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的特质与时代价值
心得体会:大别山岳西老区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心得体会:大别山岳西老区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历史。
1924年境内就有党的活动,1927年建立了党的组织。
红34师在这里诞生,中央独立二师在这里组建,红11军、红25军、红27军在这里战斗,红28军在这里重建。
这里留下了徐海东、刘士奇、高敬亭、何耀榜、郭述申、吴焕先、陈锡联、林维先、万海峰等一大批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同敌人、同困难做斗争中,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浇铸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称之为大别山岳西老区精神,概括起来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扎根群众、无私奉献。
”一、大别山岳西老区精神的形成过程1、起始阶段(1924—1935)。
从1924年出现党的活动到1935年红二十八军第三次重建是大别山岳西老区精神的起始阶段。
从1924年岳西境内开始党的活动后,涌现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党组织领导人,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王步文1898年生于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是岳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也是安徽最早的革命传播者之一、党组织创建人之一。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召开后,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成立,王步文担任第一、第二届临时委员会委员,负责安徽省党的组织工作,1931年3月正式担任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
在1927年11月至1929年1月的一年多时间里,王步文先后四次回到家乡发展党员、指导革命。
1931年4月,王步文因叛徒出卖不幸在芜湖被捕,5月英勇就义。
在王步文等优秀革命家的不懈努力和坚强领导下,岳西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其中发生在岳西的请水寨暴动是当时鄂豫皖边区四大农民武装起义之一。
在此暴动基础上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成为大别山地区四大主力红军之一。
1930年6月,红军三十四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二师,直属中央领导。
请水寨暴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了以天堂地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前哨,直接威胁着国民党在安庆地区的统治,在鄂豫皖革命史、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大别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大别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大别山精神是指在艰苦环境下,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的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在现实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1. 弘扬民族精神:大别山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
2. 促进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其中就包括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
大别山精神是企业家们打造成功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撑。
3. 提高全民素质:大别山精神要求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轻言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将促进社会全民素质的提高。
4. 彰显时代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一部分,它展现了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时代精神。
总之,大别山精神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奋斗精神,它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
它在推进国家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实现民族复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别山精神
胸怀全局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向刘伯承、邓小平致3A级密电,电文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 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 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 将增加。3个“A”!“甚为困难”!刘邓二人深知,毛泽东甚少如此表达,一定到了最 紧急的时刻!
勇当前锋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大别山地区是全国最早有党员活动、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组织了黄麻、商城、六霍起义,创建了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抗 日战争时期,成长和壮大了新四军二师和五师两支战略部队,成为华中地区最早进入敌 占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 部队坚守反内战前哨阵地,率先接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炮火的洗礼,刘邓大军义无反 顾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率先拉开全面反攻序幕。
2.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 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 值追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 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 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摘要】大别山精神源远流长,蕴含丰富内涵。
本文从历史渊源、主要内涵、传承方式、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及现代转化与创新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大别山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同时强调了大别山精神的持续传承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现代化转化与创新的必要性。
大别山精神的当代意义在于激励人们传承优良传统,倡导勤劳朴实、团结互助的精神,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大别山精神对当代社会起到了启示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持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大别山精神、传承、当代价值、历史渊源、内涵、传承方式、社会启示、现代转化、创新、当代意义、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理想,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精神丰碑。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将这一历史遗产在当今社会中传承、发扬光大,以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和梳理,更需要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这种内涵主要包括坚定信仰、为民利益、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等核心要素,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引领作用。
在当代社会,大别山精神的传承方式应多样化,并结合现实需要进行创新。
只有将其融入到现代化、国际化的框架中,才能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大别山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等方面。
这种精神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勇敢,更可以指引人们在建设美好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将大别山精神进行现代转化与创新,是推动当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国革命时期。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大别山,是一座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名山。
它以其险峻的山峰、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而闻名于世。
更为人所瞩目的是大别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艰苦奋斗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大别山精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革命斗争的早期。
