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最新版

合集下载

荷载计算表格

荷载计算表格

17.05
2
梁体自重
742.1
7421
8.0
11.0
84.33
3
底模板自重
10.0
100
4
横向分配梁自重 (I14)
7.37
74
5
贝雷梁自重
49.36
494
6
下横梁自重 (I36a)
5.56
56
7
施工荷载
15
150
8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 载
30
300
合计
8.0
11.0
1.14
8.0
11.0
0.84
8.0
6.00
60
20.0
7
下横梁自重 (I36a)
5.56
56
20.0
砼顶荷载 (KN) 75.00 371.05 5.00 3.68 24.68 3.00 2.78
8
钢管自重(直径660, 壁厚10)
64.12
641
9
施工荷载
15
150
10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 载
30
300
合计
20.0 20.0 20.0
7.37
74
20.0
4
贝雷梁自重
49.36
494
20.0
5
卸落装置
6.00
60
20.0
6
下横梁自重 (I36a)
5.56
56
20.0
7
施工荷载
15
150
20.0
8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 载
30
合计
300
20.0
柱顶荷载 (KN) 75.00 371.05 5.00 3.68 24.68 3.00 2.78 7.50 15.00 507.69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大全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大全

楼面楼面屋面墙体荷载荷载统计(05J1)墙体面荷:25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68 kN/m220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28 kN/m205J1楼10:(30)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03.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0.104.现浇楼板100(120)0.1x25=2.5(3.00)5.吊顶0.50合计 3.7(4.2)楼28:(102)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0.014.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15x20=0.305.50厚C15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5x25=1.256.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120)0.1x25=2.5(3.00)8.吊顶0.50合计 5.26(5.76)屋面6、13:1.10厚地砖,1:1水泥砂浆填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0.10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10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6.85厚聚苯板保温层0.085x0.5=0.057.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0.15x4=0.608.钢筋砼板(100厚)0.1x25=2.509.吊顶0.50(1、2、3用于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铺涂料或颗粒)合计不上人屋面4.15 上人屋面4.95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地砖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0.5x0.15x25=1.88斜板0.16x25/0.894=4.48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7.34平台板地砖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荷载统计(小高层)墙体面荷:25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68 kN/m220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28 kN/m2客厅、餐厅、卧室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03.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0.104.现浇楼板100(110、120、160)0.1x25=2.5(2.75、3.00、4.00)5.顶棚0.34合计 3.54(3.79、4.04、5.04);取4.0(4.3、4.5、5.5)厨房、阳台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不勾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撒黄沙,四周沿墙上翻150高0.014.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15x20=0.305.50厚C15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5x25=1.256.现浇楼板(100)(160)0.1x25=2.5(4.00)7.顶棚0.34合计 4.60(6.1);取5.0(6.5)卫生间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104.30厚C20细石砼0.03x25=0.755.最高处220厚碎砼加砌块垫层(实压)向地漏处找0.5%坡0.22x25=5.56. 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107.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8. 现浇楼板(100)(160)0.1x25=2.5(4.00)9. 顶棚0.34合计10.39(11.89);取10.50(12.0)屋面1.10厚地砖,1:1水泥砂浆填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0.10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10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6.60厚聚苯板保温层0.060x0.5=0.037.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0.15x4=0.608.钢筋砼板(120厚)0.12x25=2.759. 顶棚0.34(1、2、3用于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铺涂料或颗粒)合计不上人屋面4.22 取4.5 (若用焦渣取6.0);上人屋面5.02取5.5(若用焦渣取6.6)荷载统计(埋管)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楼12:(9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0.06x24=1.445.现浇楼板100(110、120、130)0.1x25=2.5(2.75、3.00、3.25)6.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4.74(4.99、5.24、5.49)取5.0(5.3、5.5、5.8)楼14:(14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9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9x24=2.16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0.1x25=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86取6.2屋面1.瓦块 1.12.1:3水泥砂浆卧瓦最薄处20 0.03x20=0.603.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0.02x20=0.404. 30厚聚苯板保温层0.03x0.5=0.0155.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6.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0.015x20=0.307.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2(5.45)(5.7)(5.95)5.2(5.45)(5.7)(5.95)/cos180=5.5(5.73)(6.0)(6.3)取5.8(6.1)(6.3)(6.6)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3=1.88斜板0.12x25/0.894=3.36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 6.02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24荷载统计(预制板)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楼12:(5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5.预制空心楼板(120) 1.936.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3.13取3.5楼14:(14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6x24=1.44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0.1x25=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14取5.6屋面1.瓦块 1.12.1:3水泥砂浆卧瓦最薄处20 0.03x20=0.603.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0.02x20=0.404. 30厚聚苯板保温层0.03x0.5=0.0155.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6.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0.015x20=0.307.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2(5.45)(5.7)(5.95)5.2(5.45)(5.7)(5.95)/cos180=5.5(5.73)(6.0)(6.3)取5.8(6.1)(6.3)(6.6)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3=1.88斜板0.12x25/0.894=3.36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 6.02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24荷载统计(98J1)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98J1楼12:(5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19.8=0.198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5.钢筋砼板(100)(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6.顶棚20厚0.02x17=0.34合计 3.84(4.09)(4.34)(4.59)取4.0(4.3)(4.5)(4.8)楼14: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19.8=0.198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6x25=1.50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110)(120)(130)0.1x25=2.5(2.75)(3.00)(3.25)8.顶棚20厚0.02x17=0.34合计 5.34(5.59)(5.84)(6.09)取5.6屋面1.刷银色着色涂料剂保护剂2.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4.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处30厚0.14x14=1.965.60厚聚苯板保温层0.06x0.5=0.036.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7.顶棚10厚0.02x17=0.34上人屋面时,铺10厚缸地砖0.01x22=0.2225厚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合计不上人屋面5.31(5.56)(5.81)(6.06)上人屋面6.03(6.28)(6.53)(6.78)取:不上人屋面5.6 上人屋面6.3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26=2.16斜板0.14x25/0.894=3.92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7.06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砂浆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1/2x0.16x25=2.0斜板0.16x25/0.894=4.48 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 合计7.46平台板砂浆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

