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先申请和先发明原则
专利申请的三个原则

专利申请的三个原则专利是一种保护发明创造的法律权益,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拥有专利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竞争优势。
然而,专利的申请过程并不简单,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专利申请的三个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利申请的过程。
1. 新颖性原则专利申请的第一个原则是新颖性原则。
这意味着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必须是在申请日前没有被公开披露或公开使用的。
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应该进行严格的调研和分析,确保自己的发明或创造是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公开,没有任何先行技术。
如果在申请之前已经有相关的公开信息或者已经存在同样的技术解决方案,那么该发明或创造就不再具备新颖性,无法获得专利保护。
2. 创造性原则专利申请的第二个原则是创造性原则。
这意味着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必须具备创造性,即与现有技术有显著的区别。
创造性要求是相对的,即与专业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相比较。
如果某项发明或创造只是一种常规的、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化,没有达到与现有技术的显著区别,则无法获得专利保护。
因此,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必须进行充分的创新性分析,确保自己的发明或创造具备足够的创新性。
3. 工业适用性原则专利申请的第三个原则是工业适用性原则。
这意味着申请的发明或创造必须具备工业上的实际应用性。
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能够在工业上制造或利用,而外观设计则必须能够应用于商品的外观。
这就要求申请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对自己的发明或创造进行充分的实用性分析,确保其具备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价值。
如果某项发明或创造只是纯理论上的构想,没有具体的实际应用,那么就无法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申请的三个原则分别是新颖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工业适用性原则。
申请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必须仔细遵守这些原则,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只有符合这些原则,才能够顺利通过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利申请的原则,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怎么样

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怎么样优先权原则是知识产权的⼀个重要原则,那么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怎么样呢?为了给你解答相关的疑惑,店铺⼩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知识产权优先权的原则是怎么样⼀、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优先权原则我国《专利法》第⼆⼗九条规定:“申请⼈⾃发明或者实⽤新型在外国第⼀次提出专利申请之⽇起⼆个⽉内,或者⾃外观设计在外国第⼀次提出专利申请之⽇起六个⽉内,⼜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这通常称之为“外国优先权"。
“申请⼈⾃发明或者实⽤新型在中国第⼀次提出专利申请之⽇起⼆个⽉内,⼜向国务院专利⾏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这⼀般称之为“本国优先权"。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是指已经在⼀个成员国正式提出了发明专利、实⽤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注册的申请⼈,在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在规定期限内应该享有优先权。
在规定的申请优先权期限届满以前,任何后来在公约其它成员国提出的申请,都不因在此期间内他⼈所作的任何⾏为,特别是另⼀项申请、发明的公布或⾮法利⽤、出售设计复制品或使⽤商标等⾏为⽽失效。
并且此类⾏为不能形成任何第三者的权利或任何个⼈占有的权利。
但是,在作为优先权根据的初次申请⽇以前第三者所取得的权利,应按公约各成员国的国内⽴法保留。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并不是对公约所指的⼀切⼯业产权全部适⽤,它只适⽤于发明专利、实⽤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
⽽对于商号、商誉、产地名称等则不适⽤。
对于服务商标,公约第6条规定:各成员国应保护服务标记,但不应要求各成员国规定对这种标记进⾏注册。
此规定表明,公约没有把服务商标的注册作为对成员国国内法的硬性要求。
成员国可以对服务商标提供注册保护,也可以不提供注册保护。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经济法-基础精讲-第63讲_专利申请原则、审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及例外

