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

合集下载

新版马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新版马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新版马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

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

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842-1860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1861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

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

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必备知识(2)

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必备知识(2)

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必备知识(2)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

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

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

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

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

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

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

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麦都思创办、主编。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

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笔记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笔记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笔记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㈠金石碑刻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

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

主要作用是为了传播。

2 石刻与秦汉以后取代了金文在传播史上的地位。

原因是它不仅具有金文的优势,还具备了金文没有的取材方便、价值较低、大小随意且便于传播的诸多优点。

另外石刻的功用也渐趋扩大:首先歌功颂德的对象不限于帝王:其次石刻的内容也极其广泛,不限于赞颂。

㈡写经修史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经史,他们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

1 讲经及注经自古就是传播学术文化的主要形式。

2 史学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经学。

从《尚书》到《史记》,到《明史》,到《清史稿》,中国的史学文字记载从未中断。

史学既是中国知识文化之源,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2.“露布”——古代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手写新闻形式。

1 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那时的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露布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方式不变,传播的内容主要用于宣传战绩和发布捷报,即具有了军事新闻的性质。

3 露布的书写方式及传递形式,能保证其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因此,露布可以称得上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

3.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

名称起源于“邸”。

“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

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4.邸报的内容及其意义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2 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3 臣僚的奏、疏④其他信息。

包括一些军事信息。

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邸报所载信息来源主题是官方的,其渠道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它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报纸。

但它又不同于官方文件,对各级官府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无忧PPT整理发布
.
三、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其他中文报刊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1823年7月 巴达维亚 月刊
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 该刊实际是《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的续刊 1826年停刊
《天下新闻》 1828年 马六甲 中文月刊 白报纸活版印
刷 内容涉及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并以欧洲和 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1829年停刊
(宣扬西方文明外,新闻的比重开始增加)
以《遐迩贯珍》为代表
.
无忧PPT整理发布
《遐迩贯珍》P52
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 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 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 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 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 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 大量刊登 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 《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 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 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察世俗》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法
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首先是附会儒学 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 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 文体。 第一,文章简短 第二,力求通俗易懂。 第三、力求生动活泼 。 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
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 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 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1821年停刊.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
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 最早的广告《告贴》 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概述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概述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 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 马六甲 广州、澳门 上海 内地
天津 汉口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
1、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背景
地理大发现 大背景:
世界文化交流
全球化
具体原因: 基督教在东方的传播
——伟烈亚力《六合丛谈小引》
• 麦家圈: 上海传教士中形成以麦都 思为首的传教士组织,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秉笔华士”的模式,即外 国人出面,中国人襄助.
• 洪仁玕,沈毓桂 ,王韬
2、《万国公报》:
前身为《中国教会 新报》,1868年创 刊,1874年9月5日 出至301期起更名 《万国公报》。
林乐知 Young John Allen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 921.1.1 902:10:5402:1 0:54Jan uary 19, 2021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19日 上午2 时10分2 1.1.192 1.1.19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1年1 月19日 星期二 上2 时10分5 4秒02:10:5421 .1.19
1827年由鸦片商马地臣创办,商业性报纸。 是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刊。
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的特点
• 中文刊物旨在宣传显示西方文明,英文 报刊重在传递情报和信息
• 出于打开中国大门的共同目的,在华外 人通力合作办报
• 担当主力的是传教士,扮演多种角色 • 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主旨不在报业经
营,而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和情报 活动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总结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总结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 马礼逊: 英国传教士,所属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 会。 米怜: 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一年轻传教士,协助马礼逊从 事传教工作。
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作为第一个来到中国的 基督教传教士到达广州。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动的基 地,1815年,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中国刻字工人 梁发等来到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办学校、设印 刷所,并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全刊以三分之二篇幅介 绍西方政治、历史、 医学、地理等知识, 三分之一篇幅报道 新闻。
中心二
上海
主要外文报刊
第二阶段上海外文报刊 1. 《北华捷报》 创办时间 1850 办刊人 创办人兼首任主编英商 亨利.奚安门 台仁特 性质 上海第一份英文报 刊。字林洋行 出版 上海第一份晚报
2.
《中国之友》
创办人台仁特
商业性报纸
3. 《香港纪录报》 4. 《德臣报》
184 由澳门迁来 1845-1974 创办人兼主笔英人肖 德锐 创办人兼第一任主编 美国人赖登 主编后 为莫罗
商业 香港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英 文报纸 商业 香港最早英 文日报
5. 《孖剌报》
1857-1941
中心一
香港
主要中文报刊
第二阶段上海中文报刊 1. 《六合丛谈》
2.
《万国公报》
1872-1907
3. 4.
《格致汇编》 《上海新报》
1876-1882 1861-1872
5.
《申报》
1872-1949
6. 7.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编辑与出版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编辑与出版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编辑与出版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逐渐为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这一时期,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和中西文化的冲突尖锐,也给中国近代编辑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编辑出版业无论是内容或形式上都发生着从古代编辑出版模式向现代编辑出版模式的转变,中国编辑出版业进入了近代变革时期。

