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古代教育科举制度
状元梦
科场舞弊
(
湖 南
(
江 西
大 著 名
句衡登商长庐书
容阳封丘沙山院
)))) )))))):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
《论语·季氏篇》:
“鲤趋而过庭,(孔子)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夏代:奴隶主阶级的成员在官学中接受教育, 包括生产技能的学习和武士教育。
商代:学习文字知识,并接受“六艺”等文 化技能教育。
西周官学教育
国学
乡学
(大贵族子弟学校) (一般贵族子弟学校)
小学(7年制)
大学(9年或更长)
识字和“六艺”学习
修身、治国的相关知识
2、发展期
汉代:“独尊儒术”促进了官学的进一步发 展,此时期官学教育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 主。
李,王,张,刘,陈,杨,黄, 赵,周,吴,徐,孙,朱,马, 胡,郭,林,何,高,梁,郑, 罗,宋,谢,唐,韩,曹,许, 邓,萧,冯,曾,程,蔡,彭, 潘,袁,于,董,余,苏,叶, 吕,魏,蒋,田,杜,丁,沈, 姜,范,江,傅,钟,卢,汪, 戴,崔,任,陆,廖,姚,方, 金,邱,夏,谭,韦,贾,邹, 石,熊,孟,秦,阎,薛,侯, 雷,白,龙,段,郝,孔,邵, 史,毛,常,万,顾,赖,武, 康,贺,严,尹,钱,施,牛, 洪,龚。
蒙学读物之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多年。
下面我们分三部分讲述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一,科考等级:县试、 院试 、 乡试 、 会试 和 殿试【县试】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二月。
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统称为童生。
【院试】 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四月。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明朝的秀才就是考上县学或府学的童生,即庠生。
所以秀才也是庠生的别称。
考取秀才以后就有了一定特权,包括可以站着和县知说话、免于差傜、不予上刑等。
秀才又分三等: 廪生 、 增生 和 附生, 廪生是指秀才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
其中廪生政府每月给廪食(吃公粮),即廪膳生员,其中廪生有名额限定。
并有资格被选为贡生。
增生是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仅次于廪生者。
政府不给廪食(相当于现在公务员体系编制外的临时工)。
这部分主要由于读书人较多,要求进学的较多,而廪生名额有限,因此又扩广了一定名额的生员(类似现在的扩招生),该部分生员为了区别于廪生,顾叫增广生员,即增生。
附生由于后来读书人一增再增,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即附生。
由于廪生和增生都有固定的名额,而附生没有数额的限制,所以后来凡是初入儒学的生员,统统称为附生。
再从附生中经过考试补充廪生与增生。
院试第一名,叫案首。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1)【乡试】 明清两代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过乡试(省考),被考取的秀才。
即有资格参加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
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 秋闱(闱,考场)。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
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
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历史上最为独特、深刻影响千年的制度之一。
科举分为四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和院试。
下面分别对四个等级的科举考试进行介绍。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个等级,又称为乡试科,是由县或府级官员主持的地方性科考。
乡试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举行,是八股文考试,考生需要写一篇正式文章和一篇节选文章。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同时还可以赐予“府试没考”之称号,表示通过了本等级考试。
举人经常出现在一些古代小说、电影或电视剧中,是士人阶级中的一种身份。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个等级,又称会试科,是由宗室或在地方上做过一定资历的官员主持的地方性科考。
会试在乡试合格者中选拔,每年选调一定名额参加。
会试通常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与乡试一样,也是八股文考试,考生需要写一篇正式文章和一篇节选文章。
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可以在京师(即北京)接受下一个等级的考试。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三个等级,又称三元科。
殿试由宗室主持,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科考,通常在房颤的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二以及静笃夫人的生日等重要节日之时举行。
殿试是千载难逢一次的机会,只有贡士中的精英才能有机会参加,每年只考取一百名左右的人。
殿试不仅考查文化、又考查品德,考生必须表现出忠诚、敬畏、贤达、上进的精神,并承诺为国尽忠职守。
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院试院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又称博士科。
院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每年只考取三十名。
院试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举行,考试内容是答六道题,包括两道“近日之问”和四道“古今之问”。
考试难度极高,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思维。
院试合格者称为“状元”,即为所有科举的最高荣誉。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符号。
四个等级的科举考试,分别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三角形。
而举人、贡士、进士和状元,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身份和荣誉称号,展现了中国人注重文化、教育的特有传统和价值观。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第一级院试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
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
意即尚未“进学”的童年人。
童试三年两考,丑、未、辰、?年为岁考,寅、申、巳、亥年为科考。
顺天府所辖各县县试,与各省县试同。
凡参加县试的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县考分四场,入场按卷面盖号戳对号入座。
第一场试一文一诗。
第二场仍一文一诗。
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试一策一论)。
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除去各场陶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
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
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
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
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主考官为学政。
一般以监察御史、各部侍郎中由进士出身者充任。
任期三年,于子、卯、午、酉乡试年八月由皇帝钦命派往各省一人,顺天府学政驻通州,余各省皆驻省城。
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如北京东城今有府学胡同,因原顺天府学所在地故名。
各级学校都有一定限额,以清朝为例大致府四十名,直隶州三十名,县二十名。
此类生员为廪生,明初给生员月廪六斗,清制每月给廪银四两。
后又增加名额称“增生”。
再加者为“附生”。
其中廪生地位最高,如考试作保非方廪生不可。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是很关键的资格。
在帝制时代身穿兰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平头百姓了。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下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介绍。
(一)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二)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三)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二匕”)。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四)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古代文化常识清单(11)——院试、乡试、会试等
古代文化常识清单(11)——院试、乡试、会试等1. 院试:先有院试,各地童生参试,三年两次,考取者为秀才,又称生员。
