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表里的生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文章通过描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故事。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展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生活细致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1.1 知识点梳理- 生字词:文中包含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如“蝎”“蟋”“蟀”等,这些生字对于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识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人物描写: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充满好奇、天真的儿童形象。
例如,“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钟楼上的大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一段心理描写,详细地阐述了“我”当时的想法,也为后文“我”对表的好奇做了铺垫。
- 文章结构: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我”对表的好奇,然后是探究表的过程,最后写“我”相信表里有小蝎子的结果。
这种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叙事逻辑。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这种富有哲理和童真的散文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文中的“我”有相似之处,这是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然而,学生可能在理解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描写和对抽象概念的把握上存在挑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文中的生字词,如“清脆”“单调”“神秘”等。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表里的生物》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2. 相关生物知识的背景资料或视频。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表里的生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里的生物》,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三、讨论和思考(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和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二、批判性思维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
三、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或调查,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四、分享和讨论(15分钟)每组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和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第三课时一、复习和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二、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里的生物》的相关段落,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三、批判性思维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
第四课时一、复习和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复习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表里、生物、机械”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观察和想象,把握文章的科学内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手表或钟表?里面的小零件和机械结构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一篇关于手表内部世界的有趣描述。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表里的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随即板书:神奇、有趣、好奇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述了表里的生物?这些描述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想象。
以下是一个示例:(1)描述表里的生物:引导学生抓住“极小、精细、复杂”等词语体会表里的生物虽小但构造复杂的特点。
教师随即板书:构造复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抓住“幻想、推测、想象”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教师随即板书:好奇热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16 表里的生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感受科学魅力。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维能力:能够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对人物进行评价。
审美创造:体会“我”善于思考爱观察的精神,树立科学精神。
【课前解析】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
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1.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2.探索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以及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3.讲述天空中的珍珠——云和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2.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3.珍珠云的形态特征和相关的神话故事。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看图、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2.讲授(30分钟)1.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
介绍生物的基本分类九门和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如:哺乳动物的哺乳方式、幼儿期生活、毛发等特征,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区别和相关生命现象。
2.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
通过实例讲解,包括种子由风和动物带来到新的地方生长,还有动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活方式变化,让学生们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珍珠云的形态特征和相关的神话故事。
通过图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珍珠云的特征和在不同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3.活动(40分钟)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到小组中,根据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并找出每种生物的典型特征。
并通过讨论了解生物之间有哪些相同点之处。
2.种子传播游戏。
通过游戏让小组之间模拟种子传播的过程,让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传递种子,了解植物种子的分类和传播方式,并且感受到植物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的困难程度,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珍珠云图形创作。
利用废纸等材料,让学生们根据珍珠云的形态特征进行图形创作并给其配上不同神话故事的象征意义。
4.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记忆深刻。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介绍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准备1.ppt2.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表里的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15 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教学重难点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脆、拦、怖、蟋、蟀”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2.朗读指导本课朗读时侧重于指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朗读教学应当注意读出对话时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通过默读快速地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理解运用按照“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把握”的步骤进行教学。
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
学完本课,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描写手法写作文,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机械手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自学字词1.激趣导入,读题设问。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①学生发言交流。
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
(如牛、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4)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表裏的生物》課文原文我小時候住在一座小城裏,城裏沒有工廠,所以也沒有機器的聲音。
我那時以為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鳥叫得很好聽,夜裏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蟬在綠樹上叫,秋晚有各種的蟲在草叢中唱不同的歌曲;鐘樓上的鐘不是活的,有時卻洪亮地響起來,那是有一個老人在敲,街心有時響著三弦的聲音,那是一個盲人在彈。
哪里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並且能自動地發出和諧的聲音呢?可是父親懷裏的表有時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針會自己動轉,並且它堅硬的表蓋裏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滴答,滴答……沒有一刻的休息,這聲音比蟬鳴要柔和些,比蟲的歌曲要單調些。
一天,我對父親說:“我愛聽這表的聲音。
”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
父親立刻把我的手攔住了,他說:“只許聽,不許動。
”停了一會兒,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兒不許動表。
”他這麼說,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許動”,裏邊該是什麼東西在響呢?我對於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
樹上的蟬,草裏的蟲,都不輕易被人看見,我想:這裏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吧。
這生物被父親關在表裏,不許小孩子動。
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這樣過了許多天。
父親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離不開它。
有一次,父親也許看我的樣子太可憐了,也許自己有什麼高興的事,他對我笑著說:“你來,我給你看看表裏是什麼在響,可是只許看,不許動。
”沒有請求,父親就主動給我看,我高興極了,同時我的心也加速跳動。
父親取出一把小刀,把表蓋撥開,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世界:藍色的、紅色的小寶石,釘住幾個金黃色的齒輪,裏邊還有一個小尾巴似的東西不住地擺來擺去。
這小世界不但被表蓋保護著,還被一層玻璃蒙著。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親再把這美麗的世界蓋上。
可是過了一會兒,父親還是把表蓋上了。
父親的表裏邊真是好看。
