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
社科文解题技巧
![社科文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200ef44693daef5ef73d97.png)
备考:社科文解题技巧(来源:高考网)误答原因1.平时读书没有良好的习惯,满足于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缺少深入的语言揣摩和阅读感悟,文化积淀浅薄,基本读不懂富含深蕴的社科类文章,做题时摸不着头脑。
2.阅读急功近利,心态不佳,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还没有真正把握文章的观点、材料和写作思路,不能从宏现上控制原文,就急于动手做题,结果,做题受阻,再读原文,既耽误了时间,又不能准确地捕捉到文中主要信息。
3.阅读方法不当,不能在阅读中及时标记有效信息,找不到文章中的关键句或关键词,缺乏阅读敏感性。
4.心知其意,但词汇贫乏,不能用准确的语词表达;或者书写潦草,难以辨认。
备考方法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
一般他说,提高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理解水平,需要做到下列几点: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不读则已,读则认真揣摩语言,体味语义,把握作者的深层用意,把文章读深读透,不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求甚解。
2.平时做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理解题,要自觉摆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加大阅读投入,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平心静气,树立信心,向读书要质量,向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分数。
3.读书中养成句清、段结、篇回扣的习惯,注意在阅读中及时标记重要的信息,为正确地把握全篇文章的主旨,做好试题提供可靠的向导。
4.提高捕捉有效信息的敏感度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5.规范书写,克服随意涂抹的恶习,保持卷面清洁。
考场上,做社科文的阅读理解题,需要注意以下四点:1.认真品读原文,用铅笔轻轻标记重要信息(文字的或符号的)。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指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语等。
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属于第二卷的内容,试卷上除了所答内容外,其它是不允许乱画的,因此,做完全部阅读题之后,要及时用橡皮将标记的内容擦干净,以免影响卷面的清洁。
社科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社科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a39c59d960590c69ec37631.png)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即判断的含意
社科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是一些关涉
全文主要内容的重要判断。这些判断或对说 明的对象的性质有所断定,或提出一个重要 的观点,或在陈述科技事实后得出结论。无 论哪种情况,这些句子都包含两个必要的因 素:被解说的对象、被断定的属性。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 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 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 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镜指南针的作用。 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 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 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 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 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 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 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 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 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 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 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 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 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 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题考查对“生物发光”这一概念的理解。本题的理解具有综合性,还含有对筛选整 合信息能力的考查。A项是对概念外延的理解。其中“被动发光”“是否有着生物学 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断定其“无意义”不当;“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 全部认识清楚”,选项断定其“具有意义”不当。B项考查对概念内涵的理解。B项 所述只能包含激发态能态的发光情况,没有包含基态能态的发光情况,属于以偏概全。 C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无中生有,“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文中并无这样的意思。D项所述虽然是一个特例,但只是荧光素换成了光蛋白,发光 的机理没有改变,所以D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
社科类文章阅读技巧
![社科类文章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c1fc1ba76e58fafab0033b.png)
社科类文章阅读技巧:1、立足全篇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思维要积极灵活,高度集中。
可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
同时动笔画出关键词、关键句。
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
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
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关键句段挖掘内涵一般地说,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隐含在材料的关键句段中,阅读时要紧紧抓住这类句段,联系上下文来探索。
把握关键语段,一是要从本句段入手,注意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注意修饰限制成分;二是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之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三是要结合段意理解句子,准确性更高。
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3、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务必准确地把握问题,明确目的。
有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明,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
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息,略过无关信息,概括有效信息,提炼出所需信息。
4、结合内容推断想象结合内容推断想象,是对考生潜在能力的测试,是近两年科学类现代文阅读必考的内容,也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考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文章的内容脉络入手,着重分析文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文章潜藏的内涵,把握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深层意义;二是从考试的技巧方面入手,可以按照“就文论文”的阅读经验,采用先找错项、逐项筛选的办法,先找那些与文章表述接近的项与原文进行对照,如有错误,再进行第二次同一形式的分析辨认。
科技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科技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a8b1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8.png)
社科文阅读——客观题的解答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 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 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 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 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 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 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 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现代文阅读(第二卷)答题技巧
20.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对于此类题,要 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 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 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 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 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 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 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 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 “意”。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 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 果, 胡乱划分。
第20页/共24页
社科文阅读——客观题的解答技巧 词语理解题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 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句子理解题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
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 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 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 和结 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 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第9页/共24页
现代文阅读(第二卷)语言组织技巧 第三,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 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 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 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 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 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社科文的阅读
![社科文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091bc294b35eefdc8d33349.png)
儒学的价值观中第二个重要问题就是“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也是 “仁”的外延。“恕道”主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满足人们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求提供方法。所谓 “恕道”,就是推己及人,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换位 思考”。有了利益要想到与人分享,不可乘人之危落 井下石。真正的“恕道”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一切 人事的悲哀在于人们与别人相处时,不肯吃亏,不能 抑制自己的私欲。儒家的“恕道”正是针对人性的这 一缺陷,教化人们要一视同仁,这样才有社会的和谐, 才能实现“仁”的道德理想。
科普文章的阅读,不紧不慢,注意速度。
科普文章的阅读,重要信息,一定标注。
什么是文中的重要信息?
