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2单元)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l一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l一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l一2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是讲述中国古代文明及历史的重要阶段,内容涵盖了甲骨文、商代、周代等重要历史时期,是学习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1-2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介绍。

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的一种文字。

它来源于商代的商朝,故称为“商骨文”或“商甲骨文”。

甲骨文是后人发掘出来的或者是写在龟骨、兽骨、和玉石上面的。

甲骨文的字符基本是由曲线构成,因此被称为“曲线文字”。

它不仅保存了数量丰富的商代史料和文化资料,而且也为后来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商代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

商代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期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文明高峰期,古代中国文化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创造和积累。

商朝统治的范围很广,从黄河流域到杭州湾,历时6世纪,但考古学发现,它早期地位并不高,经过长达200多年发展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

三、周代周代是商朝的继承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周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为中华民族的整体而统一的区域性政治组织形式,为后来全面的封建王朝、科举制度、官僚体系以及中国封建文化和思想奠定了基础。

周代的历史时期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被视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则是对西周的继承和发展。

在周朝的统治下,我国能够达到文化和社会的繁荣,成就斐然。

四、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知识点内容庞杂且重要,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甲骨文、商代以及周代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发展对理解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只是对七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知识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学习历史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
完美版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兴衰
1. 奴隶社会的起源:奴隶制度的形成
2. 奴隶社会的特点:等级制度和劳动方式
3. 奴隶社会的发展:商、殷、周三代的兴衰演变
4. 商代的特色:青铜文化的发展和青铜器的制作技术
5. 《尚书》和《诗经》的产生:商代文化的高度成就
6. 商代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延续
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兴衰
1. 封建制度的兴起: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
2. 封建社会的特点:兼并与分封、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百家争鸣
4.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5. 秦始皇的重大改革: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等
6.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的影响:开创中央集权的传统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与外交
1.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兴起和威胁
2. 长城的修筑: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3.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的贸易往来
4. 汉朝的外交政策:和亲、通商等方式维护边疆稳定
四、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
1. 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 孟子:儒家学派继承者之一
3. 墨子:提出兼爱和非攻思想的代表人物
4. 屈原:楚国诗人,文化名人
5. 孙膑、李斯:战国时期的军事与政治家
五、中国古代历史的总结
1.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
2. 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影响
3. 外交和边疆防御的重要性
4. 文化名人的贡献和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七年级历史1到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1到2单元知识点

一、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和动物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火可以取暖、驱赶野兽、扩大活动范围,还可以熟食,促进了体质,增强了他们适应抵抗自然的能力,促进了大脑的进化。

(火的作用)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已能直立行走,上肢接近现代人,双手灵活,能够打制用途不同的石器。

3、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是大约在距今200多万年到1万多年,使用打制石器。

4、山顶洞人距今约30000年,会人工取火,并且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具体表现在发现有针眼的骨针)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

2、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半坡居民种植粟、白菜和芥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这个时代开始称为新石器时代。

三、1、传说炎帝的功绩,教人播种五谷,改进农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还发明了陶器,开辟集市。

号“神农氏”,和黄帝并称人文始祖。

2、传说黄帝的功绩,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仓颉发明文字、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号“轩辕氏”,被称为人文初祖。

3、传说尧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了历法,尧把王位传给了舜,舜把王位传给了禹,(尧—舜—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

