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脑灌注成像
CT脑灌注成像课件
脑血容量:正 常范围为1015ml/100g
脑血流速度: 正常范围为 20-30cm/s
脑血流时间: 正常范围为23秒
脑血流阻力: 正常范围为2030mmHg
CT脑灌注成像临床 应用
脑卒中诊断
CT脑灌注成像可以快速、准 确地检测脑卒中
通过CT脑灌注成像,可以评 估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CT脑灌注成像有助于确定脑 卒中的治疗方案
技术原理
CT脑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01 通过测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等参数,评估脑功能
状态。
技术原理主要包括:①通过注射造影剂,使脑血流 02 量增加;②通过CT扫描,获取脑血流量、脑血容量
等参数;③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脑灌注成像图像。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 03 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的变化,
CT脑灌注成像可以预测脑卒 中的预后和恢复情况
脑肿瘤诊断
CT脑灌注成像可以检测脑肿瘤的血流情况,
01
பைடு நூலகம்
有助于诊断肿瘤的性质和程度。
CT脑灌注成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血管分布
02
和血流量信息,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CT脑灌注成像可以检测脑肿瘤的复发和
03
转移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CT脑灌注成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代谢信息,
空间分辨率:CT脑灌注成像的空间 分辨率,用于评估脑部血流分布情况
临床应用
1
脑卒中诊断:快 速、准确地诊断 脑卒中,为治疗
提供依据
3
痴呆症诊断:对 痴呆症进行早期 诊断,为治疗提
供依据
2
脑肿瘤诊断:对 脑肿瘤进行定性、 定位诊断,为手
CT灌注成像
The other regions supplied by the MCA demonstrated good 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blood supply which only showed moderately reduced CBF and CBV values, as well
2021/5/27
21
灌注CT与颅脑CT扫描和颅脑CT血管造影术结合为
脑梗塞早期检查提供了一种有用工具。
常规CT可检查梗塞区域的形成
灌注CT可决定局部缺血的区域,提供了局部缺血组
织的位置和潜在病变区域
CT血管造影术为诊断提供了相应病灶区域的形态。
为临床工作人员决定进一步治疗的方案提供了重要信
相当少。CBV显示同样情况,但在右侧MCA其他地方血液容量
接近正常。与左边区域比较,达到顶点时间图在延长(造影剂延
迟到2021达/5/2)7。MCA MI段栓塞和小脑膜血液供应良好,
11
CBF
Time-to-peak image
3天后 CT
上述病例进行动脉血纤维蛋白溶解处理,治疗后一天, 用扩散CT成像显示了治疗效果,3天以后CT平扫,示梗 塞形成,"核心"区域与CBF和CBV图像相似。
CT灌注成像(Perfusion)
反映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及血流灌注情况,获得血液 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方法:快速造影剂团注后(5ml/s以上),在首次经过
受检组织的过程中对某一选定的层面进行快速动态
扫描,获得一系列动态图像,分析造影剂通过每个
像素所对应的体素密度的差异,从而得到反映血流
灌202注1/5/情27 况的参数。
2021/5/27
脑CT灌注成像
一、颅脑CT检查技术与应用
(四)脑CT灌注成像(CTP)
CTP技术已较成熟地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诊断与器官功 能的评价,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半定 量分析及动态观察脑内缺血性病变的位置、范围、程度等, 在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放化疗疗效的评价方面 显示很大的优势。
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 脑血容量(CBV) 对比剂峰值时间(TTP) 表面通透性(PS)
• 第一节 颅 脑 • 一、横断面扫描 • 二、冠状面扫描 • 三、增强扫描 • 四、脑血管CTA • 五、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 • 第二节 头颈部 • 第三节 胸 部 • 第四节 腹 部 • 第五节 其他部位
一、颅脑CT检查技术与应用
(一)平扫
1.横断面扫描:应用于颅脑外伤、急性脑出血、脑梗死、 脑先天性畸形、脑萎缩、脑积水等疾病,有时需加做增 强扫描。
2. 冠状面扫描 扫描体位与参数:仰卧或俯卧位,头过伸,头先进。仰卧 取颌顶位,俯卧取顶颌位(常用),两者均要求使扫描层 面与OML垂直。层厚与层距与横断面相同。
仰卧示意图
俯卧示意图
一、颅脑CT检查技术与应用
3. 图像后处理 • 观察脑组织结构窗宽80~100HU,窗位35HU • 观察颅骨结构窗宽1000~1500HU,窗位250~350HU
一、颅脑CT检查技术与应用
脑CT灌注成像(CTP)
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箭头)
二、头颈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一)眼 眶
1.扫描方向:包括横断面与冠状面扫描 。 2.适应证: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眼内肿瘤,眼肌肥大,炎 性假瘤,血管性疾病及眼外伤、眶内异物等。 3.横断面体位与参数:仰卧位,头先进,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保持眼球固定不动。扫描范围从眶 下壁至眶上壁,层厚2~5mm,行螺旋扫描。
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脑部的临床应用
CT灌注成像使用的数学方法
非去卷积法 忽略对比剂的静脉流出,假定在没有对比剂外
渗和消除对比剂再循环的情况下,即对比剂首过现象 (对比剂由动脉进入毛细血管到达静脉之前一段时间内, 没有对比剂进入静脉再次循环的现象)去计算BF、BV、 MTT等参数。
去卷积数学模型
主要反映的是注射对比剂后组 织器官中存留的对比剂随时间的变化 量,其并不用对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 学状况预先做一些人为的假设,而是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流入动脉和 流出静脉进行数学计算处理,因此更 握组织血液供给的具体情况:
