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利益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涉及到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
2. 各国利益交融:国际贸易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各自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国际分工和合作。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2.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3. 因素比较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克希尔·欧林斯提出的因素比较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相对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4.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阶段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贸易模式。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 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跨国买卖。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涉及到各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2. 服务贸易:即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流与交易。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越来越重要。
3. 直接投资:指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实体,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协调机构,致力于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并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国际贸易》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复习第一部分国际贸易概述概念理解: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间接贸易、直接贸易、转口贸易总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关境与国境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内容比较利益的判断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总体均衡分析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的应用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H-O模型的主要内容H-O模型的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应用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及应用2、里昂惕夫之谜及其理论解释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下的价格歧视(倾销)的条件区分内外部规模经济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国际贸易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与国际贸易2、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3、需求相似理论4.产业内贸易及理论解释第三部分国际贸易政策一、关税从量税、从价税、滑准税、普惠制小国、大国征收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应用二、非关税壁垒配额概念类型竞争条件下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生产补贴政策的经济分析以及与关税手段的比较非关税壁垒的其他形式三、出口促进、进口限制等措施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货币贬值了解促进出口的政策手段类型四、贸易保护理论1.早期、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2.幼稚工业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实践可能存在的问题3.超保护主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就业理论4.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概念及博弈分析第四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及其特点2、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题型: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计算题(两大题,共19分)简答题(5题,30分)作图分析题(3题,36分)。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在备考国际贸易方面,有一些关键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帮助读者准备国际贸易的考试或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互补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各国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存在差异,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互补性原理指的是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竞争性原理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贸易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与组织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和相关的国际组织。
国际贸易的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壁垒等。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策的定义、内容和影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组织的目标、职能和运作方式,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
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贸易活动,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代理商或交易平台进行贸易。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支付和现金支付等,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四、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
这包括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运输与保险、关务与报关、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实务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解。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复习总结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掌握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含义及其区别①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或称为进出口贸易。
某些海岛国家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②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有形商品的交换,也包含无形商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也可称为世界贸易。
区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而后者则是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熟悉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二)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一般规律(三)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四)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五)各主要贸易对象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与发展及做法。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并学会运用①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
②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③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既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又包括未经加工的进口货物的出口。
④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⑤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之间的差额。
⑥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⑦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复习
1.关税:关税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又称为非关税壁垒。
3.有效关税: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4.名义关税:是指对于某种进口商品,海关直接根据关税税率而征收的关税5.贸易转移效果: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壁垒后,国内生产成本更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替代,来自伙伴国的较低廉进口取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新的贸易得以创造,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
