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公共管理考研社会保障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学复习重点
社会保障学复习要点一览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含义P7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社会保障的功能(五个功能只划了两个)P16稳定功能: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动力机制与稳健机制,市场机制即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首选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则是充当着首选的稳定机制。
(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工业化国家因经济衰退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进而出现大罢工而带来的社会震荡等均表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调节功能(重点掌握经济调节)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
在政治上,社会保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除了具有政治调节功能以外,还特别促进了社会成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亦强化了国民对现存制度的依赖意识和国家认同,同时对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冲突和促进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并维持其整体正常运营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政治作用。
)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尤其显著,它体现在如下多个层次上:在第一层次上,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范围考察,社会保障制度愈健全、水平愈高、规模愈大,意味着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强;反之,社会保障愈是残缺不全、水平愈低、规模愈小,则意味着国家在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弱。
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社会保障是公平机制;市场经济是效率机制在第二层次上,社会保障直接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并通过税收或征费或“转移性支付”给予保证,进而分配给受保障者或有需要者。
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这种调节功能更加显著,它通过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与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同时还在代际之间实现着纵向调节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1、社会保障的概念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的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2、社会福利的概念狭义的社会福利: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
广义的社会福利(1 )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2 )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3 )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六大服务(社会保障或收入保障、医疗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国内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实际上是“大社会保障”,其中包含了社会福利,而在国际上,其对等的应该是社会福利概念3、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采取保险形式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社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收入保障手段,它的保障水平是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属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是一种危险损失的分散机制。
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保险都体现了这一点,当然,养老保险也有类似的性质社会保险是一种实施社会政策的保险,他已解决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定为目的。
3、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的关系社会保障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它不是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而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教育、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基金等,其主要作用为:(1)保护和配置劳动力(2)供求平衡(3)投融资调节(4)国民收入再分配:垂直性分配与水平性分配4、福利国家的危机原因:(一)经济危机(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三)社会风险的转型5、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社会保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和强制储蓄型。
7、三个福利所体现的特点较高的失业率,较低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中度的税赋,中度的社会支出规模,社会安全体系以提供高所得替代率的所得转移为主,中度的所得不均与工资差异。
8养老保险概念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范围
社会保障概论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一)经济条件1、生产的社会化需要社会保障发挥特殊作用。
2、家庭保障功能缩小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二)社会政治条件是无产阶级的长期斗争(三)思想理论基础,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兴起,如德国新历史学派。
2、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区别。
(论述题)首先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劳动者;社会救助: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社会成员;社会福利:全体社会成员。
其次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劳动者个人要缴纳保险费,作为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实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救助: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是受益者单方面的权利;社会福利: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部分免费,部分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于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最后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社会保险: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采用“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相关联”的手段;社会救助: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采用“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社会福利: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采用“普遍性”与“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3、社会保险模式特点1、以劳动者为核心2、责任分担3、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4、互助共济5、现收现付4、美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选择题)(1)贫富差距大(2)补助金少,覆盖面窄。
(3)“养懒汉”现象严重(4)财政负担过重5、日本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选择题)(1)不利于劳动力流动和企业转型(2)负担与发放不公平(3)人口老龄化严重(4)女性“M”型就业6、福利国家模式特点1、累进税制与高税收2、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3、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4、法制健全5、充分就业7、强制储蓄模式特征(看一下)1、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2、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3、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4、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8、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论述题)1、内容成立多家私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社会成员必须自由选择一家公司投保,公司为投保人建立个人账户。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题型:1、单选(10)2、多选(10)3、判断题(10,错的要改过来)4、名词解释(4)5、简答题(4)6、分析题(1)1、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制性(强制参加、强2(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资金市场发展;(2)社会功能:3分。
(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服务、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4中的劳动者群体。
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对象是社会中最困)、社会福利、优抚安置5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基本社会结构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是6)工业化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日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雇佣劳动者。
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相对剩余人口。
竞争和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