结构荷载计算表(常用)

结构荷载计算表(常用)

楼面静载 3.2
厚度(mm) 40
容重 (KN/m3)
重量KN(m2)
20
0.80
0
25
0.00
20
17
0.34
楼面静载 1.1
种植屋面 名称
种植屋面
做法
种植土 土工布过滤层 20高凹凸型排(蓄)水层 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0.5厚塑料薄膜隔离层 4.0厚SBS沥青防水卷材 4.0厚SBS沥青防水卷材 1:3水泥砂浆找平 30厚LC5.0轻集料混凝土 憎水珍珠岩保温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底20厚粉刷抹平
厚度(mm) 容重(KN/m3)
13
22
2
20
35
20
0
25
20
17
重量KN(m2) 0.29 0.04 0.70 0.00 0.34
楼面静载 1.4
非上人屋面 名称
非上人屋面
做法
1:2.5水泥砂浆保护层
1:3水泥砂浆找平 SBS沥青防水卷材 1:3水泥砂浆找平 LC5.0轻集料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底20厚粉刷抹平
20
20
4
12
20
20
0
4
50
15
0
25
20
17
重量KN(m2) 2.50 0.40 0.05 0.40 0.00 0.75 0.00 0.34
楼面静载 4.4
20厚混合砂浆单面粉刷 0.34KN/㎡
外贴瓷面砖0.50KN/㎡
地砖防水楼面 (用于卫生间、茶水间、 阳台)
名称
大面积防滑地砖楼面
结构荷载计算表
总厚度60mm
做法 防滑地砖面层 纯水泥浆一道 1:2水泥砂浆结合层 1:3水泥砂浆找平 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底20厚粉刷抹平

