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合集下载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 县试:古代最低一层的考试,它是士子们入职做官的门槛,一般来说,县试皆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其每年一考,且考试的时间也都在每年的春天。

2. 府试:在县试通过后进行,由知府主持,这个考试就是院试了,院试通过后就成了秀才。

3. 院试:在府试通过后进行,由朝廷委派学政主持,院试就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通过后就是秀才。

4.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这是举人在正式进入仕途前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

5. 会试:乡试后的次年二月在京城举行,这是举人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次机会,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6. 殿试:在会试后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的结果不会公布。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本文导读:1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2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

3科举也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下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介绍。

(一)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二)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三)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二匕”)。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四)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古代科举顺序

古代科举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是县级别的考试,考中后称“秀才”。

乡试是地方和上省级别的考试,及格者称“举人”。

会试是全国级别的考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考中后称“贡士”。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其亩地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考试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明朝科举考试顺序

明朝科举考试顺序

明朝科举考试顺序
明朝科举考试四级顺序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1、院试作为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

首先举行岁试,后一年举行科试,再后一年举行乡试,三年一循环。

2、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八月,所以又称“秋闱”。

正副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伯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3、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

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会试又称“春闱”,“礼闱”。

会试被录取的举子,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

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问题。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常识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历史上最为独特、深刻影响千年的制度之一。

科举分为四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和院试。

下面分别对四个等级的科举考试进行介绍。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个等级,又称为乡试科,是由县或府级官员主持的地方性科考。

乡试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举行,是八股文考试,考生需要写一篇正式文章和一篇节选文章。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同时还可以赐予“府试没考”之称号,表示通过了本等级考试。

举人经常出现在一些古代小说、电影或电视剧中,是士人阶级中的一种身份。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个等级,又称会试科,是由宗室或在地方上做过一定资历的官员主持的地方性科考。

会试在乡试合格者中选拔,每年选调一定名额参加。

会试通常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与乡试一样,也是八股文考试,考生需要写一篇正式文章和一篇节选文章。

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可以在京师(即北京)接受下一个等级的考试。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三个等级,又称三元科。

殿试由宗室主持,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科考,通常在房颤的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二以及静笃夫人的生日等重要节日之时举行。

殿试是千载难逢一次的机会,只有贡士中的精英才能有机会参加,每年只考取一百名左右的人。

殿试不仅考查文化、又考查品德,考生必须表现出忠诚、敬畏、贤达、上进的精神,并承诺为国尽忠职守。

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院试院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又称博士科。

院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每年只考取三十名。

院试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举行,考试内容是答六道题,包括两道“近日之问”和四道“古今之问”。

考试难度极高,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思维。

院试合格者称为“状元”,即为所有科举的最高荣誉。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符号。

四个等级的科举考试,分别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三角形。

而举人、贡士、进士和状元,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身份和荣誉称号,展现了中国人注重文化、教育的特有传统和价值观。

古代科举的三试

古代科举的三试

古代科举的三试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

明清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1、乡试、举人、解元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每三年一次,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2、会试、贡士、会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

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

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3、殿试、进士、状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

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4人三元及第: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棨、陈继昌。

孔乙己时代的科举制度

孔乙己时代的科举制度

孔乙己时代的科举制度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清朝末年。

那个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清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乡试,另一种是会试。

乡试是地方考试,又称“举人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主要有策问、论、判、表、赞等。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成为举人,具备了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中央考试,又称“进士考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会试分为三级:院试、乡试、殿试。

院试是全国性的考试,由皇帝主持,考试科目主要是诗赋和经义。

通过院试的考生可以成为贡士,具备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试,考试科目主要是经义和诗赋。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成为举人,具备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试科目主要是经义和诗赋。

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成为进士,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在孔乙己的时代,科举制度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科举制度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际能力考核等。

同时,科举制度也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冲击,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第1页/ 共1页。

古代文化常识清单(11)——院试、乡试、会试等

古代文化常识清单(11)——院试、乡试、会试等

古代文化常识清单(11)——院试、乡试、会试等1. 院试:先有院试,各地童生参试,三年两次,考取者为秀才,又称生员。

乡试、会试、殿试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 乡试:乡试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合格者称“举人”,已具备做官的资格,第一名为解元。

3. 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次年三月举行,称“春闱”,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 殿试:会试后举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其中第一甲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5. 花朝: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

是汉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花朝节的。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例】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6. 悬车:致仕。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例】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陈太丘碑文序》)7.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例】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8. 谒:进见;到陵墓致敬。

【例】丙戌,谒长陵、献陵。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9.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

【例】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王勃《滕王阁序》)【例】仓庾充羡,闾阎乐业。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10.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

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

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按规定每三年一科。

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

乡试在省城进行,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又称“秋试”、“秋闱”。

各地秀才云集省城一争高低,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的第一名是“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

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会试揭榜后,被录取的贡生须于下月应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生,此考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

科举的四级考试

科举的四级考试

科举考试的四级考试包括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童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初级考试,应考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地点分别在县、府、州。

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乡试: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的考试,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会试: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皇宫殿廷举行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总的来说,科举考试的四级考试层层递进,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最后到殿试,对考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第一级 院试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豫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者童试。