第一节近代中国编辑出版业一、近代印刷业的发展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也是中国编辑出版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

在编辑出版活动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和运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金匠美因斯·J·谷腾堡在1440——1450年间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铅合金活字、木制印刷机和印刷油墨等印刷必备的工具和工艺,使活版印刷成为一门成熟的技术,还用压印原理制成木质印刷机来代替手工的印刷。

谷腾堡印刷术从1463年起开始先后传入意大利、法国、英国,在欧洲掀起了印刷业高峰。

至1500年,欧洲已有250多个城镇开设了活版印刷所。

仅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共出版了4万多种共9百多万册图书,而之前全欧洲手抄本图书还不到1万册。

真正使编辑出版业发生根本改变的则是19世纪初开始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滚筒式印刷机的出现.使编辑出版的功效比以往人力印刷机得以成十倍的提高.在我国,滚筒式印刷机的传入是1844年,当时美国基督教新教长老会在澳门设立了我国第一家活字印刷厂“花华印刷房”。

这标志着我国机械出版印刷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可以说,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的开始,就是以工业革命即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运动的启动为前提的。

正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其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才为编辑出版现代化准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为具有现代特征的专门编辑出版机构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一)机械化印刷术的传入19世纪后半叶,西方凸版印刷机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新闻史概论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

中国新闻史概论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

小结:这个时期的宗教报刊更加明显地反映
出西方传教士的本质,即为欧美政府及商人
的对华政策与利益服务。
2020/4/27
19
2、商业报刊和中文日报出现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专门的商业报纸,并且 发 行周期逐渐缩短,最后发展为日报。
出现了一批以“新报”命名的中文报纸。
这类报刊的代表——
2020/4/27
《上海新报》、《申报》等 20
内容要 “有系乎国际民生,上关皇朝 经济
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2020/4/27
26
2020/4/27
27
C、重视文艺作品
公开征集文艺类作品,并且支付稿 酬, 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 ——《申报》开创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 的基本模式,即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
2020/4/27
28
2020/4/27
2020/4/27
44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
不作人间第二流,奔腾万里驾轻舟。 苍茫谁尽东西界,门户终分上下游。 千古文章心自得,五洲形势掌中收。 头衔何必劳人问,一笑功名付马牛。
——王韬 2020/4/27
45
2020/4/27
8
3、分析《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A、封面印有“子曰:
A、以宣传基督教义
为主分;析B、内科容学:文化
知识、各国时事;C、
多闻其善者而从 之”“博爱者纂”等字 样;B、线状书册式,
较为单纯的中 文宗教月刊
极少数的新闻消息和
雕版印刷
创办插人图员、创办地点、创办时间、报刊性质、
办报目的、报刊内容、外观版式、发行周期、
2020/4/27
42
2020/4/27
43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2.《察世俗》1815-1821
1815年,马礼逊、米怜共同创办于马六甲,纯 宗教性刊物,月刊,“以阐发宗教教义为根本要 务”。
“察世俗”名称的由来。马礼逊介绍说:“学
者不可只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 ,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人,方可比较明辨是非 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 能分清是非善恶也。”
附会儒学。经常用儒家言论来阐释《圣经 》文句,以示二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一致,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而且采用中国纪年; 《察世俗》为线装书册式,月刊,雕版印 刷,免费赠送。
《察世俗》中的新闻之最: 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 ②最早的广告:《告贴》 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 图》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概 述
一、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国内: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 封建帝国。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上是尊孔读经。历代封建王 朝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人民群众没有新闻言论自由。中国虽然是世界上 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唐代的“报状”到明清的 京报,新闻事业历经千余年,但是,由于其赖以 生存的基础是封建经济,因此古代报纸的内容与 形式长期僵化不变,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落后的 原始状态。
3.这一时期外文报刊的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数量急剧增加,先后有120多种。
(2)语种增多,有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葡 文、俄文;数量最多的是日文报刊,但英文报刊 的规模与影响最大;且刊期不一,有月刊、周刊 、三日刊、双日刊、日刊等。
(3)区域扩大,香港、上海、广州、青岛、天津 、北京等地均有。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刊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刊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汇集第一章古代报纸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

