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_CFOAM_
水解酸化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c \.P C( &,
\ ( C\
的量大于污泥的吸附和微生物同化的量,导致出水
C\g \
C\g ; 方面 '
为缺氧环境,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使
。 氨氮无法转化为硝氮和亚硝氮,致使出水中氨氮的
g
78N9]
90
30
80
、70
25
】60
? 50
20
'40
\ 30
15
:20
10
-10
5
-10
-20 0 2 4 6 8 10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
5 ,经
酸化池处理 ,
停留时间为7 h相对应的总磷去除率在7. 7%〜
16323% 的
化,相对应的平均去 率
7. 7% ;水力停留时间为7 h对应的总磷去除率在
16335% 〜24305%的
化,相对应的平均去
率 2034%;
24h 相对应的
去 率在20351% 〜30307%的
应的平均去 率 25300%。 ‘
酸化池对
中各种
的处理
在人工湿地的
。一方面 中
的
在人工湿地中所 的 越大越有利于
中
的去除,但 长会造成人工湿地造
成本的升高。
方面
太短不利于污水
的 。 中
的去除,进而对后续工艺处理单元造成一
[5]
24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水解酸化池对污水中
CODa 的
2
的
酸化池在
5,13,24 h对于生
, 其中 B
中
各
的去 化
$
#
5 d为1周期测定所得到的数据(下同)。
国内外有机葡萄酒标准概览

物动力有 机葡萄酒是该酒庄 运用现代食 品概念 和标 准 ,精 心 生组织领导的有机认证者委员会制定的 “有机农业和有机农 酿造 的一款绿色葡萄酒 产品。近年来 ,随着绿色 消费与有机 产 品标准”,是《食 品法典》的一部分 ,只有植物生产标准 ,动物
农业 观念的推广与普及 ,人们对 于有 机产品 的关注与 重视 程 度也 在 日渐加深 。文章通过 回顾有机农业 的发展历程 ,来探 讨 国 内外关于有机葡萄酒 的生产 、加工与认证等方 面的诸 多 标 准 ,以供业内外人士参考 。
关键词 :有机农 业;有机葡类号 :TS262.6;TS261,7
有机食品销售话术

有机食品销售话术一、产品基础概念1、什么是有机食品话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这些食品不论是动植物,他们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食用之后对人体没有损害;因为对种植过程有要求,所以它的产量就低些;要点:尽量用最短的话解释清楚,顾客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听唐僧念经的;2、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2、话术:有三个区别:第一: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而其他食品除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技术,且不禁止基因工程技术的使用;第二:生产转型方面,从生产其他食品到有机食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其他食品包括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第三:数量控制方面,有机食品的认证要求定地块、定产量,而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3、这有机食品也太贵了,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的价格高啊话术:是啊,一般高出30%—80%,有些品种,例如有机蔬菜的价格为普通蔬菜的2—3倍;因为有机食品的种养殖成本就比普通食品高,同时不使用化肥、添加剂、化学农药或饲料,产品产量就大大降低;发达国家的人保健意识比我们早很多,中国的有机食品大量出口满足国际市场,所以投入高产量少,还要满足出口,价位自然就高;4、有机食品吃起来和普通食品有区别吗话术:由于有机食品保质期较短,味道鲜美,不含农药、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成分,特别建议:如果是生鲜类的,果蔬啊、鱼、肉啊,尽量鲜吃;如果不能及时采购,可以冷冻储藏零下18度左右;有机鲜鱼可以保存12小时左右,家禽24小时左右,有机红肉48小时左右,有机牛奶2-3天,有机鸡蛋1-2星期;果蔬不需要削皮,因为50%左右的营养素通常分布在植物表皮里,而且没有农药污染,不需要用洗涤灵长时间的浸泡,否则水溶性维生素会流失;尽量生吃粮食除外,如果加热烹调,用尽量低的温度或尽量短的时间;少放调料,因为有机食物本身的味道非常鲜美;如果用盐,第一选择是天然海盐,其次是低钠盐;同时可以推荐我们的咸盐产品5、绿色食品又是怎么回事儿话术:绿色食品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6、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什么区别话术:绿色产品从种植到成品包装都是有国家标准要求的;(1)绿色食品必须终止在最佳的生态环境中;(2)绿色食品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而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份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3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有政府授权专门机构管理的;7、现在有好多的转基因食品,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为什么对人体不好话术:为了提高产量,满足我们人口大国的需求呗;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所以转基因食品存在很多的弊端:1.转基因食品存在毒素;2.引起人类致癌致畸或基因突变;3.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4.引起食物营养结构失衡;5.使人体产生抗药性;6.使自然和生态环境失衡;8、什么是原产地域产品啊话术:都是各地区特色的产品,并依照原厂地域产品保护规定,经审查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举例产品:;9、还经营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咋都这么贵话术:是的,我们店里的保健食品都属于高端的,比如林蛙油、雪蛤、海参;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效或者以补充微量元素为目的食品,还同时具有辅助治疗疾病的功效,对机体调解功能,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危害;二、关于顾客的购买心理1、推荐办理购物卡及对顾客资料进行登记:话术:询问顾客有无购物卡,如果顾客拒绝办理购物卡,我们将购物卡政策告知顾客;如果已经办理购物卡,就主动登记顾客资料,若顾客拒绝登记,我们告知:“如果您遗失了购物卡,有人捡到并来店里消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如果您发现购物卡丢失并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我们会根据您的卡号及电话为您留意,避免您的损失;”2、顾客拒绝电话或短信服务:话术:用利益点吸引:1、还是用购物卡遗失的损失来告诫顾客;2、如果顾客的累计消费金额或积分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对方有礼品赠送或其他优惠活动;3、有新到店产品会第一时间通知顾客;3、通过以上利益点告知对方,而顾客还是不愿意留下联系方式的:话术:那您如果保留购物小票,您再到店我们可以给您累积,如果金额达到我们的累积标准,我们会给您相应的优惠;4、不办卡还想打折的顾客:话术:首先要看顾客购买产品金额,若达到我们的消费标准我们需要申请店长进行折扣或反点,前提是必须要登记客户资料,留下资料,就说留下联系方式是是要上报公司,因为店员是没有折扣权限的;若不办卡,导购员:“办卡还是很合适的,您到我们任何一家店消费都可以给您做折扣和积分;不办卡是不能享受优惠和积分累积的;卡马上办好,不会耽误您太久的时间;”5、你们店的东西比别家店的贵话术:现在同种类的商店的确很多,这也是有可能的,我们也不太了解其他产品的服务和保障;但是,我们公司有产品准入制度,店里的东西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首先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同时,我们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从您购买这天起,就开始享受我们的服务介绍服务方式,如送货上门,大力度返点、其他优惠;这样可以将很多无形的实惠再次反馈给消费者,所以我们在价格上还是合理的;6、店员推荐一款食物,顾客指着说这也没吃过,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万一不好吃就得扔了,还是不买了话术:首先告诉顾客食品的大概口味:甜、咸、酸、辣这款产品回头客是很多的,否则我也不会给您推荐;至于口感,您可以先买一包试试,尝试一下,如果好吃可以再买;7、你们的产品这么贵,都贵在包装上了,产品本身也就那么回事儿话术:中高端食品包装的确都很漂亮,您发现了吗,进口食品的包装做的都很好,这是因为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会在食用期内发生破损或霉变,一方面是国家对有机食品的包装有严格要求,达不到标准是不允许上市销售的;您看我们的大米大部分都采用真空包装;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不仅仅是吃好的喝好的,我们的穿着也要由一个品质的提升,一个道理;8、我自己看看,不用跟着,有事儿就叫你们话术:好啊,您看吧,我们产品有上千种,非常丰富;不知道您是为自己选购还是为别人选购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下,二楼还有部分产品的;如果顾客还是不愿意接受服务,我们应等待两分钟继续介绍:话术:现在店里部分商品举行优惠活动,您现在购买还是很合算的若顾客还是拒绝,导购员可以从其他方面询问,比如您原来来过没有、是否已经购买、是否住在附近从生活角度进行关心询问,顾客拒绝三次就不好意思继续拒绝;9、都是外地的品牌,你们没有自己的产品吗话术:谢谢您对我们的关注,目前专卖店出售的产品为全国各地高品质、有特色的各色美食,现在这里会聚了十五个省市的名特优产品,还有进口食品,先供大家挑选;待到今年下半年我们的自主产品会陆续上架;我们非常欢迎顾客能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完善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10、有机标贴产品外这有机标志都是你比们自己贴的吧话术:这个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我们店里所有的有机食品全部是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的认证期只有一年,第二年必须重新申报,有的厂家就把得到认证的标贴在包装上了;三、关于产品一、粗纤维谷物米、面、豆、粗粮1、普通大米才三四块钱一斤,你们的大米几十块钱一斤,这也贵太多了,吃你们的有什么好处呢话术:1首先,有机粮的种植过程绝对禁止食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也不允许食用基因技术;普通粮食就可以使用;第二呢,对种植基地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第三,有机食品的认证期只有一年,第二年必须重新报批才能上市;2现在的慢性病非常严重,像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脏病变等等,一方面是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气候及食物污染;而食用有机食品可以大大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若已经是亚健康人群,我们可以通过食用一段时间的健康食品来改善身体状态;由其是孕妇啊、小孩子啊、老年人啊,身体已经不舒服的朋友2、糙米怎么吃好可以提前一天洗好泡上晚上泡第二天吃,泡米的水不要倒掉,和大米一起煮饭;也可以泡一天后和各种米或豆子做"八宝粥"~~~做豆饭的时候只要比绿豆大的豆子都要泡一天;也可以炖排骨时放到肉汤里;3、糙米吃多了对胃不好吧话术:粗纤维中营养含量较少,而且不易消化,但它能够对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病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胃不好的人不要经常吃;二、山野珍品食用菌野生木耳和有机木耳有什么区别话术:野生木耳是在天然环境里生长的,与有机木耳没什么区别;有机的目的不就是追求无污染,无公害,环保绿色健康么;可以举一反三三、食用油品1、这么多种食用油,哪种好话术:我们的油都是高品质食用油,看您是想炒菜用还是凉拌用;炒菜的话可以选择花生油、复合橄榄油,米糠油;2、都是橄榄油,为什么油价格差这么多话术:特级初榨橄榄油是质量最好的橄榄油,是橄榄果刚摘下来的时候,第一道压榨出来的,所以叫“初榨”;并且它的各项指标也必须达到相关标准,不然就不能叫“特级”;纯橄榄油按新国标应称呼为混合橄榄油,它当然是百分百的橄榄油,但是它是初榨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混合而成的,所以它比特级初榨差点儿;在价格上,两种油相差20%到40%;凉拌或直饮的话,最好是用特级初榨;炒菜的话,用纯橄榄油就行了,当然用特级初榨会更好些;不过要考虑到,高温下特级初榨油的品质会退化;3、茶油和橄榄油比较哪个更好话术:我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橄榄油,除了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称茶皂素;烟点高耐高温,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易于消化吸收;4、茶油怎么吃啊话术:煎炒烹炸凉拌做汤都可以;凉拌,色泽鲜亮、口味爽滑,清淡、不油腻;热炒,茶油热炒食品不发黑,清爽可口,不油腻;煎炸:煎炸食物时,普通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过氧化物,对人体极为有害;而野茶油含有抗氧化物维E,可以在220度高温连续油炸20小时不变质,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品质也不会发生改变;烘烤:在烘烤前或烘烤时涂抹一层野茶油,可以保持食物鲜香酥脆,口感爽滑,不易糊焦;汤菜:在煮汤时或煮汤后加入一匙野茶油,使汤更清鲜味美;清蒸:在清蒸前或清蒸后加入一匙野茶油,如蒸鱼或蒸蛋更清香鲜亮;5、米糠油怎么吃话术:从糙米的米糠中提炼的油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和橄榄油一样健康,降胆固醇,降血脂,高血脂、心脑血管疾患人群吃最好了;炒菜就行;四、营养干果1、这个红枣好吃吗话术:咱们店的红枣口感都很好,很甜;我们有新疆、山东的红枣,甜度和营养成分是一样的;就是颗粒大小有区别;2、密封的榛子会不会变质了老油味、哈拉味坚果类食品比较容易询问道变质的问题话术:您的担心我们也遇到过;我们的产品都是有机绿色食品,食品质量绝对不用担心;如果有个别产品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包装可能有破损;若您不放心,您购买后可以打开包装,有问题的产品我们包退换的;五、果汁饮料芭乐汁:番石榴润肤抗氧番石榴又名芭乐,番石榴是世界上含维他命C最高的水果,特别是其绿色的果皮;此外,番石榴纤维极高,能有效地排走积存在肠内的宿便;营养成份:维他命A、维他命B、维他命C、铁、钙、果糖;热量:64卡路里100克/约4个大番石榴;由于维他命C是抗氧化的成份之一,所以番石榴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够有效延缓肌肤衰老及美白肌肤;养颜果汁要除去番石榴的草青味,可以将其榨汁,然后加入蜂蜜,令味道更可口,而且又能滋养皮肤,令肌肤回复光泽;蓝莓汁: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花青素的含量很高;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蓝莓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保护肠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玉米汁:口感微甜,含丰富膳食纤维、可防肠炎、肠癌等、能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常食皮肤细嫩光滑、延缓皱纹;如果血糖较高的朋友不建议饮用;石榴汁:口感微甜,石榴汁比红酒、番茄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更佳,它能减慢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帮助减少有害胆固醇在人体内存留,因而可减低胆固醇氧化后在动脉内所形成的血凝块,从而有效地预防心脏病;六保健食品1、女士蜜、小孩儿蜜、老年蜜有什么区别吗话术:之所以要把蜂蜜进行功能及人群的区分,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加入了此类人群的必须营养,提取了不易此类人群的一些营养成分;2、白椴蜜有什么作用话术:白椴蜜主要含有有机酸、核酸、多种氨基酸,帮助人体消化吸收,有护肤美容、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的作用,适合全家人食用;3、土蜂蜜和黑蜂蜜哪个好话术:两种蜜都不错;土蜂蜜是一种野山小蜜蜂又名中华野山蜂中蜂生产的蜂蜜.这种蜂蜜采集百野山花酿制而成的蜂蜜营养特别丰富且久存不变质.土蜂蜜之所以珍贵;土蜂蜜色泽为浅琥珀色、口味独特、香甜味浓,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本草纲目中记述其对人体健康价值高,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也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润泽肌肤,黑蜂蜂蜜是理想的护肤品,它能提供给皮肤养分让皮肤具有弹性.能还能消除色素沉着.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同时还能提神醒脑,保护肠胃,润肺止咳,解酒保肝,宁神安眠;4、我肝不好能吃花粉吗怎么吃话术:当然能花粉可以保肝护肾;蜂花粉被誉为微型营养库它的作用比蜂蜜还多,对女性,可以美容养颜,祛痘减肥;对男性可以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疾病;而对与其他疾病,像肠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都能吃,很好的;5、什么人不能吃蜂蜜话术:三岁以下的孩子还有高血糖患者不能吃的;备注:因产品种类太多,此文中关于产品的话术是目前顾客提问率最高的;此话术还会在今后的销售过程中逐步完善;。
