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磁场检测结果报告单

合集下载

电磁辐射检测报告

电磁辐射检测报告

声明:
Manifesto:
1、本实验室仅对加盖本实验室测试专用章的完整检测报告原件负责;
We are on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ete Test Report in original version with our Laboratory “Test seal”;
2、检测报告无编写、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ltdreport综述summary被检测对象名称nameeut型号代号规格modelcodetype实验室样品编号numberlab办公室电磁辐射检测委托单位client个人委托方参试人participators委托单位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三环南路甲17收样日期date数量amount检测日期datetest2013温度temperature检测地点placetest指定办公室湿度relativehumidity10检测仪器综合场强测试仪序列号射频探头序列号工频场强探头序列号检测依据testcriteria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检测项目综述summarytestitems序号检测项目testitems检测结果testresults对检测要求和判据的符合性correspondtestrequirement指定办公室检测见附录1被检测件状态说明statedescriptioneut被检测对象工作状态描述日常办公环境个人电脑待机运行空调没有打开
西侧电脑前
0.5-0.8 米
26.22
15.83
东侧电脑前
0.5-0.8 米
29.04
7.51
备注:根据办公室实际情况确定,大电场工频干扰源没有,仅选择 2 个敏感点测试。
共 13 页 第 2 页
北京赫安辐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HAFY20130408EMF001

高频实验报告(电子模板)4题版

高频实验报告(电子模板)4题版

高频实验报告(电子版)班级:班级:学号:学号:姓名:姓名:201年月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输入信号Ui(mV P-P)50mV P-P放大管电流Ic 1 0.5mA 1mA 2mA 3mA 4mA 4.5mA 输出信号Uo(V P-P)2-1:直流工作点与对放大器影响关系得结论:输入信号Ui(mV P-P) 50mV P-P阻尼电阻R Z (1K2=1) R=∞(R11) R=100 Ω(R7) R=1K(R6) R=10K(R5) R=100K输出信号Uo(V P-P)3-1: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曲线图3-2:阻尼电阻—LC 回路的特性结论4: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特性曲线图 粘贴处输入信号幅度(mV P-P)50mV P-P输入信号(MHz )2727.52828.52929.530输出幅值(V P-P)输入信号 (MHz ) 30.53131.53232.533输出幅值(V P-P)4-1: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4-2: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1. 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K U 与哪些因素有关?双调谐放大器的有效频带宽度B 与哪些因素有关?2.改变阻尼电阻R 数值时电压增益K U 、有效频带宽度B 会如何变化?为什么?3. 用扫频仪测量电压增益输出衰减分别置10dB 和30dB 时,哪种测量结果较合理?4. 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放大器的频率时,实测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时,数字频率计均能正确显示吗?为什么?5. 调幅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其调制度m 应该变化吗?为什么?思考题( )答案如下:幅频特性曲线图粘贴处实测波形1 粘贴处 实测波形2 粘贴处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2: 谐振功放电路的交流工作点统调实测值级别激励放大级器(6BG1)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6BG2)测量项目注入信号U i(V6-1)激励信号U bm(V6-2)输出信号U0(V6-3)未级电流I C(mA)峰峰值V P-P有效值VU bm(V p-p)1 2 3 4 5 Uo(V p-p)Ic(mA)3-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激励特性U bm–U0特性曲线图3-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U bm–U0特性曲线图粘贴处实验电原理图粘贴处RL(Ω) 50Ω 75Ω 100Ω 125Ω 150Ω 螺旋天线Uo(V p-p) (V6-3) Ic(mA) (V2)4-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RL-- Uo 特性曲线图4-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RL-- Uo 特性结论V2 (V) 2 V 4V 6V 8V 10V 12V U O (V p-p ) Ic (mA)5-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特性V2—Uo 特性曲线图5-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V2—Uo 特性结论V2—Uo 特性曲线图粘贴处RL-- Uo 特性曲线图粘贴处6:谐振放大器高频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的测量:电源输入功率P D : Ic = mA 、 V2 = V 、 P D = mW 高频输出功率P 0 : Uo = V p-p RL = Ω P 0 = mW 电路工作效率η: %5:本次实验实测波形选贴选作思考题:(任选一题)1 当调谐末级谐振回路时,会出现i C 的最小值和U 0的最大值往往不能同时出现。

【2018最新】高频实验报告全-实用word文档 (28页)