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

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2、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3、敦煌进奏院状: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1)没有报头,开编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4、邸报:内容:日益丰富,趋近于规范化,基本内容为: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宋代邸报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唐代进奏院状更接近大众的传播媒介。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方报刊,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5、小报:内容: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性质: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用:满足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6、定本制度: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而设立的制度。

规定: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

据此发抄。

它是中国第一次建立审报体制。

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1、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人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市场,追求更大的利润,它对外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掠夺,非洲、西亚、中亚、南亚甚至中国近邻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先后沦为它的殖民地。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中国大门紧闭,不能进来。

当时的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于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为此,英国曾多次提出要清政府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

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

早在1795年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成立不久就筹划到中国传教,随着对中国鸦片走私贸易的扩大,进人19世纪,去中国的实际行动就提上了日程。

1807年伦敦布道会派遣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来华。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祖籍苏格兰,1803年人神学院学习,随即成为伦敦布道会的教徒。

1804年要求来华传教,经过三年准备,1807年春搭乘美国商船三叉戟号到了广州。

他先在广州后在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还冒险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

但由于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马礼逊的宗教活动进展不大。

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伦敦布道会又增派一名传教土米怜(WilliamMime 1785?1822)来华协助工作。

1814年米怜考察南洋群岛并向华人聚居区传教,受到当地官员的礼遇。

回来后,他与马礼逊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清王朝又禁止传教,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不如用中国统一的文字在海外华侨中进行书面宣传,然后再向中国内地渗透。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知识点:1. 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2. 识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3. 香港的《孑子刺报》、《德臣报》、《香港船头货价纸》、《遐迩贯珍》4. 上海的《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5. 外国人创办的报刊的重心怎样从香港向上海发展6. 外报的历史作用--既是文化侵略的工具,又是文化交流的媒介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一、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自18世纪60年代起开始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大为提高,于19世纪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同时,它的科学文化也日益发达,诞生于16世纪的近代报刊,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

英国为了开拓市场,追求更大的利益,疯狂对外进行侵略和掠夺,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沦为它的殖民地。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包括英国在内的资本主义世界都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阶段,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外交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仅留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这与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外国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接踵而来,带来了商品、鸦片、圣经,也带来了近代报刊。

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

作为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士以改变人们的思想信仰为主,起着政治讹诈和武力威胁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由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达,18、19世纪英美等国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不再依靠口头布道,而往往借助西方某些科学文化成果,通过开医院、建学校、出书籍、办报刊等来笼络人心,扩大影响。

