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有制公平,私有制不公平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有制。
首先,私有制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
在私有制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和资源,而工人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费。
这导致了财富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说,“私有制使得社会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一个是占有一切的资产阶级,一个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
”因此,废除私有制是减少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
其次,私有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在私有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惜一切地开采资源,污染环境。
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正如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所说,“私有制下的企业只会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了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因此,废除私有制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要措施。
最后,私有制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在私有制下,资本家拥有了决定权和话语权,而工人则处于被动地位。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说,“在私有制下,人们生活在恶性竞争和相互攻击的状态中。
”因此,废除私有制是建立公平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私有制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有制。
首先,私有制激发了个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在私有制下,个人有权拥有和经营自己的财产,这种激励个人努力工作和创新的动力。
正如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所说,“私有制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私有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私有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的稳定。
在私有制下,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来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私有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因为个人有了自己的财产,会更加关注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私有制是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公有制的利弊分析
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公有制的利弊分析在中国,土地是归集体和国家所有的,也就是所说的土地公有制,但是在世界上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土地私有制。
那为什么会有所区分?
首先,在中国由于过去封建思想的影响所导致的地主思维,很多人都是给地主打工一辈子,只因为没有土地而无法得到翻身,没有生产的积极性,所以产生了土地的公有制,也就是大家一起干一起得,这也就是所谓的吃大锅饭。
到后来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土地承包责任制,也就确认了土地的归属权属于国家或集体但是进行承包到户进行种植,从而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生产效率。
那么在国内目前来看,土地是没有私有制的,也就是说国家可以在支付补偿金之后对土地进行征用,这样也就符合我们快速发展的定义了。
因为土地是公有制的所以国家可以对土地进行征收并且进行修建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土地公有制也有它很强的缺点,就是当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时候忘记了对原有的建筑进行的保护,尤其是对于家族的老宅,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
还有就是土地的使用是有70年或40年期限的,这也就会产生关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办的担忧。
还有一方面就是政府依靠土地买卖就可以赚取很多金钱和GDP,容易造成政府的懒政行为,不求科技发展不进行招商引资建工厂,只想着以卖土地赚钱,这样不仅仅不利于地方的发展还容易滋生腐败,官商勾结等不良风气。
国家对待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国家对待公有制经济的态度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完善。
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其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国家对待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和保障的。
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国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加强对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和引导,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在制度层面,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给予了足够的保障和支持。
从宪法到法律法规均有明确规定,坚持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发挥等关键内容。
此外,国家还积极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如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不断拓展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在实践中,国家对待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之间具有公正客观的态度。
既不支持盲目攀比和过度竞争,也不否定私有制经济所拥有的优越性。
国家积极引导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同时也注重发挥私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破除各项制度上的障碍。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广“管资本”转型方案,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这一改革方向明确,态度果断,加强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创新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模式,充分挖掘凝聚了社会资源、社会智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总之,国家对待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和保障的。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与民营企业的交流、合作中,国家坚持公平,注重共赢,努力推动两者共同繁荣发展。
未来,国家仍将以积极的立场推动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动力和创新力,实现经济避险、平稳、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有制。
首先,私有制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却处于贫困和无权的状态。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违背了人类的平等和公正原则,因此应该废除私有制,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其次,私有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利润,常常会过度开采资源和污染环境,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如果废除私有制,资源和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再者,私有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竞争,这种竞争常常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如果废除私有制,人们将更加注重合作和共享,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有制。
