义)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
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就是这类作品。
其中描绘的“妖怪”式的人物令人惊讶。
A波普主义 B表现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立体主义65、帕特农神庙是意大利建筑。
(B不对)注:(是希腊的建筑)A对 B不对66、以下哪个建筑是泰姬陵(67、泰姬陵是印度的著名建筑。
( A对)A对 B不对《泰姬陵》68、毕加索可以将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变为艺术品,比如《牛头》就是用旧车座和车把构成的。
( A对)A对 B不对69、中国四大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 B莫高窟)。
A响堂寺石窟 B莫高窟C林山石窟 D千佛岩石窟70、故宫的宫殿沿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
( A对)A对 B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