【考题1·单选题】甲公司2012年取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
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
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该专利的是()。
(2013年)A.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并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B.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并销售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C.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并许诺销售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D.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并销售该专利产品【答案】D【解析】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属专利侵权行为。
【考题2·单选题】甲公司2013年取得一项发明专利,乙、丙、丁、戊四个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使用其专利。
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甲公司专利权的是()。
(2014年、2015年)A.乙公司购买了甲公司的专利产品,经研究产品的原理后仿造该产品B.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C.丁公司为进行科学实验而使用甲公司的专利产品D.戊公司取得强制许可后制造该专利产品【答案】A【解析】(1)选项B:非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在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后,非专利权人有权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专利技术,不视为侵犯专利权;(2)选项C: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3)选项D: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不经专利权人同意,直接向申请实施专利技术的申请人颁发专利强制许可证的制度,此种行为不属于侵犯专利权。
【考题3·多选题】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有()。
(2017年)A.丙科研院专为科学研究并使用赵某的专利技术B.王某将购买的专利产品出售给李某C.丁公司在专利许可协议期满后,在专利有效期内继续生产该专利产品D.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制造某产品,在甲公司就相同产品获得专利权后,乙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生产该产品【答案】ABD【解析】(1)选项A: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2)选项B:王某从专利权人手中购买的是“合法产品”,事后销售不构成侵权;(3)选项C: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构成侵犯专利权;(4)选项D:非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在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后,非专利权人有权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专利技术,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专利权的优先权是什么意思

专利权的优先权是什么意思专利权的优先权是指申请同一项发明的两个或多个申请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分别申请专利时,首次在其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申请的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享有优先权。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后续的申请中享有先申请者的地位,即排除之后的申请人对其先前申请的发明提出的相同或类似的专利申请。
优先权原则专利权的优先权原则是基于巴黎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TRIPS协定确定的。
根据这些国际条约,专利申请人在选择不同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时,可以优先申请权。
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如果在先申请国的申请日之后的12个月内在其他国家申请专利,这些后续申请将享有和先申请地相同的优先权。
这意味着后续申请在审查中将优先于在这12个月期间之后提交的其他申请。
此外,根据TRIPS协定,对于工艺专利(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或改进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化学制剂专利,优先权期限延长至先申请地的24个月。
优先权的好处专利权的优先权给申请人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好处:1. 避免先申请后验证优先权允许申请人首先在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并随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保持同一专利的保护范围。
这使得申请人能够在优先权期限内对发明进行实际验证和市场分析。
如果发明被证明不可行或市场需求不足,申请人可以选择不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继续申请专利,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费用和努力。
2. 维护技术核心地位优先权允许先申请者在后续申请中保持为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地位。
这意味着在其他申请被提交之前,先申请者的申请被视为已经存在,后续申请不能独立于先申请者的申请而获得专利权。
这种保护机制确保了先申请者的技术核心地位,避免了其他申请人对相同或类似的发明提出的不公平竞争。
3. 简化申请程序优先权允许先申请者在后续申请中享有快速审查的优势。
由于先申请者的申请已经经过审查,后续申请人不必重新进行全面审查程序。
这简化了申请程序,减少了等待时间,并帮助申请人更快地取得专利保护。
优先权的限制虽然专利权的优先权在一定程度上给申请人带来了利益,但也有限制:1. 后续申请的对比分析虽然后续申请享有优先权,但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审查机构仍会对后续申请进行对比分析,以确保后续申请与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范围。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与简答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与简答 (2009-07-04 09:01:39转载标签:梦系天涯学习笔记教育知识产权法分类:图书馆学信息一、名词解释中心限定(271):在解释权利要求书的时候,严格忠实地按照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的内容对专利保护的范围作出解释的原则。
该原则有利于公众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从而在实施与专利技术相似的技术的时候,能够避开对专利权的侵害。
周边限定(271):在解释权利要求书的时候,不应当仅限于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的内容对专利的保护范围作出解释,而是以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为中心,全面考虑发明的目的、性质及说明书和附图的内容,将以权利要求为中心的周边的一定范围内的技术特征包括在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原则。
新颖性(250):我国《专利法》第22条第2宽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传统专利的申请,按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如果一项技术在某个时间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即未被公知公用,那么这项技术就是新的。
)专利权穷竭原则(288):也叫做专利权利用尽原则,指经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人许可的人出售专利权品后,任何在此情况下购买了该专利产品的人可以以任何方式使用该产品,或者进一步转让、出售、赠与该专利产品,而不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
领土延伸:领土延伸是指商标国际注册的申请人或所有人,向马德里协定成员国提出的有关商标注册保护要求。
一种情况是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时,指定要求保护国家,并按国家数量缴纳规费。
另一种情况是在几个国家已经获得国际注册后,又申请到另一些协定成员国要求保护,并缴纳相应的规费。
平行进口:所谓平行进口,是指本国的商标权人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出售给国外经销商或者将自己的商标许可给国外生产企业,再由这些国外的经销商或者生产企业将其与商标权人在国内生产的相同的商品,重新进口到国内的做法。
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