四、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黄河流域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他的儿子启集成父位,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文明的曙光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金字塔与法老-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1.3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汉摩拉比法典- 巴比伦宗教和社会制度1.4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源- 印度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兴起与发展1.5 古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 夏、商、西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的扩张与变革2.1 古代世界的扩张- 亚历山大的东征-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丝绸之路的开通2.2 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制度2.3 宗教与思想文化- 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2.4 古代世界的社会生活- 希腊罗马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农村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生活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3.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骑士阶层- 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影响3.2 亚洲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唐朝与宋朝-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印度的笈多王朝与莫卧儿帝国3.3 非洲与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古代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3.4 中古时期的科技文化- 阿拉伯的数学与天文学- 欧洲的文艺复兴-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4.1 近代欧洲的变革- 宗教改革与新教传播-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4.2 美国的独立与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4.3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非洲的独立运动4.4 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第五单元:现代世界的挑战与变革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与演变-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政治-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5.3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量子力学与原子能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5.4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上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学全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第1—2单元(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第1—2单元(共
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 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 取火,掌握了磨光、钻 孔技术,有爱美之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历史时空轴
河姆渡人
约7000年前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半坡居民
约6000年前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炎帝
黄帝
约5000年前
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炎帝归 顺黄帝,这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 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原始手工业 彩陶(鱼纹、鹿纹)乐器(陶埙)、纺织、制衣
半坡居民地处黄土高原, 这里冬季寒冷干燥。
原始饲养业 猪、狗等动物
建筑优点
半地穴式房屋墙壁厚实,内有灶坑,冬暖夏 凉。是北方建筑的雏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异同点
原 始 距今 居 时间 民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yáo),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生产工具: 骨耜.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象 牙雕刻);使用天然漆.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半坡村一带,住半地穴式圆 形房屋,种植粟(sù),制 作彩陶。
形成华夏族,后人尊 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 民族的“人文始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禅让制 世袭制(民主选举 父死子继)
夏桀
夏启
遗址中建筑的布局和规 格,反映了夏王朝的阶 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商汤灭夏
夏朝因为桀(jié)的暴政而亡。
这些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文明进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商朝的兴亡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都城 亳

七年级l历史复习提纲(1~2单元)

七年级l历史复习提纲(1~2单元)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国家朝代发展线索: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并立)→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七上P2)(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我国最为著名的早期直立人2.北京人(七上P3)(距今约71万—23万年,北京周口店)——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4、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5.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答:火的使用,可以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还可以用来驱逐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进化。

▲图片掌握:P3“北京人头部复原图”◆附:半坡、河姆渡过着定居生活,是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决定的。

他们都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图片掌握:七上P8“半地穴式房屋图”、P9“鱼纹彩陶盆”;P10:“干栏式房屋图”。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炎帝与黄帝(七上P12)——形成华夏族是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1)炎帝的贡献:改造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陶器,开辟集市。

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2)黄帝的贡献: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指南车,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音乐;其妻子嫘祖还发明养蚕抽丝技术,号称轩辕氏。

2、战争:(1)炎帝与黄帝vs蚩尤:涿鹿之战 (2)炎帝vs黄帝:阪泉之战3.尧舜禹“禅让”(七上P14):原始社会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4、大禹治水(七上P15)——方法: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学习精神:从其治水方法学习其创新精神,从其三过家门而不入,学习其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年级历史第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2单元知识点七年级历史课程的第2单元主要讲解了中国古代的初步建立和融合过程,着重介绍了四大发明、古代的汉唐文化以及宋朝的科技和文化,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机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历史第2单元的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和学习。

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轻松了文字记录和传播;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在水上航行行为;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战争方式;印刷术的发明,则是文化传播与保存的重要方式。

四大发明固然重要,但是其重要性并非完全相等。

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传播和保存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指南针和火药则主要改变了社会行为和武器发展。

学生们应该一一理解这些发明的作用,可以在名人传记、科技百科等方面做进一步了解。

二、汉唐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

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代表着唐朝的诗人;皮影戏、青花瓷、有钱树、三国杀等代表着汉朝的文化艺术。

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堂、历史小说或是其他文化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汉唐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三、宋朝的科技和文化宋朝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时代,尤其是在科技和文化方面。

宋代的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其诗文、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都是涵盖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作品;钱锺书、陈寅恪、胡适等文化翘楚们也是当时文化的重要代表。

而在科技方面,宋代科技的发展突出体现在蚕丝、造船、水利等方面,为当时社会的生产和文化进步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学生们在学习宋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时,可以通过看一些文艺片、小说、博物馆等多种途径加深对于宋朝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七年级历史第2单元的知识点是非常有趣的话题,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对于理解现代科技、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年级半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半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半期历史知识点总结随着七年级半期的结束,我们也即将迎来期末的考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占据着众多学生们的重要部分。

历史的储备知识决定了我们在考试中的得分,更是对我们未来的历史视野和国家认知提供了帮助,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一、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初期(1-2单元)1.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黄河流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如杨家岭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仰韶文化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延续时间较长,考古学上也非常重要。