中国新闻史 第2章 图文

中国新闻史 第2章 图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办刊宗旨
当文明几乎在地球各处取得迅速进步并超越无知与谬误之时 --即便排斥异见的印度人也已经开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出 版若干期刊--唯独中国人一如既往,依然故我。虽然我们 与他们(指中国人)长久交往,他们仍自称为天下诸民族之首 尊,并视所有民族为蛮夷。如此妄自尊大,严重影响到广州 的外国居民的利益,以及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本月刊 的)出版是为了使中国人知道我们的技艺、科学和准则。它将 不谈政治,避免就任何主题以尖锐言词触怒他们。可有较妙 的方法表达,我们确实不是蛮夷,编者偏向于用展示事实的 手法使中国人相信,他们仍有许多东西要学。同样感到,编 者还应致力融合外国人和当地有影响人士之间的友谊,并希 望这种努力最终证明是成功的
英华书院
2、米怜(William Miline)
二、首批中文近代报刊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1、办刊宗旨:
创刊号:“既然万处万人皆有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 目睹察一所地方之名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 世万处万种人,方可比较辩明是非真假矣。一种人全是,抑 一种人全非,未之有也。似乎一所地方,未曾有各物皆顶好 的,那种地方皆至臭的。论人论理,亦是一般。这种有人好 歹智愚,那处亦然。所以要进学者,不可不察万有,后辨明 是非矣。总无未察而能审明之理。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 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恶也。”
2、内容
“神理人道国俗天文地理偶遇,都必有些,遂道之 重遂传之,最大是神理,其次是人道,又次国俗, 是三样多讲,其余随时顺讲。”
(1)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任务 (2)宣讲伦理道德
(3)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的介绍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


近代邮政局与报纸的关系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3、社会信息需求的旺盛

地理大发现与环球航行 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奴隶贸易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 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新航路的开辟
非 洲 好 望 角
外国新闻传播史
18
哥 伦 布 发 现 新 大 陆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外国新闻传播史

古登堡印刷的42行圣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古登堡其人
古登堡向人们展示 自己的印刷作品
古 登 堡 发 明 的 印 刷 机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印刷技术的传播

中国人的原初发明 蒙古人的西传 古登堡对印刷术的改进 欧洲印刷术的普及 1539年印刷术传到美洲(墨西哥) 1788年英国人为澳洲带去了印刷机 1795年英国人开普顿带去了非洲第一台印刷机
二、近代报刊的历史条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一、判断近代报纸的标准
日 本 《 朝 日 新 闻 》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英 国 太 阳 报
< >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六大标准:



机器印刷 以同一名称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期 连续出版 刊登大众感兴趣的题材 公开出售 及时性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二、近代报刊的历史前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上)
柏拉图讲学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上)

主要思想
充满矛盾的人性; 不平等的人; 哲学王思想; 政治技艺与说服的技艺; 《理想国》、《政治家》 对言论传播的控制 《法律篇》、《查米德斯篇》 写作规则 《苏格拉底的申辩》 检查制度 《克力同篇》 鼓励举报 驱逐抒情诗人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章整理复习题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历年考题编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A.1813B.1815C.1817D.1822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编是( )A.马礼逊B.米怜C.麦都思D.吉德3.由于清朝廷不准外国人在华传教,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的马礼逊和米怜等人便决定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 )A.香港B.澳门C.马六甲D.广州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的地点是()。

A. 广州B.香港C.马六甲D.澳门5.创办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传教士米怜来自(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6.中国近代报刊中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A.《告帖》B.《张远两友相论》C.《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D.《月蚀》7.中国近代报刊中最早的广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 )A.《月蚀》B.《告贴》C.《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D.《张远两友相论》8.《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性质是()A.政治报刊B.商业报刊C.宗教报刊D.军事报刊9.《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宣传策略是A.孔孟加耶稣B.资产阶级革命加耶稣C.无产阶级革命加耶稣D.女权主义加耶稣10.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到广州后,连续数年传教活动一直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A.不懂汉语B.不善交往C.清政府禁止传教D.清政府按照入教人数收费11.宣称“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的报刊是(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D.《各国消息》12.马礼逊的儿子、英军翻译马儒翰所创办的报纸是( )A.《南华早报》B.《中国邮报》C.《蜜蜂华报》D.《香港钞报》13.得到上海工部局资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观点的英文报纸是( )A.《香港船头货价纸》B.《教会新报》C.《北华捷报》D.《圣心报》在中国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于()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遐迩贯珍》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华字日报》14.中国近代报刊中首次出现“编者按语”的报刊是()A.《各国消息》B.《天下新闻》C.《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D.《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的时间是()A.1815年B.1823年C.1828年D.1833年16.首设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价目表的中文近代报刊是(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天下新闻》D.《各国消息》17.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