中心话题是什么 表示推断的词句
分哪几个方面来谈的
事物有哪些特点
重要的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事件的原因
事物间的关系 人物和他的研究成果 涉及范围、程度的词句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忧国忧民和追求 道德高尚、完美人格的传统。对社会的理想 则期盼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了 实现这一追求,甚至坦然于“朝闻道,夕死 可矣”!其境界跃然纸上,这是儒学的精神 力量。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价值集中体现在道德理想上,核心思想 是对“义利”“恕道”等问题的哲学思辨, 有许多合理的成分。
请问:高中生的社科文阅读方法?
3个选择题的社科文阅读,我觉得有时很难把握,怎么才能答 好这种题?
该不该抠字眼,我觉得很矛盾,我语文老师说,两害相权取其 轻,请你们帮帮忙啊
请问社科文阅读有什么好方法,我之前做××年高考题,有些 地方的题目都不知道该怎么找答案了,我开始的时候是一看了 题目马上去文章里面找对应的句子,可是很多时候,这种方法 不灵,有时候看了三四遍文章,头都晕了,还没有找到答案, 很乱了,都没有方向了。
社会科学类文章解读技巧
![社会科学类文章解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f80c2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c.png)
社会科学类文章解读技巧一、何谓“社会科学类文章”? 所谓“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经济学类文章传达经济信息,政治学类文章传达政治信息,社会学类文章传达社会知识.教育学类文章传达教育信息,历史学类文章传达历史信息,文化学类文章传达文化信息.语言学类文章传达语言信息,文艺学类文章传达文艺信息,美学类文章传达美学信息。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这一渠道,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和传述这些信息。
因此,在阅读中,正确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信息,是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关键所在。
二、近几年来社科类文章的命题重点。
1.复述文意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地转述文章的内容,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转述得准确与否,也正是检验读者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反复从不同的角度作复述训练也是基于这一点。
高考对复述文意能力的测试,途径很多。
有通过考查词语来考查对文意的复述能力的,如1997年的第2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用概括的语句复述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即中国古代的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的,其表现形式是陈旧死板的(或“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
1996年要求解释“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和“最有深度的音乐”也属于这一类。
有直接要求复述的,如1996年的第27题是这样的:“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这是一道相当典型的考查复述文意的题目。
首先要依据文章首句知道这里所说的“音乐创作”是指在创作中处理“设计乐式”与“表达感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所谓发展变化”是指处理两者关系的变化;还要根据文章的论述分别说出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是怎样处理这两者关系的。
高考语文七种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语文七种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8116e8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f.png)
高考语文七种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高考语文七种题型答题技巧一.社科类文本阅读1.首先在题目中“选出正确的”或“选出不正确的”下面划一横线,看清题目要求;2.运用“代入还原比较法”,即每一个选项一定要还原到文中的参照位置,仔细辨别,判断正误;3.找准答题区间,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快速答题,节约时间。
4.记清常见设误类型。
二.文言文阅读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2.二读,要充分利用第六题的有效信息,理解全文;3.三读,以题解题,从已知求未知;4.实词考查题可使用“代入法”,信息筛选题一般采用“排除法”;5.翻译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
三.古诗词鉴赏题1.首先要“五看”:看标题、看作者、看诗句、看注释、看题干,充分利用有效的诗歌信息;2.要学会“五步鉴赏法”,掌握正确的鉴赏流程:找出意象——领会意境——理解形象——把握感情——鉴赏评价;3.要弄清诗词类别,掌握一些常见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要掌握一些著名作家的典型的作品风格;4.答题思路及要领:审清题意——明确观点——阐释具体。
四.名篇名句默写要求:精准把握,一分不丢。
五.现代文阅读(一)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要先选题,后答题,一定要涂黑选题方框; 要记住三句话:一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
(二)掌握答题要领1.快速解读,把握主旨。
做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概意思,整体认知;第二遍精读,画出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句,弄清结构层次。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强调三点: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对应题旨,分点答题,不能遗漏答题要点,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
3.答题步骤: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快速确定答题范围;查语境。
记清“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看赋分,配答案。
社科类文本阅读技巧
![社科类文本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967472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社科类文本阅读技巧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语文考试的必考试题,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题型,分享了社科类文本的阅读技巧,欢迎借鉴!一、了解考纲要求,明确考查重点《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其具体要求有三个能力层级:①理解,能力层级为B。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
现代文阅读又分为现代文客观性阅读和现代文主观性阅读,它们反映在高考题型上,客观性阅读就是选择题,即第Ⅰ卷的小阅读;主观性阅读就是简答题,即第Ⅱ卷的大阅读。
从2001年起,社科文在“现代文客观性阅读”中占了重要地位。
01年的《铜奔马正名》是社科文,02年的《沙尘暴》是自科文,03年的《全球气候变暖研究》是自科文,04年的《茶马古道》是社科文。
今年的10多套高考试题小阅读选材社科文、自科文几乎各占一半。
我今天讲的就是“现代文客观性阅读中的社科文阅读”的复习。
所谓“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它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
社科文考查的重点有四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3.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2004年的小阅读,看看是怎样考查这些内容的。
二、精析高考试题,掌握考查思路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
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高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eaf3cff61fb7360b4c656d.png)