试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定义,组成标志元素及区别点

试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定义,组成标志元素及区别点绿色食品: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踞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
标志: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
我们可以感觉到两种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有机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这种理念的实际应用。
人类的食物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的活动应尊重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中国有机产品标志释义“中国有机产品标志”的主要图案由三部分组成,既外围的圆形、中间的种子图形及其周围的环形线条。
标志外围的圆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谐、安全,圆形中的“中国有机产品”字样为中英文结合方式。
既表示中国有机产品与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国内外消费者识别。
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4ꎬ56(1):164~173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4.01.022收稿日期:2023-03-2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602-1)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6-14.5-B16)作者简介:王晓东(1996 )ꎬ男ꎬ研究实习员ꎬ主要从事高粱栽培与育种工作ꎮE-mail:1009124737@qq.com通信作者:肖继兵(1976 )ꎬ男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旱作农业研究ꎮE-mail:xiaojb2004@126.com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王晓东ꎬ李俊志ꎬ窦爽ꎬ肖继兵ꎬ辛宗绪ꎬ吴宏生ꎬ朱晓东(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ꎬ辽宁朝阳㊀122000)㊀㊀摘要:干旱是限制植物生产力和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ꎮ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是全球主粮和饲料作物ꎬ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而广泛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ꎬ在作物抗旱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ꎮ深入解析干旱胁迫下高粱的形态和生理特性㊁鉴定和筛选抗旱品种㊁挖掘相关抗旱基因ꎬ对推动高粱抗旱育种进程㊁提高品种抗旱性㊁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ꎮ本文从干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㊁高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㊁高粱耐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㊁高粱抗旱性分子生物学和提高高粱抗旱性方法5个方面对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ꎬ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方向进行展望ꎬ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高粱抗旱的形态㊁生理特性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ꎮ关键词:高粱ꎻ干旱胁迫ꎻ生理响应ꎻ分子生物学ꎻ鉴定ꎻ抗旱性中图分类号:S514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4)01-0164-10ResearchProgressonDroughtResistanceofSorghumWangXiaodongꎬLiJunzhiꎬDouShuangꎬXiaoJibingꎬXinZongxuꎬWuHongshengꎬZhuXiaodong(LiaoningInstituteofAgriculture&ForestryinAridAreasꎬChaoyang122000ꎬChina)Abstract㊀Droughtisoneoftheimportantfactorsthatlimitplantproductivityandthreatenfoodsecurity.Asaglobalstaplefoodandforagecropꎬsorghum(SorghumbicolorL.Moench)hasgoodcharacteristicsindroughtresistancealongwithabilitiestosurviveinharshenvironmentsꎬandiswidelyplantedinaridandsemi ̄aridareasꎬwhichgiveitimportantresearchvaluesinthefieldofcropdroughtresistance.Itisofgreatsignifi ̄canceinacceleratingbreedingprocessofdrought ̄resistantvarietiesandincreasingdroughtresistanceandyieldofsorghumtofurtheranalyzethe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underdroughtstressꎬidentifyandscreentheexcellentdrought ̄resistantvarietiesꎬanddigoutdrought ̄resistantgenes.Inthispaperꎬthere ̄searchprogressindroughtresistanceofsorghumwasreviewedfrominfluencesofdroughtstressonsorghumgrowthꎬphysiologicalresponsesofsorghumtodroughtstressꎬidentificationmethodsandindexesꎬmolecularbiologyꎬandimprovementmethodsꎬandtheprospectofresearchdirectionofdroughtresistanceinsorghumwasproposedꎬinordertolayafoundationforfurtherstudyofthe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 ̄ticsandmolecularmechanismsofdroughtresistanceinsorghum.Keywords㊀SorghumꎻDroughtstressꎻPhysiologicalresponseꎻMolecularbiologyꎻIdentificationꎻDroughtresistance㊀㊀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ꎬ有发生范围广㊁频次高㊁持续时间长等特点[1-2]ꎮ目前ꎬ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总陆地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ꎬ我国现有干旱㊁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近300万km2ꎬ占国土总面积近四成[3]ꎮ其中ꎬ绝大部分是因为缺乏灌溉条件而以雨养农业为主ꎬ其作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较小ꎮ选育耐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是保证干旱地区高产稳产的重要举措ꎮ干旱可能会发生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ꎮ然而ꎬ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ꎬ作物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时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高ꎮ生长季节开始时的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ꎮ如果干旱发生在作物开花期或灌浆期ꎬ可能会导致产量严重下降或歉收[4]ꎮ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ꎬ主要种植于热带㊁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区ꎬ也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ꎬ是重要的酿用㊁食用㊁饲用㊁帚用作物ꎬ同时也是全球仅次于水稻㊁玉米㊁小麦㊁大豆种植面积的第五大粮食作物ꎮ高粱具有很强的抗旱㊁耐涝㊁耐盐碱㊁耐瘠薄㊁耐高温等抗逆特性[5]ꎮ高粱不同品种间抗旱能力存在较大差异ꎮ近些年从多个方面开展了高粱抗旱性遗传和抗旱品种选育相关研究[6-7]ꎮ本文综述干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㊁高粱耐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ꎬ以及高粱对干旱的生理响应ꎬ并从转录组分析㊁抗旱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面进行梳理和整合ꎬ并对高粱抗旱性的分子调控机制㊁鉴定体系及抗旱性品种选育进行展望ꎬ以期为后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ꎮ1㊀干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1.1㊀干旱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水分缺乏使植物发育迟缓ꎬ干旱胁迫达到一定阈值时ꎬ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8]ꎮ王志恒等[9]研究了高粱萌发阶段受干旱胁迫的响应特性ꎬ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ꎬ高粱种子的发芽率㊁发芽势等显著降低ꎬ种子残留干重逐渐增加ꎬ干物质转移㊁转化效率逐渐下降ꎬ根冠比逐渐增大ꎬ比根重逐渐减小ꎮ长期干旱胁迫降低幼苗的苗高㊁叶长ꎬ幼苗地上部和根的鲜重不同程度的下降[10]ꎮ1.2㊀高粱萌发期及苗期的抗旱性研究大多数农作物在种子萌发㊁幼苗形成和开花阶段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ꎬ干旱胁迫下萌发期和苗期表现出耐旱性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ꎮ对高粱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的研究发现ꎬ高粱萌发期和苗期的耐旱性是不一致的ꎮ张笑笑[11]对73份高粱品种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鉴定ꎬ初筛结果发现萌发期和苗期都抗旱的品种5份ꎬ苗期抗旱品种10份ꎬ田间和室内采用多重表型分析最终得到苗期抗旱品种1份ꎮ郝培彤等[12]在20%PEG干旱胁迫下评价21份饲草高粱材料的耐旱性ꎬ筛选出萌发期耐旱和苗期耐旱材料各3份ꎬ萌发期和苗期共同耐旱材料1份ꎮ由此可见ꎬ高粱品种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是不同的ꎬ萌发期耐旱品种苗期不一定耐旱ꎬ苗期耐旱品种萌发期也可能不耐旱ꎮ针对高粱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ꎬ许多学者是分开进行研究的ꎬ而在大田干旱生产条件下ꎬ种子从萌发阶段就已经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ꎮ因此研究植物的耐旱性ꎬ应该从种子萌发到苗期进行不间断的干旱胁迫处理ꎬ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植物在萌发期和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各种反应ꎮ1.3㊀干旱胁迫对高粱光合作用的影响Zhang等[13]研究发现ꎬ在干旱胁迫处理后ꎬ高粱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㊁叶绿素b含量降低ꎬ且叶绿素a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叶绿素bꎮ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降低主要是由于叶绿素生物合成下降ꎬ从而导致叶绿素加速分解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ꎬ要保证充足的光照ꎬ然而光照过强ꎬ会造成叶片吸收的光能超出同化所需ꎬ进而造成光抑制或者光破坏[14]ꎮ因此植物会通过植物激素㊁外源物质等来减缓由于光能过多引起的光抑制ꎬ促进光合活性ꎬ避免PSⅡ系统受到破坏[15]ꎮ张姣等[16]的研究表明ꎬ干旱胁迫下ꎬ高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㊁气孔导度(Gs)㊁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㊁光化学淬灭系数(qP)㊁电子传递速率(ETR)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ꎬ初始荧光(Fo)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ꎬZhang等[13]也得出相同的结论ꎮ说明干旱胁迫会使光合相关酶活性丧失ꎬ导致光能过剩而产生积累ꎬ通过热耗散等途径消耗多余的光能ꎬ可以让作物适应干旱胁迫环境ꎮ干旱胁迫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17]ꎮ王祁等[18]的研究还发现ꎬ在轻度干旱胁迫下ꎬ高粱叶片PSⅡ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较小ꎬ然而在重度胁迫下ꎬ叶片PSⅡ系统遭到破坏ꎬ进而发生光抑制现象ꎮ光合作用的强弱可以直接反映出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ꎬ保证叶绿素含量的稳定㊁保护光合