本阶段特征: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报业中心由香港转向上海, 上海的外文报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商》、《文 汇报》三足鼎立,中文报形成了《申报》、《字林沪报》、 《新闻报》三足鼎立。
二、上海的外文报
1. 《北华捷报》第一份英文报,1850年创办 2.《字林西报》 《北华捷报》馆1864年出的综合性日报,以 消息快捷,材料丰富著称重视言论,基本态度是 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1951年停刊,是上海出版 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标榜“谋利而兼仗义”、立论“公道”
(2)改革新闻报道。
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 “杨乃武”案、对中法战争的报道;电讯、号外

革新社会新闻
曾经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 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

军事新闻也有进步。
《申报》在中法战争中,曾经派出访员,进行细致的采 访和新闻追踪,写出了相当生动而真实的军事通讯。


首先,《申报》在本地设立了代销点,并且沿街零卖,做促销 广告。 其次,在外地,一面请电信局捎带销售,一面还建立分销处。 这样,《申报》建立了一个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各地的商业网络。
⑵在广告方面:

以优惠价吸引华商登广告,; 先期免费宣传:先让别的商人尝到广告带来的甜头,然后 吸引他们投入大量的广告资金。
“神理”,宗教的内容占绝大篇幅。 “人道”,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 把中国的传统思想道 德和西方的宗教联系到一起,把它们都归结为上帝意志的体 现。 “国俗”,即各国风土人情和天文地理知识。

宣传策略: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首先是用基 督教教义附会儒学;写作上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小说 的表现手法。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旧式的线装书。 文章短小、通俗。