2)家庭功能变迁: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削弱;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强调国71492年新大陆发现以后迎来大航20英亩以上土地的农民房屋;1514年伦敦近郊反圈地运动暴动;1530年乞食许可证的8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并通过委任贫民救济官的方式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地方济贫行政体系;(2)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资金筹集所需,并确定了从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方(3)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促其自立;(4)对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通过院内收容和院外救助两种方式进行救助;(5)对失依儿童,以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抚养。
特点:兼有强迫劳动与福利救济双重性质。
旧《济贫法》的基础是社会权利的不平等。
社会保障概论 复习
社会保障概论第1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功能1.社会保障: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包含的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2)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3.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社会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者的不同特点)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2)保障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对象;商业保险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3)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
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
(4)管理体制不同。
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由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属于行政领导体制;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于金融管理体制。
(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
(6)立法范畴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属于经济立法。
6.社会保险的特点: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显著特点: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力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重点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重点1?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3?社会保险的定义: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会救助的定义: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5.社会救助的对象:(1)第一种分类:大体分类a.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持最低生活的人。
b.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
(这类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灾祸)c.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2)第二种分类:按具体的人口群体分类:儿童(未成年人X老人、残疾人、失业者、病人、患难者、不幸者其中儿童又可以划分为:一般儿童;特殊儿童,如残疾儿、不幸儿童如孤儿等。
6?社会救助的内容:(1)贫困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临时救济(2)灾害救济:紧急救济、灾害预防、灾害预警服务7?社会福利的含义: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8?社会福利的内容:未成年人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
9?社会福利的形式:货币形式、服务形式、实物形式。
10.社会保障的功能:(1)人民生活的安全网(2)经济发展的推助器(3)社会矛盾的调节器(4)社会政治的稳定剂(5)社会保障对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题型:1、单选(10)2、多选(10)3、判断题(10,错的要改过来)4、名词解释(4)5、简答题(4)6、分析题(1)1、I社会保障的特闵社会性(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以全体公民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运作的社会化)、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制性(强制参加、强制缴费)2、|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屮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这种效能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资金市场发展;(2)社会功能: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3、|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收入性福利和实物性福利:(1)收入性福利:涵盖国民保险和非缴费性福利两部分。
(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服务、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内容。
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來的。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保障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群体。
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对象是社会屮最困难的群体。
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或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优抚安逍5、|家庭保障方式的性质与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经济支撑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基本社会结构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是文化背景6、|社会保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1)工业化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FI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雇佣劳动者。
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相对剩余人口。
竞争和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大纲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大纲1、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社会保障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2、社会保障的目标: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生存权的保障);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社会保障的功能:政治功能—稳定社会;经济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功能—安定生活,调节分配。
(课件)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防控风险,资本积累功能)。
4、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社会化特征,福利性特征,法律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5、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互济、法制等6 、慈善事业时代:宗教慈善事业: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
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
官办慈善事业: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
(仓储后备和以工代赈)民办慈善事业。
对早期社会发展的简要评论: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项目极端有限;水平极端低下;效果不良。
7、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时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8、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1)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力义务结合型。
(2)根本目的是接触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3)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4)保障过程是强制化、规范化。
9、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这一时期,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全国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体系。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是有别于企业的独立运行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从1958到1966年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但调整任务并未完成。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要点《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总论一、社会保障概述1.概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疾病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内容A.对象——全体社会成员(实际上是只对部门成员或部门项目)B.责任主体——国家(、企业和社会)C.目的D.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3.基本特征 A.保障性;B.强制性;C.社会性;D.互济性;E.公平性;F.福利性。
