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合集下载

七下地理全册地势地形特点

七下地理全册地势地形特点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

七下地理全册地势地形特点
1、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日本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
4、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势特点:北高南低依据:河流自北向南流
6、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形特点:地形崎岖
7、印度地势特点:北部高中间低南部较高
8、印度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9、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势特点:南高北低依据:河流自南向北流
10、俄罗斯地形特点: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山地
11、中东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
12、欧西地形特点:南北多山,中部多平原
13、欧西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
14、非洲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
15、非洲被赤道穿过的地区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16、非洲地势特点: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17、澳大利亚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间低
18、澳大利亚地形特点: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19、美国地形特点:南北纵列分布
20、美国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间低
21、巴西地形特点: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特点:南高北低
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七年级上册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大于极半径6357千米;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例:A 0°, 60°W A 0°, 30°WB30°S, 75°W B30°N,60°EC30°S, 0°C30°S,60°E甲:50°N 、20°E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 、170°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15°15°30°309060AB CABC0°30°60°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①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1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的知识: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 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0千米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A 、1:200000B 、1:1000000C 、1:300003、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右图中A 点在B 点的正西方向C 点在A 点的东南方向B 点在C 点的西北方向2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 右图中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 C 点在A 点的东北方向 B 点在C 点的正西方向3利用经纬网定方向;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b.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的各点为正东正西; 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 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 辨别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根据自转箭头指向来辨别东西方向应根据略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º的弧定向 例:右图中A 点在B 点的西北方向 C 点在A 点的东南方向 B 点在C 点的西南方向左图中甲点在乙点的 正西 方向,乙点在丙点的 正北 方向,丙点在甲点的 东南 方向;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记;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上图A 是相对高度B 是海拔②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 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相等;ABC0° 30°20°40° 海平甲乙AB③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④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山谷山脊盆地图中A鞍部⑤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⑥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⑦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读右图回答: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并绘出河流流向;3C和D的相对高度是200米;读右图回答: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山顶②鞍部③陡崖④山脊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坝址的是丙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页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二、地形1、五种地形特征: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3、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坡度最平缓的是大陆架,最陡的是大陆坡,最深的是海沟,面积最大的是海盆,最年轻的是海岭;三、海陆变迁1、德国的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①地表不是一个整体,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②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③板块的相对运动主要山脉的成因: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而成;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而成;落基山脉是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3、火山地震①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分布成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第三章世界的气候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层,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课本49页图3.5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例:西北风六级北风六级东北风八级二、气温和降水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 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 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 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A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B地的海拔是1520米,问:B地的气温是24℃4、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P65: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少;原因: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降水少,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③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大陆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是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智利6、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①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因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②海陆分布: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降水: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近海背风地区降水少,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③地形地势: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④人类活动: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乱砍滥伐,使当地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急剧增加,使全球升温,旱涝灾害频繁;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例: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比东侧多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地势因素;同一纬度的北京降水比兰州多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①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②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⑤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世界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分布在地中海周边;非洲的热带面积最大;第四章、居民和聚落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总数在2011年达到70亿;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2、与人口增长有关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一定时期内活产婴儿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3、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同: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例: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BA、英国B、中国C、美国D、日本4、人口密度=该区域人口总数÷该区域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例1:某国的总人口是900万,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该国的人口密度是20 人/Km2;例2: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就一定人口多吗不一定5、世界人口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南部等中低纬度临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稀少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纬度高、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势高、原始的热带雨林赤道附近6、人口问题有两个方面: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问题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等问题;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二、世界人种、语言、宗教1、人种:根据人类肤色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2、世界人种的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美洲的土著人和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北部, 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州;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的黑种人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的;南美洲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融炉”;3、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世界语言的分布:汉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俄语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法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法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 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5、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起源地是巴勒斯坦,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该教经典为圣经,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伊斯兰教在中国也叫清真教或回教,该教的教徒也被称为穆斯林,起源地是沙特阿拉伯,目前,该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该教经典为古兰经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佛教起源地是古印度,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教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塔、寺庙;6、中国的居民中回族和维吾尔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佛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7、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8、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9、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大;东南亚的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高温、多雨;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是因为气候炎热干燥;平顶可以晾晒农产品;西亚的厚墙小窗屋的优点是防晒、隔热、防风沙;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成本低,冬暖夏凉;中国傣族竹楼的优点是通风散热、防虫、防潮;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加拿大、亚洲的中国、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二的是印度;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分别是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地广人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地广人稀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地少人少的国家:梵蒂冈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于南半球;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5、“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6、发达国家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 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7、发达国家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工业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二、国际合作1、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从根本上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是UN ,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只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4、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简称是WTO,总部设在日内瓦;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8、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国、美国、英国。