阅读题答题关键词及解题技巧一实用类(社科文)阅读1.社科文阅读多以多则材料形式出现。
2.主要考点:重要概念理解、重要含义理解、信息筛选;基本思维能力:归纳与理解3.基本步骤: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结合选项,比照原文—明确方向,看分答题4.可能出现问题:无中生有(不含合理推断)、以偏概全、片面绝对、张冠李戴(细节)、强加因果。
二小说阅读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题目围绕此展开1 形象把握(1)概括特点:结合文字、分点列出(2)人物作用:主人公—典型性格、社会现象、人生启示;次要人物—线索、陪衬、叙述视角、揭示主旨、推动情节;物象—线索、象征、衬托环境、烘托人物、深化主题(3)“我”的作用:①真实有代入感,引领,身临其境;②线索,串联情节,展开故事;③衬托主角,揭示主题。
2 含义理解:①字面,语表义②深层,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作用目的3 情节作用(1)情节(结构)技巧:悬念、照应、抑扬、铺垫、突转、对比、延宕(2)一般作用:内容方面—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结构方面—铺垫、伏笔、照应、线索、推动;表达效果—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身临其境(3)开头作用:设置悬疑、引出思考、吸引兴趣、引出下文、交代背景(4)中间作用:过渡、突出主题、塑造人物(5)结局作用:出人意料、深化主题4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环境本身特点、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深化主题)(3)描写手法:描写技巧(动静、虚实、正侧、点面、渲染、衬托、细节、白描、工笔)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写景角度(感觉角度、观察角度、色彩光线)5 手法赏析(技巧+内容+效果)手法赏析往往是一个大概念,主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语言特色角度进行赏析。
(1)叙事人称(视角)(2)形象(人物)塑造(4)结构技法(表现手法)(5)表达方式(7)语言艺术(1)考点: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3\6)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社科类阅读技巧
![社科类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abe74a16294dd88d0d26bbd.png)
社科类阅读技巧1.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常见的误区设置: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
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
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
果错断为因。
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说法。
常见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
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5.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1)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等修饰语。
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2)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3)或然说成必然(变相对为绝对)注意:“可能”、“一些”、“肯定”、“一定”、“也许”、大概、绝大多数、差不多等。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bc24a99b84ae45c3a358cc9.png)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答题技巧社科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做题之一,也是高考生失分比较多的一道题目,那么这道题目该怎么做,有什么答题技巧或模板套路吗?社科文阅读答题技巧1社科文阅读怎么答一、选择题:涉及概念,判断,推理二、命题内容及形式:1、下列说法正确或错误的一项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3、下列说法支持或不支持××观点的一项4、下列句子属于或不属于××的一项5、对××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6、下列解说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三、解题方法:1、如属于曲解文意方面,则用比较印证法(找准区域,仔细比对),重在判断。
使用此法需注意:读题要特别仔细(“题枝”有的写为“题肢”或“题支”)题干与题枝比较题枝与题枝比较④题枝与文本比较2、如属于错误推导方面,则重在理解,用推理法。
思考方向大体如下:①或然还是必然②将然还是已然③个别还是一般④部分还是整体⑤是否强加因果⑥是否无中生有⑦是否张冠李戴2高考社科文阅读做题方法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美学等。
社科文近年已改为客观性选择题,归入第Ⅰ卷,分值及题量同科技文一样。
只不过每年只考一种样式,要么社科文,要么科技文。
据高考命题人谈,两者交替命题,但这个“交替”并不是绝对的你一年我一年,有时社科文会连考两年,科技文也会连续考。
所以,每年的复习,社科文与科技文都要有所兼顾。
这样做实际是进一步明确了考试阅读的方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将通过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来实现,考查抽象思维能力,重点在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这种新的变化是随着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需要而确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后几年高考发展的方向。
高考对社科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七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911cb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9.png)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全文,了解文章 的主题和内容;其次,根据题目 的要求,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信 息;最后,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 整理和归纳。
注意事项
要避免筛选出无关或错误的信息 ,要准确把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
句子理解题
01
总结词
考查对文章中特定句子的理解能力。
0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 题和内容;其次,找到题目中指定的 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上下文关系;最 后,根据对句子的理解,进行归纳和 总结。
特点
社科文阅读题通常涉及社会、历史、 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需 要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考点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对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PART 02
解题方法与技巧
判断作者观点态度
注意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助于理 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提高阅读速度与准确性
扩大词汇量
增加词汇量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和理解能力,减少阅读障碍。
练习阅读技巧
通过练习阅读技巧,如略读、 跳读、寻读等,提高阅读速度 和准确性。
多读社科类文章
多读社科类文章可以培养阅读 习惯和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和 速度。
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 法和技巧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REPORTING
• 社科文阅读题概述 • 解题方法与技巧 • 常见题型解析 • 实战演练与解析 • 总结与建议
目录
PART 01
