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

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经分析,

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

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

尚不明确。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

健康。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

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因此,通过

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

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

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收集

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资料,作为观察

对象,对患者病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65例新生儿病理性

黄疸病因主要包括有:围生期因素、母乳因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等;患儿经

积极对症治疗,共有48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6.92%。

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诸多,临床治疗时需积极分析病因,才能给

予针对性、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应对措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非常常见,通常将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发生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仍无法消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的黄疸,称之为病理性黄疸。

导致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诸多,比如说新生儿肠梗阻、窒息、感染以及

新生儿溶血症、母乳、溶血等,均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常见原因[1-2]。现

我院将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患儿病

理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及疗效,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

临床资料,男患儿38例,女患儿27例,出生1~28d,平均(13±5.36)d;包括

早产儿16例,足月儿49例;出生后24h新生儿评分7~10分;分为直接胆红素

升高的病理性黄疸12例,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病理性贡疸53例。65例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纳入指标: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且血胆红素浓度>102μmol/L(早产儿血胆红素浓度>255μmol/L,足月儿血胆红素浓度>

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根据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诊断结果,探讨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式的优良。方法: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5例新生儿患有病理性黄疸,患儿面部,躯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黄色,严重者的排泄物也呈现较深的黄色,其它的表现为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厌食呕吐等症状,对35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疾病的新生儿采取光照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护理治疗等,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对该治疗手段进行探讨,以便日后加以改进。结果:35例患儿中有33例患儿的黄疸性疾病得以治愈,该30例患儿的皮肤呈现正常的颜色,31例患儿的排泄物趋于正常,1例患儿的黄疸性疾病无明显改善,1例患儿的病情需进一步研究谈论后,再进行新一轮治疗。结论:新生儿患黄疸病的几率较高,但该病大多数易于治疗,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在孕妇妊娠期间就进行护理照料,对于新生儿,都应采取预防的措施,并积极的治疗黄疸性患儿,提高护理的质量,使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疾病;胆红素;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03-01

新生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血清胆红素是刚出生时的

5倍以上,胆红素出现异常情况,并在体内的大量积累促使黄疸疾病的发生,黄疸疾病一般可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若黄疸出现时间为2~3天,则一般情况下为生理性黄疸,若黄疸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加深,或反复发作,或在出生后一段较长时间才显示出该病的症状,则有可能为病理性黄疸。黄疸的发展迅速,病理性黄疸对患儿的危害性较大,消退迟缓,该病还能引发其它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胆道闭锁、和肺炎等。对于妊娠期孕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需更加的仔细小心,避免孕妇因不良的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生后较短时间内就患有黄疸病,在护理新生儿时,应注重感染的预防,保证新生儿全身的干爽,减少致病因素存在的可能性,消除引起黄疸病的致病因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论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论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论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

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中11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产因素引起的48例,占40.68%,新生儿溶血病34例,占28.81%;因感染因素引起的32例,占27.12%,其它因素引起的4例,占3.39%。经光照结合药物治疗后治愈72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91.52%。结论: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及优生优育是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重要措施,出生后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药物及其它有效治疗方法可治愈。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1],发病原因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及黏膜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现象的统称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因素很多,目前临床上的主要因素有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病、因感染因素以及其它因素,从本组病例看,围产因素造成的占40.68%,为该病的主要因素,因此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及优生优育是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

重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中的11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资料,天龄

0.5~26天,其中男婴72例,女婴46例;剖宫产81例,占68.64%,早产儿11例,占9.32%。本组患儿入院后均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检查,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胸片、血培养、肝胆、溶血等相关检查。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

作者:张春风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年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在新生儿黄疽致病因素中,围生因素和感染因素造成新生儿黄疸的比例很大,母乳性黄疸和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个别患者不明原因。经治疗,治愈36例,好转62例,自动出院的有1例,转到上级医院治疗的有1例。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母乳性因素、感染因素及ABO 血型不合因素。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明确病因后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诊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近1年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中,满月儿有85例,过期产儿有5例,早产儿有10例。其中自然分娩占2/3,母乳喂养和牛奶喂养分别占据接近50%的数量,混合喂养的婴儿不到1/10。入院后例行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粪常规、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检查。