首先,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私有制的出现,使得个人有了私有财产和财富的动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如果废除私有制,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私有制是个人权利的保障。
私有制保障了个人的财产权和所有权,使得个人有了自由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
如果废除私有制,将严重侵犯个人的权利,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再者,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私有制使得市场能够有效运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繁荣。
如果废除私有制,将导致市场经济的崩溃,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私有制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个人权利和推动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不应该废除私有制。
名人名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说过,“废除私有制!”他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公平和剥削的根源,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私有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
”他认为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废除私有制将导致社会的倒退和停滞。
经典案例:苏联在20世纪曾试图废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果导致了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动荡。
浅谈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效率问题——基于两种经济体制利弊的思
浅谈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效率问题——基于两种经济体制利弊的思李玲(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摘要: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经济体制长期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两种经济体制关于效率问题的争辩也长期存在。
文章从公有制与私有制各自的利弊出发剖析不同经济体制的效率状况,为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高效率发展提出假设,从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关键词:公有制;私有制;效率;利弊文章编号:ISBN978-7-5369-4434-4(2020)04-091-03作者简介:李玲(1995—),女,重庆潼南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效率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效率的定义是“劳动生产率等于用最低限度的劳动取得最大限度的产品”,在此马克思把劳动生产率与效率等同起来,即社会效率高低的根本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至于高效率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同量劳动推动较多的不变资本,劳动就有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1]228即效率能否得到促进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人的生产积极性与能动性的高低。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指出高效率的第二个判断标准,即“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提供的产品量更多”[2]293-294则为高效率。
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效率观可以理解为劳动时间或者劳动量的投入与产出比,而不对随着劳动时间或劳动量增加而随之增加的产品量做效率高低的评判。
以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经济体制的利弊为出发点,分析两种体制的经济效率,并对两种经济体制提出不同的假设以提高经济效率。
一、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效率问题(一)公有制的效率与利弊1.公有制的利与效率。
公有制有利于社会公平、促进效率。
一方面,公有制可以集中全社会力量,可以调动全体劳动者团结一致,发展生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公有制能够改变私有制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大、阶级对立与冲突、大资本家通过其经济权进而掌控国家政权、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弊端,从而在宏观意义上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调节社会之苦乐、促进社会消费、提高社会生产率。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分析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公有制经济是指国家或政府控制和拥有生产资料,而私有制经济则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或私人集体所有。
本文将对这两种经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公有制经济在资源分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国家控制生产资料,可以更好地调控资源的分配,避免私营企业因为追逐利润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分配。
例如,公有制经济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合理分配资源,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种资源调控的优势在解决社会问题、消除贫富差距等方面也有体现。
然而,公有制经济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国家或政府控制一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导致公有制经济的效率较低。
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也容易在公有制经济中出现。
此外,公有制经济往往缺乏创新和竞争的动力,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私有制经济在经济运行中更加灵活和高效。
私有制经济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私有制经济的竞争机制能够激发个体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高效率和创新力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私有制经济也存在问题。
首先,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容易引发贫富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极端,可能会忽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此外,私有制经济的竞争激烈,可能会导致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在实践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事实上,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混合经济制度,即既有公有制企业,又有私有制企业。
这种混合经济制度能够兼顾两种经济制度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
事实上,中国就是一个混合经济制度的例子。
总的来说,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公有制经济在资源分配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效率相对较低。
公有制和私有制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社会制度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态上,可以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劳动成果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产品没有剩余,被迫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都属于私有制形态。