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思想文化。

3. 远古时期的“三大发明”:农业、手工业和文字。

二、中华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3-4单元)1. 秦汉帝国的统一:秦始皇的六合、统一货币、测量衡制的统一等。

2. 汉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汉武帝时期的“广纳谏言、策问民意”,察举官吏、家谱录等都成为了历史文献中的重要部分。

3. 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和时代意义。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三国动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成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封建社会(5-7单元)1. 隋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的“科挈式”,制度比较严整,而宋代则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对新科合格人员进行了褒奖和激励。

2. 唐宋时期的艺术、文学、地理、天文、数学等领域的发展。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艺术、文学、地理、天文、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发展。

3. 宋朝的科技发展,如四大发明的出现、矿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商业文化的兴起等。

四、中华古代文明的变革转型(8-10单元)1. 元朝的建立。

“民族融合”,在以历史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古代中国的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了友好相处,也缩小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使社会自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 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下的文艺、科学、娱乐、政治制度、银元等社会历史。

3. 海外联系的源流与历史变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pdf全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pdf全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pdf全课在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古代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PDF文档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两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

1. 埃及文明- 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因其河流的周期性洪水而有了独特的农业和社会结构。

- 埃及人相信死后有来世,因此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陵墓。

- 埃及的宗教和政治权力紧密结合,法老是政治和宗教的领袖。

2.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人以农业为生,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技术。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王朝,它的统治者被称为商王。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文明王朝,它实行了分封制,并建立了著名的封建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文明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希腊文明。

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基本组织单位,每个城邦都有独特的政府形式和文化传统。

- 最著名的希腊城邦是雅典,它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

2. 古希腊的科学与文化- 古希腊人在数学、哲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 著名的古希腊科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

第三单元:古罗马文明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罗马文明。

1.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一个由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国家,实行了元老院制度。

- 著名的罗马将军凯撒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独裁者。

2.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疆域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

- 罗马帝国发展了许多建筑和工程技术,如罗马斗兽场和座舱式拱顶建筑。

第四单元:伊斯兰文明在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伊斯兰文明。

1. 伊斯兰教的起源- 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先知穆罕默德。

-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书,对信徒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2. 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通过军事征服和传教活动迅速传播到北非、中东和西亚地区。

-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1.什么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共同生活、互相依存的社会形态。

2.旧石器时代- 标志:用石制品作为主要生活工具。

- 表现:狩猎、采集、原始农业。

- 代表遗址:河姆渡、大汶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新石器时代- 标志:使用新石器(石质硬度较高的玉、石英等)制成器物。

-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被称为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

- 代表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

4.世界几大文明古国-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统治者为贵族,被称为“向阳之地文明”。

- 黄河流域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统治者为王公,被称为“沃土之地文明”。

- 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玛雅半岛和中美洲地区,玛雅人多神,文明成果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等。

- 希腊文明:强调自由、民主和人的尊严,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源泉。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依次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阶段,政治制度由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变。

- 政治制度类型:夏朝“”,商朝“分封制”,周朝“封建制”。

2.春秋战国争霸-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时期,分为东周、西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家纷纷涌现。

3.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将中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 汉朝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第三章西方古代文明1.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拥有民主、哲学、科学等重要成就。

- 罗马文明为西方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化时期,拥有法律、军事、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2.教的诞生与传播- 教起源于,发源于约旦河东岸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小镇,创始人为。

- 在罗马帝国时期,教禁止传播,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后才开始得到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猿人的生活•古代猿人是人类演化的起源,他们生活在非洲地区。

•古代猿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露天生活,在树上和地上过夜。

•猿人主要依靠采集果实和捕杀小动物为生,食物的获取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古代猿人的智力较低,主要依靠本能来生活。

农业革命与古代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

•农业革命的核心是人类开始耕种土地,培育植物,养殖动物。

•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稳定,人口开始增加。

•农业革命的成功使得古代文明的兴起成为可能,各种古代文明相继出现。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都是中国古代的朝代,他们的政治制度有一些共同之处。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政治制度以君权为核心。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王权为核心,封建制度已初步形成。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朝采取了分封制,各诸侯国掌握一定的地方权力。