①灌注不足:MTT明显延长,rCBV减少, rCBF明显减少
②侧支循环信息:MTT延长,rCBV增加 或尚可
③血流再灌注信息:MTT缩短或正常, rCBV增加,rCBF正常或轻度增加
④过度灌注信息:rCBV与rCBF均显著增加。急性脑缺血期 病灶中心血流灌注严重减少,rCBV的减少是最直观的指标, 它反映单位质量内血容量减少。当脑局部灌注压下降时, 脑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局部血管床扩张以 增加血容量来代偿。研究表明急性脑缺血发作后,过度灌 注和持续的灌注不足可同时存在,且是造成脑组织损伤的 原因。灌注成像可通过rCBF和MTT来了解局部组织的灌注 情况,有望帮助临床及时判断病变进展。
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脑部的临床应用
赤峰市医院
灌注(Perfusion)
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 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
CT灌注(CT perfusion)技术最早由Miles于 1991年提出,并先后对肝、脾、胰、肾等腹部实质性脏 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原发胶质瘤
胶质瘤的血管增生程度是决定病理学分级的重要参 数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微血管密度计数作为评价胶质瘤 血管生成的金标准,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微血 管密度也在提高。而从总体上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 值越大,即多形胶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 灌注成像能够在活体上快速而几乎无创地量化反映组织的 血管生成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对胶质瘤分级的目的。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背景介绍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危害性极大。
CT脑灌注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快速提供大量的脑灌注和代谢信息。
通过对脑灌注成像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进行分析。
CT脑灌注成像原理CT脑灌注成像是基于CT扫描技术,通过连续快速成像,获取脑部血流情况,进而提供大量的脑灌注和代谢信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快速的CT扫描,以特定的时间间隔(通常为1秒)记录一系列X线图像,然后使用高级图像处理算法 (如形态学学习、最小二乘法等) 对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和重建。
CT脑灌注成像分析灌注参数CT脑灌注成像可以提供多种参数的信息。
最常用的是灌注容积 (CBV)、灌注参数心影 (MTT) 和灌注参数峰值时间 (TTP)。
这些参数都反映了脑组织的灌注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CT脑灌注成像参数的正常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来说,灌注容积应该在2.0-4.0 mL/100g之间,MTT应该介于3-5秒之间,而TTP应在4-6秒之间。
灌注异常急性脑梗死后的脑灌注情况与正常情况下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在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CBV值通常低于正常水平,MTT值和TTP值相对较高。
此外,对于缺血区域周围的正常区域,MTT值通常也会增加。
灌注治疗灌注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CT脑灌注成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灌注治疗的效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在灌注治疗中,CT脑灌注成像可以监测CBV、MTT、TTP等重要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分析,进行针对性治疗。
例如,CBV过低可以提示缺血区域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进行血管扩张治疗。
结束语CT脑灌注成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CT脑灌注成像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脑灌注成像(CTP)及各参数解读
脑灌注成像(CTP)及各参数解读利用CT灌注成像(CTP)和磁共振灌注成像(MRP)进行的灌注影像已经成为检查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的常规手段。
尽管还缺乏一定的证据证明灌注影像是脑卒中评估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很多中心已经开始利用灌注影像对患者进行脑血流评估。
CTP是对选定感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动态扫描,获得所选层面的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并通过数学模型处理得到:脑血流容量(CBV)、脑血流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灌注图像表现,评价脑组织的灌注状态,是一种功能成像。
脑灌注参数解读TTP达峰时间(TTP):从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s)。
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s) 。
CBF脑血流量(CBF):以每100 g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ml/(100g·min)],人类的灰质约为:80 ml/(100g·min);白质为:20 ml/(100g·min)。
脑血容量(CBV):每100 g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ml/100g],正常成人约为4~5 ml。
TmaxTime to Top(Tmax):指碘对比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及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