【2018最新】高频实验报告全-实用word文档 (2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频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实验课程: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学生姓名:周倩文学号:630171201X 专业班级:通信121班指导教师:雷向东老师、卢金平老师告目录实验一仪器的操作使用实验二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三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实验四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五晶体振荡器设计实验六模拟乘法混频实验七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实验八集电极调幅实验实验九基极调幅电路设计实验十模拟乘法器调幅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周倩文学号:630171201X 专业班级:通信121班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X-10-10 实验成绩:、实验一仪器的操作使用(硬件)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高频实验室的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主要是用来观察周期信号的波形,比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调幅波,等等。

信号发生器,即信号源。

(2)注意事项:在仪器之间、仪器与电路之间,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信号线来完成的。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就要将示波器的信号输入线(表笔)与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线连接在一起。

注意,仪器的信号线都有一个金属的连接头,也被称作“Q头”,用来与仪器连接在一起,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将信号线接上和取下时,一定要捏住信号线的其他部位,否则,信号线中的芯线就会被拧断。

再就是不能用蛮力,。

这是高频实验仪器操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要求,必须遵守,不得违背。

二、实验内容高频正弦波信号的产生和测试①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使用方法。

它是数字智能型的信号发生器,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显示信号的参数。

信号参数,由功能键结合数字按键设置,比如,我们要产生频率为12.5MHz、有效值150mV的信号,那么,我们就要先按一下功能键“频率”,再按数字键12.5,然后按右边的单元键“MHz”,这时,屏幕上显示“频率12.5MHz”;接着再按一下功能键“幅度”,再按数字键150,然后按右边的单元键“mV”,这时,屏幕上显示“幅度150mV”。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及数据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及数据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及数据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及数据 2011年04月20日核磁共振1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2学习利用核磁共振校准磁场和测量g因子的方法3理解驰豫过程并计算出驰豫时间。

重难点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磁场强度和驰豫时间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演示相结合。

学时3个学时一、前言核磁共振是重要的物理现象。

核磁共振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临床诊断、计量科学、石油分析与勘探等许多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自旋角动量P不为零的原子核具有相应的磁距μ而且其中称为原子核的旋磁比是表征原子核的重要物理量之一。

当存在外磁场B时核磁矩和外磁场的相互作用使磁能级发生塞曼分裂相邻能级的能量差为其中hh/2πh为普朗克常数。

如果在与B垂直的平面内加一个频率为ν的射频场当时就发生共振现象。

通常称y/2π为原子核的回旋频率一些核素的回旋频率数值见附录。

核磁共振实验是理科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必做实验之一如今许多理科院校的非物理类专业和许多工科、医学院校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安排了核磁共振实验或演示实验。

利用本装置和用户自备的通用示波器可以用扫场的方式观察核磁共振现象并测量共振频率适合于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基础实验教学使用。

二、实验仪器永久磁铁含扫场线圈、可调变阻器、探头两个样品分别为、和、数字频率计、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一核磁共振的稳态吸收核磁共振是重要的物理现象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临床诊断、计量科学和石油分析勘探等许多领域得到重要应用。

1945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的美国科学家Purcell和Bloch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改进核磁共振技术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瑞士科学家Ernst199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大家知道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的数值在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只能取分立数值的现象很普通本实验涉及到的原子核自旋角动量也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其中I称为自旋量子数只能取0123�6�7等整数值或1/23/25/2�6�7等半整数值公式中的h/2π而h为普朗克常数对不同的核素I分别有不同的确定数值本实验涉及质子和氟核F19的自旋量子数I 都等于1/2类似地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空间某一方向例如z方向的分量也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的数值Pzm 。

电磁场试验报告1(模板)

电磁场试验报告1(模板)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HFSS软件基础与应用1 --矩形波导)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时间:HFSS软件基础与应用一、实验目的通过安装调试HFSS软件,初步了解该软件。

通过学习使用HFSS画一个矩形波导,逐步掌握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二、HFSS简介HFSS –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Ansoft公司推出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目前已被ANSYS公司收购;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三维结构电磁场仿真软件,业界公认的三维电磁场设计和分析的工业标准。

HFSS提供了一简洁直观的用户设计界面、精确自适应的场解器、拥有空前电性能分析能力的功能强大后处理器,能计算任意形状三维无源结构的S参数和全波电磁场。

HFSS软件拥有强大的天线设计功能,它可以计算天线参量,如增益、方向性、远场方向图剖面、远场3D图和3dB带宽;绘制极化特性,包括球形场分量、圆极化场分量、Ludwig第三定义场分量和轴比。