新闻事业史:2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

新闻事业史:2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
《晚邮报和香港航运报》 :1863年创刊,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 《香港天主教纪录报》:1877年创刊,是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报 刊。 《士蔑西报》: 1881年创刊,与《德臣报》《孖剌报》并称香港英文三 大报。
3、香港政府官报:《香港政府公报》(1853); 4、英文报刊的特色 为பைடு நூலகம்生存和发展,很重视经营和管理; 都刊登新闻和言论,关心中国的内地新闻,经常评论中 国事物。
第三节 近代报业在上海的崛起
一、背景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租界和通商口岸。
人口激增,商业贸易逐渐繁荣,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全国商 业中心。
外国人在租界里出版了大量报刊,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 报业的中心。
外国人在上海办得最多的、最早的是直接为他们的经济活动服 务的外文商业报纸
其中主要是英文报。
文体多样,既有千字以上的长篇论说、几百字的短论和三言两语的杂 句,有故事、寓言、七言诗,也有书信和编者按。没有新闻专栏,只 在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的预告性新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 的第一条消息。 雕版印刷、书册式;
米怜的办刊思想:注意研究和迎合读者。
考虑到东南亚华人多属下层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但关心祖国,因 而主张刊物内容要简短、通俗、生动。 传教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并采用 对话、讲故事的方式,以求更易于被读者接受,长篇文章则往往采 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裁,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天文地理等介 绍科学知识的文章,配有插图,生动易懂。
出版了一些关于基督教信仰、教会组织方面的著述,如《神 道论赎救世总说真本》《问答浅注耶稣教法》《养心神诗》, 著有中文著作《西游地球闻见略传》和《杂文编》及英文著 作多种。 倡议并参与出版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 洋考每月统记传》及英文期刊《中华丛报》,在中国近代出 版史上有一定影响。 1813年,伦敦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他的工作。1815 年,米怜带中国刻字工人梁发等到达英国殖民地马六甲,建 礼拜堂,办学院,设立印刷所,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和一些宗教书籍及英文期刊。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二章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二章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谁最早发明了印刷术?中国人还是哪国人? 中国最早的印刷作品?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清代邸报(京报)
清代京报的封面
清代京报报贩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蒙古人的贡献:大军西征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蒙古骑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蒙古骑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古登堡的贡献
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及 古登堡印刷的42行圣经 印刷作坊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上)
古代的邮政制度
外国新闻传播史
秦 始 皇 兴 修 驰 道 图
15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下)
西方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5世纪: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新兴民族国家的需求 1464年,法国路易十一首创 1478年,英国爱德华四世建立邮政局 1502年,神圣罗马帝国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一、判断近代报纸的标准
日 本 《 朝 日 新 闻 》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 >
英 国 太 阳 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六大标准:
机器印刷 以同一名称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期 连续出版 刊登大众感兴趣的题材 公开出售 及时性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二、近代报刊的历史前提
1、印刷技术的发明与传播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制政
控制报业的手段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报刊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文宗教性报刊
1.《六合丛谈》1857年,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六合丛谈》 年 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王韬曾参加编辑工作。不 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王韬曾参加编辑工作。 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内容丰富。 内容丰富。
在西方,近代报纸却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在西方,近代报纸却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早在18世纪,西方就出现了政党报纸。 18世纪 早在18世纪,西方就出现了政党报纸。所谓政 党报纸,实际上是政党的机关报, 党报纸,实际上是政党的机关报,在经济上依附政 党津贴,内容上主要是政治新闻与政治评论。 党津贴,内容上主要是政治新闻与政治评论。 到了19世纪,开始出现了大众化的商业报纸, 19世纪 到了19世纪,开始出现了大众化的商业报纸, 又叫做廉价报纸。这种报纸价格低廉,面向大众, 又叫做廉价报纸。这种报纸价格低廉,面向大众, 靠发行和广告来维持生计,而不再依附任何政党、 靠发行和广告来维持生计,而不再依附任何政党、 政府。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独立的近代报纸。 政府。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独立的近代报纸。 二、鸦片战争前在华外报的办报情况 本阶段特征: 世纪初到鸦片战争前 世纪初到鸦片战争前, 本阶段特征:19世纪初到鸦片战争前,主要是外国 传教士创刊。早期的报刊以宗教宣传为主。 传教士创刊。早期的报刊以宗教宣传为主。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
一、背景: 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报从香港开始兴起。鸦片战争后到第二 次鸦片战争期间,香港成为外国人在中国从事办报活动 的重要基地。 主要英文商业报刊: 二、主要英文商业报刊: 《香港公报》(又译为《香港钞报》):是香港第一份 近代英文报刊,主编为马儒翰。 《德臣报》:1845年创刊,1974年停刊。是中国历史 上出版时间最长、在香港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孖剌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日报。 它们都是商业报纸,行情、航运、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内 容。它们也都刊载言论,刊登各类新闻,一般都辟有 《京报摘录》专栏。
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 。《 1815年8月5日创 年 月 日创 办于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 办于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米怜 任主编,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刻工梁发。 任主编,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刻工梁发。 宗旨: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每月一期。 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每月一期。 曾刊登过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篇新闻《月食》 曾刊登过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篇新闻《月食》。 主要内容:以宗教宣传为主。 主要内容:以宗教宣传为主。