半暗带——将Tmax>6 s、<10 s的脑组织区域定义为半暗带,是最广泛被接受的指标;此时CBV正常或轻度增加。
核心梗死区——将Tmax>10 s以上,CBV出现下降时,此区域脑组织定义为核心梗死区。
脑灌注分期目前国内常用的脑灌注分期参照高培毅等研究将梗死前低灌注状态分为4个期:Ⅰ1期:TTP延长,MTT、rCBF和rCBV正常;Ⅰ2期:TTP和MTT延长,rCBF正常,rCBV正常或轻度升高;Ⅱ1期:TTP、MTT延长以及rCBF下降,rCBV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Ⅱ2期:TTP、MTT延长,rCBF和rCBV下降。
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脑部的临床应用
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脑部的临床应用CT灌注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
它通过注射造影剂,并结合CT扫描获得的血流数据来提供对脑部灌注情况的详细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其在脑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基于X射线吸收的原理。
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电磁辐射,它可以通过人体组织而不被完全吸收。
当X射线通过脑部时,它会被脑部组织吸收一部分,而没有被吸收的X射线会被探测器接收。
通过测量被吸收和未被吸收的X射线的差异,CT扫描可以提供脑部的解剖信息。
在CT灌注成像中,注射造影剂是必需的。
造影剂是一种含有X射线吸收剂的物质,它可以作为脑部血流的指示物。
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脑部血管系统,随后经过心脏和大脑动脉被输送到脑部灌注区域。
造影剂的吸收和分布情况可以反映血流情况,包括脑部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
CT灌注成像获得脑部血流数据的方法有两种:动态扫描和静态扫描。
动态扫描通过连续的CT图像采集来捕捉造影剂进入和分布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的详细信息。
静态扫描则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图像采集,可以获得脑部血流量的信息。
两种扫描方法可以互相结合,提供全面的脑部血流信息。
1.脑卒中:脑卒中是脑部血流中断导致的急性脑损伤。
CT灌注成像可以提供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的数据,帮助医生了解梗死区域的范围和程度,并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如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
2.脑肿瘤:脑肿瘤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
CT灌注成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血流情况,包括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这有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并为治疗计划提供指导,如外科切除、放疗或化疗。
3.脑炎和脑脊液循环障碍:脑炎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部血流异常。
CT灌注成像可以检测这些异常,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
4.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评估:CT灌注成像可以评估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不同输
基底动脉
2.25±0.22
2.31±0.25
15.28±1.37
15.27±1.39
33.28±5.63
34.56±4.88
4.12±0.64
4.10±0.58
F值
<0.001
0.05
<0.001
<0.001
0.58
1.03
0.78
0.84
P值
1.00
0.99
1.00
1.00
0.63
0.38
0.51
急性脑梗死多是由于大脑动脉病变导致,当大脑 前动脉因病变或先天性变异显示不清时,选择不同大 脑动脉作为输入动脉,是否会对灌注结果有影响,目 前尚无定论,尤其是脑CT灌注范围从局部发展为全脑 灌注后,选择不同大脑动脉作为输入动脉是否会对灌 注结果有影响鲜见文献报道。
仁德 精业 致和 创新
1. 一般材料 2. 检查方法 3. 图像后处理 4. 评价方法 5. 数据处理
仁德 精业 致和 创新
1. 一般材料
2. 检查方法
3. 图像后处理 4. 评价方法 5. 数据处理
每一例分别选择大脑前动脉、左侧(正常组)或患侧(梗死组) 大脑中动脉、右侧(正常组)或健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和 基底动脉共4组血管作为输入动脉,均以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 脉,经后处理得到CT全脑灌注伪彩图。正常组分别在双侧大脑 前、大脑中及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以大脑中线为镜像共对称放置 6个直径为2.5 cm的圆形ROI。梗死组除6个圆形ROI外,在CT图 像低密度梗死区边缘梗死侧及正常侧放置面积为1 cm2的ROI。
32.25±6.27
33.34±7.04
4.92±0.66
4.75±0.67
CTP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CT灌注成像,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同时对某一选定层面进行动态CT扫描,获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得到被检查组织的血液灌注状况,即微循环的正常与否。
其表示的术语有可获得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灌注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血液动力学参数。
灌注成像最早开始于脑灌注成像,也就是检查脑的血液循环情况。
任何组织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就象秧苗需要足够的水灌溉一样,水灌溉不足就会使秧苗长的柔弱,甚至枯萎。
脑血液急性供应不足就可以导致脑梗死,慢性供应不足就可以导致脑白质病变及脑萎缩。