地形地势知识点总结初中

地形地势知识点总结初中

地形地势知识点总结初中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是地表的物理结构和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

地形地势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地质作用,以及外部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地形地势的知识对于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关于地形地势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球是一个呈椭球形的天体,其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陆地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之间,而海洋则填满了陆地之间的空隙。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地球的基本形态。

地球的外表面构造地球的外表面构造主要由陆地、海洋、河流、湖泊、山脉等组成。

这些地形特征在地理学中也被称为地貌。

地貌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表面的气候、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地幔是地壳下的一层,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形地势的形成与演变地形地势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地质作用、外部的气候、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作用的作用下,地形地势会发生变化。

例如,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都会导致地形地势的变化。

地形地势的分类地形地势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峡谷、河谷、湖泊、河流、海洋等。

这些地形地势在地球表面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形地势的高低不同会影响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势的起伏、地势的险峻也会对交通、农业、城市规划等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地形地势的保护与管理地形地势的保护与管理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形地势的保护与管理需要从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总之,地形地势是地球的表面形态特征,是地球的物理结构和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

了解地形地势的知识对于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初中地理知识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初中地理知识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知识点的认识】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例:把下列五种地形与其特点配对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解答: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比较记忆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及其特征。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中考,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二地理教案: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使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

教学建议结构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

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初中历史,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初中地理地形特征范文

初中地理地形特征范文

初中地理地形特征1. 引言初中地理地形特征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地形特征对于进一步学习地理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地形特征出发,详细介绍其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山地山地是指地表高度较大,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的地形。

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外力侵蚀。

我国山地分布广泛,约占国土面积的1/3。

2.1 山地特点1.海拔较高:山地地表高度一般超过500米,个别山地如珠穆朗玛峰可达8848米。

2.坡度较陡:山地坡度一般在45度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度。

3.沟谷较深:山地沟谷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和外力侵蚀有关,沟谷深度一般较大。

4.地形复杂: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峰、峦、岭、谷等。

2.2 山地分布我国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此外,东部地区也有一些山地,如长白山、武夷山等。

3. 平原平原是指地表平坦,海拔较低,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

平原的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和河流冲积有关。

我国平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3.1 平原特点1.海拔较低:平原地表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2.地面起伏小:平原地形平坦,地面起伏一般在5米以内。

3.土壤肥沃:平原地区沉积物丰富,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4.河流密集:平原地区河流较多,有利于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

3.2 平原分布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此外,还有一些小块平原分布在西部地区,如成都平原、河套平原等。

4. 高原高原是指地表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坦,边缘较陡的地形。

高原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外力侵蚀有关。

我国高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

4.1 高原特点1.海拔较高:高原地表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

2.地势平坦:高原地形较为平坦,边缘较陡。

3.气候特点: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植被稀疏。

人教版地理初中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

人教版地理初中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答案:A 解析:我国东部主要分布有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西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和盆地。
2.下列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最广的是(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答案:B 解析:我国各类地形占比按多到少排列,山地约占我国 陆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 占12%,丘陵约占10%。
①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②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③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Next…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
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中国的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
中 国 地 形 图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 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山区在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 面具有优势;平原在更作业方面具有优势。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答案:A 解析:山地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困难。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地貌类型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形特征反映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势情况,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形成。

以下是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的详细介绍:一、地形起伏地形起伏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程度,主要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四种基本类型。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通常适合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丘陵是指比平原稍高,起伏较小的地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山地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区,主要由山脉和山地构成,适合旅游观光和勘探开发。

高原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区,通常环境严酷,不利于人类居住。

二、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是指地球表面其中一点距离海平面的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海拔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气温、气压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小,氧气含量越少。

在高海拔地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适应环境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盆地和海洋等。

山脉是由一系列连接的山丘组成的地貌单位,通常形成于地壳板块碰撞的过程中,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河流是由地表径流形成的水体,通常依据流域范围和水文特征进行分类,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湖泊是地表低洼地区积聚水体形成的地貌单位,通常由湖泊水域和湖泊岸线组成,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且海拔较低的地区,主要由平原泛滥平原和沉积平原构成,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盆地是指地表为低洼地区,四周高而周围封闭,常以山、丘、海等环抱,最终形成长时间季节性气候和沙尘暴。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世界70%的地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总的来说,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地面和地下形态特征的总称,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学用地图 五种基本地形PPT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学用地图 五种基本地形PPT
丘陵较低,海拔大多在500米以 下,坡度和缓
盆地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部相对低平。
图解五种地形
海拔(米)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1000
高原
500
200
0
面平边陡
山地
丘陵
高而陡 低而缓
平原
低而平
丘陵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着上不同 的颜色来显示地势的高低起伏,这 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C
E
A
D
B
一、五种基本地形
按地表的特征,一般把地形 分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平原五大类。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对比 平原
高原
相同点
地面起伏小
不同点Hale Waihona Puke 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顶部宽阔 平坦,边缘陡峭
山地
丘陵
对比 山地
丘陵
相同点
地表崎岖不平
不同点
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坡度较大,陡峭,沟谷较深
常常用 “陆高海深 ”图例来表 示海拔高度 的变化
(1)平原一般用__绿___色表示,海拔越低的
平原,颜色越深。
(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_黄___色表示
,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3)海洋、湖泊一般用__蓝___色表示,水越
深,颜色越深。
(4)积雪、冰川一般用__白___色表示。
谢谢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一、知识讲解1.地形类型高原较高,500米以上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2.注意区分不同颜色所表示的海拔高度。