四、主要的中文商业性报刊: 主要的中文商业性报刊: 1. 《上海新报》 上海新报》 1861年创办于上海,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伍德。 年创办于上海, 年创办于上海 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伍德。 该报是英文《字林西报》的中文版, 该报是英文《字林西报》的中文版,由英商字林洋行发 伍德和林乐知担任主笔。 行,伍德和林乐知担任主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主要中文商业报: 主要中文商业报: 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香港船头货价纸》 《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孖剌报馆创办 ,是我 年孖剌报馆创办 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 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所刊内 容以商业信息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 容以商业信息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 《香港华字日报》: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以报 香港华字日报》 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 道船期、货价为主。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 道船期、货价为主。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以世 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 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 日开” 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 日开”。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 另有《近事编录》 另有《近事编录》等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同 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 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的新 闻性更为凸现。为争取快速出版, 闻性更为凸现。为争取快速出版,中文商业报纸摆脱 了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 了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 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史作用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 上海报业的崛起 外国人在华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一、西方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1.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 一方面,国内自然经济发展缓慢,闭关锁国。 一方面,国内自然经济发展缓慢,闭关锁国。 没有 出现出版近代报刊的条件。 出现出版近代报刊的条件。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迅速 发展的时期,实行对外扩张, 发展的时期,实行对外扩张,迫切需要抢占中国市 首先借助传教进入中国。 场,首先借助传教进入中国。 2.新闻事业发展方面 新闻事业发展方面 在清朝末年,我国并没有出现近代报纸。 在清朝末年,我国并没有出现近代报纸。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背景: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租界和通商口岸。人 口激增,商业贸易逐渐繁荣,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 全国商业中心。外国人在租界里出版了大量报刊,使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 外国人在上海办得最多的、最早的是直接为他们的经 济活动服务的外文商业报纸,其中主要是英文报。 本阶段特征: 本阶段特征: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报业中心由香港转向上海, 上海的外文报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商》、 《文汇报》三足鼎立,中文报形成了《申报》、《字 林沪报》、《新闻报》三足鼎立。
宣传策略: 宣传策略: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首先 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首先 是用基督教教义附会儒学;写作上常采用中国文学 是用基督教教义附会儒学 写作上常采用中国文学 特别是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 特别是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刊物式样也同于中 国旧式的线装书。 国旧式的线装书。 文章短小、通俗。 文章短小、通俗。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8月 年 月 1日在广州创刊,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主编。 日在广州创刊,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主编。 日在广州创刊 宗旨: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 宗旨: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力图破除华人对外 国人的敌视和排外心理。 国人的敌视和排外心理。 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 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 所刊《新闻纸略论》 所刊《新闻纸略论》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 的论文。 的论文。
三、主要中文报刊: 主要中文报刊: 1.《遐迩贯珍》( The Chinese Serial) : 《遐迩贯珍》 ) 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刊于1853年,马礼逊 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刊于 年 教育会主办。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教育会主办。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内容: 内容: 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对太平天国运动报道详实; 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对太平天国运动报道详实 注重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 注重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 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 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 随报赠送附刊《布告篇》 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 随报赠送附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 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刊登收费广告。 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刊登收费广告。 消息、短讯、通讯、 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 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新闻形式。 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新闻形式。
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蜜蜂华报》 1839年前,外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约有17种。 年前,外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约有 种 年前 出版地点局限于澳门与广州两地。 出版地点局限于澳门与广州两地。 澳门: 澳门:1822年9月12日,葡人巴波沙少校在澳门创办 年 月 日 葡文周报《蜜蜂华报》 由一些天主教教士编辑。 葡文周报《蜜蜂华报》,由一些天主教教士编辑。这 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广州:英美人为迅速打开中国市场, 广州:英美人为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窥察中国社会情 况,1827年,美商伍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 年 广州纪录报》 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 纸《广州纪录报》,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 此外,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丛报》 此外,《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中国丛报》、 广州周报》等英文报刊先后创办。 《广州周报》等英文报刊先后创办。 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 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一般都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 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对象, 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对象,是外国侵略者的舆论 工具。新闻业务水平较高。 工具。新闻业务水平较高。
1872年4月30日创办于上海,英商人美查等 人合股创 年 月 日创办于上海 英商人美查等4人合股创 日创办于上海, 初为2日刊 日刊, 期后改为日刊。 办。初为 日刊,第5期后改为日刊。 期后改为日刊 以赢利为主要目的,重视新闻采集,扩大发行。 以赢利为主要目的,重视新闻采集,扩大发行。同时也 是一家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 是一家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在外国人办的报刊 申报》是第一家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 中,《申报》是第一家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先后有 蒋芷湘、钱昕伯等任主笔。 蒋芷湘、钱昕伯等任主笔。 《申报》馆的组织机构: 申报》馆的组织机构: 报馆最高职务为大班(总经理),由英国人担任。 ),由英国人担任 报馆最高职务为大班(总经理),由英国人担任。下 设编辑部与营业部。 设编辑部与营业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