此後我就常常請求父親把他的表打開給我看,有時父親答應我,有時卻拒絕我,這要看他高興不高興。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表里的生物》。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情节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表里的生物》,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故事情节理解: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掌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导入新课《表里的生物》。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的准确性。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故事情节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掌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5.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表里的生物》的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让学生选择一种生物,以拟人的方式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该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表里的生物》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情感把握。
3.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生物知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引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结合语境进行举例。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3. 讨论课文内容:(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如生物的特征、分类等。
4. 拓展学习:(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2)分享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 预习下一节课的课文内容。
3.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知识,下一节课分享。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6 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我”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会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住在里面的话。
2.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初步感知,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孩子。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作者看来,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那么,表里真的有生物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些问题。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读第1—2自然段,了解“我”的“疑问”及产生原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明“我”幼稚的认知的句子。
明确: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预设:从第1自然段第三、四句话可以看出“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理有据的。
作者具体列举了“活的生物”(鸟——叫、狗——吠、蝉——叫、虫——唱歌)和“死的东西”(钟——老人在敲、三弦——盲人在弹)发出声音这一系列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3)引导学生体会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作用。
(4)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父亲的表为什么会引发“我”的猜想。
预设:正是由于“我”坚信死的东西不会自己走动,更不会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所以当“我”发现父亲的表“会自己走动”,而且还会发出“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的声音时,自然会引起“我”的猜测。
2.读第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了解“我”的猜想的具体内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与反思第1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
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
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3)联系实物理解词语。
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
(板书课题)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钵(bō)子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
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
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过程中常使用的修改符号。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3,提高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教学要求】①首先根据要求写习作。
②根据所写的内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小组交流修改习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给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从下面几种情况中任选一种,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
重点要把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说具体,说清楚。
语句要通顺,连贯。
1,长辈如爷爷,奶奶,叔叔等来我家做客。
2,小伙伴来我家做客。
3,有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
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进行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掌握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结合内容进行修改。
四,请同学结合老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修改。
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五,全班共同讨论,交流。
六,板块教学提示:《珍惜时间》这一板块包括两篇课文和一次表达练习。
《长歌行》节选自我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诫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并通过资料的收集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
最新《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
(板书课题)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钵(bō)子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
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
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表里的生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表里的生物》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参”“差”等8个生字,会写“参差”“海洋”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参加”“差别”“参天”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朗读体会、交流分享等方式,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参”“差”等8个生字,会写“参差”“海洋”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参加”“差别”“参天”等词语。
2.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海洋》歌曲,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
2. 提问:你们知道大海里有哪些生物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读情况,正音。
3. 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生物?(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生物。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知1.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2. 学生举例说明。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2. 学生自由表达。
3. 教师总结:大自然中的生物千奇百怪,我们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熟读课文。
2. 课后收集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3. 拓展阅读:与海洋生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
五、板书设计表里的生物1. 海洋生物:珊瑚、海星、海螺、海龟、鲸鱼等。
2. 大自然中的生物:鸟类、昆虫、植物等。
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3篇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
【课前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物的表现形态,了解不同外部形态内部所包含的生态信息和能力。
通过探究学生熟知的生物生存环境与表内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生态关系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授课过程】
一、生物的生态环境
教师提供一张包含不同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图中不同类群的生存环境讨论,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种群数量、特征与局限。
二、外在形态与生态关系
教师将不同生物的外貌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文章中的特征词语,围绕生物的“表里”进行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生物外形对于适应环境与互动关系的影响。
三、自然挑战与进化
教师利用章节中所表现出的自然界挑战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内部的生态变化及对于环境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剖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从而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方式和进化过程。
【课后延伸】
1.学生外出考察各自家庭外的生物,进行小报告并展示照片。
2.课堂探究生物的复杂适应机制,边缘条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间相互作用关系。
3.带领学生阅读生物学刊物,了解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
此次课对于生态环境,生物形态以及自然选择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性探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展示环节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主持下发掘出新的生态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拓展延伸环节提供了更多外部向兴趣课的选择,让学生能够融入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
六年级语文下《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表里的生物》。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你曾经见过什么样的生物居住在表里呢?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你们所描述的生物居住的表,都只是表的外壳,不是真正的表里的生物。
那么,课文中所描述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四)品味语言,感悟表达方法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也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这个概念,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使用“表里”这个词语,理解其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3.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
1.生物的特点及分类;
2.“表里”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的表里之分;
2.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生物知识:小动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2.导入“表里”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表里?在生物学中,‘表里’有什么含义?”
