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陈情表》是唐代文学家文天祥所写的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
下面是《陈情表》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臣亮言:臣以险衅破贼之余,进退触篱笆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完整版)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xi n),夙(su)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xian)兄弟,门衰祚(zuo)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 i)功强(qia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qiong qiong)孑(jie)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an)马。
猥(谦词)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u)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情表翻译:臣李密上奏; 我因为命运坎坷,幼时就遭遇不幸。
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过了四年,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体弱,亲自抚养我。
我幼年时身体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庭冷落,福分浅薄,年纪很大才有了儿子。
外面没有关系较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相慰。
而祖母早就缠绕着疾病,经常卧床不起。
我侍奉汤药,不曾停止和离开过。
等到侍奉圣明的当朝,我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
前些时候有太守臣子逵,访察并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剌史臣荣举荐我为秀才。
我因为侍奉祖母无人,辞谢没去就职。
皇上的诏书特地下达,授予我郎中的官职,不久又蒙朝廷赐国恩,任命我洗马的职务。
我凭着微贱的身份,居然担当侍奉东宫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掉脑袋所能报答的。
我用表章上奏,辞谢不去就职。
现在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逃避职守,轻慢皇命;郡县长官逼迫我,催我上路;州官也上门来催,比星火还急。
我想遵奉诏书赶快上任,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而想暂且曲从个人私情,却申诉又得不到许可。
《陈情表》翻译及原文

《陈情表》翻译及原文想要学好一篇文言文,要做的除了懂得里面的字词意思外,更要懂得它相关的翻译,这样才能更加通透的学好古代的文言文,下面是《陈情表》翻译及原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陈情表》翻译及原文《陈情表》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bó),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bó),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1],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假又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通假又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中考文言文《陈情表》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陈情表》全文详细翻译导读:陈情表作者:李密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准备了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一、前言《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所作,旨在向汉献帝陈述自己的忠诚和心愿。
本文以严谨的态度,对《陈情表》进行原文展示,并附上详细解析和翻译,以供读者参考。
二、原文臣曹操臣刘备敢以死实陈之。
陛下前者问臣曰:“吾闻卿与诸葛亮亲善,卿言诸葛亮如何?”臣对曰:“臣与诸葛亮皆臣也,臣诸葛亮亲受先帝托孤,臣曹操受恩深厚,不敢有负陛下。
”陛下曰:“卿等皆朕之股肱,朕信卿等,卿其勿疑。
”然臣闻天命有归,王者之兴,必有天命。
臣诸葛亮受先帝之命,奉辞伐罪,所向披靡。
陛下虽欲与臣共图天下,其如天命何?陛下之明,足以察臣等之忠;陛下之武,足以定臣等之乱。
然陛下不可以不察天命,不可以不信王命。
臣诸葛亮受命讨逆,势在必行。
陛下若不信臣等,臣等当死于非命。
陛下若不信天命,恐陛下之江山不保。
臣曹操臣刘备诚惶诚恐,死罪死罪。
臣等愿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陛下幸察。
三、解析1. 文章背景《陈情表》是曹操在汉献帝时期,为了回应汉献帝对曹操与诸葛亮关系的疑问,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心愿而作。
文章通过陈述天命、王命等因素,表达了曹操对汉献帝的忠诚和对江山的责任感。
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曹操回应汉献帝的疑问,表达自己的忠诚;第二部分,曹操阐述天命、王命的重要性,暗示汉献帝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第三部分,曹操表示愿意为汉献帝效力,请求汉献帝明察。
3. 文章亮点(1)曹操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问答的形式,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曹操强调天命、王命的重要性,既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又暗示了汉献帝的权威。
(3)曹操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汉献帝效力的决心。
四、翻译以下是《陈情表》的翻译:曹操、刘备臣子们敢于用生命真实地陈述这一切。
陛下之前问臣说:“我听说你和诸葛亮关系亲密,你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臣回答说:“臣和诸葛亮都是臣子,臣诸葛亮亲自接受先帝的托孤,臣曹操深受恩惠,不敢对陛下有所辜负。
”陛下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之臣,我相信你们,你们千万不要有什么疑虑。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翻译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言:动词,陈说,禀告。
以:连词,因为。
险衅:凶兆,厄运。
衅:征兆。
夙:早。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同“悯”,忧伤。
凶:不幸。
这里指丧父。