在那个时候,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许多革命先烈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别山的革命传统和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等方面。
这些精神成为了当时的宝贵财富,不仅在当地形成了浓厚的革命氛围,而且对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衰减,相反,在当代社会依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大别山人民发扬了大别山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在各项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大别山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奇迹,这背后离不开大别山精神的支撑和传承。
大别山精神不仅在革命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大别山精神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有大别山精神来激励人们前行。
大别山精神弘扬了团结协作的传统,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团结和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大别山精神强调了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为当代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
大别山精神强调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对于当代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大别山精神不仅存在于名山大川之间,更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标志和文化符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对大别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让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 孙伟15天,红四方面军在黄安的七里坪成立,随即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黄光四大战役。
鄂豫皖苏区达到了鼎盛局面,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50万,红军的主力达4万5千人,地方武装20余万人,建立了3个市,27个县级的革命政权。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也是党在长江以北创建的最大规模革命根据地。
1932年夏季,在鄂豫皖苏区蓬勃发展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对全国红色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蒋介石集中了30万兵力,亲自任剿匪总司令,首次进攻大别山。
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鄂豫皖苏区军民浴血奋战,给予了国民党以沉重打击。
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主要领导张国焘在战略上的错误指挥,红军作战接连失利,在苏区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一路西征,转战三千里,从大别山打到大巴山,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色方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仍然围剿大别山,斗争形势极为严峻,鄂豫皖省委及时确立了独立坚持根据地斗争的思想,把留在根据地的红军和武装力量集中起来,重建了红25军。
红25军在大别山坚持了两年多时间,使得大别山红旗屹然不倒。
但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左倾”盲动,革命受到严重损失。
1934年11月,受中革军委和周恩来的指示,鄂豫皖省委红25军,从河南省罗山县的何家冲出发,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号开始长征。
1935年9月,红25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的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鄂豫皖省委率领红25军战略转移后,省委常委高敬亭遵照省委的指示,集中留下来的部分武装,重建了红28军,以政委的身份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党政军民,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三年里,红28军游击范围达到45个县,牵制了国民党17万军队在大别山区,有力地策应了三支主力红军的长征,支撑了南方八省游击斗争的局面。
鄂豫皖根据地成为南方八省15个游击根据地中,面积最大的根据地,又是唯一保持军级建制的红军部队根据地。
学习大别山精神
二、精神内涵
1.
2.
3.
4.
坚守信念 胸怀全局
团结一心 勇当前锋
• “坚守信念”是指大别山军 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 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 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 使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凝 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 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 在。
2.
胸怀全局
建 设 奠 定 了 坚 实 基 础 , 凝 结 的 是 大 别 山 军 民 热 爱 军 队 、 服 务
军 政 军 民 团 结 一 致 , 为 扩 大 人 民 军 队 , 保 证 战 争 胜 利 和 政 权
团 结 一 心 ” 是 指 在 开 创 和 坚 持 大 别 山 的 斗 争 中 , 大 别 山 区
“
4.
勇当前锋
“勇当前锋”是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我党创建的 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 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 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 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 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
三、历史地位
在战争年代,正是因为靠着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区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 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 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和大别山 游击队,还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历史传奇;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发掘大别山精神内涵, 弘扬大别山精神,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 彰显其与时俱进的价值,指导大别山区各 项事业的发展,成为大别山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名片。
四、时代价值
大别ຫໍສະໝຸດ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高举旗
山
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 神
缅怀红色征程,弘扬大别山精神
坚守信念 胸怀全局 团结一心 勇当前锋
3、团结一心
“团结一心”是指在 开创和坚持大别山的斗 争中,大别山区军政军 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 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 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 基础,凝结的是大别山 军民热爱军队、服务人 民、同心同德、携手共 进的精神,是“大别山 精神”的根本保证。
毛主席语录
1、坚守信念——主要战事
1934年11月,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 五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踏上长征征途后,高敬 亭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重建红二十八军,在大 别山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8年,红二十八军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 皖中、皖东抗日前线。李先念组建的新四军第五师,则 创建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成为江淮抗战的中流砥柱。
1、坚守信念
“坚守信念”是指 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 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 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 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 使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 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 党忠诚、威武不屈、坚 忍不拔的精神,是“大 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
刘邓挺近大别山雕像
1、坚守信念——主要战事
刘、邓挺近大别山