上个世纪,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消失,现在包括中国在内仍然宣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其政策也都像中国一样,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用“特色”来区别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和毛泽东时代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已有本质上的区别。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划分是由生产资料的属性和分配制度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从本质上说,社会财富是由人创造的,每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寡是与社会分配制度相联系,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财富是通过资本实现的。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共有,实行按劳分配,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人民在政治上地位平等,经济上财富分配比较均匀,相差不大,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富差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公有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实行公有制,形成产权不明晰,生产资料名义上是全体公民所共有,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属于自己,在这一点上公与私的矛盾是很难处理的,大锅里的“饭”谁都想吃,而对于“做饭”的工作,及食物的来源谁都不愿意去想、去做,消极怠工、瘦公肥私现象难以避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
资本主义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公有制的一些弊端得到有效控制,但分配不公,形成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的产生,必然引发阶级矛盾,他的直接后果,即使不引发革命,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怠工等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对社会生产力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连美国通用这样全球性的百年企业都要面临破产倒闭,它对生产力的破坏可见一斑。
7777 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研究
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研究公有制和私有制作为经济体制的两种形式,在当今社会格外引人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两种经济体制的优缺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又称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由国家或集体所有、计划制定并管理的经济体制。
1.优点(1)重视公共利益公有制经济不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而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重视社会公正和平等。
这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资源配置合理公有制经济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庞大的社会投资,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配置资源更为合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缺点(1)效率低下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往往效率较低,自由市场的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的高效配置面临困难。
(2)创新能力不足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缺乏竞争与创新的动力,缺少激励机制,导致技术进步缓慢。
二、私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又称资本主义经济,是指由个人、家庭或公司拥有、管理和控制的经济体制。
1.优点(1)高效性私有制经济的企业管理体制灵活,决策机制快速,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创新能力,并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
(2)激励机制私有制经济有激励机制,企业家可以通过努力工作,积极创新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并以此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积累。
2.缺点(1)贫富分化严重私有制经济过度关注个人利益,会产生贫富分化的问题,一些人通过父母的遗产、继承、不公正的机会等方式获得了大量财富,而其他人则被剥夺了获得资源的机会。
(2)缺乏社会责任感私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可能会忽略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三、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较1.资源配置效率私有制经济由于受市场机制驱动,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优化流通渠道,减少浪费,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而公有制经济由于在决策、管理等体制上存在不灵活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分析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较分析在经济领域,公有制和私有制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私有制经济则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体或私人所有。
这两种经济制度在自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
本文将对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首先,公有制经济具有社会公平性和稳定性的优势。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家或集体拥有和管理生产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资源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此外,公有制经济还可以通过国家的干预来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向,以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经济过度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性。
而私有制经济则注重个体创造和利益最大化。
在私有制经济中,个体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有权自主决定生产经营的方向和资源的配置。
这种自由度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经济活力。
私有制经济的竞争机制也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然而,尽管私有制经济具有创造力和活力,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私有制经济往往会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个体之间的经济实力差异会使一部分人积累更多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陷入贫困。
这种不平等对社会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其次,私有制经济常常偏重于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缺乏对整个社会的考虑,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相比之下,公有制经济能够更好地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和社会公平的需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家可以通过计划和管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公有制经济的国家干预和调控也可以对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公有制经济在管理和效率上也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决策和资源调配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冗长的时间。
这种体制上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的减弱。
综上所述,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推了很多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答案,但几乎都是贬低公有制,赞美私有制,但这些答案都是表面的。