秦朝的统一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成为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的统一中国的核心是进行中央集权,通过推行统一的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还开展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和修建宫殿和陵墓的工程,加强了国家的防御力量和中央集权的象征。

•秦朝的统一中国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的强盛与繁荣•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较为强盛和繁荣的朝代。

•隋朝由隋文帝统一中国,主要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唐朝的强盛和繁荣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经过学习,我们对古代猿人的生活、农业革命与古代文明的兴起、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秦朝的统一中国以及隋唐的强盛与繁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了解古代猿人的生活,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并且了解到古代猿人的智力较低,主要依靠本能来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归纳总结七年级历史教材是中学历史学习的起点,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下面将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本单元主要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特征。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类是从采集狩猎阶段发展到农耕社会,逐渐形成部落和城市。

原始社会以食物的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人们之间通过亲属关系进行社会组织。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周朝的兴衰本单元主要介绍周朝的兴起和衰落。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以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为基础。

在周朝,人们开始使用铁器,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腐败,周朝逐渐陷入衰败,最终被灭亡。

第三单元:古代印度本单元主要了解古代印度的发展和印度教的兴起。

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它曾经发展出独特的城市文明和农业经济。

印度教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影响了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第四单元:古希腊本单元主要介绍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诞生。

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之一,雅典城邦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城邦之一。

在古希腊,人们追求智慧和美,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艺术家和体育健儿。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古希腊的奥运会和战争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单元:古罗马本单元主要介绍古罗马的崛起和西方古代文明。

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它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们学习到了古罗马的共和制和帝制时期,以及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建筑艺术。

第六单元:伊斯兰教的兴起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型宗教之一,它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兴起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科学、哲学和文化的繁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课件(1-2单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课件(1-2单元)

考点3 炎帝、黄帝
人文始祖 在古代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 人文始祖 。 领。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1)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 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 神农氏 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____________ 。 (2)黄帝:造宫室、________ 车船 、兵器、衣裳,让 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特别提示] 在传说与史实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即是史 实,否则仍是传说;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如炎帝、黄帝的创造被考古、文字证明的就是史实,而 说这些成就是炎帝、黄帝个人发明的就带有传说色彩。
考点1、 北京人
1.北京人 (1)时间地点:距今约七十万 _______年至_______ 二十万 年,发现于北 京周口店。 (2)相貌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3)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过着_________ 群居生活。 (4)意义: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解答】由材料“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 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 原始居民过农耕定居生活。 故选:C。
5、(2016年泰州卷)阅读小明同学绘 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 (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C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考点呈现(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A、识记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西周的分 封制及其作用,青铜工艺的成就,甲骨 文,都江堰工程,老子和孔子
B、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 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百家争 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与社会变革

七年级下册历史1到2单元知识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1到2单元知识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1到2单元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3)注重吏治2.意义: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隋朝大运河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根本原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河段: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涿郡—永济渠—洛阳—通济渠—淮水—邗沟—江都—江南河—余杭)3.长度、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 意义(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

四、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1.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2.皆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被推翻。

3.都有重要政治制度沿用多年:秦朝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有科举制。

4.都有著名工程存世:秦朝的长城和隋朝的大运河(赵州桥)。

5.都是结束重大分裂时期完成的统一。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措施)1.措施:(1)政治方面: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经济方面:注重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3)生活方面:崇尚节俭。

(4)文化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5)民族关系: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6)对外关系: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印度)求取佛经,促进了唐印文化交流。

2.意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单元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1、辽阔的疆域(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黑龙江省)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面积相等。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英国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海洋岛国。

蒙古的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典型内陆国。

美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5)濒临的海域——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2、行政区划(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见书本P7)(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西藏自治区(拉萨+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4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3个省:山西(太原+晋)、河北(石家庄+冀)、陕西(西安+秦)、青海(西宁+青)甘肃(兰州+甘)河南(郑州+豫)、湖北(武汉+鄂)、安徽(合肥+皖)湖南(长沙+湘)、广东(广州+粤)、山东(济南+鲁)福建(福州+闽)、浙江(杭州+浙)、江苏(南京+苏)、江西(南昌+赣)云南(昆明+滇)、贵州(贵阳+黔)、四川(成都+蜀)海南(海口+琼)、台湾(台北+台)3、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初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2024