从脑血流变化过程看,脑血流的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经历了3个时期,首先是由于脑灌注压下降引起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其次是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性低灌注所造成的神经元功能改变;最后,由于脑血流量下降超过脑代谢储备力才发生不可逆转的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即脑梗死。
前两个时期称为脑梗死前期,这一状态甚至可以持续数年,临床上可以出现头痛、肢体力弱、肢体的轻微抖动和言语欠流畅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低灌注是所有脑缺血病因的最后通路,采用动态CT灌注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脑梗死前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可以根据各种参数的比值及相互关系提供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功能信息,区分脑局部低灌注的病理生理学状态,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科室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的CT灌注专用软件包,CT灌注参数图均为彩色图像,并可行定量分析,可快速、准确、无创的评价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MTTTTPCBVCBF女,57岁,头晕数年,常规MRI仅见脑内腔隙性梗塞。
脑MRA示脑动脉硬化,右侧大脑后动脉狭窄。
脑灌注成像(CTP)示右侧枕叶对比剂开始时间及达峰时间延长,脑血容量(CBV)及脑血流量(CBF)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右侧枕叶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流速度减慢,为脑梗死前期表现。
2024年CT脑灌注成像放射科ppt课件下载
新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中应用
• AI辅助诊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 进行图像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 效率。
新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中应用
01
双源CT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
显著提高成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减少运动伪影。
02
能谱CT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提供更多肿瘤组织成分信息,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图像后处理技巧
图像重建
利用先进的图像重建算法,如迭代重建技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减少噪声和伪 影。
血管提取与三维重建
通过特定的后处理软件,提取出脑血管结构并进行三维重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血管形态 和病变情况。
灌注参数测量
在CT脑灌注成像中,可以测量局部脑组织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等灌注参数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医生需熟练掌握相关测量技巧和标准操作流程。
人工智能辅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 化、智能化的图像处理和诊断
辅助,提高工作效率。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CT脑灌注成像在神经科 学、药理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CT问世以来,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CT脑灌注成像经历了 从单层扫描到多层扫描,从静态到动 态,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历程。
原理及工作流程
原理
CT脑灌注成像基于中心容积定律和放射性示踪原理,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 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平均 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等参数,以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
疗效监测与复发预测
ct灌注成像基本概念
ct灌注成像基本概念CT灌注成像(CT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用于评估特定脑区的血流情况。
它通过注射对比剂并进行连续成像,可以提供有关脑血流动力学、灌注参数以及病变部位等信息。
本文将从CTP的原理、应用、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CTP的基本概念。
首先,CTP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的成像技术。
当对比剂进入血流后,它会通过射线吸收X射线,形成图像。
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脑血流的灌注情况。
CTP主要关注的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过渡时间(MTT)和时间到达峰值(TTP)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异常脑血流情况,如梗死、出血和血管痉挛等。
CTP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常见的应用包括:中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诱导的血压增加(如高血压脑病)的评估以及脑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的研究。
CTP可以捕捉到灌注异常区域,帮助医生了解病灶所在位置和分布,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进行CTP时,操作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医生需要正确选择对比剂,并确定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