当然我写的这个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也是十分的表面,这是不同人所看到的不一样造成的,所以没有什么好在这个表面与否纠结的。
1、公有制与私有制最终受益人是谁?这个问题应该还是比较好回答的吧,公有制的最终受益人是全体人民,私有制的最终受益人是少数人。
这是制度决定的,有部分人就喜欢说贪污啊腐败啊,权力寻租啊,可你这说的都是现象,和制度有什么关系呢?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贪污腐败,这和制度没关系,这是个人思想问题。
以及各种制度如何应对腐败?一个是制度预防,一个是思想教育,最后是惩罚制度。
但是,不管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制度设计就会出现漏洞。
有的人选择堵漏洞,有的人选择钻漏洞。
这是个人思想问题,与制度无关。
但公有制在制度设计上会继续严格,私有制则会使漏洞合法化。
在思想上公有制是全民所有,个人所做的贡献是全体贡献的一部分,你有付出才能获得全体贡献的收益,如果侵蚀全体人的收益,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行监督举报和公之于众,而本身政府的合法性在于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所以对于贪污腐败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公有制政府的权利相比私有制的更大,如何让人民更好的行使监督权是个更严峻的问题,所以公有制思想上的教育要更频繁更深刻才行。
而私有制是个人或少部分人独有,放弃了思想上的教育,任由负面现象侵蚀集体思想,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不能慢慢积累的,一定是快速的,而资本总量在短时期内是有增长上限的,那么一个人的快速积累必定代表着剥夺同时期其他人的资本积累,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而这种剥夺又反过来让更多人没有集体意识,越来越个体化,那么对贪污腐败的容忍更高,找到漏洞不是想着堵上而是我也掺和一脚。
比如在公司上,公有制的企业都是全民所有,那么各企业员工是有资格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的,企图对公有财产侵吞,其难度要高于私有制企业。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摘要】公有制与私有制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探讨它们在经济中的角色,并分析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融合模式。
将通过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案例分析来展示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协调机制,探讨它们的优劣势。
评价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完美结合,并强调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还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更好结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有制与私有制如何实现完美结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公有制、私有制、经济、融合模式、混合所有制经济、协调机制、完美结合、发展前景、建议。
1. 引言1.1 了解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定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共同所有,由国家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所有制形式。
在公有制下,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国家以法律手段对其实行管理和控制。
公有制可以有效避免私有制下的剥削和垄断现象,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公正发展。
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个人或私人企业所有和控制的所有制形式。
在私有制下,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私人经营获取利益和积累财富。
私有制的优势在于激发了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公有制强调公平和社会利益,但缺乏竞争力和效率;私有制注重效益和创新,但容易产生贫富分化和不公平现象。
将公有制与私有制进行完美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是一种更加理想的经济形态。
1.2 探讨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优劣势公有制与私有制是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各有其优劣势。
公有制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上,其优势包括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全等。
私有制则主要指个人私有财产所有制和私营企业所有制,其优势在于激发了私人所有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市场竞争、增加了就业机会等。
公有制优于私有制辩论
公有制优于私有制辩论
在公有制与私有制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公有制并非是单纯的所有权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私有制的核心在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在市场经济中确实有其优势,它能有效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种制度下,资源的分配往往受到拥有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容易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社会的不公平。
相较之下,公有制更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公有制下,资源由社会共同拥有,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参与决策,这无疑更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此外,公有制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因为它能够通过宏观干预来调节经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当然,公有制并非没有缺点。
在实践中,公有制的优越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体现。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公有制的价值。
相反,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索公有制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有制在公平正义、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优于私有制。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公有制,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收入差距——公平收入差距和不公平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产生出来的形态 中. 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
出社会的经济结构 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社会 的文
化发 展 。 ” 以 , 公平 问题上 , 管社 会 主义 还有 嘶 在 尽
※本文 系 育部 20 年人文社会科 学项 目 构建和谐社会进 程 中 平与效率有机统一研 究》项 目 教 06 《 公 ( 编号 :6 700 ) 分 0J 1 5  ̄部 A 0
大多数人认可的、 在规则公平的基础上 , 因各种主客观 原因引起的收入差距。 具体说来 , 我国当前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相对公平的
分配制度 ,由这种分配制度 而造成 的收入差 距是公平
的收入差距 。 按照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 的分析 , 以往 的
主要依据 , 其结果必然是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 正如马 克思 分析 的 , 它还会 造成 形式 上 的平等 而实 质上 的不
教 因病返 贫引起 的收入 差距 、 因税 收体 制 不健全 及政 策偏 差导 致 的收入 差距 不公 平 的收 入 差距 只能伤 害“ 科 学发展 ”切 不可 让它持 续 泛滥 , 关 键 词 :收入 差距 中图分 类号 :F 1. O44 原 因 公 平 不公 平 文章 编号 :10 — 3 2 2 1 )3 0 1—4 0 9 2 8 (00 0 — 09 0 这个社会 就要被新 的社会所代 替 。社会 主义就应 该克 文 献标 识 码 : A
我 国 当 前 的 收 入 差 距 之 大 已经 世 界 少 有 , 在 20 夏季 大 连达 沃斯 论坛 上 . 09年 温家 宝 总理 也坦 承 , 我 国经 济发 展 过程 中的一 个 突 出 问题 就是 “ 入差 收