相关酶活性ꎬ可抵561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晓东ꎬ等: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御干旱胁迫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ꎮ2㊀高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2.1㊀有机渗透调节干旱胁迫下ꎬ植物细胞通过调节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ꎬ进而应对干旱胁迫带来的影响ꎮ参与渗透调节的物质可分为两类ꎬ第一类是外界环境提供的无机离子ꎬ第二类是胞内合成的有机溶质ꎮ第二类渗透调节物质主要包括甜菜碱㊁脯氨酸㊁糖和糖醇等有机化合物[19]ꎮ近些年来ꎬ可溶性蛋白㊁可溶性糖㊁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被广泛研究ꎮ脯氨酸的积累可以使许多植物应对渗透胁迫反应ꎬ作为一种相容的渗透剂ꎬ其可以提高细胞或组织的保水能力ꎬ同时可以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ꎻ作为一种酶的保护剂ꎬ也可以减轻蛋白质变性ꎬ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ꎮ张玉霞等[20]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ꎬ结果表明饲用高粱品种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ꎮ王艳秋等[21]研究发现ꎬ干旱胁迫下高粱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ꎬ且其显著性较大ꎬ是高粱调节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指标ꎮ可见ꎬ脯氨酸在干旱胁迫下至关重要ꎬ但是也有不同观点:董喜存等[22]的研究发现ꎬ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ꎬ甜高粱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ꎮ因此认为ꎬ单纯测定脯氨酸含量不能准确反映抗旱性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抗旱胁迫下的保护性反应ꎮ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㊁蔗糖㊁果糖和半乳糖ꎮ可溶性糖既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ꎬ并且具有信号功能ꎬ又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23]ꎮ何玮等[24]研究不同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时发现ꎬ轻度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然后突然升高ꎬ再下降之后突然升到最高ꎻ在重度干旱胁迫下ꎬ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ꎬ然后升到最高ꎬ再下降ꎮ总体表明ꎬ在受到干旱胁迫时ꎬ高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ꎮGill等[25]研究不同非生物胁迫下高粱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ꎬ干旱胁迫下总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且高于对照ꎬ其中果糖含量始终高于葡萄糖和蔗糖ꎮ此外ꎬ在干旱胁迫下ꎬ可溶性糖还可以作为蛋白质渗透保护剂而发挥作用ꎮ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大小ꎬ它不仅可以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ꎬ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膜以及细胞的生命物质ꎮ荣少英等[26]研究不同高粱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时发现ꎬ甜高粱㊁普通高粱和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ꎮ有研究[27-28]表明ꎬ在逆境胁迫下ꎬ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ꎻ长时间重度干旱使植物体内分解代谢加剧ꎬ导致大量可溶性蛋白分解ꎮ2.2㊀抗氧化防御系统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ꎮ植物在进行有氧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ꎬ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29-30]ꎮ抗氧化防御系统具有维持植物体内活性氧平衡的功能[31]ꎮ该系统包括两大类ꎬ一类是非酶促抗氧化物质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水溶性抗坏血酸(Asc)ꎬ其次是谷胱甘肽(GSH)ꎬ还有脂溶性生育酚㊁类胡萝卜素等ꎻ另一类是酶促抗氧化剂ꎬ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2]ꎮ植物抗氧化调控系统中ꎬ提高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表达量是作物抵御逆境胁迫的关键因素ꎮ陈敏菊等[33]研究发现ꎬ高粱幼苗叶片SOD和CAT活性因干旱胁迫的强度不同而存在差异ꎬ土壤含水量在55%~60%时SOD活性逐渐升高ꎬ随着干旱程度加剧ꎬSOD活性逐渐下降ꎻCAT活性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时高于对照ꎬ随着干旱加剧活性逐渐降低ꎻPOD活性的变化规律和SOD一致ꎮ这表明轻度干旱胁迫可以提高高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ꎮ卢峰等[34]研究高粱幼苗不同生长阶段受到干旱胁迫时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表明ꎬ胁迫6㊁8㊁12㊁24d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ꎬ干旱胁迫12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ꎬPOD活性的变化和SOD基本一致ꎮ说明高粱幼苗在受到干旱胁迫时ꎬ通过提高叶片保护酶活性来抵御其危害ꎮ2.3㊀激素调节植物激素参与干旱胁迫调节ꎮ通过外源激素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是现阶段重要的科学途径之一[35-36]ꎮ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ꎬ延缓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37]ꎮ6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生长素可以正向调控四种抗氧化酶(SOD㊁CAT㊁POD㊁GR)活性来降低干旱胁迫对植株的抑制作用ꎻ同时生长素可以通过调节根生物量㊁增加根的分支来提高水分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抗旱性[38]ꎮ脱落酸(ABA)对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应答起着关键作用ꎬ其参与气孔的开关ꎬ保卫细胞的通道活动ꎬ调节转录钙调蛋白的表达ꎬ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39]ꎮ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ꎬ也可以通过减少赤霉素的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40]ꎮ关于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调节机制ꎬ国内外对水稻㊁小麦等作物的报道较多ꎬ逆境胁迫下高粱中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ꎮ高粱的抗旱性在生理上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是干旱胁迫下需要维持高的含水量ꎬ维持高粱水分平衡ꎬ通过增加脯氨酸㊁可溶性糖㊁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提高渗透调节能力ꎬ维持细胞或者组织持水ꎬ进而维持膨压ꎻ第二是干旱胁迫下保证其基本的生理功能ꎬ通过激素调节㊁酶活性提高等来维持高粱正常的生理功能ꎻ第三是干旱胁迫解除时高粱含水量和生理功能的恢复能力ꎮ做好以上三点ꎬ可以有效地抵御干旱胁迫带来的负面影响ꎮ3㊀高粱耐旱性鉴定方法及鉴定指标因为各个时期的耐旱机制不同ꎬ一般将高粱耐旱性鉴定分为萌发期㊁苗期和全生育期鉴定ꎮ萌发期是作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否完成生长周期的关键时期[41]ꎬ对高粱群体结构和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ꎮ高粱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多采用聚乙二醇(PEG)㊁葡萄糖溶液等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进行ꎬ通过种子发芽率㊁萌发抗旱指数等反映高粱的抗旱性ꎮ其中PEG-6000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鉴定萌发期抗旱性较为理想的溶液ꎮ陈冰嬬等[41]使用15份保持系㊁18份恢复系和8份杂交种ꎬ通过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ꎬ筛选出1份恢复系和1份保持系萌发期抗旱性亲本材料ꎻ通过抗旱性因子分析ꎬ认为萌发抗旱指数㊁根长和剩余干物质量可以作为高粱萌发期抗旱性筛选的鉴定指标ꎮ候文慧等[42]利用15%的聚乙二醇溶液进行干旱胁迫处理ꎬ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8个饲用高粱萌发期抗旱性进行排序ꎬ得出SU9002为抗旱性最强的材料ꎬBJ0602为抗旱性最为敏感的材料ꎻ并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ꎬ对萌发期5个抗旱指标进行分析ꎬ结果表明ꎬ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可以作为饲用高粱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的指标ꎮ采用聚乙二醇等高渗溶液不仅方法简单ꎬ而且排除了外界环境的干扰ꎬ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ꎬ有效地缩短了鉴定周期ꎬ提高鉴定效率ꎮ苗期是高粱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关键时期之一ꎬ其生长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产量和品质ꎬ因此ꎬ苗期抗旱性鉴定尤为重要ꎮ高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可以分为三种ꎮ第一种较为常见的是使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ꎮ赵晓倩[43]采用25%PEG-6000对259份高粱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ꎬ筛选出极抗旱品种14份㊁极敏感品种33份ꎬ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个指标进行分析ꎬ结果表明ꎬ苗高㊁成活率㊁根冠比㊁根长和根鲜重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苗期抗旱性的指标ꎮ第二种是干旱复水法ꎬ是指在干旱胁迫后进行复水处理ꎬ用复水后的恢复能力指标评价高粱抗旱性ꎮ刘婷婷等[44]利用盆栽控水法对8个高粱品种幼苗进行干旱复水处理ꎬ通过研究生物量㊁水势㊁渗透式㊁光合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抗旱能力以及干旱适应能力和旱后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ꎬ分析鉴定出了一份抗旱性强的品种辽杂21和旱后复水能力强的品种Moench.cv.Gadambaliaꎮ干旱胁迫时维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含水量有助于其提高干旱复水能力ꎬ因此ꎬ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含水量可以作为筛选高粱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ꎮ第三种是反复干旱法ꎬ是指通过高粱苗期连续两次干旱胁迫控水ꎬ以材料存活率为评价指标的一种鉴定方法ꎬ适用于大批量的品种鉴定ꎮ李舒凡[45]通过反复干旱法ꎬ对200份高粱品种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ꎬ将叶片与根系的长势作为抗旱性的评价指标ꎬ能够从存活的质量上区别品种的抗旱性差异ꎬ进一步提高了筛选抗旱性品种的准确性ꎮ对高粱苗期抗旱性的鉴定只能反映出营养生长阶段的情况ꎬ需要结合生殖生长阶段的抗旱性ꎬ对不同品种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ꎮ作物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对于抗旱新品种的选育㊁抗旱机制的研究以及抗旱基因的挖掘有着重要意义ꎬ共有两种鉴定方式ꎮ一种是通过人工761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晓东ꎬ等: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控制水分和环境ꎬ通过干旱棚㊁人工气候箱等模拟干旱环境ꎬ研究各个生育期干旱胁迫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ꎮ汪灿等[46]通过在干旱棚内设置两个处理对50份酒用高粱材料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ꎬ测定了成株期8个农艺性状ꎬ筛选出两个成株期酒用高粱抗旱性强的品种粱丰141-3和粱丰247-3ꎻ通过主成分㊁灰色关联度分析ꎬ认为分蘖数㊁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可作为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抗旱性评价指标ꎮ另一种是自然环境法ꎬ设置干旱和水地两个处理ꎬ操作简便ꎬ没有设备的要求ꎬ测定的结果更具说服力ꎬ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ꎬ需要多年的试验数据进行支撑ꎮ袁闯等[47]采用自然环境法ꎬ设置灌水和干旱两个处理ꎬ通过测定高粱成熟期株高㊁穗重㊁千粒重㊁产量等10个性状ꎬ对22份不同品系的甜高粱进行成熟期耐旱性鉴定ꎬ筛选出3份抗旱品种和2份抗旱敏感性品种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ꎬ认为千粒重㊁单株粒重㊁穗粒数和穗茎粗可以作为甜高粱成熟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ꎮ现阶段ꎬ高粱各抗旱指标评价鉴定基本都是局限于某一个时期ꎬ因此ꎬ需要综合高粱生长发育每个时期的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ꎬ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ꎬ以提高高粱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性和真实性ꎮ4㊀高粱抗旱性分子生物学研究现阶段ꎬ国内外对于高粱抗旱性鉴定㊁抗旱生理生化以及干旱对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已趋于完善ꎬ并且对于以基因为基础的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抗旱性分子遗传研究领域ꎬ通过转录组分析㊁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构建分子遗传图谱ꎬ挖掘抗旱相关基因是高粱抗旱性分子遗传研究的发展方向ꎮ4.1㊀转录组分析转录组分析对于研究未知基因功能和特定调节基因的作用机制起着关键作用[48]ꎮ近年来新一代的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应运而生ꎬ它可以研究作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模式㊁分析抗旱分子机制㊁确定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49]ꎮDugas等[50]通过渗透胁迫和脱落酸对高粱植物