6.贸易转移效果:指的是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被关税同盟内的高成本的供应商所替代,其结果将导致更高效的非关税同盟国将其生产及出口市场丢失给低效却受到关税及其他壁垒保护的关税同盟成员国。
7.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壁垒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8.共同市场:是指除了在各成员国内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可以享有区内自由投资的权利。
9.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信贷,以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得以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从而达到鼓励出口的目的。
10.出口买方信贷:是指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国银行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用于向出口国购买技术和设备,解决买方一时筹集巨额资金的困难。
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一国或地区政府采取各种鼓励措施促进制成品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2.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在保护本国工业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必须的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建立生产能力,发展本国的工业制成品,以替代同类商品的进口以期节约外汇和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重点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活动的特点包括货物流动性、国际支付、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竞争等。
二、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主体包括进口商、出口商和中间商。
进口商是指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的企业或个人,出口商是指销售给其他国家的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中间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的企业或个人。
三、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产品交换,没有中间商参与;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中间商进行买卖双方之间的产品交换。
四、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信用支付和电子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买方在收到货物后直接支付货款;信用支付是指买方和卖方之间通过信用证等付款方式进行支付;电子支付是指通过在线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五、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贸易制度包括世贸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区等。
世贸组织是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组织,通过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行为。
常见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七、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反倾销措施和贸易救济等。
关税是国家向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进口配额是指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反倾销措施是指对倾销产品进行制裁,贸易救济是指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八、国际贸易条款国际贸易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的关于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常见的国际贸易条款有FOB、CIF 和EXW等。
九、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双边谈判等。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通过争端解决机构对贸易争端进行调查和裁决,实现对争端的解决。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第⼀章⼀、商品品质的概念亦称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是商品适合⼀定⽤途、满⾜⼀定客户需要的各种特性。
是指商品适合⼀定的⽤途,满⾜⽤户需要的各种特性,是商品内在本质特征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反映。
内在本质:指商品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物特性等⾃然性。
(⽓味、滋味、成分、性能、组织结构等)外观形态:指商品的外型。
(颜⾊、光泽、透明度、款⾊、花⾊、造型等)。
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应该还包括商品的包装和售后服务等。
⼆、商品品质的重要性品质关系到商品的使⽤效能,影响着商品售价的⾼低、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的增减,买卖双⽅经济利益的实现程度,⽽且还关系到商品信誉、企业信誉、国家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
有如下表⽰品质的⽅法:1.⽤实物表⽰:看货买卖:根据现有商品的实质品质进⾏交易。
(珠宝、⾸饰、字画等),可⽤于拍卖、寄售、展卖等⾏业。
凭样品买卖:样品是⽤以反映和代表整批货物质量的少量实物。
⼀般有两种形式,⼀个是参考样品,仅供对⽅参考;⼀种是标准样品,卖⽅要保证其所交的货物和样品完全⼀致。
若没有标明样品的的类别,⼀般以标准样品看待。
凭卖⽅样品买卖要样品要有⾜够的代表性,并妥善保管;要留有复样,编号,⽇期,作为将来组织⽣产、交货或处理品质纠纷时⽤;在订⽴合同时,为了留有余地,可在合同中规定“卖⽅交货与所提供样品的品质⼤致相同,或基本相同”以防买⽅因卖⽅所交货物与样品有微⼩差异⽽拒收或索赔;严格区分参考样品和标准样品。
凭买⽅样品买卖:卖⽅应注意对⽅的来样是否是反动的、黄⾊的、丑陋的式样和图案;需注意原材料供应、加⼯⽣产技术和⽣产安排的可能性;防⽌侵犯第三者的⼯业产权。
凭对等样品买卖:指卖⽅根据买⽅提供的样品,加⼯复制出⼀个类似的样品提供买⽅确认,经确认后的样品,就是对等样品。
“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或“确认样品”(Confirming Sample)或“回样”(Return Sample )《公约》第42条规定:若卖⽅按照买⽅的提供的技术图纸、规格等进⾏⽣产和交货,⽽第三⽅根据⼯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要求任何权利或其他要求时,卖⽅可不负责任。
期末复习资料国际贸易考点
国际贸易考点选择题1.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差异有形贸易是 " 无形贸易 " 的对称,指商品的出入口贸易。
因为商口是能够看得见的有形实物,故商品的出入口被称为有形出入口,即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 " 有形贸易 " 的对称,指劳务或其余非实物商品的出入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
主要包含:(1)和商品出入口有关的全部附属花费的进出,如运输费、保险费、商品加工费、装卸费等;(2)和商品出入口没关的其余进出,如国际旅行花费、外交人员花费、外侨汇款、使用专利特许权的花费、外国投资汇回的股息和盈利、公司或个人在外国服务的进出等。
以上各项中的收入,称为" 无形出口 " ;以上各项中的支出,称为" 无形入口 "2.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a.行业内贸易的增添行业间贸易和行业内贸易行业内贸易指数:IIT=1–|X-M|/(X+M)b.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添c.家产当先地位不停转移纺织品汽车钢铁半导体(这类新现象是对 H-O 理论的挑战)二次大战后的国际贸易有以下主要变化特色( 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要大增添( 2)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构成部分( 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代替“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4)地区性自由贸易快速发展3.入口配额包含哪些种类,解说特色( 1)绝对配额 1. 全世界配额 2. 国别配额协议配额(双边配额)自主配额(一方面配额)3.入口商配额( 2)关税配额按商品入口根源分全世界关税配额国别关税配额按收税的优惠性质分优惠性关税配额非优惠性关税配额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入口商品赐予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费,而对超出配额的入口商品即片收本来的最惠国税率。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在关税配额内仍征收本来的入口税,但超出配额的入口商品,则片收极高的附带税或罚款!4.出口信贷极其特色定义:是一国政府为鼓舞大型资本货物(主假如大型机械设施与成套设施的交易)出口而赐予出口商、入口商或入口商银行的中长久优惠贷款。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国际贸易得分类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与服务得交换,就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得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得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得条件:一就是有可供交换得剩余产品;二就是在各自为政得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
从根本上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就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得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得货币表示.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得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