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生孩:生为婴儿的时候。
见背:背弃我。
这里是死的委婉说法。
行年:经历的岁月。
舅夺母志: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这里是改嫁的讳饰说法。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年幼时遭遇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
到了四岁,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愍:怜悯。
孤弱:年幼丧父。
躬亲:亲自。
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不行:古今异义。
古义:不会走路。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至于:古今异义。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成立:古今异义。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创办、建立,(观点等)站得住脚或驳不倒。
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亲自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成年。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终鲜:又缺少。
终:又。
鲜:少。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
祚:福。
儿息:儿子。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
古代丧礼中按宗法关系的亲疏穿不同的丧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
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
强近:勉强接近。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应门:照应门户。
僮:僮仆。
茕茕:孤单的样子。
吊:慰问。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而:连词,表递进。
夙:平素。
婴:缠绕。
蓐:草席,草垫子。
侍汤药:端水送药。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陈情表原⽂翻译及注释赏析 《陈情表》通过对终养祖⺟的诉求,以孝道说服晋武帝,得以暂缓赴任。
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陈情表原⽂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陈情表原⽂: ⾂密⾔:⾂以险衅,夙遭闵凶。
⽣孩六⽉,慈⽗⻅背。
⾏年四岁,舅夺⺟志。
祖⺟刘悯⾂孤弱,躬亲抚养。
⾂少多疾病,九岁不⾏,零丁孤苦,⾄于成⽴。
既⽆伯叔,终鲜兄弟;⻔衰祚薄,晚有⼉息。
外⽆期功强近之亲,内⽆应⻔五尺之僮。
茕茕孑⽴,形影相吊。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逵察⾂孝廉,后刺史⾂荣举⾂秀才。
⾂以供养⽆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郎中,寻蒙国恩,除⾂洗⻢。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陨⾸所能上报。
⾂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逋慢。
郡县逼迫,催⾂上道;州司临⻔,急于星⽕。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犹蒙矜育,况⾂孤苦,特为尤甚。
且⾂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亡国贱俘,⾄微⾄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薄⻄⼭,⽓息奄奄,⼈命危浅,朝不虑⼣。
⾂⽆祖⺟,⽆以⾄今⽇;祖⺟⽆⾂,⽆以终余年。
⺟孙⼆⼈,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密今年四⼗有四,祖⺟今年九⼗有六,是⾂尽节于陛下之⽇⻓,报养刘之⽇短也。
乌⻦私情,愿乞终养。
⾂之⾟苦,⾮独蜀之⼈⼠及⼆州牧伯所⻅明知,皇天后⼟,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当陨⾸,死当结草。
⾂不胜⽝⻢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 ⾂⼦李密陈⾔:我因命运不好,⼩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六个⽉,我慈爱的⽗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逼⺟亲改嫁。
我的祖⺟刘⽒,怜悯我从⼩丧⽗,便亲⾃对我加以抚养。
⾂⼩的时候经常⽣病,九岁时还不会⾏⾛。
孤独⽆靠,⼀直到成⼈⾃⽴。
既没有叔叔伯伯,⼜没什么兄弟,⻔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
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

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陈情表原文对照翻译,欢迎阅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陈情表》原文和译文《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和译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译文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有儿子。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和翻译篇一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详解:《陈情表》原文和翻译

详解:《陈情表》原文和翻译《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所写的一篇辞表,以自述身世和表达忠诚之情为主要内容。
下面将对《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进行详解。
原文:臣亮言:臣以险衅疾臣无罪,系显皇之旨,不敢让事悖忠;以臣之才庸,语亦昧滞,陈之屡蒙赐阅之谊,实荷臣之愚诬;今上即位以来,无不体微臣之忠心,夫则圣明丕庶维瞻,惟新事昭然于前;至如有宠以来,夫则生有所继之忧,死有以来之期矣。
惟圣人之明达于前,世亦所共见,曷谓斯言之不预见乎?臣受命以来,夫则固知臣之不肖矣。
身既死而后已,亦无所恨者。
至于贵夫人之所述犹略有未详者,皆因循旧闻,或傥幸以陈之耳;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者也。
愿陛下矜纳臣之微言,不使失所奉之忠,以养贞固之志,亦不使忘所受之恩,以致报之效。
臣言虽微,愿陛下听之则愈;其如赐草疏之谊,亦请大行皇帝之赦免。
至于陛下追述臣之前言,则圣人之德,愿陛下付诸有司,以正臣之罪愆;虽有负于陛下,罪无所逃。
皇帝之所以择忠信而任贤良也,岂容臣之虚誉而妄自菲薄?故当陛下之明辨明辨,臣之愚诚愚诚也。