从董必武点燃革命星火, 大别山区军民始终坚守实现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大批共产 党员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 命;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数次 “围剿”,红军和根据地军民, 凭借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同敌 浴血奋战,有效保卫了根据地、 保卫了红色政权。
1、坚守信念——主要战事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过程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从鲁(山东)西南出发,开 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经过20多天 急行军,战胜敌人的前堵后追,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 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8月27 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中国的大别山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多年,它如同一股动力,激励着每一代
中国人勇敢地开拓进取,从容不迫地展现一份坚毅坚守信念的精神,以及改变命运,取得不平凡成就的豪情壮志。
首先,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它的核心在于要有坚毅的信念和豪情壮志,这
两者的结合是开启逆境的钥匙,是追求理想的源泉。
坚毅的信念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豪情壮志则能够激励每一个人一往无前。
一个人只有有坚毅的信念,加上豪情壮志,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当中战胜择行无忧。
其次,大别山精神对当代价值非常明显,贯穿历史发展的它犹如一股平衡社会
中之争斗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突破局限,不断挑战,追求拔尖。
在困难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它汲取力量,克服困难,实现宏伟的梦想,这正是当代取之不尽的财富,而当今时代,只要能够以这样的心态,开拓进取,总有一种践行大别山精神的力量,以真实担当来改变Steve Jobs这样曾经说过,“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
就会变得神奇。
”
最后,大别山精神弘扬路径也是非常多样性的,既可以在历史事迹中借力发现它,比如东拼西凑把大别山攻克,又可以在当代生活中发现它,比如说它鼓励着每一个人去勇敢尝试,去面对挑战,去努力拼搏,绝不放弃。
它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比如说学习中努力追求优质的目标,无论多难都要坚持追求,这些都是大别山精神在当代发扬示范的体现。
总之,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与弘扬路径,其实也就是希望每一个
人能够把大别山精神真正融入生活,用坚毅的信念和豪情壮志,深深感受它的力量,破茧成蝶,努力奋斗,实现理想,这也是传承大别山精神最好的方式。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1. 引言1.1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大别山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源自于中国大别山区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
其内涵主要包括勤劳朴实、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坚韧不拔等核心价值观念。
在大别山地区,人们因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而形成了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和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这种精神渗透在大别山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贯穿于历史的长河中。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人民展现出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勇气和拼搏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的大别山精神,不仅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可贵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传承和弘扬。
在当代社会,大别山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成长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1.2 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大别山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多方面积极影响。
大别山精神弘扬了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取得成功。
大别山精神崇尚勤劳朴实、坚韧不拔,这种品质不仅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提升个人素养,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别山精神注重团结合作、共同发展,这种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大别山精神追求真理、执着追求,这种追求的精神指引着人们在求知、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促进国家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大别山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其推动个体成长、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繁荣的多重层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 正文2.1 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大别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据点。
在艰苦的环境中,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和当地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与敌人作斗争,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期间形成了以坚忍不拔、忠诚信仰、奉献精神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作者:袁巍峰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11期摘要:革命文化一直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在抗战烽火和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财富和鲜明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在思想上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关键词:大别山精神;红色文化;文化自信红色基因和红色传统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蕴含着共产党人的思想、文化、传统、作风,是我们面对困难克敌制胜的传家宝。
其中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革命精神构筑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诞生在革命老区,在艰苦斗争中历经曲折形成的大别山精神,对革命事业的胜利贡献巨大,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一、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背景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红旗不倒”的大别山区,不仅为革命事业贡献了数十万优秀儿女,也形成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由于大别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和豪放浪漫的荆楚文化在此碰撞融合,交相辉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思想文化氛围。
在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良将名相,群英人杰。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成果丰硕,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和尚武勇敢的民风人情,也培育了诞生大别山精神的土壤。
在近代以来,由于大别山区生产力不高,经济条件落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为拯救人民,推翻封建统治,无数仁人志士愤然起义,参加革命,为大别山精神注入时代血脉。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的融合下,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历经曲折却不曾间断,贯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作者:刘小力,何则易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11期刘小力何则易从1921年到1949年,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展现了革命先辈们顽强斗争的大别山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大别山精神的内涵界定在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需要对大别山精神有准确的认识,这要求我们将历史与新时代结合起来,将革命先烈的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结合起来。