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ꎬ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高粱的抗旱机制和基因筛选ꎮZhang等[51]使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干旱胁迫下高粱的叶和根进行转录组分析ꎬ鉴定出了差异表达基因ꎬ通过富集(GO)分析出耐旱性相关转录因子ꎮ王志恒等[52]用PEG-6000对甜高粱进行干旱胁迫ꎬ对高粱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建立包含cDNA的文库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分析ꎬ发现有两个代谢通路与干旱胁迫响应相关ꎬ这两个通路都属于遗传信息代谢通路ꎮ表明甜高粱通过激活与干旱胁迫相关的蛋白表达和与碳水化合物相关的基因表达而增强渗透调节能力来响应干旱胁迫ꎮXu等[53]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高粱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ꎬ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确定了候选基因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ꎬ分析了代谢通路ꎮ转录组测序技术促进了基因功能和表达水平的研究ꎬ通过分析干旱胁迫下基因的表达网络和富集通路ꎬ挖掘相关的新基因ꎬ可为今后进一步揭示干旱胁迫调节机制提供理论支撑ꎮ4.2㊀抗旱基因QTL定位植物的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ꎬ遗传复杂ꎮ干旱对作物的影响程度变化较大ꎬ常规育种方法费时㊁费力ꎬ难以选育优质的抗旱品种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ꎬQTL分析被广泛应用到分子遗传领域ꎮ赵辉[54]利用籽粒高粱654和甜高粱LTR108组成244个RIL群体ꎬ并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ꎬ利用QTL定位分析耐旱性相关性状ꎬ分别在1㊁4㊁6㊁7染色体上检测出3㊁1㊁1㊁3个与抗旱系数相关的QTLs位点ꎬ并且在LG-1㊁LG-6㊁LG-7上定位到5个影响株高的QTLsꎮHaussmann等[55]用IS9830和N13与E36-1分别构建226个RIL群体ꎬ通过构建遗传图谱ꎬ发现标记分别位于10个连锁群和12连锁群中ꎬ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数量在5个到8个之间ꎬ解释了31%和42%的遗传变异ꎮSakhi等[56]对107份孕穗期的高粱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ꎬ使用10条染色体上98个SSR标记位点的基因型数据对23对性状进行关联分析ꎬ鉴定出9个QTL与8个抗旱性状相关ꎮ持绿性是高粱干旱胁迫耐受性的一个组成部分ꎮSukumaran等[57]对Tx436(非持绿性)和00MN7645(持绿性)构建重组自交系进行遗传定位ꎬ利用全基因组单标记扫描和复合区间影射互补方法ꎬ检测到了15个与抗旱性状相关的QTLꎻ在1号染色体上发现了籽粒产量QTLꎬ解释了8%~16%的表型变异ꎬ8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在第2㊁6㊁9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开花时间QTLꎬ解释了6%~11%的表型变异ꎬ在3㊁4号染色体上发现了持绿性QTLꎬ解释了8%~24%的表型变异ꎮ有关高粱QTL定位的研究可为后续高粱抗旱基因的精细定位㊁挖掘抗旱性相关基因和分析抗旱性机理奠定基础ꎮ4.3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WAS是对多个个体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遗传标记多态性检测ꎬ将基因型和表型进行关联并应用到寻找遗传图谱和挖掘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一种方法ꎮ近年来ꎬ为解析高粱抗旱性的遗传基础ꎬXin等[58]研究354份甜高粱在两种不同干旱处理下的株高性状ꎬ并将基于株高的平均生产力㊁干旱指数和胁迫耐受指数作为表型数据ꎬ结合甜高粱再测序获得的6186个SNPsꎬ使用三种不同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进行GWAS分析ꎬ结果表明ꎬ在GLM㊁MLM和FarmCPU下分别检测到49㊁5个和25个耐旱相关的遗传位点ꎬ发现2个耐干旱的候选基因ꎬ其中ꎬSb08g019720.1基因与Athali ̄anaEFMTF基因同源ꎬ而Sb01g037050.1基因与玉米bZIPTF基因同源ꎮ高奇[59]用401份甜高粱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ꎬ并通过三个与干旱相关的性状筛选出耐旱评价指标并作为表型数据ꎬ利用高粱全基因组SNP标记ꎬ对三个性状耐旱指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ꎬ检测到两个株高性状基因可能是耐旱候选基因ꎮ赵晓倩[43]对259份高粱的7个苗期耐旱性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ꎬ检测到102个显著的SNP位点ꎬ筛选出7个抗旱候选基因ꎮ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耐旱候选基因可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和高粱耐旱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ꎮ5㊀提高高粱抗旱性的方法5.1㊀传统育种方法传统的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㊁回交育种㊁系统选育㊁混合选育等ꎬ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杂交育种ꎮ杨伟等[60]通过母本不育系7501A和父本恢复系RHMC386进行组配杂交ꎬ选育出优质抗旱高粱新品种潞杂9号ꎮ杨婷婷等[61]研究发现ꎬ以不育系SX605A为母本㊁以恢复系SX870为父本杂交育成高粱品种晋杂31号ꎮ其选育过程中ꎬ亲本都是通过杂交再连续多代自交得到的稳定品种ꎬ都具有很强的抗旱性ꎬ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选育品种的抗旱性ꎮ李继洪等[62]同样用不育系亲凡A为母本㊁以恢复系苏丹草黑壳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抗性强的品种吉草3号ꎮ由此可见ꎬ选育抗旱性强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是提高高粱杂交种耐旱性的重要途径ꎮ5.2㊀施加外源物质通过对高粱施加外源营养元素㊁生长调节剂以及进行种子引发等都可以提高其抗旱性ꎮAhmed等[63]发现硅营养对高粱的生长和生理参数有显著影响ꎬ通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高粱进行施加硅营养处理ꎬ可以提高耐旱基因型品种(系)的叶片水势㊁叶面积指数㊁蒸腾速率和SPAD值ꎬ同时在硅处理下净同化和相对生长量表现出最大值ꎮ张瑞栋等[64]分别用聚乙二醇(PEG)㊁KCl㊁CaCl2和水杨酸(SA)对高粱种子进行引发处理ꎬ显示其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率ꎬ促进胚根和胚芽的伸长ꎮ其原因可能是引发处理提高了胚芽内抗氧化酶活性ꎬ同时促进糖代谢ꎬ增加脯氨酸含量ꎬ解决了干旱胁迫下发芽率低㊁胚根胚芽生长受抑制的问题ꎬ进而提高高粱萌发期的抗旱性ꎮTounekti等[65]的研究也得到一致的结果ꎮKamali等[66]研究发现ꎬ使用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高粱比不使用的受干旱胁迫程度较轻ꎬ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可以减少高粱电解质渗漏和丙二醛含量ꎬ通过提高花青素㊁类胡萝卜素㊁黄酮㊁生长素(IAA)等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ꎮKamali等[67]同时也发现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也可以通过增加光合色素㊁可溶性蛋白等物质含量提高高粱渗透调节能力ꎬ继而应对干旱胁迫环境ꎮShehab等[68]研究发现ꎬ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负面效应ꎬ降低干旱胁迫下高粱中氰化氢(HCN)的含量ꎮ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改善高粱抗旱性归因于可溶性蛋白㊁丙二醛㊁活性氧㊁过氧化氢等的积累减少ꎬ光合参数的改善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ꎬ进而提高其抗旱能力ꎬ特别在甜高粱中尤为明显ꎮ5.3㊀转基因方法植物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ꎬ其中包括参与调控植物活性氧㊁可溶性糖㊁抗氧化酶㊁叶绿素和ABA信号转导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基961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晓东ꎬ等: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李涛;张朝辉;郭雅雯;田香;许晓莞;邱立友【摘要】化肥施用在保障粮食作物高产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及土地污染问题,阻碍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减少化肥用量,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化肥替代品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生物肥料具有绿色健康无污染的特点,是化学肥料最优质的替代品,许多研究表明其能够有效改善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利用率,可提升作物抗逆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产量,并显著抑制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毒害作用等.从微生物肥料国内外发展现状、作用机制、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几个方面来介绍当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展望.一方面为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微生物肥料未来的研发指明了方向.【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10【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固氮;溶磷;解钾;植物激素;抗逆性;抗病性;未来研发方向【作者】李涛;张朝辉;郭雅雯;田香;许晓莞;邱立友【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园林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4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9%的人口,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中之重,施用化肥在保障粮食作物高产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多个地区化肥使用量严重超标[1]。
食品标准 保健品标准

有机食品主要国内外颁证机构是: 有机食品主要国内外颁证机构是: 中国的OFDC 美国的OCIA(全称"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 德国的ECOCERT、BCS和GFRS 荷兰的SKAL 瑞士的IMO 日本的JONA 法国的IFOAM等。 6-2.申请 申请 1) 申请人向分中心提出正式申请,领取《有机食品认证申请表》和交纳申请费。 2) 申请人填写《有机食品认证申请表》,同时领取《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和《有机食品认 证书面资料清单》等文件。 3) 分中心要求申请人按本标准 4 的要求,建立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技术 措施和质量信息追踪及处理体系。 6-3.预审并制定检查计划 预审并制定检查计划 1) 分中心对申请人预审。预审合格,分中心将有关材料拷贝给认证中心。 2)认证中心根据分中心提供的项目情况,估算检查时间(一般需要2次检查:生产过程一次、 加工一次)。 3) 认证中心根据检查时间和认证收费管理细则,制定初步检查计划和估算认证费用。 4) 认证中心向企业寄发《受理通知书》、《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简称《检查合同》)并同 时通知分中心。
三、绿色食品
定义: 定义: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 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 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 食品。
1、认清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 构成: 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 和中间的蓓蕾,象征自然生 态。
4、有机食品如何鉴别?
首先看标签是否有英文“ORGANIC”字样,同时还应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 样。 其次看图标,并注意有机产品和转换期食品的区别。 对于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 签上标注“有机”字样; 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且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产品, 可以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字样; 如果是有机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产品,只能在产品 成分表中注明某种配料为“有机”字样。
生态农业

新建河北景县生态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以肉羊养殖为核心,建设与之相配套的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厂;为发酵饲 料厂提供原料来源的玉米及饲草养殖;蘑菇栽培;肉羊屠宰加工厂以及养殖过程 中产生的羊粪尿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菌肥加工厂等。 根据相关项目运营效果和流转土地规模,利用已经建立的营销渠道和成功经 验,将以上项目复制、放大,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使肉羊养殖项目逐步实现自 繁自育,并逐步增加绿色有机蔬菜设施种植项目。 本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各子项目之间互相关联,规模合理,经济效益及社会 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对当地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建设实施的 可行性。
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土地及建设用地来源明确、符合地区发 展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项目具有明显的创新型和先进的技术路线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可靠成熟 的人才团队,具有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和 农业增收,所形成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但兼顾了资源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节约了大量饲料用粮,又能够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标 准化生态养殖场的建立与推广。 本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各子项目之间互相关联,规模合理,经济效益及社 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对当地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建设实 施的可行性。