使用HFSS,可以计算:①基本电磁场数值解和开边界问题,近远场辐射问题;②端口特征阻抗和传输常数;③ S参数和相应端口阻抗的归一化S参数;④结构的本征模或谐振解。

而且,由Ansoft HFSS和Ansoft Designer构成的Ansoft高频解决方案,是目前唯一以物理原型为基础的高频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了从系统到电路直至部件级的快速而精确的设计手段,覆盖了高频设计的所有环节。

三、HFSS界面介绍与操作软件界面菜单栏(Menu bar)由文件、编辑、视图、工程、绘图、3D模型、HFSS、工具和帮助等下拉式菜单组成。

工程管理(Project Manage)窗口显示所以打开的HFSS工程的详细信息,包括边界、激励、剖分操作、分析、参数优化、结果、端口场显示、场覆盖图和辐射等。

3D模型窗口(3D Modeler Window)是创建几何模型的区域,包括模型视图区域和历史树。

状态栏(Status bar)位于HFSS界面底部,显示当前执行命令的信息。

磁共振报告模板大全(二)

磁共振报告模板大全(二)

磁共振报告模板大全(二)胸部后纵隔神经鞘瘤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神经鞘瘤。

于后纵隔相当于T12椎体平面,椎体左/右旁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尚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呈明显强化,纵隔结构向前推移。

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胸腺瘤于前上纵隔胸腺位置可见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大小约为X X cm,T1WI为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尚均匀,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强化,肿块与纵隔内血管影分界清楚,纵隔内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主动脉夹层扫描示主动脉管径增粗,其内可见线样影(内膜片)将动脉腔分成两个腔,真腔小,假腔较粗。

于主动脉起始部/升主动脉内膜片近端不连续形成破口,胸主动脉/腹腔动脉内膜远端撕裂形成再破口,SET1WI真腔呈低信号,假腔呈不均匀高信号,GRE及Cine-MRI真腔血流呈高信号,假腔血流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假腔内可见边缘SET1WI 高信号,GRE/Cine MRI较低信号影,考虑为血栓形成, CineMRI可显示血液从真腔经破口向假腔喷射。

增强后真假腔血流均有强化,血栓不强化。

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纵隔淋巴瘤。

于前、中纵隔可见多发结节影,主要位于肺门及支气管隆突下方,部分病灶相互融合,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部分血管受压,双侧肺内未见明显肿块影。

腹部MRCP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异常。

MRCCP示肝内胆管走行正常,未见明显扩张,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显影良好,管径无增粗,胆囊不大,胰管显影良好,未见明显扩张。

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信号均匀,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肝内血管走行正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脾不大,胆囊不大,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

肝左叶/肝门区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胆管细胞癌并胆管扩张于肝左叶/肝门区见一片状占位性病变,T1WI呈略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病灶边界欠清,大小约为 X X cm,肝门区及肝左叶胆管扩张,Gd-DTPA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静脉期病灶有不规则强化,胆囊不大,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脾不大,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电磁测量总结报告

电磁测量总结报告

2007年HT-7春季实验诊断总结电磁测量,芯部等离子体测量,等离子体与波束相互作用,边界等离子体1.电磁测量总结报告任务及状态:确保诊断系统正常工作,为装置的运行和物理实验提供所需要的基本装置运行信号和参数,并根据不同物理实验的要求进行放电参数调节。

系统整轮实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改进:更新了大量的低零漂、高精度的积分器系统,将准确可靠的信号提供给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并且对大量小探针的信号进行积分获得极向磁场值;是尝试采用EFIT程序对HT-7进行磁面进行反演,并对铁心做了相应的处理。

下一步的计划:反演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积分器与别的系统连接引起的零点漂移问题;实验之后检测装置内部的探针,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探针。

2.芯部测量(HCN,ECE,CO2)(1)远红外电子密度测量状态:在长达45天的连续运行中,除激光器阴极过渡段玻璃管有的小漏外,整台干涉仪工作稳定,能可靠地提供密度信号,在精心维护下,未更换阴极和输出栅网,从而未影响装置放电。

