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备考职称考试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还需要了解考试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供备考之用。

一、选择题1.下列古诗词中,哪一首不属于唐代诗歌?A、《静夜思》B、《登高》C、《卜算子》D、《浪淘沙·北戴河》答案:B解析:《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而其他三首均为唐代诗歌。

2.下例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鲁迅的小说?A、《阿Q正传》B、《药》C、《孔乙己》D、《家》答案:C解析:《孔乙己》是文学大师鲁迅的一篇小说,其他三篇作品均为他的小说。

3.下列成语中,哪一句不属于“郎才女貌”?A、郎才女貌B、贵姓大名C、秀外慧中D、貌似强大答案:D解析:选项D的歧义存在较大,很难与“郎才女貌”联系在一起,其他三个选项皆与之对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年颁布。

答案:1994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颁布。

2.“从兹饮此水,不忘王法”出自《左传》中的()。

答案:《僖公二年》解析:“从兹饮此水,不忘王法”出自《左传》中的《僖公二年》。

3.大约在_____年,古希腊以赛亚斯的领导开始在奥林匹克举办比赛。

答案:776解析:大约在776年,古希腊以赛亚斯的领导开始在奥林匹克举办比赛。

三、判断题1.《红楼梦》是明代小说。

答案:错解析:《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是明代小说。

2.小学教师所负责的学科是八大学科之一。

答案:对解析:小学教师所负责的学科是八大学科之一。

3.《野草》是鲁迅的小说集。

答案:错解析:《野草》是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四、简答题1.简述常见的语文教学形式。

答案:语文教学形式包括:听、说、读、写、诵、演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

2.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

答案:语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符号性、任意性、交际性、历史性、社会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客观性等。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每空0。

5分,共2.5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二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三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

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四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

"“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汉字的六书?A. 指事B. 会意C. 转注D. 形声2. 下列哪个字是独体字?A. 森B. 林C. 众D. 休3.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词?A. 美丽B. 跑得快C. 喜欢D. 跑4.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吃饭了吗?B. 吃饭了吗?C. 你要去哪里?D. 去哪里?5. 下列哪个词语是动词?A. 跑B. 快C. 得D. 跑得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的关系是主谓关系。

"(1分)7. "__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1分)8. "__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1分)9. "__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1分)10. "__的关系是转折关系。

"(1分)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小兔子乖乖》有一天,妈妈兔子出去买菜,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小兔子们点点头。

妈妈兔子走了没多久,狼就来到了小兔子家。

狼敲敲门,小兔子们不敢开门。

狼想了一个办法,装成妈妈兔子的声音,说:“孩子们,我是妈妈,我回来了。

”小兔子们一听,以为真的是妈妈兔子,就开门了。

狼进了屋,把小兔子们统统吞进了肚子。

妈妈兔子回来后,发现小兔子们不见了,非常着急。

她四处寻找,最后在狼的肚子里找到了小兔子们。

妈妈兔子说:“你们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小兔子们说:“妈妈,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开门了。

”请问:(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什么?(2)狼是如何进入小兔子家的?(3)小兔子们为什么被狼吞进了肚子?(4)小兔子们最后在哪里被找到?四、作文(共30分)12.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A4. B5. D二、填空题答案6. 主语和谓语7. 动词和宾语8. 两个并列成分9. 形容词和名词10. 连词“但是”三、阅读理解答案11.(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以及答案(六套)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以及答案(六套)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 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 活动 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 学校 、 家庭、 社区等教育
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 学习空间,增加 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强调 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 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 程的实施条件。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语文教育要 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 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 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而且,又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处世方法,个性特点、社会背景等的不同,以至 想法也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 性化的、多元化的创新理解。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2021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1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3.()()()()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工具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3.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5.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填空题(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4分)①贪lán()、②yùn()酿、③mǐn()灭、④chóu()躇⑤含辛()苦、⑥()角分明、⑦笑容可()、⑧名()其实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三)默写题(11分)1.前事不忘,__________。

(1分)2.根据举例,在每一个成语中填入一组意思相反的字。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

】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三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四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

”“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

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

小学语文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职称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徜徉(cháng yáng)筵席(yán xí)蹊跷(qī qiāo)B. 镌刻(juān kè)蹒跚(pán shān)恣意(zì yì)C. 缱绻(qiǎn quǎn)缄默(jiān mò)踯躅(zhí zhú)D. 砥砺(dǐ lì)踌躇(chóu chú)旖旎(yǐ nǐ)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品德高尚。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不耻下问,向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请教问题。

B.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C.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缺乏活力。

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C.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

D.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描绘了108位好汉的故事。

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老气横秋”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每空0。

5分,共2。

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

】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三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每条内容0.5分,共2。

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四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 “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

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 “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

】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三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四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

”“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

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

”于是王老师起了头。

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

越读越流利。

待她顺利地读完后,王老师问她:“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答道:“不紧张了。

”王老师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不知道。

”“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

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四千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小女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科专业知识(30分)一填空【共5分。

2小题每空0.5分。

】1 《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分。

】2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的名字是(虎妞)和(小福子)。

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还有《茶馆》、《龙须沟》等。

二选择【共4分。

每小题2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③)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刮目相看”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汉时的项羽。

②“鞠躬尽瘁、三顾茅庐、七擒七纵”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三国时的诸葛亮。

③“完璧归赵、一鼓作气、惊弓之鸟”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战国时期的。

④“望梅止渴、入木三分、精忠报国”这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宋朝的。

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④)①“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②《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作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④对联“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说的是作家鲁迅。

【蒲松龄】三写作【6分。

】请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对一个人高兴到极点的心情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至少3种。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请为文中有下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0.5分。

】2“才美不外见”中“见”的意思是(③)。

【0.5分】①看得出、显现出②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

③同“现”,显露④看见3 翻译句子【共5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驭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4 此文也题为《说马》,作者是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

这是一篇说理文,作者托物寓意,分三层展开。

首先以千里马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为喻,说明(“得士必先识士”);接着又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为喻说明(“得士还需待士”);最后以策马者“不能尽其材”、“不能通其意”为喻,说明(“得士更应用士”)。

【2分。

每空0。

5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7分。

】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 本文作者是朱自清,他的散文代表作还有《背影》、《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分。

】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共2分。

】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分。

】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

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

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

⑵“我掩着面叹息。

”【1分。

】叹息时间过得太快。

3 怎样理解“匆匆”的内涵?【1分。

】4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突出“匆匆”的内涵的?【1分,至少答出3种。

】5如果把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内容,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问题?【2分。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1.课堂管理包括__课堂时间管理_、_营造和谐的课堂气象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2. 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小学按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二、简答题(10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参考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字词句篇)为基础,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文化底蕴)、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20分)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 多千米。

城墙高8—10 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教学目标]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2. 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理解内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教学过程]1. 看长城风光片,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 听教师朗读,思考:你在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3.学生自学。

4. 找学习伙伴交流:可交流自学情况,可朗读,体现自己的感悟。

5. 全班交流,重点句举例。

例一: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 多千米。

(1)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