2. 规定
作为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 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生态农业物质不可 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 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 业,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则应在产品中 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 生态产品出售。某一企业欲加入“生态农业协会”,将其产品作为 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 年的完全调整方可。并由国家授权的检 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检查至少每年进 行一次,此外也可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 期。
茶叶综合利用考试资料

1填空题(20分)1、茶叶深加工意义: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二是丰富市场茶产品种类,三是开发茶制品的新功能,四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五是促进茶产业得以多元化方向发展。
2、茶的利用:作为饮品、作为食品、作为药品、作为其他。
3、茶叶综合利用是对茶叶中功能性成分进行开发利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
4、茶叶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体现,感官品质的价值、营养功能的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里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
5、茶叶深加工技术: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加工、综合技术加工。
6、茶中主要有效成分:多酚类物质、色素、氨基酸、嘌呤碱、芳香物质、糖类、皂甙、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7、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实验科学8、食品要素:安全性、营养性、风味性、贮藏性。
9、食品功能:营养、风味、调节/保健10、茶叶--在医学上的应用方法:茶疗的应用方法非常丰富,大体上可分为内服、外用、体外应用三大类。
三类之中,以内服为最重要,也较复杂。
11、综合利用的物质基础:三大类:水分,无机组分,有机组分。
无机:灰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有机:十大类物质12、茶叶深加工技术主要涉的技术:原料筛选与处理、浸提技术、澄清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灭菌技术13目前有哪些新技术在茶饮料中运用:酶工程技术、非热杀菌技术、膜技术、微胶囊技术。
14、液体茶饮料防沉淀的主要方法为微胶囊技术、膜技术、酶技术、添加大分子胶体物质。
15、饮茶降脂的主要原理:茶多酚类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并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
经常饮茶即可预防“高血糖”,又可降血糖。
16、茶中主要有效成分:多酚类物质、色素、氨基酸、嘌呤碱、芳香物质、糖类、皂甙、维生素和矿质元素17、速溶茶的生产主要包括配料、提取、净化、浓缩、干燥、包装等过程。
18、速溶茶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
19、茶叶中具有药理作用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20、茶叶中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食品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教案张忠、史碧波(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食品教研室)绪论(2学时)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营养学研究目的:是根据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体内新陈代谢的需要,科学确定机体营养素的需要量,制定合理地利用营养素的组织原则,指导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膳食营养上保证人体的需要。
2、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定义: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五个不同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五个不同目前的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
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口追求,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着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商标的食品,分A级和AA级。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点。
标准不同就有机食品而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
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
2000年12月美国公布了有机食品全国统一的新标准,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即JAS法),欧洲国家使用欧盟统一标准EEC NO 2092/91及其修正案和1804/99有机农业条例。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
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L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
这类产品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标识不同有机食品标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是不同的。
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亦制定了有机茶的标识。
科技馆辅导员常识题

第二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华东赛区预赛综合素质考核科技常识问答题(命题依据: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数理加油站09年7月修订版)1,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A) 距离地球越远,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越长B) 距离地球越近,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越长C) 与距离地球远近无关2,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广泛,这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特点:A)集成电路将各个电子元件分别封装,然后组装在一起B)将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按照一定的电路关系装置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C)集成电路体积小、重量轻,但只限于100个到1000个元件的电路3,我们经常能见到建筑物的顶端装有避雷针,它的作用是:A)避雷针尖端产生异种电荷与雷电相中和而抵消B)保持避雷针与大地良好的接触,通过其尖端不断放电,避免电荷的大量积累C) 避雷针装在建筑物顶端先于电荷接触,从而避免向地面传导4,复印机是最常用到的办公设备之一,它是利用以下哪种原理设计制成的:A)静电感应原理B)电磁感应原理C)电磁波辐射原理5,晶体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电子器件,如果把电路中电源方向反过来接,则电流被限制在很小的饱和值内,这是由于:A)外加电压导致电流变小B)电子器件被损坏C) PN结构具有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6,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下列材料属于半导体材料:A)磷、酸、碱、盐的水溶液B)玻璃、塑料、石英C)硅、锗、硒7,“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在于:A)飞机航程上不同,前者要进入太空,后者不必要进入太空B)飞机大小上不同,前者要进入太空,所以是巨型飞机C)飞机动力上不同,航天飞机不能自行起飞,需要与火箭捆绑一起才能升空8,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是当物体做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以下过程中产生超重现象的是:A)电梯上升的整个过程中B)电梯下降的整个过程中C)电梯上升的初期和下降的末期9, 虹吸现象是指:A) 雨后出现彩虹的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B) 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由较高容器自动流向较低容器的现象C) 内径很小的管子内外液面产生高度差的现象10, 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A)中国B)前苏联C)美国11,在物理学上摆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以一种频率,即通常所称的固有频率摆动,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共振效应。
食品安全复习要点

食品: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质的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物安全:是指食品量的安全,即是否有能力得到或者提供足够的食物或者食品。
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也就是指是否具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保质期: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
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
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由食品引发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事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一般包括:产品设计质量、同供应厂商关系、质量活动的要求、售后服务、制造质量、经济效益和质量检验的要求、关于质量管理教育培训等。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有机食品的好处

有机食品的好处
1.较为健康
研究显示有机产品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而重金属及致癌的硝酸盐含量则较低。
2.味道较好
有机农业提倡保持产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来味道。
3.避免爆发类似禽流感一类的疾病
密集式的动物饲养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机农业要求开放的动物饲养方式则可以令动物有空间伸展活动,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减低疾病散播机会。
4.含有较少化学物质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均只允许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施用化学物质。
5.生产过程不含基因改造成分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对环境及生态有利
有机生产鼓励使用天然物料,适量施肥及灌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场内及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7.保护土壤
土壤退化及污染日趋严重,而土壤作为生产粮食的基本要素,人类必须对之加以保护。
有机农业要求的土壤保护措施是希望恢复和维持土壤的生命力,令土壤能继续为人类提供足够而优质的食物。
8.其实一点都不贵
有机生产规模较小,人力投资大,风险成本及运输成本也相对高昂,因此有机产品售价自然比较贵。
但是,常规农业并没有将环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损害计算在内,如果将环境成本反映在价格上,常规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会相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长期食用健康绿色食品,可以明显感觉免疫力增加,体质也会提升,这是体内毒素逐渐排除的正常现象。
有机食品的定义:
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