讲解环节
1.讲解生物的特点及分类:从形态、生命活动、生境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解“表里”概念:生物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表里之分,比如鱼的鳞片、人的皮肤、狗的毛发等。
实践环节
1.观察生物的表里:让学生观察鱼类、昆虫、植物等生物,感受他们内部和外部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个“表里”主题的海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练习环节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表里”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2.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生物有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的特点、分类和“表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同时也鼓励他们思考与交流,使学习更加活跃和生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表里的生物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科学释疑】全自动机械表工作原理技术原理:手表运走能量靠的是发条的弹力提供的,当上满发条时,它的力矩较大,随着手表的运走,发条的发松,它的力矩也逐渐减小。
手表从上紧发条到24小时这段时间,它的力矩输出是平稳的,此时走时也比较精确,误差小。
而超过24小时以后,发条力矩会急骤下降,走时误差增大。
为确保手表走时更准确,所以要每天定时上满发条。
主要特点:全自动机械表不用电池,有些是带手动上发条的,有些不带,但还是有手动上发条的最好。
一般在发条上满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左右,看机芯而定。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以及运动少者最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
自动机械表在常温下,24小时误差在±45秒者为正常误差。
因自动机械表须靠手臂的摆动而自动上弦,所以每天必须配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面带点字注上拼音。
【】【】【】【】【】【】【】【】蝎.子狗吠.三弦.蝈蝈.儿葫芦.恐怖.蟋.蟀.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三、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的鸟鸣,呼吸着()的空气,聆听着()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的泉水,真是()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科学释疑】
全自动机械表工作原理
技术原理:手表运走能量靠的是发条的弹力提供的,当上满发条时,它的力矩较大,随着手表的运走,发条的发松,它的力矩也逐渐减小。
手表从上紧发条到24小时这段时间,它的力矩输出是平稳的,此时走时也比较精确,误差小。
而超过24小时以后,发条力矩会急骤下降,走时误差增大。
为确保手表走时更准确,所以要每天定时上满发条。
主要特点:全自动机械表不用电池,有些是带手动上发条的,有些不带,但还是有手动上发条的最好。
一般在发条上满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左右,看机芯而定。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以及运动少者最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
自动机械表在常温下,24小时误差在±45秒者为正常误差。
因自动机械表须靠手臂的摆动而自动上弦,所以每天必须配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带点字注上拼音。
【】【】【】【】【】【】【】【】蝎.子狗吠.三弦.蝈蝈.儿葫芦.恐怖.蟋.蟀.
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
()()()()
三、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的鸟鸣,呼吸着()的空气,聆听着()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的泉水,真是()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五、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补写时,要把弟弟渴望拥有变形金刚的心情写出来。
例: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我拽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玩具店。
我一眼看见摆在柜台上的那个变形金刚
六、回忆课文,回答:
1、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
2、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答: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被一层玻璃蒙着。
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
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句子①是描写,句子②是描写,句子③是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我”是一个的孩子。
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句子品悟。
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这样的话”指的是
(2)写一写你自己曾经这样的经历。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琴弦清脆玻璃蝉鸣
三、.清脆清新清澈清凉清爽
四、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五、似乎在对我笑,好像在欢迎我。
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伸手就去摸那变形金刚。
六、1、围绕“好奇”作答都可;2、言之有理即可。
七、(1)因此不但还(2)语言动作心理活动(3)因为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
(4)好奇心特别强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八、(1)“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2)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玩魔方,有时候做梦还说“玩魔方!玩魔方!”
解析:这是一道写亲身经历的训练。
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强调自己反复说的一句话。
其次联系生活,寻找这样的生活经历,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