初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2024

初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2024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
1. 夏、商、周时期
•发明打制铁制农具
•五福:寿、富、贵、康、安
•社会阶层:王公贵族,平民百姓
•周天子制
2. 秦汉时期
2.1 秦朝
•独尊儒术,焚书坑儒
•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
2.2 汉朝
•开创科举制,形成士大夫阶层
•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
•开始使用汉字
•豪华的汉武帝\t
•“黄巾起义”与“三国时期”
3. 隋唐时期
3.1 隋朝
•开创科举制
•连接南北,修建了大运河
3.2 唐朝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长安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德宗年间的安史之乱
二、世界历史
1. 共产主义党的建立
•列宁的革命思想
•独裁统治与政治恐怖
•科技和文化的迅速发展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和纳粹党
•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原子弹轰炸
•国际关系和国际联盟
3.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与发展
•劳动力要求更高的技能
•贸易自由主义、国家保护主义等
三、历史研究的方法
1. 历史学方法
•文献的鉴定、整理和研究
•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
•重新审视旧的历史的观点
2. 考古学方法
•遗址的发掘、研究和解释
•文物和遗物的分析和研究
•从建筑、道路和其他物理证据中获取信息
3. 向史料开放
•向新的解释和观点开放
•接受其他社区的贡献
•更广泛地代表人们的观点和经验
以上是初一历史人教版的部分知识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我们需要掌握以上知识点和方法,从而对历史有一些更好的认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北京人的特征:①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或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直立行走。

);②生产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③生活特征: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2、早期人类为何生活在大河流域?答:①生命离不开水,大河流域水源充沛;②气候温暖,适宜居住;③水草丰美,常有动物出没,便于获取食物。

3、北京人历史地位(或影响)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③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2、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那么使他们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与发展。

七年级上册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史知识点,涵盖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历史。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世界历史1. 史前人类:我们学习了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工具的发展和早期社会的形成。

2. 近东文明:近东地区的文明发展十分重要,我们了解了苏美尔人的巴比伦、亚述和迦勒底的王国的兴起和衰落。

3. 埃及古文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宗教、法律和社会组织。

4.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我们学习了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建筑、雅利安人的入侵以及古印度教和佛教的产生。

5. 中国古代文明: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商朝和周朝的兴衰、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如孔子和庄子,以及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6. 古希腊和古罗马:我们了解了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如雅典和斯巴达,以及古罗马的共和国和帝国时期。

7. 中世纪欧洲:我们学习了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对欧洲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1. 三皇五帝时期: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包括伏羲、神农、轩辕黄帝等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贡献。

2. 夏、商、周时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兴衰和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商朝和周朝的历史、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

3.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了解了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思想家的兴起,以及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

4. 秦朝和汉朝:我们学习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改革、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汉朝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5. 魏晋南北朝:我们了解了魏晋时期的政治格局、南北朝的分裂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6. 唐朝和宋朝:我们学习了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宋朝的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元朝的统治。

7. 明朝和清朝:我们了解了明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明朝后期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还学习了清朝与西方列强的接触。

三、其他国家的历史1. 印度历史:除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外,我们学习了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英属印度和印度独立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约6000千年约7000千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磨制石器,如骨耜;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种植水稻种植粟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饲养猪、狗和水牛(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乐器;会雕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使用磨制石器;⑤都会制造陶器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等。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 国人暴动 。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 青铜时代朝代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前1046年 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周幽王 东周 前770年 前221年 洛邑 周平王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3利簋[guǐ]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2)方法: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名称时间历史特征社会特点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二、王室衰微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3、影响(结果):(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积极影响: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春秋 前770——476年 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①战乱与纷争 ②春秋以争霸为主 战国以兼并为主 战国 前475——前221年 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 残酷,有统一的趋势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1、七国形成:(1)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2)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3)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社会状况:兼并战争(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4)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国七雄——相互兼并: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战国桂陵之战魏、赵、齐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齐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比较: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目的争霸(成为霸主)兼并(统一全国)战争特点时间短、规模小、次数少时间长、规模大、战争频繁军队数量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战争胜负几十万大军,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甚至几十万称霸方式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中国二、商鞅变法1、背景:(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