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31卷第1期2024年2月水土保持研究R e s e a r c h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31,N o .1F e b .,2024收稿日期:2022-12-01 修回日期:2022-12-23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社会 经济系统分析框架的黑土区农田土地退化特征及适应性生态修复研究:以宾县为例 (41971217) 第一作者:宁静(197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方向:土地生态及3S 技术㊂E -m a i l :j n i n g@n e a u .e d u .c n h t t p :ʊs t b c y j .p a p e r o n c e .o r gD O I :10.13869/j.c n k i .r s w c .2024.01.002.宁静,李亚洁,王震,等.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研究,2024,31(1):450-459.N i n g J i n g ,L iY a j i e ,W a n g Z h e n ,e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i n M a j o rG r a i nP r o d u c i n g Pr o v -i n c e s i nC h i n a [J ].R e s e a r c h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024,31(1):450-459.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宁静1,李亚洁1,王震2,陈凯2(1.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150030)摘 要:[目的]分析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碳减排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㊂[方法]基于农用投入物质㊁农作物种植㊁畜禽业养殖㊁秸秆焚烧4类农业碳排放源测算2010 2020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并采用T A P I O 脱钩模型和L M D I 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㊂[结果]2010 2020年粮食主产区碳排放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10年的860.78M t 增长至2020年的871.64M t ,增加了10.86M t ,增幅1.26%㊂2017年达到峰值927.68M t ;农用投入物质为主要碳排放源㊂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省域最高碳排强度可达3.99t/万元㊂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低排高产区为理想状态,目前,除河北省为低排高产区域,其余研究省域多数处于高排㊁低产区域㊂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不断改善,2020年已有7省处于强脱钩状态㊂农业生产效率㊁地区产业结构㊁农村人口㊁农业产业结构是抑制碳排的主要因素㊂[结论]实现粮食主产区碳减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㊁控制畜禽出栏量和存栏量等多方面协同推进㊂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碳排放强度;T A P I O ;L M D I中图分类号:X 322;F 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24)01-0450-10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i n M a j o rG r a i nP r o d u c i n g Pr o v i n c e s i nC h i n a N i n g J i n g 1,L iY a j i e 1,W a n g Zh e n 2,C h e nK a i 2(1.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a n dL a w ,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a rb i n 150030,C h i n a ;2.S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A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a n dL a w ,N o r t h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a rb i n 150030,C h i n a )A b s t r ac t :[O b j e c t i v e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i n f l u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i n m a j o r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p r o v i n c e s a n dr e g i o n s c a n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p r o m o t i n g ca rb o ne m i s s i o nr e d uc t i o n a nd s u s t a i n a b l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de v e l o p m e n t .[M e t h o d s ]B a s e do nf o u rt y p e so fag r i c u l t u r a l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o u r c e s ,n a m e l y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p u tm a t e r i a l s ,c r o p c u l t i v a t i o n ,l i v e s t o c ka n d p o u l t r y b r e e d i n g ,a n ds t r a w b u r n i n g ,th e a g r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i n t h em a i n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 f r o m2010t o2020w e r em e a s -u r e da n d t h eT A P I Od e c o u p l i n g m o d e l a n dL M D Im o d e l w e r e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i n t h em a i n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r e a s .[R e s u l t s ]F r o m2010t o 2020,t h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i n t h em a i n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 i n c r e a s e d f i r s t a n d t h e nd e c r e a s e d .T h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i n2010i n c r e a s e d f r o m860.78M t t o871.64M t i n2020,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o f 10.86M t ,o r 1.26%.I n 2017,i t r e a c h e d a p e a ko f 927.68M t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p u t sw e r e t h em a i n s o u r c e o f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T h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s h o w e d a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 ,a n d t h eh i g h e s t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in t h e p r o v i n c e c o u l d r e a c ht o3.99t /m i l l i o n .I nt e r m so f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a n d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l o we m i s s i o na n dh i g h y i e l da r e a sw e r e i d e a l .C u r r e n t l y ,m o s to f t h es t u d yp r o v i n c e sa r e i nh i gh d i s c h a r g e a n d l o w y i e l d a r e a s ,e x c e p t f o r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w h i c h i s a l o wd i s c h a r g ea n dh i gh y i e l da r e a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c o n o m y i nt h e m a i n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h a db e e nc o n t i n u o u s l y i m p r o v e d.B y2020,s e v e n p r o v i n c e sc o u l db ei nas t r o n g d e c o u p l i n g s t a t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r e g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r u r a l p o p u l a t i o n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r e t h em a i n f a c t o r s t o c u r b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C o n c l u s i o n]A c h i e v i n g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i n t h e m a i n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a n d p r o m o t i n g s u s t a i n a b l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s h o u l db e p r o m o t e di na c o n c e r t e dm a n n e r b y i m p r o v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 a m o u n t o f s l a u g h t e r e d a n d s t o c k e d l i v e s t o c ka n d p o u l t r y.K e y w o r d s: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i n t e n s i t y;T A P I O;L M D I自2006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后,我国就面临着保增长和降碳排并行的双重压力㊂2020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会上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 双碳 目标[1],充分发挥了大国的责任担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于2021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21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2],并在 十四五 规划中积极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㊁节能减排㊁增加碳汇的发展战略㊂农业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碳效应[3],固碳减排的潜力十分巨大,在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㊂据统计,农业碳排放已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7%,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1]㊂二十大中多次也提到生态保护,增加碳汇,并致力于协同推进降碳㊁减污㊁扩绿㊁增长,推进生态优先㊁节约集约㊁绿色低碳发展㊂因此探究碳排放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迫在眉睫㊂1977年B o l i n对农业生产活动碳源与其他生态系统碳汇的关系的探讨引起了国际关注,农业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碳排放的焦点之一[5]㊂目前对农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农业碳排放因子的测算㊂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被认为主要来自化学农业投入[6],包括化肥㊁农药㊁农膜等化学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7];能源消耗,包括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化石燃料㊁灌溉等消耗的电量[8];农业资源自身及其产出物,如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㊁动物养殖产生的碳排放等[9-10];(2)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㊂何艳秋等[9]认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械化水平是影响碳排放的主导因素㊂周思宇等[11]认为土壤管理与农用品投入碳排放是东北地区耕地的主要碳排放源㊂张杰等[12]从农户尺度分析,认为年龄㊁务农年限㊁教育水平和农业技能培训均能影响米脂县的农业碳排㊂(3)对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㊂吴义根等[13]利用E S D A,分析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效应㊂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其强度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有集聚的趋势,集聚的区域层次分明,有明显的地域特征㊂曹俐等[14]以山东17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发现1997年以来,山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出简单的倒 U 形变化, 上升 下降 两阶段演化特征突出㊂李远玲等[15]发现湖南省各县(市㊁区)农业碳排放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同质性,空间均质性增强,空间异质性减弱㊂(4)农业碳减排政策㊂田云等[16]提出注重顶层设计,厘清制约碳减排工作的关键性因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法来保证减排实施㊂吴昊玥等[17]提出立足实际㊁多措并举㊁联合控制区域显著因素等措施实现减排增汇㊂蒋添诚等[18]认为化肥农药零增长工程㊁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等有利于碳减排㊂(5)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㊂王太祥等[19]研究得出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以弱脱钩为主㊂陈红等[20]以黑龙江为研究区,探究发现2016年后,黑龙江碳排放与农业经济间存在强脱钩关系㊂蒋添诚等[18]发现湖北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间存在强脱钩关系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主要产粮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禽业养殖基地㊂2003年国家财政部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粮食主产区进行界定,包括黑龙江㊁吉林等13省㊂2020年,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78.56%,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㊂本研究以粮食主产省区为研究区,从农用投入物质㊁农作物种植㊁畜禽业养殖㊁秸秆焚烧4个方面构建农业碳排放体系,测算2010 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及强度,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不同省域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关系及碳排放影响因素,旨在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㊂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研究方法I