1.2黄疸病因新生儿黄疸病因十分复杂,我院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病因总结起来依次为围生因素(包括窒息、缺氧、早产等)、感染因素多因素混合(感染+围生因素活其他)、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几种,围生、感染、溶血等因素而致病理性黄疸的亦很多见。

1.3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3.1一般治疗法喂养葡萄糖,停止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代谢。保持低流量吸氧,补充营养,注意保暖。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治
用换血治疗 。
1 . 4 统计 学处理
数据使 用 S P S S 1 7 . 0软件统计 分析 ,计数
病死 率较高 】 ,部分患儿会有 较为严重 的神经 系统方面后遗 资料采用 检验 ,检验水准 O t 设定 为 0 . 0 5 。 症 [ 2 1 。因此 ,及时准确诊 断及对症治疗 新生儿 P J 尤 为重要 。 2 结 果 笔者就新 生儿 P J的相 关 因素及诊治 做 回顾性 分析 ,现报道 2 . 1 致 病 因素分 析
黄疸是一种常见新生儿疾病 , 分 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类 。 病 理 性黄 疸 (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J a u n d i c e , P J )若 救治 不及 时 ,未 结合 胆红素会在脑细胞 内沉积导致 胆红素脑病 ,急性期患儿
停止后消失 。( 4)病情危重 :有核 黄疸 危象患儿可选择性使
可选 择性应用茵 陈蒿汤 。( 3 ) 光 疗 :在光疗治疗过程 中,要 保证光疗箱 湿度维持在 6 0 %,温度 约 3 0 ℃,裸露 婴儿全身 ,
并以黑纸遮挡保护 婴儿 双眼及睾丸 ,光疗要持续进行 。光疗
2 - 2 疗效分析
根据患儿基本情况,予静脉滴注清蛋 白、
感染控制 、蓝光 照射 、对症药 物退 黄 、纠正酸 中毒 等治疗 1
疸新 生儿 的临床资料 ,对 临床 资料及 治疗情 况进行总 结分析 。结果 :在 新生儿病 理性黄疸 致病 因素 中,按 比例依 次分别为感 染 、母乳 喂 养 不 当、新生儿 窒息 、A B O溶 血症 、难产剖 宫产 ,所 占 比率分别 为 2 4 . 4 %、1 9 . 8 %、1 8 . 6 %、1 0 . 5 %及 5 . 8 %。8 6 例 患儿经对症治 疗 1 周后 , 痊愈 7 O 例 ( 8 1 . 4 %) ,明显 好转 1 5例 ( 1 7 . 4 %) ,1 例 因原发 病救 治无效 而死亡 。患儿均 未发 生胆红 素脑病 ; 5 例发生 听力异 常 ,确诊 出