"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是与专利法相关的两个重要原则,它们分别涉及到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
1. 先申请原则(First to File Principle):"先申请原则"是指在多数国家中,专利权被授予给首先向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的申请人。
无论是谁首先发明了某项技术,只要其首先递交了专利申请,就有资格获得专利权。
这种原则强调的是申请的时间顺序。
在采用先申请原则的国家,申请人需要及早向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以确保在同一领域内对发明的专利权的优先性。
2. 先发明原则(First to Invent Principle):"先发明原则"强调的是发明的创造者(发明人)在获取专利权上的权利。
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专利权的获取上采用"先发明原则"。
即使不是第一个向专利局递交申请的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是首位实际完成该发明的人,也有资格获得专利权。
区别:权利归属:"先申请原则"的关注点在于申请的时间顺序,首先递交专利申请的人获得专利权。
"先发明原则"关注的是实际发明人,不一定是首先递交申请的人,而是首位实际完成发明的人。
国际适用性:"先申请原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原则,符合《巴黎公约》等国际专利协定。
"先发明原则"在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仍然被采用,但在国际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较低。
总体而言,随着国际专利制度的逐渐趋同,"先申请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普遍。
然而,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仍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中美专利申请制度的差异.

中美专利申请制度的差异专利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确认、保护发明创造产权的管理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发明创造,繁荣经济技术贸易。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由初加工产品制造大国向高科技产品制造强国的转变,首先必须努力实现向专利强国的转变,而该转变离不开对国外专利制度先进经验与中国制度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因此对中美专利申请制度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申请原则的差异美国现行《专利法》采用“先发明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做出发明创造的人,而不管提出申请的先后。
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实行此项原则,加拿大和菲律宾也曾采用过“先发明原则”,但因为在落实“先发明原则”的过程中,为解决谁是真正的“在先发明人”的程序非常复杂,所以这两个国家分别于1989年和1998年改为采用“先申请原则”。
为确定最先发明人,美国专利局提供了一种“文件揭露程序”,发明人可以在发明过程中按照文件揭露程序的要求将自己的发明书面描述出来,并寄给专利局盖印保管,作为日后证明“发明构思日”的依据,今后发生专利权属争议时可以采用这种官方的备案来作为证据材料。
由于美国专利实行“先发明原则”,其他国家的发明人到美国申请专利的只有一年的优先权,而美国人即使申请在后,其发明日仍可以追溯到若干年前,因此,美国专利实行的“先发明原则” 对美国公民专利申请权的特殊保护与WTO的平等原则是相违背的,一直以来受到其他国家的抗议。
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审查采用国际通行的“先申请原则”。
根据《专利法》的第9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先申请的人就有权取得专利。
(二)专利保护范围的差异美国《专利法》第101条没有规定什么成果不能获得专利权,只规定了什么成果可以授予专利权。
除了科学理论,几乎任何发明或发现都可以申请专利,除了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外,美国《专利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对动物新品种给予保护,但1987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公布了一项决议,准许经遗传工程改造的动物新品种申请发明专利,而且美国法院在近几年的判例中多次表示,凡属人为创造的生物品种均可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