P C C在‘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列举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主要包括10个方154第1期宁静等: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面,但我国具体的案例研究往往根据I P C C推荐公式及我国特有的参数进行核算㊂由于农业碳排放源存在多样性㊁复杂性的特征,很难形成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21]㊂综合考虑粮食主产省区特点及数据可得性,本文拟从农用投入物质(包括化学物质和化石燃能源)㊁农作物种植㊁畜禽养殖㊁秸秆燃烧4个方面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㊂1.1.1农用投入物质碳排核算本文农用投入物质的碳排放来源选择借鉴丁宝根[7]㊁李波等[8]人的研究成果,即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㊁农药㊁化石能源等使用过程中而产生的碳排放,具体公式如下:E农用投入物质=ð T iˑαiˑ(44/12) (1)式中:E农用投入物质为农用投入物质的碳排放量;T i是i 类碳源的使用量,包括化肥㊁农药㊁农膜㊁柴油使用量㊁农作物播种面积㊁有效灌溉面积;αi是i类碳源的排放系数,与碳源i一一对应,分别是0.8956k g/k g, 4.934k g/k g,5.18k g/k g,0.5927k g/k g,312.6k g/ k m2,266.48k g/h m2㊂1.1.2农作物种植碳排核算本研究对农作物种植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主要考虑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产生的两部分占比较大的碳排放,一部分是种植过程中翻耕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产生的N2O,另一部分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因根系淹水发酵产生的C H4㊂E农作物种植=E农作物N2O+E水稻种植(2)其中:E农作物N2O=ð(S iˑτi)(3)式中:E农作物N2O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产生的N2O排放量,S i为i类农作物播种面积,τi为i类农作物的N2O排放系数㊂其中,水稻为0.24k g/h m2,春小麦为0.40k g/h m2,冬小麦为1.75k g/h m2,大豆为2.29 k g/h m2,玉米为2.532k g/h m2,油料为0.95k g/ h m2,蔬菜为4.944k g/h m2㊂水稻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甲烷E水稻种植,借鉴何艳秋等[22]相关成果,考虑区域差异,具体排放系数见表1㊂E水稻种植=ð(C iˑZ i)(4)式中:E水稻种植为水稻种植产生的C H4排放量;C i为i 省水稻种植面积;Z i为i省水稻排放因子㊂表1C H4排放因子T a b l e1C H4e m i s s i o n f a c t o r s g/m2区域排放因子区域排放因子区域排放因子河北15.33黑龙江8.31山东21.02内蒙古8.93江苏32.40河南17.85辽宁9.24安徽31.91湖北38.23吉林5.57江西42.20湖南35.01四川16.911.1.3畜禽养殖碳排核算由于我国大部分粮食主产省区与畜禽产品主产区高度重合[23],即粮食主产省区是全国畜禽养殖碳排放的主要区域之一[24],因此粮食主产区的畜禽养殖碳排也不可忽视,本研究中的畜禽养殖碳排主要考虑反刍动物胃肠发酵产生的C H4和粪便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㊂E畜禽业养殖=E C H4+E N O2(5)E C H4=ðB iˑ(D i+G i)(6)E N O2=ð(B iˑG i)(7)式中:E C H4和E N O2分别为畜禽养殖产生的C H4和N O2排放量;B i为i类动物的饲养量;D i为肠胃发酵产生的C H4;G i为粪便管理产生的C H4或N O2㊂借鉴刘杨等[25-27]学者研究,具体排放系数见表2㊂表2肠胃发酵和粪便管理产生的C H4,N O2系数T a b l e2C H4a n dN O2c o e f f i c i e n t s g e n e r a t e db y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f e r m e n t a t i o na n dm a n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o f l i v e s t o c k畜禽名称C H4排放系数/(k g㊃头-1㊃a-1)肠胃发酵粪便管理N O2排放系数/(k g㊃头-1㊃a-1)粪便管理非奶牛51.401.501.37奶牛68.0016.001.00猪1.003.500.53羊5.000.160.33家禽 0.020.021.1.4秸秆焚烧碳排核算本研究对于秸秆焚烧的碳排放主要考虑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㊁小麦㊁水稻秸秆焚烧带来的碳排放㊂具体排放系数借鉴程琳琳等[28]学者的相关研究㊂E i j秸秆焚烧=ð(Q i kˑM kˑN kˑP kˑL k)(8)式中:E i j秸秆焚烧是i省j类气体排放量;Q i K是i省k 作物的产量;M K是k的草谷比;N K是k的露天焚烧比;P K是k的燃烧效率;L K是k的排放因子㊂1.1.5农业碳排放总量E=E农用投入物质+E农作物种植+E畜禽业养殖+E i j秸秆焚烧(9)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总量;E农用投入物质为农用投入物质温室气体排放量;E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E畜禽业养殖为畜禽养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E i j秸秆焚烧为秸秆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㊂此外,根据全球变暖潜能值,C O2的GW P为1,C H4为25,N O2为310[29]㊂1.1.6碳排放强度农业碳排放强度主要用来衡量地区农业经济同农业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即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㊂碳排放强度越低代表该区域经济增加的碳排代价越小㊂254水土保持研究第31卷A =E /G D P n(10)式中:A 为农业碳排放强度;E 为农业碳排放总量;G D P n 为农牧业总产值[27]㊂1.2 脱钩模型O E C D 首次提出脱钩概念,最初用来描述环境压力和驱动力的变化关系,但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对变量的基期和末期取值比较敏感,易产生结果偏差;二是过于笼统地划分脱钩类型,对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类型无法详细区分[7]㊂T A P I O在O E C D 脱钩模型的基础上克服了数据的敏感特征,进一步提出了 脱钩弹性 的概念,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总量及相对量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㊂因此本文选择T A P I O脱钩模型进行研究㊂根据脱钩弹性值大小,将其分为8类[30](表3)㊂e =ΔE /EΔG D P n /G D P n(11)式中:e 为脱钩弹性值;ΔE 为农业碳排放变化量;E为农业碳排放量;ΔG D P n 为农牧业产值变化量;G D P n 为农牧业总产值㊂表3 脱钩类型划分T a b l e 3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d e c o u p l i n g t y pe s 指标状态ΔE /E ΔG D P /G D Pe含义负脱钩扩张负脱钩>0>0e >1.2农业经济增长,碳排放大幅增长强负脱钩>0<0e <0农业经济衰退,碳排放增长弱负脱钩<0<00ɤe <0.8农业经济衰退,碳排放缓慢衰退脱钩弱脱钩>0>00ɤe <0.8农业经济增长,碳排放缓慢增长强脱钩<0>0e <0农业经济增长,碳排放减少衰退脱钩<0<0e >1.2农业经济衰退,碳排放大幅衰退连接扩张连接>0>00.8ɤe ɤ1.2农业经济增长,碳排放中速增长衰退连接<0<00.8ɤe ɤ1.2农业经济衰退,碳排放大幅减少1.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L M D I 模型具有消除残差,因素可逆等优点[31],在农业碳排放分解中应用广泛㊂本文采用L M D I 模型从农业生产效率㊁农业产业结构㊁地区产业结构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㊁城镇化水平和农村人口6个方面进行分解[27]㊂E =E G D P n ˑG D P n G D P zˑG D P zG D P ˑG D P P z ˑP z P n ˑP n(12)α=E G D P n(13)β=G D P nG D P z (14)γ=G D P zG D P(15)δ=G D P P z(16)ε=P zP n(17)式中:E 为农业碳排放总量;G D P n 为农牧业G D P ;G D P z 为农林牧渔总产业G D P ;G D P 为地区G D P ;P z 为地区总人口;P n 为农村人口㊂α为农业生产效率;β为农业产业结构;γ为地区产业结构;δ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ε为城镇化水平㊂通过对数加和分解等处理,各分解因素贡献值的表达式如下:Δα=E T -E 0l n E T -l n E 0(l n ΔαT -Δα0)(18) Δβ=E T -E 0l n E T -l n E 0(l n ΔβT -Δβ0)(19) Δγ=E T -E 0l n E T -l n E 0(l n ΔγT -Δγ0)(20) Δδ=E T -E 0l n E T -l n E 0(l n ΔδT -Δδ0)(21) Δε=E T -E 0l n E T -l n E0(l n ΔεT -Δε0)(22) Δp =E T -E 0l n E T -l n E 0(l n Δp T -Δp 0)(23)式中:Δα㊁Δβ㊁Δγ㊁Δδ㊁Δε㊁Δp 表示第T 年与基期相比,农业生产效率㊁农业产业结构㊁地区产业结构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㊁城镇化水平和农村人口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值㊂将逐年贡献值相加即为相应影响因素的累计贡献值㊂1.4 数据来源本文测算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 202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畜牧兽医年鉴“,从中获取测算原始数据包括化肥㊁农药㊁牛㊁羊㊁猪㊁农作物产量㊁家禽数量㊁农村人口㊁农业经济产值等㊂为进一步消除价格因素对指标相对可比性的扰动,以2010年为基期采用可比价对经济产值进行调整;354第1期 宁静等: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出栏率小于1牲畜,如牛㊁羊,饲养量等于本年与上年存栏量的均值;出栏率大于1的牲畜,如猪和家禽类,饲养量则采用当年出栏量ˑ(年均生长周期/365),猪㊁家禽的年均生长周期分别为200d,55d[25]㊂2结果与分析2.1农业碳排放数量分析2.1.1粮食主产区碳排放量分析从数量上来看,粮食主产省区总碳排从2010年的860.78M t增长至2020年的871.64M t,增加了10.86M t,增幅1.26%㊂从年增长规律来看,以2017年为界点,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图1)㊂2010 2015年碳排放量持续上升,这是由于2010年作为 十一五 和 十二五 的巩固和谋划交接之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建立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整个 十二五 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向好势头,农用投入物质增加,粮食产量同秸秆焚烧量也不断增加,导致这一阶段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㊂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㊁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并在 十三五 规划中进一步践行 生态文明 理念㊂2015年制定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由于农业政策具有效果滞后的特性,粮食主产省区碳排放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927.68M t,随后出现下降趋势㊂从碳排放源的结构来看(图1),粮食主产区近11年来碳排放源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农用投入物质(最大年排放量为256.79M t)>畜禽养殖(最大年排放量为249.93M t)>农作物种植(最大年排放量为221.03M t)>秸秆焚烧(最大年排放量221.68M t)㊂农用投入物质是粮食主产区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年平均碳排放量约占总年平均排放量的27.65%;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比最少约为22.49%㊂由此可见,农业减排增效是控制农用投入物质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如进行化肥减量提效㊁农药减量控害等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效率;秸秆焚烧控制,如鼓励引导农民采用秸秆粉碎还田㊁秸秆覆盖还田等方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㊂2.1.2省际碳排放量对比分析利用A r c G I S数据自然断点分级方法将粮食主产省区13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分成5个级别等级,吉林㊁辽宁位于第1等级,碳排放量最低;第5等级碳排放量最高㊂高排区主要位于华中地区,河南省和湖南省的碳排放量最多㊂河南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种植业的化肥使用占比较高,同时也是我国养猪大省,生猪饲养过程中碳排放也较为突出;湖南省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农用投入物质及种植翻耕频次较多,导致累积碳排放量较高,此外,湖南省仅次于四川省是我国第二大生猪饲养大省,禽畜碳排占比仍然较大㊂低排区主要位于华北和东北南部,华北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则主要是由于其熟制为一年一熟,农用物质投入频次较少㊂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的农业碳排放相较于周围省域较为突出,究其原因是该省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特别是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较大;另外,黑龙江省养殖业发展迅速,2022年已经跃居为我国第九养猪大省㊂图1粮食主产区碳源结构F i g.1C a r b o n s o u r c e s t r u c t u r e i nm a j o r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s从2010年和2020年碳排放源占比情况(图2)可知,我国粮食主产省区碳排源的构成相对稳定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㊂内蒙古㊁四川㊁辽宁㊁黑龙江4个省份畜禽养殖的碳排量占比较高,其中内蒙古占比最大高达58.58%,主要是由于畜禽结构以反刍动物为主;河北㊁山东的碳排放结构则主要表现在农用投入物质的高比例碳排上,即农药㊁化肥㊁农膜等产生的碳排放,分别达到44.94%和40.99%;湖南㊁湖北㊁江西㊁江苏4个省份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熟或三熟㊁水稻种植面积大㊁土壤翻耕频次高,因此农作物种植行为产生的碳排量在碳排结构中占比较大;吉林㊁安徽和河南在排放源结构上没有明显的高比例排放源㊂从2020年相对2010年碳排放源结构比例变化(图3)情况可以看出:畜禽养殖的碳排放源占比下降明显,其中河南和吉林最为显著,分别减少11.32%和10.33%,这是由于在1号文件的宏观指导下畜禽产业不断调整畜牧业结构,开展规模养殖,并积极改良畜禽品种㊁提升饲养技术和畜禽排泄物处理设施㊂自2015年我国提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战略,进行低碳生产以来,粮食主产省区农用投入物质和碳排放占比也均有下降,河北㊁山东减排效果最为明显㊂秸秆焚454水土保持研究第31卷烧和农作物种植活动的碳排放源占比相对增加㊂2.2农业碳排放强度分析粮食主产省区平均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2.17t/万元下降到2020年1.58t/万元,降低27.19%,说明我国在2010 