改进:由于干涉仪使用了数年,所有光学元件的反射率都下降了,影响了整个系统的信噪比,特别是4、5两道信号偏弱。

实验结束后,准备拆下干涉仪所有的光学元件,重新镀膜。

(2)电子回旋辐射测量状态:从EAST装置上拆回HT-7装置,重新联接、调试,更换了波导连接。

测试了相关微波器件,对16道视频放大器进行了测量,标定了探测器的性能,通过调试,给出了合适的各道衰减器大小。

实验期间,根据不同的放电条件,不断的调整衰减器的大小,获得了较好的电子回旋辐射信号。

定标:在实验期间,利用纵场的变化,标定了并给出各道的相对系数。

下一步的计划:在放电后期,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制冷机制冷能力下降,影响探测器的输出特性,实验后,将联系厂家测试检修制冷机。

(3)二氧化碳激光相干散射诊断状态:共工作15天,其中有10天是连续工作。

监测了本轮主要物理实验的芯部密度涨落概况,探测到了一些HT-7新物理现象:低杂波实验中的高K 微观模不稳定性的爆发;50~60kHz本征模的发现;~180kHz高k窄带密度涨落现象的进一步观测;TEM模尺度湍流高频分量与粒子约束的直接关联。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高频电路的设计和实验,加深对高频电路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2. 接收功率计的设计与实现;3.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4. 高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按照实验要求逐步完成了各个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经过仔细调试和测试,我们成功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中,我们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特定型号的晶体振荡器,以实现稳定、高频率的信号输出。

通过调整部分元件参数,信号频率得以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显示,该设计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稳定可靠,符合预期要求。

第二部分的接收功率计设计中,我们以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通过一系列放大器、滤波器和检波器等组成的电路,实现对高频信号功率的测量。

通过与次级标准功率计的对比测试,我们发现该接收功率计的测量误差较小,在合理范围内。

第三部分的带通滤波器设计中,我们根据实验要求,采用二阶无源RC 滤波器来实现对指定频段信号的选择性放大。

经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对指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同时能够滤除其他频率的杂波。

第四部分的高频放大电路设计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BJT三极管,通过合适的偏置和负反馈手段,实现了对输入高频信号的放大。

经过调试和测试,我们得到了满意的放大效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四、实验心得与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高频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测量工具,并且动手实际搭建了高频电路,熟悉了电路连接和元器件的选取。

通过调试和测试,我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每个人都负责自己的部分,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使实验进展顺利。

带电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报告模板

带电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报告模板
1
图谱
是/否
2
图谱
是/否
3
图谱
是/否
4
图谱
是/否
5
图谱
是/否
6
图谱
是/否
7
图谱
是/否
8
图谱
是/否
9
图谱
是/否
10
图谱
是/否
特征分析
检测仪器
结论
备注
注:如测试时,探头后需增加滤波器进行消噪处理,请在备注处予以注明。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报告
一、基本信息
变电站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运行编号
试验性质
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
试验地点
报告日期
编制人
审核人批准人Βιβλιοθήκη 试验天气温度(℃)
湿度(%)
二、设备铭牌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设备型号
额定电压(kV)
三、检测数据
序号
间隔名称
设备名称和相位
图谱文件
是否存在放电信号(打勾)
测试值(峰值)(mV)

高频实验报告全

高频实验报告全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学生姓名:周倩文学号:6301712010专业班级:通信121班指导教师:雷向东老师、卢金平老师目录实验一仪器的操作使用实验二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三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实验四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五晶体振荡器设计实验六模拟乘法混频实验七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实验八集电极调幅实验实验九基极调幅电路设计实验十模拟乘法器调幅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周倩文学号:6301712010 专业班级:通信12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4-10-10 实验成绩:、实验一仪器的操作使用(硬件)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高频实验室的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主要是用来观察周期信号的波形,比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调幅波,等等。

信号发生器,即信号源。

(2)注意事项:在仪器之间、仪器与电路之间,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信号线来完成的。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就要将示波器的信号输入线(表笔)与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线连接在一起。

注意,仪器的信号线都有一个金属的连接头,也被称作“Q头”,用来与仪器连接在一起,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将信号线接上和取下时,一定要捏住信号线的其他部位,否则,信号线中的芯线就会被拧断。

再就是不能用蛮力,。

这是高频实验仪器操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要求,必须遵守,不得违背。

二、实验内容高频正弦波信号的产生和测试①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使用方法。

它是数字智能型的信号发生器,打开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显示信号的参数。

信号参数,由功能键结合数字按键设置,比如,我们要产生频率为12.5MHz、有效值150mV的信号,那么,我们就要先按一下功能键“频率”,再按数字键12.5,然后按右边的单元键“MHz”,这时,屏幕上显示“频率12.5MHz”;接着再按一下功能键“幅度”,再按数字键150,然后按右边的单元键“mV”,这时,屏幕上显示“幅度150mV”。