为把货物贸易额中得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得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与经常转移)中得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与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与其她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得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得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得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得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得方法.凡进入国境得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得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得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得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得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得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得比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得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得比重.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她国家或国家集团得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得比重,反映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国际贸易重点知识
国际贸易重点知识一、重点概念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共存。
2、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
3、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交易。
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即时转口贸易。
4、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5、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6、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技术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7、单纯的购销方式: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
8、包销:是指卖方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和期限,把指定的商品出售给指定的买方。
9、代理:是指货主在进口当地市场指定代理人,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和一定期限内,积极推销货主制定的商品。
10、寄售:是指货主为开拓市场,先把货物运往国外市场,委托指定商号代销其货物,在货物出售后才收回货款,并支付代销商代垫费用和佣金。
11、拍卖:是指由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交易的方式,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12、招标:是指招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发出招标公告,指出准备买进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邀请卖方投标的行为。
13、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或招标单的条件,在所规定的招标时间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
14、商品期货交易:是指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期货合同的交易行为。
15、对销贸易:包括易货、记账贸易、互购、产品回购、转手贸易等属于货物买卖范畴,以进出结合、出口抵补进口为共同特征的各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16、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以及利息。
国际贸易理论
际贸易理论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含义: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经济开放度”,它是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计算:R= (X+M)/GDP(GNP)——R值越大,经济越开放。
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的四种方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
三、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也称“一般贸易”,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也称“特殊贸易”,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第二章一、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威廉•斯坦福代表著作:《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论述》“一个关于货币的神话”“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银,防止货币外流成为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世纪)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44年)“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货物也是衡量一国财富的代表,对外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斯密把他对国内经济分工的观点运用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中,他得出结论,认为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具体内容:1.阐明了分工的意义: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财富增加2.分工与交换思想:每个国家都应分工生产本国具有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以该产品参与国际交换。
3.理论核心:强调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分工的原则:绝对优势绝对成本:L/Q (低)绝对生产率:Q/L (高)分工的基础: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技术条件分工的好处:互通有无,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四、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提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成本的差异:一个国家应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汇总
1.分批装运:(partial shipment)又称分期装运(shipment by installments):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期或若干批装运.规定分批装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只是原则规定允许分批装运,对分批的具体时间、批次和数量均不作规定;具体订明每批的装运时间、批次或数量。
2.转运:卖方必须分别装在不同航次的船舶或不同班次的其他运输工具上.3。
交货时间: 交货时间是指卖方按买卖合同规定将合同货物交付给买方或承运人的期限,又称“交货期”(或“装运期”)。
4.目的港或目的地选择一般由买方提出,卖方同意后确定.目的港选择应注意事项:我国政策和安全问题;规定具体明确的港口,避免笼统规定方法,如E.M。
P。
(European Main Port);内陆国家采用CFR或CIF条件的出口交易;目的港重名问题“路货”交易和“选择港"问题5。
“选择港”(optional ports)问题接受外国客户选择港要求时,应注意:合同规定的“选择港"数目一般不超过三个;备选的港口必须在同一条班轮航线上,且为班轮停靠的港口应按备选港口中最高费率和附加费计算,并在合同中说明费用的负担方。
CIF London , optional Hamburg / Rotterdam。
Optional additionals for buyer’s account.最终港口选择的期限和权利6. 班轮运输(regular shipping liner,简称liner)也叫定期船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四固定”:航线、停靠港口、船期、运费率;一般在货种货量上不作限制;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并负担装卸费用,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不计速遣费和滞期费;无须签定租船合同,承运人签发的班轮提单作为承托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的依据。
7. 班轮运费- 基本运费按货物的毛重计收:在运价表内用字母“W”表示。
按货物的体积(称为尺码吨)计收:在运价表内用字母“M" 表示。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必须背会的知识点1.为什么误称CIF为“到岸价”, :这是单纯从其主要价格构成来考虑的, 因为按CIF条件成交, 卖方要负责安排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 承担相笑的运费和保险费。
但由于CIF属于装运港交货, 风险已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转移, 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卖方并不保证把货送到目的口岸, 因而称其为“到岸价”是不当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若海轮能直接靠岸, DES 则是名副其实的到岸价。
因为卖方要负责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港, 在船上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才算是完成交货。
在DES条件下, 卖方不仅要负责正常的运费、保险费。
还要负责诸如转船、绕航等产生的额外费用。
以与根据需要加保各种特殊附加险而支付的保险费。