翻译:臣亮言:我作为一个危险的罪犯,没有罪行,却被拘禁,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不敢违背忠诚;我才能平庸,言辞也晦涩,多次得到赐阅的机会,我感激陛下的宽宏大量;自登基以来,陛下没有不了解我忠诚心的,这是圣明之举,新的事情显而易见;如今受宠爱,我担心有人继位之后会加害于我,我死后也会有人加以追究。
圣人的明达众所周知,怎么会说这些话是没有预见到的呢?我担任职务以来,我知道自己是无能的。
我的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遗憾。
至于贵夫人所提到的一些事情,我还没有完全了解,都是听说的,或许是碰巧说给陛下听的;至于成败利钝,是我所不能逆见的。
愿陛下接纳我的微言,不要让我失去忠诚,以坚定我的志向,也不要让我忘记所受的恩惠,以回报之。
我的话虽然微不足道,但愿陛下听了会更加明确;如果陛下能赐予我写疏的机会,也请大人皇帝宽恕。
至于陛下追究我的前言,圣人的德行,请陛下交给司法机关,以纠正我的罪过;即使对陛下不忠,罪也逃不掉。
2023高二课文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高二课文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高二# 导语】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课文陈情表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原文篇一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全面解读《陈情表》原文和翻译

全面解读《陈情表》原文和翻译《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所作,其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臣闻古人有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臣以此言,诚不敢忘。
臣闻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之,是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臣以笔耕为业,以诗酒自娱,而才短智浅,不足以动人。
然臣有一志,愿献于陛下,愿陛下察之。
陛下之明,足以照临天下,而未足以察臣之情。
臣之忠心,足以照明陛下,而未足以动陛下之明。
陛下之明,如日月之照临;臣之忠心,如星辰之荧荧。
愿陛下察臣之忠心,如察星辰之荧荧;愿陛下照臣之情,如照日月之照临。
臣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臣伏见陛下聪明神武,圣德巍巍,是以愿献愚诚,愿陛下察之。
陛下若以臣之言为信,愿察臣之情;陛下若以臣之言为不信,愿察臣之志。
愿陛下察臣之志,以臣之言为信;愿陛下察臣之情,以臣之志为真。
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以臣虽愚,愿尽忠心,以报陛下。
陛下若以臣之忠心为可嘉,愿察臣之情;陛下若以臣之忠心为不嘉,愿察臣之志。
愿陛下察臣之志,以臣之忠心为可嘉;愿陛下察臣之情,以臣之志为真。
臣闻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是以臣愿献忠言,愿陛下察之。
陛下若以臣之言为逆,愿察臣之情;陛下若以臣之言为不逆,愿察臣之志。
愿陛下察臣之志,以臣之言为逆;愿陛下察臣之情,以臣之志为真。
臣闻人主之明,莫过于知人;人主之智,莫过于任贤。
是以臣愿献愚诚,愿陛下察之。
陛下若以臣之诚为可任,愿察臣之情;陛下若以臣之诚为不可任,愿察臣之志。
愿陛下察臣之志,以臣之诚为可任;愿陛下察臣之情,以臣之志为真。
陛下之明,足以照临天下;陛下之智,足以任贤使能。
愿陛下察臣之情,任臣之志,以光陛下之明,以成陛下之智。
愿陛下察之。
翻译我听说古人曾经说过:“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内心的忧虑,不了解我的人会问我追求什么?”我以此为座右铭,时刻不敢忘记。
我听说天生万物,必定会因材施教,所以世上会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bó),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1],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假又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通假又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1. 《陈情表》原文原文如下:>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今夫《诏》书,盖告时耳。
不敢不承旨烦引,以陈其事。
> 进忠言则忧身有后,退忠言则忧国无人。
故不敢不进谏。
> 臣密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 臣以为天下之不寐,不在道义之谋而在伊戚之间也。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运,与日月合其明辨,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得失之间,名实之内,然后凡事可知也。
> 夫火未热也,水未温也,刑未决也,赏未定也,天下之事未可一知也。
> 陛下之斟酌,亦未有厌于至善之道也。
> 臣窃窃窜谏,罪当万死。
> 然愿陛下亟察之,务本之于朝廷,以昭陛下之明明。
>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不幸。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译文】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体弱,亲自抚养我。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孤独无依,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勉强算是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而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而离开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文】到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推举我做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荐我为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没人承担,辞谢没有接受任命。
朝廷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做郎中,不久承蒙国家恩顾,任命我做太子的侍从。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能报答朝廷的。
我用上表的方式详细地让朝廷知道这件事,推辞不去担任职务。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上意怠慢不敬。
郡县长官逼迫并催促我上路;州县长官来到家门,(催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天加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翻译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
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