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处女膜 闭锁 比较常见 , 其在 女性生殖道 发育异 常者 中是较常 见的 2 讨 论 种畸形 。处女膜闭锁在围生期 和新生儿期 发生 较常见 , 多数在 青春 处 女 膜 闭锁 是 女 性 生 殖 道 畸 形 中最 常 见 的 一 种 畸 形 , 过 3 通 5例观 期 月 经 来 潮 后 出现 症 状 , 幼 女 期 出 现 小 便 异 常 。 处 女 膜 闭 锁 又 称 无 察 , 在 以单纯性处女膜闭锁最常见 。病因至今 不 明确 , 处女膜 闭锁本人认 孔 处 女 膜 , 泌 尿 生 殖 窦 上 皮 未 能 贯 穿 前庭 部 所 致 。 有 报 道 处 女 膜 闭 为多 因多次引产、 系 外阴不 洁及雌激素 低落有关 。家长细心观察 早期发 锁与性连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 现, 本文 中 2 5例都是由母亲发 现就诊 , 1 有 O例 于月经来潮 时发现 , 其 I 临 床 资 料 中一例 1 8岁因盆腔肿物收住外科 , 因阴道积血行肛诊时扪及直肠前 后 我院从 20 ̄21 我院收集处女膜闭锁 3 0 1 0 0年 5例 , 中 3个 月 至 4 方 有 囊 性 肿 物 , 腹后 未 找 到 肿 物 , 经 妇 科会 诊 后 询 问 病 史 没 有 月 经 其 开 后 周2 5例 ;3 1 】 ~ 8岁 l 例 ; 月 至 4 者 因发 现 小 便 细来 院 , 科 检 查 来潮 , 0 3个 周 妇 行妇科检查发现处女膜 闭锁, 行穿刺后 确诊处 女膜闭锁 , 行处 女 示 未 见 阴 道 口 , 隐 约见 处 女膜 闭锁 处 一 分 隔 暗 红线 , 伏 消 毒 后 徒 手 膜 切 开 。 仅 碘 分 离 闭 锁 处 很 易 分开 。 由 于闭 锁 处 血 管 建 立 , 离后 有 鲜 红 色 血 流 出 , 分 处 女 膜 闭 锁发 现 于青 春 期 , 因月 经 前 无 任 何症 状 不 易 发 现 , 月经 来 但 量 不 多 , 时 用 红 霉素 软 膏 涂 上 即可 , 周 后 复 查 ; 3 1 此 一 1 ~ 5岁 中 3例 潮后经血无 法排出, 最终积存在 阴道子宫下端 内, 反复多次出血逐渐 发 以 小 便 细 及 下腹 痛就 诊 , 示 子 宫 及 阴 道 内积 血 ; 科 检 查 发 现 阴 道 展致宫腔积血 、 B超 妇 子宫内膜积血 、 腹痛加重 , 此时如结合 B超 可做出诊断。 处 女 膜 处 闭 锁 , 针 穿 刺 处 女 膜 正 中 膨 隆 部 , 出 褐 色 积 血 , 处 女 膜 如 不 能 及 时 治疗 可 致 不 同 程 度炎 症 、 连 、 宫 内膜 异 位 症 、 孕 、 经 粗 抽 行 粘 子 不 痛 切 开 , 流积 血 ;5 1 中 7例 均 以周 期 性 下 腹 痛 、 便 痛 及 肛 门 坠 等并 发 症 。一 经 确 诊 及 时处 理 , 幼 者 ( 2岁 前 ) 直 接 消 毒 后 剥 离 即 引 l ~ 8岁 小 年 1 可 胀 感 , 月 经来 潮 人 院 就 诊 。 妇 科 检 查 示 外 阴 发 育 正 常 , 女 膜 处 隆 可 , 无 处 剥离 后 外 涂 红 霉 素 软 膏一 周 即可 ; 月 经 来 潮 者 在 局 麻 下 切 开 引 流 若 起、 呈紫蓝色, 但无阴道开 口, 肛诊时扪及直肠前 方有 球形包块 , 盆腔 B 缝扎 即 可 。 超 示 阴 道 内有 积 血 , 附 件 区 未 见 异 常 。 立 即 行 处 女 膜 切 开 , 出 暗 红 双 流 色 粘稠 血 液 , 切开 处 边 缘 有 出 血 , 缝 扎 止 血 。 行 作者单位 :1 0 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妇科三 区 070

新生儿黄疸39例诊治现状分析及面临挑战

新生儿黄疸39例诊治现状分析及面临挑战

新生儿黄疸39例诊治现状分析及面临挑战

新生儿黄疸是我国目前的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也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一种新生儿症状,同时这种新生儿疾病会对新生儿产生巨大的威胁,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本文通过对39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了研究,从而分析了我国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治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标签:新生儿黄疸;政治现状;挑战在我国的新生儿疾病中,新生儿黄疸是我国新生儿中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通过对39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新生儿黄疸患者在所有新生儿疾病占了20%~40%,其中主要以早产儿居多。这种症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生儿的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等因素,这种症状的产生可能是一种新生儿的生理现象,也有可能是很多种疾病的表现,这种症状的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脑病,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脑残,甚至直接死亡。在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界的各种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过去的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治方法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并不适合当今的现状。