首先从大别山精神的表述和历史定位两个维度,梳理清楚大别山精神的发展脉络。
接着深入探究和理解大别山精神的三要素,让我们在弘扬大别山精神时有重点,在学习大别山精神时有方向。
(一)大别山精神的表述大别山精神是指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领导红色武装和当地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形成的经验、意志与信念等精神财富的总和。
理解大别山精神,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只有明白当时大别山区所面临的艰难革命形势,才能真正理解大别山精神所承载的意义。
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交界,它北窥中原,南瞰武汉,东控江淮平原,西扼江汉平原。
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共两方的形势来看,我们党在大别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像一个钉子刺进国民党核心统治区,让蒋介石寝食难安,因此一直是其“清剿”的重点。
只有明白大别山地区的革命面临何种困难,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别山精神担得起“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先锋”的历史定位。
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在大别山传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始终跟随共产党干革命,此谓坚守信念;革命期间,大别山根据地主动在经济上支援中央,在军事上策应中央,为了取得革命的全局胜利不计代价,此谓胸怀全局;“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大别山人民群众踊跃支援红军参与革命,此谓团结一心;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爆发了“黄麻起义”“六霍起义”“商南起义”,建立了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在长征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都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长征时的红二十五军率先冲破重重围堵到达延安,解放战争时的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使国共战略态势发生逆转,此谓勇当先锋。
大别山精神基本内容
大别山精神基本内容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曾经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不仅没有放弃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展现出了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大别山地区多山少水,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百折不挠的生活作风。
他们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过日子,并将节约看作一种美德。
三、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由于大别山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当时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生产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仅要求自己勤劳创业,还要求自己创新发展、开拓进取。
正是这种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精神,为当时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大别山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里,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敌人。
五、忠诚奉献、无私无畏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取得成功的代表性地区之一。
在这里,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忠诚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
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利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奋斗的信念。
总之,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体现了顽强拼搏、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百折不挠、忠诚奉献等多种品质。
这种精神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简报
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简报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一、简介大别山精神是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革命品格和优良传统。
它源自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历程,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别山精神蕴含着革命的红色基因和伟大的时代价值。
二、时代背景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革命事件。
如井冈山会议、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游击战争等等,这些事件都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而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也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三、大别山精神的内涵1.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
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坚定的信仰信念。
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信念,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革命,相信党,相信人民。
3.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大别山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创造奇迹的生动写照。
他们在敌人的追杀中,艰苦跋涉,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四、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的,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历史责任,继续前行。
五、个人观点大别山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传承大别山精神,铭记历史,弘扬精神。
在实践中,我们要发扬大别山精神,敢于面对困难,不怕牺牲,坚定信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六、总结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大别山精神为榜样,继承和弘扬其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弘扬大别山精神 奋斗新时代
弘扬大别山精神奋斗新时代作者:韩银廷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0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展主题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井冈山、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两座红色巨山。
大别山横亘于神州大地中部,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天然分界标志。
它的区域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按现有行政区划算,辖鄂豫皖三省42个县(市、区,其中鄂为17,豫为10,皖为15),人口2800万。
一、大别山精神内涵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历史的“精神”很多。
影响比较大的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
相对上述精神而言,“大别山精神”反映的历史所跨的时间段更长一些。
2013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信阳市委在河南新县专门召开大别山革命史与干部党性修养研讨会,研讨“大别山精神”,确定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在《用大别山精神铸牢党性之魂》一文中提到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素是革命、斗争、奋斗、献身。
央视网特约评论员罗登在《以“大别山精神”奋力推进全面小康》一文中则认为“大别山精神”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则认为“大别山精神”内涵可以表述为“坚守信念、对党忠诚,胸怀全局、甘于奉献,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不畏艰苦、勇当前锋。
”内容还是四个方面,但表述上扩充一倍,由16个字翻番为32个字,使其份量加重一些,更显厚重感。
大别山精神在王近山将军、秦基伟将军等人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