乡试、会试、殿试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 乡试:乡试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合格者称“举人”,已具备做官的资格,第一名为解元。
3. 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次年三月举行,称“春闱”,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 殿试:会试后举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其中第一甲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5. 花朝: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
是汉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花朝节的。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例】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6. 悬车:致仕。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例】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陈太丘碑文序》)7.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例】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8. 谒:进见;到陵墓致敬。
【例】丙戌,谒长陵、献陵。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9.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
【例】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王勃《滕王阁序》)【例】仓庾充羡,闾阎乐业。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10.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
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大比)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会试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状元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
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古代科举制度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
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
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按规定每三年一科。
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
乡试在省城进行,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又称“秋试”、“秋闱”。
各地秀才云集省城一争高低,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的第一名是“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
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会试揭榜后,被录取的贡生须于下月应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生,此考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
古代科举的三试
古代科举的三试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
明清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1、乡试、举人、解元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每三年一次,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2、会试、贡士、会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
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
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3、殿试、进士、状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
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4人三元及第,: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棨、陈继昌。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一、科举考试制度自唐代起,中国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制度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甚至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以来所有的社会秩序。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阶段:乡试、会试、殿试和状元录取。
1、乡试乡试也称为本科入学考试,是地方政府组织的入学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历史、哲学、文学、行政法规等知识,一般来说,学习时间约为半年。
如果这次考试的成绩能够达到标准,可以晋升到会试。
2、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国家举办的考试,全名为“科举会试”,在《礼记·考试》中被记录。
考试内容以“文章”、“黄考”和“书籍”为主,内容涵盖经义哲学、文艺学、文献学等。
参加考试的考生要制订学习计划,充分准备,最多一年时间可以取得会试的资格。
3、殿试殿试是皇室举办的及时考试,也是中国古代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文学、历史和政治学方面的素质。
考试内容分为“文”和“武”两个部分,前者考查文学能力,考生要解说诗文,解释书籍,书写套装等,后者考查政治见解、历史常识等,考生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素质。
4、状元录取此状元录取是依据会试和殿试的高分考生,政府派出状元考生参加的考试,以其成绩优势在众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便加以表彰。
被表彰的考生称为“状元”,受到政府高度赞扬,是古代皇室主张遴选贤才的绝佳人选。
二、科举考试的意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长期的文化传承,划分了官僚职级制度,以此稳定了国家的社会秩序,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1、促进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科举入学,考试的内容通常是哲学、文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教会考生理解和研究历史、文学以及文化传统,从而使得古老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传承下去。
2、确立官僚职级制度科举考试不仅为科举考生提供了晋升机会,而且也极大地稳定了国家的社会秩序。
前代官吏职级会随着私生子接手而退位,对官僚制政府职权权限的分割也保持了可靠的稳定性,使得家族的权力不会越来越大。
3、增强专业技能科举考试期间,就常常有一些考生会学习专业课程,不仅限于参加考试,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前进,为未来建设出力。
童试、解试、省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科举的那些事儿
先秦以前,官员主要是世卿世禄,汉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也就是地方官员的推荐,魏晋南北朝则是九品中正制,但都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弊端甚多。
直到隋炀帝杨广,他创造性的发明科举制度,居功至伟。
隋朝科举一共有十科,到唐朝初年逐渐发展至五十余科,经过武则天的大胆改革,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朝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固定时间考,制科则皇帝根据需要特招。
常科分为三级,州府一级叫解试,礼部主持的是省试,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武则天时开始的。
常科必须按照规定一级级的考,唐朝时进士名额极少,每次不过二三十人,或者几个、十几个,整个唐朝录取进士名额不过数千人。
宋朝的制度大致沿袭唐朝,刚开始也是每年都考,名额也不多,后来逐渐延长至二年一考,最终确定为三年一考,名额越来越多,一科有数百人,遂成定制。
宋朝还改进了考场规范,首创誊录和糊名,大大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可能,历朝历代对于科场舞弊的处罚都非常重。
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后,进入它的鼎盛期,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州府一级的改称乡试,礼部主持的改称会试,而且增加了资格考试——童试。
唐宋时期并无会元的说法,只有解元和状元。