对比剂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史和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注射剂量和速度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决定,以获得准确的成像结果。
其次,在成像前,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并固定头部以避免运动造成成像的模糊。
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扫描模式,如动态扫描或静态扫描。
动态扫描可提供连续图像序列,以更好地观察灌注动力学的变化;静态扫描适用于分析特定时间点的脑血流情况。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CTP是一种辐射性检查,患者可能会暴露于X射线辐射。
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权衡利弊,避免过度频繁的CTP检查。
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格外关注辐射剂量的控制。
综上所述,CT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帮助医生评估脑血流情况。
它的应用广泛,包括中风、高血压脑病、脑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脑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脑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应用脑灌注成像(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用来评估脑血流量的技术。
它通过对脑部进行成像,可以提供有关脑血流量、脑血管血液供应区域和代谢变化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灌注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脑灌注成像的原理:脑灌注成像利用了多种成像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原理,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SPEC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来评估脑血流。
患者在注射示踪剂后,示踪剂会在血流中分布,并通过SPECT设备进行成像。
这些成像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脑血流量和血液供应区域。
2.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PET使用正电子示踪剂来评估脑血流。
患者在注射示踪剂后,示踪剂会在脑组织中发生正电子湮灭,并通过PET设备进行成像。
这些成像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脑血流量和代谢率。
3. 磁共振成像(MRI):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DSC-MRI)和动态磁共振数据分析技术(DCE-MRI)是两种常用的脑灌注成像技术。
- DSC-MRI利用对比剂的动态信号变化来评估脑血流。
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的信号会与时间变化,并通过MRI设备进行成像。
这些成像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脑血流量和时间-浓度曲线。
- DCE-MRI则是通过分析对比剂在血流中的动力学行为来评估脑血流。
通过连续进行多次扫描,可以获得关于对比剂的浓度-时间曲线,进而计算出脑血流量。
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灌注成像利用对比剂在血流中的分布来评估脑血流。
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通过CT设备进行连续扫描,可以获得关于对比剂的浓度-时间曲线,进而计算出脑血流量。
脑灌注成像的应用:脑灌注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血流灌注评估:脑灌注成像可以评估脑部各个区域的血流情况,帮助医生评估脑梗塞、脑出血、脑损伤等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CT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
综
述 ・
CT灌注成像 的原理 及在脑肿瘤研究 中的应用综述
张俊 英 ( 津市武 人民 天 清区 医院 31 o 0T ) o
C 灌注成像, T 又称为功能C T。9 年代初Mis 1 0 l 等 e 首先提 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 的形态学基础 ,无论是在 出C T灌注成像的概念 ,并进行 了一系列肝 、肾、胰等的 C 原发肿瘤还是转移的恶性肿瘤 ,均是以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血 T 灌注成像研究 。由于 当时脑C 灌注成像计算模型的前提条件 管生成 因子活性增高为特征。在血管生成之前 由于缺乏营养、 T 是血 一脑脊液屏障 ( 血脑屏障)必须保持完整 ,对 比剂完全 氧气及生长因子等, 肿瘤生长慢 、 体积小, 直径常在 l mm, ~2
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其理论基础是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 预后 中的应用 不同组织学类型 的脑肿瘤、 同种组织学类型而
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B = V/ T。 F B MT 恶性程度不同的脑肿瘤 ,其病理生理及血 流动力学改变也不 12 C . T灌注成像常用的数学模型及特点 目前 C T灌注成像 尽相 同。脑瘤C T灌注成像参数C V、 B MT P 等反映的 B C F、 T、S 领域已有多种数学模型, 其中在肿瘤的C T灌注成像领域应用 是脑肿瘤血供特点及瘤体内部微血管密度的状况 ,研究发现 较多的是间室分析模型和去卷积模型 。问室分析模 型包括基 不同脑瘤的灌注参数值各有相对固定的范围 ,因此有利于肿 于一室模型 ( Fc 按 ik原理 )来研究肿瘤的灌注和基于二室模 瘤的定性诊断。肿瘤的血管化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型( 使用 P t k al 方法 ) a 来研究毛细血管渗透性I ] 。根据 Fc 原 密切相关 ,肿瘤中新生血管存在与否 以及微血管密度在大多 ik
CT脑灌注成像
Thanks!