磁共振报告模板

磁共振报告模板

磁共振报告模板大学医院放射科头颅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及鞍上可见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 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 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

左/右侧额/颞/顶/枕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示左/右侧额/颞/顶/枕叶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 cm,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楚/欠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略不均匀,围无水肿/水肿较轻,Gd-DTPA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无强化,水肿不强化。

高频实验报告模版

高频实验报告模版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姓名:熊德平院系:工学院电子系年级:09级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学号:2009180524任课教师:陈素纯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目录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2、集电极调幅实验3、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4、模拟锁相环应用实验5、FM接收机发射机实验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题目: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实验日期: 2011 年 3 月 31 日专业:应用电子年级:09 班:05 姓名:熊德平学号:2009180524 实验目的: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实验内容:计算不同负载的输出功率和集电极谐振频率直流表电压测Q E1的静态Q点Ve Q=2.2V,不同负载波形(RE8)(RE9)(RE10)(注:RE8 RE9 RE10 为负载电阻)测Avo=V opp/Vipp=16V/160mv=100Po=三种状态波形(欠压临界过压)扫频仪测集电极电路谐振频率=10.7MHz扫频仪波形: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题目:集电极调幅实验实验日期: 2011 年 4 月 14 日专业:应用电子年级:09 班:05 姓名:熊德平学号:2009180524 实验目的:进一步加深对集电极调幅工作原理的理解实验内容:测试集电极调幅动态调制特性观察输出波形实验步骤:1.调整集电极调幅的工作状态调W61使Q61的静态工作点为UEQ=2.1V,并使调谐回路谐振在10.7MHz处。

2.从IN61处注入10.7MHz的载波信号,在TT61处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调节T63、T61的磁芯使TT61处输出信号最大不且不失真。

3.测试动态调制特性用示波器从Q61发射机测试输出电流波形,改变从IN61处输入信号的大小,直到观测到电流波形顶点有下凹现象为止,此时,Q61工作于过压状态,保持输入信号不变,从IN63处输入1KHz的调制信号且由0v开始增加,记下数据绘制波形4.观察检波器的输出波形从TT62用示波器观察检波器输出波形,分别连接J62、J63、J64、J65,在TT62处观察输出波形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题目: 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实验日期: 2011 年 4 月 24 日专业:应用电子 年级:09 班:05 姓名:熊德平 学号:2009180524 实验目的: 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工作原理实验内容: 整理LC 调频所测的数据,绘出观察到的波形实验步骤:一、直流电压表调静态工作点;1.调W81,测D81变容管静态反偏VQ=2.5V 2.调W82,测Q81的VEQ=2.5V二、示波器、频率计调测振荡器中心频率fc=10.7MHz (联J82); 测TT82处正弦波,调L84使fc=10.7MHz 三、示波器测调频波;从IN81处分别加V Ω(正弦波F=1KH (V Ωm 从0慢增大);方波F=1KH (V Ωm 从0慢增大))观测TT82处调频波分别为(一条正弦带;两条正弦波)随V Ωm 增大(带宽加宽;两条正弦波之间相位差增大)分别联接(J81;J83;J82,J83)重做本条实验观察波形变化情况。

电机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电机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电机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1. 背景
本报告旨在对电机进行辐射检测,分析电机的辐射情况,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结论,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

2. 检测对象
本次辐射检测的对象为XX型号电机。

3. 检测方法
本次辐射检测采用以下方法:
•按照《电机辐射检测标准》(GB/T 18655-2002)的要求,采用EMDEX II型电磁场强度测量仪,测量电机工作时的电磁辐射强度。

•现场观察:检测人员使用肉眼观察电机工作时的辐射情况。

4. 检测结果
本次辐射检测的结果如下:
1.电磁场强度等效值:
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前侧后侧
x mG x mG x mG x mG x mG x mG
2.现场观察:
检测人员观察到电机工作时无明显的辐射现象。

5. 结论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电机的辐射强度符合《电机辐射检测标准》要求,可以安全使用。

2.电机工作时无明显的辐射现象。

6. 建议
基于本次检测结果,我们向您提供以下建议:
1.对电机在使用中的辐射情况应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辐射问题。

2.应加强对电机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对电机安全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7. 参考资料
1.《电机辐射检测标准》(GB/T 18655-2002)。