0米等高线以下为蓝色,表示海洋。

200米等高线以下为深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米等高线间为浅绿色。

500~1000米等高线间为粉红色,表示丘陵。

1000~2000米等高线间为红色,2000~5000米等高线间为红褐色,表示山地、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形。

白色表示冰雪。

二、跟踪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该村看不到太阳,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答案:1.C 2.C解析:第1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第2题,该地夏季日出,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

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方向有山地遮挡,在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米B.55米C.60米D.65米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河流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则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A.15米B.40米C.65米D.90米答案:3.C 4.C 5.B解析:第3题,图中最高处海拔为80~85米,最低处海拔为20~25米,所以高差为55~65米(不包括两端点数值),则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而不能是65米。

第4题,①②③④四处中,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河流流速最快。

初一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
地球上有许多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地理特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地。

下面将以人类的视角,逐个介绍这些自然地理特征。

让我们来谈谈山脉。

山脉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它们通常呈长条状延伸,峰峦起伏。

山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如防护作用和水资源的储存。

同时,山脉也是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不过,山脉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如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河流。

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将水从高处运输到低处的重要任务。

河流的流动形成了河谷和河床,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河流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古代文明都诞生在河流附近。

除了河流,湖泊也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地理特征。

湖泊是由地质构造或冰川作用形成的,它们通常是静水体。

湖泊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地,也是动植物的栖息地。

一些著名的湖泊,如美国的休伦湖和中国的洞庭湖,都成为了旅游胜地。

我们来谈谈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七成以上的地球表面。

海洋中有许多海岸线、海底山脊和海沟等地理特征。

海洋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物种栖息地。

此外,海洋还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理特征都对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初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1. 下列对五种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起伏连绵的是山地B、地面广阔平坦的是平原C、山地和丘陵相对高度差异小而海拔高度差异大D、高原和平原相对高度都小,但海拔高低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知识点。

题干评注: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问题评注:高原和平原相对高度都小,但海拔高低不同2. 下列地区属于火山地震带的是()A.南极洲大陆B.南北美洲东海岸C.欧洲地中海沿岸D.亚洲北冰洋沿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题干评注: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问题评注: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 海岸线最为曲折的大洲是()A.欧洲B.亚洲C.大洋州D.非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一个地理名词海岸线的理解,要求学生对大陆海岸线和际上国界线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题干评注: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问题评注: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共45个国家和地区。

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4. 下列地形,主要有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岩层的褶皱B.河口三角洲C.蘑菇石D.沙丘答案:A解析:影响地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比如火山地震),另一个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比如流水的侵蚀等)。

题干评注: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问题评注:影响地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比如火山地震),另一个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5. “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农田B.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C.大海也是农田D.大海可以被人类劳动改造成良田答案:B解析:“沧海桑田”说明陆地可能成为海洋,海洋也可能变为陆地;平地可以抬升为高山,高山也可能夷为平地。

怎么总结地形特征知识点

怎么总结地形特征知识点

怎么总结地形特征知识点第一节山脉山脉是指一系列连续排列的山峰和山脊所组成的地形。

它们通常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形成于地壳板块碰撞、挤压、隆起等地质运动的结果。

山脉的形成还与岩层的抬升、断层的活动以及风化、冰川等自然力量的作用有关。

山脉的存在对地球的大气循环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高原高原是地球上平坦的高原平缓或者崎岖的地表地貌。

高原通常呈现海拔较高,且平坦广阔、土地贫瘠的特点。

高原也可以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也可能是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过渡带。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高原”等都是典型的高原地貌。

第三节平原平原是指地球表面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的地区。

平原地貌通常是由河流和湖泊的泥沙堆积、海浪的冲击、风化作用等自然因素形成的。

平原是农业和人口密集区,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社会功能。

第四节盆地盆地是一个与周围地区相比地势相对低、外形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盆地的形成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河流冲刷等。

盆地地貌往往是丰富的矿藏资源的集中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节河流河流是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降流域向低处流动的自然沟道。

河流的形成与地表地形有密切关系,河流在地表形态塑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河流也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地表地形造成河谷、峡谷等地形特征。