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将军绰号“王疯子”,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搏斗,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五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自古以来,大别山一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摇篮”。
大别山精神是指大别山地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意味着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后代,使之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这种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大别山地区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红军长征途中曾经在这里进行过一系列的战斗。
在艰苦的条件下,人们坚持不懈,舍生忘死,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种大别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鼓舞着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地奋斗。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具备了大别山精神,才能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大别山精神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大别山地区,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取得了胜利。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团结一心,共同进步,才能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大别山精神还强调了追求真理和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大别山地区的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真理,追求进步,不断学习和创新。
这种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承大别山精神,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大别山精神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和进步。
让我们传承大别山精神,秉承其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摘要】大别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资源,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长期革命斗争的历程。
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坚韧不拔、团结奋进、不畏艰险等特点。
当代社会对大别山精神普遍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别山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与应用体现在各个领域中,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也在不断被重新审视和强调,被视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力量。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是我们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社会需要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其当代价值不可忽视。
【关键词】大别山精神、传承、当代价值、历史渊源、核心内涵、社会认识、实践、应用、意义、文化宝库、力量、智慧。
1. 引言1.1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分析大别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其传承与当代价值一直备受关注。
大别山精神源自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代表着勇敢、坚韧、拼搏和坚定的意志,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困苦中锻炼出来的高尚品质。
大别山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大别山精神中的坚韧和拼搏精神来应对。
大别山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于追求正义和自由的追求,对于社会责任和人民利益的忠诚,这种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别山精神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自力更生精神,必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大别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
2. 正文2.1 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革命时期。
当时,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许多革命先烈在这里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
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展现了出色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斗志。
新时期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价值体现
新时期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价值体现作者:袁德胜来源:《卷宗》2016年第11期摘要:大别山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但由于张国焘等因素的影响,大别山区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在全国影响力较弱。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六安以后,对大别山精神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
本文从弘扬大别山精神科学内涵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把红色江山代代传下去。
关键词:大别山精神;科学内涵;价值体现;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期全面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老区居民脱贫致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大别山精神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中国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精神动力。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28年来,大别山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永远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大别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兼有区域特色。
尽管目前大别山精神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是永跟党走、不怕牺牲、顾全大局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1、坚守理想信念、永跟党走。
坚守理想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
在当时残酷的大革命时期,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怀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
一批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这个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奉献一切。
仅金寨县就有十万儿女献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健在的不足万人,可以说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大别山,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硬气”。
它可是咱们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说起大别山精神,不少人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啥革命老区的标志?”说得没错,大别山精神确实和革命历史关系密切,但它的内涵可不止这么简单。
要说大别山精神,得从那片巍峨的大山说起。
那些山峦起伏,崇山峻岭,风雨雷电似乎都能感觉得到。
可是,山里的那股坚韧与执着,早就融入了当地人的血液。
听说过“宁死不屈”的老百姓吗?他们的硬气,连风都给吹服了。
要讲大别山精神,得从几个关键词开始聊。
一个是“艰苦奋斗”。
大家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革命斗争条件多么艰难,枪林弹雨,天寒地冻,吃的是窝窝头,穿的是草鞋,哪里有现在这么多的便利呢?可就是在这样苦的环境下,大别山的革命先辈们依然咬牙坚持,冲破重重困难。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能忘了他们当年那份“死也不低头”的坚持和奋斗呢?要说“艰苦奋斗”这四个字,咱大别山人可算是把它活成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说说“大别山精神”的另一个关键词——“无私奉献”。
我跟你说,那个时候的大别山可不是“只顾自己”那么简单。
许多革命先烈们为了推翻旧社会的压迫,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奉献了出去。