专利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就同一发明创造分别提出专利申请时,应该如何处理?专利法是以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专利享有独占权为基本原则的。
所以一项发明创造只应授予一个专利权。
换言之,一项发明创造若给予两个以上专利权,就违背了专利权独占性的原则。
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是在对有同样的专利申请时,如何确定授权顺序的不同规则。
专利法是以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专利享有独占权为基本原则的。
所以一项发明创造只应授予一个专利权。
因此,如果出现同一个专利有多个申请人时,就必须解决授权的顺序问题,先申请和先发明就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管是谁最先完成的发明,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原则。
先发明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论谁先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最先完成发明的申请人。
目前,只有美国和菲律宾采用先发明原则。
美国专利制度的特点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专利制度的特点。
中国、欧洲、日本及韩国的专利制度大同小异,但美国却独树一帜,与全球的主流专利体系相去甚远。
1.美国专利制度的特点:(1)先发明原则所谓先发明原则是指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授予最先作出发明的人。
它与先申请原则截然不同,后者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自然人或法人)。
当今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菲律宾采用先发明原则,而其他专利局均采用先申请原则。
(2) 专利类型中国专利法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而美国专利法保护的范围包括实用专利(utility patent)、植物专利(patent for plant)、外观设计(patentfor design)。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实用专利绝不是实用新型,而是除了植物专利和外观设计之外其它专利的统称。
作为农业大国,美国对植物领域的发明格外重视,不仅将植物专利单独列出,而且在申请和保护方面作了很多专门适合于植物发明的规定。
中国专利法第25条将植物新品种列为不可获得专利保护的范围,但美国的植物专利中并没有排除植物品种。
美国不保护实用新型专利,但这并不是美国的独特之处,因为世界上不保护实用新型的专利局还有很多。
(3) 可获得专利保护的主题类型的范围美国专利法第101条规定:任何人发明或发现任何新的且有用的方法、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分、或对它们的任何有用的改进,都可以因此而获得专利权,只要其符合授权的条件和要求。
包括SIPO在内的绝大多数专利局都不保护软件、商业方法和互联网方法,唯独美国专利保护类型中包括这些方法。
美国的专利法也保护动植物新品种。
然而,美国法42 U.S.C. 2181 (a)将用于武器的核材料和原子能排除在专利法保护的范围之外。
(4) 全审查制及临时申请与中国不同,美国的正式专利申请,无论是实用专利还是植物专利都要受到实质审查。
然而USPTO于上世纪末推出一种临时申请(provisiona;application)。
什么是先申请原则(专利知识讲座63)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63、什么是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是先发明原则的对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以外,均实行先申请原则。
先申请原则也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指如果两个人先后完成同样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应当授予先提出专利申请的人,而不是先完成发明创造的人。
如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甲先完成、乙后完成。
但乙比甲先提出专利申请,甲后提出专利申请,尽管是甲先完成的发明创造,该专利权应当授予乙。
第二个含义是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即禁止重复授权,这是先发明原则和先申请原则共同包含的逻辑。
我国的先申请原则是在专利法第9条中表述的,2009年修改的专利法将原细则13条1款规定的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上升”到专利法第9条第1款,而将先申请原则放到了第9条第2款。
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对先申请原则,应当把握下述几点:1、“同样的发明创造”应当理解为同样保护范围的发明创造。
即应当以两个申请中权利要求所表述的范围为准,而不是以说明书公开的范围是否相同为准。
如甲和乙两个申请中的说明书部分所披露的技术方案假定完全相同,如均披露了产品A和产品B。
但甲申请的权利要求为产品A,而乙申请的权利要求为产品B。
这时,不能认为这两个申请是先申请原则中的“同样的发明创造”,而应当认为是不同的发明创造。
即在此种情况下,不适用先申请原则。
2、如果两个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同,但说明书(包括附图)公开的范围相同,在先申请可能构成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
如上述甲和乙申请的说明书均披露了产品A和产品B,虽然两个申请权利要求一个是保护A。
一个是保护B,并不相同。
但假如甲的申请在先,那么,甲的申请一旦在乙的申请日后公开,就构成乙申请的抵触申请。
专利局就要驳回乙的申请,故尽管两者保护范围不同,但在公开范围相同的情况下,事实上通常也要驳回在后申请。
只是理由不能适用先申请原则,而要以抵触申请为理由,即以新颖性的理由来驳回在后申请。
“先申请”VS”先发明”--美国专利法的博弈