2-1_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_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格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格
结构荷载统计
面荷载(kN/㎡) 荷载统计(楼板自重未计) 房间位置 内容
项次 1 2 建筑做法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建筑面层 二次装修荷载 厚度(m) 0.005 0.02 重度(kN/m) 20 20 计算数值 0.10 0.40 1.00 1.50 2.00 P=max(1.2× g+1.4× q,1.35xg+0.7x1.4xq) 1 2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建筑面层 二次装修荷载 0.005 0.02 20 20 4.60 0.10 0.40 0.70 1.20 2.00 P=max(1.2× g+1.4× q,1.35xg+0.7x1.4xq) 1 2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建筑面层 二次装修荷载 0.025 0.02 20 20 4.24 0.50 0.40 1.10 2.00 3.50 P=max(1.2× g+1.4× q,1.35xg+0.7x1.4xq) 1 2 3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轻质材料回填 C20细石混凝土1%找坡 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二次装修荷载 (2.2x0.01/2+0.03) 0.005 0.2 0.041 0.0015 0.02 20 12 22 20 20 7.30 0.10 2.40 0.90 0.03 0.40 0.70 4.53 2.00 P=max(1.2× g+1.4× q,1.35xg+0.7x1.4xq) 1 2 3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轻质材料回填 C20细石混凝土1%找坡 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二次装修荷载 (2.2x0.01/2+0.03) 0.005 0.35 0.041 0.0015 0.02 20 12 22 20 20 8.24 0.10 4.20 0.90 0.03 0.40 0.70 6.33 2.00 P=max(1.2× g+1.4× q,1.35xg+0.7x1.4xq) 1 2 3 5厚板底粉刷 (或吊顶) 20厚(最薄处)厚水泥珍珠岩找坡2%(按12m找坡)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05 0.14 0.02 20 14 20 10.51 0.10 1. 客厅、餐厅、走道

2-6 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

2-6 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

2-6 木结构计算1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1.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注:1.屋面板、挂瓦条等次要构件可根据各地习惯选材,不统一规定其材质等级。

2.本表中的材质等级系按承重结构的受力要求分级,其选材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材质标准的规定,不得用一般商品材等级标准代替。

2.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98)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98注:1.对位于木构件端部(如接头处)的拉力螺栓垫板,其计算中所取用的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局部表面及齿面”一栏的数值采用。

木材树种归类说明见《木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五。

2.当采用原木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其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

1因新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尚未出版,此处仍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编写。

3.当构件矩形截面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0%。

4.当采用湿材时,各种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宜降低10%。

5.在表2-99所列的使用条件下,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应乘以该表中给出的调整系数。

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表2-99验算。

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表列各系数应连乘。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见表2-100。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表2-100注:1.检验时,应从每批木材的总根数中随机抽取3根为试材,在每根试材髓心以外部分切取3个试件为一组,根据各组平均值中最低的一个值确定该批木材的强度等级。

2.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

并应将试验结果换算到含水率为12%的数值。

3.按检验结果确定的木材强度等级,不得高于表2-98中同树种木材的强度等级。

对于树名不详的木材,应按检验结果确定的等级,采用表2-98中该等级B的设计指标。

3.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101)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101注:杨木和拟赤杨的顺纹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按TB11级数值乘以0.9采用;横纹强度设计值可按TB11级数值乘以0.6采用。

精编2-1_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资料

精编2-1_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资料

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建筑常用结构计算

建筑常用结构计算

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S≤R (2-1)γ——结构重要性系数;式中γ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 ——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楼面面荷载结构计算表

楼面面荷载结构计算表

20 5
4.60厚C20豆石混凝土 最薄20
50
乳胶漆顶(满刮腻子一边)
注意: 筏板顶面面层厚80mm (同汽车库面层厚)
1.1 0 1
0.085
0.5 0.4 0.085
1.935 0.3 0.4 0.085 1.1 0.05
楼面统一荷载
地暖住宅
做法
楼板自重+2.10kN/m2;(结构标高落低110mm)
楼409
1.10厚陶瓷地砖
卧室、客厅、 2.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餐厅、书房、 3.素水泥浆一道
玄关
4.50厚C20豆石混凝土
5.0.2厚隔热膜
6.20厚挤塑聚苯板
乳胶漆顶(满刮腻子一边)
楼板自重+2.7kN/m2;(结构标高落低130mm)
地下-1F、-2F
1.1:1水泥砂浆抹面 2.50厚素砼
0 50
3.素水泥浆一道
5
楼板自重+1.0kN/m2;(结构标高落低80mm 同相邻房间)
机房、管井 1.20厚水泥砂浆面层
20
2.素水泥浆一道
5
楼板自重+2.0kN/m2;(结构标高落低110mm)
1.10厚陶瓷地砖
10
阳台
2.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3.素水泥浆一道
楼409F 1.10厚陶瓷地砖 2.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卫生间、厨房 3.素水泥浆一道 4.最薄50厚C20豆石混凝土 5.0.2厚隔热膜 6.20厚挤塑聚苯板
轻钢龙骨PVC吊顶
楼板自重+2.00kN/m2;(结构标高落低80mm)
走廊、前室 (有水暖管道 通过)
1.10厚陶瓷地砖 2.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3.素水泥浆一道 4.50厚C20豆石混凝土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大全word精品文档10页