脑肿瘤的灌注应用
胶质瘤
❖ 肿瘤实质rCBV和rCBF增加,MTT缩短,中央囊变坏死区低灌注。周围水肿带 常可见高灌注区,胶质瘤增生越活跃其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也越高,即多 形胶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
❖ 胶质瘤瘤周水肿带是由于肿瘤浸润正常脑组织并诱导形成丰富且发育不成熟的 肿瘤微血管,导致局部微循环增加,rCBV增高。
❖ 参数假彩图 CBF下降而CBV正常提示缺血脑组织可恢复的可能性大 CBF和CBV均下降提示缺血脑组织不可恢复的可能性大 CBF发现脑缺血敏感,CBV确定脑梗死较可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相关概念
2 急性脑缺血的灌注应用 3 脑肿瘤的灌注应用
脑肿瘤的灌注应用
肿瘤诊断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肿瘤的血液动力学信息,评价其血供情况。因 而,通过该技术可以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
CT脑灌注成像相关概念
脑组织血液循环动力学的参数
(1)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2)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 (3)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 (4) 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 (5) 表面通透性( permeability surface, PS )
急性脑缺血的灌注应用
❖ “从CBF变化过程看,脑血流量的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经历了3个变化时 期: 1.由于脑灌注压下降引起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2.脑局部脑循环储备力(CCR)失代偿性低灌注所造成的神经元功能改变 。 这2个过程合称为脑梗死前期。 3.由于CBF下降超过脑代谢储备力才发生不可逆转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即
脑CT灌注成像
CT室:高腾蛟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在显示形态学变化的同时反映 生理功能的改变,因此是一种功能 成像。
多排CT灌注成像具有高时间与空间分辨力, 可快速、准确、三维地评价组织器官微循环内 血流动力学变化,因其可反映活体的血流动力 学变化并可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所以可以 通过灌注了解组织、器官的功能情况。 可准确判断脑缺血病灶的范围并可计算其容 积,有助于预测脑缺血的预后,还可进行血运 再通治疗前评价以及有助于再通治疗方案的制 定。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恢可显示病灶。 脑缺血后首先出现功能异常,之后才会 出现形态上的改变,并且脑组织的损伤 程度与缺血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不但可 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的病灶,而且能区分 失活脑组织和缺血半暗带(半暗带组织若 能及时恢复血供,则能完全治愈),特别 是临床出现明显定位征象时,而CT检查 没有发现明确异常的情况下进行脑CT灌 注 ,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适应症 1、临床怀疑缺血性病变 2、CT平扫排除脑出血。
3、患者意识清晰或轻度嗜睡。
4、患者家属同意进行检查。
禁忌症 1、平扫证实为脑出血。 2、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3、有严重的心、肝、肾疾患者。 4、明确的碘造影剂过敏史。 5、妊娠,近6个月有颅内出血或手术史。 6、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检查者。
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
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
例——1
例——2
例——1
例——3
例——4
检查前准备
1、碘过敏试验
2、建立静脉通路
操作流程
平扫 确定感兴趣区
经静脉快速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同时或延迟5秒进 行动态CT扫描 • 在图像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对动态CT图像进行分析 并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的有关参数
ct灌注成像名词解释
ct灌注成像名词解释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其通过在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时,对感兴趣区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从而获得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并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值。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并量化地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
该技术主要用于急性或超急性脑局部缺血的诊断、脑梗死及缺血半暗带的判断以及脑瘤新生血管的观察,以便区别脑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