第六节湖泊湖泊是由地表积水形成的水体,通常以较大的地表面积、淡水和相对孤立的特征为标志。

湖泊与地形特征密切相关,常常形成于地壳运动、冰川作用或者火山活动引起的大规模地表变动或河流沉积的结果。

湖泊也对周围地区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七节冰川冰川是由大量冰雪覆盖的,呈现融化和积累交替的地表地貌。

冰川是地球表面水资源的重要储存与运输系统,也是地球历史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记录。

冰川的形成和消融与地表地形及物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是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深入介绍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特征,总结地形特征的知识点,可以加深人们对地球地表形态和地球构造的认识。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它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的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人文环境。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区域空间,包括地理特征、特点和规律。

一、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是一个具有特定地理格局的行星,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

地球的地理格局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地球运动等要素。

1. 地理位置:地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所处的大洲、大洋和区域位置。

地球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其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2. 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河流湖泊等地貌要素。

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对地球上的生物、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3. 气候环境:地球的气候环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和生活。

地球的气候环境由纬度、地形地貌、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共同决定。

二、区域地理划分区域地理是通过对地球上各个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和研究,以揭示其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

地理上的区域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进行分类划分。

1. 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是按照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划分。

常见的自然区划包括气候带、生物带、植被带和地质带等。

2.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按照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划分。

常见的经济区划包括农业区、工业区、商贸区和旅游区等。

3. 社会区划:社会区划是按照人口分布、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

常见的社会区划包括城市、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4. 文化区划:文化区划是按照文化传统、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等进行划分。

常见的文化区划包括民族地区、宗教区和语言区等。

三、中国的区域地理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大国,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区域地理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

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依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北濒东北亚和蒙古高原。

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精选

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精选

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精选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天气及气温部分知识点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七年级地理教案)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七年级地理教案)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七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

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

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

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

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前一节概述了地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则对地球的面貌作具体的描述。

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影响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

初一地理五种基本地形及练习

初一地理五种基本地形及练习

初一地理五种基本地形及练习一、山地山地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形特征,通常在海拔高度较高的地区出现。

它由高耸的山脉、陡峭的山峰以及深谷和山谷组成。

山地在地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气候、水文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练题1. 请列举出几座著名的山脉。

2. 为什么山地对气候有影响?3. 请解释山地如何影响水文循环。

---二、平原平原是地球表面较为平坦的地区,通常位于低海拔地区或河流流域。

平原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水源,因此成为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发展的理想场所。

练题1. 请解释平原的形成原因。

2. 平原上最适合发展哪些经济活动?3. 请列举出几个著名的平原地区。

---三、高原高原是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特征,它的海拔高度较高,地势相对较平坦。

高原通常是由古老的山脉抬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练题1. 请解释高原的形成过程。

2. 高原上的气候条件有何特点?3. 请列举出几个著名的高原地区。

---四、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特征,它的地势起伏不大,通常具有一定的坡度和较浅的沟壑。

丘陵地形在农业和世界地理中都有重要意义。

练题1. 请解释丘陵是如何形成的。

2. 丘陵地形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3. 请列举出几个著名的丘陵地区。

---五、河流河流是由地表积水形成的自然水道。

它们对地球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赖。

练题1. 请解释河流的形成过程。

2. 河流的特点有哪些?3. 请列举出几条著名河流。

---通过学习五种基本地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并探讨它们与人类生活、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切实进行上述练习题,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 向山脚 突出 (线)
等高线 向山顶 突出 (线)
两个山 顶之间 低地 (点)
等高线 重合的 地方 (线)
• 从B和C处上山 到A点,哪里更 容易?为什么?
• 位于山脊线上 的是哪个点?
• CD图上距离为 2厘米,实地距 离是多少米?
C比较容易,因为C地等高线比较稀疏, 说明是缓坡;而B处等高线稠密,说 明是陡坡。
D点,因为该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由图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50米,而CD量得2厘米,则 CD实地距离100米
等高线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等高重叠为陡崖,等高三角为山顶。 两山之间为鞍部。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 超过 超过 低于 不一 500米 500米 500米 定
平原
低于 200米
相对 平坦, 起伏大 起伏 高度 边缘部 坡度陡 小,
分陡峭 (山高 坡度 谷深) 和缓中间 低四 周高平坦
等高线地形图
·湖南教育版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区别)。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 方等高线稀疏
山顶B
山顶A 缓坡 鞍部
陡坡
山脚C
山脚D
思结考论::等坡高陡线的分地布方的,疏等密高与线坡密度集陡;缓坡 有缓什的么地关方系,?等高线稀疏
·湖南教育版
·湖南教育版
·湖南教育版
·湖南教育版
·湖南教育版
基本地形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 线中心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