建筑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表大全word精品文档10页

荷载统计表一楼面荷载统计表二荷载统计表三荷载统计表四墙体荷载墙体面荷:25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68 kN/m220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28 kN/m205J1楼10:(30)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03.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0.104.现浇楼板100(120)0.1x25=2.5(3.00)5.吊顶0.50合计 3.7(4.2)楼28:(102)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0.014.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15x20=0.305.50厚C15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5x25=1.256.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120)0.1x25=2.5(3.00)8.吊顶0.50合计 5.26(5.76)屋面6、13:1.10厚地砖,1:1水泥砂浆填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0.10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10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6.85厚聚苯板保温层0.085x0.5=0.057.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0.15x4=0.608.钢筋砼板(100厚)0.1x25=2.509.吊顶0.50(1、2、3用于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铺涂料或颗粒)合计不上人屋面4.15 上人屋面4.95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地砖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0.5x0.15x25=1.88斜板0.16x25/0.894=4.48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7.34平台板地砖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荷载统计(小高层)墙体面荷:25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68 kN/m2200厚加气砼墙加抹灰 2.28 kN/m2客厅、餐厅、卧室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03.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0.104.现浇楼板100(110、120、160)0.1x25=2.5(2.75、3.00、4.00)5.顶棚0.34合计 3.54(3.79、4.04、5.04);取4.0(4.3、4.5、5.5)厨房、阳台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不勾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撒黄沙,四周沿墙上翻150高0.014.15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15x20=0.305.50厚C15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5x25=1.256.现浇楼板(100)(160)0.1x25=2.5(4.00)7.顶棚0.34合计 4.60(6.1);取5.0(6.5)卫生间楼面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104.30厚C20细石砼0.03x25=0.755.最高处220厚碎砼加砌块垫层(实压)向地漏处找0.5%坡0.22x25=5.56. 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107.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8. 现浇楼板(100)(160)0.1x25=2.5(4.00)9. 顶棚0.34合计10.39(11.89);取10.50(12.0)屋面1.10厚地砖,1:1水泥砂浆填缝0.01x20=0.202.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03.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0.10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10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6.60厚聚苯板保温层0.060x0.5=0.037.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0.15x4=0.608.钢筋砼板(120厚)0.12x25=2.759. 顶棚0.34(1、2、3用于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铺涂料或颗粒)合计不上人屋面4.22 取4.5 (若用焦渣取6.0);上人屋面5.02取5.5(若用焦渣取6.6)荷载统计(埋管)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楼12:(9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0.06x24=1.445.现浇楼板100(110、120、130)0.1x25=2.5(2.75、3.00、3.25)6.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4.74(4.99、5.24、5.49)取5.0(5.3、5.5、5.8)楼14:(14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9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9x24=2.16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0.1x25=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86取6.2屋面1.瓦块 1.12.1:3水泥砂浆卧瓦最薄处20 0.03x20=0.603.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0.02x20=0.404. 30厚聚苯板保温层0.03x0.5=0.0155.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6.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0.015x20=0.307.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2(5.45)(5.7)(5.95)5.2(5.45)(5.7)(5.95)/cos180=5.5(5.73)(6.0)(6.3)取5.8(6.1)(6.3)(6.6)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3=1.88斜板0.12x25/0.894=3.36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 6.02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24荷载统计(预制板)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楼12:(5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5.预制空心楼板(120) 1.936.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3.13取3.5楼14:(14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20=0.20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6x24=1.44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0.1x25=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14取5.6屋面1.瓦块 1.12.1:3水泥砂浆卧瓦最薄处20 0.03x20=0.603.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0.02x20=0.404. 30厚聚苯板保温层0.03x0.5=0.0155.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6.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厚0.015x20=0.307.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8.顶棚10厚0.01x20=0.20合计 5.2(5.45)(5.7)(5.95)5.2(5.45)(5.7)(5.95)/cos180=5.5(5.73)(6.0)(6.3)取5.8(6.1)(6.3)(6.6)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3=1.88斜板0.12x25/0.894=3.36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 6.02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2x20=0.4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24荷载统计(98J1)墙体面荷:370墙加抹灰7.71 kN/m2240墙加抹灰 5.24 kN/m2120墙加抹灰 2.96 kN/m298J1楼12:(50)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19.8=0.198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5.钢筋砼板(100)(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6.顶棚20厚0.02x17=0.34合计 3.84(4.09)(4.34)(4.59)取4.0(4.3)(4.5)(4.8)楼14:1.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浆擦缝0.01x19.8=0.1982.撒素水泥面3.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04.60厚C20细石砼向地漏找破,最薄处30厚0.06x25=1.505.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1506.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0.02x20=0.407.现浇楼板(100)(110)(120)(130)0.1x25=2.5(2.75)(3.00)(3.25)8.顶棚20厚0.02x17=0.34合计 5.34(5.59)(5.84)(6.09)取5.6屋面1.刷银色着色涂料剂保护剂2.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0.004x20=0.08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04.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处30厚0.14x14=1.965.60厚聚苯板保温层0.06x0.5=0.036.钢筋砼板(100厚)(110)(120)(130)0.10x25=2.50(2.75)(3.00)(3.25)7.顶棚10厚0.02x17=0.34上人屋面时,铺10厚缸地砖0.01x22=0.2225厚干硬性水泥砂浆0.025x20=0.5合计不上人屋面5.31(5.56)(5.81)(6.06)上人屋面6.03(6.28)(6.53)(6.78)取:不上人屋面5.6 上人屋面6.3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水泥砂浆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1/2x0.30x0.15x25/0.26=2.16斜板0.14x25/0.894=3.92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7.06平台板水泥砂浆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楼梯荷载梯段板荷载砂浆楼面0.03x20=0.60三角形踏步1/2x0.16x25=2.0斜板0.16x25/0.894=4.48板底抹灰0.02x17/0.894=0.38合计7.46平台板砂浆楼面0.03x20=0.60100厚砼板0.10x25=2.50板底抹灰0.02x17=0.34合计 3.44。