1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診断问题

1.1生理性黄疸我国在诊断生理性黄疸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检查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来确定的,这也是确定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在检查生理性黄疸一般都是当足月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小于205μmol/L,对早产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是小于256.5μmol/L时都判定为正常,近年来安装外国的标准进行生理黄疸检测的过程中,却将足月儿的测定标准提升到了220.6μmol/L[1],早产儿则没有发生变化,在制定这些检测标准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相应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的均值作为标准的,但是我国在这一个方面却没有相关的数据。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诊治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诊治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诊治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加强新生儿黄疸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围产期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常见病因(60%),其次为自身性疾病(32%),不明疾病原因(8%),均给予积极治疗,治愈率96%。结论:围产因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逐渐上升,应引起重视,加强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及高危分娩的监测,提高助产技术,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及时防治孕期各种感染。尽可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素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治疗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若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超过5mg/dl(成年人超过2mg/dl),即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1]。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我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10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新生儿黄疸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足月儿60例,早产儿40例,出生体重<2500g 20例,2500-4000g 60例,>4000g20例,胎龄在

37+5-43+4周。黄疸出现日龄:黄疸出现最早时间生后15小时,最迟生后5天,其中日龄<24h 28例,1-7d 40例,8-14d 32例。

1.2诊断标准

约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但绝大多数为生理性的。符合下列至一项即可以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①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经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85 umol/L(0.5mg/dl);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新生儿黄疸治疗的经验,旨在早期合理治疗该疾病以避免黄疸进一步加重引发胆红素脑病而影响患儿智力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同时亦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医药资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5月就诊的15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9例(86.9%),好转14例(9.3%),家属放弃治疗死亡6例(4%),无效死亡1例(0.6%)。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0例中男93例(62%),女57例(38%);足月儿127例(82%),早产儿18例(12%),过期儿5例(6%)。黄疸出现时间:7天27例(18%)。就诊时年龄:14天69例(46%)。血清胆红素最高值:轻度205.2—256.5μmmol/L,72例(48%);中度256.6—342.21μmmoL/L,61例(40.7%);重度734.2μmmol/L,17例(11.3%)。本组118例因新生儿黄疸就诊,31例因为发热、呕吐、早产、窒息等入院,1例因为抽搐、不哭、不吃、反应差入院。就诊患儿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6版)新生儿黄疸分类及诊断。

观察方法:就诊当天、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前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及采用经皮胆红素仪监测胆红素变化。每日1~2次,至出院或黄疸消褪。