此外,它也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其结果已接近MR灌注成像。
请注意,虽然CT灌注成像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辐射暴露和对比剂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并严格遵守医疗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培毅 林燕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 灌注 成像表现及分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10:882-886
综上所述可见:
典型急性脑梗死CBF、CBV 下降, MTT、TTP 延长或 无TTP 出现。 通过CBF(范围大) 与CBV(范围小) 的变化范围 及程度的不匹配可帮助鉴别缺血可恢复区即半暗带。 MTT 对慢性缺血组织及小范围缺血组织的显示较CBF 及CBV 敏感。 TTP 对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显示较好。
脑血管病具有“三高一低”是人所共知的,在我国目前 尚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在县、市、省级医院神经内科 收治病人,过半以上者均为此类病人,社会负担、家 庭负担及病人痛苦不言而喻。研究脑梗死发生后的影 像学及治疗无可非议,但对脑梗死前期即目前临床常 用的慢性脑供血不足非但不重视,还有什么“专家共 识”予以否定,绝不是可采纳之策略。目前所用的慢 性脑供血不足诊断名称及标准有不足之处,是应该讨 论、研究、充实、完善。高培毅等在脑梗死前期的影 像学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我是极为赞同及敬佩。更 希望我国的科研基金有所倾斜,多向有临床实际意义 的研究提供点帮助,而不是95%或更高的研究生论 文都不能转化成生产力。
RCBF
RCBV
MTT
TTP
Ⅱ期: 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CBF 达电衰竭阈值以下,神 经元的功能出现异常,机体通过脑代谢储备力来维持 神经元代谢的稳定。 Ⅱ1 期:CBF 下降,由于缺血造成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胀, 并开始压迫局部微血管。灌注成像见TTP、MTT 延 长,以及rCBF 下降(足板压迫), rCBV基本正常或轻 度下降(循环失代偿)。 Ⅱ2 期:星形细胞足板明显肿胀并造成脑局部微血管受 压变窄或闭塞。灌注成像见TTP、MTT延长,rCBF 和 rCBV 下降
根据rCBF 和rCBV 比值下降的程度可以区分出可逆的缺血脑组 织和不可逆的脑梗死 在脑梗死前期状态下 rCBF 对脑梗死的范围判断其敏感性优于CBV,比值的下降提示 CCR 失代偿,当CBF 下降至正常的50%~60%时, 一般患者出现 梗死; 下降超过正常的70%时, 所有患者均发生梗死 当rCBV 比值在急性缺血时变化不定,增加说明脑血流的自身调节 作用能够代偿,毛细血管扩张,此时常伴BCF正常或轻度下降; 下降说明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不能代偿,微循环衰竭,此时 常伴CBF明显减少)
动态CT 检查方法为: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 快速注入对比剂的同时,对感兴趣层面进行连 续快速扫描。曝光时间为1 s ,连续扫描40 s , 共40 层。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 I/L) ,每秒 注射8 ml ,总量为40 ml 。 CT 检查结束后,经数据处理, 最后获取局部脑 血流量 rCBF、局部脑血容量 rCBV、 平均通 过时间MTT和最大峰值时间TTP参数图。
2,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性所造成的神经 元功能改变期:此期内脑循环及脑代谢 均失代偿,进入真正的“贫困灌注”期, 此期可持续多年,个体差异较大,从葡 萄糖利用、蛋白质合成障碍到细胞点衰 竭,血流量约处于35-25ml/100g.min间。 主要表现为头昏,肢体乏力,走路轻飘 感等,临床上常称为慢性脑供血不足
73岁男性腔梗患者的头部MRI、CTA、CTP结果, 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侧肢体力弱。
张春玲,徐 忠宝,曲媛, 何青。腔隙 性脑梗死 102例患者 的脑血流动 力学分析。 中华神经科 杂志, 2006,9: 587-589
王大力等对64例椎基底动脉眩晕的病人用DWI和CTA对比观察 椎基底动脉眩晕临床诊断标准: 1一般为中老年 2多有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史。 3突然出现眩晕,常与头位、体位有关,持续时间不等。 4除有眼球震颤体征外,无其它神经系统体征(如颅神经损害、脑干 或共济运动障碍等)。 5除外心源性、耳源性等非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疾病。
CBF 轻度减低而CBV 轻度增高或正常的两者不匹配区域就是缺 血半暗带区, CBF 和CBV 都明显下降的区域是不可逆的梗死区, CBF 和CBV 都中等下降的区域正处于缺血梗死的危险状态
CT 灌注成像的4 个参数( rCBF、rCBV、 MTT 和TTP) 变化病理生理基础
在脑梗死前期的Ⅰ1期,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脑血流 时间延长。此时,脑局部微血管尚无代偿性扩张,CT 灌注成像见 TTP 延长(近端大动脉管壁的病灶仍存在),MTT、rCBF 和 rCBV 正常(远端微小血管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得该区域rCBF 和rCBV 保持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远端微小血管仍可通过 自动调节使得该区域rCBF 和rCBV 保持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水 平)。