服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弊端, 在马克思看来 , 在共产主义 的高级 阶段将实现 人类历 史上最 为公 平的分 配制 度——“ 各尽所能 , 按需分配”但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 。 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 , 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即一 “
马克思主义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比分析和制度设计
马克思主义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比分析和制度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形式,它们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公有制和私有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它们在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1. 历史背景下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作为两种经济制度形式,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公有制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
这种制度下的土地、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共有的,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使用。
公有制的代表性形式是原始共产主义制度,这种制度下人们一般通过部落或氏族的形式共同生活和工作。
随着私人财产的出现,私有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形式慢慢被广泛采用。
公有制逐渐减弱,私有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形式。
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多次尝试过公有制经济。
例如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经济都把公有制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2.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公有制和私有制在产权、利益分配、经济调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具体来说,公有制和私有制有以下几点不同:1)产权形式:公有制下土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产权归属于国家或集体,而私有制下这些产权归属于个人或企业。
2)利益分配方式:公有制下的利益分配以社会福利为导向,追求公平和效益的统一,而私有制下的利益分配以市场化分配为导向,以效益为主要目标,追求效率和产出的最大化。
3)经济调控方式:公有制下的企业和产业都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和经济发展都在国家的计划和控制下进行,而私有制下的生产和经济发展主要受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影响,经济调控由市场机制自主实现。
3.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优缺点公有制和私有制各有优点和缺点。
首先来看公有制的优点。
公有制可以实现国有资产和社会财产的统一管理,节约社会开支,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益和生产力水平。
同时,公有制能够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避免了不合理的投机活动,有利于国家稳定经济。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有制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废除私有制。
私有制是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根源,应该废除。
首先,私有制导致资源不公平分配,使得少数人掌握大部分财富。
正如马克思所说,“私有制使得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不公平分配导致社会阶级分化,加剧贫富差距。
例如,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基本的权益。
其次,私有制导致生产力的低效率。
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私有企业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而公有制可以更好地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生产力。
例如,中国的高铁建设就是公有制的成功案例,公共资金的投入使得中国高铁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规模。
另外,私有制还存在着对劳动者的剥削。
私有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削减员工福利和工资,而公有制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
正如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私有制是一种剥削人民的制度。
”废除私有制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剥削,提高社会公平和正义。
反方,不应该废除私有制。
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应该保留。
首先,私有制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私有企业家通过创业和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正如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私有制激励人们去创造历史。
”私有制为个人提供了追求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激励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私有制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和提高效率。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资源的供需关系,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而公有制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例如,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
另外,私有制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而公有制往往会导致产品单一和质量低下。
例如,苏联时期的商品普遍质量低劣,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私有制在激发创造力、提高效率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具有优势,应该保留。
公有制经济作用
公有制经济作用公有制经济,是指国家或集体所有制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领域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形式。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稳定经济运行、促进公平与公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有制经济可以稳定经济运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制经济往往存在着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而公有制经济可以通过调控手段,确保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稳定性。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金融危机等大的经济波动时期,公有制经济可以发挥重要的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
其次,公有制经济可以促进公平与公正。
私有制经济往往存在着财富的不均衡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导致社会的矛盾和不稳定。
而公有制经济可以通过资源的公共配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控制财富的积累和分配的不公,推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例如,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公有制经济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另外,公有制经济可以推动科技创新。
私有制经济往往过于追逐利润,对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科技进步缓慢。