社科文阅读题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科文阅读题通常是指社会科学类文 章阅读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 科学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最新社科文解题技巧答案
![最新社科文解题技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cb90ec77da26924c5b028.png)
社科文阅读解题技巧一、认识科技文和社科文考试要求1什么是社科文所谓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文章。
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
我们阅读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信息的过程。
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2社科阅读的能力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科技文、社科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是这样的: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常表述为“对文中划线处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或“对……这句话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
考查的重点从内容看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从结构看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从作用看,是提示中心或起过渡作用的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
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考点常表述为“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此考点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
所谓推断,是命题人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从已知到未知,由条件到结论,由原因到结果地得出结论,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揣摩命题陷阱,做到知己知彼社科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为十种陷阱:1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2张冠李戴。
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陈燕社科文答题技巧
![陈燕社科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40d6f6cbe1e650e52ea993e.png)
2、已然与未然。
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和观测证实
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实际未上里然斯走
得比这更远。他认为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 “岛屿”上,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学状况 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很大差 别。……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 的概率就大多了,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也 就十分巨大。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 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 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 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2、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 “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 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 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四川卷5量不断
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读文
勾画
比较
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 除了、一些、有些、几乎、多数、有时、唯一、 全部、全都等。 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 必然、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经、不久、 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 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 语,甚至要考虑“的”“了”“过”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 的趋势。
3、或然与必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 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 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 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或能然源安 全构成潜在危险。
【试题】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
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三步:审读题目,找范围,找差别,找 错因。 1、审题干,找范围。即阅读每一选项,并 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范围。 2、找差别,比较选项跟文本对应的句段。
2012-12-23
6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3、找错(每一题均设有错误选项,也叫干扰项) 社科类(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八种情况: (2)误划类别 (1)张冠李戴 (3)指代错误 (5)推测有误 (7)混淆因果 (4)混淆范围 (6)无中生有 (8)偷换概念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 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 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 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 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 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阁会》里的 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 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 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 《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 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 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 俶 毛有翼。‛
所以,应该选D
2012-12-23
(第四步:判断)
16
特别关注
筛 选 文 中 的 信 息 步 骤
2012-12-23
执行指令
回视文本 快速检索 比较辨别 判断确认
17
2012-12-23
18
[我的能力我做主]
课堂练习
【练习1】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 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 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 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 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 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 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 长距离的输送。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 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 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 形成的。