在CT 灌注成像的4 个参数( rCBF、 rCBV、MTT 和TTP) 中
TTP 对各种缺血最为敏感。
Koenig 等认为TTP 的延长是侧支循环或慢血流的结果。高氏认 为TTP 延长主要为血流速度减慢。该期脑局部侧支循环良好,无 需行血管成形术。 TTP 在I 期时TTP 比值多< 1.40 ,而Ⅱ期的TTP 比值则多> 1.40 。
图5MTT(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 与图1 同一病例CT 灌注MTT 伪 彩图, 显示右额叶、颞叶、基底 节区脑缺血灶MTT 延长
图6TTP(对比剂峰值时间) 与图1 同一病例CT 灌注TTP 伪彩图, 显示右额叶、颞叶、 基底节区TTP 较对侧者长
李冲云, 黄旅辉, 蔡勇,等.CT 灌注成像对脑缺血性疾 病诊断价值的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07,3:28~30
高培毅等采用动态CT 脑灌注成像方法对 32 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的患者进 行了研究,并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 期,旨在探讨脑梗死前期动态CT 脑灌注 成像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32 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患者中28 例有TIA 发作史,其中除1 例在TIA 发 作时就诊外,余均在症状完全缓解期, 年龄22~70 岁,平均47 岁。另有4 例仅 表现为脑供血不足 32例在做CT灌注前均做MR 检查,均未 发现责任性脑梗死灶或急性脑局部缺血 灶。
在Ⅰ2 期,由于机体的CCR 发挥作用,致使rCBV 增加从而维持了 rCBF 的稳定。CT灌注成像除了TTP 延长以外,根据中心容积定 理(CBF = CBV/ MTT) ,此期出现MTT 延长。 当脑灌注压进一步下降造成CCR 失代偿时则进入脑梗死前期的 Ⅱ期。此时,rCBF 逐渐下降,rCBV 正常或轻度下降。 在Ⅱ1 期,CBF 中等程度的下降,脑组织由于缺血出现局部星形细 胞足板肿胀,并开始压迫局部微血管 。灌注成像见TTP、MTT 延 长以及rCBF下降, rCBV 基本正常。
脑梗死前期影像学表现分为2 期4 个亚型。
Ⅰ期:脑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变化期,机体可以通过小 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来维持脑 血流相对动态稳定。 (1) Ⅰ1 期: 主血管有狭窄,脑灌注区血流速度减慢,但 脑局部微血管尚无代偿性扩张。故灌注成像表现为 TTP 延长,MTT、rCBF 和rCBV 正常。 (2) Ⅰ2 期:主血管狭窄,见TTP 和MTT 延长;脑局部微 血管代偿性扩张,rCBV 正常或升高。而rCBF 正常或 轻度下降。
正常脑灰质血流罐注量为59.3~96,8 ml.min· 100g,平均76. 2 ml· min· 100g {正 常脑白质血流灌注量为27 1~43 1ml· min · 100g .平均33 9ml· min· 100g 。
高培毅,林燕,张红梅。 动态CT脑血流灌注测量 及临床初步应用。中国医 学影像技术,2001,2: 133-134
脑梗死前期脑的CT 灌注成像表现 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 CBF) 变化 过程看,脑血流的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经 历了3 个时期 1,由于脑灌注压下降引起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 异常改变期:此期内机体通过(1)脑循环 储备力或称Bayliss 效应—即机体可以通过小 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 来维持脑血流的相对动态稳定的能力;或脑 代谢储备力,及机体通过对氧、葡萄糖摄取 和利用的增加,以维持组织的正常代谢的能 力),脑功能尚能维持正常。
图1 CT平扫
患者为男性, 42 岁, 头晕、言语不清12 h。CT 平扫图隐约 见右额叶、基底节 区有约41 mm×36 mm 局部片状稍低 密度脑缺血区, 边界 不清晰, 邻近脑沟稍 变浅
图2 增强扫描 与图1 同一病例CT 增强扫描图, 右额叶、 基底节区脑缺血区稍 强化, 病灶仍然显示 不清晰
CT 脑灌注成像
CT 脑灌注成像 是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 对选定的感兴趣层 面进行连续动态扫描, 以获得所选层面内每一 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 TDC) , 并根据此曲线 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转换和计算机伪彩处理 得到局部脑血流流量(CBF) 、脑血流容量 (CBV) 、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 和对比 剂峰值时间( TTP) 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灌注 图像表现, 评价脑组织的灌注状态, 是一种功 能成像。
图3 CBF 与图1 同一病例CT 灌 注CBF 伪彩图清晰显 示右额叶、颞叶、基 底节区有约198 mm×96 mm 大片低 灌注异常信号脑缺血 区, 病灶区CBF 明显 降低
图4CBV(脑血流容量) 与图1 同一病例CT 灌注 CBV 伪彩图, 右额叶、颞 叶、基底节区脑缺血区 血容量无明显变化
rCBF 轻度减少时,细胞内的OEF 及葡萄糖摄取 率(gluEF) 增加,维持脑氧耗量(CMRO2) 及脑葡 萄糖耗量(CMRglu) 的正常。当rCBF 继续减少 超过脑代谢储备力阈值时CMRO2 及CMRglu 开 始下降,脑代谢障碍的继续发展就会造成细胞坏 死 于永发,于佳梅,脑血管病脑循环储备力临床评价国 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2:80-83
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