“先申请”VS”先发明”--美国专利法的博弈美国宪法天赋人权、劳动产生权利的法哲学观念影响着美国整个法律体系,在这种哲学的影响下,专利法确认先发明者拥有权利,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面对他人抢注专利时,先发明人可以直接利用一年的“宽限期”申请同样的专利而获得专利权,同时也可以给发明人在这一期限内考虑是否申请或着出售其发明的权利,从而提高了专利的“效率”。
围绕着“先发明”原则,美国法院创造出了一系列繁琐的制度来确认“先发明”。
这不仅导致了专利审查时间的拖延,而且也让专利申请人的举证陷入困难。
但正如本纳指出的那样,“没有必要为了节省这么小的诉讼代价而另搞一套以扩大公知公用技术为代价的体系。
”在传统经济形态下,基于平衡发明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这样的诉讼成本是值得的。
每一次经济形态的改变,都带来法律的变革。
美国已逐渐从传统的经济模式转向了电子商务,新的经济模式对美国传统专利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电子商务本身建立在大量的IT技术之上,作为最先使用人(或发明人)可能在这几年不申请专利,坐视这种技术的普及与使用,等到几年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后再申请专利,一旦获得授权,作为专利权人可以要求其他使用人停止使用或要求交纳使用许可费等,这种“回马枪”式作法令其他经营者十分头痛且无可奈何。
相比之下,采用先申请原则的其他各国,使用人可以采用技术已进入公有领域抗辩。
当前状况下,“先发明原则”已经严重威胁了电子商务秩序的安全有序。
从国际角度看,为适应全球自由贸易的深入发展,国际专利制度会出现一体化的演变趋势。
国际知识产权协会主席、前美国知识产权局局长布鲁斯·卢曼提出,国际社会应该统一专利的申请审查,减少各国重复审查造成的资源浪费,而统一专利的审查是国际统一专利授予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美国专利法将“先发明”原则改为“先申请”原则,迎合了世界一体化下专利制度一体化的趋势。
但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抛弃了“先发明”原则的美国专利法必然导致发明人在产生了发明设想时,就要申请专利(filing on conception),从而使很多发明人进行无效率的申请,既使他们丧失了评估发明商业价值的机会,也提高了尤其是中小发明人的获得专利的费用。
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课件

2.说明书
说明书,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必须 提交的基本文件,是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内 容进行具体说明的陈述性书面文件。 说明书是最重要的专利申请文件。对于发明专 利申请而言,它不仅用以解释权利要求书,是国家 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实质审查的基础;而且在经过法 定期间后还要向社会公开.技术人员可以从公开的 说明书中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从而获得有益的技 术启示。专利制度提供技术资料的作用由此体现。
• 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权利要求是通过在“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列举 必要技术特征来划定请求保护范围的。在取得授权后,如果他人未经 许可使用的技术具有独立权利要求中列举的全部技术特征,则构成专 利侵权,反之则不构成侵权。 • 例如,独立权利要求载了A、B、C三项必要技术特征,而被指控侵权 的技术只具有技术特征A和B,或A和C,或B和C,或单独的A、B、 C,均不构成侵权。但如果被指控侵权的技术具有技术特征A、B、C 和D则构成侵权。可见,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描述的特征越少, 可能获得得保护范围就越大;而描述的特征越多,可能获得的保护范 围就越小;因此申请人在撰写利要求书时,应当避免将对于发明或实 用新型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写进去。 • 在上述以指南锖针为申请主题的假想例中,如果将指南针的技术特征 描述为“其特征是一片磁针连接在一个支架上,可自由转动指示南北, 并且支架和磁针装在一个壳子中”,即使日后授予专利韵权,其专利 的保护范围会大大缩小。原因是该独立权利要求多描述了一个不必要 的技术特特征“支架和磁针装在一个壳子中”。这样,他人如果制造 了一个没有壳子的指南针,就不杉构成专利侵权了。
• 因此申请人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还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较 为概括的术语来描述技术特征。当然,对技术特征的列举 和描述都要考虑到现有技术的范围。如果技术特征过少、 术语过于概括,就可能将现有技术也包括了进去,导致新 颖性或创造性受到影响。
经济法——专利法