4.目标基本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较高目标——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发展5.功能第一,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具有调节和平衡功能第二,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和自动稳定阀、对投融资的调节、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第三,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三个层次,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济贫作用;二是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防贫的作用;三是福利生活保障,具有提高作用还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总之,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使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保障体系和类型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优抚安置。
其中:社会救助——最低目标——最低的生存需要社会保险——基本目标——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福利——最高目标——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2.社会保险A.概念B.特点a.强制性;b.资金筹措的多样性;c.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资金使用的预防性C.内容a.养老保险(涉及面最为广泛);b.失业保险(最为基本);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3.社会救助A.概念B.特点一是强调国家及社会对社会救助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一是自然灾害求助,二是失业破产救助,三是孤寡病残救助4.社会福利A.概念B.特点一是国家和社会的直接责任性二是显著的普遍性三是重点提供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和服务三、社会保障的实现形式一是收入保障计划—一现金支付的形式二是实物补助计划——服务的形式四、社会保障的类型5.按管理方式分: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公众机构管理和私人机构管理等模式五、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1.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2.福利经济学理论3.新福利经济学理论4.凯恩斯主义理论5.民主社会主义6.新自由主义7.中间道路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萌芽时期(15世纪末——19世纪80年代)——英国《济贫法》2.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4.改革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四个时期)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项目: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三是遵循自愿原则的项目(以盈利为目的):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投保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6点)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一,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第二,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第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还有待建设;第四,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总结资料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总结资料2013-01一、概念辨析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公民在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所采取的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的总和。
简言之,也就是由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法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一种制度。
4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是由社会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所构成的总和。
5社会福利: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6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它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7失业: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失业的定义是: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人口,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视为失业: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一词的界定是: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当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8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英国贝弗里奇勋爵着眼于重建战后和平,使英国永获安全的长远安排,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
社会保障复习提要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要一、重点名词1.社会保障税:就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障基金,这是目前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征缴形式。
2.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管理等组成。
3.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4.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一词出自于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全民福利的象征。
福利国家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公民权力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他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为目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
5.企业年金:是企业依法为增加员工养老金福利、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举办的养老保险。
6.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防范风险并未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8.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9.就业和充分就业:10.政府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二、简答1.社会保障基金有哪些部分组成?答:1、养老保险基金2、医疗保险基金3、失业保险基金4、工伤保险基金5、生育保险基金6、社会救济基金7、社会福利基金8、优抚安置基金9、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部分?答: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由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组成。
社会保障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社会保障概论要点第一章绪论1、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1998年诺贝儿经济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均在福利经济学、贫困问题等卓越研究享誉世界。
2、社会保障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互济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1、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来介入济贫事物,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显然以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为标志。
2、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从1881年——1889年,德国先后制定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等,并与1911年将上述三部法律确定为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法律文本,另增加孤儿寡母保险法成为著名的《社会保险法典》,德国的实例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状态。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重点):1、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表现;立法先行还有一种特殊意义在于,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可见立法先行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有组织的运用经济援助与服务的手段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保障需求,这就必然要求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各个具体项目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4、多样化发展,多样化发展规律在过去在现在乃至将来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它能够使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社会保障制度时,保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的较为清醒的头脑。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1、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重点):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健康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制成的“社会安全网”。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学科性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突出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理论,构建支持学生未来发展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基本体制的基本要素;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与讨论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界定•解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不同国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定位;•掌握本课程对社会保障的定位;•重点掌握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一、各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一)德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为竞争中不幸失败或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安全制度,起到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作用。