而公有制经济可以通过国家的投资和引导,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例如,在军工、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公有制经济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实现国家的科技跨越发展。
最后,公有制经济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私有制经济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和利润最大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存在矛盾。
而公有制经济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划和政策,调控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例如,在新能源、绿色经济等领域,公有制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稳定经济运行,促进公平与公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有制经济下的社 会公平
公有制经济下的社会公平在当今社会,经济体制的选择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或集体所有,这从根本上为社会公平奠定了基础。
在公有制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倾向于满足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非仅仅追求少数人的私利。
这就使得社会的发展成果能够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减少了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从就业角度来看,公有制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企业往往更注重社会责任,不会轻易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大规模裁员,为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保障。
相比之下,在私有制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往往更多地受到市场波动和利润最大化的驱动,就业的稳定性可能相对较差。
在收入分配方面,公有制经济有助于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
公有制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国家的再分配机制,用于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
例如,国家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
同时,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分配往往更加注重公平,避免了过度的薪酬差距,减少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公有制经济对于保障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平供给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能够确保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而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促进社会公平为出发点。
例如,公立学校和公立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可负担得起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无论其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如何。
此外,公有制经济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布局和投资引导,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有制公平,私有制不公平”
人是渴望平等自由的,但人的这种渴望永远不能摆脱自然法则即物质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早先一些的哲学家如法国的卢梭等人都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因而提出用公有制来取代私有制,这种观点是完片面错误的。
他们不懂得人对自由的渴望是不能摆脱自然法则的制约的。
私有制是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吗?不是!社会的不平等是由自然法则即物质规律决定的。
自然法则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生产领域的平等有两种:一种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赋予人们在谋求私利和幸福方面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另一种是分配平等,分配平等是指社会在分配生活财富方面实行人人平等。
自然律决定了这两种平等的关系是成反比的:实行机会平等就意味着在分配方面不平等,实行分配平等就意味着在机会方面不平等,因此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
其实,私有制并不是一种不平等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真正的平等。
前面说了,平等有两种即一种是机会平等,另一种是分配平等。
两种平等各有利弊。
机会平等认为人们在追求私利方面应该有平等的权利,社会成员的享受应视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多少来决定,实行机会平等,能调动人们工作劳动的积极性,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的发展有利,不利的方面是会造成贫富极化,于社会的人道主义和稳定不利。
分配平等则认为不论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多少如何,在分配方面一律实行平等,实行分配平等会助长不劳人们而获的懒惰思想,
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不利,但在利于社会的人道主义和稳定。
这两种平等的相互关系是反比的关系:如果实行分配平等,必然会出现对社会贡献小、少的人侵占对社会贡献大、多的人的劳动成果的不平等并由这种不平等形成的阶级;如果实行机会平等,则必然会导致在分配方面的不平等并由这种不平等形成的阶级。
这两种平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是反比的关系,因此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讲,人们只能择其之一,不能同时兼得。
实行机会平等能够激励人们对社会贡献的积极性,于社会物质生活的进步发展有利,而实行分配平等则只能助长人们的少劳多获或不劳而获的懒惰性,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进步发展不利,因此人们只有在总体上择取机会平等才是正确的。
私有制是一种机会平等的具体形式。
那种把资产阶级说成是依靠生产资料进行剥削,不劳而获的说法是武断片面的,因为资本家经营资本,组织生产,承担风险,对产品的走向进行决策,比起工人的直接劳动来说,显然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劳动,所以他们获得的高报酬是合理的,是符合机会平等的按劳取酬原则的。
如同打蓝球的规则并没有使人们产生对矮个子不平等的感觉而要废除它一样,私有制如同一种游戏规则,只要平等的展现在社会所有成员面前,那么就不存在是否平等的问题。
经营资本组织生产和销售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种社会分工,现代的任何社会都离不开这一分工。
这一分工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人才能胜任的,例如同行业的企业中,为什么有的效益好有的效益不好甚至破产,其原因就在于经营管理资本者的知识和能力不同。
在机会平等的私有制机制下,经营资本如同其它的社会分工一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资本的经营管理者,这里关键是看你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愿望决心,抓住市场机
遇的敏锐眼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素质。
只要你具备了这些素质,你就能成为一个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即资本家,至于说本钱等等的条件因素都是次要的。
这里举个真实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我有个农村贫困地区的亲戚黄某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筹借了80元钱,进了一些布头和廉价的衣服,每天起早贪黑到七、八里外的县城摆地摊,当他省吃俭用积攒了点钱后就在县城租了间小住房,随着资金的积累,后来租了间小门面,再后来又买了间小门面,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拚搏奋斗,现在已成了拥有近三百平方米的店铺,雇用二十多个人,家资数百万元的小老板即小资本家了——这种情况的例子在现实中可以说随处可见,府拾即是,可以说黄某某是绝大多数企业家即资本家发家的缩影。
黄某某曾对我说过,当初他摆地摊时,村里绝大多数人是抱着讽言冷语看笑话的态度,现在则是羡慕嫉妒的态度。
我认为,不论人们怎么看,像黄某某这样的人越多,国家就越强盛,社会的福利就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富裕,这是因为黄某某不仅自己富了,还使二十多个人就业从而摆脱了在农村的贫困生活,同时还为国家累计上交了数十万元的税费。
这,难道不是功德于社会吗?这难道不是私有制的功绩吗?