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

意即尚未进学〞的童年人。

童试三年两考,丑、未、辰、.年为岁考,寅、申、巳、亥年为科考。

顺天府所辖各县县试,与各省县试同。

凡参加县试的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容包括籍贯、、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县考分四场,入场按卷面盖号戳对号入坐。

第一场试一文一诗。

第二场仍一文一诗。

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者试一策一论)。

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除去各场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

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

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

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

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主考官为学政。

普通以监察御史、各部侍郎中由进士出身者充任。

任期三年,于子、卯、午、酉乡试年八月由皇帝钦命派往各省一人,顺天府学政驻通州,余各省皆驻省城。

院试分两场发展,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位者为案首。

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如东城今有府学胡同,因原顺天府学所在地故名。

各级学校都有一定限额,以清朝为例大致府四十名,直隶州三十名,县二十名。

此类生员为廪生,明初给生员月廪六斗,清制每月给廪银四两。

后又增加名额称增生〞。

再加者为附生〞。

其中廪生地位最高,如考试作保非方廪生不可。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是很关键的资格。

在帝制时代身穿兰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平头百姓了。

地位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五贡同属一类了。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乡试第一解元,第二亚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乡试第3,会试第2第3的没有特定称谓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

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

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

县试府试院试区别

县试府试院试区别

1、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院试。

院试是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

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亦沿称道试。

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

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

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

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3、乡试。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体是⼀致的,其中以进⼠科考试最为重要。

进⼠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

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为“童⽣”。

清朝的县试多在⼆⽉举⾏,府试多在四⽉份举⾏。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

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可以称学台、宗师。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从童⽣中考选出秀才;第⼆,对原有的秀才进⾏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

童⽣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称为⽣员,俗称秀才、相公。

岁试成绩优良的⽣员,⽅可参加科试。

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明清时期,通常在乡试之年的七⽉,还要在省城集中举⾏⼀次科试的补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可乘机来补考,叫做录遗。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三年考试⼀次,⼀般在⼦、卯、午、⾣年举⾏,考期多在秋季⼋⽉,所以⼜称“秋闱”。

乡试的正副主考官⼀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进⼠出⾝的部院官充任。

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

贡院内建有⼀排排的号房,为考⽣住宿、答题之所。

乡试发榜在九⽉,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

乡试取中的称举⼈,第⼀名叫解元。

乡试中举称⼄榜,也叫⼄科。

考中了举⼈,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和殿试是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

会试⼀般在乡试的第⼆年,也就是丑、⾠、未、戌年。

考期多在春季的⼆、三⽉。

故此会试⼜称“礼闱”、“春闱”。

会试被录取的⼈,称为贡⼠,第⼀名叫做会元。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考试大致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县级别的考试)未考中前叫“童生”。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上公堂不用下跪。

(2)乡试(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每三年考一次,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参考者秀才,及格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3)会试(全国级别的考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故称春闱;地点京城礼部官衙,由礼部主持,故又称“礼闱”。

考中后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只考时务策一道。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三元: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明清科举制度等级

明清科举制度等级

明清科举制度等级
1. 县试:是科举制度中由各州县举行的考试,通过者取得“童生”资格,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府试。

2. 府试:在县试之后,由知府主持的考试,通过者成为“秀才”。

3.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通过者进入官办学校学习,成为“生员”。

4. 乡试:每隔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大比之年”,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享有做官的资格。

5.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春闱”,通过者称为“贡士”。

6.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贡士进行面试,不淘汰,只排定名次。

殿试结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7. 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科举制度中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进入翰林院,被称为“庶吉士”,意为“预备官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后,会被任命为官员。

除了以上七个方面,明清科举制度等级还包括:
8. 监生:在国子监学习的人员,主要有举人、贡生和生员等,是明清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身份,享有参加乡试、会试的资格。

9. 贡生:经过地方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他们可以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后,参加会试,获得进士的资格。

在科举制度的等级中,各个级别的考试都有一定的选拔标准和难度,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严格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和荣誉。

科举制度是明清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

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起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绵存1300年。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读书人必须通过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身份,有了童生身份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童生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儿童,很多读书人停在这个学级不得进学,而被嬉笑为老童生。

有了童生身份就可以参加院试考秀才,院试分别在各省的省会举行,通过的人被称之为秀才。

通过了“院试”,考上了秀才,还得参加“乡试”考“举人”。

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最后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

有了童生的身份才能考秀才,考上了秀才,才有资格参加每三年在省城举办一次的乡试,通过了乡试就有了举人的身份,才可以进京参加会试,会试考过了,进身贡士,一个月后,参加最后一轮的殿试。

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论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有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也有若干名。

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获得“举人”身份便拥有了做官资格,而后再经过“定去留”的会试和“定名次”的殿试,才能拥有一生固定的“进士名次”。

获得“进士”身份以后,自然也就拥有了比“举人”更广阔的仕途前景。

若是按照现在的说法,童生大体上相当于初中毕业生吧,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生,举人相当于学士,贡士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

今天的中考,有点像是明清时期的院试吧。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乡试第一解元,第二亚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乡试第3,会试第2第3的没有特定称谓}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

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 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 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下面以明清 科举考试为依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些介绍。 • (一)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

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 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 “入泮[rù pàn]”(进官办学校)学习。 • (二)乡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二级。 •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jiè yuán]”。 • (三)会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三级。 •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 “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 (四)殿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 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 就叫“连中三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