(二)英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应该遵循普遍性原则,对全体国民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的安全保障。
(三)美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网”,对国民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如年老、失业、疾病等加以防护。
(四)日本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网”,对国民可能遭遇的各种风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以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寻求经济保障途径.险如年老、失业、疾病等加以防护。
(五)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可理解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事件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成员提供的保护,其目的是:①尽可能防止使收入丧失或收入锐减的意外出现;②当意外确实发生时,尽可能提供医疗并对引起的经济后果提供财政保护;③尽可能为遭受意外者身体康复和职业恢复提供便利;④尽可能为抚养儿童提供福利待遇。
概念界定的多样化制度的多样化制度实践的差异研究视角的差异二、本课程对社会保障的定位定义: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电大《社会保障学》辅导重点
《社会保障学》辅导重点第一章1.社会保障P1: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2.《贝弗里奇报告》确立的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4条基本原则P3普遍性原则、满足最低需求原则、充分就业原则、费用共担原则3.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练习册P6)(1)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全体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
(3)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P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
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起源于德国,后为西欧、日本仿效。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北欧流行。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
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形式。
其特征是政府不提供资助,除公共福利和文化设施外,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实行。
5.中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练习册P6)P7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保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题型:1, 单项选择(10) 2, 多项选择(20) 3, 简答 4, 名词说明 5论述(五根支柱)1(1)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安排,对短暂或永久失去劳动实力以及由于各种缘由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赐予物质扶植,保障期基本生活的制度。
(2)功能:①人民生活的平安网②经济发张的助推器③社会冲突的调整器④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最重要的部分)(1)含义: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短暂或永久丢失劳动实力,或虽有劳动实力却因失去工作丢失生活来源的状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气,赐予肯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及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需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3)内容:A, 老年社会保险 D, 工伤社会保险B, 医疗社会保险 E, 生育社会保险C, 失业社会保险 F, 残障社会保险 G, 死亡社会保险3(保障社会平安的“最终一道防线”)(1)含义: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难或其他缘由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赐予扶植,满意其生存须要的制度。
(2)对象:①无劳动实力, 无人赡养, 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②有劳动实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难驾临,遭遇重大财产损失, 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③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4(1)含义: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 教化, 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供应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 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赐予扶植,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2)类型:公共福利事业,特殊的, 特地性的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上述三种类容的综合。
(3)内容:未成年人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1)目的不同,前者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须要, 实现社会平安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根据自愿投保原则经营的。
社会保障概论00071复习资料(全)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16、(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17、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18、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19、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1、社会保障:以政府职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生活发生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十六届六中全会: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1年“十二五”规划: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3、社会保险(核心)A、社会保险: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者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B、为什么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劳动者最多最重要、风险最多、周期最长、占用资金最大部分C、自身特点:强制性;互济性(风险共担,互助互济);储备性;补偿性(给付≠工资)D、社会保险包含老年社会保险(年金制度)、医疗社会保险(缴费最多,时间跨度大)、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不实行个人缴费,补偿不究过失原则)、生育社会保险(带薪休假,生育补偿)、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
4、社会救助A、社会救助: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因意外灾害降临而暂时生活困难的人;(3)有收入来源,但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PS:20世纪80年代,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农村地区为扶贫地区。
2011年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
C、社会救助的内容:贫困救济;灾害救济。
救灾工作的主要形式:紧急救助、灾害预防、灾害预警。
PS:国际上战争和难民救济比重大,现阶段世界性移民、难民安置。
5、社会福利A、社会福利:(广义)包含所有社会保障(狭义)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偿等方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障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B、社会福利的类型:公共福利事业;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局部性或者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
C、社会福利的特点:不仅是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而且保证过上正常的生活;提供收入补偿,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保障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
D、社会福利包括未成年人福利、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E、社会福利的形式:货币、服务、实物。
6、社会保障的功能:(1)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直接目的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3)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关系和谐)(4)社会政治的稳定剂还有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进作用。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保障经济社会背景:自然经济条件下是家庭保障,靠的是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帮助渡过难关;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下,出现两极分化,政府采取措施;在手工生产时代,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也有家庭承担。
2、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1)国家干预主义(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施穆勒、布伦坦等提出福利国家理论,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2)福利经济学理论(1920年英庇古提出,认为收入均等化,即一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