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战场。
想想看,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不愿意享受点个人的安逸?可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革命,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份理想和责任。
现在想起来,真是既心酸又感动。
可这就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无怨无悔地为大家付出,哪怕是自己的全部。
再说“大别山精神”背后的“革命情怀”。
咱常说:“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句话说得好,简直就是对大别山精神的真实写照。
为了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为了心中的信仰,那些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不怕任何困难。
他们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口号,更多的是一颗赤诚的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那个时候,很多革命战士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斗争中,背后是他们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热爱。
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特质是
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特质是□陈杰大别山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而又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战斗品质的“大别山精神”。
从大别山地区军民的革命斗争中,可以凝练出理想性、奉献性、人民性和忠诚性等四个特质。
新时代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根本特质,对于筑牢党的初心与使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大别山精神坚定的理想性。
中国共产党人向大别山地区开明知识分子和民众传输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从中发展党员干部,使他们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原籍河南省商城县的詹谷堂是商南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起义成功后,他不幸于1929年8月6日被捕。
为了摸清商城共产党组织的情况,当地民团以皮鞭抽、烈火烤、红铁烙、辣水灌、铁钉钉等手段,对詹谷堂进行威逼利诱,然而詹谷堂始终守口如瓶,他痛斥敌人道:“共产党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分布在全中国、全世界。
你们能杀我詹谷堂,但灭不了共产党!”最终詹谷堂于8月24日被敌人杀害,他牺牲前咬破手指,用鲜血在墙壁上写下5个字:“共产党万岁!”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还有千千万万像詹谷堂一样的革命烈士,面对死亡威胁,他们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甚至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理想性这一特质,对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激励和启示意义。
大别山精神无私的奉献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火种逐渐在大别山地区播撒开来,一批地方开明知识分子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接受革命思想,纷纷加入党组织,成为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全身心投入当地革命事业。
吴焕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早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受革命思想影响,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大别山地区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为了发动贫苦群众参加农民运动,吴焕先带头散尽家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别山精神的特质与时代价值
田青刚
一、大别山精神的特质
一种精神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质,就会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
那么,大别山精神的特质是什么?大别山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的其他部分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们研究大别山精神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映物质。
大别山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创造这种精神的主体是大别山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武装和革命群众。
从一种精神的产生来说,虽然在其产生过程中掺杂有个人或团体的主观努力,但个人或团体的主观努力主要是对精神形成的价值指向产生影响,而不能决定精神形成的最终结果。
换言之,某种精神的形成,不是主观意识的创造,而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大别山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中国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在大别山精神中都有参照,大别山精神包含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共性内容。
另一方面,大别山精神也有自身的特点。
大别山的地域特点与大别山革命斗争实践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土壤,在这种土壤中培育产生的大别山精神必然带有不同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特殊性格。
能够展现大别山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的,应该是大别山精神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归结为几点:一是对革命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二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团结一致、鱼水交融的协同精神;四是敢创新路、勇当前锋的拼搏精神。
在斗争历史中产生的大别山精神,其特点可以总括为“红旗不倒”精神。
“红旗不倒”蕴涵着对革命理想信念的不懈坚守和百折不挠、克难攻坚的顽强斗争精神。
“红旗不倒”是大别山精神的特质,也是大别山精神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突出特点。
二、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具有多方面的时代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
1.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之一。
大别山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传承。
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崇尚公平正义、敢于抗争的民族特性在大别山精神中都能找到历史的烙印。
无论是中华民族精神还是大别山精神,其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形成的大别山精神,其核心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全契合,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2.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革命群众之间形成了团结一致、鱼水相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内容。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是流传于鄂豫皖根据地红色歌谣中的依据描述,那种热烈的场面与面对敌人搜捕屠杀红军,“母认子,妹认兄,年轻妇女认丈夫”的感人场面都形象说明了党、人民军队和革命群众之间的亲密关系。
依靠人民,植根于群众,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但是党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不能变。
弘扬大别山精神,就是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有助于推进改革开放和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大别山是最早开辟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地区之一,在实践上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大别山精神所蕴含的敢创新路、勇当前锋的创新思想,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今天,大别山精神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有着巨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植根于大别山这块红色土壤的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人民留下的珍贵遗产,是老区人民引以自豪的宝贵财富,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发展活力。
弘扬大别山精神,对进一步增强老区人民的开拓意识,振奋老区人民精神,激励老区人民争当改革先锋,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