• (二)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 P224-225
•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所需注意的问题 • 1.申请人应当提出未能以合理条件与专利权 人签订实施许可合同的证明 • 2.有关部门作出决定后应通知专利权人,并 登记和公告 • 3.许可的理由消除后,根据专利权人的申请, 应终止决定 • 4、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不享有 独占的实施权。 • 5、合理的使用费。
第三节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 • • • • 一、专利权的内容 即权利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独占实施权——最基本的权利 2、转让权——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 并公示 • 3.实施许可权:独占许可合同、独家许可合 同、普通许可合同、分许可合同
• 4、标记权 • 5、放弃权
•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 缴纳专利年费 • ——累进制
第四节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 • • • • • 一、授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一)新颖性 时间 地域 公开的形式
• • • •
(二)创造性 发明:实质性特点与显著进步 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三)实用性
• 能够是重复制造的产品或在产业上重复使 用的方法
• 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
• 调整对象: • 1、因确认发明创造的归属而产生的社会关 系。 • 2、因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 系 • 3、因发明创造专利的实施、转让而产生的 社会关系 • 4、因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 系
第二节 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主体 和专利客体
• 一、专利申请人 •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 是指对某一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的人。 • 两个或两个以上人 通过协议确定 否则为共同 合作 • 专利权可以被继承 • 专利权可以转让 • 受委托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由委托方和受托 方约定,没有约定的,权利属于受托方个人。
先申请原则、抵触申请以及禁止重复授权概念的清楚化区分

先申请原则、抵触申请以及禁止重复授权概念的清楚化区分禁止重复授权、先申请原则以及新颖性中的抵触申请是《专利法》中的重要概念,相互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按照目前的理解,相互之间存在重叠。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已将抵触申请扩展到本人申请在先、公开在后的专利申请或专利文件,由此可以对上述各个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有利于理解和审查运用。
本文拟从目前对这三个要领的理解出发,提出对其进行清晰的划分和界定的建议。
一、目前对各概念的理解对于《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句关于禁止重复授权的规定,在《专利法》中存在三个与之相关的概念。
第一个是传统新颖性(即申请应相对于申请日之前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即目前专利法中的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这是《专利法》最根本的概念之一。
第二个就是抵触申请,其在《专利法》的规定中被纳入到新颖性范围,但很明显这一类证据显然与传统新颖性概念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第三个是先申请原则,相当于目前《专利法》第九条第二款的内容。
在审查实践中,上述四个概念之间划分不清楚,导致适用法条复杂化,容易导致混乱。
此前审查指南(2001年版)中某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如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2节中曾有如下表述:“由于一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因此为避免对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重复授权,审查员在进行新颖性审查时,应当检索是否存在损害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新颖性的抵触申请。
”显然这里将抵触申请与重复授权概念相提并论。
对此,2006年版审查指南作了一定的改进,但仍然不够完善。
根据《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导读》第34页最后一段指出:原《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这就是“先申请原则”。
尤其指出:先申请原则也能起到防止重复授权的作用,但是它仅仅涉及“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所要防止的一种情况,对同一人同日或先后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两份以上专利申请以及对不同人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两份以上专利申请的情况均未涉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释义:第九条