收入转移就是主张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给给穷人。
)(3)凯恩斯主义(1936年凯恩斯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4)贝弗里奇福利国家计划(1942年贝弗里奇对英国设计“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
)3、互助组织以会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创造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共同集资、互助互济的全新的保障遭遇风险人群基本生活的组织模式。
4、商业保险起源于15世纪的海上保险。
5、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德国最先建立(1)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2)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3)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6、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目的国家强制实行以保证社会安全,财政作保以营利为目的,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保障对象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全体国民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劳动者必须履行行为社会贡献劳动权利与义务对等,“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管理体制行政领导体制金融管理体制保障水平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完全以投保人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立法范畴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劳动立法经济立法7、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一)投保资助型:美国、德国、日本A、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支付(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B、强调社会保险中群里与义务的关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体现效率原则;保障基金统筹使用,符合大数原则,体现了保险的互助互济原则。
(二)福利国家型:英国A 、特点: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化、统一管理、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由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B 、瑞典:1948年后建立福利国家,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全部承担,还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
C 、欧美国家在重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变化(1)从单项保障到总体保障,建立互相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2)保障范围扩大,向全民保障过渡; (3)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 (4)保险水平提高。
(三)国家保险型:前苏联特点: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受保人不缴任何费用,一切保险费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社会保险待遇高(退休金一般是原工资的70%);保险待遇不予缴费多少关联,而与工龄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四)强制储蓄型:新加坡、智利 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CPF )为代表。
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想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
利息8、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企业职工劳动保险(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 (4)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1、基金:由产品分配形成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
雇员 雇主公积金会员账户 中央公积金局2、社会保障基金: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3、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 A 、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1)财政拨款。
来源于国家税收,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拨款的形式形成,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和军人保障基金是以政府财政资助为主导。
(2)强制性征缴。
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3)多元组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
渠道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向受助者收费、接受社会捐赠、发行福利彩票。
B 、按社会保障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1)社会救济基金。
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性拨款形成的,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2)社会保险基金。
满足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劳动机会时保障基本需要的基金。
资金来源: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个人。
分为三方负担型、双方负担型、单方负担型。
(3)社会福利基金。
为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建立的。
(4)军人保障基金。
包括优抚基金、安置基金、军人保险基金。
(5)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为分摊社会保障转型成本。
4、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1)政府财政支持(财政拨款、实行税收优惠)(2)雇主和个人缴费(个人缴费的作用:①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②完整的体现社会保障的权责结合与责任分担的原则;③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④引导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监督的重视)(3)社会筹资(社会捐赠、发行彩票)(4)其他渠道(社会福利服务收费、基金运营收益、发行特种国债、国家援助)福利彩票30%返奖 25%发行费用35%公益金50%中央60%社会保障 5%民政 5%体育总局 50%地方30%专项基金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1)征税方式(2)收费方式(3)强制储蓄方式(新加坡、智利)6、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A、给付原则(1)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2)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3)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
B、保障基金的给付分为社会救助待遇给付、社会保险待遇给付、社会福利待遇给付。
7、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因(1)基金不运营,会遭遇贬值的风险;(2)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3)有利于减轻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二)系统性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缺陷风险(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分散性、流动性。
(四)社会保障金投资工具(1)金融工具:储蓄(安全性高、收益一般、流动性好)、债券(偿还有保证、安全性高、无风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股票(高风险高收益)(2)实业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较高的盈利率、安全性强、能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但是周期长,流动性差)(五)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政府集中型(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典型代表,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
),私营竞争型(指的是政府运用市场规则,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管理,政府负责监督。
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典型代表。
)(六)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2)法制化原则(3)公正性原则(4)独立性原则(5)审慎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七)健全的基金管理体制应具备的特点:(1)统一的国家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2)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要严格分开;(3)制定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五章:社会保障管理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内容:①筹集社会保障资金;②支付社会保障待遇;③管理、运用社会保障资金;④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2、政府、单位、享受者承担保险资金的理由:(1)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管理责任和义务;(2)享受者所在的单位承担主要的资金来源和上缴资金的责任;(3)享受者拥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还具有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监督资金的责任。
3、社会保障机构管理包括按照现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的工作机构,保障其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效率优先。
4、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基础,以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政府引导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