2.样品: 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 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质量的少量实物。
3.对等样品:卖方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 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 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 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 也有称之为“确认样品”。
10.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和名称, 也不标明商标或牌号的包装。
也就是说, 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内外, 都没有原产地和出口厂商的标记。
11.标准化运输标志:ABC…………………收货人代号1234…………………参考号NEW YoRK………目的地l/25…………………件数代号12.定牌: 是指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
13.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 它具有下列特点:(1)“四固定”——航线、港口、航期、运费率(2)“一负责”——船方管装管卸(3)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 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4)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 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且一般采取在码头仓库交接货物, 故为货主提供了较便利的条件。
14.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 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 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 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应向船方支付的一定罚金。
国际贸易(章节重点归纳)
国际贸易(重点知识归纳)第1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出题少,一般出简答和论述)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1)战后国际分工的特征(1)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2.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及其原因(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3)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5)跨国公司的发展3.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及其原因(1)能源危机的爆发(2)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3)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3)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5)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6)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7)全球性的协调管理贸易时代出现5.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1)跨境交付,是服务的提供者在成员国的领土上向另一成员国领土内的消费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为后者领土的消费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过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6.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年内,一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占国内GDP的比重。
(问:中国对外贸易依程度很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重要章节,每年必考,简答和论述为主)1.重商主义1)两个阶段:(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认为商品不是财富,金银才是财富。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全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6.贸易逆差: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7.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9.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10.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依存度: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5.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6.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7.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8.总贸易: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19.专门贸易: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0.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复习重点大全
国贸总复习第一章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货物移动方向不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复出口和复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2、按划分进出口标准的不同:总贸易(general trade)、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3、按交易对象区分,即有无第三方参加:直接贸易(direct trade)、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4,按运输方式区分:陆路贸易(trade by roadway)海路贸易(trade by seaway)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5、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数额是不同的:关境和国境是不一致的;三、对外贸易依存度1、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2、外贸依存度可以细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大小的指标之一。
当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时,外贸依存度则会提高。
一般说来,外贸依存度越高,意味着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四、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外贸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也相应不断上升。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三)贸易方式因素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直接原因(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结构性原因(五)加工贸易占的比重过高第三章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主要内容:各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重点
1. 贸易引力模型及其运用。
2.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
3.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贸易思想(即这些理论是如何解释贸易的动因、贸易模式和贸易利得的)和政策主张(即是主张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
4.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5.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
6. 如何以一种商品衡量另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7. 在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模型中,发生贸易后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如何确定。
8. 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贸易利得的讨论。
9. H-O定理和S-S定理的运用(即按照资源禀赋优势进行贸易后一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如何变化)。
10.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对发达国家的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扩大还是缩小二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发达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力会赞成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还是反对?为什么?
11. 要素价格均等化及其在现实中成立需满足的前提条件。
12.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3. 比较优势陷阱。
14. 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
15. 贸易条件的含义及其理解。
16. 企业在外国市场上倾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
17. 小国和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及其比较。
18.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19.“自愿”出口配额的实质及其与进口配额的比较。
20.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21.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