2020年期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提高㊁产业优化布局及相关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及减排增效作用显著㊂从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特征来看,碳排放强度存在地区性差异,华中㊁华东等地区碳排放强度由北向南递增,东北地区排放强度由南向北递增;以江西省为首,碳排放强度最高达3.99t/万元,以及一些南方省份如湖南㊁安徽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的农业产值主要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包括早稻和晚稻均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量;黑龙江也具有和南方省份相同的高碳排放强度的特征,主要是由于该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大型农业机械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也增大,另外禽畜养殖业也日益壮大;河北㊁沈阳和吉林等省份,位于北方,熟制为一年一熟且以旱作农业为主,碳排放强度较低;内蒙古主要以碳排较高的反刍牲畜养殖为主,所以碳排强度较大;高排放的地区并不一定高排放强度,例如山东省(83.08M t)碳排高于省域平均碳排量(68.70M t),而碳排放强度(1.28t/万元)低于省域平均排放强度(2.07t/万元),该省份农业注重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经济由粗放向低碳绿色发展㊂图22010年㊁2020年省域碳源构成F i g.22010,2020H i s t o g r a mo fP r o v i n c i a l C a r b o nS o u r c eC o m p o s i t i o n图32010-2020年碳排放源结构变化F i g.3L i n e c h a r t o f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o u r c e s t r u c t u r ec h a n g e f r o m2010t o20202.3脱钩效应分析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值两项指标作为坐标轴(图4),以2010 2020年的各值的省份均值为分界点,将粮食主产区分为四类:高排高产㊁低排高产㊁低排低产㊁高排低产4类[32]㊂山东㊁湖南㊁四川㊁河南属于高排高产区,高投入高回报的传统农业模式依旧占主导地位㊂河北属于低排高产区,在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值之间处于良性状态,农业碳排放量低但能实现农业产值高发展㊂辽宁㊁吉林㊁内蒙古㊁湖北㊁江西属于低排低产区,农业碳排放量低但农业经济产值也低于各区平均水平㊂黑龙江㊁安徽㊁江苏属于高排低产区,农业碳排放量较高,但农业经济产值却相对较低,农业投入与收入不符,未来应促进相关农业技术发展,减排增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㊂图4省域类别划分F i g.4P r o v i n c i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测算粮食主产省区2011年㊁2014年㊁2017年及2020年的脱钩指数(表4),总体来说,粮食主产区大部分省域处于弱脱钩状态,农业经济增速大于碳排放量的增速㊂各省域从弱脱钩或扩张连接趋势向强脱钩或弱脱钩转变㊂2011年除黑龙江和吉林外,均属于弱脱钩状态,随后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不554第1期宁静等: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断改善,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㊂表4粮食主产省区脱钩状态T a b l e4D e c o u p l i n g s t a t u s o fm a j o r g r a i n p r o d u c i n gp r o v i n c e s a n d r e g i o n s省份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年粮食主产省区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黑龙江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吉林扩张连接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辽宁弱脱钩强脱钩强脱钩强脱钩河北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强脱钩内蒙古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弱脱钩江苏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安徽弱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江西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山东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河南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湖北弱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强脱钩湖南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弱脱钩四川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具体而言(表4),江西㊁湖南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脱钩状态比较稳定㊂吉林由扩张连接向强脱钩转变,辽宁㊁河北㊁江苏㊁山东㊁湖北㊁安徽由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㊁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利用行动等促进农业碳减排,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与农业碳排放强脱钩㊂黑龙江脱钩状态为扩张连接 弱脱钩 扩张负脱钩 弱脱钩;四川由弱脱钩向强脱钩再向弱脱钩转变,内蒙古脱钩状态为弱脱钩 扩张负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农业碳排放处于波动状态;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农业利用效率提升,但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农业经济利益,加大农业物资的投入及秸秆处理不当等行为,使得农业碳排与农业经济的联系不稳定㊂总体而言,各省脱钩状态向好发展㊂2.4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L M D I分解结果(表5)表明:粮食主产区省份碳排放影响因素受区位条件㊁农业资源禀赋及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㊂2010 2020年,辽宁㊁河北㊁江苏㊁山东㊁河南㊁湖北㊁四川7省实现碳减排,黑龙江㊁吉林㊁内蒙古㊁安徽㊁江西㊁湖南6省仍处于碳排放增量阶段㊂农业生产效率㊁地区产业结构㊁农村人口因素对这些省份农业碳排放均起到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则促进碳排放量增加㊂农业产业结构仅促进吉林㊁内蒙古碳排放,分别增加71.35万t和51.47万t,而对其他地区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吉林㊁内蒙古的第一产业收入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占比分别为93.41%和94.38%,在农牧业中投入农药等生产物资较多,因而促进碳排放㊂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㊁内蒙古以农村人口因素为抑制碳排的首要因素,分别减少碳排3601.14万t, 1403.13万t,1125.42万t,1725.56万t;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及规模化经营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资源投入减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一定程度抑制碳排㊂河北㊁山东㊁河南㊁湖北㊁四川以农业生产效率因素为抑制碳排的首要因素,分别减少碳排2364.88万t,3269.59万t, 4360.96万t,2343.32万t,2975.87万t,随着经济增长,生产技术投入㊁低碳环保政策落地,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碳排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㊂江苏㊁安徽㊁江西㊁湖南以地区产业结构为抑制碳排的首要因素,分别减少碳排3638.66万t,3737.26万t,3169.56万t,4526.43万t,地处东南沿海,二三产业发达,外出务工相比农业收益显著,一产比重逐渐减小,一定程度抑制农业碳排放㊂表5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T a b l e5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省份农业生产效率/104t农业产业结构/104t地区产业结构/104t地区经济发展水平/104t城镇化水平/104t农村人口规模/104t黑龙江-2265.54-131.34-820.285934.712072.24-3601.14吉林-1083.2671.35-951.892837.21871.66-1403.13辽宁-1041.64-38.68-725.571807.541032.56-1125.42河北-2364.88-103.06-1997.273667.921916.44-1707.18内蒙古-1039.8851.47-1629.563471.611580.03-1725.56江苏-1334.32-309.53-3638.664764.592735.06-2220.67安徽-1550.50-369.41-3737.266302.462379.79-2190.05江西-2349.78-230.63-3169.565693.372105.46-2020.43山东-3269.59-114.43-3190.975618.652580.32-2084.62河南-4360.96-387.09-4083.117755.593487.67-2884.05湖北-2343.32-638.95-2181.654980.482015.62-1946.29湖南-2725.33-663.17-4526.437872.853041.30-2933.08四川-2975.87-126.08-2911.505381.762260.37-1981.12 654水土保持研究第31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加工业
23
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发起,联合国内外多家有机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机构、高校学院、有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多项资源,为了发展中国有机产业,培育健康、有序的有机消费市场,促进我国有机产品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有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于2007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一个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合组织——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CFOAM),搭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机专供生产、技术和贸易平台,集中宣传、展示、推广、销售原产地优质有机大米、有机豆类、有机蔬菜、有机肉类、有机水果、有机茶、有机竹荪、有机保健品等有机产品。
今天,有机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鲜果、蔬菜、谷物、奶制品、肉类、饮料和各种加工食品。
有机食品市场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可以信赖的检查和保证。
保护消费者和有机生产者的利益是有机
市场发展的关键。
有机生产和认证必须在规定合法的框架并且可靠的有机认证贯彻执行。
CFOAM实行会员加盟制
加入CFOAM意味着加入了一个动态的、快速成长的大家庭,同时享受专业的、有经验的、可靠的和快速的服务,提供所有必需的有关国际和适用国家有机标准要求的信息。
将共同计划市场开发项目并共同获得有机认证产品销售和出口,并且在中国区域内实现部分产品的销售,以及全面的产品推广计划,保证有机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
企业需要申请并通过严格的审核后才能成为CFOAM中的一员。
CFOAM根据申请企业的类型,将企业产品分为以下等级:
★★★★★——在本联盟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并获得认证的有机企业生产的有机产品为五星,成为正式会员;
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CFOAM)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24
农产品加工业
★★★★——已认证为有机产品,尚未全面实施本联盟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的企业为四星,成为准正式会员。
★★★——在本联盟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并获得认证的有机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机转换产品的企业为三星,成为一般会员;
★ ★——已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尚未全面实施本联盟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的企业为二星,为预备会员。
CFOAM具备的优势
CFOAM技术联盟——杰出的专家委员会由致力于有机农业的人
士组成,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有机农业咨询和科学管理农场建议,组织专家顾问团指导生产;
CFOAM销售联盟——在国内市场代理销售客户的产品、并积极联系大客户、团购、采购商;
C F O A M信息联盟——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资讯,及时准确向会员通知在有机农业技术、认证和市场中所必须的更新和变化;
CFOAM 宣传联盟——提供媒体宣传推广展示的平台,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提供国际市场
展示渠道。
有机食品产业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上对食品安全
有机联盟质量控制体系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的日益关注而兴起和发展的。
在它发展的每一阶段,无不反映出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
为了消费者放心食用您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的食品安全和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CFOAM将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检测产品的理化指标,确保消费者食用上的安全,通过检测的进入CFOAM市场推广体系。
C F O A M提供有机生产所需配套服务,给联盟会员高效实用的生产技术、优质的生产资料和高效公正的认证服务,全力推进中国有机产业发展,实现无障碍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