解念jie,第四声,解送京师之意。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制科没有资格要求,也没有名额限制,但实际上名额极少,必须有公卿推荐。
制科分为五等,但一、二等是虚设,最高只授予三等。
随着常科制度的日益完善,制科逐渐衰微。
每个朝代考试的内容也大有不同,唐朝初期主要考经义和策论,从武则天时代起,诗赋逐渐成为主流,唐玄宗时达到顶峰,有唐一代诗赋都是重要内容。
宋朝初期也很重视诗赋,在王安石的建议下,科举逐渐取消了诗赋,后来虽曾恢复,但诗赋已经不是科举最主要的方面,策论才是重头戏,特别是殿试。
明清时代越来越重视经义,逐渐发展出八股文,严格规定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导致科举内容越来越僵化,最终和时代脱节。
从科举的内容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进士气质也有很大区别,比如,唐朝进士善写诗,宋朝进士喜议论,明清进士则被八股文累得够呛,纯粹是应付考试。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第一级院试院试,就是正式科举考试得最低一级得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与府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
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
意即尚未“进学”得童年人。
童试三年两考,丑、未、辰、?年为岁考,寅、申、巳、亥年为科考。
顺天府所辖各县县试,与各省县试同。
凡参加县试得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县考分四场,入场按卷面盖号戳对号入座。
第一场试一文一诗。
第二场仍一文一诗。
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试一策一论)。
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除去各场陶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
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
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
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
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主考官为学政。
一般以监察御史、各部侍郎中由进士出身者充任。
任期三年,于子、卯、午、酉乡试年八月由皇帝钦命派往各省一人,顺天府学政驻通州,余各省皆驻省城。
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如北京东城今有府学胡同,因原顺天府学所在地故名。
各级学校都有一定限额,以清朝为例大致府四十名,直隶州三十名,县二十名。
此类生员为廪生,明初给生员月廪六斗,清制每月给廪银四两。
后又增加名额称“增生”。
再加者为“附生”。
其中廪生地位最高,如考试作保非方廪生不可。
秀才就是求取功名得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就是很关键得资格。
在帝制时代身穿兰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就是不同于布衣平头百姓了。
科举制度详解
科举制度详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
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
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
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
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
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古代官吏制度及科举制度发展历史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
最新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
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
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乡试第一解元,第二亚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乡试第3,会试第2第3的没有特定称谓}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
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与庠生、生员、秀才及进士
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与庠生、生员、秀才及进士一、童试(童生试)童试即童生试。
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等功名资格的考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直隶厅、州)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每三年举行两次。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亦作“儒童”或“文童”。
二、乡试乡试,在唐宋时期称之为“乡贡”、“解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城(含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其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考中的举人原则上获得选官资格,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三、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国家)级别考试,即符合考试条件的人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明、清两代,考试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因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四、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等级。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五、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或“下第”。
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披宫锦”、“登科”或“折桂”等。
六、进士进士,为科举考试时期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者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七、连中三元再科举考试时期,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试、会试及殿试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获得的最高荣誉,但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八、鼎甲殿试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由低到高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院试:院试是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
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亦沿称“道试”。
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
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
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
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2、乡试: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
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
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4、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
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
相当于高中毕业,因为他们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
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相当于高中毕业。
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因为他们毕竟是从众多的秀才中脱颖而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下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介绍。
(一)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二)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三)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二匕”)。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四)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