第九条两个以上的申请⼈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
【释义】本条是关于两个以上的申请⼈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时,应当如何处理的规定。
⼀、专利权是独占权、专有权。
对⼀项发明创造,只能向⼀个特定主体授予⼀项专利,即所谓的“⼀发明⼀专利”原则或称“专利不重复”原则。
如果对同⼀项发明创造向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授予专利权,显然与专利权的独占或专有的性质相悖。
那么,当有两个以上的主体完成了同样的发明创造并都提出专利申请时,应当如何处理呢?国际上有两种处理办法。
⼀种办法称为先发明原则。
即两个以上的主体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时,不论提出申请的先后,专利权授予最先发明的申请⼈。
这种处理办法,有利于保护先发明⼈的利益,但是,也有其明显的不⾜。
⼀是不利于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励技术公开和交流的作⽤。
因为按照先发明原则,不论先发明⼈是否提出专利申请,都不影响其在后提出申请时可优先取得专利的权利。
因此,先发明⼈完全可以先不提出专利申请,对其发明保密,⼀旦他⼈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时,先发明⼈仍可因其发明在先⽽申请并取得专利。
⼆是对已取得的专利权⽽⾔,也会因发明在先原则⽽影响其稳定性。
同时,也给专利审查造成很多⿇烦。
因为查清谁的发明在先往往⽐较困难,会增加审查的费⽤,降低审查效率。
⽬前实⾏先发明原则的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
另⼀种办法是先申请原则。
即当两个以上的主体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不论谁发明在先,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
实⾏这⼀原则,可以克服先发明原则的弊端,有利于⿎励发明⼈及时提出专利申请,充分发挥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公开和交流的作⽤;同时,由于只需要看谁的申请在先,⽽不需花费⼤量的时间和精⼒去确定谁是先发明⼈,可以⼤⼤提⾼对专利申请审查的效率。
因此,世界上绝⼤多数国家都实⾏申请在先的原则。
按照本条的规定,我国专利法在处理两个以上的主体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也实⾏申请在先的原则。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专利申请的原则1.书面原则书面原则 先申请原则:先发明原则和先申请原则单一性原则:概念和适用情形专利申请的原则 概念效力优先权原则 主体合格内容合格条件 申请合格领域合格时间合格 发明专利请求书发明专利请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专利申请文件 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的提出不审查制的分类和优缺点专利审查制度专利申请 审查制的分类的审批 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 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程序 专利的复审程序与无效宣告程序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1)专利申请的书面原则是指申请人为获得专利权所需履行的各种法定手续都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办理。
(2)《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在我国书面原则不仅仅体现在专利申请过程中。
而且贯穿于专利权的产生、存续直至消灭的整个过程中。
(3)专利申请中,书面原则具体落实在专利申请文件上。
2.先申请原则(1)先发明原则①概念先发明原则是指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就同一发明主题申请专利时,专利局将按完成发明创造构思的时间来决定专利权授予何人,在具体操作上,确定专利权归属时还将参考发明人是否热心或积极地去完成其发明构思。
②与现代专利制度的立法宗旨不和谐之处a.在出现申请抵触时,申请人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或聘请律师或亲自取证,以证明自己是先发明人,这种运作方式从宏观角度看是非常不经济的。
b.采用先发明原则不利于促使技术的早日公开。
c.对于取得专利权的人而言,在一段时期内其权利状态未必稳定,随时都可能有他人以先发明人的名义提出相同内容的专利申请,从而启动抵触程序。
(2)先申请原则①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②判断申请时间先后的标准有两个:一个以时刻为单位,另一个是以日为单位。
专利法优先权原则