【免费工程实用表格】板和次梁荷载计算.xls

【免费工程实用表格】板和次梁荷载计算.xls

作用在次梁上的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
lc= 2.800 (m) 次梁间距 lc 11.03 (kN/m) 次梁间距 lc
bc= 200 (mm) 次梁截面宽 bc hc= 600 (mm) 次梁截面高 hc
2.40 (kN/m) 次梁自重 = bc×(hy-h)×25 0.33 (kN/m) 梁侧抹灰 = (hc-h)×20×17×2 qGkc= 13.43 (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c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c= 7.00 (kN/m) 由板传来 qQkc=qQk×lc 基本组合: qg1c= 25.22 (kN/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g1c=1.2qGkc+1.3qQkc qg2c= 27.23 (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g2c=1.35qGkc+1.3qQkc qgc= 27.23 (kN/m) 基本组合 qgc=max(qg1c,qg2c) 标准组合: qkc= 20.43 (kN/m) 标准组合 qkc=qGkc+qQkc 准永久组合: qqc= 19.38 (kN/m) 准永久组合 qqc=qGkc+0.85qQkc
作用在板上的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
0.60 (kN/m2) 水泥砂浆面层自重 = 30×20/1000 h= 120 (mm) 钢筋混凝土板 厚度 h
3.00 (kN/m2)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 h×25/1000 0.34 (kN/m2)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自重 = 20×17/1000 qGk= 3.94 (kN/m2)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2.50 (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基本组合: qg1= 8.23 (kN/m2)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g1=1.2qGk+1.4qQk qg2= 7.77 (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g2=1.35qGk+0.7*1.4qQk qg= 8.23 (kN/m2) 基本组合 qg=max(qg1,qg2) 标准组合: qk43;qQk 准永久组合: qq= 6.07 (kN/m2) 准永久组合 qq=qGk+0.85qQk

【建筑施工手册】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建筑施工手册】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计算工具-高支模总荷载、集中线荷载计算表