8. 检测单位
本次检测单位为XXX公司。

电磁噪音评测报告模板

电磁噪音评测报告模板

电磁噪音评测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等。

而这些电子产品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和噪声,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于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噪音产生的评测成为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二、评测对象本次电磁噪音评测的对象是一台名为XX的电脑。

三、评测方法评测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器材:•电磁场测试仪:该仪器可以检测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包括高频辐射电磁场和低频电磁场。

•噪音测试仪:该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电子产品产生的声音来判断其噪音水平。

首先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对电脑进行了基线测试,记录了其静态电磁噪声水平。

然后将电脑接通电源,在不同负载下(即开启不同程序)进行了噪音和电磁辐射测试,并与基线数据进行对比。

四、评测结果针对XX电脑电磁噪音评测结果如下:1. 静态电磁噪声水平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该电脑产生了一个比较低的电磁噪声水平,测试结果如下:测试项测试结果电磁场强度(V/m) 32. 动态电磁噪声水平在不同负载下,该电脑的电磁辐射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最高值约为4V/m,数据如下:测试项常规启动游戏启动视频播放电磁场强度(V/m) 3.5 4 3.83. 噪音水平在不同负载下,该电脑的噪音水平也没有显著变化,测试时噪音值约为40-45dB,数据如下:测试项常规启动游戏启动视频播放噪音水平(dB)40 44 42五、分析结果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负载下,XX电脑的电磁辐射水平和噪音水平都没有显著变化。

其静态电磁噪声及动态电磁噪声的水平都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用户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其噪音水平也较为稳定,在使用该电脑时用户的舒适度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六、总结本次电磁噪音评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关XX电脑的评测报告。

虽然不同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噪声水平可能因其不同的制造工艺、电路设计及质量等进行扰动,而导致噪声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全身MRI报告模板,建议收藏!

全身MRI报告模板,建议收藏!

全身MRI报告模板,建议收藏!之前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全身CT报告模板,有很多老师在私信我,有没有MRI报告模板,今天给各位老师整理了MRI报告模板,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此文章来源于新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只为学习为目的,如不希望在本公众号发布,请联系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头颅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

脑部MRA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垂体腺瘤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示垂体窝扩大,鞍内及鞍上可见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强化,信号均匀,病灶呈”花生米”状,在鞍隔平面受阻变窄,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积水。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内小信号异常,符合垂体微腺瘤。

垂体冠状及矢状面示垂体上下径为 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于垂体左/右侧/底部见一T1WI小低信号异常影,直径约为cm,垂体柄向左/右侧偏移,动态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脑转移瘤。

于脑内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中央有坏死,显示更长T1及更长T2信号,病灶周围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颅咽管瘤。

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X X cm,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仍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楚,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

高频电磁波实验报告

高频电磁波实验报告

高频电磁波实验引言:最近几年来,一种称为“左手材料(left-handed material)”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领域内开始获得愈来愈多的关注。

所谓“左手材料”就是指介电常数占及磁导率都为负值的材料。

一般地,任何材料都具有两个物理参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它们决定该材料与电磁辐射包括光,微波,无线电波,甚至x射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左手材料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是负数,所以有人也称之为“双负介质(材料)’;或者“负折射系数材料,简称“负材料”。

又由于在左手材料中,其相速度与群速度是反向的,所以它也被称为“回波介质”。

这样的材料自从2000年在实验上实现之后,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

该种材料具备一些特殊的电磁特性,从而使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左手材料可用来制造高指向性的天线、激光、聚焦微波波束、以及实现“完美透镜,’、用于电磁波隐身等等。

它还有可能在新型波导和光纤中得到应用。

最近,已有实验报道了磁性纳米结构的复合物在中红外波段其磁导率呈现负值,将这样的材料与介电常数为负值的材料复合可以获得在中红外波段的“左手材料"。

所谓的“瑞士卷"结构可以在兆赫兹频率范围内实现磁导率为负值。

如果人们能将产生负折射系数的微波频段拓展到可见光领域,则可能带来更多的光学应用前景。

基本理论:1、左手材料[1]左手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是相对于右手材料而言的,而右手材料就是我们常见的普通介质。

对于均匀介质而言,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是描述其电磁场性质的最基本的物理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俩个物理量都是非负的常数。

依据麦克斯韦方程,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同时为正值时,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和波矢K三个物理量的方向是呈右手关系的。

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右手材料、与此对应,左手材料就是这三个量满足左手定则的介质。

图一实验用双层左手材料图二左手右手材料物理量关系2、S参数[2]S参数(散射参数)用于描述某个器件更改信号的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