专利法优先权原则
一、优先申请
优先申请是指同一发明创造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时,可以享受优先申请的权利。
申请人可以在首次申请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申请同一项专利,并享有首次申请的申请日。
这一原则有助于申请人尽早获得专利保护,避免因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申请延误而导致专利申请被抢先。
二、优先权益
优先权益是指同一发明创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时,在后申请享有优先获得专利权的好处。
这一原则旨在防止同一发明创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被重复授权,保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申请人可以在优先权益期间内,对在后申请的专利权进行转让、实施许可等操作。
三、优先审查
优先审查是指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同一项专利时,申请人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局进行优先审查。
该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局将对该项专利申请进行快速审查,申请人可以尽快获得授权。
这种优先审查的方式可以提高专利审查效率,缩短审查周期,使申请人能够更快地获得专利保护。
总之,专利法优先权原则为申请人提供了多项便利,有助于申请人尽早获得专利保护,保护合法权益,提高审查效率。
专利申请的原则是什么

专利申请的原则是什么
一、创造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非显性原则
四、统一性原则
五、完整性原则
专利申请的完整性原则要求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时提供所有必要的
信息和文件。
申请人必须提供充分的技术描述、发明要点和权利要求书,
并附上相关的附图等必需文件。
完整性原则也适用于后续的专利申请程序,例如对审查意见的回复等。
六、公开性原则
七、申报质量原则
八、诚实信用原则
九、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原则允许申请人在提交一项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在其他国家
或地区提出相同发明的申请,享受优先权。
这意味着在该优先权期限内,
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将被视为与第一个申请在同一天递交。
综上所述,专利申请的原则包括创造性、实用性、非显性、统一性、
完整性、公开性、申报质量、诚实信用和优先权原则等。
申请人在申请专
利时应遵守这些原则,以确保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高专利申请的
成功率。
专利授予基本原则是什么?

专利授予基本原则是什么?一、专利授予基本原则是什么按照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个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专利权。
当出现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分别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况时,有两种处理的原则:一个是先发明原则,一个是先申请原则。
先发明原则是指,同一发明如有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提出专利申请,应把专利权授予最先做出此项发明的人,而不问其提出专利申请时间的早晚。
但由于在采取此项原则时,在确定谁是最先发明人的问题上往往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因此,目前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少数国家采用这种原则。
所谓先申请原则,是指当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分别提出申请时,不问其作出该项发明的时间的先后,而按提出专利申请时间的先后为准,即把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原则。
二、专利申请审查程序各国对专利申请的审查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
有的国家实行形式审查制,即只审查专利申请书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审查该项发明是否符合新颖性等实质性条件。
有些国家则实行实质审查制,即不仅审查申请书的形式,而且对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只有具备上述专利条件的发明,才授予专利权。
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实质审查制。
(一)受理阶段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
如果申请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迹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图及图片未用绘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请文件不齐备的;或者请求书中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及地址不详的;或专利申请类别不明确或无法确定的,以及外国单位和个人未经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直接寄来的专利申请不予受理。
(二)初步审查阶段经受理后的专利申请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的,自动进入初审阶段。
初审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先申请和先发明原则
专利法是以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专利享有独占权为基本原则的。
所以一项发明创造只应授予一个专利权。
换言之,一项发明创造若给予两个以上专利权,就违背了专利权独占性的原则。
在日本将这一原则称之为"一发明一专利原则",在美国称为"排除重复专利原则"。
当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分别由若干个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专利时,只能对其中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授予专利权,那么专利权究竟授予谁呢?
各国专利法对此一直存在着两种原则:
第一种,先发明原则。
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论谁先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最先完成发明的申请人。
目前,只有美国和菲律宾采用先发明原则。
第二种,先申请原则。
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管是谁最先完成的发明,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原则。
我国采用先申请原则。
我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应当及时提出专利申请,过晚提出申请,就有可能被他人抢先提出专利申请而失去取得专利权的机会。
但是,发明创造构思尚不成熟,或者申请文件尚未准备充分,则不宜仓促提出专利申请,不然在以后的审批程序中出现问题,也会影响专利权的取得。
武汉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