那种“资本家经营资本组织生产获取利润是对工人的剩余价值进行剥削”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剩余价值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衡量人们需求(市场需求)满足程度的尺度,是由市场的供求程度决定的。
劳动能产生价值这点没错,但是,劳动并不等于价值。
劳动离开了人们的需求,劳动就毫价值,例如一个人劳动生产了一堆废品,他的劳动就没有丝毫的价值。
劳动的本身并没有价值。
劳动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产品有价值,是产品的价值附带赋予了劳动具有价值。
弄清了这点,剩余价值之说就自然无法成立了。
资本家的经营决策决定着产品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所决策的产品供不应求其价值就高,反之就低甚至一文不值。
这就是说资本家的经营决策决定着产品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高低,这也就间接决定了工人的劳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高低,因此工人的劳动价值是由企业家(资本家)决策出来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剩余。
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以偏概全的偏见基础上的。
退一步讲,就算剩余价值理论能成立,那么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包括贫困人们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的。
什么是剩余价值呢?打个譬如说吧,除去原材料消耗等成本的费用价值外,一个工人一天创造出价值十元钱的财富,资本家只给工人五元钱作为工资,剩下的五元自己拿去了,被资本家拿去的那五元就是剩余价值,但是被资本家拿去的部份并不会被资本家全部用于生活消费,用于资本家生活消费的部份只是极少的部份,绝大的部份是被资本家用来扩大再生产和开发科学技术的,扩大再生产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结果是使更多的人就业和劳动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随着这种状况的发展,今天的工人无需强壮的体力和长时间的劳动,一天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价值一百元的财富并且能拿到五十元的工资,那么请问:过去一个工人凭强壮的体力和长时间的劳动一天只能创造出价值十元钱的财富,而今天一个工人无需强壮的体力和长时间的劳动一天就能拿到五十元钱的工资,这多出来的四十元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产生的功劳吗?
有人会质问:“那些不参与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劳动,仅仅依靠股本拿利息的资本家难道不是进行剥削吗”?不是!资本自身在生产领域中是能够产生价值和增值作用的。
例如一个工人没有资本,无法购
买机器设备,凭手工一天只能生产一双皮鞋,但如果有资本介入能够购买机器设备,那么他一天就能生产十双皮鞋,这多来的九双皮鞋价值就是资本增值出来的。
我们据此可以得出人们腾出资金投资于生产获得利润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股民获取股息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须。
假如投入生产的资金对自己没有利益(利润),加之资金投入生产还具有风险,那么人们出于利己的本性就不会将资金投入生产,而是用于生活消费,这样的话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就无从谈起。
在私有制的制度下,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的,因此资本家就会尽心尽力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率比社会主义高的原因之一。
公有制是分配平等的具体形式,是一种杀富济贫,杀为社会贡献多者而济为社会贡献少者或不劳者的懒人剥削者的平等观。
实行公有制,就是剥夺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生产资料即财富并禁止人们办企业为社会作贡献,这只能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自1949至1978年期间实行的公有制,实际上就是铁饭碗、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
结果怎么样?二十年的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配平等的结果是生产效率低下,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利,后来不得不走回头路搞什么经济改革。
公有制另外一个弊端就是生产资料使用效能不如私有制。
公有制下,由于掌管生产资料人掌管的生产资料不是自己的,因此他们就不会尽心尽责。
这里举个例子可说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天津、山东、广东、湖南同时上了五个乙烯工程,每个工程投资80亿元,国家共投资400亿元,工程建成后一投产就出现亏损破产,400亿元的资金就打了水漂交了学费。
什么原因?原因是当时乙烯工程最低的
规模效益标准是年产30万吨,而这五个工程都是年产15万吨。
假如这400亿资金是私人的,很难想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社会的总体而言,实行争取平等的私有制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对社会产生不人道的现象和不安定和谐的负面因素,但这可以通过税收来调节解决。
社会可以通过税收,对那些收入较高的人征收所得税,对贫困的人进行补助救济,使贫困人的基本生活体面有保障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从而消除由机会平等带来的负面因素。
应当看到,离开了民主法治的体制,公有制的实质是官僚所有制,是奴役剥压迫削人民的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