治疗方法: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将其分类处理:11例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就诊年龄14天者,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菌纠酸供氧等,并给予保肝褪黄、光疗及肝酶诱导剂,且常规地塞米松0.3~0.5mg/kg,维生素K15mg静滴3天;27例新生儿重度病理性黄疸及入院时有抽搐、营养不良早产儿,则在以上两类治疗基础上加用人血白蛋白及其他对症支持处理。其中1例因入院时已发生核黄疽,人院当天抢救无效死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1.3诊 断 标 准 患 儿 皮 肤 黏膜 黄 染 明 显 消 退 , 测量 患儿 血 清胆 红 素 小 于 85u moI/L,临 床 患 儿 未 出 现 其 他 并 发 症 ,则 为痊 愈 ;患 儿 皮 肤 黏膜 黄 染 有 所减 轻 ,测 量 患 儿血 清胆 红 素 85—221 U moI/L,临 床 患 儿 未 出 现其 他 并 发 症 ,则 为 有 效 ;患 儿皮 肤 黏膜 黄 染 无 变 化或 是 再 次 出现 ,测 量患 儿 血 清胆 红 素 无 变化 则 为无 效 2结 果 分 析48例 患 儿病 因产 生原 因 , 因 围生 期 因素 引发 新 生儿 病理 性 黄 疸 的有29例 ,感 染 因素 的7例 ,母 乳 因素 的 2例 ,溶血8倒 ,其 他 因素2例 。 在 本 次 治疗 中 ,共 有36例 患儿得 以治 愈 ,8例 有效 , 4例 无 效 , 总 治 疗 有 效 率 为 91.67%。 3讨 论 病 理 性 黄 疸 的 病 因 十 分 复 杂 , 对 于 新 生 儿 而 言 , 缺 血 、酸 中毒 、感 染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红 细胞 缺 乏 均 会 导 致 胆 红 素 的异 常 升 高 ,这 时 极 易 引 发 病 理 性黄 疸 患 儿 患 有 该 疾 病 的 原 因 有 诸 多 , 在 本 次 研 究 中 患 者 引 发 病 理 性 黄 疸 的原 因有① 围生 期 因素 : 围生 期 新 生 儿 极 易 因 窒 息 、肠 梗 阻导 致 缺 氧 ,这 时 需对 产 妇进 行 剖 宫 术处 理 , 婴 儿 早 产 使 其 肝 细 胞 结 合 胆 红 素 的 酶 的 活 性 降低 ,这 时 患 儿肝 脏 结 合 的胆 红 素 也 会 减 少 。 出现 肠道 功 能 紊 乱 后 肝 肠 循 环 增 加,这 时胆 红 素就 会 随 之 增 多,测 量 患 儿 血 清 胆 红 素 时 就 会 发 现 其 浓 度 较 高 。 ② 感 染 因 素 :患 儿 感 染 乙肝 病 毒 或 是 细 菌 感 染 均 会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生后1w内的新生儿,大约可见于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若病理性黄疸未经合理治疗,导致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5-7mg/dl时,即可出现肉眼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会导致死亡,而存活者多有后遗症[1]。因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8例新生儿黄疸的诊治经过,总结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以黄疸为主诉的新生儿78例,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2d-26d,平均年龄10.74d。其中早产儿29例,足月产儿31例,过期产儿13例,其中62例为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另16例为外院出生儿。黄疸出现持续时间1d-23d,平均14.02d。患儿入院后,迅速为其完善三大常规、肝功能、头颅CT等辅助检查。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及2001年我国新生儿学组发表根据日龄-胆红素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中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患儿一般状况良好;(2)足月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w,最高值6mg/dl;(2)黄疸程度重,足月新生儿血胆红素>1

2.9mg/dl;早产儿血胆红素>15mg/dl;(3)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4)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l;(5)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常超过2w,早产儿常超过4w,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6)伴有引起黄疸的不同疾病的其它症状及病因存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中的诊治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经过3 d治疗后治愈17例,有效5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5%。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现要及早进行治疗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因;诊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组疾病,区别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婴儿刚出生后2~3 d,并于4~6 d达到高峰期,7~10 d才开始消退。临床中不论是那种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都可能引发“核黄疸”,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死亡。因此,及早的诊断并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其中男孩有50例,女孩有32例,年龄1~28 d,平均1

2.4 d。所有的患儿中有4例为早产儿,78例为足月儿,采用剖宫产的有60例,自然分娩者有22例。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不同,其中在出生后7 d内出现者有60例,7 d后出现者有22例。所有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面目、周身皮肤黏膜黄染的症状。发生黄疸的病因有窒息、缺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早产、胎膜早破等,另外和感染也有关系,如肺炎、尿布皮炎、脐炎等炎症感染,有的还和母乳性黄疸有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治与研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治与研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治与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疗。方法:对3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病例进行分析,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38例黄疸患儿,治愈32例,好转4例,2例留有后遗症。结论:新生儿出现黄疸后,父母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能提高痊愈率,减少后遗症,杜绝悲剧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黄疸;胆红素;代谢性酸中毒

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8-0097-01

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在其出生28 d内患上的黄疸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胆红素代谢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引起小儿机体内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其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疸。许多父母对新生儿黄疸疾患缺乏重视,甚至拒绝送医院接受治疗,误认为小儿能自愈而延迟救治,使部分新生儿黄疸转发胆红素脑病,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并易留有后遗症,病情严重的小儿会发生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永久的痛。因此,新生儿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小儿黄疸的发生,及时到医接受有效治疗,让宝宝早日恢复健康,并快乐成长。笔者对收治的3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2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3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出生后1~6 d出现黄疸18例;7~15 d 10例;16~21 d 6例;22~27 d 4例。