21
让我们师生共携手迎接六月的高考
2012-12-23
22
2012-12-23 14
第二步第三步:划读题干找方向,根据题目(找
范围、找差别、找错因)
1、⑴审题干:一是找‚原因‛,二是找‚不属于‛; ⑵对读题目:
①A项,找范围,文章第一段,找差别,选项少了 ‚是……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去掉后意思未变。 ②B项,找范围,在第一段,找差别,比原文多‚二名 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原文表意为‚有学者 引经据典‛,可见属于‚无中生有‛‚强拉因果‛。
A
2012-12-23
19
[我的能力我做主]
课堂练习
【练习2】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博大精深,生
气勃勃,愈是迈向纵深,便愈是感到它的精妙。在许 多地方,造化于不经意中留下了真理。我至少发现, 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有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对应关 系,前者有助你理解世俗人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认 识你周围的真实。这使我讴歌生命之美,对生活抱着 积极进取态度。 文段中的‚这‛指代的是: A.植物世界 B.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对应关系 C.大自然 D.我的发现
2012-12-23
1
再回首: 考 纲 回 忆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2012-12-23
2
亲密接触:高考题型面面观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012-12-23 20
温馨提示:请记住
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社科文(自科文)阅 读的试题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文本)中。 通读全文 (读懂) 审读题干 (明白) 找准相关句(筛选)
②牢记四个步骤
对照辨析(判断)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
2012-12-23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2012-12-23 12
解 题 技 巧 和 方 法 应 用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概念找句子) 划出关键词划出关键句
1、可以划出以下关键词: (1)铜奔马正名——题目、主概念 (2)马踏飞燕、马超龙雀——初定名、次概念 (3)飞廉铜马——《光明日报》上更名
(4)紫燕骝、飞燕骝——结尾,作者观点。
① A项表述为‚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文本是 “历朝多有 以燕喻良马之诗文‛。该项显然是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 ② B项中‚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应指‚紫燕跃 武‛‚赤兔越空‛二句。 ③ C项中‚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 飞燕‛错误,因为‚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 良马之神速‛。 ④ D项跟文本第四段末行意合。
2012-12-23 4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明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 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 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 ‚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 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 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 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第四步:作出正确判断
2012-12-23 7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综上所述:解题方法与技巧(分四步)
划读(读懂)文章内容 划读题干找方向(明题目要求、提示) 对读题目,找范围,找差别,找错因 作出正确判断
2012-12-23 8
秀一秀自己 [点击全国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铜奔马正名
设题类型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
2012-12-23 内容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 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2012-12-23 9
秀一秀自己[点击全国高考题]
‚《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 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 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 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 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 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臵疑的。历朝多有 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 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 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 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 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 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2012-12-23 13
2、找关键句
(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 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 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 (文章开头、判断句) (2)‚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 未惬人意。(作者观点,有判断意) (3)愚意此说更属不妥。(观点、判断) (4)所以铜马应……最为雅致贴切(观点、判断)
2012-12-23 10
考题呈现
1. 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 是( )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 一直众说纷坛。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 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 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 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2012-12-23 11
考题呈现
• 2.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 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 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 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 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③C项,找范围,文章第一段,找差别,选项‚不能
令人满意‛,原文‚未惬人意‛,表意相同。 ④D项,找范围,文章第二段,找差别,选项‚更逊 一筹‛,原文‚更属不妥‛,表意相同。
2012-12-23
所以,应该选B(第四步:判断)
15
2、⑴审题干:找“正确的”,排除错误的; ⑵根据题目找范围(范围都在第四段)、找差别、 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