计算工具-高支模总荷载、集中线荷载计算表

3
1.2
1.4
3
1.2
1.4
3
1.2
1.4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0
14.76
楼号 验算校对
板厚m 0.35
钢筋砼比重取 值KN/m3
25
总荷载计算,h<8m时判断是否需要专家论证
钢筋砼自重
木方自重取值 KN/m2
施工均布活荷 载荷载取值 KN/m2
永久荷载 分项系数
8.75
0.3
3
1.2
施工均布活荷 载分项系数
1.4
标准公式 0.34
25
8.5
0.3
3
1.2
1.4
1#
0.34
本文档由土木楚霸王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书面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文档使用说明:文档分三个标签页,“计算说明”中有对公式的详细解释
验算校对栏,此栏全部锁定,保证公式不丢失
标准公式栏,此栏数据为公式自动生成,当标准公式栏中公式丢失,可通过验算校对栏找回公式
数据输入栏,此栏数据全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手动输入
25

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doc

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doc

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工程建筑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最新版

(工程建筑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最新版

(工程建筑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和结构静力计算表2-1-1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且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和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壹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壹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建筑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建筑施工之荷载和结构静力计算表2-1-1荷载1.结构上的荷载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且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n——参和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壹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壹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和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壹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2确定。

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5.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

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每延米长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小于1.0kN/m2。

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2-1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4)第9~12项应采用和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应按表2-2规定采用;2)第1(2)~7项应采用和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4)第9~12项应采用和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俩侧各延伸二分之壹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表2-2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

楼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

4.屋面活荷载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按表2-3采用。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和雪荷载同时组合。

屋面均布活荷载表2-3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将标准值作0.2kN/m2的增减。

2.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

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5.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1)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且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篷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1.0m取壹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篷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壹个集中荷载。

(2)楼梯、见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应取0.5kN/m;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馆,应取1.0kN/m。

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6.动力系数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进行。

搬运和装卸重物以及车辆起动和刹车的动力系数,可采用1.1~1.3,其动力作用只考虑传至楼板和梁。

直升飞机在屋面上的荷载,也应乘以动力系数,对具有液压轮胎起落架的直升飞机可取1.4;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7.雪荷载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s k=μr s0(2-4)式中s k——雪荷载标准值(kN/m2);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表2-4);s0——基本雪压(kN/m2)。

基本雪压可按全国基本雪压图(图2-1)近似确定。

图2-1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单位:kN/m2)屋面积雪分布系数表2-4注:1.第2项单跨双坡屋面仅当20°≤α≤30°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

2.第4、5项只适用于坡度α≤25°的壹般工业厂房屋面。

3.第7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当α≤25°或f/L≤0.1时,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

4.多跨层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可参照第7项的规定采用。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1)屋面板和檀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和半跨的均匀分布的情况采用;(3)框架和柱可按积雪全跨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8.风荷载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述公式计算:(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ωk=βzμsμzω0(2-5)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0——基本风压(kN/m2)。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ωk=βgzμsμzω0(2-6)式中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的50年壹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2-1-2结构静力计算表1.构件常用截面的几何和力学特征表(表2-5)常用截面几何和力学特征表表2-5注:1.I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2.W称为截面抵抗矩(mm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3.i称截面回转半径(mm),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4.上列各式中,A为截面面积(mm2),y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I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3)壹端简支另壹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4)俩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1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已知二跨等跨梁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跨各有壹集中荷载F=29.4kN,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M B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mV B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已知三跨等跨梁l=6m,均布荷载q=11.76kN/m,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M1=0.080×11.76×62=33.87kN·m。

2)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2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3)四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3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4)五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4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2)不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2-15、表2-16)1)二不等跨梁的内力系数表2-15 注:1.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2.(M max)、(V max)表示它为相应跨内的最大内力。

2)三不等跨梁内力系数表2-16 注:1.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2.(M max)、(V max)为荷载在最不利布置时的最大内力。

4.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系数表(表2-17~表2-22)符号说明如下:刚度式中E——弹性模量;h——板厚;ν——泊松比;ω、ωmax——分别为板中心点的挠度和最大挠度;M x——为平行于l x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M y——为平行于l y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M x0——固定边中点沿l x方向的弯矩;M y0——固定边中点沿l y方向的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