1.2诊断

对新生儿分别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改良Coombs试验,婴儿的血清结合胆红素分别>28 μmol/L。其中,有15例小儿在出生后2 d内出现黄疸;29例足月婴儿的血清胆红素>236 μmol/L;9例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259 μmol/L;每两天小儿的血清胆红素上升>85 μmol/L,并且足月婴儿超过2周、早产婴儿超3周仍有黄疸持续。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

103

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

临 床 医 学

新生儿黄疸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1个月以内发生的黄疸,一般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皮肤、粘膜及巩膜黄疸为具体的特征的病症,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在1周以后会自行消退,但对于早产儿来说,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若生后24h即出现黄疸一直到20d 左右不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则可以认为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致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复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其病因,减少危害及指导防治,现将我院儿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医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均系在我院产科出生,住院治疗的新

生儿病理性黄疸患的年龄在0.5~30d之间,平均年龄13d,出现黄疸日龄<7d的有80例,>7d的有2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剖宫产78例,自然分娩22例。黄疸的病因围产因素39例,所占的比例最大,包括窒息、缺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胎膜早破、早产等情况,另外,感染因素26例,包括肺炎、脐炎、尿布皮炎等,还有多因素混合以及母乳性黄疸等,39例围产因素发病日龄均<7d。2 诊疗方法

确诊的具体的检查方法为病人院后均予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血糖以及C反应蛋白和电解质方面的检查,根据情况进一步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等相关检查。具体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确诊方法为:新生儿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且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或者早产儿>4周,同时出现黄疸退而复现。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通过正确诊断、及时检查和分类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并有效预防后遗症。【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分类治疗

前言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而表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

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

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均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有很多。比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围产期疾病等可造成高胆

红素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导致脑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各种治疗措施的使

用是否及时,是否正确,均有可能使黄疸的控制不平衡,甚至使黄疸加重。因此

如何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显得十分重要。为

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收集内黄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2

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共13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1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其中男患儿72例,女患儿63例,

早产儿4例,年龄在1~27d;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其中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患儿59例,胆红素生成过多患儿54例,胆汁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08T15:34:25.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张艳高萍[导读]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青海海西 817099)【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对所

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如符合上述指标任意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

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若血清间接胆红素大于342μmol/L,则给予换血治疗。对病情严重患儿,采用单面蓝光照射治疗;ABO溶血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儿肝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并进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则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即皮肤黏膜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低于85μmol/L;好转,即皮肤黏膜黄疸基本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下降到85~221μmol/L之间;无效,即皮肤黏膜黄疸无变化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高于221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38.3%)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28.6%)由感染引起,59例(15.1%)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9.9%)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5.1%)由感染、围产期等多因素引起,12例(3.1%)病因尚不明确。

2.2 临床疗效

对本组392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痊愈率高达90.3%(354/392);对于3例治疗无效患儿,进行转院治疗。详情见表所示。

3.讨论

病理性黄疸作为新生儿多发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细胞受到较多破坏,胆红素大量增加,而肝酶活性不足,从而影响了肝细胞调节胆红素的能力,致使黄疸发生。由于病理性黄疸患儿容易出现窒息、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影响患儿神经功能,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此次研究中,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在围生因素影响下,新生儿发病率高达38.3%,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在缺氧、窒息等环境下出现酸中毒、低体温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酶活性,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有所上升。感染因素占比28.6%,是因为新生儿在肺炎、脐炎等感染下,体内红细胞不断被破坏,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母乳性黄疸因素占比15.1%,多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胎粪排泄延迟等引起的。ABO溶血病作为常见因素,一般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另外不明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检查条件、胆红素标准等有关。

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以围产、溶血因素为主,晚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则以感染、母乳性黄疸为主。因此临床治疗时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疗效。蓝光疗法作为病理性黄疸治疗的常用方法,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展开治疗。同时,治疗前要加强患儿皮肤清洁、注意会阴部位的保护;适当调节温度、湿度,通过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则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王蓓,杜菁,于倩.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组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3):34-35.

[2]相春雷.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5):450-451.

[3]李爱国.5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5):1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